《城市可持续发展 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导则》编制说明_第1页
《城市可持续发展 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导则》编制说明_第2页
《城市可持续发展 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导则》编制说明_第3页
《城市可持续发展 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导则》编制说明_第4页
《城市可持续发展 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导则》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标准

《城市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导则》

Citysustainabledevelopment—Guidesforlow-carbon

developmentevaluation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标准编制组

二O二O年十二月

《城市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导则》

编制说明

1编制背景

1.1任务来源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发展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共

识。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其中包含了

应对气候变化在内的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2016年,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中国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的峰值,

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2020年先达到峰值的主要目标。低碳发展既是顺应国际

形势、履行国际承诺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手段。低碳

城市作为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将引领未来城市建设的新趋势。

1.2目的和意义

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工作是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的有力支撑。气候变化导

致的问题已日益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低碳发展是

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缺乏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制度及

手段。标准制定小组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梳理低

碳发展评价方法,结合已经实施的节能配套制度和措施,按照城市应对气候变化

管理各项标准的具体要求,研究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的界定、评价、核查、监督等

多环节的评价机制。开发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导则是国际上的一大创新,也是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管理领域的一项自主开发项目。

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导则在宏观上可作为城市低碳发展政策制定的工具,在微

观上可作为城市低碳发展规划的抓手。该标准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城市可

持续发展评价标准研究》中的一项内容,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系列标准之一。

该系列标准将为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提高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

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1

2编制原则与过程

2.1编制原则

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

求和规定,确定标准的组成要素。

制定本标准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科学性和规范性;

(2)保证先进性和实用性;

(3)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

(4)与相关的标准、法规接轨;

(5)考虑我国低碳城市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的情况和需求;

2.2标准编制过程

标准起草从2017年7月开始,可以分为4个阶段:

2.2.1前期预研

(1)成立工作小组

2017年7月,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厘清标准编制思路,确定标准的主题、

原则与目标。

(2)国内外标准调研

2017年8月-2018年1月,第一次标准调研,梳理国内外现有的城市低碳发

展水平评价指标或规范文件的主要内容与核心指标。

2.2.2体系搭建

2018年2月-2018年10月,撰写标准草案,基于国内外已有城市低碳发展

水平评价指标或相关标准规范的指标,结合ISO37120《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

服务和生活品质的指标》的指标体系,确定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基于标

准编制原则,参考《中国低碳城市评价体系》低碳城市建设内容,以小组讨论会

的形式整合信息资料,采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设置、筛选指

标,搭建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框架体系,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水平评

价导则》工作组讨论稿。以大量我国党中央或政府颁布的通知、条例、权威机构

1

已出台标准、指南、法律文件作为支撑基石,完成草案编制说明。

2.2.3论证研讨

(1)第一次标准研讨会

2018年12月,前往国家标准院参与首次标准研讨会,与标准院专家讨论标

准框架内容,并做相应调整。

(2)第二次标准研讨会

2019年3月,前往国家标准院参与第二次次标准研讨会,与标准院专家讨

论标准草案内容,收集意见并做相应调整。

(3)第三次标准研讨会

2019年9月上旬,前往国家标准院参与第三次标准研讨会,深入核查标准

草案内容,并针对后期专家咨询会召开进行说明。

(4)召开标准专家咨询会

2019年9月下旬,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厦

门稀土材料研究所、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

所的9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征集专家意见并对意见结果进行汇总和整理,对

标准草案做出相应修改。

2.2.4后续安排

(1)立项阶段

2019年9月-12月,完成标准立项。预计2019年12月底前完成立项答辩,

2019年12月立项。

(2)论证研讨

2019年11月-2020年1月,组织召开多次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针

对本标准的适用性进行探讨,形成国家标准草案。

(3)征求意见阶段

2020年11月-12月,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工作组

发布征求意见的函件,向有关部门、企业和专家公开征求意见,对征求意见的结

果进行汇总和整理。在充分征求了相关各方意见后对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

形成标准送审稿、相应编制说明、意见汇总处理表等。

(4)标准审定并报批

2

2021年1月-3月,工作组按照国家标准评审的程序和规定,提交标准送审

稿,正式发函通知相关专家和代表,组织召开标准审查会。根据审查会意见进行

稿件的修改完善,形成标准报批稿、标准编制说明和审查意见汇总处理表等,完

成标准审定并报批。具体程序如下:

成立起草小组

相关资料调研

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类型划分低碳发展水平评城市低碳水平指标选取

价导则现状调研

标准草案编写

第一次专家讨论

形成标准框架内容

第二次、第三次专家讨论会

修改,深入讨论草案

专家咨询会

形成征求意见稿

后期立项工作

图2-1标准编制程序

3

3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综述

3.1低碳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低碳发展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模式控制碳排放量、保证经济发

展的质量和数量是低碳发展的基本要求。低碳发展模式是解决城市发展和碳排放

问题的主要手段。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就是低碳发展的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

目标是低碳高增长,强调的是发展模式(潘家华,2010)。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

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和消费模式转变、低碳和无

碳能源开发、植树造林和森林管理等多种手段,尽可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达到

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全球气候双赢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走低碳发展道路,是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双赢之策”和必由之路(方时姣,

2010)。低碳发展的理念应当同时适用于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等相关

各领域,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前对低碳发展理论基础的研究与讨论仍处于起步阶

段。

3.2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3.2.1国外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评价城镇化所带来的人口及环境等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提出

符合本国国情的城市低碳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表3-1)。国外具有代表性的相关

标准及报告有:美国“生态低碳城市评价指标工具”、马来西亚“低碳城市评价指

标LCCI”、德国“基于DPSIR模型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联合国可持续发

展委员会“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

系”。

表3-1国外城市低碳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汇总

名称/机构总指标分项指标

二氧化碳强度、能源强度、建筑能耗、可再生清洁能源、交

能源与气候

通能源、能源与气候变化政策

水的质量,可所有部门总能源/碳的分配、能源安全、工业能源、用水强度、

美国“生态用性和处理水质量、废水处理价格、水承载力、取水、水政策成就

低碳城市评PM浓度、NOx浓度和总排放、多种空气污染物浓度指数、

空气质量10

价工超过空气质量基准、SO2浓度和排放、O3浓度和排放

具”ELITE废物产生强度、废物处理回收、从垃圾填埋场转移废物处理、

废物

全部按比例处理、废物处理、垃圾填埋处置、废物收集率

交通运输设施和基础设施、模态、交通选择便利性、航空运输

经济健康就业机会、绿色或创新领域、生活成本、GDP与收入、债务

4

节省和投资水平、政府融资、具有环境管理体系的企业、资

源生产力

土地利用与公共绿色空间、人口密度、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建成区林

城市形态业、政策、生态足迹、农业用地

人口统计学健康、教育、公众、非政府组织和学术参与、审美、市领导

和社会健康的共同努力、风险与犯罪、公平、噪声

城市化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经济

比重、碳生产率

能量模式可再生能源比例、能源利用、能量强度

马来西亚技术创意产业就业、绿色与建筑项目活动的共享

“低碳城市社会生活公共绿地比例、人均公共绿地、人口密度

评价指标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氮排放量/人均二氧化氮排放

碳与环境

LCCI”量、每日二氧化硫水平、每日暂停的特定物质水平

城市无障碍人均公交车、人均铁路长度、人均汽车

人均废水产生量、人均固体废物产生量、收集并妥善处理的

废物

废物比例、废水处理比例、回收比例

影响为气候改变做的准备

提升水供应、提高空气质量、增加树、森林和绿地空间、保

状态

德国“基于护生态系统

DPSIR模型压力设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计算温室气体清单

的低碳城市建筑基础设施、提升当地农业、减少家庭消费、改善低能耗

评价指标体建筑、混合土地利用、高密度发展、整合交通和土地利用、

系”驱动力改善非机动车交通、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清洁的能源运输形

式、减少输电损失、使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产业升级、改善绿色经济和就业

营养状况、贫穷、死亡率、卫生、教育水平、饮用水、人口

联合国可持社会

变化、居住条件

续发展委员

环境农业、气候变化、城市化、森林、水质、水量、物种

会“低碳城

财政状况、贸易、物资消耗、经济发展、能源利用、交通运

市评价指标经济

体系”

