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失地前后收入变化的调查报告及松木脱脂行为的热重研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13/18/wKhkGWYGws6ARv9pAAFpsibVkvE881.jpg)
![失地农民失地前后收入变化的调查报告及松木脱脂行为的热重研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13/18/wKhkGWYGws6ARv9pAAFpsibVkvE8812.jpg)
![失地农民失地前后收入变化的调查报告及松木脱脂行为的热重研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13/18/wKhkGWYGws6ARv9pAAFpsibVkvE8813.jpg)
![失地农民失地前后收入变化的调查报告及松木脱脂行为的热重研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13/18/wKhkGWYGws6ARv9pAAFpsibVkvE8814.jpg)
![失地农民失地前后收入变化的调查报告及松木脱脂行为的热重研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13/18/wKhkGWYGws6ARv9pAAFpsibVkvE88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河南省焦作市失地农民失地前后收入变化的调查报告对农民而言,土地的作用有二:其一,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二,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说,土地对农民的第二个作用是从第一个作用衍变而来的:自古以来,土地就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但是,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等因素的影响,河南省焦作市郊区农民的人均土地占有量逐年减少,土地正在变成一种稀缺的资源,由此导致农民家庭收入以及收入来源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总体上看,农民的家庭收入因为土地被征用呈下降趋势。本调查将在描述农民家庭收入及其收入来源变化趋势的基础上,进而探讨导致这一变化的成因。一、研究方法1.调查对象的选取本调查以河南省焦作市新城区四个村庄的农户为总体,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 表1: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描述频次百分率有效百分率累加百分率年龄20岁以下6917.317.317.320——30岁8421.121.138.330——40岁7318.318.356.640——50岁9523.823.880.550——60岁6315.815.896.260岁以上153.83.8100.0总计399100.0100.0性别男25664.265.065.0女13834.635.0100.0总计39498.7100.0缺省值99.0051.3总计399100.0农民是否户口农转非是7418.520.520.5否28771.979.5100.0总计36190.5100.0缺省值99.00389.5总计399100.02.资料收集方法主要采取问卷法和入户访谈法收集资料。选取河南焦作市新城区作为调查点,随机抽取四个乡镇,再从每一乡镇中抽取一个村庄,根据随机原则,每一村庄抽取100个样本,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9份,有效回收率99.75%。本研究设定双轨检验的显著度sig=0.01。3.资料整理与分析利用SPSS/11.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描述统计和双变量的交互分类统计。4.样本的基本情况描述①年龄结构状况如表1中所显示,被调查者中20岁以下的有69人,占样本总数的17.3%;20至30岁之间的有84人,占总量的21.1%;30至40岁之间有73人,占总量的18.3%;40至50岁之间的有95人占总量的23.8%;50至60岁之间的有63人占总量的15.8%;而60岁以上的有15人,占总量的3.8%。这说明此次调查选取的样本误差很小,可以最大限度地代表当地不同年龄人群对于耕地占用状况的不同看法,同时也能最大可能的代表样本总体的状况。②性别比例状况如表1中所显示,被调查者中男性256人,占样本总量的64.2%,女性138人,占样本总量的34.6%。③户籍状况如表1所显示,河南省焦作市并没有出现因为失地而将大批农民户籍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户口。其中户口转为非农的样本有74个,占样本总量的18.5%;而户口没有转为非农的样本有287个,占样本总量的71.9%。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关于失地农民家庭收入问题的分析①失地农民耕地征用前的家庭收入情况及主要收入来源表2:被调查者土地占用前家庭收入主要来源频次百分率有效百分率累加百分率有效选项种植业25463.768.568.5养殖业194.85.173.6从事非农职业205.05.479.0种植业、养殖业7619.020.599.5种植业、从事非农职业2.5.5100.0总计37193.0100.0缺省值99.00287.0总计399100.0河南省焦作市地处中原,传统农业在当地农村长期占据主要地位。