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由来和拟建工程概况_第1页
任务由来和拟建工程概况_第2页
任务由来和拟建工程概况_第3页
任务由来和拟建工程概况_第4页
任务由来和拟建工程概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务由来和拟建工程概况1.1任务由来和拟建工程概况浪卡子县至洛扎县公路是西藏山南地区西南环行公路的西南段,也是西藏南部的重要公路路网,长期以来其承担了洛扎县大部分的物资运输,关系到该地区乃至全西藏的边防安全、社会稳固和经济进展。原有公路是1959年解放军平叛时修建的简易道路,除蒙达拉山顶至南侧山脚段于2002年改建成四级砂石路外,大部分未进行正规的改建和养护,道路行驶条件较差,随着近年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央加大对西部的投入,浪卡子和洛扎两县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通县道路已成了制约区域经济进展的重要因素。按照有关规划和安排,尽快将浪卡子县至洛扎县原简易公路改建为通县油路关于加大民族团结、巩固边防、建设边疆、完善区域路网、促进地区经济进展、加快旅行事业进展皆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也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务院关于西部地区修建通县油路公路打算的重要举措。按照设计选线,改建公路路线起于浪卡子县县城以南约8km与S307线的平交处,终于洛扎县县城以东2.5km的扎麦村,里程为K0+000~K126+000,路线全长120.9018km,中间要紧操纵点为打隆镇、波拉山垭口、蒙达拉山垭口、扎日乡、洛扎县城。路线起点向北距拉萨约200km,距山南首府泽当约230km,距贡嘎机场约160km。(图1-1)。图1-1测区交通位置图改建公路要紧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拟建工程要紧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1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一差不多指标1公路等级级山岭重丘三级2运算行车速度km/h303占用土地hm2201.73344概算总额万元34433.77875平均每公里造价万元284.7602二路线1路线总长km120.90182路线增长系数1.5583平曲线最小半径m124最大纵坡%85竖曲线最小半径m600三路基、路面1路基宽度m7.52土石方数量1000m80.95173土方1000m55.77724石方1000m25.17465防护工程m3767936排水工程m3933277路面结构类型及宽度km沥青表处/6m四桥梁、涵洞1设计车辆荷载汽-20,挂-1002桥面净宽m73中桥m/座100.52/24小桥m/座85.31/45涵洞m/道2069.4/235按照国土资发[1999]392号文《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难危险性评估的通知》以交通部、国家安监局、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3]151号文)公布的《关于加大公路沿线地质灾难防治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浪卡子县至洛扎县油路(以下简称浪洛公路)改建工程需开展地质灾难危险性评估工作,受西藏山南地区交通局托付,0000000000000承担了该公路改建工程的地质灾难危险性评估工作。1.2征地地点及评估范畴浪卡子县至洛扎县油路改建工程路线起于浪卡子县县城以南约8km与S307线的平交处,在K0+573.5利用现有加桑桥,于K14+300过打隆镇,而后路线沿羊卓雍错湖滩、草原延展,过香达、普古村、萨荣桥、波拉垭口,过垭口后,路线绕普莫雍错东侧向前推进,向南翻越蒙达拉山垭口后进入洛扎县境内,后沿洛扎雄曲由西向东经扎日乡、拉拢乡、吉堆村、洛扎县中学至洛扎县城,终于县城以东2.5km的扎麦村。改建公路里程为K0+000~K126+000,路线全长120.9018km。除主线外,设计路线的比较线路(蒙达桥路段,比较线长0.52664km)仍属此次评估范畴,里程共计=120.9018+0.52664121.4284km。评估范畴要紧包括公路建设占地范畴(填方在坡脚排水沟或挡土墙护坡外1m,切方在坡顶或截水沟外1m)及对建设占地范畴可能存在地质灾难危害的有关山地、冲沟及其流j域范畴。按照该公路及其邻区的地质环境特点,确定此次评估范畴原则如下:公路临坡一侧一样以单面坡顶为界,临河一侧以河对岸岸边为界,有滑坡的地点以滑坡边界为准,泥石流沟一样包括其物源区以下的流域范畴.按以上原则,评估区一样沿公路线1000~1500米宽度范畴进行,加上泥石流、滑坡需扩展范畴,评估区总面积约350km2。以上详见地质灾难危险性分区图。1.3评估目的和依据1.3.1目的任务此次评估工作的要紧目的是对浪卡子县至洛扎县公路一定范畴内差不多存在的或潜在的地质灾难事件、公路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和遭受的地质灾难的危险程度和可能造成的缺失程度进行推测性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建设场地适宜性作出评判,并针对地质灾难的类型、规模、进展趋势和危害程度等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以便更加安全、合理地利用建设场地,幸免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难的危害以及诱发地质灾难。评估工作的要紧任务是调查分析改建工程沿线地质灾难形成的自然环境条件,查明公路沿线地质灾难的类型、分布及其进展趋势,分析地质灾难的形成机制和发生的缘故,对改建工程沿线地质灾难现状进行危险性评估,对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难及工程建设项目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难的危险程度作出评判。具体任务是:(1)查明评估路段沿线及其两侧一定阻碍范畴内的地势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地质环境条件,调查评估区的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环境条件,分析地质环境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与地质灾难的内在联系。(2)对评估路段沿线及其两侧的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难路段现状进行调查,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难的类型、规模、分布范畴、稳固状态、进展趋势、危害对象和危害程度,分析其成因机制和形成缘故,对稳固性或危险性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作较深入的分析,判定其性质、变化,评估地质灾难造成的缺失。(3)依据项目类型、规模,推测改建路段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对地质环境的改变及阻碍,分析是否诱发倒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难及危害对象、危害程度;评判工程本身遭受地质灾难的危险性,推测工程的建设诱发、加剧地质灾难的可能。(4)在地质灾难危险性现状评估和推测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对建设用地范畴进行地质灾难危险性分区。(5)对建设用地的适宜性作出评判。(6)提出防治地质灾难的措施和建议。