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恩县洼滞洪区建设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设单位:武城县恩县洼滞洪区管理处
编制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证书等级:甲级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004号
恩县洼滞洪区建设工程第一章前言
第一章前言
1.1项目背景
恩县洼于1954年被定为滞洪区,是海河流域所规划的主要滞洪区之一,由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直接调度运用。其范围是:东以陈公堤为界,南至平(原)
武(城)公路,西部为自然地形,北部为卫运河右岸大堤,总面积325km2,设
计蓄水位24.82m;最大滞洪水量7亿m3,最大淹没深4.02m。根据《漳卫河系
防洪规划报告》,漳卫河系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恩县洼滞洪区运用标准定为
50年一遇。
恩县洼滞洪区是漳卫河防洪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御漳卫河
系规划标准洪水及超标准洪水的重要措施,对保障其下游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
路以及胜利油田、黄骅港等国家基础设施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
用。目前恩县洼滞洪区存在建设严重滞后,安全设施缺口大,滞洪及进退水工程
标准低、损毁严重,主要退水河道淤积、建筑物不配套、撤退路老化、损毁,出
村路不配套,管理设施落后,无法保障滞洪区按调度方案适时启用。按照《全国
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管理规划》的总体安排,针对恩县洼滞洪区安全建设现状及存
在的主要问题,恩县洼滞洪区管理处规划对恩县洼滞洪区实施工程建设、安全建
设及管理设施建设,实现恩县洼滞洪区安全及时启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山
东省海河流域水利管理局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
1.2项目概况
恩县洼滞洪区建设工程位于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建设内容包括防洪工程建
设、安全建设和管理设施建设三大方面。防洪工程包括:北围堤卫运河大堤,对
弃土不规整的部分内堤坡段进行草皮护坡,东部围堤陈公堤设计对部分冲刷严重
的大溜沟进行整修,对损坏的堤顶道路进行重新铺修,并对其配套的部分穿堤建
筑物进行重建、维修加固及封堵;综合治理退排水河道以及新建、拆除重建、加
固完善配套部分建筑物。安全建设包括:加固原县城围堤及六六河左堤并东扩至
陈公堤;在六六河中下游(六六河桩号139+900处)新建县城安全区排涝泵站一
座;对部分撤退干路翻修,部分支路进行新建、翻修等。管理设施建设包括:新
建调度中心一处及配套部分管理设施等。
1
恩县洼滞洪区建设工程第一章前言
1.3评价工作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
管理名录》等有关环保政策、法规要求,该项目应该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
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武城县人民政府(2016年1月建设单位更改为恩县洼
滞洪区管理处)于2013年2月委托中国农业大学承担“恩县洼滞洪区建设工程”
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组织技术人员对工程沿线进行了详
细的踏勘,收集相关工程资料。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
2006[28号],项目采用网上公示和现场张贴两种方式进行环评信息公开,第
一次公示时间为2013年02月22日~2013年03月7日。第二次网站公示时间为
2015年10月13日~2015年10月26日,现场公示时间为2016年2月17日~2016
年3月1日。公示后对沿线村庄的居民进行了走访。在此基础上按照《环境影
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关规定,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4项目主要环境问题
恩县洼滞洪区建设工程对提高沿岸防洪标准、改善现状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
意义。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包括施工扬尘、噪声、固体废物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施工临时占地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以及施工过程造成的社会环境影响。根据各
管理机构的具体情况,由于六五河挡洪闸闸管所、县城安全区排涝站管理所运行
期日常不设工作人员看守,以上两个管理机构的建设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项目
运行期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调度中心工作人员生活废水、生活垃圾等。
1.5环评报告的结论
该项目符合相关规划以及政策的要求,选线选址合理。项目的建设对保障下
游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以及胜利油田、黄骅港等国家基础设施及人民生命财
产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项目建设的同时会对沿线和区域的环境产生不
同程度的影响,但在严格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各项环保措施后,项目对环境的污
染可得到有效防治、对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能够降低到环境可接受的程度。因此,
在认真落实国家和山东省相应环保法规、政策,并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的前提
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恩县洼滞洪区建设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2
恩县洼滞洪区建设工程第二章总则
第二章总则
2.1编制依据
2.1.1环境保护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2015.1.1
