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联片办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_第1页
甘肃省兰州市联片办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_第2页
甘肃省兰州市联片办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_第3页
甘肃省兰州市联片办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_第4页
甘肃省兰州市联片办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联片办学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地理(文)试卷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30小题,每题2分,共计60分)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增多,主要受PM2.5影响,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2012年开始启用卫星检测"PM2.5"的污染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京津冀地区利用卫星检测"PM2.5"的污染状况,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技术 D.数字地球2.导致西北地区“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的人为因素是()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 D.不合理灌溉【答案】1.B2.C【解析】【分析】【1题详解】利用卫星从遥远的地方去感知大气污染状况,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选择B。【2题详解】西北地区“开草场打点粮变沙梁”所描述的生产方式就是“破坏植被产量下降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民谣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场”。此民谣的意思是滥垦草地,造成土地沙荒漠化。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熟悉并掌握。读“青海湖流域局部水系图(甲)”和“青海省某地区不同系统人口、耕地、草场资源统计图(乙)”,回答下列问题。3.近年来青海湖的水位持续下降,著名的“鸟岛”已与岸相连为半岛。其主要原因是A.利用湖水进行灌溉 B.入湖河流流域的农业用水增多C.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D.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4.每年5、6月份,青海湖的“鸟岛”成为大批候鸟重要栖息地的气候条件是A.气候温和,适宜鸟类越冬 B.湿地环境,水源、食物充裕C.位置偏僻,天敌少 D.气候温和,适合鸟类繁衍生息5.有关图乙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持续增加是导致草场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B.荒漠草原区耕地面积最小C.草甸草原区可持续发展方向是提高草场载畜量D.人均草场面积先增加后减少【答案】3.B4.D5.B【解析】【3题详解】青海湖为内流湖,咸水湖,内流湖缩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农业用水增多,人类活动大量引用河流水,导致入湖径流量减少,故湖泊水位下降。故选B。4题详解】5、6月份,为夏半年,气候温和,是适宜鸟类繁衍而非越冬,所以A错D对;B说的是湿地环境,C说的是地理位置的优势,不是气候条件,所以BC都错。故选D。【5题详解】图乙显示的是不同生态系统区的人口,也就是荒漠草原区、草甸草原区、农牧结合区各自的人口情况,不能判定总人口的变化情况对草场面积的影响,A项错误;人均草场面积也是荒漠草原区、草甸草原区、农牧结合区三地区各自的人均草场面积,不是该地区总的人均草场面积,因此不能判定人均草场面积的增减情况,D项错误;草甸草原区提高草场载畜量属于过度放牧,C项错误;荒漠草原区与草甸草原区、农牧结合区相比,其人口与人均耕地都是最少的,耕地面积(两者相乘的数值)也最小,所以B项正确。故选B。6.“没有观测仪器以前,人们要知道一年中寒来暑往,就用人目来看降霜下雪、河开河冻、树木抽芽发叶、开花结果、候鸟春来秋往等等,这就叫物侯。”–摘自竺可桢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竺可桢利用物候研究气候变化所运用的地理学原理是地理环境的()A.地域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多样性【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用人目来看降霜下雪、河开河冻、树木抽芽发叶、开花结果、候鸟春来秋往等等,这就叫物候.影响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温、降水;(或热量、水分;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选C。读“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7.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A.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B.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C.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D.地质条件稳定,适于建坝8.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①库区及周边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②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③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④引发旱涝灾害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7.B8.B【解析】【分析】【7题详解】华中、华东地区电力缺口大,不属于自然区位因素,A错误。金沙江干流位于地势阶梯的交界处附近,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B正确。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不是水电开发的优势条件,C错误。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结构不稳定,不利于建坝,D错误。故选B。【8题详解】库区及周边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属于有利影响,①错误。建坝导致河流上下游之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②正确。水库建设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大量泥沙在库区淤积,导致河口三角洲的面积缩小,③正确。修建大坝可以调节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削峰补枯,有利于减轻旱涝灾害,④错误。B②③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某地水能资源开发条件的思考角度:径流量的大小(与河流的补给水源和流域面积有关)、落差的大小(与地势条件有关)、当地大坝修建的条件(地质条件、交通位置、移民搬迁量的大小)、距离电力消费市场的远近等。