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鱼我所欲也》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原卷版)【2023·湖南湘潭·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节选自《鱼我所欲也》)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不可得兼
风雨兼程
统筹兼顾B.不为苟得
一丝不苟
苟全性命C.人之所恶
深恶痛疾
褒善贬恶D.可以辟患
不以物喜
严阵以待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文段中蕴含着一个人生准则,请你概括出来。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一准则的理解。【2023·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断子之手足,子为④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⑤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节选自《墨子·贵义》)【注释】①予:给,送。②子:你。③冠履:鞋子和帽子。④为:愿意。⑤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舍生而取义者
万事皆贵于义也B.故不为苟得也
何故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贵义于其身也D.人皆有之
断子之手足2.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B.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C.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D.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在引出“舍生而取义”的论点后,运用比喻论证,分别从“所欲”“所恶”两方面论述。B.甲文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是心”,相对于“贤者”来说,普通人容易丧失。C.乙文论证的中心观点是“万事莫贵于义”。D.甲、乙两文都是关于“义”与“利”的论述,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4.将甲、乙两个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②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和《世说新语》(节选)回答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其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1.请你解释文中加点词语。(1)故患有所不辟也()
(2)贼既至()2.请你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4.荀巨伯可称为甲文中的“贤者”,请从甲乙两文中各找出句原文,加以证明。5.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请你举出一个事例。在今天,你是如何理解“舍生取义”的呢?【2023·四川南充·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孟子·告子上》)【乙】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①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选自《梅花岭记》,有删改)【注】:①【史忠烈公】明代督相史可法。忠烈,是他的谥号。因曾担任内阁大学士,故自称“阁部”。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忧虑,担心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同“德”,感恩、感激C.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停止D.被执至南门
执:押解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乡为身死而不受
汝当以同姓为吾后B.所欲有甚于生者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C.舍生而取义者也
遂为诸将所拥而行D.蹴尔而与之
诸将果争前抱持之8.下列对文本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注重推理,逻辑严密。开篇通过类比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B.乙文记述了江都城被攻陷后,和硕豫亲王劝史可法投降,史可法大骂而死,他的部将遵照他的遗言将他葬在梅花岭上。C.甲文孟子善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乙文饱含深情地叙述了史可法的悲壮事迹,极具感染力。D.甲文孟子认为“正义”“大义”比生命重要,能给予人不苟且偷生、不避祸患的勇气;乙文史可法用行动捍卫了他心中的“大义”。9.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2023·天津红桥·二模】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完成下面小题。鱼我所欲也《孟子》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死亦我所恶
恶:讨厌,憎恶B.蹴尔而与之
蹴:踩踏C.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得:得到D.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停止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所欲有甚于生者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B.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C.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行道之人弗受D.呼尔而与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B.文中的“本心”是指人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作者认为“本心”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是没有的,因为“贤者能勿丧耳”。C.选文综合运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注重推理,逻辑严密。D.文中,作者大量使用排比和对偶句,这样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极富文采和气势。【2023·湖南娄底·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鱼我所欲也《孟子》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4.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得之/则生 B.呼尔/而与之C.行道之人/弗受 D.此之谓失/其本心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邻) B.死亦我所恶
(讨厌,憎恨)C.所欲有甚于生者(在)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获得)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B.选文开头从人们常见的欲望谈起,用当时难得的食物(鱼与熊掌)设喻和类比,举例浅近,说理深刻。C.选文②段中“行道之人”“乞人”不愿受侮辱去得到那点饮食来活命,这是从反面举例诠释了“舍生取义”的观点。D.选文②段中分析了“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三个原因,其中“宫室之美”指国家方面,“妻妾之奉”指自家方面。7.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8.通读选文,谈谈对“本心”的理解和如何守住“本心”。【2023·四川资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告子上》)【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值:恰逢,赶上。②郡:古代的行政区划,这里指城。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所欲有甚于生者
