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1页
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2页
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3页
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4页
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

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2分)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想要获得关于他们生

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主要通过()

A.文献记载B.图片展示C.影像记录D.考古发掘

2.(2分)历史文物的价值在于能够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历史情境,为后人了解历史提供宝贵

的资料。运用图中所示文物可研究()

河姆渡骨和河姆渡猪纹陶钵半坡彩陶盆河姆渡遗址稻谷

A.早期国家产生

B.有较高审美观念

C.种植的农作物种类丰富

D.原始农耕生活

3.(2分)甲骨文的文字形象非常艺术化,如甲骨文的“人”字像是人的侧影,甲骨文的“猪”

像一头睡觉的猪。这反映的造字方法是什么()

A.会意B.指事C.象形D.形声

4.(2分)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最能印证此结论的是()

A.多处春秋墓葬发掘出的铁农具

B.影视剧作品里的有关生产场景

C.民俗研究学者的相关学术文章

D.有关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传说

5.(2分)贾谊的《过秦论》记载:“(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并吞八荒之心。当

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

之外。”由此可知商鞅变法()

A.开启了百家争鸣B.增强了秦国实力

C.加剧了分裂割据D.维护了贵族利益

6.(2分)它是我国某游览胜地。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僮,谓之天府”,

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

A.灵渠B.长江C.大运河D.都江堰

7.(2分)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

领域非常活跃,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这段材料描述了“诸子百家”产生的()

A.内容B.性质C.影响D.背景

8.(2分)历史课堂上,张老师提示“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关键词,同

学们能立刻联想到()

A.黄巾起义B.陈胜、吴广起义

C.李自成起义D.黄巢起义

9.(2分)历史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下面表格列出的史实能够证明()

时期史实

西汉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36国

东汉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长期留守西域

A.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B.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C.东汉时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D.汉武帝时就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管辖

10.(2分)如表是晓丽同学复习秦汉知识时整理的课时目录。据此,为其选一个恰当的单

元标题()

第8课秦统一中国

第9课秦末农民起义

第10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1.(2分)运用时间轴梳理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下面时间轴上与“东汉”

对应的间段是()

前202年9年25年220隼266年

A.AB.BC.CD.D

12.(2分)某历史剧组要拍摄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的一组镜头,以此体现东汉中后期朝政腐

败、时局动荡、社会混乱的景象。你认为符合剧中素材的是()

A.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B.王莽改革引发动荡

C.黄巾起义推翻了东汉统治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3.(2分)成语以极其简短且准确的字词描述了某一历史事件。如表中“?”处应填()

成语典故历史事件

纸上谈兵长平之战

草船借箭赤壁之战

?跳水之战

A.负荆请罪B.火烧连营C.闻鸡起舞D.草木皆兵

14.(2分)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

主题是()

活动内容

查阅文献《我国古代北方作物在南方的推广》

观看视频《北民南迁与水稻生产技术的进步》

搜集图片南朝青瓷莲花尊、南朝青瓷刻花单柄壶

观察地图东晋形势图

A.南方农业的进步B.南朝政权的更替

C.江南地区的开发D.商业贸易的发展

15.(2分)魏晋南北朝时期,继续继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艺术文明。其中

绘画中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富有个性。如图《女史箴图(摹本)》是流传下来的代表

作品。其作者是()《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A.顾恺之B.王羲之C.钟繇D.张衡

二、非选择题(本题4小题,16题10分,17题9分,18题9分,19题12分,共40分)

16.(10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斐然。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灿烂的中华文明”

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请你参与完成。

栏目一【文物证史】

IW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司母戊鼎

图1图2

(1)指出上述两幅图片所示的文物分别属于哪一朝代。

栏目二【先贤智慧】

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②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

(2)上述主张属于道家学派的是:属于儒家学派的是:(填写序号)

栏目三【科技之光】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科技成就①华佗和“麻沸散”

②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③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

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④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

⑤蔡伦改进造纸术

(3)依据下列主题,选择上述史料进行归类。(填写序号)

医学成就:_________

农学成就:

(4)上述史料③中的“他”指哪位科学家?⑤“蔡伦改进造纸术”有什么意义?

17.(9分)汉朝统治者为了维护政局稳定,采取了不同的治国之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高祖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

婢的人释放为平民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汉高祖采取的这些措施统称为什么政策?采取这一政策有何目的?

材料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领域措施结果

政治为解决诸侯国的问题,采纳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

主父偃的建议,实施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

“①__________";同时,大面,使西汉王朝出现强盛的

力加强监察制度局面。

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②

立为正统思想

经济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

造③___________;盐铁官营

军事派卫青、④___________北击

匈奴

(2)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补充完整。

(3)用一句话评价汉武帝。

材料三:他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

监督;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4)材料三中的“他”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统治后期出现的盛世局面被称作什

么?