1.3.2评估依据此次评估工作要紧依据以下文件:(1)《地质灾难防治治理方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号,1999年3月2日);(2)国土资源部《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难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国土资发392号文,1999年11月1日);附件:《建设用地地质灾难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3)国土资源部、国家安监局、交通部(国土资发[2003]151号文)公布《关于加大公路沿线地质灾难防治工作的通知》;(4)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2000]36号《西藏自治区地质灾难治理暂行方法》及西藏自治区人大[2003]1号文《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治理条例》;(5)参照重庆市国土房管局2003年4月1日印发的《地质灾难危险性评估技术规程》(报批稿);(6)《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4—94);(7)《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至洛扎县油路改建工程两时期初步设计》(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2003年3月);(8)山南地区交通局关于该评估工作的托付书。1.4前人工作程度工作区前人工作程度低,极为缺乏地质资料及其他一些有关性基础资料,对此次工作有参考或利用价值的前人工作要紧有:(1)1:100万拉萨幅(H—46)区域地质调查(西藏地质局综合普查大队,1979年6月);(2)“西藏第四纪地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1993年);(3)“洛扎县城南滑坡、泥石流灾难勘查”(四川省地勘局一0一地质工程队,2000年12月);(4)“西藏自治区洛扎县城环境地质综合调查评判报告”(四川地勘局一0一地质工程队、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001年10月);(5)“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至洛扎县油路改建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2003年3月)。1.5评估完成的工作量此次评估工作通过实地调查、踏勘,对拟建场地内的地质条件、地质灾难发育情形等作了调查,同时收集并利用了原四川地勘局一0一地质工程队的“洛扎县城南滑坡、泥石流灾难勘查报告”、“西藏自治区洛扎县城环境地质综合调查评判报告”及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气象水文资料及有关前人工作成果资料,实际开展线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综合调查360km,要紧实物工作量见表1-2。要紧完成工作量统计表表1-2序号工作内容单位工作量备注11:2.5万环境地质、灾难地质综合测绘Km2²3502灾难调查路线Km3603地质灾害点调查滑坡专项调查处3高危边坡专项调查段45泥石流专项调查条(处)60塌岸专项调查段17季节性冻土专项调查段124评估工作评估路线长度Km121.43评估报告份1含文字报告及有关图件评估项目组于2003年12月13日开展外业工作,12月28日终止外业进入资料整理及报告图件编制工作,2004年1月6日前提交“评估报告”(送审稿),2004年1月7日于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审查通过,2004年2月完成修改完善并提交正式报告。1.6评估工作级不的确定1.6.1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划分据调查,该建公路沿线范畴内不良地质现象较发育;在蒙达拉山口以北地势地貌较简单,蒙达拉山口以南地势地貌复杂;褶皱及断层等地质构造形迹较发育;沿线地层要紧由第四系全新统(Qh)、第四系更新统(Qp)松散土层,三叠系上统下部(T3g)变质岩及辉绿岩体与花岗岩体岩浆岩等,地层岩性、岩土分层较为复杂,岩土体工程地质性状差异较大,岩层大多陡倾,倾角最大达80°;表层岩石风化强烈,岩体结构较破裂,裸露岩层崩解强烈,岩体内裂隙也较为发育;区内地下水以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和三叠系上统板岩、变质砂岩岩内裂隙水为主,岩层富水性较弱,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区内地震较强烈,属高烈度地震地区,地震差不多烈度Ⅶ度;区内人类工程活动以农牧业活动为主,农户修建房屋削坡高度通常小于3m,公路开挖形成高约5~20m的高边坡,边坡稳固性较差,人类工程活动总体较强烈。参照重庆市国土房管局2003年4月1日印发的《地质灾难危险性评估技术规程》(报批稿)附录B,浪洛公路线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的划分情形如表1-3。由表可见,评估区内“地势地貌”、“地质构造”、“岩性特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四项评判结论为“复杂”,“结构面及其组合对斜(边)坡稳固性的不利阻碍”、“岩体结构类型”、、“不良地质现象占调查区面积”、“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五项评判结论为“中等”,“岩溶占调查区面积的比值“评判结论为“简单”.按照“重庆技术规程”判定,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中等”。评估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划分表表1-3判定因素划分标准划分结果地质环境中等地质环境简单评估区差不多情形划分等级地势地貌地貌单元种类>221大于2种复杂地势坡度(度)>3510~35<10蒙达拉山口以南大部分大于35度,以北湖盆区普遍平缓复杂沟河纵坡(‰)>2510~25<10蒙达拉山口以南>25‰度,以北湖盆区<10‰复杂沟河切割深度(m)>2010~20<10蒙达拉山口以南大多>20m,以北湖盆区大多<10m复杂地质构造岩层倾角(度)>4510~45<10褶皱发育,产状变化较大复杂断裂构造可见断裂,裂隙超超过4组,间距小于0.3m偶见断层或破裂带,有3~4组裂隙,间距多为0.3~1m无断层,有0~2组裂隙,间距大于1m偶见断层或破裂带中等岩土层界面倾角(度)>2510~25<1010~25中等结构面及其组合对斜(边)坡稳固性的不利阻碍大中等小大中等岩体结构类型碎裂、散体结构薄~厚层状结构巨厚层状~整体状结构薄~厚层状结构中等岩性特征>128~12<8大于12m复杂岩(土)性差异大中等小大复杂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对工程建设的阻碍程度大中等小中等中等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阻碍程度大中等小中等中等>0.050.05<0.05>0.05复杂不良地质现象占调查区面积的比值(%)>205~20<55~20中等岩溶占调查区面积的比值(%)>305~30<5<5简单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土质边坡高度m)>158~15<88~15中等岩质边坡高度m)>3015~30<15部分边坡15~30中等<1倍洞中跨1~3倍洞跨>3倍洞跨简单采空区占调查区的面积(%)>3510~35<10无采矿现象简单注:除不良地质现象占调查区面积的比值、岩溶占调查区面积、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3项外,其它项中第一满足9小项者即为该等级;不良地质现象占调查区面积的比值、岩溶占调查区面积、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3项中,任1项复杂即为复杂,任1项中等复杂视为中等复杂。1.6.2建设项目重要性划分建设项目为三级公路路面,按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地质灾难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之表3-3所划定标准,该项目属较重要建设项目(表1-4)。