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北京望马台联办中学高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调研测试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北京望马台联办中学高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调研测试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北京望马台联办中学高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调研测试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北京望马台联办中学高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调研测试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北京望马台联办中学高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调研测试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北京望马台联办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调研测试含

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阅读《哈姆莱特》选段,完成17-19题。(共20分)

【节选一】

(注:哈姆莱特去见母后,途中巧遇正在祈祷上帝宽恕的国王克劳狄斯)

哈姆莱特他现在正在祈祷,我正好动手;我决定现在就干,让他上天堂去,我也算

报了仇了。不,那还要考虑一下:一个恶人杀死我的父亲;我,他的独生子,却把这个恶

人送上天堂。啊,这简直是以恩报怨了。他用卑鄙的手段,在我父亲满心俗念、罪孽正重

的时候乘其不备把他杀死;虽然谁也不知道在上帝面前,他的生前的善恶如何相抵,可是

照我们一般的推想,他的孽债多半是很重的。现在他正在洗涤他的灵魂,要是我在这时候

结果了他的性命,那么天国的路是为他开放着,这样还算是复仇吗?不!收起来,我的剑,

等候一个更惨酷的机会吧;当他在酒醉以后,在愤怒之中,或是在乱伦纵欲的时候,有赌

博、咒骂或是其他邪恶的行为的中间,我就要叫他颠蹶在我的脚下,让他幽深黑暗不见天

日的灵魂永堕地狱。我的母亲在等我,这一副续命的药剂不过延长了你临死的痛苦。

(下。)

【节选二】

(国王、王后、雷欧提斯、众贵族、奥斯里克及侍从等持钝剑等上。)

哈姆莱特我绝对信任你的诚意,愿意奉陪你举行这一次友谊的比赛。给我们钝剑。

来。

雷欧提斯来,给我一柄。

雷欧提斯这一柄太重了;换一柄给我。

哈姆莱特这一柄我很满意。这些钝剑都是一样长吗?

奥斯里克是,殿下。(二人准备比剑。)

雷欧提斯受我这一剑!(雷欧提斯挺剑刺伤哈姆莱特;二人在争夺中彼此手中之剑各

为对方夺去,哈姆莱特以夺来之剑刺雷欧提斯,雷欧提斯亦受伤。)

国王分开他们!他们动起火来了。

哈姆莱特王后怎么啦?

国王她看见他们流血,昏了过去了。

王后不,不,那杯酒,那杯酒一一啊,我的亲爱的哈姆莱特!那杯酒,那杯

酒;我中毒了。(死。)

哈姆莱特啊,奸恶的阴谋!喂!把门锁上!阴谋!查出来是哪一个人干的。(雷欧提斯

倒地。)

雷欧提斯凶手就在这儿,哈姆莱特。哈姆莱特,你已经不能活命了;世上没有一种

药可以救治你,不到半小时,你就要死去。那杀人的凶器就在你的手里,它

的锋利的刃上还涂着毒药。这奸恶的诡计已经回转来害了我自己;瞧!我躺

在这儿,再也不会站起来了。你的母亲也中了毒。我说不下去了。国王一一

国王——都是他一个人的罪恶。

哈姆莱特锋利的刃上还涂着毒药!一一好,毒药,发挥你的力量吧!(刺国王。)

众人反了!反了!

国王啊!帮帮我,朋友们;我不过受了点伤。

哈姆莱特好,你这败坏伦常、嗜杀贪淫、万恶不赦的丹麦奸王!喝干了这杯毒药一一

那颗珍珠是在这儿吗?一一跟我的母亲一道去吧!(国王死。)

雷欧提斯他死得应该;这毒药是他亲手调下的。尊贵的哈姆莱特,让我们互相宽

恕;我不怪你杀死我和我的父亲,你也不要怪我杀死你!(死。)

哈姆莱特愿上天赦免你的错误!我也跟着你来了。我死了,霍拉旭。不幸的王后,别

了!你们这些看见这一幕意外的惨变而战栗失色的无言的观众,倘不是因为

死神的拘捕不给人片刻的停留,啊!我可以告诉你们一一可是随它去吧。霍

拉旭,我死了,你还活在世上;请你把我的行事的始末根由昭告世人,解除

他们的疑惑。

霍拉旭不,我虽然是个丹麦人,可是在精神上我却更是个古代的罗马人;这儿

还留剩着一些毒药。

哈姆莱特你是个汉子,把那杯子给我;放手;凭着上天起誓,你必须把它给我。

啊,上帝!霍拉旭,我一死之后,要是世人不明白这一切事情的真相,我的

名誉将要永远蒙着怎样的损伤!你倘然爱我,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幸

福,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吧。

17.以下对台词动作性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不!收起来,我的剑,等候一个更惨酷的机会吧”表明哈姆莱特在经历了激烈的