18.(9分)识读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学校七年级同学搜集了以

下历史图片和历史地图并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探究一【梳理线索】

图一

(1)图一中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人物是谁?他出使西域两次被匈奴抓住,扣留了10

余年,仍坚持完成使命

探究二【分析规律】

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

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

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整顿政

治,增强国力,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三国就立涔势图——王仲荤《魏晋南北朝史》

(2)观察《三国鼎立形势图》,指出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事件是什么?根

据上述文字材料,谈谈为什么说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

探究三【解析文物】

用三藏梅奴亲陶儒

图四龙门石窟飞天

(1937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陶俑。从其

(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

造型推断,这一时期奴隶处境悲惨。)

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

(3)根据图三戴枷奴隶陶俑的出土地判断,这件陶俑最有可能制作于哪一朝代?观察图

四回答,北魏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写出北魏时期促进图四现象的改革名称。

19.(12分)某班同学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为主题开展项目学习,下面是

各小组的学习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释读史料一一了解制度创新】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是

谓小康。

——《礼记•礼运篇》

(1)材料一中的“选贤与能”与“天下为家”分别指的是哪两种制度?

材料二:

它通过血缘关系,把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起

B周天子

来,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诸侯

系,控制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广大地区是一种

A■Ae■卿大夫

有效的统治方式。±

(2)材料二图文信息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任务二【分析表格一一认识社会变革】

材料三:商鞅变法概况

①合并乡村城镇为县,全国统一划分为41县,县设置令和丞

②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③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④废除井田制

⑤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要求废除旧贵族的特权,掌握国家政权

(3)材料三中属于商鞅变法背景的是:属于“废除了旧的经济制度”的措施

是:(填写序号)

任务三【论证观点一一感受秦的大一统】

在地方建立郡县制

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

(4)请你从上述史实中,任选两项,论证“秦朝通过一系列措施维护和巩固了统一”。(要

求:运用史实,论证观点,条理清楚)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

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2分)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想要获得关于他们生

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主要通过()

A.文献记载B.图片展示C.影像记录D.考古发掘

【分析】本题以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为依托,考查的是考古发掘的知识.

【解答】考古发掘的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遗迹等。通

过考古发掘。

故选:D。

【点评】本题以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为依托,考查的是学生对考古发掘特征的有

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2.(2分)历史文物的价值在于能够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历史情境,为后人了解历史提供宝贵

的资料。运用图中所示文物可研究()

M电―

河姆渡骨相河姆渡猪纹陶钵半坡彩陶盆河姆渡遗址稻谷

A.早期国家产生

B.有较高审美观念

C.种植的农作物种类丰富

D.原始农耕生活

【分析】根据材料,结合原始农业产生和发展的相关知识推断出答案。

【解答】根据材料“河姆渡骨耙”“半坡彩陶盆”“河姆渡稻谷”等信息可推断图中所示

文物可研究原始农耕生活。依所学可知、家畜饲养业的出现,D项正确,排除A项,B

项不符合题意,还有生产工具和手工业的信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始农业产生和发展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

题的能力。

3.(2分)甲骨文的文字形象非常艺术化,如甲骨文的“人”字像是人的侧影,甲骨文的“猪”

像一头睡觉的猪。这反映的造字方法是什么()

A.会意B.指事C.象形D.形声

【分析】根据材料,结合甲骨文的造字方法的相关知识推断出答案。

【解答】分析题干可知,“人的侧影”“一头睡觉的猪”等信息,即用线条把物体的外形

特征勾画出来,C项正确,会意造字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

合成一个字,材料中都是独体字。大多数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B项不符合

题,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事物的读音。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甲骨文的考点。考查了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

4.(2分)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最能印证此结论的是()

A,多处春秋墓葬发掘出的铁农具

B.影视剧作品里的有关生产场景

C.民俗研究学者的相关学术文章

D.有关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传说

【分析】本题考查铁器和牛耕的出现,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最能印证此结论的是多处春秋墓葬发掘出的铁农具,

BCD都是第二手史料。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铁器和牛耕的出现,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

础知识。

5.(2分)贾谊的《过秦论》记载:“(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并吞八荒之心。当

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

之外。”由此可知商鞅变法()

A.开启了百家争鸣B.增强了秦国实力

C.加剧了分裂割据D.维护了贵族利益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商鞅变法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读题干材料。

