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安徽省黄山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广义的文化包括语言,同时不断影响语言,使语言适应文化发展变化的需要。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作为语言基本单位的词汇,是语言中文化承载量最大的成分。一个民族独特的发展历史、社会制度、生活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都会在其民族语言的词汇中打下烙印,这样就产生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是具有特定民族文化内涵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由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另一种语言里找不到对等或与之完全契合的词,产生语义空缺。既然文化负载词反映的是一种语义空缺现象,那么,我们可以根据文化负载词在另一种语言中的语义空缺情况,也可以说是对应情况,将其分为绝对空缺词和相对空缺词。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完全没有与之对应的词,我们把这种词称作绝对空缺词。如汉语中反映民族生活环境的“黄河”“长城”在国外不存在,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在表达自然现象的语言中。汉语中“节气”的概念在英语中是没有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更是让外国人费解。总之,由于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的极大不同,诸如以上这些在另一种文化中绝对空缺的词无处不在,数量庞大,造成翻译上的重重困难。有的文化负载词其所指的观念或事物在另一语言里也是存在的,只不过二者的语义范围不完全重合,只存在部分对等。同样造成语义上的空缺。我们将这一类的词统称为相对空缺词。相对空缺词数量繁多,可分为所指范围空缺词、涵义空缺词和语用规范空缺词三大类。所指范围空缺指的是同一个事物或概念在某种语言中可能只用一个词来表达,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有几个或多个词来表达。我们最熟悉的例子就是汉语和英语中表示亲属的词语。一个简单的“aunt”在汉语中就不能找到与之所指范围完全相等的词,因为它可以指汉语中的“姑姑”“伯母”“婶婶”“舅妈”“姨妈”。涵义空缺类的文化负载词是指某个词在另一语言中有与其表面意义相同的词,但它们的涵义却大相径庭。如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物“龙”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说起“龙”的英文对应物,很多人都一下子想到“dragon”,却不知仅这一念之差、就将腾云驾雾、代表天子帝王、象征吉祥如意的中国龙变成了西方人心目中凶神恶煞、代表邪恶、象征恐怖的“dragon”。近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建议用“Long”作为“龙”的译文就是这个原因。语用规范空缺是指由于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一种表达在某种语言中有其独特的语用范围。而在另一种语言中相应的表达不具有此语用范围。如生活中我们中国人打招呼习惯说“吃了吗”“上哪呀”,而用这样的话来和老外打招呼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甚至让人反感。翻译具有文化属性。它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转换模式。文化负载词是语言与文化的统一体,其翻译应该兼顾语言意义和文化信息。译者的任务是译出内涵,让读者在自己的文化框架中正确地理解译文的意思,使他们尽可能多地吸取源语的文化养分。(摘编自陈晓丹《从语义空缺角度谈文化负载词的分类及翻译》)材料二:“文化负载词”(culturallyloadedwords)这个概念饶有意味,其“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反映特定民族在浸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这里就是将核心词的意义突显出来了,有点近乎我讲的“个体载像”的意味。即虽是单个的词汇,但因其具备承载性的代表意义,所以就是文化关键词,承载着远超出个体词汇的文化性含义。即便是基督教《三字经》《圣谕广训》的研究也是可参照这种模式来进行的。譬如对于“God”这个核心词的翻译,就很能见出理解层次的差异,正如司佳所指出的,米怜(Milne,1785—1822)在首部中文《圣经》中译为“神”。而麦都思(Medhurst,1796—1857)则在基督教《三字经》中译为“天主”,甚至在不同版本中使用“真神主”“上帝”等。理雅各(Legge,1815—1897)曾回忆自己与一位来华的美国传教士的对话:我拿了一份《马可福音》的复本,让他告诉我汉语里的哪个文字与他在美国认识的God是一个意思。他指的是上帝,而且强调说,“上帝即God。”然后,我告诉他有六七十个从英国和美国来到中国的人,他们学了中国话和汉字,但他们不能在表示God的汉字或术语上达成一致,或说是最接近God的意思这个术语上达成一致。有人说是上帝,有人说是神。他回答说,“上帝的意思是God,创造天地万有。神的意思都是指好人死了升天。神并不是上帝的意思。上帝无父无母,永远长存。”这个人的话让我坚信中国人用上帝,就如美洲印第安人用“良善之灵”(GoodSpirit)表达他们对创造者的观念一样,他并未通过书写启示的帮助,而是从形质的造化中获得了这个观念。从这段对话交流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近代入华的这批传教士其实有着自身的理解立场。他们尽可能进入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深处来寻找合适的意义表达。这不仅表现在如理雅各著作的阐释研究过程中,也同样表现在字典的编纂上。“God”当然属于核心层的文化负载词之列,就此一词的汉译和阐释的命题,也完全是可以作出大篇文章来的。(摘编自叶隽《“语言侨易史”与“文化负载词”——读司佳<近代中英语言接触与文化交涉>》)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民族独特的发展历史、社会制度、生活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会促成大量文化负载词的诞生。B.文化负载词之所以能反映语义空缺现象,是因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对等或与之完全契合的词。C.汉语中的“节气”概念在英语中不存在,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更让外国人费解,因此这些绝对空缺词翻译起来困难重重。D.文化负载词承载着远超个体词汇的文化性含义,它可以突显核心词的意义,与“个体载像”有着共同的意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材料一的内容可以看出,文化负载词的产生证明了词汇是语言中文化承载量最大的成分。B.“译者的任务是译出内涵”,句中的“内涵”不仅指文化负载词的语言意义,更指它的文化信息。C.作者列举不同的人对“God”的不同翻译,说明外国人对这个核心词文化性含义的理解层次有差异。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强调了对文化负载词翻译要顾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含义。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证划横线句子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A.2008年北京奥组委将福娃的英文译名定为汉语拼音“Fuwa”,并在音译后对福娃做了英文释义,介绍了五个福娃的名字分别是贝贝、晶晶、欢欢、莹莹、妮妮。B.小丽身为导游,带领外国朋友登长城,并教了朋友一句诗“不到长城非好汉”,但是外国朋友十分不解,反问道:“难道我登上泰山了也不能算好汉吗?”C.在中国文化里,“红色”代表热情和幸福,“白色”代表悲伤。但是在西方国家,“red”经常与暴力、血腥联系在一起,“white”则象征纯净与高贵。D.李华和他的英国朋友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两个人在谈论“互联网”“软件”“硬件”“直播”等现代科技和网络文化时却丝毫没有代沟。4.简述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有外国友人理解俗语“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意思是:黄河太脏了;理解成语“前车之鉴”的意思是:在前面车子的后面装一面镜子,这样后面的车子就能看到了。请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的相关内容,分析外国友人如此理解的原因。【答案】1.D2.A3.D4.第一段指出文化负载词产生的历史条件。第二段“文化负载词”的概念及产生的语意空缺现象及其分类。第三、四段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分别从绝对空缺词和相对空缺词谈论语义空缺现象。最后一段指出翻译的“二重性”,我们对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要兼顾语言意义和文化信息。5.原因:①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炎黄子孙长期实践的智慧结晶,外国友人不了解华夏文化的历史背景、文化内蕴,势必会产生理解上的偏差。