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8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1.下列实验中,实验操作和现象,以及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取久置的NaG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气体Na202已经变质
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
B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共热、搅拌液体不再分层
解生成溶于水的物质
3t
C向黄色的Fe(N03)3溶液中滴加氢碘酸溶液变为黄褐色氧化性:Fe>I2
D微热滴加了酚酰的NaHCOs溶液溶液红色加深NaHCOs分解产生Na2C03
【答案】B
【解析】A.久置的NaQ粉末,接触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最终变质为碳酸钠,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过
氧化钠和碳酸钠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A项错误:B.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共热、搅拌,完全水解
生成的乙酸钠与乙醇均溶于水,液体不再分层,B项正确:C.向黄色的Fe(NO,溶液中滴加氢碘酸酸化后,
得到强氧化剂稀H'Os,无法证明L是「被Fe;”氧化所得,C项错误;D.\aHCO,的水解吸热,微热滴加了酚
儆的NaHCO,溶液,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溶液碱性增强,红色加深。微热达不到NaHCO:,分解所需温度,D
项错误。
2.某同学用NaHCOs和KHC03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下列分析
推理正确的是()
50mL盐酸50mL盐酸50mL盐酸
成混合物)9.2g15.7g27.6g
KCOJ(标准状况)2.24L3.36L3.36L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0mol/L
B.当混合物质量为9.2g时,50mL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混合物中NaHCO:,、KH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s的质量分数
【答案】C
【解析】A.据后两组数据可知,加入15.7g固体混合物时,盐酸已完全反应。NaHCO:,和KHC03与HC1反应
+
实质相同:HC0I+H=C02t+H20,生成的CO?物质的量为3.36L+22.4L/mol=0.物mol,则该盐酸中HC1的物
质的量为0.15mo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而1=3.0mol/L,A项错误;B.对比第一组和第二组数据可以
看出,加入9.2g固体时盐酸过量,即两种碳酸氢盐完全反应,B项错误;C.据第一组数据列式可得:①n(NaHC0:,)
+n(KHC0;()=2.24L+22.4L/mol=0.1mol;②n(NaHC0》X84g/mol+nCKHCO..)X100g/mol=9.2g,解之得
n(NaHC03)=n(KHC0:i)=0.05mol,混合物中NaHCO:,、K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项正确;D.根据C
项的解析可知,混合物中NaHCO:,的质量分数为0'"E'1:‘""E"X100%=45.7%,D项错误。
3.以CO,和NaQ为原料,制取纯净干燥的0”实验装置如下:
下列说法不无聊的是
A.装置②中试剂可以是NaOH溶液
B.装置③的作用是干燥
C.收集氧气应选择装置a
D.装置②、③之间应增加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答案】C
【解析】A.装置②中试剂可以是NaOH溶液,用来除掉二氧化碳气体,故不选A;B.装置③中盛有浓硫酸,
作用是干燥0”故不选B;C.由于氧气密度大于空气,选择装置b,故选C;D.装置②、③之间应增加盛
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验证二氧化碳是否除尽,故不选D。
4.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侯德榜制碱原理,按下面设计的方案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
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装置中盛放的是饱和食盐水
B.丙装置中的溶液变浑浊,因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
C.丁装置中倒扣的漏斗主要作用是防止产生的气体污染空气
D.实验结束后,分离碳酸氢钠的操作是蒸发结晶
【答案】B
【解析】A.利用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因盐酸易挥发,所以,二氧化碳中常会含有氯化氢气体,碳酸氢钠
能与盐酸反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通过碳酸氢钠的溶液是可以除掉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因
此乙装置中盛放的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A错误;B.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小,内装置中的溶液变
浑浊,因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故B正确;C.实验过程中氨气可能有剩余,而稀硫酸能与氨气反应,所以
稀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末反应的NH”氨气极易溶于水,丁装置中倒扣的漏斗主要是防止倒吸,故C错误;D.
