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空一日》(一)整体感知第一部分(1-17):“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写火箭发射升空时“我”的复杂感受。第二部分(18-29):“我看到了什么”——写作者在太空中看到祖国的感受以及对战友、亲人的惦念,并强调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第三部分(29-39):“神秘的敲击声”——写“我”克服“本末倒置”这一错觉的经历及“我”在飞船内听到神秘的敲击声。第四部分(40-67):“归途如此惊心动魄”——写飞船返回地面的复杂过程及作者由紧张到放心的心路历程。(二)重点分析1.“神舟五号”飞船升空时,“我”的心理有哪些变化?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作用?2.试分析15段运用的描写方式及其作用。3.为什么要写在飞船上看不到长城?写这表现了杨利伟的什么精神品质?4.文章结尾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5.你认为“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及返回对我国有怎样的重大的意义?(三)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叙述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一日”的经历,表现了作者沉着果断、不怕牺牲、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品质,说明了航天员工作的危险性、艰巨性,抒发了作者热爱航天事业、热爱祖国的感情及胜利归来的自豪之情。(四)写作特色1.按照时间和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叙述。《太空一日》记叙了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从火箭升空到飞船落地全过程,全文从整体上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内容真实,扣人心弦。2.大量运用心理描写。《太空一日》写的是人类探索太空的故事,作者注意突出重点,细致描写,运用大量的心理描写来写当时内心的感受,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读者有更切实的感受。(五)例题精讲1.填空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年月日北京时间9时他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奖。2.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说说小标题的作用
(2)第一部分——“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①在这一部分中出现了什么意外?
②这种共振是正常现象吗?这种现象后来解决了吗?
③这一部分中表现了杨利伟什么精神?
(3)第二部分——“我看到了什么”①杨利伟在太空看到了什么?
②杨利伟在太空没看到的是什么?为什么看不到?
(4)第三部分——神秘的敲击声①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会出现什么错觉?
②这种错觉对杨利伟来说感受怎么样?他是靠什么来克服的?
(5)第四部分——“归途如此惊心动魄”①归途中让我紧张以致惊慌的原因是什么?
②舷窗玻璃出现裂缝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两边没有同时出现裂纹呢?
③“飞船停住了。此时是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杨利伟为什么要强调飞船停住的时间?3.归纳主题本文通过,表现了的精神。4.请你从文中找出细节描写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细节描写的好处。
课堂练习(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作为首飞的航天员,出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有许多。
比如,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这种错觉很难受,明明是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如果不消除这种倒悬的错觉,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影响任务的完成。
在地面没人提到过这种情况,即使有人知道,训练也无法模拟。估计在我之前遨游太空的国外航天员会有类似体会,但他们从未对我说起过。
在这个情况下,没别的办法,只有完全靠意志力克服这种错觉。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几十分钟后,我终于调整过来了。
“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升空后,航天员都产生了这种错觉,但他们已有心理准备,因为我跟他们仔细讲过。而且,飞船舱体也经过改进,内壁上下刷着不同的颜色,天花板是白色的,地板是褐色的,这样便于帮助航天员迅速调整感觉。
我在太空还遇到另外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时不时出现的敲击声。
这个声音是突然出现的,并不一直响,而是一阵一阵的,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毫无规律,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响几声。既不是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也不是飞船里面的声音,仿佛谁在外面敲飞船的船体。很难准确描述它,不是叮叮的,也不是当当的,而更像是用一把木头锤子敲铁桶,咚……咚咚……咚……
鉴于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我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但自己还是很紧张,因为第一次飞行,生怕哪里出了问题。每当响声传来的时候,我就趴在舷窗那里,边听边看,试图找出响声所在,却没能发现什么。
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就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那个神秘的声音页没有在我耳边准确地再现过。
在“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这个声音又出现了,但我告诉航天员:“出现这个声音别害怕,是正常现象。”
1.给选文一个小标题。
2.选文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3.选文写了哪些突发的事件?作者当时的心情和反映是怎样的?
4.回到地面后作者报告这些情况了吗?从哪你可以看出?
5.从选文中反映出作者的哪些品质?
6.结合课文,谈谈为什么称杨利伟是“航天英雄”?