内心冲突之后,理智最终战胜了复仇的冲动。

B.哈姆莱特虽然表面上对雷欧提斯说“我绝对信任你的诚意,愿意奉陪你举行这一

次友谊的比赛”,但心里对雷欧提斯并不信任。

C.“我的亲爱的哈姆莱特!那杯酒,那杯酒;我中毒了。”王后揭露了国王的谎言,

怀着对儿子的不舍死去,剧情由此急转直下。

D.“哈姆莱特,你已经不能活命了;世上没有一种药可以救治你”,这句表明雷欧

提斯为完成复仇使命感到欣慰,自己虽死无憾。

E.”啊!我可以告诉你们一一”,哈姆莱特本想将事情的真相告诉人们,但死神在召

唤,他已经没有气力讲述复仇的始末根由了。

18.在“这一次友谊的比赛”中,哪几件事及后果让哈姆莱特完全没有想到?(6分)

19.王子哈姆莱特为什么非要等到国王阴谋被彻底揭穿之后才断然复仇?完成复仇使命

的哈姆莱特还有什么遗憾托付好友霍拉旭?请结合两部分节选内容简要说明。(8分)

参考答案:

17.(6分,每项3分)B/D

18.(共6分)第一,“友谊的比赛”应当使用钝剑,没想到雷欧提斯竟然用利剑伤

人。(2分)第二,没想到锋利的刃上还涂着毒药,不仅自己将很快死去,雷欧提斯也为

此送了性命。(2分)第三,没想到国王在酒里下毒,原想毒死王子却害死了王后。(2

分)

19.(共8分)哈姆莱特贵为王子,具有高贵善良的品格(怀抱人文主义理想、具有高

度的理性),(2分)他不能不择手段杀死国王夺取王位,而是要在奸王犯罪的时候以正

义之名复仇。(2分)悲剧接连发生,国王的阴谋被彻底揭穿,此刻复仇正当其时。(2

分)哈姆莱特临终时,遗憾自己没有机会向不了解真相的世人解释这幕宫廷惨剧的来龙去

脉。担心自己蒙受弑君的罪名(名誉被玷污),所以托付好友向世人说明真相。(2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

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十七

世纪西方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

致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

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但是,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

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自己的表达

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从一种文字出发,积寸累尺地渡越那许多距离,安稳到达另一种

文字里,这是很艰辛的历程。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因

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那就是“讹”,

西洋谚语所谓“翻译者即反逆者”。中国古人也说翻译的“翻”等于把绣花纺织品的正面

翻过去的“翻”,展开了它的反面。

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某些方面、某种程度的“讹”又是不能避免

的毛病,于是“媒”或“诱”产生了新的意义。翻译本来是要省人家的事,免得他们去学

外文、读原作的,却一变而为导诱一些人去学外文、读原作。它挑动了有些人的好奇心,

惹得他们对原作无限向往,仿佛让他们尝到一点儿味道,引起了胃口,可是没有解馋过

瘾。他们总觉得读翻译象隔雾赏花,不比读原作那么情景真切。

这样说来,好译本的作用是消灭自己;它把我们向原作过渡,而我们读到了原作,马

上掷开了译本。勇于自信的翻译家也许认为读了他的译本就无需再读原作,但是一般人能

够欣赏货真价实的原作以后,常常薄情地抛弃了翻译家辛勤制造的代用品。倒是坏翻译会

发生一种消灭原作的效力。拙劣晦涩的译文无形中替作品拒绝读者:他对译本看不下去,

就连原作也不想看了。这类翻译不是居间,而是离间,摧灭了读者进一步和原作直接联系

的可能性,扫尽读者的兴趣,同时也破坏原作的名誉。

林纾的翻译所起的“媒”的作用,已经是文学史上公认的事实。他引导他们去跟原作

发生直接关系。能读原文以后,再来看错误的译本,有时不失为一种消遣。有人说,译本

愈糟糕愈有趣。我们对照着原本,看翻译者如何异想天开,用胡猜乱测来填补理解上的空

白,无中生有,指鹿为马,简直像一位''超现实主义”的诗人。但是,我对林译的兴味绝

非想找些岔子,以资笑柄谈助,而林纾译本里不忠实或“讹”的地方也并不完全由于他的

助手们语文程度低浅、不够理解原文。

一个能写作或自信能写作的人从事文学翻译,难保不像林纾那样的手痒,他根据自己

的写作标准,要充当原作者的/争友”,自以为有点铁成金或以石玫玉的义务和权利,把

翻译变成借体寄生的、东鳞西爪的写作。正确认识翻译的性质,严肃执行翻译的任务,能

写作的翻译者就会有克己功夫,抑止不适当的写作冲动,也许还会鄙视林纾的经不起引

诱。

(节选自钱钟书《旧文四篇:林纾的翻译》,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使原作“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却保存了原有的风