对于农民失地之前的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调查(如表2)发现,该地区农民主要依靠种植业和养殖业获取家庭收入,这两类被调查者占到总数的87.5%,从事非农职业的有20人,占总数的5%。同时,由于样本处于城市郊区,这就给了农民既到城市工作又从事种植业的可能性,这部分人占样本总数的0.5%,比例很小。以传统表3:被调查者土地占用前家庭收入频次百分率有效百分率累加百分率有效选项2000以下215.35.75.72000——400016741.945.350.94000——60004411.011.962.96000——80007218.019.582.48000——100005213.014.196.51——1.5万92.32.498.91.5——2万41.01.1100.0总计36992.5100.0缺省值99.00307.5总计399100.0表4:被调查者土地占用后家庭收入来源频次百分率有效百分率累加百分率从事大农业生产种植业养殖业种植业、养殖业2261175.51.529.36.01.631.819.320.981.3从事非农工作城市打工4973312.318.3.813.319.8.813.340.841.6做小生意其他从事兼业工作城市打工、种植业832.0.82.2.843.844.6城市打工、养殖业城市打工、做小生意184.54.949.5种植业、做小生意71.81.983.2养殖业、做小生意123.03.386.4城市打工、种植业、养殖业317.88.494.8种植业、养殖业、做小生意82.02.297.0种植业、养殖业、其他2.5.597.6城市打工、种植业、养殖业、做小生意92.32.4100.0总计36892.2100.0缺省值99.00317.8总计399100.0农业为基础的焦作农村地区,农民的家庭收入也不可能很高,基本上只能满足温饱而已。表3表明,该地农民家庭年收入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情况,收入很低的家庭和很高的为少数,年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家庭有21户、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家庭有13户,分别占样本总量的5.3%和3.3%。大多数家庭年收入在2000元至1万元之间,其中又以2000——4000元之间的家庭最多,为167户,占样本总量的41.9%,其它依次是6000至8000元18%,8000至10000元14.1%,4000至8000元11%。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可以从当地产业结构上来分析。由于当地农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农民们大多依靠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获取家庭收入,因而不可能有太多的现金收入。但同时由于当地田地肥沃,种植技术较先进,因此农民收入也不至于太低。少数农户家庭拥有其他农户不具备的关系网络,这些城市郊区的农户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半边户”(家庭中有一个或者几个在城市工作的人,农忙时其也加入农业生产中来的农户家庭),“半边户”家庭中有固定的资金收入其收入与纯农户家庭相比可能会高出许多。表5:被调查者土地占用后家庭收入频次百分率有效百分率累加百分率有效选项1000以下4210.511.411.41000——300013433.636.447.83000——50004110.311.159.05000——70004310.811.770.77000——9000297.37.978.59000——140005413.514.793.214000——19000225.56.099.219000以上3.8.8100.0总计36892.2100.0缺省值99.00317.8总计399100.0②失地农民耕地占用后家庭收入及主要收入来源这部分我们主要想了解的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用后,他们的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是否发生变化?家庭收入的数量是手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呢?首先,耕地占用之后关于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发生了变化。根据表4,耕地占用之后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和养殖的“农民”多了起来,有125人,占样本总量的31.3%;即从事农业生产又从事非农职业的“半边户”较耕地占用前增加了许多,从2人增至98人,占样本总量的24.56%;继续从事传统农业(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人由耕地被占用前的349人下降到占用后的117人,占样本总量的29.3%。