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课件 第一單元 先秦濫觴_第1页
大学语文 课件 第一單元 先秦濫觴_第2页
大学语文 课件 第一單元 先秦濫觴_第3页
大学语文 课件 第一單元 先秦濫觴_第4页
大学语文 课件 第一單元 先秦濫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语文【目录】壹贰叁肆古代文学分期单元导读主要学习内容先秦文学概述壹古代文学分期壹先秦文学:萌芽期

两汉文学:发端期

魏晋南北朝文学:觉醒期

唐宋文学:成熟期

元明清文学:稳定期

贰主要学习内容贰先

觞一、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二、先秦歌谣:《诗经》《楚辞》三、先秦散文: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叁单元导读叁一、古代神话◆神话:“原始社会的百科全书”。◆古代神话:以幻想的形式反映生活;不自觉的艺术加工;

包含了原始社会各种意识形态。◆中国古代神话保存著作:《山海经》《淮南子》

《列子》《庄子》《楚辞》叁二、先秦诗歌◆《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诗三百》。按其音乐性质:风、雅、颂。按表现手法:赋、比、兴。比兴手法: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基础。◆《楚辞》: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创作的诗歌。代表作:《离骚》《橘颂》。◆《诗》、《骚》并称,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叁三、先秦散文◆《国语》: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先秦诸子散文发展阶段:1.语录体散文:《论语》《墨子》。2.对话式论辩文:《孟子》《庄子》。3.专题议论文:《荀子》《韩非子》。肆先秦文学概述肆一、先秦:中国文化的萌芽和创立时期。二、先秦文学大体可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时期。1.原始文学2.夏商文学3.礼乐文化与西周春秋文学4.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学5.楚地文化与楚辞肆三、传说时期的文学原始歌谣:《礼记•郊特牲•蜡辞》《吕氏春秋•音初篇》等。《吴越春秋•弹歌》:“断竹,续竹,

飞土,逐宍。”四、早期文字与书面文学的产生:甲骨文字和青铜器铭文。五、诗乐舞紧密结合《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第一单元

先秦滥觞第一课

古代神话【目录】壹贰叁肆神话概述

蕴含精神作品赏析文学意义壹神话概述壹1.概念: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2.神话的产生的思想基础:“泛灵论”。图腾崇拜。神话“是对宇宙之谜做出的最初解答。它企图找出万物的起始和原因。因此,神话不仅是幻想的产物,而且还是人类最好求知欲的产物”。(恩格斯·卡西尔《语言与艺术》)

壹3.特点(1)以幻想的形式反映生活(2)是人们不自觉地艺术加工(3)包含了原始社会的意识形态4.神话的主要类型创世神话

始祖神话

洪水神话

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贰作品赏析贰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艺文类聚》卷一引徐整《三五历纪》盘古开天地贰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淮南子·览冥训》叁蕴含精神叁1.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2.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3.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肆文学意义肆1.神话的思维充满了幻觉的作用,使人类理性逻辑尚未发展成熟时期的思维方式。2.其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和厚生爱民的意识,激励了无数的志士仁人为理想而奋斗。它既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原始精神,又给文学创作提供了精神动力。肆3.神话故事、神话素材常常被后代文学家所利用,创作出新的、具有特异色彩的作品。为后世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启发了作家想象力。神话中的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强烈要求改变现实,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对后世作家进步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1.神话传说对古代小说创作的影响。2.为什么说“东西方神话的差异造就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延伸思考】第二课

《诗经》【目录】壹贰叁肆艺术成就

《诗经》六义题材内容《诗经》概述壹《诗经》概述壹

1.概念:春秋时称《诗经》为《诗》或“《诗》三百”。《诗经》之名,始见于西汉,汉儒崇《诗》为经,奉为经典,故称《诗经》。其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年间的305篇歌谣,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2.产生的地域:《诗经》中诗歌产生的地域很广,涉及到今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河南、湖北北部等地区的部分或全部,也就是黄河、长江、渭水、汉水流域的广大地区。

壹3.作者

《诗经》的作者来源十分广泛,既有上层的公卿大夫,也有中下层的“士”,“风”类诗歌的作者大多是下层的平民百姓,同时,这类诗歌大多是集体创作的。4.来源(1)采诗说(2)献诗说(3)删诗说

贰《诗经》六义贰

《诗经》依据音乐性质的不同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国风,即地方民歌。160篇——人民(原生态)

雅:宫廷音乐。105篇——文人(高雅)

颂:祭祀音乐。40篇——贵族(美声)1.合乐歌唱的《诗经》贰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

