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1页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2页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3页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4页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年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句子默写

1.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诗经·周南》)

(2)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3)__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曹操在《观沧海》中写山岛草木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6)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诗句“______,______”传递无所畏惧的积极进取精神。

(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是“__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综合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王母闻言,即去见玉帝,备陈前事。说不了,又见那造酒的一班人,同仙官寺来奏:“不知甚么人,搅乱了蟠桃大会,偷吃了玉液qióng浆,其八珍百味,亦俱偷吃了。”又有四个大天师来奏上:“太上道祖来了。”玉帝即同王母出迎。老君朝礼毕,道:“老道宫中,炼了些九转金丹,cì候陛下做丹元大会,不期被贼偷去,特启陛下知之。”玉帝见奏,悚惧。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qióng()浆朝()礼cì候()

(2)“备陈前事”中“备陈”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提到的“陛下”是对皇帝的尊称,下列文句中含有尊称的是()(4)以上文段节选自章回体长篇小说《______》,是______。选文中的“贼”指的是______,此时他的官职是______。

A.尔安敢轻吾射

B.尊君在不

C.寡人无疾

D.孤常读书

三、综合性学习

3.2022年,“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等人的事迹在全国家喻户晓。学校开展“爱国主义”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以下是为本次活动写的对联,请选择合适的上联或下联,分别将序号填到相应的横线上。

①做人有道惟诚信②情系边关显本色③处世无奇但善良④英雄肝胆壮河山

对联一:上联:战士青春洒热血下联:______

对联二:上联:______下联:胸怀祖国存初心

(2)班级打算用手抄报的形式宣传此次活动。请你完成手抄报需要的相关内容。

①手抄报刊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爱国人物故事:(要求:用一句话概括,不超过20字)

人物:邓稼先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爱国诗词:《过零丁洋》:______

④爱国名言(任选一人,写一句爱国名言即可)

顾炎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恩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基础知识综合

4.小明同学将在班会课上做一次主题演讲,下面是他准备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提示帮助他修改。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A】学校所开展和策划的这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有助于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更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B】激励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荣誉感和爱国情怀)!

【A】句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句中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_____”改为“______”

五、选择题

5.活动中展出四幅表现爱国情怀的书法作品,对这四幅作品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1)幅作品为李清照《夏日绝句》的楷书作品,楷书因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称楷书,也是日常使用最广泛的字体之一。

B.第(2)幅作品是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草书作品,草书具有流畅肆意、狂放不羁的特点。

C.第(3)幅作品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行草书法作品,行草兼顾草书和行书的特点,其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

D.第(4)幅作品为隶书作品,不仅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隶书始于秦,兴于汉,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

