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天台县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年浙江省天台县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年浙江省天台县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年浙江省天台县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年浙江省天台县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浙江省天台县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方法正确的是选项选项物质方法ACaO粉末(CaCO3)加入过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BCuSO4溶液(H2SO4)加入过量CuO粉末,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CNaOH溶液[Ca(OH)2]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DFe(Fe2O3)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A.A B.B C.C D.D2.某化学课代表对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是()A化学推论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①氧化物都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一定是氧化物②碱能使酚酞变红,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①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染②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C“低碳生活”D化学方程式书写①多使用一次性筷子,可使生活更加便利②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有利于减少碳排放①置换反应:2Fe+6HCl=2FeCl3+3H2②复分解反应:NaOH+HCl=NaCl+H2OA.A B.B C.C D.D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t2℃丙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变为不饱和溶液B.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明显的是甲C.t2℃甲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D.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到t1℃,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比乙的多4.下列化学观念错误的是A.转化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B.微粒观: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C.结构观: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D.分类观:氧气、氮气、氢气均属于非金属单质5.经实验测定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1020304050NaCl/g35.836.036.336.637.0KNO3/g20.931.645.863.985.5A.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在20℃时,10g水中加入5gNaCl可得到质量分数为33.3%的NaCl溶液D.分别将两种物质的100g饱和溶液从50℃降至10℃,KNO3析出的晶体多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表对应内容中,不正确的是()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二手烟”也会危害身体健康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无色氧气加压后变成淡蓝色液氧氧分子的体积变小了C.金属铝和金属镁的化学性质不同不同种金属的原子的结构不同D.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碳原子在等体积空间内接触碰撞的氧分子数目不同A.A B.B C.C D.D7.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氢气点燃前需验纯,则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验纯②单质由同种元索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③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则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④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⑤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④⑤8.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H2O2、H2SO4中均含有氢分子B.KCl、KClO、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表示的粒子都是阳离子D.CO、CO2、H2CO3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9.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但体内水的质量分数一般都在60%以上B.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土地沙漠化,对人体有害,我们应该控制碳的排放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而生活用水量所占用水量的百分比最大,我们要节约用水D.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化石燃料带来的大气污染10.善于归纳总结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分子特征B.数字含义①分子质量、体积都很小②水结冰后水分子间隔变小③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大②Fe2+:1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②:氧化汞中汞元素显+2价③NO2: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C.俗名与化学式D.结构与性质①生石灰—CaO②小苏打—Na2CO3③苛性钠—NaOH①Na和Na+两种粒子一核外电子排布不同性质不同②金刚石和石墨一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③H2O和H2O2—分子结构不同性质不同A.A B.B C.C D.D11.对“大棚”农作物施用“汽水”(碳酸溶液),是近年来在种植生产中兴起的一种新方法。对于其作用的下列几种叙述:①加速植物光合作用;②冬天有助于农作物“防冻”;③有利于改良碱性土壤,调节pH;