农民已经失去了土地这一从事农业生产的基础,许多人迫不得已加入到城市打工,做小生意的行列,这部分人(包括兼业的半边户)也由占用前的22人上升到218人,占总量的54.6%。这一变化是在当地农民失去从事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土地资源后的无奈之举,而非农民为提高自身收入的产物。其次,按照常理推断,随着农民从事非农职业人数的增加则可能会带来农民家庭收入的提高。但是实际情况是否如此?表5显示,该地区农民家庭年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由耕地占用前的21人变为家庭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42人(占样本总量的10.5%),1000至3000元之间为134人(占总量的33.6%),3000至5000元为41人(占总量的10.3),5000至7000元为43人(占总量的10.8),7000至9000元为29人(占总量的7.3),9000至14000元为54人(占总量的13.5),14000至19000元为22人(占总量的5.5),19000元以上为3人(占总量的0.8)。从总体来看,耕地占用前后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变化是:高收入(年收入在9000元以上)和低收入(年收入在3000元下)的家庭数量大幅增加,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增幅最甚。也就是说在耕地占用后,农民出现了家庭收入的两极分化现象。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2.关于土地占用后家庭收入两极分化的原因分析①拥有权力和信息占有的不对称导致农民收入产生两极分化调查资料显示,一方面,在河南省焦作市,农民在农村的地位和所掌握的权利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了其家庭在占地补偿中的获益程度。那些有家庭成员在村里担任干部的家庭在补偿款的发放过程中,常常利用担任干部的便利条件,为自己和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家庭谋求利益。另一方面,各级干部对于占地补偿相关信息的封闭式处理,使得普通农民无法获知当地农业用地占用补偿标准,从而为这部分掌握村内公共利益分配权力的干部们谋求私利创造了空间。拥有更多权力和相关信息的干部家庭的家庭年收入增加很快。这主要是他们在补偿款发放过程中得到了更多的利益和好处,更有甚者,在征地过程中成为“百万富翁”。这些家庭完全可以依靠这部分“占地补偿款”从事商业活动或者将这笔收入存入银行,成为食息阶层。一般而言,他们的家庭年收入会大幅上涨,其也一越成为高收入群体。当地甚至流行起这样一句话:“以前是要想富,先种树。现在变成了要想富,精选村干部”,可见这一现象的严重性。与前面农村干部利用占有的权利和信息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相区别,普通农民不可能在这一单向封闭式的资金发放过程中获得自己应得的土地占用补偿款。而当依靠农田获取家庭收入的普通农民在丧失土地后,完全失去了家庭收入来源的载体,加上在获得占地补偿费占用过程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这批农民本身没有得到什么好处,沦为土地占用中的受害者。他们在丧失土地后,没有办法获得原本不多的家庭收入,因此,出现了如表5所显示的家庭低收入群体的大幅上升。②人际关系网络的影响根据我们的调查可以得知,当地农民失地并非完全丧失所有耕地,存在着征一部分留一部分的情况。低收入家庭一般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和可以利用的人际关系网络而导致单纯经营着为数不多的土地,其家庭年收入自然会落入到低收入的群体。而出现所谓的高收入群体,一般也是由于其本身是“半边户”,家庭中耕地数量为数不多,占地对其没有影响。加之“半边户”特有的人际关系网络,可以为其家庭成员找到一份由现金收入的工作。同时由于这一部分人多数处于青壮年时期,他们利用这部分占地补偿款在城市中从事一些商业活动,从而促进其家庭收入的增长。③村民自身年龄和身体条件的影响农民家庭成员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也会影响到农民家庭收入。这主要体现在那些农民家庭成员因年老体弱,或者身体残疾造成的农民失地后家庭收入急剧下跌,生活困难的现象。调查中的一个个案验证了这一情况:村民李小魁家自从土地被占之后,家里失去了生活来源,目前老俩口和残疾的大儿子就靠自己以前的一点积蓄“吃老本”。村民周娥在失去菜地之后,自己和丈夫也想另谋生计,“但是两个人年纪都大了,打工、做生意都不行。”为了维持生活,现在她到距家三里的娘家借了半亩地种菜。④当地农民的小农思想意识影响着失地农民家庭收入的增长在我们的访谈过程中,多数农民认为土地是生活的保障,失去土地心里很虚,担心以后没有退路。有些农民尽管目前生活还过得去,但由于平时打散工收入不稳定,担心以后的生活问题。但即使是这样,当地农民仍然不愿出门走上打工的行列。长久以来,当地农民满足于维持温饱的状态,恋地恋家情节严重。村民李富民说:“只要有口饭吃就行,农民还图个啥,出去遭那份罪干嘛(指外出打工)”。虽然农民们普遍认为种田经济效益很差,但是有了土地就有收成,至少可以填饱肚子。现在土地大部分被占用,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未来生活的出路在何方。