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表1—4项目类型项目类不重要建设项目大型开发区建设、城镇新区建设、放射性设施、军事设施、核电、二级(含)以上公路、铁路、机场、大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20层以上的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大型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场、体育场馆、›1000人的娱乐场所、建筑面积、>5000m2较重要建设项目面积0.5—2.0km2的开发区和建设新区、★三级(含)以下公路、中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8—9层工业建筑、民用建筑、中型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场、体育场馆、500--1000人的娱乐场所、建筑面积、1000--5000m2的商场、100--300人的医院等一样建设项目面积<0.5km2的开发区和建设新区、小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面积‹1.0km2矿山、7层及其以下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小型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场、体育场馆、<500人的娱乐场所、影剧院、建筑面积、<1000m2的商场、<100个床位的医院等1.6.3评估工作级不的确定按照《建设用地地质灾难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级不划分标准,本工程建设所在区域地质环境条件中等,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级属较重要建设项目,因此此次建设用地地质灾难危险性评估评估工作级不确定为二级(表1—5)。建设用地地质灾难危险性评估级不划分表表1—5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评估级不复杂中等简单重要建设项目一级一级二级较重要建设项目一级二级★三级一样建设项目二级三级三级2地质环境条件2.1气象水文2.1.1气象状况浪卡子一洛扎沿线属高原半洪涝季风气候,差不多特点是:日照时刻长,太阳幅射强,热量水平较高,昼夜温差较大,四季不明显;干湿季节分明,降水量不大,蒸发量大。浪卡子与洛扎县目前皆无气象观测站,按照气候类型、地势地貌、流域形状、海拔高程的相似,当地气象资料可借鉴邻县错那县城气象站的有关参数,按照类比统计,沿线多年平均气温2-3℃,年平均最高气温9.7℃.最冷月在1月,月平均最高气温2.3℃;最暖月在6一7月,月平均最高气温15.8一16.3℃。本地区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多年平均降水量353.5mm,大部分集中在6-9月的雨季,占全年降雨量的65%以上。沿线平均日照为2983小时,年辐射量约为200千卡/平方厘米,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年平均风速为5米/秒。另外,该区气候的垂直分带较为明显,气温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降雨在4500m以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4500m以上降雪为要紧降水方式,同时降雪与海拔高度成正比,海拔越高,降雪就越多,海拔越低,降雪也就相对较少。2.1.2水文状况沿线所经区域有两大湖泊和九条较大的河流。两大湖泊为羊卓雍错和普莫雍错,为过蒙达拉山口前水系的最终入汇处,九条较大河流中有八条注入两湖,过蒙达拉山后,为本区最大的一条河流一洛扎河。各地表水体表层在冬季均冻结成冰。羊卓雍错位于浪卡子县境内,湖面海拔4441m,面积638km2,为一咸水湖,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约K30+000之前路线在其西南侧通过,在K0+567、K8+402、K18+551、K28+186、K35+485、K61+987各有六条较大河流流汇入湖中,其中第一条为客如河,其余五条均无名称。普莫雍错位于浪卡子县境内、羊卓雍错以南,湖面海拔5009m,面积284km2,为一咸水湖,湖水在K61+987处顺一条无名河可流入羊卓雍错。在K55+620及K60+210处各有1条较大的无名溪流注入湖中,路线横跨两河下游。按照水文调查资料表明:每年4一6月份,普莫雍错水位最低,9一10月份水位最高。洛扎雄曲为路线上最大的一条河流,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巴里加扛日峰(6526m)上游的扛浦曲,由南向北经勒沙贡转为东西向,出洛扎县城向东流进不丹王国,最后注入雅鲁藏布江。洛扎雄曲全长131.5km,流域面积5160km2,河流落差大,流速急,在县城段平均流速为2.8m/s,平均流量75m3/s。洛扎雄曲河床宽度20-60m不等,河水在每年6一9月上涨至最高水位,为丰水期;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为枯水期,水位最低,其余月份为平水期。通过对河水取样进行水质分析显示河水对砼无腐蚀。2.2地势地貌沿线海拔3830m~5393m,除K108+000以后地段海拔低于4000m外,绝大部分地段海拔(达90%)在4000m以上,K89+000往常大部分地段(达74%)海拔达到或超过4500m。路线总体趋势是:起点至蒙达拉山口路段路线持续升高,蒙达拉山口到洛扎雄曲河畔路线纵坡陡降,此后直至终点路线逐步降低。除上普莫雍错(K36+000~K45+650)越蒙达拉山口(K72+600~K75+l00)、下蒙达拉山(K75+100~K99+100)等三处路段坡度一样达20°~30°地势较陡或陡峻外,其余大部分路段比较平缓,坡度一样小于l0°。浪洛公路沿线地貌要紧为高山地貌,局部为冰川堆积地貌。其中从K0+000~K36+000一段要紧为冲洪积及高原湖相沉积的平原地貌,同时在K30+000往常部分路段及其两侧发育大片沼泽。沿途水系均流入羊卓雍错,河流短小,河床低浅(K30+000以后切割稍深),下游河道众多,河谷较宽、平坦,专门入湖一段。K30+000以后发育二级阶地.河谷两边为腐蚀剥蚀的山峰,山坡坡度大部分<45°,少部分山坡较陡(>60°)。从K36+000~K55+500一段要紧为剥蚀堆积地貌,该段地表要紧为一套残坡积松散堆积物,地势起伏较大,山坡坡度20°至30°,但路线在普莫雍错岸边沿等高线延伸时地势专门平缓。K55+500~K65+500一段要紧为腐蚀堆积的河谷地貌及湖积小平原地貌。这段河谷较前狭小,河床仍旧专门浅.两岸邻近为小起伏的高山,山坡坡度一样<20°,远处则为起伏专门大的高山。K65+500~K99+100要紧为剥蚀堆积地貌,地势起伏专门大,该段在K75+50左右翻越蒙达拉山口,山口往常地势相对较缓,山坡坡度25°至30°,山口以后专门陡峻,这段相对高度下降1000余米,切割专门深,该段地表以残坡积松散物为主。从K99+100至终点,以腐蚀堆积河谷地貌为主,间有剥蚀堆积地貌及冰川堆积地貌,河谷深切,两岸陡峻,形成峡谷地势,其岸坡高度>100,坡度一样>45°,洛扎河右岸及部分左岸沉积一套厚度专门大的冲洪积冰川堆积的砾石、卵石、漂石层,在沟口形成较大的洪积扇,同时因地壳的多次上升运动,在冲积物中形成了多级阶地,并在右岸多处形成上述松散堆积物的高陡边坡。沿线河流、冲沟在蒙达拉山口前总体上切割较浅,过蒙达拉山口后,河流、冲沟切割专门深。沿线河流及较大的冲沟差不多稳固,短时刻内一样可不能迁移,而正处于发育初期的小冲沟稳固性较差,其沟床在山坡上较易迁移,专门是冲沟的下游段。沿线部分冲沟中发育泥石流,从泥石流的分布来看,要紧在K40+000往常和K75+100以后,即上普莫雍错往常路段和过蒙达拉山口以后路段,上普莫雍错后至蒙达拉山口路段没有发觉泥石流;K40+000往常路段泥石流较多但均较小,过山口后路段少而较大。2.3地层岩性沿线出露地层要紧有:第四系全新统(Qh)、第四系更新统(Qp)松散土层,三叠系上统下部(T3g)变质岩及辉绿岩体与花岗岩体岩浆岩等地层。按层序由新到老叙述如下:第四系:要紧由冲积、洪积、湖积、残坡积、冰川堆积组成,少量人工堆积层,土层岩性复杂。第四系全新统(Qh)(1)填筑土:灰一青灰色,由块石、小块石、角砾及粘性土组成,结构松散~较密实,仅局部分布在路堤、沟堤之表,厚度0.30m~0.90m。