制度国际合作、信息获取、灾害防治、战略实施

经济合作与核心环境指

社会影响、环境压力、环境状况

发展组织标

“低碳城市部门指标经济与政策、部门与环境

评价指标体环境核算类自然资源核算、环境费用支出、自然资源利用强度、污染控

系”指标制支出

3.2.2国内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在国内,官方、团体组织及个人对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广

泛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率先于2008年进行了中国低

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从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四个维

度组选择指标构建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一些城市的低碳发展规划研

究中。两年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又发布了一套衡量城市低碳水平的新标准体系,

新标准与旧指标体系的四个维度相比,将低碳产出变为了低碳生产力,其它三个

维度保持不变,共12个相对指标。2010年6月,中日两国能源部长在日本福井

5

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九届能源部长会上联合推出了APEC低碳

示范城镇项目,并确定天津于家堡金融区为首例APEC低碳示范城镇。2010年

和2011年,我国领导人在出席APEC领导人峰会时,两次提出积极发展低碳示

范城镇项目的倡议。全国低碳经济媒体联盟于2011年研制出一套低碳城市评价

体系,包括10个一级指标:城市低碳发展规划指标、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媒

体传播指标、城市绿地覆盖率指标、低碳产品应用率、低碳出行指标、城市空气

质量、城市低碳建筑指标、公众满意度和支持率、城市直接减碳指标、一票否决

指标。世界银行于2012年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碳

排放、能源、绿色建筑、可持续交通和智能的城市形态5个方面组成(Baeumler

etal.,2012)。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标准化研究所在《2009-2020年中

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目标》中制定了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

三个总指标和9个子指标,旨在通过低碳建设,降低对气候的影响。2012年,

国家能源局向APEC第20届领导人峰会提交《APEC低碳示范城镇项目-中国发

展报告》,报告综合运用低碳城镇发展的六条主要实现途径:低碳产业、低碳布

局、低碳能源、低碳建筑、低碳交通和资源再生。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开发

了包括57个具体指标的中国绿色发展指数,用以评估中国30个省100个城市的

低碳发展水平。2014年,中国能源集团研发了城市低碳发展政策选择工具

(BenchmarkingandEnergySavingToolforLowCarbonCities,BEST-Cities),通

过评估工业、公共和商用建筑、民用建筑等部门的温室气体和甲烷排放情况,从

而为城市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供决策支撑(周枕戈,2018)。2018年,江苏

省颁布了《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低碳经济、低碳能源、低碳社会、生态

环境和低碳管理5个方面组成,这是国内首个低碳城市评价指标地方标准。

3.2.3国内外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分类

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是指概念性的指标结构,基于对低碳城市和

可持续框架的理解,反映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架构,并有助于指标的选取。目

前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分类方法主要包括“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为导

向、经济-社会-环境三维度为导向、以碳源/汇部门为导向三大类。

(1)第一类: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为导向

“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

会(UNCSD)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出的发展起来的用于研究环境问题的模型

6

框架。PSR模型运用“原因-效应-响应”这一逻辑组织指标体系,即基于指标体系

回答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如何应对这三个问题。针对城市低碳评价指标体

系的构建,城市各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指标即为压力指标,具体指标可选取

温室气体排放量、人均或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量;状态指标对应城市各部门

对压力指标进行解释的相关指标。响应指标为城市各部门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

采取的政策与行动。表3-2为对学者城市低碳评价指标体系的压力-状态-响应模

型分类汇总。

表3-2国内学者城市低碳评价指标体系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分类汇总

指标单位

压力层单位GDP能耗tce/104CNY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人均能源消费tce/人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tce/104CNY

4

单位GDPCO2排放t/10CNY

4

单位工业增加值CO2排放t/10CNY

人均碳排放t/人

状态层能源生产弹性系数—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CO2排放达峰年份year

第三产业贡献率%

道路网密度Km/km2

清洁能源公共车辆比例%

响应层森林覆盖率%

单位能源碳排放的效率t/tce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人

绿色建筑占比%

公共交通里程Km/km2

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城市污水处理率%

SO2排放总量减少比例%

COD排放总量减少比例%

NOx排放总量减少比例%

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比例%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同级财政支出比重%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

