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昆明的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7课《昆明的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17课《昆明的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17课《昆明的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第17课《昆明的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昆明的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八上《昆明的雨》教学设计含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昆明雨的特点。

2.学习作者通过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

3.感悟作者对往昔的一种怀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理清思路,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品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雨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也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笔下寄托情感的载体,比如有“潇潇暮雨"、“寒雨连江”的悲情与愁苦,也有“润物无声"、“空山新雨”的喜悦和希望。那么今天,我们就跟随汪曾祺先生一起走进《昆明的雨》,看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

过渡语:请同学们齐读作者简介。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过渡语:作者为什么会写下这篇文章呢,请同学们看写作背景。(师读)

三、写作背景

《昆明的雨》写于1984年5月19日。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作者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

过渡语:正因为此,作者用淡淡的笔墨写下了这篇回忆性抒情散文。之前已经交代了同学们预习,现在,我来检查一下我们班的预习情况。老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以下字词(学生读后,师评,再全班齐读)。

四、字词积累

鲜腴(yú)吆喝(yāo)菌子(jùn)

缅甸(miǎn)辟邪(bì)密匝匝(zā)

过渡语: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上雨便难忘。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雨季。

五、活动一:走进一个浪漫丰满的雨季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1-5自然段,完成以下任务:

1、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昆明雨的感情的句子。

明确:我想念昆明的雨。

2、找出文章直接写昆明雨的段落,概括雨的特点。

明确:第5段: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请两位同学回答,师点评。

过渡语:昆明的雨是如此,那么在昆明的雨季里,作者会看到哪些景,遇到哪些人呢?让我们一起来寻觅那些镌刻在记忆中的凡人小事。

六、活动二:寻镌刻于记忆的凡人小事

1、默读课文,找找围绕着“昆明的雨”,作者主要回忆了哪些景、物、人与事?

用以下句式说话:“我思念昆明的雨,思念___________。"

例:我思念昆明的雨,思念那雨中极肥大的仙人掌。(第6段)

明确:我思念昆明的雨,思念那丑陋却味美的牛肝菌。(第7段)

我思念昆明的雨,思念那乒乓球大黑红黑红的杨梅。(第8段)

我思念昆明的雨,思念那娇声卖杨梅的小姑娘。(第8段)

我思念昆明的雨,思念那浓密飘香的缅桂花。(第9段)

我思念昆明的雨,思念那靠近酒店可以小酌的莲花池。(第10段)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小结:作者所思念的都是当时的凡人小事。

过渡语:作者写了那么多景、物、人、事,那么,他是用什么把这么多东西串联起来的呢?也就是说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2、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

3、作者为何选取小景、小事、平凡人入文?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明确:平凡事物是我们在生活中能经常接触的,易于被体会到、感受到的,却也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的,但汪老先生深藏于记忆,诉诸文章。可见他对生活的热爱,对昆明深厚的情感。作者想念的不仅是昆明的雨,景、物,更是对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宁静、恬然的生活的想念和热爱。

过渡语:王安忆说:当你读他的散文时,就好像在听一位老人唠着家常,慢慢悠悠,不急不躁,平平常常,但是你如果仅是这样理解他的散文,那就肤浅了……他文章全篇的谋局,句段的琢磨乃至标点的锻炼都是蕴含着深情的。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汪老先生淡而有味的语言。

七、活动三:品浸润于语言的淡而有味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圈画出文章中你觉得最有味道的语句,并在旁边作好批注。

2、请小组交流合作,派代表朗读相关语句,分享讨论成果。

品读1:昆明雨季的杨梅女孩(女生读)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明确: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写出了卖杨梅女子的娇美情态。表达对昆明雨季的怀念喜爱之情。

品读2:昆明雨季的缅桂花(男生读)

院里有一颗大缅桂,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她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明确:作者陶醉于缅桂花的丰满、馨香中,又被房东因惜花而送花的淳朴行为感动。

品读3:昆明雨季的木香花(齐读)

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明确:“爬"“遮”“密匝匝"“数不清”等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了作者对木香的喜爱和赞美。

小结:一首诗,一池清水,一段历史,一场雨,一条小街,一个小酒馆,一杯小酒,一座雨檐,一院木香花,带着悠闲恬淡生活的气息,勾起了一点淡淡的乡愁,勾勒了一幅雨中小酌图。与其说先生是在想念昆明的雨,不如说,是重返自己精神的桃花源,怀念那一段旧日美好的时光。

八、课堂结语

汪先生借助雨,勾连起现在和过去相隔四十年的两个时空,使得两种心绪不断疏离、重叠、交融。希望,以后同学们遇到雨,能想起我们今天的这堂课,能回忆起我们一起相处的这么愉快的45分钟,谢谢大家!

九、作业布置

模仿汪曾祺的笔法来描绘一下我们会同的雨。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昆明雨季的特点,感悟作者王真祺对昆明生活的想念和热爱的情感,品味汪真祺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总体来说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设计。

《昆明的雨》这篇文章是很美的,雨中的景很美,雨中的情很美甚至作者对往日的思念也很美。我设计了一些符合本节课语言风格的过渡语,让本节课营造一种具有语文气息的氛围,在本节课中,也是比较好的方面,赢得了听课老师的好评。通过过渡语的设置,每个环节之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从听课老师的评价里面来看,课堂比较有激情,课堂语言抑扬顿挫,师生之间配合得也比较好,教师的个性化点评做得比较到位。这是这节课做得比较好的方面。

但是,因为准备的时间比较仓促,还有一些不足需要改进。首先,板书上没有花费心思去设计,使得板书上缺少了本节课的昆明的雨的特点这一重点,板书没有达到美观,没有达到囊括本文的核心这一目的。另外,因为我开始怕上不完,以及缺少参加公开课的经验,有点紧张,所以在课堂进行的时候没有很从容,这节课如果能更加从容一点,更加符合这篇课文的特色。还有在讲到文章的线索的时候,学生讲到的答案是昆明的雨,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解释,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