(2)种植土:灰、灰褐、灰黄色,软塑、可塑、硬塑,要紧由低液限粉土组成,含角砾及小块石,内有植物根茎.结构松散.厚度0.20~l.00m.沿线零星分布。(3)污泥质粉土:灰、深灰、灰黑色,软~流塑,含砂及(角)砾,夹泥炭.厚度0.50~8.60m,分布在K4+700~K5+825、K7+200~K8+800、18+980~K20+910、K21+148~K25+072、K26+545~K26+720、K27+000~K27+052等路段。由于路线多相伴坡脚延伸,多处路段污泥质粉土只分布在路基左或右半幅之内。(4)泥炭:灰一灰褐色、灰黑色,大部分有机质未完全分解,大多呈软塑状,少部分呈可塑状,酷似牛粪,手捏呈海绵状.含污泥质土.厚度0.40~6.70m,分布位置与污泥质土相同。(5)低液限粉土:灰色、深灰色、灰黄色,含较多角砾(或砾石)及砂,可塑一硬塑为主,部分软塑,要紧分布K57+400往常路段。(6)(粉土质)细砂:灰色一深灰色、灰黄色,松散一稍密一中密,含粉土或有机质,或(角)砾,厚度0.53-2.40m.沿线零星分布。(7)粉土质中〈粗〉砂:灰一灰黄色,松散一稍密,含砾及粉士,厚度l.20-7.10m以上,要紧分布K56+600~K58+650一段,沿线其余路段零星分布。(8)粉土质砾、卵石(夹土):灰一深灰色,松散一稍密、中密状态,粒径一样1~12cm,部分含漂石,成分为板岩、变质砂岩、花岗岩、辉绿岩,分布广,要紧在前20km、约K18-K36及K59+600~K68+100等路段,并多处与角砾及小块石夹土相间分布或伏于其下。(9)粉土质角砾、小块石夹土:灰一灰黄色,松散一稍密、中密状态,粒径一样0.5~13cm,部分含块石,成分以板岩为主、次为变质砂岩,少量辉绿岩、花岗岩,广范分布,厚度一样在6m以上,要紧分布在山坡及坡麓。第四系更新统(Qp)(10)粉土质砂与含粉砂土互层:灰黄色与灰白色相间,单层厚5~12cm,灰色为细砂,干,稍密,灰黄色为含砂低液限粉土,可塑硬塑状态,局部夹2~5cm厚的砾石层,粒径0.5cm。揭露厚度4.00m,仅分布K114+350邻近。(11)粉土质砾、卵石(夹土)、漂石(夹土):灰白一灰黄色,松散一稍密、中密状态,最小粒径0.5cm,最大粒径超过1m,大部分4~18cm。成分以花岗岩为主,少量板岩及辉绿岩。厚度专门大,地表调查达数十米,此次揭露厚度3.5m~1l.30m。分布在洛扎雄曲两岸专门右岸(即南岸)冲积阶地、洪积扇及冰川堆积层之中。三叠系上统(T3g)变质岩沿线出露基岩要紧为三叠系上统嘎波组下部地层,为区域变质岩,但变质程度不深,岩性为薄层状板岩及中厚层状浅变质砂岩,且相间产出,沿线广泛分布,要紧分布在K0+000~K99+140及K117+650~126+000(终点)路段,或出露地表或下伏于第四系之下。此外,从起点至洛扎河左岸(即北岸)及终点以外均为此层。(12)绢云母板岩:薄层状,变余泥质结构,部分为变余砂质结构,具硅化现象,含绢云母或水云母(定名即分不为绢云母板岩、水云母板岩),节理裂隙发育,部分被石英充填胶结,常见有石英脉穿插岩层之中。岩石风化强烈,表层多为全一强风化并以强风化为主,厚度较大,岩石破裂。全风化层呈灰黄色,硬塑一坚硬土状,多分布在与上覆第四系地层接触带,厚度较小。强风化层灰黄、青灰、灰黑色,岩石风化呈碎石一碎块状,厚度较大,工勘勘察最大厚度达13.50m仍未揭穿,沿路堑边坡强风化专门发育,并易垮塌。弱风化层呈青灰色,灰黑色,节理发育,岩石较硬,工勘施工中未遇,但边坡上可见。(13)浅变质砂岩:青灰色,黄褐色,中厚层状,变余砂质结构,弱硅化一硅化,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常见石英脉产出。地表为强风化,呈碎块状。弱风化岩石坚硬致密,强度高,但被节理裂隙切割后易倒塌形成倒石堆。岩浆岩沿线岩浆岩体有花岗岩体及辉绿岩体。(14)花岗岩(γ62):灰白色,风化后呈黄褐色,中一粗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有石英、长石,其次为黑云母和角闪石。岩石专门坚硬,节理裂隙较发育,要紧有两组:320°∠33°,310°∠88°。花岗岩体在路线路基(专门中线)没有出露,但在路基右侧较远处断续出露,局部路段紧贴右侧路肩(K109+690)或路基左侧(KIll+400)零星出露。总体上该岩体分布在K99+140(蒙达中桥)~K117+650一段洛扎雄曲右岸及约K109+200~K111+800一段洛扎雄曲左岸。洛扎雄曲谷右岸及部分左岸上覆较厚或专门厚第四系冲洪积、残坡积、冰川堆积的(角)砾、卵石(小块石)及漂石(块石)层。(15)辉绿岩(βu5-631):灰绿色,风化呈黄褐色。辉绿结构,要紧为块状构造,见少量气孔构造,岩石坚硬,矿物成分为辉石、斜长石,少量角闪石、黑云母,节理裂隙较发育。沿线零星出露,要紧分布K20+100~K20+900、K23+670~K23+880、K43+660~K44+700中线左右两侧、K5+600~K125+700等段,切割J3g地层,常呈岩墙或岩脉产出。按照地表调动力触探显示:路基阻碍范畴内,该层可分为强风化层和弱风化层。强风化层为黄褐色,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裂,岩芯呈碎石状。弱风化层为灰绿色,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裂。岩土物理力学指标沿线岩土要紧物理力学指标详见表2-1、2-2。沿线各要紧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举荐值表2-1地层时代岩土名称容许承载力σ0(kpa)灌注桩桩侧极限摩阻力τi(kpa)岩石单轴抗压强度ra(Mpa)抗剪强度备注凝聚力C(kpa)摩擦角(°)Qh污泥质粉土70-904-92-3软至流塑取低值,可塑取中值,硬塑~坚硬取高值。泥炭60-802-52-3低液限粉土110-22015-5022-2914-16(粉土质)细砂100-18020-35松散取低值,稍密取中值,密实取高值。粉土质中粗砂150-22040-70粉土质角砾230-26065-95粉土质砾250-28070-100小块石(夹土)270-30090-120卵石(夹土)280-320110-150Qp粉土质砂与含砂粉土互层250-28050-60粉土质砾260-30080-110卵石(夹土)320-360120-160漂石(夹土)350-400150-200T3g板岩全风化220-24050-60岩体裂隙发育取低值,较发育取高值。强风化260-32090-110弱风化600-7008-10变质砂岩强风化300-380110-130弱风化700-90040-65βu辉绿岩强风化280-350100-120弱风化700-80026-36γ花岗岩强风化350-40090-100弱风化1000-150050-70沿线各要紧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举荐值表2-2地层时代岩土名称基低摩擦系数路堑边坡比值(1:m)备注Qh低液限粉土0.20-0.301.10-1.50松散-稍密取高值,密实取低值。(粉土质)细砂0.25-0.301.10-1.50粉土质中粗砂0.25-0.351.10-1.50粉土质角砾0.25-0.351.10-1.25粉土质砾0.25-0.351.10-1.25小块石(夹土)0.35-0.451.10-1.25卵石(夹土)0.35-0.451.10-1.25Qp粉土质砂与含砂粉土互层0.30-0.401.0-1.25边坡高度20m时取低~中值,20m部分取高值。粉土质砾0.35-0.401.0-1.75卵石(夹土)0.40-0.451.0-1.75漂石(夹土)0.40-0.501.0-1.75T3g板岩全风化0.30-0.401.0-1.25强风化0.40-0.501.0-1.50弱风化0.45-0.550.75-1.0变质砂岩强风化0.50-0.600.75-1.25弱风化0.60-0.700.60-0.75βu5-631辉绿岩强风化0.50-0.600.75-1.25弱风化0.60-0.700.60-0.75γ62花岗岩强风化0.50-0.600.75-1.0弱风化0.65-0.750.50-0.602.4地质构造2.4.1地质构造按照1:200万《西藏自治区区域质志》中有关区域构造资料,路线位于雅鲁藏布江深大断裂带的南侧,地处喜马拉雅山弧形构造复式向斜南翼。主构造带呈东西向分布,次一级构造呈南北向。路线所经区内的东西向断层要紧有两条:其一为普莫雍错以北一洞加一松多(或哲古错)以南断裂,长120余km;其二为康马一洛扎一措那断裂,长度超过l50km,洛扎雄曲即沿该断裂发育。路线过洛扎雄曲之前路段长约94km,占路线全长2/3强,大致为南北方向,与路线两侧南北向断裂差不多平行并距该组断裂10km以上,在打隆与普莫雍错之间几乎垂直横穿一组东西向断层,路线过洛扎雄曲之后沿洛扎雄曲谷右岸山脚而行,亦即差不多上沿康马一洛扎一措那东西向大断裂邻近延伸。