9.我国新能源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但同时,我国具备丰富的天然资源优势和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在国家政策引导扶持下,新能源领域成为投资趋势,技术利用水平正逐步改善,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关于新能源产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②开辟新的能源供应途径③培育新能源经济,当前应把重点放在核能的开发利用上④新能源生产成本低,应鼓励更多民众和企业尝试新能源生产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发展新能源产业,利于开辟新的能源供应途径,利于降低煤炭使用比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①②正确;培育新能源经济,当前应把重点不是放在核能的开发利用上,新能源生产成本不低,③④错误。所以选C。豆腐是最常见的豆制品,又称水豆腐。相传为汉朝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的主要原料是大豆,生产豆腐的第一道工序是泡豆,它的时长关系到豆腐的产量和质量。时间太短,豆粒不易磨细,豆蛋白溶出少;时间太长,豆粒会发酵变酸。下图示意中国历史时期豆腐生产中心分布(大陆分为甲至戊五大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造成南北方泡豆时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 B.光照C.气温 D.技术11.豆腐烹饪方式存在地区差异,有的以驱寒的煨、炖、煲为主,有的则制成方便携带的饼类,这两种代表性烹饪方式分别出现在A.乙、甲B.戊、丙C.丁、乙D.甲、戊【答案】10.C11.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南北方由于纬度高低不同,气温差异大影响了泡豆时间长短,,温度越高,豆子越易泡发,温度越低,越不易泡发。东北地区乙,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因此饮食中主要以驱寒的煨、炖、煲为主;我国的西北地区甲,气候干旱,降水少,把食物做成方便携带的饼类,不仅容易保存,而且便于牧民的携带。10题详解】南北方由于纬度高低不同,气温差异大影响了泡豆时间长短,,温度越高,豆子越易泡发,温度越低,越不易泡发;与市场、光照、技术无关。选C正确。【11题详解】东北地区乙,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因此饮食中主要以驱寒的煨、炖、煲为主;我国的西北地区甲,气候干旱,降水少,把食物做成方便携带的饼类,不仅容易保存,而且便于牧民的携带;西南山区的戊,气候湿寒,一般做成炒、炸食品;北方地区的丁及黄土高原的丙,四季分明,吃法多样。选A正确。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12.图中所示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是()。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山脉13.图中所示地区的自然条件可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是()。A.天然橡胶 B.棉花 C.茶叶 D.甜菜14.与松嫩平原相比,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A.热量丰富 B.土壤肥沃 C.地形平坦 D.人少地多【答案】12.B13.C14.A【解析】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我国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作物的分布。【12题详解】读等高线图可知,图中所示区域高程主要为200m到500m之间,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故主要地形类型为丘陵,故选B。【13题详解】据图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南方的低山丘陵,有利于茶叶的生长,所以C正确。【14题详解】据图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南方的低山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丰富,与松嫩平原比,热量更加丰富,所以A正确。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15.该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生物多样性减少16.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答案】15.A16.B【解析】试题分析:【15题详解】.读图,该生态环境问题在西北干旱地区占比重大,在新疆占的比重达40﹪,应是土地荒漠化问题,新疆水土流失问题、酸雨问题少,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在东部地区更突出。故选A。【16题详解】西北地区缺水,不适宜大面积植树造林,干旱区,不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可能导致环境问题更严重,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源问题,严禁乱砍滥伐,可以保护植被,保护生态环境。故选B。考点:荒漠化的防治17.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与拆坝前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有A.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B.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C.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小D.坝址下游的汛期洪峰流量增大【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详解】水库的功能主要是防洪蓄洪,调节河流径流量,缓解降水的时间分布不均,当水坝被拆,调节功能消失,A、B错;拆坝后,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水库调蓄作用不存在了,河流下游径流量主要受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南方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大,C错;缺少水库洪水期的蓄水,坝址下游的汛期洪峰流量增大,D正确。故选D。图1为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图2为诺克斯维尔气候资料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8.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B.河流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D.降水季节变化大,冬末春初降水较多19.为了雨季蓄洪,甲地区防洪水库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A.9∼10月 B.11∼12月 C.1∼2月 D.4∼5月【答案】18.D19.A【解析】【18题详解】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上游以山地为主,下游以平原为主,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春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少。