④可促进土壤中的Ca2+、Mg2+被植物吸收。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全部12.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粒子有6个质子B.该粒子有2个电子层C.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D.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13.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若实验室用此药品制取O2,下列装置中最合理的是A. B. C. D.14.下列现象或过程中,利用的是物质化学性质或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的是()A.长期掩埋于地下的铁器上产生红褐色斑点B.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利用硝酸铵和水混合后摇动制冷C.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15.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循环体系。根据图示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①~⑥中,正确的是根据上图得出的下列结论①~⑥中,正确的是①该技术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②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③该过程所用的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④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⑤该体系有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氢气;⑥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产物是混合物。A.①②④⑥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回答下列问题:古代丝绸之路中的“丝”指的是蚕丝,蚕丝的化学成分与动物毛发相似,则蚕丝富含_____(填序号)。A无机盐B蛋白质C糖类D维生素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硝酸钾、硫黄和木炭等组成,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反应为:S+2KNO3+3C═X+3CO2↑+N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如图中打开可乐的瓶塞,可观察到大量气泡冒出,原因是_____。做饭时,若燃气灶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则需要_____(填“调大”或“调小”)灶具的进风口。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可简要表示为:①NH3+CO2+H2O=NH4HCO3;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③2NaHCO3Na2CO3+H2O+CO2↑。纯碱属于_____(填“酸”“碱”或“盐”)。有人认为“联合制碱法”有以下优点,正确的是_____。A生产过程中部分产物可作为原料使用B副产品是一种氮肥C反应均不需要加热,可节约能源第②步反应中加入的是磨细的食盐粉,将食盐磨细的目的是_____。25℃时,将ag碳酸钠溶解于5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此温度下碳酸钠的溶解度为_____g(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18.(8分)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A脱水性属于浓盐酸的物理性质B碱中都含有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C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DNa2CO3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化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的盐是_____;治疗胃酸过多症可以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小华同学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到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触摸试管壁有灼热感,于是他马上得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热量”的结论。但是小丽提出异议:热量不一定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的,理由是_____。NaCl溶液中有少量的CaCl2、MgSO4杂质,除去杂质的操作是:①依次加入过量的Ba(OH)2、Na2CO3溶液:②过滤:③向滤液中加适量的稀盐酸,然后蒸发、结晶。①过滤时需要使用玻璃棒,则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_____?②请写出加入Ba(OH)2溶液的作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③过滤后滤液中除NaCl外,还含有什么成分_____?向10g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中滴加73g的某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结束后称量剩余液体的质量为80.8g,求原氢氧化钠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在小英家的仓库里,堆放着一袋袋化肥一一碳酸氢铵(NH4HCO3).过了一个夏天,小英发现这种化肥所持有的刺激性气味变得更浓烈了,有些化肥袋里碳酸氢铵变少了,检查发现变少的化肥包装袋没有密封,化肥也没有撒落在地上,更没有人进过仓库开袋使用。为了探究这些化肥减少的原因,小英在实验室取了一些碳酸氢铵粉末,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过一会儿观察到粉末完全消失,同时也闻到了这种刺激性气味.粉末为什么会消失呢?(提出问题)碳酸氢铵粉末消失的原因是什么?(猜想)①碳酸氢铵粉末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由固态变成它的气态。②碳酸氢铵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可能产生的物质有氨气和一些氧化物。(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铵属于氨肥,不具有升华的性质,说明上述猜想__________(填序号)不成立;②氨气(化学式NH3)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碱性,但干燥的氨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剂变蓝;③NO2为红棕色气体。NO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易发生反应:2NO+O2=2NO2(4)(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适量碳酸氢铵于试管中加热,如图一所示,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导管口产生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且试纸变蓝,但未见红棕色气体分解产物中有______,没有__________②按如图二所示装置继续实验,直到反应完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解产物中有__________(5)(应用)①利用氨气的化学性质,请写出实验室检验氨气的方法(写出实验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如果你家里有碳酸氢铵化肥,你应该如何保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

A、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会将主要物质除去,故A错误;B、CuO能与稀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B正确;C、Ca(OH)2能与过量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故C错误;D、Fe和Fe2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将主要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故选B。【点睛】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B【解析】

A、①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故氧化物都含氧元素,但是含氧元素的不一定是氧化物,如碳酸钙含氧元素,但是不是氧化物,错误;②碱能使酚酞变红,但是使酚酞变红的不一定是碱,如碳酸钠能使酚酞变红,但是是盐,错误;该选项都错误,不符合题意;B、①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说法正确;②保护金属资源有三条途径,一是防止金属锈蚀,二是金属的回收利用,三是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说法正确;该选项都正确,符合题意;C、①多使用一次性筷子,会造成资源浪费,不是“低碳生活”,说法错误;②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减少碳排放,说法正确;该选项存在错误,不符合题意;D、①置换反应: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错误;②复分解反应:,正确;该选项存在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3、D【解析】

A、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t2℃丙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变为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B、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明显的是甲,故B;C、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较大。t2℃甲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有物质甲析出,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C正确;D、由于甲和乙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故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到t1℃,甲析出晶体的质量不一定比乙的多,故D错误。故选D。4、B【解析】

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其中不含有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分子的构成不同,构成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故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气、氮气、氢气均属于非金属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5、C【解析】

由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表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受温度影响较大。【详解】A、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在20℃∼30℃温度范围内分别从36g∼36.3g、31.6g∼45.8g,所以曲线会相交,则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故A正确;B、由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表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C、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10g水中加入溶解的NaCl的质量为,10g水中加入5gNaCl可得到质量分数为的NaCl溶液,故C不正确;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受温度影响较大,分别将两种物质的100g饱和溶液从50℃降至10℃,KNO3析出的晶体多,故D正确。故选C。【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表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6、B【解析】

A、“二手烟”也会危害身体健康,是因为烟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B、无色氧气加压后变成淡蓝色液氧,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C、金属铝和金属镁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不同种金属的原子的结构不同,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D、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是因为碳原子在等体积空间内接触碰撞的氧分子数目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7、A【解析】

①任何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都需要验纯。①正确;②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比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②错误;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那么制取氧气,则反应物必须有氧元素。③正确;④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也会生成盐和水,但是不是中和反应。④错误;⑤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是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⑤错误。故选A。8、D【解析】

A.H2O、H2O2、H2SO4中均含有原子,故说法错误;B.KCl、K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显+1价,化合价相同。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显+5价。故说法错误;C.表示的是原子,故错误;D.CO、CO2、H2CO3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说法正确。故选D。9、C【解析】