低碳能源使用率%

节能电器普及率%

碳捕获与储存比例%

低碳意识普及率%

环保财政支出万元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7

(2)第二类:以经济-社会-环境三维度为导向

以经济-社会-环境三维度为导向,从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子系统分别

设置指标构建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济系统主要从减少碳排放的同时提高

经济产出、产业结构以及人均产值方面选取;社会系统主要从表征城市在能源、

交通、建筑等方面的生产、生活以及消费方式等方面选取指标,主要体现城市不

同部门的低碳发展情况,利于权责划分;环境系统主要从碳排放、生态环境质量、

碳汇能力等方面选取指标按照选取频率高的指标可得表3-3。

表3-3以经济-社会-环境三维度为导向选取的指标

类别选取频率最高的指标

经济系统人均GDP、单位碳排放GDP、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

单位GDP能耗、人均居民生活用水量/用电量、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清

社会系统

洁能源车辆比例、节能建筑比例、城镇化率

碳排放量、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森林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

环境系统

绿化覆盖率

(3)第三类:以碳源/汇部门为导向

基于碳源/汇角度构建指标体系,实质就是从资源、生产、消费、排放、处

理这一过程去分析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从利用资源进行生产、消费、然后排放

这一过程,可看作碳源的产生;处理即是碳汇过程。城市中碳源主要来自于能源、

交通、建筑等部门,同时还来自于人们的生活消费。从已有的研究看,表征碳源

方面的指标主要从能源、工业、交通、建筑以及人们生活这五个方面选取相关指

标;而表征碳汇方面的指标主要从绿色空间等方面选取相关指标,如表3-5所示。

表3-4基于碳源/汇部门选取的指标

类别选取频率最高的指标

单位GDP能耗、清洁能源车辆比例、公共交通分担率、节能建筑比例、单位

碳源

建筑面积碳排放、人均碳排放、人均居民生活用水/电量、人均能源消费量

碳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8

4主要内容说明

4.1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碳发展水平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并阐述了

低碳发展水平的评价对象、评价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大中小型的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及以上城市。适用

于不同城市间(外部评价)横向比较或者城市自身(内部评价)不同年度间纵向

比较,通过衡量城市低碳发展状况,客观反映低碳发展进程,从而发现存在的薄

弱环节,为推进城市低碳转型提供科学指导。

4.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一系列对于本文件的应用必不可少的文件。

4.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规定了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导则所涉及到的有关术语及定义。根据本标

准的技术内容,给出了低碳城市、再生资源、地区生产总值、绿色出行、道路网

密度、节能建筑、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低碳发展水平指数共9个术语,并进行

了定义或解释。术语均来自于我国现有的标准或公开出版物,并考虑本标准实际

运用情况做了调整。

4.4评价内容和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概述

本标准旨在指导城市评价其在低碳发展方面的绩效。本标准以可持续性为通

用原则,低碳为城市发展的指导准则。所有指标应以年度为基础。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包括碳排放量类、直接影响类、间接影响类以及管理类:

(1)碳排放量类指标,用于综合评价不同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

(2)直接影响类指标,用于从城市内部不同部门的角度,分析和识别直接

影响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的要素,包括能源、基础设施等指标;

(3)间接影响类指标,用于分析和识别间接影响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的要素,

包括环境、经济、社会等指标;

(4)管理类指标,用于分析和评价城市低碳发展技术以及制定低碳发展政

策和规划的水平,包括技术研发、政策法规等指标。

具体指标如表4-1,指标计算方法参见附表A。

9

表格4-1低碳城市评价指标

类别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属性)

碳排放总量(-)

碳排放量类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

碳排放强度(-)

节能电器普及率(+)

清洁能源使用率(+)

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率(+)

能源

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耗的百分比(+)

能源利用效率(+)

直接影响类

单位GDP能耗(-)

清洁能源公共车辆比例(+)

建筑和交绿色交通出行比例(+)

通道路网密度(+)

节能建筑比例(+)

土地开发强度(+)

生态用地比例(+)

绿化覆盖率(+)

人均绿地面积(+)

环境

污水处理率(+)

再生水利用率(+)

间接影响类垃圾循环利用百分比(+)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第三产业占GDP比例(+)

经济

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人均用水量(-)

社会人均用电量(-)

低碳意识普及率(+)

技术研发碳捕获与封存比例(+)