分离出NallC。,晶体的操作是分离固体与液体,常采用的实验操作是过滤操作,故D错误。
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HCO,能与碱反应,因此食品工业上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B.NazOz与CO2可以发生反应,常用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
C.N「性质稳定,工业生产金属镁时,为防止其氧化,可以用N,作保护气
I).次氯酸有酸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答案】B
【解析】A、NaHCO:,在食品工业上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是因为NaHCO:;受热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且与酸
反应也放出二氧化碳,故A错误;B、NaB可与潜水艇中人呼出的CO?发生反应:2Na202+2C02=2Na2C0:(+02,
因此NazOz可用作供氧剂,故B正确;C、镁可以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故C错误;【)、次氯酸具有强氧
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和消毒,与次氯酸的酸性无关,故D错误。
6.“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化工专家候德榜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的突出贡献。某实验小组模拟“侯氏制碱
法”的工艺流程及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省略)如下:
Ml.6
Ia;z
MH/lllU
•MXaCim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时先点燃装置①的酒精灯,过一段时间后再打开装置③中分液漏斗的旋塞
B.装置②的干燥管中可盛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作用是吸收多余的NH,
C.向步骤I所得滤液中通入氨气,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可析出NHC1
D.用装置④加热碳酸氢钠可实现步骤H的转化,所得CO,可循环使用
【答案】D
【解析】A.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而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非常小,所以应该先通入氨气,故不选A:B.过
量氨气扩散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所以要进行尾气吸收,2NH3+H6OF(NHD£0“故不选B;C.过滤碳酸氢
钠晶体后,母液中含有氯化钺,在母液中通入氨气可以增大溶液中筱根离子的浓度,使NH,C1以晶体的形式
析出,故不选C;D.固体加热不可用烧杯,也实现不了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故选D。
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座寺系正确的个数是()
①岫2。2吸收C02产生。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②C10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③Si。?硬
度大,用于制造光导纤维④NH:,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⑤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因而能漂白织物⑥二氧
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⑦S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漂白纸浆⑧晶体硅是半导体材料,可做晶
体管
A.1B.2C.3D.4
【答案】C
【解析】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蒸气反应都产生氧气,常用作供氧剂,可以用作呼吸面具中的氧气来
源,故正确;②C10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故错误;③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与二氧化硅的硬度大小无关,故错误;④氨气易液化,变为气体时吸收
热量导致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所以氨气常作制冷剂,与氨气易溶于水无关,故错误;⑤次氯酸盐具有强氧
化性和漂白性,可用于漂白,故正确;⑥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和氢氟酸反应,故错误;⑦S0?具有漂
白性,可用于漂白纸浆,故错误;⑧晶体硅是半导体材料,可以用硅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
故正确。
8.向50mLNaOH溶液中逐渐通入一定量的C0式假设溶液体积不变),随后取此溶液10mL,将其稀释至100mL,
并向此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Imol的盐酸,产生CO2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与所加入的盐酸
的体积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也co。
°255075V(HCI)/mL
A.0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0旷=H20
B.产生的CO?体积(标准状况下)为0.056L
C.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5mol•L-1
D.NaOH在吸收CO,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OH和NazCOs,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
【答案】A
【解析】NaOH与CO2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可能为NaOH和\a£03、Na2cO3、Na2c。3和NaHCO,、NaHC03,与
盐酸反应先后:NaOlKNa£0,、NaHCO”发生反应:NaOH+HCl=NaCl+H20>Na.CO:,+HC1=NaHCO:t+NaCkNaHCO,.