味。

B.两种文字之间的距离、译者跟原作者的距离、译者表达能力欠缺等都会使译文走样。

C.文学翻译的“化境”只是一种理想,由于“讹”无法避免,因而“化境”是无法实现

的。

D.翻译本图省事,却变为导诱一些人去学外文、读原作,与目的相去甚远,费力不讨

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为了论证文学翻译的“化”和“讹”的关系,援引古今中外论据,辩证而形象。

B.文章把好的翻译和坏的翻译进行对比论证,通过对比,二者之高下、优劣不言自明。

C.文章对林纾翻译西方小说的功过得失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论证,给后来者提供借鉴。

D.文章围绕着文学翻译的“化”“讹”“媒”“诱”等几方面展开论述,条理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优秀的翻译作品,既要忠实原著,保留原先的精神姿致,而又不露生硬牵强的痕迹。

B.文学翻译的所谓“媒”,就是通过译本作为媒介让读者去阅读原著,促进文化交流。

C.林译小说的“讹”,不是因为他的助手们语文程度低,而是因为没有抑制写作冲动。

D.坏的翻译那是糟蹋原著,因为译本的不堪卒读,进而连累原著,居间反而成了离间。

参考答案:

1.A2,C3.C

【1题详解】

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

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

的差别。B项,不是“译者跟原作者”,而是“译者跟原作品”。C项,不是“文学翻译

的‘化境’”,而是“彻底和全部的‘化'”;再者“文学翻译的‘化境'”是能够实现

的。D项,翻译的目的是促进文化交流,”与目的相去甚远”之说不当,“费力不讨好”