②本民族的俗语、成语等文化负载词,在外国友人的民族语言系统里找不到对等或与之完全契合的词,产生了语义空缺现象,从而造成理解上的困难。③不同译者、读者(语言接受者),由于其立场、文化背景、水平高下等种种差异势必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与‘个体载像’有着共同的意味”的说法错误。原文“这里就是将核心词的意义突显出来了,有点近乎我讲的‘个体载像’的意味”,即原文用的是“近乎”,而选项将其理解为“有着共同的意味”。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A.“文化负载词的产生证明了词汇是语言中文化承载量最大的成分”说法错误。根据原文“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一个民族独特的发展历史……都会在其民族语言的词汇中打下烙印,这样就产生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即文化负载词的产生只能说明文化负载词是语言文化的统一体,语言文化是文化负载词产生的土壤。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论点论据和论证关系的分析和把握能力。材料二中划横线句子的观点是:文化负载词是特定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累积,进而形成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核心词汇。D.“李华和他的英国朋友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两个人在谈论……等现代科技和网络文化时却丝毫没有代沟”,没有涉及到“文化负载词”的概念,因为二者语言不同,都是就跨越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新兴科技与网络进行交流,与材料二的观点完全背离,因此不能作为论据材料。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论证思路的梳理概括能力。材料一的第一段,首先指出语言与文化的密不可分,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在民族的发展、演进中“文化负载词”便大量产生了,据此可以概括出:“文化负载词”产生的文化土壤。第二段“文化负载词是具有特定民族文化内涵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由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另一种语言里找不到对等或与之完全契合的词,产生语义空缺”,可以提炼为:文化负载词的概念及由此产生的语意空缺现象。而“我们可以根据文化负载词在另一种语言中的语义空缺情况,也可以说是对应情况,将其分为绝对空缺词和相对空缺词”,可以提炼出:语意空缺现象分为:绝对语义空缺和相对语义空缺两类。第三、四段从“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完全没有与之对应的词,我们把这种词称作绝对空缺词”“有的文化负载词其所指的观念或事物在另一语言里也是存在的,只不过二者的语义范围不完全重合,只存在部分对等,同样造成语义上的空缺,我们将这一类的词统称为相对空缺词”,可概括出:两个具体类别的概念。这两个段落是最详细的部分,均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增加了文本的说服力。最后一段指出翻译的双重属性——“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转换模式”,对于文化负载词,我们在翻译时要兼顾语言意义和文化信息。【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材料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要求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的相关内容,分析外国友人如此理解的原因。外国友人把“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理解为:黄河太脏了;而把成语“前车之鉴”的意思理解为:在前面车子的后面装一面镜子,这样后面的车子就能看到了。初听似乎可笑,并为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而感到自豪。细细分析产生理解偏差的原因无非是两个大的方面: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客观方面:根据材料一中“一个民族独特的发展历史、社会制度、生活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都会在其民族语言的词汇中打下烙印,这样就产生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是具有特定民族文化内涵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由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另一种语言里找不到对等或与之完全契合的词,产生语义空缺”等语句可分析概括出: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有着五千年的积淀发展过程,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外国友人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不懂得语句背后的文化底蕴,自然会有偏差。其次,外国友人与本民族的文化负载词有语义空缺现象,这势必造成他们在理解产生望文生义的生硬、机械感。主观方面:根据材料一“翻译具有文化属性。它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转换模式……其翻译应该兼顾语言意义和文化信息。译者的任务是译出内涵,让读者在自己的文化框架中正确地理解译文的意思,使他们尽可能多地吸取源语的文化养分”;根据材料二“从这段对话交流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近代入华的这批传教士其实有着自身的理解立场。他们尽可能进入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深处来寻找合适的意义表达”等语句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是译者还是读者(语言的接受者),都要加强对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的了解,都要积极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进而了解深层次的文化背景,从而做到比较契合民族文化底蕴的解读。安徽省淮北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拓展并聚焦现实题材、发力主题创作以及书写“中国式童年”,是新时代儿童文学最突出的特点。作家们敏锐地寻找到孩子精神成长与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宇宙万物之间的关联点,把过去很少涉猎的题材大范围地进行文学转化,蓄积了更多滋养孩子们心灵成长的养料。这些题材从时代楷模、革命历史到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再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乎无所不包。它们把深情的目光特别地投向那些有名和无名的英雄。新中国成立以来闪亮的先锋人物(“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丛书)、抗日战争中普通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史雷《将军胡同》)、青藏高原风雪弥漫中的边防战士(曾有情《金珠玛米小扎西》)、大兴安岭深处鄂温克族农民的驯鹿营地(格日勒其木格·黑鹤《驯鹿六季》)、海南岛热带雨林里人与动物的传奇(邓西《秘境回声》)……这些生动故事,为孩子们带来丰盛的精神食粮。儿童文学从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小儿科”转向时代的重大题材和厚重主题,这种转变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和逻辑。从儿童文学自身的成长轨迹来看,21世纪之初,题材主要集中于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尚不足以涵盖不同地域孩子们多姿多彩的生活经验,难以满足和支撑起千千万万小读者多元的阅读期待。从所处的时代方位来看,新时代赋予儿童文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在引导少年儿童树立理想信念上,还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弘扬上,都需要从丰厚、生动、鲜活的题材中激发文学的感召力,使之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教育功能。从国际参照系来看,新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已经达至被世界读者看到并认可的水准,儿童文学进一步“走出去”,实现更有效的国际传播,也急需更多具有中国风格、中国风范的童年好故事。另外,正因为从熟悉的生活入手更容易写出好作品,新时代儿童文学出版更注重写作者的“亲历性”。在约请专业儿童文学作家通过采风完成创作之外,出版社也在寻找对生活有亲身经历的文学名家,“跨界写作”因而成为热潮。很多作品都是作者对自身童年往事的回望,有着清晰可辨的自传体性质。(摘编自李东华《新时代儿童文学——扎根现实眺望未来》)材料二:这些年来,散文创作出现了不少伪“厚重”的作品。它们的一个特点是篇幅长,絮絮叨叨,字数几乎没有上限。