+IICl=NaCl+C02t+IL0,根据图像,0A段消耗盐酸的体积大于AB段,推出NaOH与CO?反应后溶液中的溶
质为NaOH和Na2c。3,A、根据上述分析,0A段发生离子反应是01+r=比0、C0广+H+=HC(V,故A说法错
:i
误;B、AB段发生反应HCO反+H+=HzO+COzt,n(C02)=(75-50)X10LX0.Imol«L'=2.5X10mol,标准
状况下C02的体积为2.5X10-1X22.4L・mol-'=0.056L,故B说法正确:C、B点溶质为NaCl,根据元素守
恒,n(NaOH)=n(NaCl)=n(HC1)=75X10-3LX0.Imol•L-1=7.5X10-3mol,其浓度为7.5义10-:%01/(10%10一
3)m>0.75mol•L-1,原溶液中NaOH浓度为0.75mol•L-1,故C说法正确;D、根据A、B选项分析,
n(Na£03)=n(NaHC03)=n(a)2)=2.5X10—0101,依据A选项分析,n(NaOH)=[50-(75-50)]X101X0.Imol•L
'=2.5X10mol,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即c(NaOH):c(Na2co3)=1:1,故D说法正确。
9.下列有关钠及钠的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小块钠置于空气中足够时间,最终会变成岫2。2
B.在饱和NazCOs溶液中通入足量CO?有沉淀析出
C.用洁净的伯丝蘸取溶液放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焰色为黄色;该溶液为钠盐溶液
D.7.8gNazO2和6.ZgNazO分别溶于10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前者更大
【答案】B
【解析】A.切开金属钠置于空气中,切口开始呈银白色(钠的真面目)一变暗(生成Na?。)一变白色固体
(生成NaOH)一成液(NaOH潮解)一结块(吸收C0?成NaCC^lOHQ)-最后变成Na2co“粉末(风化),故A
错误;B.由Na£0.,+H20+C02=2NaHC03可知,此反应消耗水,且Na£O,转化为NaHCQ,后溶质质量增加,乂因NaHCO;1
溶解度较小,所以会有晶体析出,故B正确;C.用洁净的钳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
黄色,则溶液中一定含Na',可能为钠盐或氢氧化钠溶液,故C错误;D.6.2gNa:Q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根据化学式NazO-NaOH知,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8g,溶液的质量=氧化钠和
水的质量=6.2g+100g=106.2g,所以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7.5%;7.88岫曲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所
以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根据化学式NazO-fNaOH知,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8g,溶液的质量=过氧化
钠+水的质量-氧气的质量=7.8g+100g-l.6g=106.2g,所以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7.5%,故D错误。
10.下列化学事实,不能说明钠的活动性比铁强的是()
A.钠在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铁只能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B.钠与氯气反应有白烟产生,铁与氯气反应有棕黄色烟产生
C.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分别反应时,钠比铁要剧烈得多
D.钠在空气中很快被氧化为氧化钠,铁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
【答案】B
【解析】A.钠比铁更易与水发生反应,能说明钠的活动性比铁强,A项正确;B.钠与氯气反应有白烟产生,
铁与氯气反应有棕黄色烟产生,只是产物氯化钠与氯化铁颜色不同,不能说明钠的活动性比铁强,B项错误;
C.钠与盐酸反应比铁要剧烈得多,能说明钠的活动性比铁强,C项正确;D.钠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能
说明钠的活动性比铁强,D项正确。
11.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根据NaHCCh溶解度比NaCl、NazCOs、NHKO3、NH£1都小的性质,运用
C02+NH3+H20+NaCl=NaHC03I+NH.C1的反应原理制备纯碱.下面是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体A一।一B且
的饱和廷的饱■人M■气体B浊
港濯和港港清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气体是NFL,B气体是CO?