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7号,
2008.6.1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
号,1997.3.1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一
号,2016.1.1实施);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实施);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31号,2005.4.1实施,2015年修订);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9号,2011.3.1
实施);
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8号,1998.1.1
实施);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2004.8.28
实施);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12.28修订);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5.4.24修订);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2008.1.1
实施);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6.7.2修订);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7.2修订)。
2.1.2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1、《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文;
3
恩县洼滞洪区建设工程第二章总则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
3、《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通知》国务院国发[2000]38号;
4、《国务院批转水利部关于蓄滞洪区安全与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1988);
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257号令(2011.1.8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120号(2011.1.8
修订);
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2015);
8、《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文;
9、《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保[1994]512号;
10、《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5]196
号文;
1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
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2013.2.16修正);
12、《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环境保护部公告第35号(2008);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号)(2011.1.8修订);
14、《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54号(2012);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284号,2000.3);
16、《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国函[2011]167号);
17、关于印发《“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环环评
[2016]95号);
18、《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监督管理
工作的通知》鲁环评函〔2012〕138号;
19、《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试行)》的通知》鲁环函〔2012〕
263号;
20、《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意见》鲁环发【2007】131
号;
21、《山东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2004.1.1);
22、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2006.3.1);
23、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2001.6.1);
4
恩县洼滞洪区建设工程第二章总则
24、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办法(2003.1.1);
25、《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00.12.1);
26、《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01.12.7);
27、《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水污染防治条例》(2007.1.1);
28、《山东省南水北调条例》(2015.4.1);
29、《山东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2012.3.1);
30、《山东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4.4.21);
31、《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2010.9);
32、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1999.8.22);
33、《山东省水功能区划》鲁政字[2006]22号;
34、山东省大运河遗产山东段保护管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65号,
2013年8月4日);
35、关于印发德州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通知(德政字〔2015〕17