皆以美于徐公B.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入则无法家拂士C.败义以求生
可以为师矣D.遂班军而还
康肃笑而遣之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死亦我所恶(2)故患有所不辟也(3)荀巨伯远看友人疾(4)不忍委之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4.孟子认为在“生”与“义”处于两难选择时,应舍生取义。请简要说说荀巨伯是怎样践行这一主张的?【2023·广东·江门市第二中学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乙】天祥至潮阳①,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②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③。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南乡拜而死。论曰:自古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尔。观天祥从容伏质,就死如归,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谓之“仁”哉。(节选自《宋史》,有删改)【注释】①潮阳:地名,与后文的“厓山”都是广东的地名。②弘范:元朝将领。③张世杰:南宋将领。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故患有所不辟也(2)蹴尔而与之(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4)万钟于我何加也2.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与俱入厓山/四时俱备 B.使为书招张世杰/乃丹书帛曰C.天祥泫然出涕/临表涕零 D.国亡不能救/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4.请用“/”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1)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文天祥的哪些表现,能够阐明【甲】文“舍生取义”的观点。(2)【甲】文中的“义”与【乙】文中的“仁”有何相同之处。【2023·上海杨浦·三模】阅读下面一首词和两段文,完成各题。【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露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乙】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放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基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丙】叶秀发传宋濂叶秀发,字茂叔,金华人。擢①庆元丙辰进士第。初授②福州长溪簿,调安庆府桐城丞③。金人犯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骑兵将迫,家人号泣求避,秀发叱之曰:“此正臣子竭力致身之日,虽死何憾,苟先去之,如一邑生聚④何?”修城浚濠⑤,日为备御计。会金人使谋者至,秀发擒之,亟斩于城门以徇⑥。金人计不得近,邑赖以完。其忠义出于天性,至死不变如此。绍定庚寅九月卒,年七十。卒之日,唯遗书籍数箧,弊衣一袭,至无以为敛。(节选自《文宪集》卷十)【注释】①擢:选拔。②授:任命。③丞:县丞:④生聚:指百姓。⑤浚濠:挖深护城河。⑥徇:示众。1.乙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竭力致身之日()(2)会金人使谋者至()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4.下列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死了又遗憾什么呢,如果我们先走了,那么全城的百姓该怎么办呢?B.即使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如果我们先离开了,那么全城的百姓该怎么办呢?C.即使死了又遗憾什么呢,如果我们先走了,那么全城的百姓能去哪里呢?D.虽然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如果我们先离开了,那么全城的百姓能去哪里呢?5.甲词中辛弃疾的理想是“______________”丙文中,面对强敌,叶秀发的言行印证了乙文作者的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6.丙文作者评价叶秀发“天性忠义”,从他的御敌之术和卒后“无以为敛”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人,7.下列对甲词和乙、丙两文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词首尾写实,中间写梦境,抒发了词人的抗金报国决心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B.乙文逻辑严密,气势充沛,论述了人生的理性抉择,体现了作者大义凛然的气节。C.乙文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辛弃疾和叶秀发具备,普通人是无此“心”的。D.甲词和乙丙两文中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增强了作品思想内容的表达效果。【2023·上海长宁·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乙】鱼我所欲也孟子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丙】不苟取胡汲仲先生长孺①,号石塘,特立独行,刚介有守。赵松雪尝为罗司徒奉钞百锭②,为先生润笔③,请作乃父墓铭。先生怒曰:“我岂为宦官作墓铭邪!”是日,先生正绝粮,其子以情白,坐上诸客咸劝受之,先生却愈坚。观此,则一毫不苟取于人,从可知矣,故虽冻馁有所不顾也。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注释】①胡长孺(1249—1323)元诗人。字汲仲,号石塘。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②赵松雪:即赵孟頫,号松雪道人,元代著名书画家。罗司徒:即罗源,被元朝拘获的南宋宦官,后事元,官至徽政使加大司徒。③润笔:稿费。1.【甲】诗作者文天祥是__________(朝代)人,【乙】文作者孟子则生活在__________时期。2.解释【丙】文加点的词语。(1)则一毫不苟取于人()
(2)故虽冻馁有所不顾也。()3.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得之则生/行道之人弗受B.万钟于我何加焉/则一毫不苟取于人C.此之谓失其本心/其子以情白D.为宫室之美/为先生润笔4.对【丙】文画线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坐上诸客咸劝受之,先生却愈坚。A.坐在上面的几位客人都奉劝他接受(润笔),先生拒绝得更加坚决。B.座位上的几位客人都奉劝他接受(润笔),可是先生坚决拒绝。C.座位上的几位客人都劝慰他接受(润笔),先生拒绝得更加坚决。D.坐在上面的几位客人都劝慰他接受(润笔),可是先生坚决拒绝。5.孟子所说的“本心”,文天祥则表述为“________”。在【丙】文中,胡汲仲先生拒收巨额“润笔”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表现了胡汲仲先生“__________”的品德。可见,这样的“本心”是一脉相承的,它是古代中国主流知识分子的精神写照。6.【丙】文是记叙文,叙述简洁,描写生动,寥寥数语就生动刻画了主人公的形象。请参照上述对【丙】文的简析,选择【甲】诗或【乙】文进行简析。我选【