更无从谈起。故选A。

【2题详解】

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此题考核分析论点、

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

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

论证的方法。C项,“细致深入的分析论证”与原文不符。故选C。

【3题详解】

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

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

别。C项,林译小说的“讹”,与“他的助手们语文程度低”不无关系,只是“不完全由

于”。故选C。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

据和论证法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

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题选项

C论证方法归纳错误。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

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

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

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

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

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

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

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北平的冬季

郁达夫

北平自入旧历的十月之后,就是灰沙满地,寒风刺骨的季节了,所以北平的冬天,是

一般人所最怕过的日子。但是要想认识一个地方的特异之处,我以为顶好是当这特异处表

现得最圆满的时候去领略;故而夏天去热带,寒天去北极,是我一向所持的哲理。北平的

冬天,冷虽则比南方要冷得多,但是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

彻底。

先说房屋的防寒装置吧,北方的住屋,并不同南方的摩登都市一样,用的是钢骨水

泥,冷热气管;一般的北方人家,总只是矮矮的一所四合房,四面是很厚的泥墙;上面花

厅内都有一张暖炕,一所回廊;廊子上是一带明窗,窗眼里糊着薄纸,薄纸内又装上风

门,另外就没有什么了。在这样简陋的房屋之内,你只教把炉子一生,电灯一点,棉门帘

一挂上,在屋里住着,却一辈子总是暖炖炖像是春三四月里的样子。尤其会得使你感觉到

屋内的温软堪恋的,是屋外窗外面呜呜在叫啸的西北风。天色老是灰沉沉的,路上面也老

是灰的围障,而从风尘灰土中下车,一踏进屋里,就觉得一团春气,包围在你的左右四

周,使你马上就忘记了屋外的一切寒冬的苦楚。若是喜欢吃吃酒,烧烧羊肉锅的人,那冬

天的北方生活,就更加不能够割舍;酒已经是御寒的妙药了,再加上以大蒜与羊肉酱油合

煮的香味,简直可以使一室之内,涨满了白蒙蒙的水蒸温气。玻璃窗内,前半夜,会流下

一条条的清汗,后半夜就变成了花色奇异的冰纹。

到了下雪的时候哩,景象当然又要一变。早晨从厚棉被里张开眼来,一室的清光,会

使你的眼睛眩晕。在阳光照耀之下,雪也一粒一粒地放起光来了,蛰伏得很久的小鸟,在

这时候会飞出来觅食振翎,谈天说地,吱吱的叫个不休。数日来的灰暗天空,愁云一扫,

忽然变得澄清见底,翳障全无;于是年轻的北方住民,就可以营屋外的生活了,溜冰,做

雪人,赶冰车雪车,就在这一种日子里最有劲儿。

我曾于这一种大雪时晴的傍晚,和几位朋友,跨上跛驴,出西直门上骆驼庄去过过一

夜。北平郊外的一片大雪地,无数枯树林,以及西山隐隐现现的不少白峰头,和时时吹来

的几阵雪样的西北风,所给与人的印象,实在是深刻,伟大,神秘到了不可以言语来形

容。直到了十余年后的现在,我一想起当时的情景,还会得打一个寒颤而吐一口清气,如

同在钓鱼台溪旁立着的一瞬间一样。

北国的冬宵,更是一个特别适合于看书,写信,追思过去,与作闲谈说废话的绝妙时

间。记得当时我们兄弟三人,都住在北京,每到了冬天的晚上,总不远千里地走拢来聚在

一道,会谈少年时候在故乡所遇所见的事事物物。小孩们上床去了,佣人们也都去睡觉

T,我们弟兄三个,还会得再加一次煤再加一次煤地长谈下去。有几宵因为屋外面风紧天

寒之故,到了后半夜的一二点钟的时候,便不约而同地会说出索性坐坐到天亮的话来。像

这一种可宝贵的记忆,像这一种最深沉的情调,本来也就是一生中不能够多享受几次的昙

花佳境,可是若不是在北平的冬天的夜里,那趣味也一定不会得像如此的悠长。

总而言之,北平的冬季,是想赏识赏识北方异味者之唯一的机会;这一季里的好处,

这一季里的琐事杂忆,若要详细地写起来,总也有一部《帝京景物略》那么大的书好做;

我只记下了一点点自身的经历,就觉得过长了,下面只能再来略写一点春和夏以及秋季的

感怀梦境,聊作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

一九三六年五月廿七日

1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写散文要寓情于景,客观纯正的写景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散文,但本文不是借景抒情

的文章。

B.文中有些话和《故都的秋》近似,如“北平的冬天,冷虽则比南方要冷得多,但是北

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但是本文的意境不如《故都的

秋》深沉、邈远。

C.《故都的秋》对北平的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北平深沉、凝

重的爱。而本文运用真实自然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留恋和深彻肺腑的亡国之恨。

D.郁达夫写北平的冬季,运用白描手法,用最精炼、最节省的文字勾勒出北平的冬季景

象,充分传达出北平冬季的精神品质,做到了形神兼备。

E.本文与《故都的秋》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深眷恋,写出了一个满怀抱负的知识分

子在动乱社会中的苦闷心境。

18.“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

来写的?

19.由''聊作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可知,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丰富、深沉

的,试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7.CE

18.住屋使人温馨安逸;雪天屋外生活最富情趣;冬宵适合看书,写信,回忆和闲

19.作者对北平的冬季情有独钟,无比眷恋;同时,北平的沉沦境况也在作者心里投下了

抹不掉的阴影,从中透露出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怀。

【17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

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

括,最恰当的两项”,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两项”,立足考查“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然

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A项,“但本文不是借景抒情的文章”错

误,从文中来看,本文是一篇非常典型的借景抒情的文章。B项,”但是本文的意境不如

《故都的秋》深沉、邈远”错误,“深沉”指深而不外露,“邈远”,深远,比较本文和

《故都的秋》可以发现,本文的已经更为深沉和邈远。D项,“郁达夫写北平的冬季,运

用白描手法,用最精炼、最节省的文字勾勒出北平的冬季景象”错误,从文中来看,郁达

夫对北平冬季的描写“细腻真切,深邃优美"。故选CE两项。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内涵,梳理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

彻底。'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考生先要找到题干中的引文,即“北方生活的伟

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在第一段的最后,这也就提示了筛选信息

的区域,即在下文,分析下文可知,本题的信息区间在第二、三、四、五段,考生梳理概

括这几段的段意即可解答本题。如第二段“先说房屋的防寒装置吧……在屋里住着,却一

辈子总是暖炖炖像是春三四月里的样子。尤其会得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的",如第

三段”到了下雪的时候哩,景象当然又要一变……于是年轻的北方住民,就可以营屋外的

生活了,溜冰,做雪人,赶冰车雪车,就在这一种日子里最有劲儿”,第四段“我曾于这

一种大雪时晴的傍晚,和几位朋友,跨上跛驴,出西直门上骆驼庄去过过一夜”,第五段

“北国的冬宵,更是一个特别适合于看书,写信,追思过去,与作闲谈说废话的绝妙时

间……可是若不是在北平的冬天的夜里,那趣味也一定不会得像如此的悠长”,考生根据

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品主题,分析和评价文章观点和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

