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4年《柳叶儿》教案《柳叶儿》教案1
学习目标:
一、体会作者童年的“苦”与“乐”。
二、相识过去的童年,了解时代的变迁,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生活,向往美妙的明天。
学习时数:
1课时
学习内容和步骤:
一、课前学习:
1.查字词典;把文中的重点词语及注音说明抄写在积累本上。
2.向长辈了解他们的'童年生活。
3.试着尝尝过去人们吃的食物,诸如野菜、柳叶儿等等。
二、课堂学习
(一)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展示预习成果。
(1)向大家介绍你所积累的生字、词语。
(2)沟通你所了解到的长辈的童年生活趣事等。
2.速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这篇叙事散文是以“柳叶儿”为线索,叙写“我”在饥荒岁月里的童年趣事。)
3.独立思索:作者围绕“柳叶儿”从哪几方面来写童年的?
(试着用一个表示动作的字概括)
恋柳叶儿——抢柳叶儿——吃柳叶儿——咏柳叶儿
(二)合作学习,探究理解。
1.探讨沟通:
(1)本文重点写到抢柳叶儿吃,你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这在当时是件“极苦的事”还是“最乐的事”?
(2)在“我”看来“柳叶儿”的味道如何?
(在文中找出依据并作分析)
2.质疑解疑:(同桌探讨)
组织引导学生结合课后练习二研读重点语句,学生回答可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但不能脱离当时和现在的特定时代背景,不能离开儿童的心理特点。
3.融合情感:(小组探讨)
作者对“柳叶儿”具有何种感情?
(师作引导,结合饱含感情的语言。)
4.积累学习:说说你所知道的咏柳的诗句。(学生沟通)
5.小结。
(三)拓展延长:
依据你所了解到的自己的父母或长辈的童年吃的食物,与你的童年吃的食物作一对比,以“吃”为话题,口头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课后学习:
将“拓展延长”的内容进一步完善,整理成书面材料,写到练笔本上。
《柳叶儿》教案2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本文“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的内涵,珍惜今日生活的华蜜。
2、品读文中的精彩句子,并体会从中饱含的感情。
3、能与其他类似文章进行比较阅读。
课前学习:
1、读准字音,弄清字意。
2、娴熟朗读课文。品尝语言。
3、阅读张洁的《挖荠菜》、刘绍棠的《榆钱饭》、李治修的《挂在墙上的童年》。
4、积累绘柳的古典诗句。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
谚语中说“五九六九,隔河看柳”。柳是春的使者。在古典诗词中有许多绘柳的绝句。(学生沟通)作为文人笔下的爱物,宋学孟在苦难的`岁月里,也与柳叶儿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二、速读课文,创设问题情境。
1、结合课文描写的内容,说说你认为柳叶儿好吃吗?
2、为什么在柳叶儿抽芽的时候,全家最乐的人是我?为什么我会感到“乐”?
3、除了“乐”之外,作者还带着怎样的感情来回忆往事的?结合文章内容来谈谈。
苦中带涩。
三、通过自己的了解,谈谈在艰苦的岁月里人们还以什么来充饥?
四、比较阅读。介绍张洁的《挖荠菜》、刘绍棠的《榆钱饭》,并把这两篇文章与《柳叶儿》作比较,谈谈在结构、感情、语言、对苦与乐的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异同点。
二、课堂探讨:
你吃过野菜吗?如有,与课文所写的感受是否相同?为什么?