B.把纯碱及第in步得到的晶体与某些固体酸性物质(如酒石酸)混合可制得发酵粉
c.纯碱可广泛地用于玻璃、制皂、造纸、纺织等工业中
D.第w步操作是将晶体溶于水后加热、蒸发、结晶
【答案】D
【解析】A.依据侯德榜制碱的原理是,向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析出碳酸氢钠,加热反应
制备,则食盐A为氨气,B为二氧化碳,故A项正确;B.纯碱及第山步得到的晶体为碳酸氢钠晶体,它与
某些固体酸性物质(如酒石酸)混合可制得发酵粉,故B项正确;C.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用途广
泛,是玻璃、肥皂、洗涤剂、纺织、制革、香料、染料、药品等的重要原料,故C项正确;D.第IV步操作
是将晶体碳酸氢钠直接加热分解得到碳酸钠固体,故D项错误。
12.下图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llCO.,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馆㈣AO涔港
瑁3,冷水
.•rnr,
A.a先通入CO2,然后b通入NH:“c中放碱石灰
B.b先通入N%,然后a通入COz,c中放碱石灰
C.a先通入NH3,然后b通入CO?,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D.b先通入CO”然后a通入NFL,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答案】C
【解析】由以上分析:NH:,的溶解度较大,为防止倒吸,b管通CO2,a管通NIh,要在食盐水先通Mh然后再
通CO”否则CO-通入后会从水中逸出,等再通NH」时溶液中CO2的量就很少了,这样得到的产品也很少:在
这个实验中的尾气主要是CO:,和NFL,其中N也对环境影响较大,要吸收,而NL是碱性气体,所以在C装置
中要装酸性物质,据此可知A错误、B错误、C正确、D错误。
13.将O.OlmolNaOH和1.06gNa2c0:,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
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0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答案】C
【解析】A项,向NaOH和Na2c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时,盐酸先与NaOH开始反应时没有气体生成,当滴入
0.1L盐酸时,两者恰好反应完全;而盐酸与Na£03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时也没有气体生成,则图像与反应不
符,故不选A项:B项,向NaOH和Na£03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时,盐酸与NaOH开始反应时没有气体生成,
但图像中一开始反应即有气体生成,与反应不符,故不选B项;C项,向NaOH和Na£0:,混合溶液中滴加盐
酸时,盐酸先与NaOH反应生成NaCl和HO没有气体放出;当滴入0.1L盐酸时,两者恰好反应完全;继
续滴加,盐酸和Na£O,开始反应,首先发生反应:Na2c03+HCl=NaHC(h+NaCl,不放出气体,当加入0.2L盐酸
时,此反应进行完全;当继续滴加时,发生反应:NaHC03+HC1=NaCl+H20+C02t,此时才开始放出气体,C
中图像与实际相符,故选C项;D项,向NaOH和Na2c0*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时,盐酸先与NaOH反应生成NaCl
和HQ,没有气体放出。当滴入0.1L盐酸时,两者恰好反应完全;继续滴加时,Na£O3与盐酸先反应生成NaHCO,
和NaCl,此时没有气体生成,则图像与反应不符,故不选D项。
14.碳酸钠俗名纯碱或苏打;在外观上与食盐相似,可用于洗涤,如清洗厨房用具的油污等。区分厨房中
的食盐和碳酸钠的方法有很多,下列方法中不能区分两者的是
A.分别取少量两种物质,尝一下两者的味道
B.分别取少量两种物质于试管中,滴加醋酸溶液观察现象
C.分别取少量两种物质于试管中,加蒸储水溶解,用PH试纸分别测两种溶液的pH
D.分别取少量两种物质于试管中,加蒸储水溶解,再加AgNO,溶液观察现象
【答案】D
【解析】A项、各取少量通过尝味道,咸味的是食盐,涩味的是碳酸钠,能区分,故A正确;B项、食醋与
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与食盐不反应,能区分,故B正确;C项、食盐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两种溶液的pH大小不同,能区分,故C正确;D项、食盐溶液与AgNO:,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碳
酸钠溶液与AgNO,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银沉淀,实验现象相同,不能区分,故D错误。
15.对于下列事实的相应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
煤油不与钠发生反应,钠的密度比煤油大,煤油可以