六、现代文阅读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我与欧阳中石卞毓方①初识欧阳中石,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是师姐林江东带我去的。记忆中,欧阳中石家的房子不大不小,主人不胖不瘦,但是偏矮,且头光秃秃的,这个光秃秃的,一是没戴帽子,二是头顶没草,溜滑,还记得,老先生当天感冒,鼻子一吸一吸的。师姐与欧阳先生相熟,请他题写书房匾额,拟的辞是“青华斋”。我报了家门,谅他记不住,也就在一旁站着,默默看。②先生展纸,拈笔,正要动手,有客到,推门就进,旋风一般,带着夸张的笑声。是中年女客,后面跟着一小伙,抱着大捆书法作品。入室,寒暄,我听明白了,女客是先生的崇拜者,也是书法爱好者,近来要在某大场合搞展览,先请先生评点评点。说罢,就指挥小伙把作品展开,也不管先生是否愿意。③先生岂能不愿意。他转身,弯腰,恭恭敬敬欣赏。小伙翻一张,他赞一声“不错,不错”﹐翻两张,又赞“这笔写得好,那笔也好”,)翻到第三张,先生自己动手,拉过作品,挑着看了几幅,说:“大体不错,搞展览,没问题。”女客要的就是这句话,笑道:“这可是您说的。”但她仍不满足,定要先生从头到尾一张一张挨序看,先生无奈,唯有从命,待一张一张看完,中间也点拨了几句,诸如应该如何结体,如何用笔等等。④客人心满意足,又带着夸张的笑声离去。⑤我多嘴了,实在有点忍不住,我说:“她还在学习阶段,这字展给谁看?”⑥欧阳先生说:“能写到这份上,也不容易,哪能个个都成为书法家。”⑦“五六十张,一张一张看,多费工夫啊!”我想说的是多误事,既耽误了师姐的时间,又耽误了欧阳先生的时间。⑧“该费就得费。”先生说,“我是老师,老师就得耐心。”⑨再访欧阳先生,是2022年夏秋之交,他已搬进了新居。这是一套四室三厅的组合,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书橱,里层摆的是一些大部头的书,如《二十五史》《中国书法全集》《书道全集》《中国京剧艺术》《季羡林文集》《张岱年文集》《古文观止》《山东通史》《泰山大全》《中国传世名画》等,外层,搁着一些奖状、演出照,其中有欧阳先生本人的戏装,扮的是《龙凤呈祥》中的鲁肃,也有他女儿启名的戏装,扮的是《牡丹亭》中的杜丽娘。笔者此番拜望,是为了季羡林先生的事。那时,我正在为季先生作传,因为欧阳先生和季先生交往密切,掌握很多材料,我不能放过他。而欧阳先生,视季先生为老师,与老师有关的事,他不能拒绝。如此一来,我就登堂入室,堂而皇之了。⑩写作季羡林先生的过程中,我产生一个苦恼:找不到季先生的亲人。真的,一个也没有。季先生光秃秃的,孑然一身。我发现欧阳先生认识季先生在济南的亲戚。⑪有一天,欧阳先生对我说:“我后天去济南,你去吗?”“去。”我毫不犹豫。第三天,我就跟随欧阳先生夫妇,登上去济南的火车。在济南,承欧阳先生牵线,我认识了季先生的一位亲戚。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以后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⑫去济南的路上,与先生聊天,先生反负强调,“我就是个教书匠。”⑬先生举例:高中肄业后,在济南穆光小学,教过一二三四五六年级。大学毕业后,在通县师范和二中,以及后来到北京一七一中,从初中到高中的每个年级,也都教过。现在教大学,大学的每一个年级,包括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也是一级不落。教过的科目,包括数学、语文、历史、美术、体育、化学、逻辑、戏曲、诗词等等。这样完整的教书匠,在全国恐怕也是少有。⑭在世人给予的所有称号中,欧阳中石最看重的是“教师”。世人习惯称在某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人为大师。对此,季羡林的招数是“请辞”,郑重其事地写了文章,印在书上,登在报上。欧阳中石的招数是幽默,一天,在他府上,欧阳先生拿笔在纸上写了个草书的“大”,然后在下边加了两点,成为草书的“老”,对我说:“你看,我比大师还多两点,我是老师。”⑮又一日,欧阳先生送了我一首自吟:“普普通通一教师,持心若水顺时宜;蒹葭自任安平素,愧受荣殊敬谢辞。”(摘自《我与欧阳中石》,有删改)6.文章围绕欧阳中石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7.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他转身,弯腰,恭恭敬敬欣赏。小伙翻一张,他赞一声“不错,不错”,翻两张,又赞“这笔写得好,那笔也好”。

8.文章主要运用第一人称叙述,其作用是什么?

9.第⑨自然段为什么详细介绍先生的书橱?

10.文章以欧阳先生的诗结尾有何作用?