《诗经》按表达方式不同分为“赋”、“比”、“兴”三类。赋:铺陈直叙。

(陈述)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喻)兴: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联想)叁题材内容叁题材内容主要类型:1.祭祖颂歌(周族史诗)2.农事诗3.战争徭役诗4.宴飨诗5.婚恋诗叁诗歌以祭祀祖先、追溯部族起源和兴盛、赞颂祖先的丰功伟业为主。具有史诗特点。1.祭祖颂歌(周族史诗)《诗经•大雅》保存了五首古老的周民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记述了从周世祖后稷诞生到武王伐纣灭商的周族发祥的历史。叁2.农事诗描述农业生产活动以及与农事直接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诗歌。其中,《豳风•七月》是《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豳风•七月》(节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叁3.战争徭役诗以战争与徭役为主要题材的叙事和抒情诗称为战争徭役诗。《诗经》中这类诗大概有30首,主要写征战、徭役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其中的征役诗,开创了后世“边塞诗”之先河。叁4.宴飨诗《诗经》中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的诗,更多地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周是农业宗法制社会,宗族间相亲相爱的关系是维系社会的重要纽带。周之国君、诸侯、群臣大都是同姓子弟或姻亲,周统治者十分重视血缘亲族关系,利用这种宗法关系来加强统治。叁5.婚恋诗(1)热情奔放的情歌。

(2)深沉执着的恋歌。(思妇诗)叁5.婚恋诗(3)痛苦哀伤的悲歌。(弃妇诗)肆艺术成就肆1.现实主义精神和现实主义创作特色《诗经》中的诗歌,绝大多数是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经验,几乎不存在凭借幻想而虚构出的超越于人间世界之上的神话世界,不存在诸神和英雄们的特异形象和特异经历,有的是关于政治风波、春耕秋获、男女情爱的悲欢哀乐。这对中国古代文学题材内容产生了深远影响。肆2.赋、比、兴手法的综合运用尤其是比兴手法,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基础。比:“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肆3.灵活多变的句式和重叠复沓的章法

《诗经》以四言为主,间以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同时常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又名“重章复沓”,即在重复的几章间,只变换少量的字)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借此强化感情的抒发。

此外,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等词汇,辅以夸张、对比、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语言形象生动,描写传神到位。肆

《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国风》中“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文学的发展。“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乐府民歌,“以乐府旧题写时事”的建安文学,陈子昂倡导的诗歌革新,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的主张,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理论,都是对《诗经》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诗经》始创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特别是比兴手法,对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影响巨大,后代的诗词创作几乎无一例外的沿袭了《诗经》中的比兴手法。第三课

《橘颂》【目录】壹贰叁肆《诗》《骚》比较

《橘颂》赏析何为“风骚”屈原生平壹屈原生平壹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又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后,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其“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在内政方面,他主张“修明法度”、“举贤任能”,实行使国家富强的“美政”;在外交方面,他主张与强秦对抗,具有远大目光。

两次流放:

第一次是大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流放到汉北一带;第二次是在楚顷襄王十三年前后,被流放到沅、湘一带。当强秦攻破故国的时候,他于五月初五这天怀着忠诚和绝望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贰屈原和《楚辞》1.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启了诗人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时代,在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2.《楚辞》是战国时产生于楚国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也是南方的楚文化与北方中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3.《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4.屈原的清高精神对后代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贰《橘颂》赏析贰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zēng)枝剡(yǎn)棘,圆果抟(tuán)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缊宜修,姱(kuā)而不丑兮。贰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贰《橘颂》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表面上歌颂橘树,实际是诗人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全诗可分两部分,前十六句为第一部分,缘情咏物,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美,以描写为主;后半部分缘物抒情,转入对橘树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以抒情为主。两部分各有侧重,而又互相勾连,融为一体。诗人以四言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塑造了橘树的美好形象,从各个侧面描绘和赞颂橘树,借以表达自己追求美好品质和理想的坚定意志。叁何为“风骚”叁“风”:《诗经》中的《国风》,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骚”:即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诗》《骚》并称,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两大源头。肆《诗》《骚》比较肆《诗经》与“楚辞”之比较第四课

先秦诸子散文【目录】壹贰叁肆后世评价

诸子散文经典作品诸子百家壹诸子百家壹“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层、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及著作,也是先秦至汉各种政治学派的总称,属春秋后才产生的私学。“百家”只是概数,表明当时思想家较多。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等。

壹贰诸子散文贰1.诸子散文的产生背景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人类进入黄金时代(轴心时代)。2.诸子散文分类历史散文(叙事散文):《左传》《国语》《春秋》等诸子散文(说理散文):《论语》《孟子》《墨子》等贰3.先秦诸子散文的三大发展阶段先秦诸子散文经历了由简至繁的三个发展阶段:

(1)语录体散文:《论语》《墨子》

(2)对话体辩论文:《庄子》《孟子》

(3)专题议论文:《荀子》《韩非子》叁经典作品叁《论语》“四书”之一,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语言简练,浅近易懂,用意深远,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叁《论语》选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叁《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著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书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共81章。其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中华文化之源”和“万经之王”。叁《道德经》选读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叁《孟子》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之一,由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芳百世,影响深远。叁《孟子》选读◎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上》)叁《荀子》战国后期儒家学派重要的著作,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全书一共32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荀子本人所写。荀子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叁《荀子》选读◎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荀子·修身》)◎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肆后世评价肆