有些作者为了追求“大散文”的效果,把几个甚至十几个关系不大的短篇小品合在一起,给每个短篇冠以小标题,如法炮制而成的长文“形散神也散”,给读者留下了不好的阅读体验。与失控的篇幅相伴的是不及物的高谈阔论。在“文化散文”热潮中,搭车蹭饭、东施效颦者不在少数。有些散文作家或者热衷于言说遥远的历史,或者一味地展示神秘、浪漫的地域性或民族性文化。有历史关怀、描写多样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本无可厚非,问题是这类散文在立意上大多虚张声势,抒情上则矫揉造作,议论上不过是生硬的说教。在煽情、说教无以为继的时候,则往往以繁复的史料或冗长的考据代之,看似琳琅满目,实则臃肿不堪。这样的散文不是“厚重”而是“笨重”,它们失去了散文本应有的轻盈和灵动,也离文学美越来越远,不仅不能怡情悦性,反会给读者“添堵”。而作家如果有丰富的学养、深刻的见识和灵活的笔触,其创作的长篇散文当然能打动人心,但短小的散文同样也可以产生“厚重”的气象。鲁迅的小品杂文往往微中见著、以小寓大,篇幅短小并不影响其博大精深、汪洋恣肆。正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里说人情”。好的散文作品,是作家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奉上一份沉甸甸的时代见证词。作家如果与时代声息相通,就拥有了最熟悉的题材,即使从身边琐事写起,也能通向广阔的社会人生。即便所写的是凡人凡事,也可让人感到震撼和敬畏,厚重感自然也会随之而来。文学评论家王尧认为,日常生活是时代的肌理,时代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生长。确如其言,要想时代关怀不落空,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散文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俗世众生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如此方能看清时代的面容、倾听时代的呼吸。日常虽然简单、平凡,却是所有宏大和厚重的起点,也是其基本的组成要素,正是它们的叠加和联动,最终构筑出时代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如汪曾祺的散文,或忆旧怀人,或谈吃论喝,或絮语家常,或记风土人情,看似琐屑,实则灵动舒展、情真意切,几乎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诗意和美,不可谓不厚重。“文如其人”,所有的文学创作都需要有个人的气度和温度。从人到文,诗歌的格律、节奏,小说、戏剧虚构的人物和故事,都影响着作者个人面貌和性情的呈现。相反,散文以写实求真为能事,形式自由,也撤去了虚构的帷幕,因此散文中的个人和自我比诗歌更为亲切自由,比小说更为直接明快,特别是现代白话散文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相对于其他文类,散文是一种更具私人化、个性化的写作。而个性与共性是相互成全的,具有个人精神印迹的散文,往往能深刻地传递出人类共有的厚重情感。以此观之,一篇散文作品要达到“厚重”的境界,作者必须深入地解剖自我,在思考和表述中张扬个人的气质和胸襟,展示个人的人格与智慧,如此方可“思接千载,视通古今”,成就万千气象。(摘编自王炳中《“厚重”散文的品相与质地》)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指出,找到恰当的关联点,拓展儿童文学的题材,就能实现儿童的精神成长。这种做法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B.材料一认为,新时代的中国儿童文学若要被世界读者认可,急需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风格、中国风范的童年好故事。C.材料二中的伪“厚重”作品常常篇幅失控、搭车蹭饭,且往往伴随“不及物”的高谈阔论,缺少散文的灵动和美感。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强调,文学创作在题材方面要关注时代、要结合现实生活,从而实现文学作品的教育和教化功能。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散文“厚重”与否不以篇幅为据,它应是既有一个独特的“我”,又要与时代声息相通。B.言说历史、展示地域文化的散文只有立意深切、感情真挚、说理自然,才可能是“厚重”的。C.日常蕴含着时代精神,所以作家反映时代的丰富性、复杂性就要以日常为主要写作题材。D.散文是写实求真、形式自由的,所以它比诗歌和小说等文体更容易展现自我、表现“个性”。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第二段以例证法论证了聚焦现实题材、发力主题创作以及书写“中国式童年”等新时代儿童文学最突出特点。B.材料二第三段用鲁迅的小品杂文,只是为了论证要写出“厚重”的散文需要有丰富的学养、深刻的见识和灵活的笔触。C.材料一第三段从读者、时代、世界三个层面分析论证,把事物放在广阔的背景中去观察,深化了理性思考,逻辑严密。D.材料二第四段先提出分论点,接着以事理逻辑、名家言论论证观点,最后用汪曾祺的散文作为材料支撑,说服力极强。4.材料二第二段“搭车蹭饭”和“东施效颦”两词联用,请简析其表达效果。5.请分别简要分析两则材料的论证思路。【答案】1.C2.C3.B4.①“搭车蹭饭”是生活化的通俗语言,“东施效颦”是文学化的书面语言,一俗一雅,俗雅联用,语言更加生动活泼。②两词联用表现了伪“厚重”散文作家高谈阔论,作品冗长臃肿、笨拙丑陋,增强了讽刺意味。5.①材料一先提出观点,接着列举事实论证观点,再深入分析转变的原因,最后补充“亲历性”。②材料二先提出伪“厚重”的表现并加以批判,再阐述如何实现厚重。【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就能实现儿童的精神成长”说法太过绝对,材料一“作家们敏锐地寻找到孩子精神成长与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宇宙万物之间的关联点,把过去很少涉猎的题材大范围地进行文学转化,蓄积了更多滋养孩子们心灵成长的养料”是说找到孩子精神成长的关联点;B.“要被世界读者认可”错,根据原文可知新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被世界读者认可;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强调……实现文学作品的教育和教化功能”错,材料二并没有强调“文学作品的教育和教化功能”。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强加因果。材料二“日常生活是时代的肌理,时代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生长。确如其言,要想时代关怀不落空,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散文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俗世众生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如此方能看清时代的面容、倾听时代的呼吸”“日常虽然简单、平凡,却是所有宏大和厚重的起点,也是其基本的组成要素,正是它们的叠加和联动,最终构筑出时代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强调散文作家要在日常生活中去感受时代精神,而不是“以日常为主要写作题材”。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只是为了论证……”错,以偏概全,用鲁迅的小品杂文也论证了体量短小的散文也可以厚重这一观点。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和表达效果的能力。①“搭车蹭饭”来源于日常生活口语,是生活化的通俗语言,通俗易懂;“东施效颦”是文学化的书面语言,来源于寓言故事,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两个词语连用,一俗一雅,语言更加生动活泼。②结合“与失控的篇幅相伴的是不及物的高谈阔论。在‘文化散文’热潮中,搭车蹭饭、东施效颦者不在少数。有些散文作家或者热衷于言说遥远的历史,或者一味地展示神秘、浪漫的地域性或民族性文化”可知,两词联用表现了伪“厚重”散文作家高谈阔论,作品冗长臃肿、笨拙丑陋,极具讽刺意味。【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①材料一共四段,第一段“拓展并聚焦现实题材、发力主题创作以及书写‘中国式童年’,是新时代儿童文学最突出的特点”先提出观点,接着第二段“新中国成立以来闪亮的先锋人物(“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丛书)……这些生动故事,为孩子们带来丰盛的精神食粮”列举事实论证观点,第三段“儿童文学从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小儿科’转向时代的重大题材和厚重主题,这种转变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和逻辑”再深入分析转变的原因,最后第四段“正因为从熟悉的生活入手更容易写出好作品,新时代儿童文学出版更注重写作者的‘亲历性’”补充“亲历性”。②材料二“它们的一个特点是篇幅长,絮絮叨叨,字数几乎没有上限”“与失控的篇幅相伴的是不及物的高谈阔论”先提出伪“厚重”的表现并加以批判,“作家如果有丰富的学养、深刻的见识和灵活的笔触,其创作的长篇散文当然能打动人心,但短小的散文同样也可以产生‘厚重’的气象”“作家如果与时代声息相通,就拥有了最熟悉的题材,即使从身边琐事写起,也能通向广阔的社会人生。即便所写的是凡人凡事,也可让人感到震撼和敬畏,厚重感自然也会随之而来”再阐述如何实现厚重。安徽省滁州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编辑学会在全国书博会编辑高层论坛上提出“大文化、大媒介、大编辑”的理念,其核心就是重视对优秀文化进行多元化、多媒介的开发,产生出新的文本意义。