谈写作季羡林①当年,我还是学生时,从小学到大学,都有“国文”一门课。国文课必包括作文,老师命题,学生写作。然后老师圈点批改,再发还学生,学生揣摩老师批改处,总结经验。大学或其他什么学一毕业,如果你当了作家,再写作,就不再叫作文,而改称写文章,高雅得多了。②作文或写文章有什么诀窍吗?旧社会许多出版社出版了“作文秘诀”之类的书,实际上谁要想从里面找捷径,谁就是天真到糊涂的程度。古今中外就没有哪一位大作家真正靠什么秘诀成名成家的。鲁迅好像说过:作文秘诀一类的书是绝对靠不住的。因而想要写好文章,只能从多读多念中来。③清代《古文观止》一类的书,大概就是为这个目的编选的。它流传数百年,我们至今尚蒙其利。我从小就背诵《古文观止》中的一些文章,至今背诵上口者尚有几十篇。在小学时,作文不知道怎样开头,往往先来一句“人生于世”,然后再苦思苦想,写下面的文章。写的时候,有意无意,模仿的就是《古文观止》中的某一篇文章。④在读与写的过程中,我逐渐悟出了一些道理。有人主张,写散文可以随意,愿写则写,不愿写则停。这样的文章确实有,读了之后呢?不但不如天马行空,而且像驽马负重,毫无情趣可言_________________。这一点道理,只要你不粗心大意,稍稍留心,就能够悟得。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篇用“也”字句,不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吗?古人作文,俱有间架,有枢纽,有脉络,有眼目。从哪里来的呢?回答只有一个,从惨淡经营中来。⑤现在中国散文坛大体有两派:一派平易近人,不求雕饰;一派则务求雕饰,流于做作。今天中国的散文,只要你仔细品味一下,就不难发现,有的作家写文章非常辛苦,选词炼句,煞费苦心。有些词还难免有似通不通之处。”这样的文章,读者也陪着如附重载,费劲吃力。读书之乐,何从而得?另有一些文章则一片真情,纯任自然。读者只觉心旷神怡,哪能不获得最丰富活泼的美的享受呢?⑥我曾谈到,有人主张散文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纯任“自然”的文章是不是就是这样产生的?不,绝不是这样______________。其中道理,我们学为文者必须参悟。(摘自《季羡林给孩子的写作课》,有删改)11.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12.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④⑥两段横线处,第④段应填(),第⑥段应填()。

A.古代大家写文章,都不掉以轻心,而是简练揣摩,惨淡经营,然后成篇。

B.古人“每为文章,未尝取以轻心掉之”。惨淡经营多年后,才能返璞归真。

13.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

“经文所以不可及者,以其妙出自然,不由作为也。左氏已有作为处,大史公文字多自然。”

14.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15.认为随意写的文章和“非常辛苦”写的文章对读者来说都是负重,请问他倾向哪一种文章风格呢?请结合下面链接材料谈谈你对写作的看法。

【链接材料】好的作品必须有两样东西,一是好的内容,二是好的文字表达。这两样东西不是在写作时突然产生的,而是靠平时下工夫。当然,写作时会有文恩泉涌的时刻,绝妙的构思和表达仿佛自己来到了你面前,但这也是以平时做的工作为基础的。(周国平)

七、对比阅读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酒者游。旬朔②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③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④,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⑤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⑥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⑦。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节选自秦观《〈练骑集〉序》,有删改)

【注】①滑稽:比喻能言善辩。②旬朔:十天或一个月。③比:近来。④惩艾:惩治,惩戒。_曩:从前。⑥寻绎:推求探索。⑦省:记。

16.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同舍生皆被绮绣被:______(2)腰白玉之环腰:______

(3)把卷无几日把:______(4)颇发愤自惩艾颇;______

17.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2)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18.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19.宋濂和秦观在学习方面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A.“序”是一种文体,甲文属赠序,意在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B.乙文中秦观少时记忆力强,因为自我放任,喜欢游乐,缺少勤奋而荒废。

C.甲文中宋濂学习条件艰苦,同舍生锦衣玉食也不羡慕,因为他能从学习中体会精神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