三、课后学习:
询问一下自己长辈年少时的生活,与自己的生活作比较,谈谈感想,提升人生感悟。
《柳叶儿》教案3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柳叶儿的“苦中带涩”,在孩子看来却很“乐”。
2.理解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事物的方法。
3.能在理解的状况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人人都说孩提时代是最欢乐,最快乐的时代。你有哪些欢乐快乐的事情可以和大家共享呢?(学生介绍)
同学们的经验都让人印象深刻,同时,现在回忆起来依旧让人觉得欢乐快乐。而今日,我们就要一起学习,在那里,让作者印象深刻的童年趣事,现在回忆起来的确“苦中略带些涩的味道儿”,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二)新课
1首先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读一读这些生词。
捋噌噌地兀地嚼逞能
天蒙蒙亮飕飕攥着
(请学生开小火车)
2看来同学们预习得特别到位,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信任同学们肯定学得很仔细。请同学们细致阅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故事。
(学生细致阅读课文)
我发觉同学们读得特殊专注,接下来请以小小组为单位,共享你们的理解,并完善你们的答案,时间3分钟。
(学生探讨沟通)
经过热情的探讨,同学们的脸色已经让人觉得大家是心中有数了,那么,让我们一起细致倾听吧。
(学生发言)
课文描写了童年时代,我在严峻的饥荒岁月,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
3同学们,作者对柳叶儿抢得这么快乐,吃得这么快乐,我想:柳叶儿肯定很甜吧。我这里有几片柳叶儿,想请同学们来尝一尝,究竟是什么味道。
(设计学生有舔叶片的有嚼着吃的……)
究竟什么味道?你能告知大家吗?
(应当不甜,是苦的或者是涩的)
既然柳叶儿是又苦又涩的,为什么作者还抢得这么快乐,吃得这么欢乐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思索。
学生一:因为“大人们只能抢低处的,高处的,大人没方法,正好有了我的用武之地。”所以,他是乐自己能显示上树爬高的本事。
学生二:文中写道:“猴一样‘噌噌’地始终爬到最高点,爬究竟下人越是不让上越是嚷着危急的那根枝上去”,“还要抱住树枝,哗哗地摇,摇地我自己的身子随着数值弹过来,摆过去”,可见,我的上树本事的确很高。“得意忘形”挨了打“心里美滋滋的”,能体会出我显示了爬高的本事以后的乐趣。
学生三:文中说:“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从侧面告知我们当时的饥荒之严峻:就这样的东西,其他人也不能吃饱。“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鼓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亮”,这是写我贪吃和数量之多,同时表达出在当时的特别年头,能够吃饱柳叶儿包子的乐趣。
学生四:因为柳叶儿救过我的命,所以,我对柳叶儿有着特别的感情。儿时的记忆才会那么地清楚。
……
4“我”小时侯觉得美味的东西,在“我”长大之后,味道变成了“味苦,微涩”,是不是“我”把原来的想法推翻了呢?
学生:事实上,柳叶儿就是苦涩的这是它原本的味道,味道没有变过。作者并没有推翻自己的想法。只不过,小时候和长大后的感受不同。
5那为什么小时侯的我没有能尝出这种苦涩的味道呢?
学生一:因为在加工成包子的时候过程特别困难:先烧一锅开水煮,煮好之后,又捞进凉水里泡,往往要泡一两天,换三五次水,再攥干了剁碎。我想:这应当就是为了把柳叶儿苦涩的味道去掉吧,所以,就吃不出这种苦涩了。
学生二:因为当时作者终归小,古语说:“少年不识愁味道”,作为小孩子,他不能感受到大人们感受到的那种苦涩。
6所以,作者长大之后,再次咀嚼柳叶儿,就能感受到当时的苦涩了。你能读出文中包含的苦涩的味道吗?
学生一:第十段的关于早晨景色的描写,假如不是有去抢柳叶儿的任务,应当是一幅特别漂亮的图画:潮湿凉爽朦胧安静充溢了诗情画意。可是就因为有抢柳叶儿的任务,这就让人觉得“一种苦中带着写涩的”味道喷涌而出。
学生二:文中说:“做菜糊糊粥吃”,“吃到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一个豆儿”就“香得不行”,现在想来可以体会到许多的苦涩啊。
学生三:“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的,全是肉做的”这种内心真实的'写照,是极端饥饿后景物在脑子里的反映。就因为太饿了,才随时会想到吃
7那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目的呢?