数字化改变了人们原有的交流方式,传统文化被要求缔构成全新的文化载体,单一的文化体式改变为电子声、屏的媒介体式,同一文化内容在作者、读者和编者三者互动交流中发生了革命。这就需要编辑不断创造新的媒介,在不断解构老媒介、缔构新媒介的交互过程中,新媒介总是悄悄地吸收并消化着老媒介中“味道鲜美的肉”。在“逝者如斯”的人文传播历史中,图书、报纸、期刊、广播、电影、电视、网络与手机等各种媒介载体,无不凸显着多重交互性特征。经典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受众的需求,根据原始文本引发图书、电视、电影和网络的移植、吸收、改编甚至克隆,形成多媒介文化链。以单一的文化内容为模板,经典文化经过众多媒介的互补互动、协调发展,产生出新的“意义链”。一部作品无论多么优秀,如果只是将成品束之高阁,没有经过编辑的加工、整理和完善使之构建成适合传播的文化载体,就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其文本内容也不能得到广泛接受。曹雪芹用毕生心血撰写的《红楼梦》,在初期是通过名为《石头记》的手抄本形式流传,后经高鹗续写,加工整理,使之次第有序,才得以广泛流传。从1924年梅兰芳第一次将《黛玉葬花》搬上银屏,到1987年央视版《红楼梦》,再到2010年BTV版《红楼梦》,共拍摄了25部与《红楼梦》题材相关的影视作品,再加上图书、画册和光盘等新的媒介传播手段,掀起受众重读文本《红楼梦》的热潮,带来纸质图书的热销,赋予古典文化新的文化内涵。在传播文化时,任何一种媒介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媒介总是使其他媒介成为自己的“基因”、旧媒介又把比它们更老的媒介作为基因保存起来,经过选择、转变和消化作为自己的内容吸收进来。数字化发达的时代,国际信息传播领域中的媒介经营垄断越来越明显,鲁伯特·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旗下的传统媒介和数字媒介就覆盖了中国香港凤凰卫视资讯台。像这样的以跨国集团为标志的新的传媒帝国,加强了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单向信息流动。东方国家还在大力发展数字化出版文化时,西方国家已有更先进的数字终端产品和技术。单一或少数媒介传播文化已显得单薄无力,多媒介交互传播才能使文化爆发出集束式力量,赋予经典文化以新的传播意义,我们只有通过新媒介和传统大众媒体的互动将分散的声音凝聚成更为强大的集合力量,才能消弭东西方出版文化的失衡。一部经典著作得以流传下来,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文本内容的经典。“古诗三千”,但“传诗三百”。经典文化从诞生到现在,如果没有编辑根据社会需要一编再编,如果没有读者不断阅读,恐怕它的知识含量不会这么丰富,其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就不会源源不断。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扩散需要编辑立足当代社会环境和读者需求,为文化的传播创造多种多样的永载工具,也就是创造媒介。(摘编自刘双红等《文化在多媒介交耳中产生新的文本意义》)材料二:如果把唐诗影视化呈现,该怎么做?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交出了自己的答卷。从7月8日上映以来,《长安三万里》好评如潮,票房已经突破3亿元。从大唐奔流而来的时光与诗情,汹涌热烈,直击当代观众内心。用时下的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DNA动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长安三万里》全片用48首经典唐诗串联故事。这些唐诗佳句,中国人自小耳熟能详。在《长安三万里》抖音号发布的视频里,街头随机“抓取”的路人,不论是什么年龄、什么职业,每个人都会念几句唐诗。正如网友所评价的,“唐诗刻在中国人的DNA里,一看电影DNA就动了。”这是主创团队写给大唐诗人的“情诗”。“168分钟的片长,从制作难度到排片再到观众的接受度,确实面临着很大的考验。但大家身上有一种责任感,将大唐文化的丰富和绚烂展现出来。”导演谢君伟说,“这部电影凝结了我们对这些唐朝伟大诗人的敬仰,我们想把诗人的故事完完整整地传达给观众。比如李白不只是才华横溢,其实也面临生活中的磨难。比如高适,普通观众可能只知道他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们要把高适此前经历艰难困苦到‘安史之乱’后才终成大器的故事告诉大家……”《长安三万里》为何能火?从传播的角度来看,唐诗是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记忆,每个人去看电影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共同记忆在里面。有不少观众已经是“二刷”“三刷”。在年轻人聚集的B站上,许多视频创作者已经成了“自来水”,向更多网友推荐《长安三万里》。“文化网红”董宇辉在直播时,也滔滔不绝讲解唐代诗人故事,为《长安三万里》“打call”,“小孩子去看,看的是有趣,看的是非常可爱的设计;中学生去看看的是历史,看的是古诗,看的是人文;看了之后会眼眶湿润的,可能是我们成年人。我们曾经是年轻的李白,随着岁月的变迁和阅历的增长,内心的火焰可能会变小,但从未熄灭过。”“电影是造梦的艺术,好莱坞通过超级英雄造梦,用钢铁侠、美国队长构建‘漫威宇宙’。而我们通过唐诗造梦,《长安三万里》为中国动画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也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唐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通过《长安三万里》构建的“唐诗宇宙”,以更为灵动鲜活的方式,跨越时空,给人以感动与震撼。(摘编自邢虹《唐诗造梦,DNA动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以《红楼梦》为例,论述如果不重新构建适合传播的新媒介文化载体,即使是优秀的作品,也无法让受众重读文本。B.材料一指出,东方国家虽然不像西方国家有更先进的数字产品和技术,但通过新老媒介互动来凝聚力量,就可以做到反垄断。C.(材料二认为,如何把唐诗通过影视成功呈现,《长安三万里》交上了自己的答卷比好莱坞构建的“漫威宇宙”更让人震撼。D.两则材料都强调了文化得以传承的条件,像《红楼梦》、唐诗这样的经典内容和与时代相适应的传播方式,二者缺一不可。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时代背景下,优秀文化更需要进行多元化、多媒介的开发,以期产生新的意义。B.媒介不断融合发展,互补互动,在丰富自己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不断发展。C.如果编辑为各个层面的目标受众提供不同的媒介,就能满足不同读者的文化需求。D.经典文化因作者、读者和编者的交流互动,其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才源源不断。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主要从多媒介交互在文化传播上的表现和多媒介交互意义方面展开论述。B.材料二第三段,主要从传播内容方面阐释主创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展现大唐文化。C.材料二第四段,“自来水”“打call”等新词,论证了媒介在传播中的重要作用。D.材料二层层递进,先述说《长安三万里》现象,再分析其成功的原因,最后阐释意义。4.材料一第二段用“消化”“味道鲜类的肉”等词语,简析其作用。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文化的“传播”,请谈谈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答案】1.D2.C3.C4.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新媒介不断更新发展的过程与特点。②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把深奥的问题讲得浅显易懂,便于读者理解。5.①材料一是就文化在多媒介交互中产生新的文本意义而言,侧重于文化传播媒介的作用,媒介的多重交互能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播。②材料二分析《长安三万里》火的原因,侧重于文化传播的对象,指出关注受众的文化记忆的重要性。【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无法让受众重读文本”错,材料一说“……再到2010年BTV版《红楼梦》,共拍摄了25部与《红楼梦》题材相关的影视作品,再加上图书、画册和光盘等新的媒介传播手段,掀起受众重读文本《红楼梦》的热潮”,可见,原文认为无法让受众掀起重读文本的热潮,而不是“无法让受众重读文本”。B.“就可做到反垄断”错,材料一说“我们只有通过新媒介和传统大众媒体的互动将分散的声音凝聚成更为强大的集合力量,才能消弭东西方出版文化的失衡”,可见,原文是说通过新老媒介互动来凝聚力量,才能消弭东西方出版文化的失衡,并不是说“就可做到反垄断”。C.“比好莱坞构建的‘漫威宇宙’更让人震撼”错。材料二只是说“好莱坞通过超级英雄造梦,用钢铁侠、美国队长构建‘漫威宇宙’。而我们通过唐诗造梦,《长安三万里》为中国动画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也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没有把《长安三万里》和好莱坞构建的“漫威宇宙”相比,故选项中“比好莱坞构建的‘漫威宇宙’更让人震撼”的说法于文无据。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C.“就能满足不同读者的文化需求”说法太绝对。