7.摘抄“感动中国”给杨利伟的颁奖词。
(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太空一日(节选)杨利伟其实最折磨人的就是这段过程了。随着一声巨响,你会感到突然减速;引导伞一开,使劲一提,会把人吓一跳;减速伞一开,又往那边一拽;主伞开时又把你拉向另一边。每次力量都相当重,飞船晃荡得很厉害,让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后来问过俄罗斯的航天员,他们从不给新航天员讲述这个过程,担心新手们害怕。我回来却讲了,每一个步骤都给“神六”和“神七”的战友讲了,让他们有思想准备,并告诉他们不用紧张,很正常。我们航天员是很重视这段过程的:伞开得好等于安全有保障,至少保证生命无虞。所以我被七七八八地拽了一通,平稳之后我心里却真是踏实——数据出来了,速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我知道,这伞肯定是开好了!距离地面5公里时,飞船抛掉防热大底,露出缓冲发动机。同时主伞也有一个动作,它这时变成双吊,飞船被摆正了,在风中晃悠着落向地面。飞船距离地面1.2米,缓冲发动机点火。接着飞船“嗵”的一声落地了。我感觉落地很重,飞船弹了起来。在它第二次落地时,我迅速按下了切伞开关。飞船停住了。此时是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那一刻四周寂静无声,舷窗黑乎乎的,看不到外面的任何景象。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8.结合选文内容,说说选文中“这段过程”具体指什么。9.俄罗斯航天员为什么不给新航天员讲“这个过程”?“我”回来后为什么却讲了?课后作业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各题。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引起人的内脏共振。......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6.选段中第一段插入有关低频振动的介绍有什么作用?7.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8.文段中引用聂海胜的话,有什么作用?9.体会下面语句蕴含的情感。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太空一日》(一)整体感知第一部分(1-17):“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写火箭发射升空时“我”的复杂感受。第二部分(18-29):“我看到了什么”——写作者在太空中看到祖国的感受以及对战友、亲人的惦念,并强调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第三部分(29-39):“神秘的敲击声”——写“我”克服“本末倒置”这一错觉的经历及“我”在飞船内听到神秘的敲击声。第四部分(40-67):“归途如此惊心动魄”——写飞船返回地面的复杂过程及作者由紧张到放心的心路历程。(二)重点分析1.“神舟五号”飞船升空时,“我”的心理有哪些变化?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作用?“我”的心理感受有如下变化:紧张——稍觉释然——非常痛苦——无法承受,觉得快不行了——从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写这些,真实再现了作者在飞船中的感受,说明航天员工作的危险,表现了作者无所畏惧、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2.试分析15段运用的描写方式及其作用。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这一段属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大声喊”“鼓掌欢呼”是动作描写,表现大家看到“我”安然无恙时的激动、兴奋之情,以及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简短的语言描写,真实地再现了杨利伟脱险后人们如释重负的心情。3.为什么要写在飞船上看不到长城?写这表现了杨利伟的什么精神品质?杨利伟通过“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的航天员在太空中都没看到长城的事实,证明“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这一传说是不真实的。杨利伟特别强调这一点,表现了他重视实践、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4.文章结尾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结尾运用了以声写静的手法,叙述了飞船内的寂静及“我”的期待,叙述了地面人员寻找飞船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胜利的自豪感、如释重负的轻松感。5.你认为“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及返回对我国有怎样的重大的意义?“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和胜利返回,标志着我国成为俄、美两国之后第三个进入太空的国家。这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及综合国力强大的象征,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强大的标志,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是我国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多努力的强大基础。(三)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叙述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一日”的经历,表现了作者沉着果断、不怕牺牲、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品质,说明了航天员工作的危险性、艰巨性,抒发了作者热爱航天事业、热爱祖国的感情及胜利归来的自豪之情。(四)写作特色1.按照时间和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叙述。《太空一日》记叙了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从火箭升空到飞船落地全过程,全文从整体上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内容真实,扣人心弦。2.大量运用心理描写。《太空一日》写的是人类探索太空的故事,作者注意突出重点,细致描写,运用大量的心理描写来写当时内心的感受,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读者有更切实的感受。(五)例题精讲1.填空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年月日北京时间9时他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奖。2.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说说小标题的作用
(2)第一部分——“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①在这一部分中出现了什么意外?
②这种共振是正常现象吗?这种现象后来解决了吗?
③这一部分中表现了杨利伟什么精神?
(3)第二部分——“我看到了什么”①杨利伟在太空看到了什么?
②杨利伟在太空没看到的是什么?为什么看不到?
参考答案:1.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列昂诺夫奖。2.(1)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层次清楚,结构鲜明。设置悬念,吸引读者。(2)①“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②并非正常现象。“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在后来的航天飞行中再没有出现过。”③为祖国航天事业勇于牺牲的精神。(3)①地球只是一段弧;准确判断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中国上空仔细辨别大概到哪个省了,正从哪个地区的上空飞过,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②长城;因为“在太空,实际上看不到任何单体的人工建筑,我询问过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没有谁能拿出确凿的证据说看到了什么。即使是巨大的城市,在夜晚看到时也只是淡淡的红色。”(4)第三部分——神秘的敲击声①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会出现什么错觉?
②这种错觉对杨利伟来说感受怎么样?他是靠什么来克服的?
(5)第四部分——“归途如此惊心动魄”①归途中让我紧张以致惊慌的原因是什么?
②舷窗玻璃出现裂缝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两边没有同时出现裂纹呢?