号)。
2.1.3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1995);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
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2.1.4其他相关文件
1、《关于加强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45号);
2、《全国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国函[2009]134号);
3、《海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国函[2013]36号批复);
4、《海河流域防洪规划》(国函[2008]11号批复);
5
恩县洼滞洪区建设工程第二章总则
5、《海河流域防洪规划徒骇、马颊河系防洪规划》(山东省水利厅,2008
年2月);
6、《山东省海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鲁发改农经[2013]1351
号);
7、《海河流域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2010.8);
8、《恩县洼滞洪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山东省海河流域水利管理
局勘测设计研究院;
9、《恩县洼滞洪区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10、其它相关技术资料;
11、项目委托书。
2.2评价目的和原则
2.2.1评价目的
1、通过环境现状调查和监测,掌握恩县洼滞洪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概
况及环境质量现状及环境制约因素,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
2、针对恩县洼滞洪区建设工程的特点和环境影响特征,确定项目施工期、
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预测其施工期和运行期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的程
度;
3、预测本项目对当地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从而提出避免和减
少污染的生态恢复和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
4、分析项目选线和选址环境合理性,为未来区域城镇发展规划、经济发展
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防洪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区域社会经济之
间的协调发展;
5、论证污染防治方案的先进性、可靠性,提出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环境
保护对策建议,为环境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本工程的建设是否可行作出明确的结论。
2.2.2评价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环保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依据国家有关技术规
范的要求开展现场调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6
恩县洼滞洪区建设工程第二章总则
2、确保评价内容全面,突出评价重点,充分反映区域环境特点和工程环境
影响特征;
3、贯彻执行“环境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注重实效”的生态环境保护
与建设方针;
4、拟建工程选址应符合当地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5、评价内容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项目实施时将占用部分土地,因而本项
目中的征地拆迁工作,是环评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2.3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2.3.1环境影响要素识别
根据本工程环境影响的特点和沿线环境特征,结合现场调查情况,确定本工
程建设和运行时期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情况见表2-1。
表2-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一览表
施工行为前期施工期
树木撤退路修运行期
占地拆迁堤防加固河道治理
环境资源砍伐建
就业劳务+1D+1D+1D+1D+1D+1C
社会
社会经济+1D+1D+1D+2C
环境
生活质量-1D-1D-1D-1D-1D-1D+2C
景观生态-1D-1D-1D-1D-1D-1D+1C
土壤-1C-1D-1D-1D-1D-1D
生态农业生态-1C-1C+2C
环境植被-1D-1D
动物-1D-1D-1D-1D-1D
水土流失-1D-1D-1D-1D-1D
地表水-1D-1D-1D+1C
环境
声环境-1D-1D-1D-1D-1D
质量
环境空气-1D-1D-1D-1D-1D
备注:1、表中“+”表示正效益,“-”表示负效益;
2、表中数字表示影响的相对程度,“1”表示影响较小,“2”表示影响中等,“3”表示影响较大;
3、表中“D”表示短期影响,“C”表示长期影响。
2.3.2评价因子
根据环境影响要素识别结果,结合本工程沿线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物排放特
征,确定拟建工程评价因子见表2-2。
7
恩县洼滞洪区建设工程第二章总则
表2-2评价因子一览表
项目评价因子
现状评价SO2、NO2、PM10、TSP
大气环境
影响分析施工期恶臭、扬尘、SO2、NOx、CO
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
现状评价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挥发酚、氰化物、砷、
六价铬、汞、石油类、氟化物。
地表水环境
施工期COD、NH3-N、SS、pH、石油类
影响分析
运行期下游河道水文情势、COD、NH3-N
pH、氨氮、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氰化物、
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酚类、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
现状评价