】,其特点是。【2023·吉林松原·一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上面的选文出自_________家经典著作《__________》。2.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故不为苟得也()(2)死亦我所恶()(3)故患有所不辟()(4)非独贤者有是心()3.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1)舍生而取义者也(2)贤者能勿丧耳4.选文用________的手法,从________两方面提出论点。5.为了“取义”,孟子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鱼我所欲也》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解析版)【2023·湖南湘潭·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节选自《鱼我所欲也》)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不可得兼
风雨兼程
统筹兼顾B.不为苟得
一丝不苟
苟全性命C.人之所恶
深恶痛疾
褒善贬恶D.可以辟患
不以物喜
严阵以待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文段中蕴含着一个人生准则,请你概括出来。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一准则的理解。【答案】1.B2.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3.准则:舍生取义。理解:生命是珍贵的,当面对生死抉择的紧要关头,要坚守正义而不惜牺牲生命。在新的时代也要见义勇为,勇于坚持正义的事业,做于人于国有益的事。【解析】1.A.同时占有几样东西或进行几件事情\加倍的,双倍的\同时占有几样东西或进行几件事情;B.都是“苟且”的意思;C.厌恶\厌恶\罪恶、邪恶,与“善”相对;D.凭借\因为\来;故选B。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非独,不仅、不只是;是心,这种心;勿,不;丧,丧失。3.第一问:考查筛选信息。根据文本中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可知,人生准则是:舍生取义。即在生与义发生矛盾时,要选择义,放弃生。第二问: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舍生取义不仅适用于古代,同样适用于当代。当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应果断的放弃个人利益,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在中华民族实现百年复兴的关键节点,“舍生取义”这一人生准则显得更加重要。【参考译文】: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为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2023·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断子之手足,子为④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⑤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节选自《墨子·贵义》)【注释】①予:给,送。②子:你。③冠履:鞋子和帽子。④为:愿意。⑤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舍生而取义者
万事皆贵于义也B.故不为苟得也
何故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贵义于其身也D.人皆有之
断子之手足2.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B.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C.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D.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在引出“舍生而取义”的论点后,运用比喻论证,分别从“所欲”“所恶”两方面论述。B.甲文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是心”,相对于“贤者”来说,普通人容易丧失。C.乙文论证的中心观点是“万事莫贵于义”。D.甲、乙两文都是关于“义”与“利”的论述,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4.将甲、乙两个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②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答案】1.C2.C3.A4.①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做呢?②就因天下比不上生命可贵。【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辨别词义。A.义:名词,道义/名词,正义;B.故:连词,所以/名词,缘故;C.是:代词,这/代词,这;D.之:代词,这种(本性)/助词,的;故选C。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及结构来分析划分停顿。句意: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鱼”“我所欲也”是比喻之一,分为主谓两部分;“熊掌”“亦我所欲也”是比喻之二,分为主谓两部分;“二者不可得兼”是假设,“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是结论。据此可断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故选C。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A.甲文开头,从人们常见的欲望谈起,从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运用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提出“舍生而取义”的中心论点;然后运用对比论证,分别从“所欲”“所恶”两方面进行正反论述。因此本项中“运用比喻论证,分别从‘所欲’‘所恶’两方面论述”错误;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如使:假如,假使;甚:超过;则:那么;辟:同“避”,躲避;为:做;(2)则:就;若:如;身:生命。【参考译文】:【甲】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乙】
墨子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如果)现在对某人说:‘给你帽子和鞋子,然后斩断你的手足,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这人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为帽子和鞋子比不上手足可贵。又说:‘给你天下,然后把你杀死,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天下比不上生命可贵。(可是)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厮杀,这就是把正义看得比生命更为可贵啊!所以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和《世说新语》(节选)回答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其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1.请你解释文中加点词语。(1)故患有所不辟也()
(2)贼既至()2.请你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4.荀巨伯可称为甲文中的“贤者”,请从甲乙两文中各找出句原文,加以证明。5.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请你举出一个事例。在今天,你是如何理解“舍生取义”的呢?【答案】1.