管理类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所占比例(+)

政策法规

生态环保投资占财政支出比例(+)

注:表格中(+)表示正向指标,(-)表示负向指标。

10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分类结构仅用于表示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的相关领域,没有

层次意义。每个类别下的指标是依据指标的数据可得性和结果可比性选择的,以

便于进一步分析。解释特定类别的结果时,对跨类别指标的结果分析十分重要;

关注某一项指标会导致结果的失真或不全面。分析时还应考虑到城市区位、气候

条件等相关因素。

4.5评价对象

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根据用户和目的的不同,可划分为两类:

(1)内部评价,用户为城市内部的管理者,目的是确定碳排放是否满足其

所设定的目标;

(2)外部评价,用户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管理部门,目的是确定不同城市

的低碳发展水平及其分布情况。

4.6内部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4.6.1总则

城市通过选择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制定碳排放管理基准,定期对内部低

碳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以确定城市低碳发展水平和改进方向。

4.6.2评价指标选择

城市在选择和确定内部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时,宜考虑下列因素:

(1)评价信息的使用者(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者或部门碳排放管理人

员);

(2)低碳发展水平评价的目的(识别城市整体低碳发展水平或部门低碳发

展水平);

(3)指标的适用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4)所需数据的数量、质量和可获取性。

4.6.3评价指标调整

城市宜定期评价所选择的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以确保指标的科学性、代

表性和整体性。在发生下列情况时,宜对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进行更新:

(1)城市功能调整;

(2)应对气候变化目标调整;

11

(3)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变化。

4.6.4数据采集

(1)城市宜定期地、系统地收集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

(2)城市宜保证内部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数据的可靠性,确保获得数据

满足评价的质量要求。

(3)城市可获得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途径如下:

1)统计数据;

2)监测和测量;

3)报告和文件;

4)碳排放审计报告;

5)科学研究;

6)其他相关资料调研。

4.6.5指标基准值确定

(1)城市宜制定内部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基准值,作为追踪、比较低碳

发展水平水平的基点。

(2)城市在制定内部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基准值时,可以采用的方法如

下:

1)选择某一年作为基准年。选择的依据是该年度碳排放情况体现了城市当

前的实际情况,各部门低碳发展水平正常,没有发生重大的事故,碳排放结构合

理,碳排放清单和统计数据齐全、真实可靠,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将城市前3-5年的低碳发展情况进行汇总,了解低碳发展水平的变化情

况,以年的平均水平作为内部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基准值;

3)参照法律、法规、相关发展规划和考核办法;

4)对标同类可比的平均值或先进值;

5)建立模型,进行科学预测和估算。

4.6.6低碳发展水平指数计算

(1)城市可通过比较内部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实际值和相应指标基准值

来计算指标评价值,进而评价内部低碳发展水平水平及其变化,以确定是否达到

设定目标以及改进低碳发展水平的措施是否有效。

12

(2)评价指标的评价值可按式(1)和式(2)提供的方法计算:

AiS内i

正向指标:B内i………(1)

S内i

S内iAi

负向指标:B内i………(2)

S内i

式中:

B内i——内部评价中第i项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评价值;

Ai——报告期内,第i项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实际值;

S内i——内部评价中第i项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基准值。

(3)城市按式(3)对各项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评价值进行加权计算,

得出低碳发展水平指数:

m

SIBW()

内内ii内………3

i1

式中:

SI内——内部评价中低碳发展水平指数;

B内i——内部评价中第i项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评价值;

W内i——内部评价中第i项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权重;

m——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数量。

(4)内部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权重可采用平均权重法确定,即每项绩

效指标的权重都相等,且都等于评价指标数量的倒数。也可采用层次分析法、专

家咨询法、相关系数法等方法确定。

4.6.7结果运用

(1)通过对直接影响类、间接影响类和管理类指标与选定基准的比较分析,

可以识别城市低碳发展和管理中存在问题,找出减排潜力和方向。

(2)通过对连续不同评价期的低碳发展水平评价综合指标值的比较,可以

分析城市内部低碳发展水平的变化及趋势,识别低碳发展管理的有效性,以持续

改进低碳发展水平。

(3)低碳发展水平的判定

内部低碳发展水平指数是低碳发展水平与低碳发展水平基准的偏离程度,体

现了低碳发展水平的高低:

SI内=0低碳发展水平与基准相当;

13

SI内<0低碳发展水平低于基准,数值越小低碳发展水平越低;

SI内>0低碳发展水平高于基准,数值越大低碳发展水平越高。

4.7外部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4.7.1总则

宜根据城市的类型、评价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指标,按照城市类型、

规模以及所处气候分区对城市进行分类、分级和分组,分别进行比较和评价。

4.7.2城市的分类、分级和分组

(1)宜根据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将其划分为工业城市、旅游城市、综合城市

等类型。

(2)同一类型的城市应根据规模进行分级,分级方法如下:

1)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

2)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

3)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

4)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

5)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

(3)同一类型、同一级别的城市,根据GB50176-93中规定的气候区划进

行分组,具体见表4-1:

表4-1城市分组

组别气候分区涉及省市分区主要指标

辽宁、吉林、黑龙江、

严寒组严寒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10℃

内蒙、新疆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

寒冷组寒冷地区山东、河南、西藏、陕西、最冷月平均温度-10~0℃

甘肃、青海、宁夏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最冷月平均温度0~10℃,

夏热冬冷组夏热冬冷地区江西、湖北、湖南、重庆、最热月平均温度

贵州、四川25~30℃。

最冷月平均温度>10℃,

夏热冬暖组夏热冬暖地区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最热月平均温度

25~29℃。

最冷月平均温度0~13℃,

温和组温和地区云南最热月平均温度

18~25℃。

14

4.7.3评价指标选择

一般宜选择能够直接反映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的指标,如碳排放类指标:

(1)碳排放总量;

(2)单位GDP碳排放量;

(3)人均碳排放量。

4.7.4评价指标调整

评价指标调整的主要缘由与内部低碳发展水平评价一致。

4.7.5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的主要注意事项及步骤与内部低碳发展水平评价一致。

4.7.6指标基准确定

(1)宜分别对不同类型、级别、组别的城市确定低碳发展水平基准。

(2)城市低碳发展水平基准可采用取平均值的方法计算,见式(4):

n

A

ij

Sj1……………(4)

外in

式中:

S外i——外部评价中某一类型、级别、组别城市的第i项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

标基准值;

Aij——第j个参评城市第i项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实际值;

n——外部评价中参评城市的数量。

4.7.7低碳发展水平指数计算

(1)外部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评价值可按式(5)和(6)计算。

AijS外i

正向指标:B外ij………(5)

AimaxAimin

SA

负向指标:外iij()

B外ij………6

AimaxAimin

式中:

B外ij——外部评价中第j个参评城市第i项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评价

值;

15

S外i——外部评价中某一类型、级别、组别城市的第i项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

标基准值;

Aij——第j个参评城市第i项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实际值;

Aimax——第i项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实际值中的最大值;

Aimin——第i项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实际值中的最小值。

(2)城市可通过对各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评价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出低

碳发展水平指数,计算方法见式(7):

m

SIBW()

外j外ij外i…………7

i1

式中:

SI外j——外部评价中某一类型、级别、组别第j个参评城市低碳发展水平指数;

B外ij——外部评价中第j个参评城市第i项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评价值;

W外i——外部评价中第i项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权重;

m——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数量。

(3)外部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权重可采用平均权重法计算,即每项指

标的权重都相等,且都等于指标数量的倒数。也可采用相关系数法、层次分析法、

专家咨询法等方法确定。

4.7.8结果运用

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部门分别对不同类型、级别和组别城市的低碳发展水

平指数进行比较、分析和排序,可以掌握城市的数据采集的主要注意事项及步骤

与内部低碳发展水平评价一致。低碳发展管理程度、水平及其分布情况,从而促

进同类对标、实现整体低碳发展管理能力的提高。

外部低碳发展水平指数反映了低碳发展水平与同类可比平均水平的偏离程

度。通过对同类可比城市外部低碳发展水平指数由小到大的排序,可判定城市低

碳发展水平的高低:

SI外j=0表示第j个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为同类可比的平均水平;

SI外j>0表示第j个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高于同类可比的平均水平,数值

越大低碳发展水平越高;