告知我们:今日的生活是如此华蜜美满,让我们不要遗忘那种苦难的日子,更加要好好地珍惜今日的华蜜生活。
8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语言特别的生动形象,请你根据示例进行赏析,发言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
示例: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的,全是肉做的
这句话用了比方的修辞手法,把鲜红的太阳比方成肉做的樱桃,这种内心真实的写照,是极端饥饿后景物在脑子里的反映。就因为太饿了,才随时会想到吃。可以看出当时的饥荒相当严峻。
(学生思索赏析发言)
(三)结束新课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希望同学们记住课堂上的感悟,好好地珍惜今日美妙而又华蜜的生活。
《柳叶儿》教案4
创意说明:
这篇教学设计主要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了解这篇叙事散文同样回忆了怎样的童年趣事。理清文章结构,体会文章表达的深刻主题,学习本文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配乐朗读,读出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分段朗读,课文赏析。
1.朗读文章的第1、2两小节,明确本文的感情基调:“苦中略带些涩的味道儿”;明确本文的线索:“我”对柳叶儿的特别感情。
2.阅读文章第3~14小节,解决下列问题:
(1)这部分内容主要写了几件事情?
(抢柳叶儿吃柳叶儿)
(2)文章第8小节写“我”童年时代的调皮,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爬高摘柳叶儿作铺垫)
(3)说说文章第10小节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潮湿、凉爽、朦胧、安静,充溢诗情画意)
(4)“我”把太阳看成一个鲜红鲜红的大樱桃,这样的联想说明白什么?
(说明当时的“我”特别饥饿)
(5)“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亮。”这句话说明白什么?
(吃柳叶儿是“我”童年的乐趣;“我”吃得许多;“我”特别饥饿、瘦削)
3.阅读课文第15小节,解决下列问题:
(1)这一节采纳了什么手法?
(对比手法)
(2)这一节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与文章开头相呼应;再次抒发对柳叶儿的特别感情)
三、仿照课文第10小节,写一段话,描写家乡早晨的美景。
创意说明:
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领悟本文所表现的童年之“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导学生珍惜今日的华蜜生活。
教学步骤:
一、引导学生泛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重点阅读课文的第10~14小节,了解这部分内容所写的两件事情。
三、用视频展台、投影仪将张洁的《挖荠菜》的第10~13小节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考虑:
(1)这部分内容与课文的10~14小节的内容有什么相像之处?
(都写到了采摘的过程和吃的过程)
(2)这两部分内容给人们怎样的启示?
(《柳叶儿》主要告知人要珍惜今日的`华蜜生活;《挖荠菜》告知人们要珍惜今日的华蜜生活,同时还提出了子女教化的问题)
(3)体会两段文字中景色描写的作用。
(《柳叶儿》写出了乡间景色的美丽,当时的“我”丝毫不觉得生活的苦涩,而读者却体会到“苦中略带些涩”的味道;《挖荠菜》写出了“我”自由欢乐的心情)
四、探讨总结:我们要珍惜今日的华蜜生活。
创意说明:
本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生活素材的搜集整理,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沟通,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实践的结论,有目的地将课堂内容延长到课外。
教学步骤:
一、课前打算:引导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四周经验过艰苦岁月的人,向他们了解当年他们的乐趣是什么,以及是怎样度过艰难岁月的,做好记录。
二、课堂沟通:
1.了解课文内容,分析本文所表达的主题。
2.分组沟通自己课前采访的内容。
3.每组指派一名代表发言。
4.引发学生思索:
(1)当年,老一辈生活艰苦的缘由是什么?
(2)我们今日的生活乐趣与他们当年的有什么不同?
(3)我们如何珍惜今日的华蜜生活?