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由'聊作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可知,文中作者的

思想感情是丰富、深沉的,试简要概括”,这就要求考生要在文中勾画出体现作者情感态

度的短语和句子,再根据文章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评价,另外,本文和《故都

的秋》的主题思想有紧密的联系,答题的时候要注意联系课文内容。“聊作我的对这日就

沦亡的故国的哀歌”在文章的结尾,而作者用来作为“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的是上

文自己在北平的经历和感受,从上文来看,作者用细腻真切的笔触勾勒出北平冬季的景

象,抒写自己内心真切的感受,如“像这一种可宝贵的记忆,像这一种最深沉的情调,本

来也就是一生中不能够多享受几次的昙花佳境,可是若不是在北平的冬天的夜里,那趣味

也一定不会得像如此的悠长”,我们在作者的文字中感受到他对北平冬季是无比眷恋的,

是情有独钟的;但是结合当时的创作背景和下面的写作时间来看,北平的现实境况让作者

担忧,在作者心中投下了阴影,作者最后的这句“聊作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

流露出深沉的爱国情思。

【点睛】写景抒情散文主要借文中的景象来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都包含

在字里行间。写景抒情散文常常借助对景物的描述来抒写作者的感情历程,表达心灵之

声,因此,阅读时,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脉搏。即使是叙事散文,由于文中所写的人

物大多是作者所接触的,有交往的,有的甚至是休戚相关、患难与共的莫逆之交,因而也

常常在人物的描写、事件的记叙中融注作者深切而独特的情感。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常

常隐含在以下诸方面:文中的警句,篇末的结束语,“物”的形象。或者说,可以总结如

下:(1)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2)看“形”和“神"的‘'结合

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

度。(4)品味散文的语言。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文言文阅读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

《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祐二年进士

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

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

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

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

盗。有葛友者,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

多出自首。自是外户不闭。

河北发民浚河,调及它路,齐当给夫二万。县初按籍三丁出夫一,巩括其隐漏,

至于九而取一,省费数倍。知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

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书其全失、多寡为殿最。师征安

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加直

龙图阁、知福州。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

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球

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求之

弊。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日:“太守与民争利,可乎?”

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

徙明、毫、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

视之泊如也。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巩为文章,上下

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1)给文中加波浪线句断句正确的是

A.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

居/人慑恐

B.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

居人慑恐

C.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

人慑恐

D.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

居/人慑恐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

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

明、毫、沧三州”指“调任明州、毫州、沧州知州”。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

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

《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巩机敏强识,年少有才。数百字的文章,他读完就能脱口成诵;十二岁试着写成

《六论》,言辞奇伟,由此声名闻于四方。

B.曾巩治理有方,善抓根本。掌管齐州时,以铲除奸盗作为根本任务,既调动百姓参

与,又善待自首的盗贼,于是州内安定。

C.曾巩爱护百姓,不谋私利。朝廷征伐安南时,他事先做好供应军队的准备,不扰民;

做福州知州时,他不许官府与民争利。

D.曾巩面对灾情,处理得法。遇荒灾时他估计仓储不足救济,劝富人就近卖粮给灾民;

江西大疫,他命县镇、驿站备药待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

②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

参考答案:

答案:

(1)C

(2)D

(3)A

(4)①曾巩就招待他吃喝,送给他衣帽,借给他车马和随从,用车载着悬赏所给的金帛

跟着他,让他四处夸耀。

②曾巩让僧徒们互相选择、推荐担任主持的人,将推选的人记录在册,按照次序补缺。

【考点】文言文阅读。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

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

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

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解答】(1)c“余众”为名词,作主语,其前断句,排除B、D;“居人”为“当