材料一说“如果没有编辑根据社会需要一编再编,如果没有读者不断阅读,恐怕它的知识含量不会这么丰富,其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就不会源源不断”,可见,如果编辑为各个层面的目标受众提供不同的媒介,可能会满足不同读者的文化需求。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论证了媒介在传播中的重要作用”错,应为“论证了传播中受众的重要作用”。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和作用的能力。结合“这就需要编辑不断创造新的媒介,在不断解构老媒介、缔构新媒介的交互过程中,新媒介总是悄悄地吸收并消化着老媒介中‘味道鲜美的肉’”分析,“消化”一词运用比拟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新媒介不断更新发展的过程与特点——不断解构老媒介、缔构新媒介。“味道鲜类的肉”运用比喻手法,把老媒介中有益的、能被新媒介吸收的东西比喻成“味道鲜类的肉”,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把深奥的问题讲得浅显易懂,便于读者理解。【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中“重视对优秀文化进行多元化、多媒介的开发,产生出新的文本意义”“图书、报纸、期刊、广播、电影、电视、网络与手机等各种媒介载体,无不凸显着多重交互性特征。……根据原始文本引发图书、电视、电影和网络的移植、吸收、改编甚至克隆,形成多媒介文化链。以单一的文化内容为模板,经典文化经过众多媒介的互补互动、协调发展,产生出新的‘意义链’”“多媒介交互传播才能使文化爆发出集束式力量,赋予经典文化以新的传播意义,我们只有通过新媒介和传统大众媒体的互动将分散的声音凝聚成更为强大的集合力量,才能消弭东西方出版文化的失衡”可知,材料一是就文化在多媒介交互中产生新的文本意义而言,侧重于文化传播媒介的作用,媒介的多重交互能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播。根据材料二中“《长安三万里》为何能火?从传播的角度来看,唐诗是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记忆,每个人去看电影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共同记忆在里面”“小孩子去看,看的是有趣,看的是非常可爱的设计;中学生去看看的是历史,看的是古诗,看的是人文;看了之后会眼眶湿润的,可能是我们成年人。我们曾经是年轻的李白,随着岁月的变迁和阅历的增长,内心的火焰可能会变小,但从未熄灭过”可知,材料二分析《长安三万里》火的原因,侧重于文化传播的对象,指出关注受众的文化记忆的重要性。安徽省池州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监测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第四章“差序格局”思维导图)材料二:《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一词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逻辑和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一是差序格局的等级性。差序格局中的“序”,有等级之意。在儒家文化中,我国社会结构尤为注重人伦。“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君臣、父子、夫妇、政事、长幼、上下等都有着严格的伦理界限,不可逾越。“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可以说,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塑造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二是差序格局的伸缩性。“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在家族中,以己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依中国传统家族文化言,五服之内一般被视为差序格局的里层,五服之外则可伸缩,弹性度较大;外戚中,更是“一表三千里”。从广泛意义上论,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有时也纳入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畴。如“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等民谚俚语对这种情形作了生动的描摹。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三是差序格局的壁垒性。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体现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模式。当资源稀缺时,如何分配资源,在没有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往往由个人依据与“己”关系亲疏远近这一标准进行。离“己”愈近,得到的资源可能就愈多。究其实质,这种资源配置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保持已有差序格局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强烈的排外性。而在整个社会中,差序格局则成了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与自由流动的结构性壁垒。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有学者对费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作了拓展,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着城乡差序格局、权力差序格局等。(摘编自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材料三:当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急剧转型、农村面貌已经翻天覆地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阅读《乡土中国》,还可以从这样的阅读中得到颇具价值的启示。因为,作者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农村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我们可以引用梁治平在其《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一文中所说的一段话来印证上述观点:“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果确实符合传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一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因此,我们不但可以在以往的历史中追寻传统,而且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今人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的兴趣,恐怕主要是从这里来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明白了“传统”的此一层面的意义,我们即可重新看待和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如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提出了乡土社会理论中的差序格局概念可能无法适用于当代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继承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聚焦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从现实中发现中国人注重人情与面子的人际交往关系的传统。(摘编自胡成《<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差序格局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个概念,虽然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但是在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已没有多大的启示意义。B.差序格局强调社会关系的等级差别,在传统社会中,儒家倡导的礼治秩序塑造着、强化着甚至决定了差序格局的长期存在。C.差序格局深深嵌入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历史惯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已发生根本性改变。D.费孝通《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差序格局”网络的中心是“己”,各个网络的范围都不相同,界限模糊,具有很大的伸缩性。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材料一的思维导图可以看出,费孝通先生试图通过与“团体格局”的社会结构相比较,来阐明“差序格局”的概念内涵。B.