很多人,就依靠仅存的一点土地和微薄的土地占用补偿款艰难度日。三、小结失地农民在丧失土地前后家庭收入及其主要来源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收入呈现出两极分化,农民由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变为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来获得家庭收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造成这些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土地占用补偿款发放中存在的因占有权利和不对等的信息,造成了不同农户家庭得到的占地补偿款差别很大。政府部门需要在征地过程中公开各种关于土地征用方面的信息,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杜绝因占有权利和信息的不对等而出现的占地补偿款发放过程中侵占公共利益现象。2.农民家庭成员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会影响到农民家庭收入。政府部门应该更加关注那些因失地而致贫的老年人和身体有残疾的人。在征地过程中,相应的配套政策要跟得上,建立起合理的保障体系是解决这部分人生活困难问题的最好途径。3.严重的小农意识影响着失地农民家庭收入的增长。农民们长期以来的小农思想,不可能在一时之间得到改变,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在征地过程中以及征地后,加强对村民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其安排较为稳定的工作,加强农民的职业技能教育,政策上鼓励农民的自主创业等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松木脱脂行为的热重研究ThermogravimetricStudyofthePyrolysisofPineWood摘要本文应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松木在10℃·min-1升温速率下,30~700℃的热分解过程,分析了每个阶段的化学物理变化,并比较了干燥脱脂和丙酮脱脂后松木的热解行为,找出高温脱脂的最佳温度为180~200℃。利用松木热重分析曲线求得松木热解脱脂反应为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93.18KJ·mol-1关键词热重分析;松木;热解;动力学Abstract:Pinewoodwassubjectedtothermogravimetry(TG)inairmediuminordertostudyitsdegradationprocess.Theresultshowedthatpinewoodpyrolysisunderwentfourstageswithdissimilarchangeofchemicophysicalproperties.Atthesametime,comparedwiththedecompositionprocessofthepinewoodwhichdriedunderdifferenttemperatureandwhichextractedbyacetone,theoptimumdryingtemperatureforrosinremovalwasfound.Accordingtothethermaldegradationcurve,theactivationenergyandthereactionorderforthermaldegradationoftherosinremovalinthepinewoodsamplewereobtained.Keywords:thermogravimetry;pinewood;rosinremoval;pyrolysis;kinetics
松树,尤其是马尾松,在我国南方各省的木材生产中占首位,分布最广、数量最多。马尾松木材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用材兼采脂树种,在胶合板生产、家具制造、室内装修及建筑行业领域有广泛应用。但是,马尾松富含松脂,具有浓烈的松脂气味,且较难干燥,在利用之前必须进行脱脂处理。而且松脂也是引起火灾并助长火势蔓延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马尾松的脱脂行为及反应动力学具有实际意义,不仅有助于深入地认识木材性质,还可以为防火灭火、木材的后继加工工艺的制定和改进提供实验依据。热重法(thermogravimetry,TG)是指在程序温度控制下,测量试样重量随温度变化的一种技术[1]。虽然利用热重法研究马尾松松木的热解行为已有文献报道[2~3],但文献所报道的松木都是先经脱脂处理过的马尾松,未经脱脂处理的马尾松木材的热解过程及其热解脱脂动力学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通过分析未经脱脂处理马尾松木材的热重分析曲线,并与丙酮抽提脱脂的马尾松木材的热重曲线比较,发现热重分析技术可作为判断松木含脂量高低以及脱脂是否彻底的一种快捷有效的手段。同时,根据马尾松木材的热重曲线计算出其热分解脱脂的活化能,为松木的脱脂与防火提供参考。