A.钠保存在煤油中
隔绝空气和水蒸气
用洁净的玻璃管向包有NaQ的脱脂棉吹
B.C02、40与g2。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气,脱脂棉燃烧
滴有酚醐的NaHCOs溶液呈浅红色,微热后
C.NaHCOs分解生成了Na2C03
红色加深
D.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产物是Na£0:,是钠与空气中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结果
【答案】C
【解析】A.钠与煤油不反应,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因此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就可以隔绝空气,A正确;
B.脱脂棉着火,说明N&Oz与比0、CO?反应产生&且放出大量的热,B正确;C.NaHCO:;是强碱弱酸盐,碳
酸氢根离子水解吸收热量,所以微热促进其水解,水解生成碳酸和氢氧根离子,所以微热后溶液的碱性会
增强,使溶液红色加深,与水解有关,而与分解反应无关,C错误;D.在室温下钠与氧气生成的NaQ,NaQ
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碳酸钠,D正确。
16.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同温下用广泛pH试纸测定等浓度滴有硅酸钠溶液的试
A非金属性:OSi
的碳酸钠溶液和硅酸钠溶液的pH纸蓝色更深
两支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硫酸和浓氨浓硫酸和浓氨水发生反应
B玻璃棒之间产生白烟
水后靠近但不接触生成白色固体
C用洁净伯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Na*,无K*
将少量澳水加入KI溶液中,充分反
D上层液体呈紫色氧化性:Br2>I2
应后再加入CCL,振荡,静置
【答案】A
【解析】A.碳酸钠和硅酸钠都是强碱弱酸盐,因为硅酸钠碱性更强,所以相对而言,碳酸酸性强于硅酸,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故非金属性:C>Si,正确;B.硫酸不属于挥
发性酸,故玻璃棒之间无白烟生成,实验现象错误;C.焰色反应中K的火焰为紫色,Na的火焰为黄色,黄
色会遮盖紫色,用洁净伯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故若火焰为黄色,则原溶液中一定有Na:无法确定是
否含有K',实验结论错误;D.将少量澳水加入KI溶液中,发生反应:Br2+2I===I2+2Br,可证明氧化性:
Br2>I2,实验结论正确;充分反应后再加入CCL,L溶于CCL(密度大于水)中,溶液下层为紫色,实验现
象错误。
17.下表中,对陈述I、II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陈述I陈述11判断
A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NaHCO:,可与盐酸反应I对,H对,无
B向NaQ的水溶液中滴入酚献变红色Na20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I对,II错,无
C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I对,II对,有
D过氧化钠用于航天员的供氧剂Na202能和CO2、乂0反应生成02I对,II对,有
【答案】D
【解析】A.碳酸氢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胃酸中含有盐酸,所以碳酸氢钠可用于
治疗胃病,陈述I、n有因果关系,故A判断错误;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
是强碱,水溶液显碱性,能够使酚酎变红;但过氧化钠同时乂具有强氧化性,会把红色物质氧化变为无色,
故B判断错误;C.钠的焰色为黄色,透雾性强,高压钠灯发出透雾能力强的黄光,与钠的还原性无关,二
者无因果关系,故C判断错误;D.过氧化钠与人呼吸产生的水及二氧化碳都能反应生成氧气,所以可为航
天员供氧,陈述I、H的正确,且有因果关系,故D判断正确。
18.某干燥粉末可能由NaQ、Na?。?、NazCOa、NaHC()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
应有气体X逸出,X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下测定).若将原混合物粉末在空气中用酒
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粉末中一定有Na,。、NaQz、NaHCOs
B.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cO3和NaCl
C.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O和NaCl
D.无法肯定粉末里是否含有Na2CO3和NaCl
【答案】AD