地百姓”的意思,作主语,其前断句,排除A.句子翻译为:南剑州将乐地方的盗匪廖恩

被赦免向官府投降,余下的部属溃散以后又纠合在一起,暗地里结成团伙,遍及各个州,

一个尤其凶残暴虐的盗匪根本不听招降,当地百姓非常恐惧。

(2)D《论语》不是“六经”。六经:《诗》《书》《礼》《易》《乐》《春

秋》的合称。这六部经典著作的全名依次为《诗经》《书经(即《尚书》)》《礼经》

《易经(即《周易》)》《乐经》《春秋》。

(3)A"由此声名闻于四方”错,根据原文“甫冠,名闻四方”,名闻四方是弱冠

之时,强加因果。

(4)①饮食冠裳之:招待他吃喝;假:借;辇:用车载;夸徇:夸耀。句子翻译为:曾

巩就招待他吃喝,送给他衣帽,借给他车马和随从,用车载着悬赏所给的金帛跟着他,让

他四处夸耀。

②俾:让;推择:选择、推荐;识:记录;以次:按照次序。句子翻译为:曾巩让僧徒们

互相选择、推荐担任主持的人,将推选的人记录在册,按照次序补缺。

参考译文:

曾巩,字子固,建昌郡南丰县人。他从小就机智敏锐,数百字文章他能脱口成

诵。十二岁时,尝试写《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刚到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

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认为很是奇异。考中嘉祐二年进士。出京担任越州通判,当

年收成不好,曾巩估计常平仓的粮食不够来救济百姓,而分处四方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

邑求得救济。于是他告诉下属各县,劝说富人自行按实情报告粮食数目,共有十五万石,

让他们按着比常平仓稍高一些的粮价卖给贫民。百姓得以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

而且粮食有余。曾巩又让官府借给农民种子,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

有耽误。

任齐州知州,他的管理以根治邪恶、迅速严厉地打击盗贼作为根本。章邱有百姓

在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王社”,杀人劫财,劫夺囚徒,没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巩

调配了31个人,让百姓组成保伍,让他们查看、侦察盗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

息,相互援助,每次出动都能将盗贼擒获。有一个名叫葛友的人,他到官府自首。曾巩就

招待他吃喝,送给他衣帽,给他配备了车马和随从,载着赏给他的钱财,让他四处夸耀。

盗贼听说了这件事,大多出来自首。从此,齐州的人们连院门都不用关闭就可以安睡了。

河北发派百姓疏通黄河,从其他各路征调民力,齐州应当出民夫两万人。各县起

初按照户籍,让三个男丁出一个夫役,曾巩搜括了隐瞒和遗漏的户口,使之达到了九人派

出一个,从而节省了好几倍的费用。调到洪州。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

镇、驿站,都储存药物以备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难不能养活自己的,就招来住在官

舍,供应给他们饮食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给他们治病,把他们医治的效果记载下来,以

多寡分出成绩的优劣。朝廷的军队征讨安南,所经过的州要准备上万人所需的物资。其他

地方的官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提前)分别处理(筹划安

排)部队突然聚集时的吃住问题,军队离开,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加直龙图阁、任福州

知州。南剑州将乐地方的盗匪廖恩被赦免向官府投降,余下的部属溃散以后又纠合在一

起,暗地里结成团伙,遍及各个州,一个尤其凶残暴虐的盗匪根本不听招降,当地百姓非

常恐惧。曾巩设计谋抓住了他,接着相继出来自首的有二百多人。福州佛寺很多,僧侣认

为佛寺的富饶有利可图,争着想做寺院主持,行贿之事公然进行。曾巩让僧徒们共同推

选主持,将推选的人记录在册,按次序补缺。在官府公开张贴文告,拒绝私下赠谢,来杜

绝身边人窃取贿赂的弊端。福州没有职田,官府每年用卖园圃蔬菜来增加薪俸,太守自己

收入常常三四十万。曾巩说:“太守与民争利,怎么可以?”就停止了这种做法,后来的

官员也不再这样获取收入了。

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曾巩负有才名,长期任地方官,社会上不少人认为

他命运不济,时运不佳。这一时期,朝廷的一批后辈晚生出人头地,曾巩对此看得很淡

泊。他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几个月以后,因母丧离职。又过了几个月,曾巩也去世了,终

年六十五岁。曾巩写文章,引古论今,纵横樨阖,而且越写越好。他的写作以“六经”为

本,借鉴司马迁、韩愈,当时善于写文章的人,很少能超过他的。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共19分)

孙子吴起列传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

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

田忌日:“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

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

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馀之人不可。”于

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

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撼。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

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

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

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

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

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

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

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

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

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

兵败,乃自到,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o(3分)

A.孙膑以刑徒阴见阴:暗中

B.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再:第二次

C.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客:客气

D.明日为五万灶明日:明天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①赵急,请救于齐②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C.①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①齐因乘胜尽破其军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6.下列对原文的相关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膑原在魏国,因受迫害而沦为刑徒,后来,他说服了齐国使者,得以逃到齐国,