【解答】根据材料“商君佐之,内立法度,修守战之具。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经过商鞅变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为秦统

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战国时期,封建经济发展、宗法制崩溃,新兴地主阶级崛起,不同

学派的涌现及各思想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排除A项,与加剧了分裂割据不符;题

干没涉及商鞅变法维护贵族利益。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商鞅变法等

知识。

6.(2分)它是我国某游览胜地。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馍,谓之天府”,

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

A.灵渠B.长江C.大运河D.都江堰

【分析】本题以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键,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为切入点,考查都江堰。

【解答】战国时期秦国郡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

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故选:D。

【点评】本题以都江堰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7.(2分)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

领域非常活跃,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这段材料描述了“诸子百家”产生的()

A.内容B.性质C.影响D.背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百家争鸣的背景,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读题干材料。

【解答】根据“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

经济,故D项正确、性质与影响题干没有涉及。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百家争鸣的

背景。

8.(2分)历史课堂上,张老师提示“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关键词,同

学们能立刻联想到()

A.黄巾起义B.陈胜、吴广起义

C.李自成起义D.黄巢起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关史实。“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

权”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公元前209年,陈胜,遇雨误期,陈胜、揭竿而起,宁有种乎”,起义军攻下陈。

陈胜。据“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关键词可知、吴广起义;黄巾起义发

生在东汉时期,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排除。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陈胜、吴广

起义的相关史实。

9.(2分)历史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下面表格列出的史实能够证明()

时期史实

西汉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36国

东汉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长期留守西域

A.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B.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C.东汉时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D.汉武帝时就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管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域都护的设置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派班超出使西域,经

营西域30多年”,中国古代就已经对新疆地区进行经营管理。A项正确,排除B项,排

除C项,排除D项。

故选:A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域都护的设置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0.(2分)如表是晓丽同学复习秦汉知识时整理的课时目录。据此,为其选一个恰当的单

元标题()

第8课秦统一中国

第9课秦末农民起义

第10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图表反映的是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期的时代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

的时代特征;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是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图

表反映的是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1.(2分)运用时间轴梳理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下面时间轴上与“东汉”

对应的间段是()

7一「

前202年9年25年220隼266年

A.AB.BC.CD.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东汉存在的时间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时间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所学可知,公元25年,定都洛阳。220年,建立曹魏政权,C段是东汉的时

间;A段是西汉政权存在的时间;B段是王莽新朝存在的时间;D段是三国中魏国存在

的时间。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图片的理解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

识记东汉存在的时间的相关史实。

12.(2分)某历史剧组要拍摄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的一组镜头,以此体现东汉中后期朝政腐

败、时局动荡、社会混乱的景象。你认为符合剧中素材的是()

A.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B.王莽改革引发动荡

C.黄巾起义推翻了东汉统治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东汉的衰亡,要求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题干“东汉中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东汉中期以后,无法主政。太后

重用自己的亲戚。皇帝长大后,想亲自行使君权,设法除掉外戚,把持朝政,就形成了

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动摇了东汉的政治,D项正确,有利于社会的安

定;王莽改革在东汉建立前;黄巾起义并未推翻东汉统治。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东汉的衰亡,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

13.(2分)成语以极其简短且准确的字词描述了某一历史事件。如表中“?”处应填()

成语典故历史事件

纸上谈兵长平之战

草船借箭赤壁之战

?跳水之战

A.负荆请罪B.火烧连营C.闻鸡起舞D.草木皆兵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泗水之战。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涉及的著名战役是

泗水之战。

【解答】383年,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但由于骄傲自大,导致前秦大军被东

晋军队8万人在泗水之战中打败,草木皆兵”等成语典故都出自泗水之战;负荆请罪与

蔺相如和廉颇有关;火烧连营与赤壁之战有关;闻鸡起舞与祖逖有关。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泗水之战,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4.(2分)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

主题是()

活动内容

查阅文献《我国古代北方作物在南方的推广》

观看视频《北民南迁与水稻生产技术的进步》

搜集图片南朝青瓷莲花尊、南朝青瓷刻花单柄壶

观察地图东晋形势图

A.南方农业的进步B.南朝政权的更替

C.江南地区的开发D.商业贸易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解答】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小组研究的内容是东晋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江南

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大片荒地被开垦成良田,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

故选:Co

【点评】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原因和意义。

15.(2分)魏晋南北朝时期,继续继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艺术文明。其中

绘画中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富有个性。如图《女史箴图(摹本)》是流传下来的代表

作品。其作者是()《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A.顾恺之B.王羲之C.钟繇D.张衡