(图2-1)2.4.2新构造运动上新世以来,地壳运动形式要紧表现为青藏高原或喜马拉雅山脉整体均衡上升为主控机制的快速隆升,科学家们认为那个地点的上升速度一亿年以来为0.04cm/年,50万年以来为0.2cm/年,10万年以来为1一1.5cm/年,7000年以来为4一7厘米/年。解放后,按照我国测量工作者在青藏高原东部进行的重复水准测量表明,该地区的上升速度为每年0.5一1cm。同时相伴有局部差异性升降,即沉降上升运动。浪卡子县城一蒙达拉山一带上升运动要紧表现为整体抬升,河流切深不大,地势较为宽广平缓,蒙达拉山一洛扎县城一终点一带上升运动差异性较明显,河谷深切,形成狭谷地势。同时,地壳上升期咨询间有相对稳固时期,因而在洛扎雄曲河谷沉积了第四纪各个不同时代的松散地层,形成多级阶地。NT11NT32YS34Σ567=3\*GB3③8=1\*GB3①9eq\o\ac(○,20)101、印度板块;2、基麦里中间合成板块;3、雅鲁藏布江缝合带;4、S形花岗岩;5、超基性岩;6、向斜构造;7、背斜构造;8、达机翁—朗县断裂;9、扎达—邛多江断裂;10、吉隆—岗巴断裂图2—1测区区域地质构造略图(引自“区域地质志”构造附图)2.4.3地震洛扎县位于喜马拉雅地震带东部,康马~错那活动断裂带经城区穿过,在强烈的构造运动作用下,地震活动较为强烈。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标准,路线所经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点周期为0.35s。参照其附录D,地震差不多烈度值为Ⅶ度。(图2-2)图2-2测区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5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2.5.1水文地质条件按照沿线地下水赋存和埋藏条件,沿线地下水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通过对地下水取样进行水质分析表明地下水对砼无腐蚀。(l)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要紧赋存于沿线冲积、洪积、湖积及残坡积松散堆积物之中。同意大气降水、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位埋藏普遍较深,沿线原勘察钻孔(枯季)大部分没有揭露地下水位,也即地下水对大部分路段路基阻碍较小,但在地势低洼处及软土地段、小(溪)沟邻近、湖边洼地及有利于地下水聚拢的山坡等处地下水位埋深小于1.50m,甚至出露地表;局部地段丰水期地下水位将上涨,对路基可能有较大阻碍。软土地段因地层结构较复杂,隔水层与透水层或相间显现或呈透镜体,因而出现多层地下水,并具承压水头。局部路段地下水盐份含量较高。(2)基岩裂隙水分布于沿线基岩露头处的斜坡边,赋存于各类岩体的构造及风化裂隙中,与孔隙水同样同意大气降水、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多处以泉水形式(裂隙下降泉为主,少量裂隙上升泉)从坡脚处排泄,泉水流量0.3L/s-l.5L/s。K19+700~K21+100路段地下水盐份含量较高(见《水质检测报告》)。由于裂隙水往往出露于斜坡岩边,流经路面或路基边沟,成为形成大部分涎流冰的要紧补给水源。此次调查勘察发觉沿线出露基岩裂隙泉水共有六处路段,分不在K5+500~K5+540左侧、K5+645~K5+660左侧、K5+750~K5+800左侧、K5+870~K5+900左侧、K7+264~K7+370左侧、K22+310~K22+330右侧等路段,其中流量l~l.5L/s的有四处,0.3-0.4L/s的有二处。这6处泉水均成为形成涎流冰的补给水源。2.5.2工程地质条件2.5.2.1工程地质分区及评判按照沿线地层岩性特点、地势地貌、不良地质和专门性土及路基危害程度、水文地质条件和新构造运动以及边坡稳固性等不同情形将路线划分为五个区:I区:分布在K0+000~K4+700、K5+825~K7+200、K8+800~K18+980、K28+196~K36+100、K55+500~K63+700路段。本区为以第四系全新世冲洪(湖)积成因的河谷、湖积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地层以粉土质砾、卵石(夹土)为主,有少量粉土质砂和坡积的粉土质角砾及小块石(夹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区域稳固性好。不良地质和专门性土较少,仅在K9+435~K10+105段发育6条小型泥石流,对公路的阻碍专门小。沿线路堑边坡专门少,仅在K8+800~K9+300、K31+380~K31+460及K35+160~K35+310段存在。按照地下水位的埋深情形可将I区分为两个亚区:即K55+300~K58+650段为一个亚区(编号I~2),其余路段为另一个亚区(I~1)1~l区,地下水位埋深大,地层为碎石土,冬季难以形成冻土。I~2区地下水位埋深浅,土层为低液限粉土及粉土质砂,冬季将形成季节性冻土,故对路基应进行处理。Ⅱ区:K4+700~K5+825、K7+200~K8+800、K18+980~K28+196三处路段属Ⅱ区,大部分傍山脚而行。本区为第四纪冲湖积成因的河谷、湖积平原,地势平坦,地表普遍含有污泥质粉土及泥炭,少部分路段路基和部分路段路基的半幅为残坡积的粉土质角砾。软土下伏粉土质角砾或基岩全~强风化层,该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而较差。一是软土阻碍路基及构筑物的稳固;二是地下水位浅而在冬季形成季节性冻土;三是地下水位浅使其带上来的盐份蒸发后而滞留土中或地表形成盐渍土;四是涎流冰绝大多数在此区;五是山坡上河冲沟中小型泥石流较发育,对公路具有一定的阻碍;六是季节性冻土专门发育。按照盐渍土的有无又可将该区分为两个亚区:即、K19+700~K21+100为Ⅱ~1区,该区地表为一层中盐渍化的硫酸盐渍土;Ⅱ区其余路段为Ⅱ~2区。Ⅲ区:蒙达山口往常除去Ⅰ区、Ⅱ区后的其它路段地势起伏较大,以第四纪全新世残坡积的粉土质角砾、小块石夹土及少量块石夹土为主,间少量全新世冲洪积粉土质砾,路线上基岩少量出露。该区工程地质条件较简单而较好,沿线地层容许承载力较高,差不多上能满足路基及构筑物的要求。泥石流除在上普莫雍错路段(K35+416-K40+125)存在少量小型外,不处均无;坍岸仅在K67+980-K68+040一段存在;在K40+600-K41+350一段存在路堤的支挡咨询题;在K66+600-K68+100存在一段较长的绢云母板岩石质边坡;此外,地下水为埋深较浅处存在季节性冻土。Ⅳ区:蒙达拉山口至蒙达中桥一段(K75+100-K99+140)。地势专门陡峻,冲沟、溪沟切割专门深,公路沿山坡盘旋而下,形成专门长的深路堑高路堤(事实上前一段的路堤大部分是后一段的路堑)。山坡要紧为残坡积的粉土质角砾、小块石(夹土),专门少部分出露一些强~弱风化板岩,板岩破裂,容易垮塌和散落。本区工程地质条件专门复杂,最大最集中的咨询题是深路垫高路堤的稳固咨询题。此外,该区在K97+630~+680及K97+900~十950左分不发育1条较大的泥石流。V区:蒙达中桥至终点一段(K99+140~Kl26+000),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地势起伏专门大,河谷深切,呈峡谷地势,路线沿洛扎河谷延伸,左侧为洛扎雄曲,右侧为山坡,多处形成路堤、路垫。路线上要紧为第四纪更新世冲洪积、冰川堆积的粉土质砾、卵石(夹土)、漂石(夹土〉,部分为第四纪全新世残坡积的粉土质角砾,少部分路段基岩出露,出露基岩有花岗岩、板岩和少量辉绿岩。该区要紧咨询题是路线右侧有长度高度均较大的松散土层边坡、7条泥石流和滑坡以及路基左侧的明岸及路堤支挡咨询题,另外还存在3处涎流冰地段。对这些工程地质咨询题均应采取处理措施从而使路基得以有效防护。2.5.2.2区域稳固性评判路线位于雅鲁藏布江深大断裂带南侧,地处喜马拉雅山弧形构造复向斜南翼,区内东西向断裂为要紧构造,南北向断裂为次一级构造,路线前94km(即Ⅰ区、II区、Ⅲ区、lV区)差不多与南北向断裂平行但距离较远,并与东西向断裂大角度相交,而且新构造运动不明显,因而区域稳固性较好。但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差不多烈度为Ⅶ度),对重要的构筑物应当采取相应的抗震设防措施。下蒙达拉山下后(即V区),路线差不多沿东西向的康马一洛扎一措那深大断裂带邻近延伸。因而区域稳固性较前段差。