同“避”,躲避
已经2.(1)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2)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使整个城都因此获救。3.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4.【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乙】“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5.(1)示例:文天祥宁死不向元军投降;苏武被扣于匈奴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史可法宁死不向清军投降,甘愿处死;谭嗣同在能够出走的情况下没有出走,而是选择了为变法流血牺牲……(写出一个即可)(2)示例:在危难关头,当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受到损害时,作为国人要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献出生命也在所不异:在和平时期,每个人都要为国家,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付出不求回报,无私奉献,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1)“故患有所不辟也”的句意是:因此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辟:同“避”,躲避。(2)“贼既至”的句意是:贼人已经来到。既:已经。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非独(不仅)、是心(这种心)、皆(全,都)、耳(罢了)”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遂(于是,就)、还(回)、获全(获得保全)”几个词是重点词语。3.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语句“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的意思是:(我)远道而来看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求生。“远来相视”省略了主语“荀巨伯”,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筛选出符合题意的语句作答。【乙】文叙写荀巨伯大老远去探望生病的友人,却遇上了战乱。荀巨伯不肯舍朋友而去,并且愿意牺牲自己以保全友人。文章中“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体现荀巨伯是个“贤者”。荀巨伯的行为也符合【甲】文所说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和“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所说的“贤者”的标准。5.开放性试题。(1)从积累的中华民族历史上仁人志士的“舍生取义”的事迹概括作答。如:文天祥被无军俘虏后,宁死不屈,拒绝降元;闻一多怒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手枪等,答案是多元的。(2)“舍生取义”意思是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我们生活在和平时代,但当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受到损害时,我们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为了正义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做到无私奉献,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能从维护正义而不怕牺牲有角度来谈理解即可。答案为唯一。【参考译文】:【甲】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为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乙】荀巨伯到远方看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朋友对荀巨伯说:“我如今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离开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看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求生,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这时胡人已经到了,问荀巨伯说:“大军一到,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而离开,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生命。”胡兵听后相互议论说到:“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要攻入这个讲究道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使整个城都因此获救。【2023·四川南充·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孟子·告子上》)【乙】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①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选自《梅花岭记》,有删改)【注】:①【史忠烈公】明代督相史可法。忠烈,是他的谥号。因曾担任内阁大学士,故自称“阁部”。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忧虑,担心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同“德”,感恩、感激C.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停止D.被执至南门
执:押解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乡为身死而不受
汝当以同姓为吾后B.所欲有甚于生者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C.舍生而取义者也
遂为诸将所拥而行D.蹴尔而与之
诸将果争前抱持之8.下列对文本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注重推理,逻辑严密。开篇通过类比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B.乙文记述了江都城被攻陷后,和硕豫亲王劝史可法投降,史可法大骂而死,他的部将遵照他的遗言将他葬在梅花岭上。C.甲文孟子善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乙文饱含深情地叙述了史可法的悲壮事迹,极具感染力。D.甲文孟子认为“正义”“大义”比生命重要,能给予人不苟且偷生、不避祸患的勇气;乙文史可法用行动捍卫了他心中的“大义”。9.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答案】6.A7.D8.B9.(1)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2)但(在)匆忙慌乱中不能落在敌人的手里死去,谁(能)替我在城破时完成这个(为国而死)的大节呢?【解析】6.A.句意:因此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患:祸患,灾难;故选A。7.A.介词,为了/动词,作为;B.介词,引出比较的对象,比/介词,在;C.表顺承,可不译/表修饰,可不译;D.均为代词,都译为“他”;故选D。8.B.根据【乙】文第二段结尾处“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可知,到最后未寻得史可法的尸骨,于是拿史可法衣冠代替尸骨埋葬在梅花岭上;“他的部将遵照他的遗言将他葬在梅花岭上”表述有误;故选B。9.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万钟:优厚的俸禄;辩:同“辨”,辨别;何加:有什么益处;(2)然:但是;仓皇:匆忙慌乱;为:替。【参考译文】:【甲】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为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一碗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如果盛气凌人地呼喝着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接受了它。这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乙】顺治二年乙酉(年)四月,江都被(清兵)围困的(形势)很危急。督相史忠烈公知道局势(已)不可挽救,(就)召集众将领告诉他们说:“我发誓与扬州城同作殉国(之物),但(在)匆忙慌乱中不能落在敌人的手里死去,谁(能)替我在城破时完成这个(为国而死)的大节呢?”副将军史德威悲痛激昂地(表示愿意)担负这一任务。忠烈高兴地说:“我还没有儿子,你应当凭同姓的关系作我的后嗣。我(要)写信(禀告)太夫人,把你(的名字)记入(我的)家谱,排在(太夫人的)孙儿辈中。”二十五日,(江都)城沦陷,忠烈抽出刀来自刎。众将领果然争着上前抱住他(不让他自杀)。忠烈大声呼唤德威,德威(悲痛)流泪,不能举刀,于是被众将领簇拥着走。到小东门,清兵像密林般地到来,副使马鸣骤、太守任民育和都督刘肇基等众将领都战死了。忠烈就瞪着眼看敌人说:“我就是(大明朝的)史阁部”。被(俘)押到南门,和硕豫亲王用“先生”(的名称)称呼他,劝他投降。忠烈大骂而死。当初,忠烈(留下)遗言:“我死后应葬(在)梅花岭上。”到这时,德威寻找史公的尸骨不能找到,就拿(他的)衣冠(代替尸骨)埋葬他(在梅花岭上)。【2023·天津红桥·二模】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完成下面小题。鱼我所欲也《孟子》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死亦我所恶