材料二在论述过程中大量的使用引证法,通过直接引用《乡土中国》中的论述,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另外多处使用例证法,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增强说理的透辟性。C.材料二整体上采用总分总结构,主体部分采用递进式结构,从三个方面揭示“差序格局”的特点,思路清晰,层次分明。D.材料三中引用梁治平的话,意在说明:传统不仅存在于过去,也存在于当下;传统可在历史中追寻,也能从当下发现,这对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很有意义。3.下列说法中,不能说明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一项是()(3分)A.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弟子规》)B.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C.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则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B.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农村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C.材料二侧重论述“差序格局”等级性、伸缩性、壁垒性等三大社会特征,并指出在现代中国转型时期“差序格局”呈现的新变化。D.材料三侧重从崇尚现代文明的角度,让人们认识到“差序格局”及《乡土中国》在当代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从而继承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5.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简要分析下面这一情节如何体现“差序格局”的伸缩性。(6分)《红楼梦》第四回“雨村判案”故事的梗概为:冯家和薛家因为争买一个丫头(其实是甄士隐女儿甄英莲)而生争执,拐子收了冯家钱又将丫头卖给薛家,薛蟠便喝令手下人把冯家公子冯渊打死了。贾雨村正要判案的时候,一个门子拦住他,给他看“护身符”,贾雨村便改了判决结果,向冯家说薛蟠得病死了,让薛家给冯家多赔了点烧埋银子,冯家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贾雨村断了此案,急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等语。1.D(A项应该是“仍然具有启示意义”。B项“儒家倡导的礼治秩序决定了差序格局的长期存在”错误,结合原文“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塑造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可知,原文是说“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并非“决定”。选项“决定了差序格局的长期存在”曲解文意。 C.“差序格局旧有特质也在根本性改变”错误,结合原文“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可知,原文是“一定程度的改变”,选项“根本性改变”于文无据)2.C(材料二主体结构应该是并列式结构)3.B(A.“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解释为“为人弟为人子的人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可见体现了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B.“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强调的是立志和诚信的重要性,与题干表述不符。C.“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由“身”到“家”到“国”到“天下”,可见体现了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可见体现了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故选B)4.D(结合原文“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明白了‘传统’的此一层面的意义,我们即可重新看待和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等内容,再结合题目“《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可知,应该是侧重从传统文化的重建角度)5.①“雨村判案”中,英莲本是贾雨村恩人甄士隐的女儿,按照情理,贾雨村的差序格局中英莲应该是靠近中心的,但贾雨村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着意讨好四大家族,把薛家的利益放在了前面,体现了每个人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差序格局,也即每个人的差序格局不固定,具有伸缩性。②贾雨村趋向贾家,结合“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可知,是因为贾雨村被贾家的大“格局”吸引,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每点3分,共6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安徽省安庆市2024届高三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艺术史研究究竟应该“向内”回归本体,还是应该“向外”继续扩展?我认为,艺术史研究需要一种“向外”的有效跨界。跨界不仅是艺术史作为一门新兴人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也是这一学科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走向的大势所趋。当下的问题不是要不要跨界,而是如何避免短期功利主义的无效跨界,实现长期互惠互利的有效跨界,进而实现艺术史与更多样学科、更多元文化、更多媒介资源的共创共生。实际上,“向外”跨界与“向内”关注艺术作品本体,两种方法并不是对立的。“向内”的所谓不跨界,在实质上往往以某种对本真性的坚守构筑了有效跨界的基石,这有效的“守旧”可能比无效的“创新”更有助于实现真正跨界。与古为新,本就是从时空跨界中汲取传统文化资源,天然就是推进跨界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向内”也可以是实现“向外”的一种手段。需要强调的是,我在这里说的跨界指有效跨界,它与无效跨界不同。无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在学科建设中,要么将艺术现象和历史事实简单嫁接,要么视艺术作品为已知历史叙事可有可无的点缀,要么以模式化的研究方法肢解艺术的魅力,既对探究艺术和历史新知无所助益,也不利于研发适配于艺术史学科的有效方法论。无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往往以跨界为目的和终点,对自身和其他学科、文化、媒介研究均无实质贡献。有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则将跨界作为方法和起点,跨界的意义不在破界和出界本身,而在以具有能动性的跨越行为抵达更宏阔的视野。有效跨界艺术史研究的目的和终点,恰恰在于更好地认知与解决本学科根本性的艺术本体问题——在跨学科意义上,博采众长以解决其他学科不以为意的艺术问题;在跨文化层面上,求同存异式发掘相较其他文化资源的优秀本土艺术价值;在跨媒介研究方面,以深入媒介特质和引入非传统媒介的方式拓展新时代艺术的定义和边界。因此,相比“向内”回归的艺术史研究,有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不仅关注艺术本体问题,更坚持探索艺术本可能、还可以是什么进入21世纪以来、艺术史研究已明显呈现出“新艺术史”向“世界艺术史”研究方法转向的趋势。国际学界这一方法论转向,印证了艺术史研究在跨文化方面持续的发展趋势。从本质上看,这也表明西方中心主义话语主导的艺术史研究已面临资源枯竭的现状。在此情势下,有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致力于寻找人类艺术绵延的真正基因,复原长期为现代单一学科、文化、媒介视角所遮蔽的艺术真相,既扎根于微观层面,重识多种当地艺术现象的潜在价值,也着眼于宏观层面,探究人类多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生成机制。那么,中国学者能贡献何种有效的文化资源,阐明何种艺术现象,建构何种学术理论,拓展何种切实而充满活力的艺术史研究方法论,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究,既是推进艺术史研究有效跨界的初衷,也是当下艺术史研究者肩负的使命。(摘编自董丽慧《艺术史研究需要有效跨界》)材料二:在当前的文学理论研究中,有聚焦文学本体的“内部研究”,也有聚焦文学本体以外社会、文化研究的“外部研究”。相对而言,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研究以符号学、结构主义、形式分析等“内部研究”为主,20世纪后半叶则转向解构主义、性别研究、文化研究等“外部研究”。这种“二分法”由美国学者韦勒克和沃伦揭示,在今天已成为西方文论领域中的常识。但需要注意的是,文学领域“由内而外”的转向是一个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外部研究的拓展和繁荣是建立在内部研究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我们看到的一些从事外部研究的后现代文学理论家,往往也对现代主义的种种内部研究理论与方法投入了很多精力。