但从调查及区域资料来看,这一断裂在新生代以来未见强烈活动迹象,稳固性较前段差,但仍适宜修路。总之,全线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局部路段稳固性较差,通过采纳适当的防护治理措施后本场地适宜性可,并应采取抗震措施。2.6植被概况受气候因素阻碍,区内植被的发育具有一定的垂直分带特点。海拔4500m以上多为基岩裸露区,植被稀少,发育有少量苔藓和高山草甸;4500m以下地势相对平缓,高山草甸发育,是要紧畜牧区;雅鲁藏布江及各大支沟、支流的沟谷地带为要紧农作物种植区,并有少量的人工种植林。2.7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目前区内要紧人类工程活动有农牧、建筑、农灌水利工程、筑路等,农牧及建筑活动强度不大,于山坡上局部削坡形成阶坎,诱发局部微型的塌滑,农灌水利工程要紧沿坡脚开挖引水渠,诱发局部边坡滑塌,规模较小;筑路对要紧沿坡脚进行开挖,局部地段形成了高边坡,区内人类工程活动强度总体上较弱,目前未诱发较大的地质灾难。专门应注意的是,筑路开挖形成的高边坡,较易发生边坡垮塌,造成人为地质灾难,开挖产生的大量松散岩土石随坡堆放,较易发生泥石流灾难,形成新的环境地质咨询题。3地质灾难危险性现状评估现状评估要紧是对公路沿线自然条件下存在的地质灾难及其危险度作出评判,其要紧任务是查清地质灾难类型及其分布、规模、形成机制、进展变化规律,及其与公路的关系等。3.1公路沿线地质灾难类型按照现场调查及对浪洛公路勘察、区域地质调查、地震等资料研究分析,重点对公路地质病害的调查分析,浪洛公路沿线地质灾难类型要紧受地势地貌与地层岩性操纵,要紧灾难类型有滑坡、高危(不稳固)边坡、泥石流、坍岸及季节性冻土等,高危(不稳固)边坡与泥石流是沿线要紧地质灾难,其它不良地质现象要紧有盐渍土、涎流冰、软土等。沿线共调查到滑坡3处、高危(不稳固)边坡40段、泥石流59处、坍岸16段、季节性冻土10段(表3-1)。据简易统计,沿线地质灾难较发育路段及特点如下:(1)K5~K27段,路线要紧从羊卓雍错湖盆宽谷左侧靠山边延伸,路线靠近及切割山体则要紧遇到坡面泥石流和高危(不稳固)边坡危害,较远离山边则遇到湖相沉积粉质土在地下水位较高段形成的季节性冻土的阻碍;(2)K55~K58段,路线从普莫雍错湖盆区通过,受地下水位较高的湖相沉积粉质土形成的季节性冻土的阻碍;(3)K66~K68段,路线从蒙达拉山北侧河谷靠山边通过,路线切割山体受到高危(不稳固)边坡与坍岸阻碍;(4)K75~K99段,路线沿蒙达拉山南坡与深切沟谷曲折而下,在约24km路段海拔下降1100m,形成“九曲十八弯”路型,因坡体陡峻、结构松散,高危(不稳固)边坡占了路段的绝大部分,局部还有坡面泥石流危害;(5)K109~K114段,洛扎河深切峡谷地段,高危(不稳固)边坡与坍岸地质灾难发育;(6)K120~K123段,洛扎县城区段,因“南方悬崖”坡体陡峻、结构松散及频繁的人类工程活动或因用地紧张致使公路切割山坡通过等缘故,滑坡、泥石流及高危(不稳固)边坡地质灾难较严峻。沿线地质灾难发育分布情形一览表表3-1类型处(段)路段总长(m)要紧分布路段滑坡3430K86、K89、K122高危(不稳固)边坡4018352K5、K20~K23、K66~K68、K75~K103、K109~K114、K118~K119、K122泥石流5911520K5~K10、K21~K27、K35~K37、K86~K87、K97~100、K103~K108、K111~K115、K120~K121坍岸164136K4~K5、K16~K17、K31、K67~K68、K100~K101、K106、K109~K111、K113~K114季节性冻土1012964K4~K5、K7~K8、K18~K25、K55~K58、3.2地质灾难危险性现状评估3.2.1滑坡地质灾难危险性现状评估3.2.1.1滑坡灾难特点浪洛改建公路线上共调查到滑坡地质灾难点3个,分不编号为H1、H2、H3,H1滑坡为土质滑坡,位于蒙达拉山南坡K86+460-K86+550处;H2滑坡为土质滑坡,位于蒙达拉山南坡K89+402-K89+462处;H3滑坡又名洛扎县城南滑坡,为土质滑坡,位于洛扎县城南后山,公路里程为K122+730-K123+010。滑坡要紧特点详见表3-2。滑坡地质灾难特点及危险性现状评估表表3-2编号滑坡名称起迄里程滑坡形状滑坡特点稳固状态长(m)宽(m)平均厚度(m)方量(×104进展趋势1K86滑坡K86+460~K86+55032903.41.29滑坡前缘标高4716.5m,后缘标高4691.5m,相对高差25m,主滑方向303°;滑坡呈单斜坡体,坡度约40°,在后缘与两侧因滑动形成“圈椅”状断壁,断壁高50~80cm.滑坡因地势陡峻、地层松散及公路开挖、前缘临空等缘故而产生滑动,滑坡属牵引式滑坡;滑体表层已有部分失稳滑动并被清除。滑体土大多为残坡积成因的灰黑色粉土质角砾,松散、干燥;滑带土处在粉土质角砾与基岩面之间,亦为灰黑色粉土质角砾,稍湿、呈可塑状,厚度0~20cm;滑床物质为三叠系上统(T3g〉绢云母板岩,产状286°<48°。简易稳固性运算表明,滑坡在天然状态下稳固系数为1.05~1.10,为欠稳固状态;在天然状态加Ⅶ度地震烈度作用下稳固系数为0.85~0.94,为失稳状态;在饱水状态下,稳固系数为0.95~1.01,为蠕滑状态;在饱水状态加Ⅶ度地震烈度作用下,稳固系数为0.70~0.75,为失稳剧滑状态。中等2K89滑坡K89+402~K89+46239825.52.37滑体前缘标高4551m,后缘标高4516m,相对高差35m,主滑方向46°;滑坡在公路上、下呈单斜坡体,坡度约45°,滑坡因地势陡峻、地层松散及公路开挖卸荷等缘故而产生滑动,滑坡属牵引式滑坡。滑体土在公路以上要紧为残坡积成因的灰~深灰色粉土质角砾、小块石夹土,公路以下滑体土要紧为开挖放坡人工堆填的粉土质角砾、小块石夹土,皆松散、干燥;滑带土为粉土质角砾,灰黑色、稍湿、可塑,厚度0~20cm;,滑床物质为残坡小块石夹土。在滑体后缘形成贯穿性拉张裂缝,裂缝宽30~50cm,可见深度0.5~0.7m,最大垂直位移50cm,水平位移30cm。简易稳固性运算表明,滑坡在天然状态下稳固系数为1.06~1.15,为欠稳固状态;在天然状态加Ⅶ度地震烈度作用下稳固系数为0.87~0.96,为失稳状态;在饱水状态下,稳固系数为0.97~1.05,为蠕滑状态;在饱水状态加Ⅶ度地震烈度作用下,稳固系数为0.75~0.80,为失稳剧滑状态。大3洛扎县城南滑坡K122+730~K123+0101052601027.3滑体前缘标高3765m,后缘标高3815m,相对高差50m,主滑方向343°;滑坡属后推式滑坡,自后缘往前推动,中部形成一个平台,整个地势中后缘较陡,前缘较缓,后缘断壁呈“圈椅”状。滑体土大多为残坡积成因的灰黑色碎片(块)石夹粉土,松散、干燥;滑带土为坡积成因的粉土层,灰黄色、湿、可塑,呈似层状,具搓揉特点,厚度10~30cm,处在碎片(块)石夹粉土及卵石角砾土与基岩面之间,滑面南陡北缓,剪出口标高为3765m;滑床物质为基岩和第四系冲洪积物.基岩三叠系上统(T3g〉绢云母板岩、千枚岩为主,节理裂隙发育,较破裂;冲洪积为卵石角砾土。1998年6月份以来,在滑体中后缘形成数条贯穿性拉张裂缝,裂缝长3~8.0m,宽30~50cm,可见深度0.5~0.7m,最大垂直位移30cm,水平位移0.05m;中前缘显现“醉汉树”,前缘形成数条鼓张裂缝,长约2.5~4.0m,平均宽10~20m。通过运算和监测结果表明,滑坡在天然状态下稳固系数为1.13~1.26,为稳固状态;在天然状态加Ⅶ度地震烈度作用下稳固系数为0.95~1.03,为蠕滑状态;在饱水状态下,稳固系数为0.97~1.0,为蠕滑状态;在饱水状态加Ⅶ度地震烈度作用下,稳固系数为0.78~0.82,为失稳剧滑状态。大3.2.1.2滑坡的形成条件与机制(1)地势地貌条件三处滑坡H1位于蒙达拉山南面的高陡单斜斜坡中部,H2、H3位于高山深切峡谷坡脚地带,地势切割强烈,地貌单元复杂,地势坡度一样在30°~50°之间,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临空条件。(2)地层岩性条件滑坡地段基岩地层要紧为三叠系上统嘎波组(T3g〉绢云母板岩、千枚岩,其结构破裂、节理裂隙极为发育,表层多呈强风化~全风化;由以上地层形成的第四系残坡积成分要紧为灰~深灰色粉土质角砾、小块石夹土等,厚度3~15m不等,其结构松散、透水性强,内聚力(C)小、边坡自然休止角小,易产生卸荷裂隙并坍塌;松散堆积地层中常有粉土、粘质粉土夹层,其强度更弱并相对隔水,在水的作用下形成脆弱结构面,或在第四系与基岩的接触带因基岩的隔水作用而使其上土层相对饱水、强度将低形成脆弱结构面,或第四系松散堆积与板岩、千枚岩顺层接触,这些因素促使坡体松散堆积易于失稳,专门是在连续降雨或暴雨、地震等触发机制下而产生滑动。