A、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但体内水的质量分数一般都在60%以上,故A正确;B、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土地沙漠化,对人体有害,我们应该控制碳的排放,故B正确;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而工业用水量所占用水量的百分比最大,我们要节约用水,故C不正确;D、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化石燃料带来的大气污染,故D正确。故选C。10、D【解析】

A、分子特征:②水结冰体积变大,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不符合题意;B、数字含义:①Fe2+: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不符合题意;C、俗名与化学式:②小苏打化学名是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不符合题意;D、结构与性质:①Na和Na+两种粒子一核外电子排布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性质不同;②金刚石和石墨一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③H2O和H2O2—分子结构不同性质不同,符合题意。故选D。11、D【解析】①因为碳酸受热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从水中逸出,二氧化碳与水都为光合作用的原料,故可加速光合作用进行,正确;②因为碳酸受热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形成温室效应,故有助于农作物“防冻”,正确;③碳酸显酸性,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利于植物生长,正确;④碳酸溶液会电离出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进而可以形成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而植物主要以离子形式吸收矿质元素,正确。故选D。12、C【解析】

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该粒子有16个质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结构示意图中弧线表示电子层,该粒子有3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13、D【解析】

A、15%的H2O2溶液从长颈漏斗倒入全部与二氧化锰,图中装置不能控制反应速率,故A错误;B、15%的H2O2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反应速率较快,不能通过滴加水的方法控制反应速率,故B错误;C、15%的H2O2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反应速率较快,不能通过加水的方法控制反应速率,故C错误;D、图中所示装置能控制15%的H2O2溶液滴加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故D正确。故选D。14、A【解析】

A、长期掩埋于地下的铁器上产生红褐色斑点,是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利用硝酸铵和水混合后摇动制冷是物质溶于水吸热,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点睛】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变化是指正在发生的过程,性质是物质表现出来的特性,一般加上能或不能、易或不易等。15、A【解析】

①该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说法正确;②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有机物,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燃烧可得到二氧化碳,故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互相转化,说法正确;③该过程所用的催化剂不是二氧化锰,说法错误;④该技术通过分解水产生氢气,然后氢气和二氧化碳在复合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液化石油气等,可以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说法正确;⑤该体系中二氧化碳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使用,故该体系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不是氢气,说法错误;⑥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液化石油气、汽油等两种以上物质,属于混合物,说法正确。故正确的是①②④⑥;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BK2S压强减小,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调大【解析】

(1)动物毛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由于蚕丝的化学成分与动物毛发相似,则蚕丝富含蛋白质,故选B;(2)黑火药是由硝酸钾、硫黄和木炭等组成,共含钾元素、氮元素、氧元素、硫元素与碳元素五种元素;由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X+N2↑+3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相等,N、O、C的原子个数前后相等,而反应物中有S、K元素,生成物中应一定有S、K元素,则X中含有S、K元素,反应前共1个S原子,共2个K原子,则X中共1个S原子,共2个K原子,又X的化学计量数为1,则X的化学式为K2S;(3)打开汽水瓶冒出大量气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4)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是由于燃气燃烧不充分造成的,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以利于燃气充分燃烧。答案为:(1)B;(2)K2S;(3)压强减小,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4)调大。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盐AB加快反应速度,并使食盐反应充分2a【解析】

(1)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填:盐;(2)由以上三个反应可知,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可以循环使用,制取纯碱时同时生成NH4Cl,NH4Cl是一种氮肥,而2NaHCO3Na2CO3+H2O+CO2↑反应是需要加热的,故选AB;(3)因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则反应中加入的磨细的食盐粉,能使其充分反应且反应速率加快,故填:加快反应速度,并使食盐反应充分;(4)25℃时,将ag碳酸钠溶解于5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由溶解度的定义可知,某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溶质质量即是此物质该温时的溶解度,题目水为50g,溶解的溶质质量为ag,且恰饱和,故此温度下的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2ag碳酸钠达到饱和,即此时其溶解度为2ag;故填:;2a。18、D碳酸氢钠Al(OH)3+3HCl=AlCl3+3H2ONaOH固体溶于水也会放出热量引流,防止液体溅出Ba(OH)2+MgSO4=BaSO4↓+Mg(OH)2↓NaOH和Na2CO347%【解析】

(1)A浓盐酸没有脱水性,此选项错误;B碱中一般含有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但氨水中不含有金属离子,此选项错误;C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此选项错误;DNa2CO3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此选项正确。故选D。(2)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的盐是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症可以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氢氧化铝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OH)3+3HCl=AlCl3+3H2O。(3)小华同学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到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触摸试管壁有灼热感,于是他马上得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热量”的结论。但是小丽提出异议:热量不一定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的,理由是:NaOH固体溶于水也会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