相较而言,艺术史研究领域显然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换言之,内部研究是外部研究的一个注定不能被逾越的基础性阶段。在艺术界的内部研究根本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展之时,盲目跟风容易造成“先天不足”的缺陷。100多年前,学者迪尔凯姆曾指出,一门学科之所以独立,是因为它所研究的对象是其他学科所不研究的。笔者想要补充的是,除了有独特的研究对象,还要有解读这一对象的独特方法。艺术史和考古学在某些方面的研究对象是高度重合的,但考古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因其形成了地层学、田野研究、考古报告等独特的方法和路径。正因此,艺术史研究在处理类似对象时必须有自己的独特方法,否则它就无法与考古学拉开距离。笔者并非反对跨界和交叉学科研究,但毕竟跨界也需要以保持自身的“本体”以及与之紧密联系的解读方法为前提,否则“艺术史”的学科名称就是名不副实的。我们不能为了强调艺术史研究不是艺术实践的附庸,便从逻辑上假设一种“没有艺术的艺术史”。试想,如果艺术史研究脱离了对于艺术作品的感悟与解析,只简单模仿与文学、哲学类似的话语方式,那么艺术史研究也就没有必要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了吧。(摘编自祝帅《艺术史研究要紧扣“艺术”本体》)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向内”回归作品本体与“向外”继续扩展,是艺术史研究今后将运用的两个方法。B.“向外”跨界与“向内”关注艺术作品本体并不对立,前者是实现后者的一种手段。C.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艺术史研究以“内部研究”为主,后半叶则转向“外部研究”。D.相较于文学研究领域“由内而外”转向而言,艺术史研究领域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跨界是艺术史这门学科的基本特点,也是艺术史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走向的大势。B.艺术史研究跨文化持续发展趋势,表明西方艺术史研究已面临资源枯竭的现状。C.一些从事外部研究的后现代文学理论家,往往对内部研究理论与方法也很重视。D.艺术史学科不但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而且应该有解读研究对象的独特方法。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材料一第一段“向外”有效跨界的论据的一项是(
)A.米开朗基罗的雕像举世闻名,如美第奇墓前的《昼夜晨昏》四座雕像构思新奇。B.中国画家吴历指出中国画求“神逸”,西洋画在“阴阳向背形似窠臼上用工夫”。C.达·芬奇把科学知识和艺术想象有机地结合,使绘画的表现水平发展到新阶段。D.学者李松认为“视觉材料”应是美术史研究核心,否则此学科就失去存在理由。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文化创意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A.跨界文化创意的收益率目前较高,艺术史跨界研究有其现实的依据。B.非跨界文化创意收益率目前较低,艺术史“内部研究”无现实意义。C.相较于跨界文化创意而言,非跨界文化创意的经济收益率波动更大。D.非跨界与跨界是文化创意两类型,这两类型也表现在艺术史研究上。5.两则材料作者对艺术史研究的看法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1.D2.C3.C4.B5.相同点:两则材料都肯定了艺术史研究既要做到聚焦本体的“向内”(内部研究),也要做到“向外”有效跨界(外部研究),“向内”是基础,是实现“向外”的一种手段。不同点:材料一侧重强调的是艺术史研究需要有效跨界,并提出有效跨界的意义,明确了中国学者当前肩负的使命。材料二侧重强调的是艺术史研究要紧扣“艺术”本体,做好“内部研究”,认为艺术史学科不但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还应该有解读研究对象的独特方法。【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是艺术史研究今后将运用的两个方法”错误。材料一开篇提到,艺术史研究究竟应该“向内”回归本体,还是应该“向外”继续扩展的问题。就此作者提出自己的认识:“向外”跨界与“向内”关注艺术作品本体,两种方法并不是对立的。由此可知,“向内”和“向外”是已在运用的方法,并不是“今后将运用”。B.“前者是实现后者的一种手段”错误。由“因此,‘向内’也可以是实现‘向外’的一种手段”可知,选项表述说的意思成了“向外”是实现“向内”的一种手段,关系颠倒。C.“西方艺术史研究”错误。由“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研究以符号学、结构主义、形式分析等‘内部研究’为主,20世纪后半叶则转向解构主义、性别研究、文化研究等‘外部研究’。这种‘二分法’由美国学者韦勒克和沃伦揭示,在今天已成为西方文论领域中的常识”可知,只是说明“二分法”在今天已成为西方文论领域中的常识,由以“内部研究”为主转向“外部研究”,是指整个文学研究而言的,并不是说西方艺术史研究的方向如此。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往往对内部研究理论与方法也很重视”错误。由“我们看到的一些从事外部研究的后现代文学理论家,往往也对现代主义的种种内部研究理论与方法投入了很多精力”可知,选项扩大了范围,将“对现代主义的种种内部研究”说成“内部研究”,曲解文意。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第一段主要讲的是艺术史研究需要一种“向外”的有效跨界。“向内”也可以是实现“向外”的一种手段。A.米开朗基罗的雕像举世闻名,是其艺术成就,并未体现材料观点,不适合做论据。B.中国画家吴历指出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还是在绘画领域的研究,并未跨界,不适合做论据。C.达·芬奇把科学知识和艺术想象有机地结合,使绘画的表现水平发展到新阶段,是“向外”的有效跨界的体现,符合材料中的观点,可以做论据。D.学者李松强调的是“视觉材料”对于美术史研究的核心作用,不属于研究跨界的结果,不适合做论据。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B.“艺术史‘内部研究’无现实意义”错误。该文化创意图表是2021-2024年当下跨界文化创意经济收益率与跨界文化创意经济收益率的发展变化图。由图所示,非跨界文化创意经济收益率自2022下半年起到2024年当下呈V字发展状态,2023年以后虽然收益率低于跨界文化创意经济收益率,但与之前相比还是呈上升趋势,说明艺术史“内部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选项解读不正确。故选B。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看两则材料作者对艺术史研究的看法有何异同,先整体阅读材料,理清内容,找出观点。由材料一出处和第一段“我认为,艺术史研究需要一种‘向外’的有效跨界。跨界不仅是艺术史作为一门新兴人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也是这一学科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走向的大势所趋”“‘向外’跨界与‘向内’关注艺术作品本体,两种方法并不是对立的。‘向内’的所谓不跨界,在实质上往往以某种对本真性的坚守构筑了有效跨界的基石……因此,‘向内’也可以是实现“向外”的一种手段”可知,作者观点是艺术史研究需要有效跨界,这是大势所趋,对“向外”跨界与“向内”关注艺术作品本体这两种方法都做了肯定,且指出“向内”是基础,也可以是实现“向外”的一种手段。由材料一第二段“需要强调的是,我在这里说的跨界指有效跨界,它与无效跨界不同……”可知,强调的是有效跨界与无效跨界的不同。由材料一第三段“有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则将跨界作为方法和起点,跨界的意义不在破界和出界本身,而在以具有能动性的跨越行为抵达更宏阔的视野……”可知,提及的是有效跨界的意义,并对中国学者提出了建议,明确了当前肩负的使命。由材料二出处和第一段“在当前的文学理论研究中,有聚焦文学本体的‘内部研究’,也有聚焦文学本体以外社会、文化研究的‘外部研究’”“但需要注意的是,文学领域‘由内而外’的转向是一个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外部研究的拓展和繁荣是建立在内部研究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可知,作者承认“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的并行存在,而且认为“内部研究”是“外部研究”的基础性阶段,不得到充分开展而盲目跟风会造成“先天不足”的缺陷,体现了“艺术史研究要紧扣‘艺术’本体”的观点。由材料二第二段“100多年前,学者迪尔凯姆曾指出,一门学科之所以独立,是因为它所研究的对象是其他学科所不研究的。笔者想要补充的是,除了有独特的研究对象,还要有解读这一对象的独特方法……”可知,作者在此认为艺术史学科不但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还应该有解读研究对象的独特方法,并强调跨界也需要以保持自身的“本体”以及与之紧密联系的解读方法为前提。根据以上分析,两则材料在对“向内”“向外”,即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的认识上一致,在强调的侧重点上有别,作答时就两则材料的异同点分别做出总结即可。