盐指数、铁、锰、铜、锌、汞、砷、硒、镉、铅、镍、
地下水环境铬(六价)、阴离子合成剂、总大肠菌群
施工期COD、NH3-N、SS
影响分析
运行期COD、NH3-N
现状评价Leq
声环境
影响分析施工期Leq
现状评价土壤、植被、土地利用、水土流失、动物、植物资源
生态环境
土地利用、景观生态、土壤、农业生态、动植物、水土
影响评价
流失等影响
施工期底泥、弃渣、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运行期管理人员生活垃圾
2.4评价等级及评价重点
1、生态环境
本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工程影响区域属于一
般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19-2011),本报告确
定生态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具体分析见表2-3。
8
恩县洼滞洪区建设工程第二章总则
表2-3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
工程占地范围
影响区域生态
敏感性面积≥20km2或长面积2km2~20km2或面积≤2km2或长
度≥100km长度50km~100km度≤50km
特殊生态敏感
判定依据一级一级一级
区
重要生态敏感
一级二级三级
区
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
项目新增永久占地0.2370km2、临时占地0.7333hm2,总占
地面积0.9703km2,小于2km2;项目将修建堤防工程
本项目一般区域
40.179km、治理河道23.947km、修建撤退路163.473km,
总长227.599km,大于100km。
评价等级二级
生态环境评价重点为区域生态完整性影响分析、施工活动对动植物的影响分
析。
2、地表水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的分级原则,
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划分主要从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
度、各种受纳污水的地面水域的规模以及水质要求等方面进行判别。
项目运行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生活废水,主要污染物为
COD、BOD5等,管理机构产生污水量较少、成分较为简单,生活废水经防渗化
粪池处理后定期清运不外排。
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油类、悬
浮物,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施工期污水产生量小、成分简单。
施工期污水经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地面水环境
影响评价分级依据,确定本工程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9
恩县洼滞洪区建设工程第二章总则
表2-4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
建设一级二级三级
建设项
项目
目污水地面水地面水地面水地面水地面水地面水
污水
水质的域规模水质要域规模水质要域规模水质要
排放
复杂程(大小求(水质(大小求(水质(大小求(水质
量
判别依3度规模)类别)规模)类别)规模)类别)
m/d
据
大、中Ⅰ~Ⅳ
复杂
小Ⅰ~Ⅴ
<1000
大、中Ⅰ~Ⅳ
≥200中等
小Ⅰ~Ⅴ
简单中、小Ⅰ~Ⅳ
本项目<1000简单中、小Ⅲ、Ⅴ
评价
三级
等级
地表水环境评价重点为施工期生活生产废水环境影响分析和运行期滞洪退
水对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工程的影响分析。
3、地下水环境
本项目为新建大中型防洪工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610-2016)的附录A,项目类别为Ⅲ类。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不敏感,因
此本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应为三级评价。
地下水环境评价重点为施工期生活生产废水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和运行
期管理人员生活废水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4、大气环境
本工程运行期管理机构不设食堂、锅炉房等生活设施,不产生废气,对大气
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为短期影响。因此,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
级为三级。
大气环境评价重点是施工期扬尘及施工机械废气对工程沿线附近村庄的影
响。
5、声环境
项目对声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机械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随着施工结束
声环境影响也随之消失。因此本报告确定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声环境评价重点为施工期施工活动产生的噪声对工程沿线附近村庄的影响。
10
恩县洼滞洪区建设工程第二章总则
2.5评价范围及评价时段
2.5.1评价范围
根据已确定的各环境影响因素的评价等级,按导则相关要求,确定本项目各
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表2-5。
表2-5本项目评价范围一览表
序号环境要素评价等级评价范围
1社会环境---恩县洼滞洪区、以及滞洪区下游影响区
2生态环境二级工程周边200m范围,生产生活区、弃土场等临时占地。
施工段交叉河流、六五河和大屯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滞洪
3地表水环境三级
区退水河道—减河
撤退路、堤防等线性工程两侧200m,六五河挡洪闸等涵闸
4地下水环境三级
施工降水涉及区域,以及调度中心周围6km2区域范围。
5大气环境三级
工程两侧200m范围内的敏感点(住宅等)
6声环境三级
2.5.2评价时段
根据项目建设进度情况,评价时段分为施工期和运行期两个时段。
2.6评价标准
根据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恩县洼滞洪区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
的复函》(鲁环评函[2013]165号),本评价采用标准如下:
2.6.1环境质量标准
1、大气环境
项目所在地主要为农村地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标准,见表2-6。
2、地表水环境