1实验部分1.1实验药品与仪器1.1.1实验药品松木:树龄10年的马尾松,由广东林科所提供,风干后磨成粉末(过100目筛)待用。丙酮脱脂松木[4]:实验用松木粉用丙酮作溶剂在索氏提取器中抽提12小时,于60℃烘干待用1.2.2仪器Perkin—ElmerTGA-7型热重分析仪,数据用Matlab软件处理。1.2实验条件天平平衡气:氮气(50ml·min-1);炉内气氛:静态空气;升温速率:10℃·min-12结果和分析2.1松木的热重分析样品在热重分析时,选用过100目筛的粉末,样品重量控制在3~5mg,样品均匀平铺在样品盘的底部,尽量避免升温过程中样品内部热传递的梯度效应[5]。TG曲线是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从TG曲线可以详细了解不同温度下样品失重的情况。对TG曲线进行微分得到DTG曲线,根据DTG曲线上峰的个数可以确定该样品在热失重时是分几个阶段进行的。本文对自然风干的松木和经丙酮脱脂处理的松木在静态空气下,以10℃·min-1的升温速率在30~700℃图1:未处理松木的热解TG、DTG曲线图2:经丙酮抽提处理松木的TG、DTG曲线从自然风干松木的TG曲线看,有三个失重区间,但其DTG曲线上有4个峰,因此松木的热解反应应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失重区间在30~80℃之间,失重率为1.55%。木材虽然经过干燥,仍含有少量水份,这些水份以游离水、物理吸附水形式存在于木材中。在升温过程中,木材将逐步失去这部分水[6]。因此,TG曲线中,第一阶段失重应是松木失水过程。通常松科木材都含有一定的松脂,马尾松松脂的主要成分是松节油(也称为精油)和松香(又称固体松脂酸)。松脂的存在易使木材翘曲变形,易受白腐菌和白蚁侵蚀,加工成形的产品不易涂漆上色,影响松木进一步加工利用的价值[7]。松木的含脂量通常采用溶剂抽提或碱液抽提的方法获得[4],该方法繁琐,费时,除脂不彻底。本文通过对比未经处理的松木与丙酮抽提过松木的热重分析曲线,发现:未经处理的松木第二阶段失重从145℃开始,220℃结束。而经丙酮抽提12小时的松木粉,其DTG图中无145~220℃失重区间,其它失重区间温度与未处理松木基本一致。因此未经处理的马尾松松木在145~220℃自然风干或经丙酮提取的松木主要失重过程都发生220~360℃之间,该区间失重速率最快,失重量最大。根据文献的报道[2~3],该区间的失重主要是由松木中的半纤维素、纤维素的分解、炭化产生的。第四阶段失重为木质素与上阶段产生的木炭进一步热解或燃烧所至。2.2不同温度干燥松木的热重分析比较除溶剂萃取脱脂外,高温干燥也可实现松木的脱脂处理,而且该工艺与溶剂处理相比,简单易操作。干燥温度是该工艺最为关键的参数。热重分析技术既可模拟高温干燥条件同时亦可作为干燥是否彻底的判断工具。本文将实验用松木置于热重分析仪的样品盘中,在静态空气下,分别在180℃,200℃,220℃干燥10min后,以10℃·min-1的升温速率在30~700℃进行热重分析,并与丙酮脱脂处理松木的TG曲线进行比较,如图3。从TG图中可看出,200℃干燥的松木的TG曲线与丙酮脱脂松木的TG曲线比较吻合,而且热分解起始温度较高,脱脂较完全。220℃干燥的松木,虽然脱脂更完全,但干燥后松木的颜色变深,影响木材的进一步加工利用。180Δ(lg(da/dt)/Δlg(1-a)Δ(lg(da/dt)/Δlg(1-a)ΔΔ(1/T)/Δlg(1-a)图3:经不同温度处理松木的TG图图4:松木脱脂热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求解曲线2.3松木脱脂过程的动力学分析热重分析法是研究热解反应动力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试样用量少、速度快,并能在测量温度范围内研究物质受热发生反应的全过程等优点[8]。马尾松属于脂道材,松脂含量高,在气温升高时松脂极易外溢至木材表面,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木材表面的松脂将挥发或分解,因此,松木的热解脱脂过程可表示为:A固→B固+C气;其热分解的动力学方程可描述如下:(1)式中:V-反应速率(min-1);t-反应时间(min);α-反应度,对热重法来说,,其中m0-失重前质量(mg),mt-时间t时的实验质量(mg),m∞-失重结束时质量(mg);n-反应级数;k-反应速度常数。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辣椒产品买卖合同
- 2025邮箱服务合同
- 拆解直播带货的“爆品循环模式”
- 2025年水生产处理工(高级)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销售业务员的雇佣合同
- 灭火器购销合同范本
- 场地拍摄合同范本
- 洗涤合同范本大全
- 保险投诉处理流程培训
- JJG 707-2014扭矩扳子行业标准
- 2025财年美国国防预算概览-美国国防部(英)
- 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
- 《采暖空调节能技术》课件
- CONSORT2010流程图(FlowDiagram)【模板】文档
- 游戏综合YY频道设计模板
- arcgis软件操作解析课件
- 中兴ZCTP 5GC高级工程师认证考试题库汇总(含答案)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小学科学项目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