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崇龙”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之一,渗透在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龙是多种动物的结合体,代表多元文化的融合。多种动物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经过不断的艺术加工、提炼,演变到商朝最终定型,成为春秋战国以及秦汉以后历代龙的本体。中国的崇龙文化源远流长,传承至今。考古发现的史前崇龙遗迹和遗物,在燕北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遗存中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多,题材与造型也最为丰富。可以断定,燕北西辽河流域是中国“崇龙”文化最早的起源地之一。红山文化时期,尤其是晚期阶段,燕北西辽河流域发现了大量龙形遗迹和遗物,主要是玉龙、石龙。其中,“猪首龙形器”——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的典型器物,也是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龙”的实物之一,红山文化玉龙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数量最多、形象最完备、构成最清晰、功能较明确的玉龙,在中国龙文化的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发现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是1971年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发现的“C”形玉龙。该玉龙猪首蛇身,琢制精细,是已知年代最早的玉龙。红山文化各种形制的玉龙在造型、制作等方面已经高度规范,无论是在总的形象特征还是细部的艺术处理等方面,都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反映了龙的形状、龙的观念在人们心中初步定型,崇龙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红山文化的崇龙习俗、崇龙文化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至龙山时代,源于红山文化的崇龙习俗开始流行到黄河流域和江淮之间。至夏家店下层文化,三代及以后,中国的崇龙习俗凝结渗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并在后来的中国历史中产生了长期重要的影响,有学者研究,中原地区代表龙山时代最高水平的陶寺遗址出土的彩陶龙纹,从整体造型到局部鳞纹表现,都与红山文化的龙纹有联系。(摘编自崔树华、连吉林《红山文化实证早期中华文化共同体形成》)材料二:一部中国古代神话史就是一部华夏民族早期形成史。在华夏民族的凝聚过程中,神话起到了精神滋养作用,其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图腾的统一、祖宗的认同、神话精神的滋养。图腾是先民们的祖先认同与部族灵魂标识。上古时代,部族林立,图腾各异。由于超自然力及其丰富的精神内涵,龙成为太昊伏羲部族的图腾,并得到中原各部族的认可。帝部族入主中原后放弃了自己的羊图腾与牛图腾,改信龙图腾。黄帝入主中原后,也用龙作为华夏民族的图腾。炎黄后裔在龙图腾引导下,经过不懈努力融合并接纳了东南西北中的不同部族,龙部族联盟进一步扩大。至汉时,刘邦以龙子的身份降生,并斩白蛇起义建立汉朝。龙成为汉兴的重要力量与灵魂旗帜,也成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华夏民族的图腾,直到现在中华民族还被称为龙的传人。在龙图腾旗帜的引领下,作为龙子的炎帝与黄帝,特别是黄帝成了华夏民族融合发展的文化核心与血缘纽带。华夏民族的外并内聚是从“血缘”到“文化”的融合,是龙图腾的统一,是炎黄始祖地位的认同,是中国神话的胜利。中国古代神话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它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龙图腾的形成与统一、大神们的复合形象、华夏民族的融合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团结精神。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引领着华夏民族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谱写了战天斗地的奋斗篇章,引吭出可歌可泣的奉献之歌,弹奏出团结向心的动听旋律。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铸造了华夏民族团结奋斗、牺牲奉献、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成就了华夏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使华夏民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摘编自闫德亮《古代神话定型与华夏民族形成》)材料三: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一多。闻先生在他的一篇专门谈论龙凤的文章中这样说道:“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那么,龙图腾是如何形成的呢?闻先生在他的名篇《伏羲考》中说: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龙图腾说由20世纪40年代起步,至今流衍不衰,一度还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观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质疑龙图腾说,并出现一些否定性观点。如:“无论如何,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因为说到底,图腾制体现的也正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因此,如果依据通行的理论和被学界接受的材料,龙作为一种图腾同时又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难以令人接受的。”(阎云翔)“迄今为止,考古学、历史学均无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至于兼并与融合其他以马、狗、鱼、鸟、鹿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的说法更是完全出于臆想。”学者们还指出,将中国古文物上出现的动物造型或纹饰视作图腾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考古学中的某一类型文化与社会学中某一氏族部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从时空范围上讲,前者比后者大得多。因此,某一类型文化中的某种纹饰与某一氏族的图腾划等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还有的学者从图腾文化的基本特征提出悖论,如:图腾是氏族群体成员崇敬的对象,是不得损伤、杀害和食用的,而在中国的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斗龙、斩龙以及食龙的载述。(节选自《中华文艺·龙文化》)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渗透在中华文化各个方面的“崇龙”是重要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红山文化时期崇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B.以玉龙猪为典型器物的红山文化有各种形制的玉龙,其高度规范的造型、制作表明龙的形状和观念在此时期已初步定型。C.龙图腾以其超自然力及丰富的精神内涵在图腾中突显而出,并得到中原各部族的认可,对龙部族联盟的扩大有重要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网络安全防护承包合同
- 三年级教学工作计划5篇2
- 2024年招投标管理职责新篇章
- 2024年文化展览联合举办合同
- 2024年新一代移动支付技术合作协议
- 2024年抗癌药物研发与生产合同
- 2024年房产交易清偿甲方全部债务协议
- 2024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合同
- DB4114T 115-2019 芝麻夏播生产技术规程
- 2024年政务服务优化承包合同
-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
-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课件
- 消除“艾梅乙”医疗歧视-从我做起
- 天一大联考●皖豫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语文答案
- 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大单元教学设计)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补充(北京)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公司研发项目审核管理制度
- 《诗意的色彩》课件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小学生主题班会《追梦奥运+做大家少年》(课件)
- 《抖音运营》课件-1.短视频与抖音认知基础
- 高中数学B版4.2.1对数运算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