并帮助齐国取得重大的军事胜利。

B.在魏国攻打赵国时,田忌按孙膑所说趁机攻打魏国空虚的都城大梁,于是魏军果然

去了邯郸,在桂陵与齐军交战,结果被打败。

C.“马陵道之役”的胜利,是在孙膑充分掌握敌我情况并准确分析的基础上取得的。

D.文章刻画人物的性格面貌,生动逼真。写孙膑的出谋献策,往往只说做法,不讲原

因,到了后来才看到它的作用。这种写法,曲折有趣,引人入胜。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3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3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4、AB项“再”应为“两次”;C项“客”应为“像对待客人一样”;D项“明日”

应为“第二天”。(3分)

5、DA组中,第一句中的“与”意为“和、同”,第二句中的“与”应为“结交”;

B组中两个“于”,前者为“向”,后者为表比较的介词;C组前一个“而”表顺承关

系,后一个“而”表转折关系;D项中两个“因”皆为“于是”。(3分)

6、B“去邯郸”是“离开邯郸”而不是“去了邯郸”。(3分)

7、(1)善于作战的人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向有利的方面加以引导。(3分)

(2)和他的轻骑兵一道,两日的路程并作一日赶,追击逃奔的齐军。(3分)

参考译文:

齐国使者来到(魏国都城)大梁,孙膑以受刑囚犯的身份暗中求见齐使。齐使认为孙

膑与众不同,就私下用车把他载到齐国。齐将田忌赏识孙膑,像对待客人那样对待他。

田忌屡次与齐国几位贵公子下很重的赌注赛马,孙膑见田忌的马的足力与对手的马匹

相差不远,这些马匹分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

您取胜。”田忌相信孙膑的话对,就和齐王及各位公子下了千金的赛马赌注。等到临近比

赛,孙膑说:“今天用您的下等马匹与他们的上等马匹比,用您的上等马匹和他们的中等

马匹比,用您的中等马匹与他们的下等马匹比。”双方赛马完毕,田忌一负二胜,终于赢

得齐王千金。于是田忌就把孙膑推荐给威王,威王向孙膑询问兵法,就拜他做了老师。

这以后,魏国进攻赵国,赵国危急,向齐国请求救兵。齐威王要让孙膑担任统帅,孙

膑推辞说:“受过刑的人不可以(担此重任)。”齐王于是让田忌担任统帅,而让孙膑担

任军师,坐在有篷盖车中,为齐军出谋划策。田忌要率领齐军到赵国去,孙膑说:“理乱

丝不可紧握拳头(使大力气),排解斗殴不可参与搏斗。而应该抓住要害,攻击它的薄弱

地方,那样它就会受到形势的阻碍和限制,自行解开。现在魏赵两国交战,魏国的精兵必

定全部用在国外,老弱残兵在国内疲惫不堪;您不如率兵快速直奔大梁,占据它的交通要

道,冲击它的真正空虚之地,魏国就一定会舍弃赵国而前来自救,这样,我们就可以一下

子解除赵国被围的局面,同时削弱魏国的力量。”田忌听从了孙膑的建议,魏军果然撤离

了赵国都城邯郸,与齐军在桂陵打了一仗,结果齐军大败了魏军。

又过了十三年,魏与赵联合攻打韩国,韩国紧急向齐国求救。齐王派田忌为将前往救

韩,直奔大梁。魏国大将庞涓听到了消息,就撤离韩国回头追击齐军,但此时齐军已奔西

而去。孙膑对田忌说:“他们赵、魏、韩的军队一贯自视强悍勇猛而看轻齐军,齐军一直

被认为胆怯;善于作战的人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向有利的方面加以引导(既然魏兵认为齐

兵胆怯,齐兵就伪装胆怯逃亡,诱使魏兵上当)。兵法上说:(一昼夜)追逐胜利于百里

之外,(兵既疲累,供应也不及)这样,虽上将也难免受挫,(即使是追逐)五十里,士

卒也只有一半能够到达。让齐军进入魏地后筑供十万人吃饭用的灶,第二天筑供五万人吃

饭用的灶,第三天筑供三万人吃饭用的灶。”庞涓率军连追了三天,非常高兴,说:“我

本来知道齐军胆小,进入我国仅三天,齐军中的逃亡者就超过了一半。”于是丢下步兵,

和他的轻骑兵一道,两日的路程并作一日赶,追击逃奔的齐军。孙膑估计庞涓的行程,傍

晚将到达马陵。马陵一带道路狭窄,道旁有许多障碍,可埋伏军队。于是(派人)剥去一

大树的树皮,露出白色木质部分,在上面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同时让善于射箭

的一万齐兵弓弩手夹道埋伏,约定说:“日暮时分见到举火的就一齐射箭。”庞涓果然在

当夜到达被剥去树皮的大树下,见白色木质上写有字迹,就点燃火把照看那些字。未等读

完上面的字,齐军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互相失去了联系。庞涓自知自己的计谋已经用