三、课后作业:以“珍惜今日的华蜜生活”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1.张洁的《挖荠菜》。
2.刘绍棠的《榆钱饭》。
运用建设:
引导学生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了解老一辈所经验的苦难生活,启发学生珍惜今日这来之不易的新生活。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文章清爽纯朴、富于生活气息的语言风格。
1.了解“劝说”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了解劝说的方法和技巧。
3.课堂活动:
(1)创设情境
(2)分组练习
(3)班级沟通
(4)老师总结
《柳叶儿》教案5
教学目标:
1、从理解“苦”与“乐”来让学生感念生活。
2、结合课文的语句,体会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老师活动学生活动
1、请描绘一下你所能想到的艰苦的生活。(捋槐树叶、地瓜叶子,榆树皮,挖观音土、草根充饥,爬树好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啊。)相互合作,沟通感受。(从衣食住行角度来谈)
2、柳叶儿是什么?能用详细的语言描绘一下它吗?学生详细描绘:留意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绘。
3、就是这我们江南随处可见的柳叶儿,文人墨客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许它的多姿”,请从你的积累中回忆出写柳的诗句。回顾积累,再现,增加学问储备。
二、教学
老师活动学生活动
1、那作者在成年之后对小小的柳叶怀有怎样的感情?抓住文本进行。
2、为什么呢?你能否简洁复述一下文中所讲的故事。四人一组讲解并描述故事。
3、中找出些语句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写法。
三、拓展
老师活动学生活动
1、我们现在的生活怎样?结合自身来讲。
2、那我们对待生活应当怎样?培育学生感念生活的思想感情。
3、请你用一、二句名言警句来对不知道珍惜的人进行劝告。发挥学生主动性进行探究合作。
教学板书
柳叶儿
苦、涩
珍爱生活
宋学孟
乐
附: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再别康桥
作者: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柳叶儿》教案6
一、学习目标:
1、学习字词
2、从理解“苦”与“乐”来让学生感念生活。
3、、结合课文的语句,体会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二、情景创设:
(一)、老师活动学生活动
1、请描绘一下你所能想到的艰苦的生活。(捋槐树叶、地瓜叶子,榆树皮,挖观音土、草根充饥,爬树好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啊。)相互合作,沟通感受。(从衣食住行角度来谈)
2、柳叶儿是什么?能用详细的语言描绘一下它吗?学生详细描绘。
留意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绘。
3、这就是我们常见的柳叶儿,文人墨客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
赞许它的多姿”,请从你的积累中回忆出写柳的诗句。回顾积累,再现,增加学问储备。(二)、导入: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美妙的生活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经验过,感受到,我国已经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然而,我们不能遗忘在艰苦的斗争年头和建国不久自然灾难时期那艰难困苦的`生活。下面我们学习一篇当代作家宋学孟的回忆散文《柳叶儿》,同作者一起回到那充溢酸涩的童年岁月。
三、自主学习:
老师活动学生活动:
1、作者在成年之后对小小的柳叶怀有怎样的感情?抓住文本进行。
2、为什么呢?你能否简洁复述一下文中所讲的故事。四人一组讲解并描述故事。
3、从文中找出些语句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写法。
四、自我检测
1、“柳叶救过我的命”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2、你觉得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五、巩固练习
1、我们现在的生活怎样?结合自身来讲。
2、那我们对待生活应当怎样?培育学生感念生活的思想感情。
3、请你用一、二句名言警句来对不知道珍惜的人进行劝告。发挥学生主动性进行探究合作。
附:教学板书
柳叶儿苦、涩
珍爱生活
宋学孟乐
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再别康桥
作者: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第2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辨别形近字,驾驭多音字及常用词语。
2.熟读课文,学习课文生动描写的方法。
3.品位含义深刻、饱含感情的语句,体会“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内涵,珍惜今日的华蜜生活。
二、情景创设:
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柳叶儿能吃吗?有没有谁吃过柳叶儿,味道如何?(多数人没吃过,不知道柳叶儿还可以吃。有个别人吃过,感觉很不好吃。)下面就让我们来读读第十课《柳叶儿》这篇文章,看看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看看柳叶儿在那时起了怎样的作用。
三、自主学习:
(一)读课文,学习生字,留意形近字、多音字。请同学把自己找到的多音字写到黑板上,同学们依据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分别组词。
1、生字:嚼()着、涩()、捋()下来、凉飕飕()
2、形近字:噌(赠、增、憎)唾(锤、捶、垂)剁(垛、跺、朵)
3、词语:用武之地、得意忘形、逞能、间或
(二)学生再读课文,设计相关思索题。
设计方法:
4、(1).依据你对课文内容、语句的理解,设计思索题,引发同学深化思索。
(2).提出不理解的语句、词语。
5、老师组织同学就提出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1).文中两次写“我”总要摘下柳叶儿放在嘴里嚼,为什么?(抒写对柳叶的特别感情。是它救过我的命,是它使我的童年充溢了酸涩和欢乐)
(2).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我”为什么乐?(我上树爬高的本事有了用武之地)
(3).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段落描写中,还可以品出什么味道?(抢柳叶、吃柳叶的描写,除了留下苦涩的时代烙印外,还可品出作者童年的快乐,少年不识愁味道。)
(4).下面语句中画线词语的含义:
①“吃到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一个豆儿”就“香的不行”,在当时的我来说,的确如此,但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多少苦涩啊!)