SI外j<0表示第j个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低于同类可比的平均水平,数值

越小低碳发展水平越低。

16

5标准应用实例

本标准的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综合考虑了指标代表性和数据可获取性,具

有普适性和广泛适用性,本标准的验证根据案例区特点,灵活选取增减相应的指

标,以符合实际状况。

5.1内部低碳发展水平评价

5.1.1实例对象

本研究选取2010年国家五省八市低碳试点之一—厦门市,作为内部低碳

发展水平评价实例。

5.1.2评价指标选择

以厦门市2010年、2015年的低碳发展情况作为实例对象,基于厦门低碳城

市试点建设和已有数据情况,对本标准指标进行了替代和细化调整,选取了3项

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和26项三级指标。内部评价选取整套指标反映城市内

部碳排放量、直接影响类、间接影响类的低碳建设情况(由于2010年管理类相

关数据不完整,因此本验证没有选取管理类指标),如表5-1。

表5-1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类别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属性)

碳排放总量(-)

碳排放量类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

碳排放强度(-)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单位碳排放能耗(-)

能源

单位碳排放水耗(-)

直接影响类单位碳排放电耗(-)

清洁能源车辆比例(+)

建筑和交通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

万人公共交通车辆保有量(+)

单位碳排放氨氮排放量(-)

间接影响类环境

单位碳排放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17

单位碳排放氮氧化物排放量(-)

单位碳排放二氧化硫排放量(-)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

城镇化率(+)

经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居民生活用水量(-)

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

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

社会

恩格尔系数(+)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城镇登记失业率(+)

5.1.3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于统计年鉴,文献和相关部门的网站。内部低碳发展水平实例验证

方案使用的数据包括《厦门经济特区年鉴2011》和《厦门经济特区年鉴2016》、

《福建省统计年鉴2011》和《福建省统计年鉴2016》、《福建省能源平衡表2011》

和《福建省能源平衡表2016》。

5.1.4指标基准值确定

201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启动国家五省八市低碳试点工作,厦门市作

为五省八市低碳试点之一。因此,本验证以2010年为基准年,通过指标变化了

解厦门市2015年的低碳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

5.1.5指标权重确定

采用熵权法计算了2010年和2015年的二级指标权重(表5-2)。从指标权

重整体情况来看,环境和社会的指标权重相对高于其它方面的指标;从指标权重

变化情况来看,2010-2015年间碳排放量的指标权重有所下降,能源、建筑和交

通、环境、经济和社会的指标权重上升。

5-2评价指标熵权值

20102015

18

碳排放量0.1150.105

能源0.1600.172

建筑和交通0.1050.115

环境0.2820.259

经济0.1170.128

社会0.2200.221

5.1.6结果运用

结合IPCC温室气体清单方法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核算了厦门市

2010年和2015年不同部门的碳排放总量(能源活动、农业活动、土地利用

变化和林业、废弃物处理等)(图5-2)。由于厦门市特殊的自然地理和资

源条件,诸如钢铁、水泥等工业用材不在本地生产,而采取从外地引进的方

式。因此,工业过程产生的碳排放量很少,本验证就不将其纳入核算范围之

内。

5-1厦门市2010、2015年碳排放量

从碳排放量来看,厦门市的碳排放量主要来源于能源活动、土地利用变化与

林业、废弃物处理。将2010年和2015年的碳排放量进行比较,相比于2010年,

2015年,农业活动和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两方面产生的碳排放量下降,能源活

动和废弃物处理两方面产生的碳排放量增加,总体来看,2015年碳排放总量高

于2010年。

19

单位:吨/人

5-2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

相较与2010年,2015年的人均碳排放量呈现下降趋势,并且单位GDP碳

排放量也呈下降趋势(图5-3)。根据脱钩理论分析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

系可知,碳排放量增速小于经济增速,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费量逐渐

降低,达到相对脱钩状态(脱钩理论)。

5.2外部低碳发展水平评价

5.2.1实例对象

选取我国30个省会城市以及直辖市作为外部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实例,这30

个城市均为综合城市,如表5-3。

5-3内部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实例对象

编号城市编号城市编号城市

1北京11沈阳21南昌

2上海12长春22合肥

3天津13哈尔滨23南京

4重庆14昆明24杭州

5石家庄15贵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