③“飞船停住了。此时是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杨利伟为什么要强调飞船停住的时间?3.归纳主题本文通过,表现了的精神。4.请你从文中找出细节描写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细节描写的好处。
参考答案:(4)①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②这种错觉很难受,明明是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如果不消除这种倒悬的错觉,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没别的办法,只有完全靠意志力克服这种错觉。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几十分钟后,我终于调整过来了。(5)第四部分——归途如此惊心动魄①“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窗外烧得跟炼钢炉一样,玻璃窗开始出现裂纹,那种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之后那种小碎纹一样,这种细细的碎纹,眼看着越来越多……说不恐惧那是假话,你想啊,外边可是1600—1800℃的超高温度。”“看到舷窗玻璃开始出现裂缝,我紧张了……”②飞船的舷窗外做了一层防烧涂层,是这个涂层烧裂了,而不是玻璃窗本身出现问题;因为两边用了不同的材料。③表明飞船安全着落,“神舟五号”出征成功归来,表现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临危不惧,沉着镇定。3.本文通过杨利伟叙述自己在太空一日所见所感的过程,表现了我国宇航员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临危不惧、沉着镇定、勇于牺牲的精神。4.如:后来,整流罩打开,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一下子照射进来,阳光很刺眼,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这是一个剧烈的动作。能听到“砰”的一声,非常响,164分贝。我在里边感觉被狠狠地一拽,瞬间过载很大,对身体的冲击也非常厉害。接下来是一连串的快速动作。引导伞出来后,紧跟着把减速伞页带出来,减速伞让飞船减速下落,16秒之后再把主伞带出来。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太空的神秘,激发读者对太空的向往之情,另一方面表现了杨利伟为祖国航天事业勇于牺牲、临危不惧、沉着镇定的精神。课堂练习(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作为首飞的航天员,出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有许多。
比如,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这种错觉很难受,明明是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如果不消除这种倒悬的错觉,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影响任务的完成。
在地面没人提到过这种情况,即使有人知道,训练也无法模拟。估计在我之前遨游太空的国外航天员会有类似体会,但他们从未对我说起过。
在这个情况下,没别的办法,只有完全靠意志力克服这种错觉。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几十分钟后,我终于调整过来了。
“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升空后,航天员都产生了这种错觉,但他们已有心理准备,因为我跟他们仔细讲过。而且,飞船舱体也经过改进,内壁上下刷着不同的颜色,天花板是白色的,地板是褐色的,这样便于帮助航天员迅速调整感觉。
我在太空还遇到另外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时不时出现的敲击声。
这个声音是突然出现的,并不一直响,而是一阵一阵的,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毫无规律,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响几声。既不是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也不是飞船里面的声音,仿佛谁在外面敲飞船的船体。很难准确描述它,不是叮叮的,也不是当当的,而更像是用一把木头锤子敲铁桶,咚……咚咚……咚……
鉴于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我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但自己还是很紧张,因为第一次飞行,生怕哪里出了问题。每当响声传来的时候,我就趴在舷窗那里,边听边看,试图找出响声所在,却没能发现什么。
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就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那个神秘的声音页没有在我耳边准确地再现过。
在“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这个声音又出现了,但我告诉航天员:“出现这个声音别害怕,是正常现象。”
1.给选文一个小标题。
2.选文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3.选文写了哪些突发的事件?作者当时的心情和反映是怎样的?
4.回到地面后作者报告这些情况了吗?从哪你可以看出?
5.从选文中反映出作者的哪些品质?
6.结合课文,谈谈为什么称杨利伟是“航天英雄”?
7.摘抄“感动中国”给杨利伟的颁奖词。
【答案】
1.神秘的敲击声或突发事件
2.内容上:交代简要写作的内容——突发事件或神秘的敲击声。结构上:总领下文。
3.“本末倒置”的错觉和敲击声。产生错觉时:完全靠意志克服这种错觉。想象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得想,以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几十分钟后,我终于调整过来。
敲击声:鉴于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但自己还是很紧张……却未能发现什么。
4.汇报了。
产生错觉:航天员做好心理准备;飞船舱体改进,内壁上下刷着不同的颜色。
敲击声:技术人员反复试验,但未找到原因。航天员做好心理准备,不再害怕。
5.顽强的毅力,认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
6.(扣住杨利伟的精神品质和他上太空的意义谈)。
7.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太空一日(节选)杨利伟其实最折磨人的就是这段过程了。随着一声巨响,你会感到突然减速;引导伞一开,使劲一提,会把人吓一跳;减速伞一开,又往那边一拽;主伞开时又把你拉向另一边。每次力量都相当重,飞船晃荡得很厉害,让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后来问过俄罗斯的航天员,他们从不给新航天员讲述这个过程,担心新手们害怕。我回来却讲了,每一个步骤都给“神六”和“神七”的战友讲了,让他们有思想准备,并告诉他们不用紧张,很正常。我们航天员是很重视这段过程的:伞开得好等于安全有保障,至少保证生命无虞。所以我被七七八八地拽了一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军方采购合同标准文本
- 丹徒区股权激励合同标准文本
- 冰雨原唱日本旅游路线
- 创意商务图片4
- 台账规范的培训
- 内衬管材采购合同标准文本
- 享受车位合同标准文本
- 共用阳台租房合同样本
- 便宜物品收购合同标准文本
- 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知识
- 数学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 金属加工机械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 2025年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矿业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论民本课件》课件
- 塔吊司机安全培训
- 湖南省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含答案
- 失眠量表(PSQI)评分项目及标准
- 地方政府项目实施公示制度
- 会议文档制作的艺术与技巧
- 2024-2030年中国中央空调行业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