【分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绘画艺术,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东晋的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的人物画,人物传神。顾恺之一生的创

作很多,均为摹本;王羲之,排除BC,排除D。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绘画艺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

《女史箴图》的作者是顾恺之。

二、非选择题(本题4小题,16题10分,17题9分,18题9分,19题12分,共40分)

16.(10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斐然。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灿烂的中华文明”

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请你参与完成。

栏目一【文物证史】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I嵌绿松石的铜牌司母*戊鼎

图1图2

(1)指出上述两幅图片所示的文物分别属于哪一朝代。

栏目二【先贤智慧】

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②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

(2)上述主张属于道家学派的是:③属于儒家学派的是:①(填写序号)

栏目三【科技之光】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科技成就①华佗和“麻沸散”

②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③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

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④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

⑤蔡伦改进造纸术

(3)依据下列主题,选择上述史料进行归类。(填写序号)

医学成就:①④

农学成就:②

(4)上述史料③中的“他”指哪位科学家?⑤“蔡伦改进造纸术”有什么意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灿烂的中华文明,要求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回

答。

【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二里头遗址是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司母戊鼎是迄

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的铸造,而且组织严密,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

代青铜文化。

(2)根据材料“为政以德”可知,①是孔子的观点;根据材料“天下兼相爱则治,②是

墨子的观点、非攻,福之所倚,祸之所伏”可知,老子认为,人们应顺应自然,如难和

易、前和后。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华佗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擅长外科手术,①是医学成就,我

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魏贾思勰编写的《齐民要术》;南朝科学家祖冲之是世

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③是数学成就,东汉末年,写

成了《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东汉时,改进造纸术,同时提高了纸的

产量和质量,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

(4)结合所学知识,南朝科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

第七位的人;东汉时,改进造纸术,同时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

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

故答案为:

(1)夏朝;商朝。

(2)道家:③;儒家:①。

(3)医学成就:①④;农学成就:②。

(4)祖冲之;蔡伦改进造纸术,同时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

文明的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灿烂的中华文明,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

17.(9分)汉朝统治者为了维护政局稳定,采取了不同的治国之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高祖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

婢的人释放为平民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汉高祖采取的这些措施统称为什么政策?采取这一政策有何目的?

材料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领域措施结果

政治|为解决诸侯国的问题,采纳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

主父偃的建议,实施“①推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

恩令同时,大力加强监面,使西汉王朝出现强盛的

察制度局面。

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②

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经济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

造③五铢钱;盐铁官营

军事派卫青、④霍去病北击

匈奴

(2)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补充完整。

(3)用一句话评价汉武帝。

材料三:他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

监督;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4)材料三中的“他”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统治后期出现的盛世局面被称作什

么?

【分析】本题考查西汉的建立、文景之治、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卫青、霍去病破

匈奴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材料“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以增加农业劳动力”及所

学可知。结合所学可知。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上,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思想上,把儒家学说立为

正统思想;经济上,统一铸造五铢钱、专卖,汉武帝派卫青。

(3)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4)材料三中的“他”是光武帝。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他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刑

罚,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史称“光

武中兴”。

故答案为:

(1)休养生息政策;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2)①推恩令;②儒家学说;④霍去病。

(3)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4)光武帝;“光武中兴”。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汉的建立、文景

之治、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卫青、霍去病破匈奴等相关史实。

18.(9分)识读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学校七年级同学搜集了以

下历史图片和历史地图并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探究一【梳理线索】

图一

(1)图一中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人物是谁?他出使西域两次被匈奴抓住,扣留了10

余年,仍坚持完成使命

探究二【分析规律】

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

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

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整顿政

治,增强国力,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王仲荤《魏晋南北朝史》

(2)观察《三国鼎立形势图》,指出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事件是什么?根

据上述文字材料,谈谈为什么说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

探究三【解析文物】

图三戴梅奴亲陶儒

图四龙门石窟飞天

(1937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陶俑。从其

(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

造型推断,这一时期奴隶处境悲惨。)

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

(3)根据图三戴枷奴隶陶俑的出土地判断,这件陶俑最有可能制作于哪一朝代?观察图

四回答,北魏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写出北魏时期促进图四现象的改革名称。

【分析】本题以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

辟、赤壁之战、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的原因、商朝与殷墟、北魏的建立与北魏孝文帝

改革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人物是张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树立

坚定的信念,敢于探索。图一张骞出使西域与图二丝绸之路的开辟所反映的史实之间的

关系是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2)根据《三国鼎立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事

件是赤壁之战,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

整顿政治,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三

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的表现为三国鼎立时期,魏、蜀,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

整顿政治,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