【解析】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可能为Na◎(生成02)、Na£03
或NaHCOs(生成CO。,X通过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而不是气体全部消失),说明X由0?和CO?组成,原粉
末中Na。一定存在,NaE。,和NallCO:;至少有一种一定存在。将原混合粉末加热,有气体放出,说明混合物
中一定有NallCO”但NaHCO:,受热分解会使粉末质量减小,而实际剩余固体的质量却增加了,原因只能是发
生了反应:2N&0+02△2Na4;综上分析,混合物中一定有Na?。、Na»2、NaHCO:,,无法确定混合物中是否
有Na£0:;和NaCl。
19.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在生活、生产中用途广泛。
(1)泡沫灭火器中主要成分是NallCOs溶液和AL(S0“)3溶液,两者混合后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Al(OH):,和CO,
进行灭火,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4和NaHCO;都属于钠的化合物,它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少量Na?。?与FeCk溶液能发生如下反应:
Na202+____FeCl2+____40-____Fe(OH)/?+____FeCl3+____NaCl,己知FeCk前面系数为6,配平上述化
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氧化产物是
(3)向NallCOs溶液中加入少许Ba(0H)2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溶液中的c(CO9)的变化是(选填“增
大”、“减小"或‘'不变”)。
(4)NaHCOs是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制纯碱的中间产物,在滤出小苏打后,母液提取氯化镂有两种方法:①通
入氨,冷却、加食盐,过滤②不通入缴,冷却、加食盐,过滤对两种方法的评价正确的是(选
填编号)。
a.①析出的氯化铉纯度更高b.②析出的氯化镂纯度更高
c.①的滤液可直接循环使用d.②的滤液可直接循环使用
(5)己知HCO:,在水中既能水解也能电离。NaHC()3溶液呈碱性,溶液中c(H£()3)—c(CO/)(选填“>”、“〈”、
“二”)。
【答案】6NaHC03+A12(S0拨+61所2Al(01【)3I+6C02t+3NazSOi366426
6e-
o
3N&0:+6FeCb+6H:O=4Fe(OH)jI+2Fe€lj+<5NaCl-1
0Fe(OH):,和FeCL减小ad>
【解析】(1)根据信息,NaHCO,与Ak(S03发生双水解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k(SO),+6NaHC0:;+
6Hq=2A1(011):;I+6CO2t+3Na2S0l;
(2)Na-Oz具有强氧化性,该反应中作氧化剂,Fe:+以还原性为主,作还原剂,NaO中。元素共降低2价,
Fe?+fFe计升高1价,最小公倍数为2,题中给出F升泊的系数为6,则NaQ的系数为3,根据原子守恒配平
其他,即反应方程式为3NaQ+6FeCL+6HQ=4Fe(0H)M+2FeCl3+6NaCl;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是
6e-
;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Na。中一1价0,氧化产
3N36+6FeCL+6H:O=4Fe(OH)51+2FeClj+6NaCl
物是FeCh和Fe(OH)3;
(3)Ba(OH)?少量,发生离子反应方程式Ba2++201T+2HC03=BaC0:J+2HQ+C0:,NaHCOa电离方程式为
+
NaHC03=Na+HC0;r,因此加入少许Ba(OH)2固体,溶液中c(CO:厂)增大;
(4)a、滤出小苏打后,母液里有NH.C1和NaHCO:”通入氨气,增加c(NH「),再加入食盐,使NH,C1析出,
然后过滤,氯化铁的纯度较高,故a说法正确;
b、②中析出的NH,C1中含有较多的NaCl,氯化镂的纯度降低,故b说法错误;
c、①中滤液还有较多的NH”不能直接循环使用,故c说法错误;
d、②中滤液中含有较多NaCl,可以直接循环使用,故d说法正确;
(5)HCOa电离方程式为HCO3=iH++CO;,HCOJ水解方程式HCO3+上0钎=H2co3+0H,NaHCO:‘溶液显
碱性,说明HCOJ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即c(IbC03)>c(C(V-)。
20.将一定量的CO,通入20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中,在所得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Imol.L稀盐酸至过量,
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枳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气体的溶解和盐酸的挥发)