读《论语》如沐春风,读《孟子》如闻战鼓。墨子有一腔热血,韩非有一双冷眼,老子是人生辩证法,庄子是艺术人生观,荀子是科学进取心。

先秦诸子散文是后世作家的楷模,更是万千生灵的精神皈依。第五课

郑伯克段于鄢【目录】壹贰叁肆人物形象分析

《左传》简介《郑伯克段于鄢》先秦历史散文壹先秦历史散文壹“先秦历史散文”是相对于诸子百家的哲理散文而言的。哲理散文以析理论辩为主,不专记人记事;历史散文则以记述历史事件的演化过程为主。最早的历史散文是《尚书》。历史散文有三体,分为“国别”、“编年”和“纪传”。其常以一字“寓褒贬,别善恶”来表明思想倾向,言简意赅,委婉含蓄,用词准确,描写传神,对后世散文写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壹贰《左传》简介贰

原名《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左氏春秋》,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通史。相传为春秋末年的鲁国史官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编纂的《春秋》而作,实际上,成书时间当在战国中期。后人根据左丘明的讲史记录和其他史官留下的各种材料整理成《左传》。《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比《春秋》记事时间延长了许多,是学习、研究先秦历史、文学、哲学和语言的必读典籍。《左传》简介壹《左传》载春秋鲁国十二公信息一览表序号谥号姓名(姬姓)谥号含义(引自《谥法解》)在位时间(年)具体年代(公元年)1隐公息姑见美坚长曰隐。美过其令。11公元前722年——前712年2桓公允辟土服远曰桓。以武正定。18公元前711年——前694年3庄公同睿圉克服曰庄。通边圉,使能服。32公元前693年——前662年4闵公启祸乱方作曰愍(闵)。国无政,动长乱。2公元前661年——前660年5僖公申小心畏忌曰釐(僖)。思所当忌。33公元前659年——前627年6文公兴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18公元前626年——前609年7宣公馁圣善周闻曰宣。闻,谓所闻善事也。18公元前608年——前591年8成公黑肱安民立政曰成。政以安定18公元前590年——前573年9襄公午辟地有德曰襄。取之以义。31公元前572年——前542年10昭公稠昭德有劳曰昭。能劳谦。32公元前541年——前510年11定公宋安民大虑曰定。以虑安民。15公元前509年——前495年12哀公将恭仁短折曰哀。体恭质仁,功未施。27公元前494年——前468年注:书末附鲁悼公(姬宁)4年及智伯灭亡。贰《左传》经典故事贰《左传》的艺术成就1.艺术手法精湛,显示了由单纯记史向注重剪裁史料、精于谋篇的过渡,增加了叙事的形象性、生动性,尤其善于描写战争。2.精彩刻画和塑造了历史人物的鲜明性格。3.语言简洁而准确,生动而富于表现力,注意细致描摹,长于运用比喻。4.思想深邃,文风朴厚,叙事、状物精彩而富于多样性,留下了许多久经传诵的佳作(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选其33篇)。叁《郑伯克段于鄢》叁【春秋诸侯国疆域图】叁《郑伯克段于鄢》简介这篇文章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庄公怨其母偏心,将母亲迁于颍地,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颍考叔规劝,母子又重归于好。全文语言生动简洁,人物形象饱满,情节丰富曲折,是一篇极富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叁郑庄公简介姬姓,名寤生,春秋时期郑国第三代国君,前743至前701年在位,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政治家,被誉为“春秋小霸”。郑庄公一生功业辉煌,在位期间,分别击败过周、虢、卫、蔡、陈联军及宋、陈、蔡、卫、鲁等国联军。御燕、侵陈,大胜之;伐许、克息、御北戎,攻必克,战必胜,战绩显赫,使郑国空前强盛。叁《郑伯克段于鄢》赏析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通“啎”,逆)生,遂恶(wù)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qì)请于武公,公弗许。

【解题】追述往事,倒序前因,追根溯源,伏笔铺垫。叁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guó)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通“太”)叔。祭(zhài)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通“避bì”)害?”对曰:“姜氏何厌(通“餍yàn”)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倒下),子姑待之。”【解题】祭仲为庄公未雨绸缪,一请置姜氏及共叔段,遭拒。

庄公沉稳淡定,深思熟虑,不轻举妄动。叁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通“毋”)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lǐn)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亲近),厚将崩。”

【解题】(郑)大夫二请、三请及时行动,庄公欲擒故纵,按兵不动。●《老子》第36章:“将欲歙xi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攻人以谋不以力,用兵斗智不斗多”。

【大臣三请除共叔段】叁

大叔完(修葺)聚,缮(修整)甲兵,具卒乘(shèng),将袭郑。(扩军备战)夫人将启(《说文》:开也)之。公闻其期(一直密切监视共叔段),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yān)。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旧读gōng)。

【解题】时机成熟,师出有名,兴兵讨逆,势如破竹。叁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案:古人极重视盟誓,此乃气愤之极之举)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wèi)之。”公曰:“尔有母遗,繄(yī)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yù)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通“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解题】母子连心,爱恨交加。叁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yì)。”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yì)及庄公。《诗》(案:《诗·大雅·既醉》)曰:‘孝子不匮(kuì),永锡(通“赐”)尔类。’其是之谓乎!”肆人物形象分析肆1.郑武公:尊礼循法,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