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审美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_第1页
艺术与审美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_第2页
艺术与审美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_第3页
艺术与审美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_第4页
艺术与审美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艺术与审美理论知识考核

一、选择题

1.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伊朗新电影等这一类电影,来源于生活,不加修饰,电影故事仿佛是生活

流程的如实记载,有意的抹去了那种戏剧化的冲突,这一类电影叫做()[单选题]*

A."白日之梦"

B."生活之窗"√

C."人生之镜”

2.在艺术定义问题上,西方经历了如下演变过程:()[单选题]*

A.艺术的定义——艺术不可定义——艺术可定义V

B.艺术不可定义——艺术可定义——艺术的定义

C.艺术可定义——艺术的定义——艺术不可定义

3.以下关于书法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书法字体主要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五种

B.东汉时期的《礼器碑》及其它大多数汉碑上的字体都是隶书

C.唐代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是楷书作品

D.在书法史上并称为“颜筋柳骨"的两位书法家都以草书见长V

4.最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特色的曲式是()[单选题]*

A.变奏曲式V

B.回旋曲式

C.奏鸣曲式

5.圣象画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以()的背景来象征彼岸[单选题]*

A.黄色

B.蓝色

C.白色

D.金色√

6.关于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走进剧院,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单选题]*

A.戏剧带来快乐和深刻

B.体验经典的永恒意义

C.拉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7.大众传播媒介的众多方面决定其与美育有必然的联系,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些方面?()[单选题]*

A.大众传媒的受众群体

B.大众传媒的覆盖范围

C.大众传媒的人文内涵V

8.以下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叙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A.《清明上河图》是南宋时期画家张择端的作品√

B.作品用写实的手法表现真实的人和真实的生活

C.画中渗透着城乡居民对勤俭、安定的汴梁生活的满足

9.传世最早的名家法帖(墨迹)是。()[单选题]*

A.魏钟繇《荐季直表》

B.西晋陆机《平复帖》√

C.东晋王瑁《伯远帖》

D.东晋王羲之《初月帖》

10.美育历来都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单选题]*

A.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十分重视美育;

B.18世纪末,席勒第一次明确提出“美育"的概念

C.在中国,孔子是最早提倡美育的思想家

D到了20世纪初,胡适在北京大学和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美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IL根据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观点,艺术是:()[单选题]*

A.无功利的、想象的、自由的√

B.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

C.服务于政治教化的

12.以下说法哪一项不妥当?()[单选题]*

A.中国美学渗透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美的氛围,而不同地域的老

百姓具有不同的美感世界,其生活体现出不同的美感特征

B.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审美追求中迥异于文人、艺术家的优雅、精致的美感世界,在普通的、平凡

的日常生活中营造美的氛围,追求心灵的愉悦V

C.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诗意的氛围,这种氛围一方面引发生理性的快感,另一方面也引发精

神性的愉悦

13.在伊拉克战争中动用了多少颗卫星?()[单选题]*

A.36

B.82

C.65

D.167√

14.美育最根本的性质是()[单选题]*

A.美育就是引导人们去追求人性的完满√

B.美育可以使人获得更多的人文、艺术知识

C.美育可以使人获得美妙的人生经历

D.美育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15.以下关于和声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和声一般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音有规律地同时发生而构成

B.在和声学中,和弦由不同的三个或更多的音的结合构成

C.我国的侗族大歌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具有多声部的丰富和声

D.和声是指音乐的材料的排列方式和结构布局√

16根据戏剧的基本特性,下面哪一种说法不妥当?()[单选题]*

A.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可以融合所有其它艺术门类。

B.戏剧和生活是没有边界的,只有来源于生活的戏剧才是真实的V

C.尽管台词、走位、动作、造型、背景、灯光等等都是事先设计好的,但每一次演出都会是独一无二

17.关于艺术与宗教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许多宗教遗产被今人看作艺术作品,比如宗教绘画和宗教建筑等;在这种情形中,从根本上说,宗