(3)气象水文条件该区高原半洪涝季风气候,其年降雨量不大,但具有干湿季节分明、降雨集中的特点,长时刻的洪涝使土层疏松、表层粗骨化、透水性增强,而在雨季连绵雨较多,短历时暴雨强度亦可达到40mm/d左右,大气降水入渗松散的坡体后,一则降低了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二是产生了较高的孔隙水压力,并诱发边坡形成滑坡。(4)地质构造与地震因素测区要紧受康马~错那活动断裂的作用,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层被切割成不完整的块体,表层岩体结构较松动,风化强烈,易产生剥落。测区处于喜马拉雅地震带东部,地震活动较为强烈,差不多地震烈度达到Ⅶ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对边坡的松散化和失稳提供了一定的内动力地质作用。(5)人类工程活动H1、H2滑坡显现在公路开挖和大量放坡地段,H3(城南滑坡)显现于公路与城建开挖坡脚处,这些开挖或放坡致使斜坡坡度加大、前缘临空或起到卸荷作用,进而促使边坡整体失稳滑动,形成滑坡。综上所述,浪洛公路沿线滑坡灾难要紧因较为不利的地势地貌、地层岩性、气象水文、地质构造与地震及未采取防护措施的人类工程活动(要紧是筑路)等因素产生,其活动亦受控于以上条件。3.2.1.3滑坡稳固性验算(1)验算公式选择按照滑坡的形状与物质结构特点,采纳传递系数法验算,滑坡的滑动面简化为折线形,其稳固性系数K采纳下述公式:………………(3-1式)式中:Ri=Qicosθitanφi+CiLiTi=QisinθiK——滑坡验算剖面的稳固系数;Q——第i块段的重量(KN);θ——第i块段的滑带土内摩擦角(°);Ci——第i块段的滑带土内聚力(Kpa);Li——第i块段的滑面长度(m);Ψi——第I块段剩余下滑力传递至第I+1块段时传递系数(j=i)。考虑地震力的作用时,则公式(3-1)中:Ri=Qi(cosθi-gsinθi)tanφi+CiLiTi=Qi(sinθI+gcosθi)(2)滑坡的稳固性按以下四种工况进行,即:天然状态、天然状态+地震力、饱水状态(滑带饱水、滑体部分)、饱水状态+地震力。(3)按照有关勘察资料及体会数据,滑带土C值在天然状态下取15~20kpa,饱水状态下取8~12kpa;Φ值在天然状态下取14~15°,饱水状态下取11~12°。地震烈度取Ⅶ度,地震动峰值g=0.15。(4)体会算,H1滑坡在天然状态下稳固系数为1.05~1.10,为欠稳固状态;在天然状态加Ⅶ度地震烈度作用下稳固系数为0.85~0.94,为失稳状态;在饱水状态下,稳固系数为0.95~1.01,为蠕滑状态;在饱水状态加Ⅶ度地震烈度作用下,稳固系数为0.70~0.75,为失稳剧滑状态。H2滑坡在天然状态下稳固系数为1.06~1.15,为欠稳固状态;在天然状态加Ⅶ度地震烈度作用下稳固系数为0.87~0.96,为失稳状态;在饱水状态下,稳固系数为0.97~1.05,为蠕滑状态;在饱水状态加Ⅶ度地震烈度作用下,稳固系数为0.75~0.80,为失稳剧滑状态。H3滑坡(城南滑坡)在天然状态下稳固系数为1.13~1.26,为稳固状态;在天然状态加Ⅶ度地震烈度作用下稳固系数为0.95~1.03,为蠕滑状态;在饱水状态下,稳固系数为0.97~1.0,为蠕滑状态;在饱水状态加Ⅶ度地震烈度作用下,稳固系数为0.78~0.82,为失稳剧滑状态。3.2.1.4典形滑坡(城南滑坡)特点(1)、滑坡规模及变形特点城南滑坡体南北长105m,东西宽260m,滑坡面积2.7×104m2,滑坡体平均厚度10m,滑坡体积27×104m3,属中型滑坡。滑体前缘标高3765m,后缘标高3815m,相对高差50m,主滑方向343°。滑坡属推移式土质滑坡,自后缘往前端推动,中部形成一个平台,整个地势中后缘较陡,前缘较缓,后缘断壁呈“圈椅”状。1998年6月份以来,在滑体中后缘形成数条贯穿性拉张裂缝,裂缝长3~8.0m,宽30~50cm,可见深度0.5~0.7m,最大垂直位移0.3m,水平位移0.05m;前缘形成数条鼓张裂缝,长约2.5~4.0m,平均宽10~20mm。(图3-3、图3-4)(2)、滑坡水文地质特点测区地下水类型要紧有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浅层基岩风化裂隙水。孔隙潜水要紧赋存于滑坡体松散堆积物中。滑坡体岩土结构松散,孔隙发育为地下水富集提供了空间,地下水沿覆盖层中透镜状粉细砂层与基岩的接触面(滑移面)运移。(3)、滑体土、滑带土特点滑体土大多为残坡积成因的灰黑色碎块(片)石夹粉土,松散、干燥;滑带土为粘质粉土层,呈灰黄色、湿、可塑,具搓揉特点,厚度10~30cm。滑带土处在碎块(片)石中粉土和卵石角砾土与基岩面之间;滑面南陡北缓,剪出口标高为3765m;滑床物质后缘为碎块石,中部为基岩,前部为第四系冲洪积物。基岩以千枚岩为主,节理裂隙发育,较破裂;冲洪积物以卵石角砾土为主。经现场取样及原位测试测得,滑体土、滑带土物理水理性质及力学性质试验成果见表3-3。滑体、滑带土物理水理及力学性质试验成果表表3-3土体名称及编号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力学性质天然状态饱水状态干容重(KN/m3)饱和容重(KN/m3)压缩模量(Mpa)液限(%)塑限(%)c(Kpa)Φ(°)c(Kpa)Φ(°)滑体土碎片(块)石夹粉土Hy118.0620.11碎片(块)石夹粉土Hy217.7020.07砂卵石土层Hy325.3727.70砂卵石土层Hy425.9027.45滑带土粉土Hy519.6521.135.2530.00221014811粉土Hy619.3820.847.6329.002018151513(4)、滑坡稳固性验算及推力运算①运算公式滑坡稳固性运算采纳传递系数法及公式(3-1)进行,相应的滑坡推力运算公式表达如下:(3-2式)其中,传递系数Ei——第i块剩余下滑力Ti——第i块下滑力Ri——第i块的抗滑力Ci、ψi——第i块的内聚力及内摩擦角ai——第i块的滑面倾角Fs——设计安全系数②工况选择此次选定如下三种工况进行滑坡稳固性和剩余下滑推力运算:a.天然状态,安全系数取1.2;b.饱水状态,安全系数取1.1;c.饱水状态+地震,安全系数取1.05。③参数选取据勘探资料,结合野外现场实地调查结果,在设计工况下对滑坡体滑面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反算,对比土工试验结果,结合地区体会值,参数取值分不为:C=8~18Kpa,φ=7~14°。此次验算采纳具有代表性的勘探剖面I—I′、II—II′,Ⅲ—Ⅲ′三条剖面。④验算结果及评判按照推力运算书结果和监测结果表明,滑坡在天然状态下稳固系数为1.1306~1.3993,处于稳固状态;在饱水状态下,稳固系数为0.9967~1.0444,处于欠稳固状态;在饱水状态加Ⅶ度地震水平加速度作用下,稳固系数为0.9798~1.0209,处于欠稳固至不稳固状态。若不考虑其它阻碍因素,滑体饱水和地震水平加速度是阻碍滑坡稳固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滑坡进一步活动的可能性极大。(表3-4)滑坡推力运算成果表表3-4剖面编号状态稳定系数稳固性评价设计工况下,设桩处剩余下滑推力E(KN/m)校核工况下,设桩处剩余下滑推力E(KN/m)I~I天然状态1.3793稳定饱水状态0.9967不稳固1316.31饱水状态+Ⅶ度地震0.9798不稳固1217.96II~II天然状态1.1306稳定饱水状态1.0351欠稳固1782.13饱水状态+Ⅶ度地震1.0209欠稳固1586.59Ⅲ~Ⅲ天然状态1.3993稳定饱水状态1.0444欠稳固1838.08饱水状态+Ⅶ度地震1.0230欠稳固1676.213.2.2高危边坡地质灾难危险性现状评估3.2.2.1高危边坡的工程地质特点浪洛公路沿线高危边坡较多,共有40处,其高危边坡长度从15~2030m长短不等,边坡高度高低不一,其类型可分为土质高危边坡、岩质高危边坡两大类。沿线高危边坡就形成形式上土质高危边坡要紧分天然形成的高陡边坡、天然边坡经人工开挖后形成的高陡边坡、人工堆填的较高陡的路堤边坡三种形式;岩质高危边坡要紧分天然形成的悬崖或危岩、强烈风化剥落坡脚形成大量石质物的岩坡、岩体经爆破放坡形成的陡壁或“鹰嘴岩”。土质边坡的物质成分要紧由该段边坡的母岩和风化程度所决定。在K0+000~K99+140与K117+650~K126+000段母岩要紧为三叠系上统嘎波组(T3g〉的变质岩系,岩性要紧为绢云母(水云母)板岩、千枚岩和浅变质砂岩,在该范畴的土质边坡物质要紧由母岩风化剥蚀形成的角砾土、粉土质角砾土、小块石夹土、块石土组成,结构松散~稍密,局部可达到中密状态,土层角砾粒径一样为0.5~5cm,含量20~50%;小块石粒径5~12cm,含量10~30%;粉土含量10~20%;土层内聚力(C)为10~20kpa,内摩擦角为15~30°,容许承载力一样为150~280kpa;土层的天然休止角为30~45°。