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齐山登高》生本课件(上课)_第1页
《九日齐山登高》生本课件(上课)_第2页
《九日齐山登高》生本课件(上课)_第3页
《九日齐山登高》生本课件(上课)_第4页
《九日齐山登高》生本课件(上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学习目标:1、赏析诗歌并归纳“登高”诗的特点。2、能自主完成一般“登高”诗的鉴赏。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小组合作探究以下几个问题。1、赏析首联中的“涵”字。2、颔联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如何解读诗歌的颔联〕3、“牛山何必独沾衣”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流露出诗人内心怎样的真实情感?〔可结合诗人生平〕1、登高诗的对象:登山,登楼,登台。2、登高诗的内容:写景,叙事,言志〔抒怀〕。总结思考:景有何特点?志是何内容?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1〕总为浮云能蔽日〔2〕,长安不见使人愁。【注】〔1〕一水:亦作“二水”。〔2〕浮云:指奸邪佞臣,日:指帝王或统治者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2.“总为浮云能蔽日”—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拓展迁移:拓展迁移:1、①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②诗人借古抒怀,③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2、①比喻。②诗人外表写“浮云”蔽“日”实那么借此比喻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奸邪为非作歹。③寄寓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的忧国忧君忧民的情怀。写景登高诗中出现的景的特点:1、景—高、远2、景—“悲”的气韵〔季节—多秋、冬〕言志古人借“登高”往往抒发以下情怀:1、抒羁旅流离之苦,思乡怀亲之情2、发壮志难酬之忧,忧国忧民之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1、赏析首联中的“涵”字。〔1〕“涵”是“沉浸”“包容”之意。〔2〕形容秋景包容〔沉浸〕于大江之中,既写出了大江的明净,又写出了大江像人一样具有宽广的胸怀,用类似拟人的手法把江水写活了,再加上大雁从中飞过,从而使静态的景中出现了动态。〔3〕整幅画面动静结合,山水一色,浑然一体,表达了诗人的畅快心情。〔1〕颔联写了人生苦短,难得一笑,还是快乐一点,把菊花插满头回去吧。〔2〕诗人表达了人生欢笑既难得,理应珍惜眼下美好时光,尽量开心一点的情怀。2、颔联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如何解读诗歌颔联〕〔1〕用典。〔2〕诗人化用齐景公面对美景感慨人生无常,富贵荣华不在的典故。表达了不要像齐景公那样过于计较和纠缠烦恼琐事,理应珍惜眼下美好时光。〔3〕这恰恰流露出诗人平时日子过得愁闷、抑郁寡欢。暗含诗歌外表欣喜旷达,内含抑郁之情的主旨。〔即欣喜与抑郁交织〕3、“牛山何必独沾衣”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流露出诗人内心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