恶:讨厌,憎恶B.蹴尔而与之
蹴:踩踏C.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得:得到D.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停止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所欲有甚于生者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B.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C.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行道之人弗受D.呼尔而与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B.文中的“本心”是指人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作者认为“本心”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是没有的,因为“贤者能勿丧耳”。C.选文综合运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注重推理,逻辑严密。D.文中,作者大量使用排比和对偶句,这样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极富文采和气势。【答案】1.C2.A3.B【解析】1.C.“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的意思是: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得:同“德”,感激。故选C。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都是介词,表比较;B.动词,做/介词,为了;C.代词,它/助词,的;D.动词,给/语气词,吗;故选A。3.B.有误,结合“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的意思“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可知“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是没有的”错误。故选B。【参考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吆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2023·湖南娄底·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鱼我所欲也《孟子》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4.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得之/则生 B.呼尔/而与之C.行道之人/弗受 D.此之谓失/其本心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邻) B.死亦我所恶
(讨厌,憎恨)C.所欲有甚于生者(在)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获得)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B.选文开头从人们常见的欲望谈起,用当时难得的食物(鱼与熊掌)设喻和类比,举例浅近,说理深刻。C.选文②段中“行道之人”“乞人”不愿受侮辱去得到那点饮食来活命,这是从反面举例诠释了“舍生取义”的观点。D.选文②段中分析了“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三个原因,其中“宫室之美”指国家方面,“妻妾之奉”指自家方面。7.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8.通读选文,谈谈对“本心”的理解和如何守住“本心”。【答案】4.D5.B6.B7.①不仅贤明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不过是贤明的人能够保有本心不丧失罢了。②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8.“本心”在本文是指羞恶之心,孟子认为本心“人皆有之”,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贤者能勿丧耳”。因为人只有拥有“义”,才能分清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万种”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也就是本心)。【解析】4.考查朗读节奏划分。D。“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正确句读是:此之谓/失其本心。故选D。5.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A.乡:同“向”,先前、从前,不是“乡邻”;C.于:介词,比,不是“在”;D.得:同“德”,感激,不是“获得”;故选B。6.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孟子是战国时期人,不是“春秋时期”;C.不是从“反面举例”诠释了“舍生取义”的观点,而是从“正面举例”;D.“为宫室之美”的意思是:为了住房的华丽。“宫室之美”不是指国家方面;故选B。7.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非独(不只,不仅)、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是(这)、心(思想)、丧(丧失)”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万钟(指高位厚禄)、辩(同‘辨’)、于(对)、何加(什么益处)”几个词是重点词语。8.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孟子所说的“本心”,是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在本文中侧重指羞恶之心。孟子认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愿意采用;通过不正当的办法就可以避免祸患,而有的人不愿意去干。是因为还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爱的“义”,还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不义”。不单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了。因此,从这个意义说,人只有拥有“义”,就能做到不被“万种”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有“义”,这样也就能够守住人的“本心”了。据此理解分析作答。【参考译文】: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灾祸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一碗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如果盛气凌人地呼喝着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2023·四川资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告子上》)【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值:恰逢,赶上。②郡:古代的行政区划,这里指城。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所欲有甚于生者