(1)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
(2)0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
⑶当30mL<V<50mL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标准状况下,通入CO?的体积为L
【答案】0.25NaOH,NaHCO;(HCOS+H=C02t+H200.0448
【解析】(1)当盐酸的体积为50mL时,生成CO?的体积最大,此时溶质为NaCl,根据氯离子守恒可知,
n(NaCl)=n(HCl),根据钠离子守恒可知,n(NaOH)=n(NaCl)=0.Imol/LX0.05L=0.005mol,则
/0.005mo/,-11
c(NaOH)=002L-0.25mol/L,故答案为:0.25;
(2)\a2c与盐酸反应是分步进行的,Na2CO3+HCl=NaCl+NaHC0:s,NaHCO;i+HCl=NaCl+CO2t+H,0,盐酸与Na£O,,
NaHCO,都是1:1反应,由图象可知,生成二氧化碳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小于不产生二氧化碳消耗的盐酸,说
明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Nag;故答案为:NaOH、Na2C03;
(3)当30mL<V<50矶时,溶液中发生反应NaHCO3+HCl=NaC1+H20+C021.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HCO3+H'=CO21+H2O,故答案为:HC03+H=C021+H20;
(4)根据图象所示,30到50段发生反应:NaHCO;,+HCl=NaCl+H2O+CO2t,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最大时,该阶
段消耗的盐酸20mL,根据方程式计算生成的COz的物质的量为:n(C02)=n(IICl)=0.Imol/LX0.02L=0.002mol,
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等于开始通入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则开始通入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为:
0.002molX22.4mol/L=0.0448L,
21.(1)在试管I和H中分别加入3mL稀盐酸(均足量),再将装有0.3gNaHC()3和0.3gNa2«)3粉末的小气球
分别套在I和H的管口。各将气球内的NaHCOs、Na£03同时倒入试管中,回答:
①I试管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②两支试管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总量III,反应结束时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III(填
“=”或)。
(2)甲同学用手触摸试管,发现盛NaHCCh粉末的试管变冷,而盛Na£03的试管温度升高。由此他得出:不
管其状态如何,NaHCQ和盐酸反应为吸热反应,而NazCO:;和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判断
太武断,继续进行了下列实验(每次实验各做3次平行实验,取平均值):
序号试剂1试剂2混合前温度混合后最高或最低温度
150mL水2.5gNaHC03固体20℃18.5℃
250mL水3.2gNa£O:,固体20℃24.3℃
335mL稀盐酸含2.5gNaHC03的饱和溶液15mL20℃18.8℃
435mL稀盐酸含3.2gNa2c饱和溶液15mL[来20℃24.2℃
550mL稀盐酸2.5gNaHC03固体20℃T℃
650mL稀盐酸3.2gNa2c。3固体20℃25.1℃
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
①Na£03的饱和溶液和盐酸的反应是(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NaHCO:,的饱和溶液和盐酸的反应是(吸热或放热)反应;
③表中⑤号试验混合后温度VC可能是(填编号)—
A.18.5cB.24.2℃C.16.2℃
【答案】HaV+HWCO?t+FW><放热吸热C
【解析】(1)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HCOJ+H'=CO"+HQ;
②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03+HCl=NaCl+NaHC0”
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为:NaHC0:i+HCl=NaCl+H20+C02t,
根据二者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NazCO,的相对分子质量比NaHCO:,的大,故相同质量的Na2C03与NaHCO,.