完了,军事行动失败的趋势不可扭转,就割脖子自杀了,(临死时)说:“终究让那小子

成名了!”齐军于是乘胜将庞涓的军队彻底打败。

6.、文言文阅读(3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共22分)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航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

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

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

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

“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

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①”,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

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

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

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②怀楚,放逐义

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

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

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注]①重瞳子:传说舜的双眼各有二个瞳子。②背关:指项羽背弃关中有利地

形。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兴之暴

也!暴:

暴虐

B.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购:

悬赏

C.然羽非有尺

寸尺寸:

一点点凭借或资本

D.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弓I:援引,说。

n.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②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B.①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②因人之

力而敝之

C.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②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D.①欲以力征经营天

下②倚柱而笑,箕踞以

12.对文章分析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迁认为项羽的功业表现在“非有尺寸,乘势起垄亩之中”,“政由羽

出,号为霸王”;他的过失表现在他“怨王侯叛己”,“自矜功伐”,“不师

古”。叙事简要,极富概括性。

B.司马迁认为项羽的主要过错是“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行文中含

有责备与痛惜之情,使文章文情并茂。

C.这段文字对项羽一生作了总的评价,既赞扬了项羽的灭秦之功,又指出他

“自矜功伐”等方面的过错,显示了司马迁评价历史人物实事求是地公正态度。

D.这段文章对项羽一生的功过褒贬适当,褒多于贬,反映了司马迁对这位失败

的英雄的偏爱和敬重。

13.文言文句子翻译(13分)

(1)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4分)

(2)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3分)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5分)

参考答案:

10.A/暴:迅速

11.B:而:表转折关系的连词。A:副词,竟,竟然/副词,才;C:助词,用于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助词,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起凑足音节作

用。无实义,可不译。D:介词,用/连词,表修饰关系。

12.C/A:他的过失表现在他“放逐义帝而自立”,“自矜功伐”,“不师古”。

B:主要过错还有“自矜功伐”,“不师古”。D:褒多于贬错,更多的是批判与痛

惜。

13.(1)江东虽小,土地方圆有千里,民众数十万,也足够称王的。

(2)我听说汉王拿一千两黄金、一万户封邑悬赏征求我的头,我就把这个好处

给你吧。

(3)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我怎么敢拿这件事来麻烦您呢?越过晋国把远

方的郑国作的郑国作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境,您知道是很困难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论语》中有许多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古训L它们不仅寓意深刻,而且对人们有警示

作用。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这

则古训提示我们要克服自私自利的狭隘思想,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请推荐一

条《论语》中你最喜欢的古训并说明理由,要求语言简明、连贯。

(1)古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无欲则刚”(2).这种古训告诫人们要去私欲,做刚强的人。只有无所求才

能无所畏,才能勇往直前。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名句背诵默写,分析解读,语言表达能力。该题要求考生推荐自己

喜欢的古训,并说明推荐的理由。考生首先回忆《论语》,想想对哪些句子印象比较深

刻,能准确地背诵默写出来同,并且又能准确地理解该句的含义。比如,“无欲则刚”,

意思是人如果没有有私欲,就会坚强;真正刚强的人,必然不会屈服于世俗种种欲念的诱

惑。这种古训告诫人们要去私欲,做刚强的人。只有无所求才能无所畏,才能勇往直前。

8.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

同。(6分)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参考答案:

平凡是阳光,孕育着温暖,落戈尔肯奉献;

平凡是花朵.孕育着养芳.只要你肯绽放。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的不断发生,生产厂家不仅开始重视消费者投诉,也在

积极解决相关问题,如果质量问题得不到解决,①,从而消除

新能源汽车在环保与价格上的优势。毕竟,与节能环保、补贴政策相比,

②,也是最核心的要求,容不得半点虚假和含糊。新能源汽车

市场越是发展势头看好,就是③,杜绝野蛮生长,真正把安全

可靠作为第一要务。

参考答案:

(1).①必将影响消费者的购买(2).②安全性(控制质量,讲求质量)应

该是汽车的首要因素(3).③要强化质量控制(注重安全性)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题,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

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

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

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

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

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

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

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

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句的命题规

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

殊位置和性质,(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