皆以美于徐公B.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入则无法家拂士C.败义以求生
可以为师矣D.遂班军而还
康肃笑而遣之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死亦我所恶(2)故患有所不辟也(3)荀巨伯远看友人疾(4)不忍委之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4.孟子认为在“生”与“义”处于两难选择时,应舍生取义。请简要说说荀巨伯是怎样践行这一主张的?【答案】1.D2.①厌恶,讨厌;②同“避”,躲避;③从远方;④丢下,舍弃。3.①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②朋友对巨伯说:“我如今就要死去了,你赶紧离开!”4.荀巨伯探望重病的朋友,这是“义”。胡贼攻打城池,他的生命遇到危险,不听朋友的劝离,而是选择留下。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保护他的病友,这就是舍生取义。不仅救了朋友的性命,更让敌军自惭而退。【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介词,胜过、超过/介词,比;B.连词,那么/连词,如果;C.连词,来/介词,凭借;D.表承接,可不译\表承接,可不译;故选D。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①句意: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恶:厌恶,讨厌;②句意:所以有祸患(我)不躲避。辟:同“避”,躲避;③句意: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重病的朋友。远:从远方;④句意:我不忍心舍弃他。委:丢下,舍弃。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非独,不仅,不只是。是心,这种心理。皆,都。丧,丧失。(2)语,告诉,对……说。去,离开。4.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荀巨伯远看友人疾”体现了荀巨伯对友人真挚的情义,友人生病,便来探望。“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友人劝荀巨伯离开,荀巨伯说自己不能“败义以求生”,体现了荀巨伯对“义”的坚持,即使面对死亡的危险,也不背离朋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荀巨伯愿意用自己的死亡来换取朋友的生存,这就是舍生取义。【参考译文】:【甲】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所以有祸患(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却不去做。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道德不丢失罢了。【乙】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重病的朋友,正好赶上胡贼攻打城池。荀巨伯的朋友对荀巨伯说:“我如今就要死去了,你赶紧离开!”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应该做的吗?”这时胡贼已经到了,问荀巨伯:“大军到了,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留在城中?”荀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胡贼听了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使整个城都因此获救。【2023·广东·江门市第二中学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乙】天祥至潮阳①,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②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③。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南乡拜而死。论曰:自古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尔。观天祥从容伏质,就死如归,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谓之“仁”哉。(节选自《宋史》,有删改)【注释】①潮阳:地名,与后文的“厓山”都是广东的地名。②弘范:元朝将领。③张世杰:南宋将领。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故患有所不辟也(2)蹴尔而与之(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4)万钟于我何加也2.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与俱入厓山/四时俱备 B.使为书招张世杰/乃丹书帛曰C.天祥泫然出涕/临表涕零 D.国亡不能救/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4.请用“/”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1)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文天祥的哪些表现,能够阐明【甲】文“舍生取义”的观点。(2)【甲】文中的“义”与【乙】文中的“仁”有何相同之处。【答案】1.(1)祸患、灾难
(2)踩踏
(3)同“辨”,辨别
(4)益处2.(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心,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2)这样的做法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失去了人固有的羞恶之心。3.C4.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5.(1)①文天祥被俘后,坚决不向张弘范行跪拜礼;②写诗明志,拒绝招降要求;③国家灭亡后,不受利诱,不事二主;④向着南方拜别从容就义。(2)都可以理解为仁义、仁爱、正义,是指不违背本心(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的修养);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大义。【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词语解释时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 3705-T 17-2024《白榆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 一年级口算练习题大全(可直接打印A4)
- 文书模板-《固定资产移交报告》
- 玻璃制造的保温与隔热效应考核试卷
- 家庭纺织品的销售模式与渠道考核试卷
- 学校书法教师工作总结5篇
- 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考核试卷
-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
- 林业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开发与利用考核试卷
- 焙烤食品制造中的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体系考核试卷
- 期中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 期中押题卷(试题)-2024-2025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 期中模拟(1-3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点亮文明 课件 2024-2025学年苏少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廉政法规知识测试及答案
- 托育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内蒙古农牧业融资担保限公司招聘28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5.1 延续文化血脉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
- 湖北省襄阳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CCUS技术行业现状调查与前景策略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25形势与政策:七十五载砥砺奋进创辉煌 中国式现代化继往开来兴伟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