据此判断D正确,故选D。【19题详解】由图知田纳西河流域冬春降水相对多,夏秋较少,故河流流量冬末春初大,夏秋小。防洪水库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9~10月。据此判断A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完成问题。20.关于三邮票民居判断正确的是()A.①内蒙古民居②陕北民居③云南民居B.①云南民居②陕北民居③内蒙古民居C.①陕北民居②云南民居③内蒙古民居D.①陕北民居②内蒙古民居③云南民居21.三民居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①——年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B.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③——终年高温多雨D.②——湿热的气候【答案】20.C21.D【解析】【20题详解】读图可知,①表示陕北窑洞;②表示云南竹楼;③表示蒙古包,故选C。【21题详解】①陕北窑洞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②表示云南竹楼,云南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云南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不会寒冷;③表示内蒙古草原地区,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降水少,温差大,故选D。【点睛】①陕北窑洞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②表示云南竹楼,云南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云南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夏季高温多雨;③表示内蒙古草原地区,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降水少,温差大;①表示陕北窑洞;②表示云南竹楼;③表示蒙古包。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A.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B.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C.区域内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23.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①行政区②干湿区③三江平原④无锡市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22.C23.D【解析】【分析】【22题详解】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A正确。区域有的有明确的界线,有的界线是模糊的,具有一定的界线,B正确。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差异性,C错误。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选项,故选C。【23题详解】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是明确的界线,行政区的界线一般是明确的,自然区界线一般是模糊的。与A界线类型相同的是行政区、无锡市,故①④对。②③错。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区域的概念熟悉并掌握。下图为我国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区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4.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搭配,不正确的是()A.丙地区—土地荒漠化 B.乙地区—水土流失C.丁地区—土壤盐碱化 D.甲地区—土地石漠化25.我国不同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不尽相同,这体现了区域的()A.整体性 B.联系性 C.开放性 D.差异性26.目前治理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A.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体系B.调整农、林、牧用地比重C.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防为主,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D.跨流域调水,扩大棉花种植面积【答案】24.C25.D26.D【解析】本题主要考生态环境问题,从图中可以判断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要求学生掌握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布和防治措施。【24题详解】丙地区为我国新疆,主要是干旱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A正确;乙地区属于黄土高原,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B正确;丁地区是长江沿岸,降水多,属于湿润地区,一般不会出现土壤盐碱化,C不正确;甲地区为广西省,植被破坏会产生土地石漠化,D正确,选择C。【25题详解】我国不同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不尽相同,说明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选择D。【26题详解】目前丙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体系,可以恢复植被,降低风速,可以防治土地荒漠化,A对;调整农、林、牧用地比重可以减少水的消耗,节约用水,可以防治土地荒漠化,B对;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防为主,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可以很好地防治土地荒漠化,C对;跨流域调水很难实现,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破坏自然植被,加大土地荒漠化,D错,选择D。随着生态环境建设,人工湿地越来越受到青睐。下图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小型人工湿地建设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图中人工湿地的主要作用是()A.调节径流 B.调节气候 C.美化环境 D.净化水质28.为更好地发挥该类人工湿地的主要作用,最适合建在()A.养殖场附近 B.化工厂附近C.城市中心区 D.自来水厂附近【答案】27.D28.A【解析】【分析】【27题详解】读图知,从进水管到出水管中间有水生生物,能够进行氮磷沉积,净化水质。故选D。【28题详解】该湿地模式主要是能够进行氮磷沉积,净化水质,为了更好发挥该类湿地的主要作用,最适合建在污水中氮磷含量较大的养殖场附近。故选A。【点睛】湿地的生态效益,有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调节气候、美化环境、降解污染物等。据报道,在世界各国正在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自然环境免遭破坏的今天,一向被视为仍保留着原始森林风貌的巴西亚马孙河谷的热带雨林正遭受着严重破坏。