中,NaHCO:,与盐酸反应生成的CO?气体多一些:最终都生成氯化钠,两者中钠的含量越高消耗的盐酸的物质
的量越多,碳酸钠中钠的含量高,所以碳酸钠消耗盐酸的量多,两支试管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总量
I>11,反应结束时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I〈II。
(2)由实验②、④可知,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后溶液的温度升高,可知该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则碳酸钠
与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由实验①、③可知,当NaHC。;与盐酸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温度降低,说明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为吸热反
应。结合实验①③⑤分析,温度应低于18.5℃,故选C。
22.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
(装置分析)
(1)装置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一
(2)装置②中的试剂是(填序号)。
a.饱和NaHCOs溶液b.饱和N&CO3溶液c.浓减(\
(3)装置③中的试剂是一一一。
(进行实验)
步骤1:打开弹簧夹关闭K”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步骤2:打开弹簧夹K”关闭心,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4)步骤1和步骤2中,a处带火星的木条产生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5)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反思)
(6)有同学提出质疑:“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有水存在时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
是____o
(7)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取⑤中反应后的少量固体,o
【答案】CaC0:,+2H=Ca"+Ha+CO"a浓硫酸步骤1中木条不复燃,步骤2中木条复燃
2NaA+2C02=2Na2C03+02气体中有水,水也可与NazO?反应产生6使木条复燃加入稀盐酸,将产生
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解析】(1)装置①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离了•方程式是CaC03+2H'=Ca2'+H20+C02f;
2
正确答案:CaC03+2H-=Ca-+H20+C02f«
(2)装置②是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除掉HC1气体:
正确答案:a。
(3)装置③是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用来除掉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
正确答案:浓硫酸。
(4)步骤1除掉了二氧化碳中的水分,不与过氧化钠反应,所以不复燃;步骤2没有除掉二氧化碳中的水
分,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所以木条复燃;
正确答案:步骤1中木条不复燃,步骤2中木条复燃。
(5)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azOz+ZCOz=2Na2C03+02:
正确答案:ZNazO;:+2COz=2Na2C03+02。
(6)实验缺陷为气体中有水,水也可与岫2。2反应产生。2使木条复燃;
正确答案:气体中有水,水也可与NazOz反应产生Oz使木条复燃
(7)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取⑤中反应后的少量固体,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
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是否变浑浊,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是否反应生成了碳酸钠;
正确答案: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23.(1)已知由金属钠制得氧化钠,可用多种方法:a.4Na+02===2Na20,b.4Na+CO2===2Na2O+C,c.2NaNO2
+6Na===4Na2()+N2f»
①在上述三种方法中,最好的方法是(填序号),原因是。
②上述反应c中NaNOz作剂,当有1molNaNOz反应时,电子转移的数目是.____。
(2)现用金属钠和空气制备纯度较高的Naq,可利用的装置如下。回答下列问题(注:曲曲可以与HQ、C02
反应):
①装置IV中盛放的药品是,其作用是。
②若规定气体的气流方向从左到右,则组合实验装置时各仪器接口的标号字母(a、b……)顺序:空气进入
,接,接,接。
③装置II的作用0
④操作中通空气和加热的顺序为0
【答案】c此生成物只有NazO是固体,而另一种产物N?可以把周围环境中的02排净,防止N&0被继续
氧化成Na。氧化1.806X10“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ghef
a(或b)b(或a)c防止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I先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再加热装置I
【解析】(1)①NaQ不稳定易被氧气继续氧化,所以上述三种方法最好的是c,因为此生成物只有NaQ是
固体,而另一种产物电可以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512-99-002:2022+AMD1:2025 CSV EN Connectors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 Tests and measurements - Part 99-002: Endurance test schedules - Test 99b: Test s
- 【正版授权】 IEC 61869-20:2025 EN-FR Instrument transformers – Part 20: Safety requirements of instrument transformers for high voltage applications
- 2025年初中生物复习题及答案
- 2025年空中乘务员专业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 空调安装护栏合同协议书
- 合同友好终止协议书范本
- 2025年抗狂犬病血清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芳纶纤维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坤泰胶囊项目发展计划
- 智能建筑能源管理项目投资与运营合作协议
- CNG场站应急处置方案
- 民宿装修合同协议书
- 地第十一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2024)
- 《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教学设计 任务1 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认知
- 2025年BIM技术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 2025全国助残日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宣传课件
- 转让汽修店铺合同协议
- 2024年陕西延安通和电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自助贩卖机进驻合同协议
- 江苏绿色东海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公共组织绩效评估-形考任务三(占10%)-国开(ZJ)-参考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