教和艺术无法完全区分

B.欧洲的艺术从宗教中独立出来,发生于文艺复兴时期,例如出现了非宗教题材的绘画

C.当宗教不再像文艺复兴时期以前那样作为人们主要的精神生活方式了,艺术成为了现代人精神生活

的一种方式,人们由膜拜宗教领袖转为敬重艺术,例如人们对卢浮宫镇馆之宝《蒙娜丽莎》的珍重之情

D.面对同一件宗教艺术作品,信仰这一宗教的人与不信仰这一宗教的人所获得的体验是一样的V

18.有人说:"我们目睹了一种不寻常的艺术,也是唯一的现代艺术诞生的见证人,因为它既是技术的

产物又是人类精神的产物。”这种被我们见证了诞生的艺术是:()[单选题]*

A绘画

B.诗歌

C.电影√

D建筑

19.雕塑的审美方式在现、当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单选题]*

A.纪念性的作品越来越多

B.雕塑与绘画的区别越来越明晰

C.雕塑的内容越来越单纯

D.雕塑越来越强调平民化、生活化,强调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V

20.下列选项中不能论证"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这一观点的是?()[单选题]*

A."见"为"见者"的主动,不纯粹是被动的接收。所见对象本为生糙凌乱的材料,经"见"才具有

它的特殊形象,所以"见"都含有创造性;

B.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

C.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21.下列关于戏曲艺术的说法,哪一种最为恰当?()[单选题]*

A.”国剧之本质,是艺术不是剧本。”这说明戏曲表演最本质的特征是其程式化的表演,因此,行当

程式、四功五法是戏曲本体之所在。

B.面对西方戏剧的冲击,戏曲不能"破格"、"创格",而应该"守格",只有这样,才能保有中国

艺术主体的纯粹性。

C.中国戏曲艺术的总体特征是程式化、歌舞化、虚拟性、综合性。√

22.下列关于美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美育可以使人获得宽快、悦适的心胸和广阔的眼界,从而成为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人

B.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因此,美育可以取代德育V

C.美育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

D.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3."折钗股"是一种什么样的用笔技法?()[单选题]*

A.所谓"平",是指运笔时用力平均,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轻浮。

B.所谓"圆",是指行笔转折处要圆而有力,不妄生圭角。√

C.所谓"留",是指运笔要含蓄,要有回顾,不急不徐,不浮不滑,不放诞犷野。

24.中国传统音乐共有()调式。[单选题]*

A.2种

B.3种

C.5种√

25.在艺术品的层面问题上,中国古代的重要观点有()[单选题]*

A.言与文

B.真善美

C.言象意√

26.以下诗句都是诗人赞叹山的美,因为所灌注的情趣不同,各是一种境界。诗句和诗人相对应的是()

[单选题]*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潜V

B."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一辛弃疾

C."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杜甫

27."曹毅出水"、"吴带当风"、"春蚕吐丝"、"屈铁盘丝”等描述了中国古代画家线描笔法的特

色,这些特色体现了南朝的谢赫提出的绘画“六法”中的:()[单选题]*

A.经营位置

B.传移模写

C.随类赋彩

D.骨法用笔√

28.英国的艺术理论家克莱夫・贝尔在20世纪初提出艺术是()这一观点,认为艺术具有宗教性、超越

现实生活[单选题]*

A."有意味的形式√

B.无利害的静观

C理念的感性显现

29."锥画沙”是一种什么样的用笔技法?()[单选题]*

A.所谓"平",是指运笔时用力平均,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轻浮。√

B.所谓"圆",是指行笔转折处要圆而有力,不妄生圭角。

C.所谓"留",是指运笔要含蓄,要有回顾,不急不徐,不浮不滑,不放诞犷野。

30.根据杭间老师的讲授,对设计“小而美"的正确理解是()[单选题]*

A.对人的关怀最细小、最细微√

B.设计的作品体积小

C.设计成本低

31.以下表述中,哪个是圆雕的特点?()[单选题]*

A.圆雕只有一个观赏面。

B.圆雕可以“面面观"。√

C.圆雕和浮雕都具有体积感。

32.中国古代的"乐"指的是什么?()[单选题]*

A.欢乐

B.音乐

C.音乐、舞蹈、诗歌三位一体√

33.以下关于书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单选题]*

A.唐代怀仁搜集王羲之的字集合而成的《圣教序》是正楷的代表作品之一V

B.书写时,单字与单字之间有一种连合,这种连合是"行气","行气"是判断书法的章法优劣的基

础指标

C.优秀的书法作品中的线、结构、章法各有特色,不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