在K99+K117+650段母岩要紧为喜山晚期花岗岩(γ62〉,岩性要紧为中~粗粒结构的花岗岩,在该范畴的土质边坡物质要紧由母岩风化剥蚀形成的中(粗)砂、砾卵石(夹土)、粉土质砾、漂石(夹土)等堆积层组成,结构松散~中密状态,局部可达密实状态,土层中(粗)砂含量20~30%;砾石粒径0.5-2cm,含量30~35%;卵石粒径4-18cm,含量10~40%;漂石最大粒径超过1m,含量10~30%;土层内聚力(C)为10~15kpa,内摩擦角为25~35°,容许承载力一样为200~500kpa;土层的天然休止角为35~50°。人工路堤边坡一样处于半填半挖地段,路堤填筑土即是路堑挖弃土,其成分和要紧性质与天然边坡残坡积土一致。岩质边坡皆为基岩出露地段,边坡工程地质特性与基岩岩性、产状、节理裂隙发育状况及风化程度紧密有关。沿线岩质高危边坡以三叠系上统嘎波组(T3g〉的薄层状板岩、浅变质砂岩为主,地层经强烈构造及褶皱作用,结构破裂、风化强烈,地层产状复杂多变,岩层倾角最小12°,最大达80°,一样为30~50°;岩层脆弱至半坚硬状,形成的天然边坡坡度一样为50~75°。沿线零星出露几处花岗岩、辉绿岩岩质高危边坡,其岩性坚硬,一样形成悬崖或危岩,坡度达70~85°,岩体经强烈构造及褶皱作用,节理裂隙发育,一样有两组以上的构造裂隙或斜荷裂隙将岩体分割成块状,块度一样小于1m;岩体表层呈弱~强风化。3.2.2.2高危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沿线土质高危边坡的变形破坏以迭瓦式或沿流水冲槽倒塌(落)与溜滑(滑落)为主,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以剥层式崩落(塌)与倾倒为主。专门是在K75-K99的蒙达拉山南侧下坡地段,公路于2001年间通过改扩建,大量新开挖出的高陡路堑边坡和新填筑的高陡路堤边坡尚处于卸荷回弹、自然沉降和再平稳过程中,边坡的变形破坏有其自然因素,也有人类活动的因素。沿线操纵性变形破坏的要紧因素如下:(1)、地势坡度陡峻受地势地貌操纵,公路前75km路线沿喜马拉雅山顶宽谷延伸,平均海拔约4800m的高亢地势是其要紧特点,该段总体地势开阔平坦,但受局部沼泽地、盐渍地、软土地段的阻碍,公路不得不尽量靠近或切割山体布线,有的山坡天然坡度较陡,土质边坡达到50~60°,岩质边坡达到60~75°;在公路放坡开挖路堑后土质边坡达到60~70°,岩质边坡达到70~85°。公路K75-K99段沿沿喜马拉雅山南坡下坡,约24km范畴海拔由5393m下降至4278m,该段单斜斜坡的坡度一样都在40~60°之间;加之大多地势峡窄,展线困难,公路差不多依靠半挖半填形成路基,向内开挖形成高陡路堑,土质路堑坡度一样为50~65°,岩质路堑坡度一样为65~80°,向外堆填形成高陡路堤,坡度一样为45~60°。公路K99-终点段路线要紧岩洛扎河深切河谷延伸,河谷两侧坡体坡度较陡,一样土质边坡为40~55°,岩质边坡达到50~70°,在局部狭窄地段、河流强烈侧蚀岸坡地段公路不得不尽量靠近或切割高山坡脚布线,公路放坡开挖土质边坡坡度达到65~70°,岩质边坡达到75~85°。这些高陡边坡大多皆陡于或接近天然休止角,处于欠稳固状态,筑路开挖进一步增加了边坡的坡度,使之大大陡于其天然休止角,更加降低了其稳固程度。(2)、地层岩性条件沿线土质高危边坡土层要紧分两类:一类为以三叠系上统嘎波组(T3g)绢云母(水云母)板岩、千枚岩和浅变质砂岩为母岩形成的残坡积土层,其成分要紧为角砾土、粉质角砾土,其结构松散、力学强度低、透水性强、内聚力(C)与内摩擦角皆较小、边坡自然休止角小,易产生坍塌与溜滑;另一类为以喜山晚期花岗岩为母岩形成的残坡积、坡洪积土层,其成分要紧为中(粗)砂、砾卵石(夹土)、粉土质砾,关于结构松散、细粒成分含量偏多的土体,仍旧具有力学强度较低,透水性强、边坡自然休止角小,易产生坍塌与溜滑的特点。沿线岩质高危边坡岩体亦分两类:一类为三叠系上统嘎波组(T3g〉变质岩,要紧为绢云母(水云母)板岩、千枚岩和浅变质砂岩,受构造作用,其节理裂隙发育,其结构破裂、风化强烈、力学强度较低、卸荷回弹明显,易产生风化剥落与崩落;另一类为喜山晚期花岗岩,一样发育一组以上卸荷裂隙和构造裂隙,裂隙切割岩体块度小于1m,结构破裂,加之强烈风化使岩体易产生卸荷回弹,易崩落和倾倒掉块。(3)、气象水文条件测区气温要紧具有高寒和昼夜温差极大的特点,表现为对岩体或土体的寒冻风化作用强烈;测区年降雨量为340mm左右,但具有干湿季节分明、降雨集中的特点,长时刻的洪涝使土层疏松、透水性增强,而在雨季连绵雨、暴雨(40mm/d左右)、点暴雨等灾难性降雨较多,加之植被稀少,降雨后形成的地表迳流直截了当冲刷坡体,在坡面形成深槽,并更有利于水流的集中冲刷和坡体倒塌;大气降水入渗松散的坡体后,一则降低了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二是产生了较高的孔隙水压力,致使坡体倒塌或溜滑。(4)、地质构造与地震因素受构造活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阻碍,测区岩体节理裂隙发育、结构破裂、岩层被切割成不完整的块体,变质岩系更是强烈褶皱、产状纷乱,加之强烈的寒冻风化,易产生剥落。测区处于喜马拉雅地震带东部,地震活动较为强烈,差不多地震烈度达到Ⅶ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高烈度地震对坡体的变形破坏要紧表现为附加应力的累积效应,在发生地震时则表现为触发(诱发)效应。地质构造、地震活动及仍在连续的强烈抬升作用等对边坡的变形破坏提供了一定的内动力地质作用。(5)、人类工程活动沿线90%左右的高危边坡的形成大多与公路开挖放坡和堆填有关,开挖或放坡致使斜坡坡度加大、前缘临空或起到卸荷作用;开挖时的人工爆破对坡体附加应力具有一定累积效应,其累积结果使使阻碍范畴内岩体结构松动、结构面强度降低;人工堆填坡度太陡或碾压夯实度不够,致使边坡失稳或沉降塌陷。沿线大多人工边坡在缺乏防护措施的情形下进而促使边坡倒塌(落)或局部滑动。综上所述,浪洛公路沿线高危边坡灾难要紧因较为陡陡峻的地势条件、破裂脆弱的地层岩性、高寒与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灾难性降雨水文、强烈的地质构造与地震及未采取防护措施的人类工程活动(要紧是筑路)等因素产生,其变形破坏亦受控于以上条件。3.2.2.3高危边坡地质灾难危险性现状评估浪洛公路沿线高危边坡路段较多,共40段,总长18742m,占总里程的14.9%,以土质高危边坡为主,占高危边坡总量的62%,高危边坡表层不稳固岩土体厚度为1.5~5m,坡高一样5~50m,规模210~54000m3不等,高危边坡分布、形状结构特点见表3-5,高边坡的要紧形状特点见图3-5、3-6。浪洛沿线土质高危边坡对公路的危害要紧表现为倒塌、溜滑物掩埋道路,堵塞交通,淤埋公路边沟,导致排水不畅,阻碍路基路面;剥落掉块物砸击道路,毁坏路基路面,危及行人、车辆安全。岩质高危边坡对公路的危害要紧表现为岩层表面风化剥离碎屑物(小块石、块石)掩埋道路,堵塞交通,淤埋公路边沟,导致排水不畅,阻碍路基路面;崩落掉块物砸击道路,毁坏路基路面,危及行人、车辆安全。浪洛公路沿线高危边坡中,现状差不多稳固的3段,长261m;现状欠稳固的16段,长6322m;现状不稳固的21段,长12159m。高危边坡目前对公路的危害程度要紧按照边坡的规模、稳固程度、对公路的阻碍和缺失情形进行评估,分大、中、小三等,各段边坡中,现状危险度大的18段,长14546m,现状危险度中等的20段,长6816m,现状危险度小的2段,长165m。图3-5K88+950土质高危边坡图3-6K90+450岩质高危边坡剖面示意图剖面示意图高危边坡地质灾难特点及危险度现状评估表表3-5编号起止里程斜坡类型高危边坡特点危害特点稳固性B1K5+120~K5+330210土质边坡土体为残坡积成因块石土、角砾土、粉土质角砾,结构松散~稍密,遇水易产生垮塌;坡高8~15m,坡度50°~75°,坡向232°,坡面呈凸或直形,局部已倒塌;表层松动带最大厚约2.5m,规模约6300m3。倒塌、溜滑物掩埋道路左半幅路基,堵塞交通;淤埋公路边沟,导致排水不畅,阻碍路基路面;剥落掉块物砸击道路,毁坏路基路面,危及行人、车辆安全.公路改建后向右偏离坡脚,边坡对道路的危害性有所减小。不稳固大B2K5+330~K5+486156岩质边坡岩体为三叠系上统嘎波组(T3g〉薄层状板岩夹浅变质砂岩,灰~灰黄色,要紧产状50°<30°,岩体一组垂直于坡面的构造裂隙与一组平行于坡面的卸荷裂隙将岩体切割成块状、结构破裂,表层呈强风化~全风化;坡高15m~22m,坡度65°~80°,坡向240°,为逆层坡,坡面呈直形,局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