根据《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滞洪区内的六五
河(夏津~大屯水库入库口)属于六五河山东调水水源地保护区一级水功能区,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大屯水库属于大屯水库
山东调水水源地保护区一级水功能区,执行Ⅲ类标准;滞洪区北侧的卫运河(徐
万仓~四女寺)属于卫运河冀鲁缓冲区一级水功能区,执行执行Ⅲ类标准;滞洪
区退水河道---减河属于漳卫新河的一部分,漳卫新河属于漳卫新河鲁冀缓冲区一
级水功能区,工程涉及的减河执行Ⅳ类标准。
11
恩县洼滞洪区建设工程第二章总则
六六河、利民河、八屯干沟、八屯南干沟、头屯南干沟为灌溉、排涝河道,
执行Ⅴ类标准。
地表水主要指标标准限值见表2-7。
3、地下水环境
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见表2-8。
4、声环境
项目所在区域交通干线两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
类标准,工业区执行3类标准,其它区域执行1类标准。见表2-9。
5、土壤环境
项目所在区域主要为耕地,土壤环境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见表2-10。
表2-6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
环境要素项目取值时间二级单位标准来源
年平均0.06
SO224小时平均0.15
1小时平均0.50
年平均0.07
PM10
24小时平均0.1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3
mg/m()
年平均0.20GB3095-2012
TSP
24小时平均0.30
年平均0.04
NO224小时平均0.08
1小时平均0.20
表2-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
环境要素项目Ⅲ类Ⅳ类Ⅴ类单位标准来源
地表水环境pH值6~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
溶解氧≥5≥3≥2mg/L(GB3838-2002)
高锰酸盐
≤6≤10≤15
指数
COD≤20≤30≤40
BOD≤4≤6≤10
12
恩县洼滞洪区建设工程第二章总则
氨氮≤1.0≤1.5≤2.0
总磷≤0.2≤0.3≤0.4
总氮≤1.0≤1.5≤2.0
挥发酚≤0.005≤0.001≤0.1
氰化物≤0.2≤0.2≤0.2
砷≤0.05≤0.1≤0.1
六价铬≤0.05≤0.05≤0.1
氟化物≤1.0≤1.5≤1.5
汞≤0.0001≤0.001≤0.001
石油类≤0.05≤0.5≤1.0
表2-8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序号指标
Ⅲ类标准
1pH(无量纲)6.5-8
2氨氮(mg/L)0.2
3总硬度(以CaCO3计)(mg/L)450
4硫酸盐(mg/L)250
5氯化物(mg/L)250
6氟化物(mg/L)1
7碘化物(mg/L)1
8氰化物(mg/L)0.05
9硝酸盐(以N计)(mg/L)20
10亚硝酸盐(以N计)(mg/L)0.02
11挥发酚类(mg/L)0.002
12溶解性总固体(mg/L)1000
13高锰酸盐指数(mg/L)3
14铁(mg/L)0.3
15锰(mg/L)0.1
16铜(mg/L)1
17锌(mg/L)1
18汞(mg/L)0.001
19砷(mg/L)0.05
20硒(mg/L)0.01
21镉(mg/L)0.01
22铅(mg/L)0.05
23镍(mg/L)0.05
24铬(六价)(mg/L)0.05
25阴离子合成剂(mg/L)0.3
26总大肠菌群(个/L)3
13
恩县洼滞洪区建设工程第二章总则
表2-9声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
环境要素项目1类3类4a类单位标准来源
昼间556570声环境质量标准》
声环境dB(A)
夜间455555(GB3096-2008)
表2-10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kg
级别二级
土壤pH值<6.56.5~7.5>7.5
镉≤0.30.60.6
汞≤0.31.01.0
砷≤402525
铜≤50100200
铅≤250300350
铬≤150200250
锌≤200250300
镍≤405060
2.6.2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气:
恶臭污染物执行国家《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二级标
准;其它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
见表2-11~表2-12。
2、噪声: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
准,见表2-13。
3、固体废物:
施工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
4、废水
执行《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
重点保护区域及修改单中排放标准,见表2-14。
14
恩县洼滞洪区建设工程第二章总则
表2-1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览表
项目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单位
颗粒物1.0mg/m3
表2-12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单位:dB(A)
序号控制项目单位二级
1恶臭无量纲20
表2-1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
昼间夜间
7055
表2-14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值单位:dB(A)
污染因子标准值
pH6~9
CODCr(mg/L)60
BOD5(mg/L)20
SS(mg/L)50
氨氮(mg/L)10
石油类(mg/L)3
2.7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不涉及地下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保护目
标。涉及的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见下文。
1、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
恩县洼滞洪区分布有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鲁北输水线路,包括调蓄水库---大屯
水库、输水河道---六五河;建德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项目拟建工程涉及的主要