②“最好吃的当然是用它(柳叶儿)来包菜包子,里面还要再放一勺油。”……“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亮。”(“包菜包子”就是最好吃的了,还要再放一勺油,“还”,可以想见当时油的宝贵。“圆鼓溜溜”“撑得透亮”这是写我吃的贪欲和数量之多,也是写能够吃饱柳叶儿包子的乐趣,在那个时候能饱餐这样一顿美味,多兴奋啊。)
6、放声朗读爬树、拾柳叶儿时的晨景、日出的描写、吃柳叶儿的描写等,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和儿童心理生动描写的方法。
7、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写作思路。(看柳叶儿——抢柳叶儿——吃柳叶儿——念柳叶儿)
四、自我检测:再探讨练笔
过去人们吃柳叶儿、吃野菜是生活所迫,今日人们的餐桌上也有柳叶儿和各种野菜,根本的不同在哪里?
探讨之后练笔:从吃树叶、吃野菜谈起(写出自己的看法及感悟)
五、巩固练习、练笔沟通:
请就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事物写一篇散文。
教后感:
本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可把自己阅读的感悟干脆与同学、老师沟通,同学之间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探讨练笔,更深化地领悟文章内涵。
《柳叶儿》教案7
教学目标:
1.辨别形近字,驾驭多音字及常用词语。
2.熟读课文,特殊是描写生动的语段。
3.品位含义深刻、饱含感情的语句,体会“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内涵,珍惜今日的华蜜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辨别驾驭形近字、多音字。
2.学习本文生动描写的方法。
3.体会“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柳叶儿能吃吗?有没有谁吃过柳叶儿,味道如何?(多数人没吃过,不知道柳叶儿还可以吃。有个别人吃过,感觉很不好吃。)下面就让我们来读读第八课《柳叶儿》这篇文章,看看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看看柳叶儿在那时起了怎样的作用。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留意形近字、多音字。请学生把自己找到的多音字写到黑板上,同学们依据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分别组词。
三、学生再读课文,设计相关思索题。
设计方法:
1.依据你对课文内容、语句的理解,设计思索题,引发同学深化思索。
2.提出不理解的语句、词语。
四、老师组织同学就提出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1.文中两次写“我”总要摘下柳叶儿放在嘴里嚼,为什么?
2.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我”为什么乐?
3.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段落描写中,还可以品出什么味道?
4.下面语句中画线词语的含义:
①“吃到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
②“最好吃的当然是用它(柳叶儿)来包菜包子,里面还要再放一勺油。”……“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亮。”
五、放声朗读
爬树、拾柳叶儿时的晨景、日出的描写、吃柳叶儿的描写等
六、再探讨
练笔
过去人们吃柳叶儿、吃野菜是生活所迫,今日人们的`餐桌上也有柳叶儿和各种野菜,根本的不同在哪里?