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9.热带雨林有“地球之肺”之称,其可以()A.防止臭氧层空洞 B.加剧全球变暖C.减轻酸雨危害 D.影响大气的碳氧平衡30.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A.生物残体分解快 B.植物生长速度快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答案】29.D30.C【解析】【29题详解】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热带雨林”。由于雨林植被强大的生命活动,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氧气,稳定大气成分,维持碳氧平衡,因而被称为“地球之肺”,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30题详解】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在强大的生命活动推动下,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雨林中土壤一般较贫瘠。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以及脆弱性,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运用能力。卷II(非选择题)二、解答题(本题共计4小题,共计40分)31.读"GPS"卫星星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GPS是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________、________的系统。(2)GPS卫星星座由________颗卫星组成,全球任何地点、在任何时刻,地平面上空至少有________颗GPS卫星。(3)GPS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________和时间,并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答案】(1).定位(2).导航(3).24(4).4(5).速度全能性(6).全球性(7).全天候(8).连续性(9).实时性【解析】分析】本题以“GPS”卫星星座示意图为背景,考查“GPS”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详解】(1)依据已学知识,GPS全称GlobalPositioningSystem,又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一个中距离圆型轨道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2)GPS卫星星座由24颗卫星组成,其中3颗为备份卫星。这种布局的目的是保证在全球任何地点、任何时刻至少可以观测到4颗卫星。(3)由于GPS的卫星信号的传播和接受不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GPS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全能性和时间,并且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自动化、高效益等特点。【点睛】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天山北侧,面积4.88万平方千米,海拔300至600米,是中国第二大沙漠。下图示意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局部及边缘绿洲分布状况。(1)简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自然成因。(2)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有众多优良冬季牧场,分析其冬季牧场形成的主要原因。(3)简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扩张,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危害。【答案】(1)深居内陆,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光照强,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大,岩石风化强烈;大风天气多,风力作用强。(2)海拔较低,冬季气温较山区高;多绿洲,水源丰富,草类茂盛,提供冬季所需牧草;冬季地表积雪较少,利于牲畜越冬。(3)破坏土地资源,土地面积减少;土地退化,生产能力下降,土地载畜量下降;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掩埋村镇、道路等。【解析】【分析】

【详解】(1)沃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处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回答。沃尔班通古特位于北疆地区,深居内陆,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光照强,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大,岩石风化强烈,地表植被稀疏;大风天气多,风力作用强,风沙大,所以易形成沙漠。(2)冬季牧场的形成主要从气候、地形、牧草和地表积雪等角度分析,从材料看海拔较低,冬季气温较山区高,积雪少,利于牲畜越冬;多绿洲分布,水源丰富,草类茂盛,提供冬季所需牧草。(3)主要从沙漠扩张对当地耕地、农牧业生产、交通等角度分析。沙漠扩张,土地荒漠化加剧,必然导致土地退化,破坏土地资源,耕地减少,导致粮食产量降低;草场退化,产草能力下降,载畜量下降;流动沙丘掩埋村庄和道路等基础设施。33.如图所示中图1是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图2是图1中甲处的气候资料。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图1中甲处当时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2气候资料,描述甲地的气候特征。(2)根据材料,分析图中甲处形成“红色荒漠”景观的原因。(3)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治图示区域日渐扩大的“红色荒漠”?【答案】(1)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红色荒漠”是南方低山丘陵红壤水土流失的结果。其形成原因如下:自然原因: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降水集中,多暴雨;河流众多,流水侵蚀切割强烈。人为原因:开发历史悠久,人多地少,毁林开荒严重;能源短缺,乱砍滥伐严重。(3)发展立体农业;搞好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建设水电站,开发利用本区丰富的水能资源;切实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如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等;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解析】【分析】本题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气候资料图呈现信息,侧重基本原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气候特征的描述、“红色荒漠”的成因、危害和措施等知识,考查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