河道有利民河、六五河、六六河。因此项目的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有利民河、六
五河、六六河以及大屯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六五河南水北调工程水源保护区、
建德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项目与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位置关系见表2-15、附图六。
15
恩县洼滞洪区建设工程第二章总则
表2-15项目与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位置关系
序号名称保护范围与项目位置关系依据文件
工程将对陈公堤
(六五河右堤)进
核心保护区:输水干线大行整修,并修建穿
堤或者设计洪水位淹没线堤涵闸;在六五河
以内的区域;上修建六五河挡
六五河南水重点保护区:核心保护区洪闸;新建堤防位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
1北调工程水向外延伸十五公里的汇水于六五河河滩地。沿线区域水污染防治
源保护区区域;以上工程位于南条例
一般保护区:除核心保护水北调核心保护
区和重点保护区以外的其区内。其它工程与
他汇水区域。六五河的距离小
于15km,位于重
点保护区范围内。
头屯南干沟清淤
一级保护区:围坝道路内
工程紧邻大屯水
大屯水库饮沿以内的全部区域。
库截碱沟(利民河德州市饮用水水源保
2用水源保护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
东支)。工程均不护区划定方案
区以外、截碱沟外沿以内的
在大屯水库饮用
全部区域。
水源保护区内
调度中心位于建
一级保护区:围坝道路内德水库东南角,堤
建德水库饮沿以内的全部区域。防工程与建德水
德州市饮用水水源保
3用水源保护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库的距离约75m。
护区划定方案
区以外、截碱沟外沿以内的本工程不在建德
全部区域。水库饮用水源保
护区内。
2、文物保护单位
恩县洼滞洪区北侧紧邻卫运河和减河,卫运河和减河属于京杭大运河的一部
分,根据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发
〔2006〕19号),京杭大运河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卫运河、减河作为
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为确定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项目与文物保护单位的位置关
系见表2-16、附图七。卫运河和老减河的保护范围见图2-1、2-2。
表2-16项目与文物保护单位的位置关系
序号名称保护范围与项目位置关系保护级别
重点保护河道。重点
项目将对卫运河右岸
保护区为两岸堤防及
大堤弃土不规整的两国家级文物保护单
1卫运河堤脚以内区域,一般
段内堤坡进行草皮护位
保护区为堤脚以外背
坡。
水面50m。
16
恩县洼滞洪区建设工程第二章总则
一般保护河道,堤脚
陈公堤堤顶道路翻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
2老减河以外背水面50m内均
工程临近减河右堤。位
为一般保护区。
图2-1卫运河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
图2-2老减河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
3、大气和声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工程性质及周围环境特征,确定以工程附近居民点为声环境及大气环境
保护对象,保护目的为大气环境及声环境质量不受明显影响,声环境和大气环境
保护目标见表2-17、附图八。安全区排涝站、调度中心周边200m范围内不涉及
居民区,其中施工布置涉及的敏感点与主体工程重复,大气和声环境敏感目标共
64个。
17
恩县洼滞洪区建设工程第二章总则
表2-17沿线大气环境、声环境保护目标
敏感点与工程位置关系
序
工程内容户数(户)人口(人)
号与工程位与工程最近
名称
置关系距离(m)
1达官营南侧3082311
卫运河右岸大堤护坡
2四女寺南侧2043162
3八屯西侧7566250
4满庄南侧172180
5八屯干沟南宋庄东侧2090343
6小于庄东侧1569264
退排
7水河北赵庄西侧192312
道治八屯南干
8孔官屯东侧9561232
理工沟
程
11丁王庄东侧1702074
头屯南干
12沟张王庄东侧1898371
13西大屯东侧180829
14果里南侧1622179
15沙西南侧184832
原县城围堤加固
16沙中南侧188829
17沙东南侧1872180
18东刘庄南侧1341556
19西大屯*北侧302284
20六六河左堤加固东大屯北侧10059223
21后刘庄北侧9062236
22小杨庄南侧153934
23撤退龙四路卧虎庄南侧5093354
路工
西礼义庄北侧
24程1022076
25东赵馆南侧紧邻64242
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工耳蜗行业政策分析:人工耳蜗行业标准推动人工耳蜗技术普及
- 2025年个人三项机制学习心得体会模版(3篇)
- 课题申报参考:紧密型医联体视角下大湾区老年中医药服务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集团高层管理人员任期制竞聘与续聘合同6篇
- 2025版小时工定期雇佣合同范本3篇
- 2025版土地征收及安置补偿中介服务合同3篇
- 全新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销售代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企业内部会计档案安全保密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度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销售合作协议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厨具品牌设计创新合同4篇
- 图像识别领域自适应技术-洞察分析
- 个体户店铺租赁合同
- 礼盒业务销售方案
-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试题及答案(100题)
- 小学五年级英语阅读理解(带答案)
- 仁爱版初中英语单词(按字母顺序排版)
- (正式版)YS∕T 5040-2024 有色金属矿山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标准
- 【奥运会奖牌榜预测建模实证探析12000字(论文)】
- 危险废物贮存仓库建设标准
- 多层工业厂房主体结构施工方案钢筋混凝土结构
- 救生艇筏、救助艇基本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