探讨之后练笔:从吃树叶、吃野菜谈起(写出自己的看法及感悟)
七、练笔沟通
教案点评:
本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可把自己阅读的感悟干脆与同学、老师沟通,同学之间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探讨练笔,更深化地领悟文章内涵。
《柳叶儿》教案8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感受作者对柳叶儿特殊的情感
2.学会由浅入深逐层鉴赏文章主旨
3.了解课文“乐”和“苦中带涩”的感情的内涵,珍惜今日的华蜜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会“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柳树,对于我们南方人来说并不生疏。它那婀娜的身姿,引得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文来赞美它。同学们,还记得曾经学过的咏柳的诗句吗?(学生回答)“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沾衣不湿桂花,吹面不寒杨柳风。”
有一位作家与这些诗人不一样,他对柳叶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他就是当代作家宋学孟,他对柳叶有着怎样的感情呢?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柳叶儿》。
二、检查预习
读课文,学习生字。留意形近字、多音字。请学生把自己找到的多音字写到黑板上,同学们依据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分别组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你用一句话慨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提示:什么人,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或者,什么人,在什么状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2.从课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柳叶怀着怎样的感情?
四、品读课文,逐步挖掘文章的主旨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柳叶好吃吗?
(提示:请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语句)
2.抢柳叶儿本是一件苦差事,可是“我”为什么会认为“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了。”“我”为什么乐?文中哪些语句或词语表现出“我”的乐?
一乐:我可以显示我的爬树本事
二乐:我可以帮家里抢柳叶儿
三乐:我可以放开吃个饱
3.当时“我”的乐,在今日读来,这种乐的味道又是何等的苦涩。结合课文内容品析这种苦涩的味道。
(提示:从文中划出体现苦涩的句子,可结合课后练习二来品析)
4.文章结尾这样写道,“我想告知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作者只是想告知我们这些吗?
(明确:牢记过去的艰苦,珍惜现在的华蜜。)
五、探讨
过去人们吃柳叶,吃野菜是为了救命。今日,人们还吃不吃树叶、野菜?假如吃的话,与课文所写状况是否相同?请你就吃树叶、野菜为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六、作业
仿照课文第10小节,写一段话,描写家乡早晨的美景。
《柳叶儿》教案9
教学目标:
1、在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概括课文。
2、了解“苦”与“乐”的思想感情的内涵。
3、品读精彩句子,学习生动描写的方法,体会其中饱含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同学们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写柳的诗还有许多,如“两个黄鹂鸣翠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在这些诗人的笔下,柳是报春的使者;是美的化身;是离别思念的寄予。当代作家宋学孟对柳却别有一种情怀。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柳叶儿》。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划出文中易读错或写错的字词。(书空、齐读)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文章讲了一个在饥荒的年头里,我和三叔抢柳叶儿的故事。
3、本文回忆了关于柳叶儿的哪几件事?试在“柳叶儿”前面加一个动词来概括抢柳叶儿、吃柳叶儿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医院护理人员专业发展合同4篇
- 2025年度数据中心冷却系统承包合同4篇
- 2025年度冷库制冷设备进出口贸易代理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南京市高新园区房地产抵押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木托盘租赁及信息化管理服务合同4篇
- 2025版新型节能门窗安装与绿色建筑合同2篇
- 2025年度牛奶饮品国际市场拓展与海外销售代理合同4篇
- 2025年专业培训班股权投资与管理合同4篇
- 2025年度钢构加工企业信用风险防范合同
- 2025年度面包烘焙行业质量标准认证合同3篇
- 小儿甲型流感护理查房
-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2021年全国高考物理真题试卷及解析(全国已卷)
- 拆迁评估机构选定方案
- 趣味知识问答100道
- 钢管竖向承载力表
- 2024年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核心素养目标全册教学设计
- JJG 692-2010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
- 三年级下册口算天天100题(A4打印版)
- CSSD职业暴露与防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