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5分)按要求填空。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苏轼《》)
(3)《过秦论》中作者用“”一句总结了秦国迅速崛起又突然败亡
的根本原因。
2.(2分)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对一项已经出台的公共政策的社会效果做出准确判断,,,,
从而为决策者进一步制定更有利于实现既定目标的公共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①以确知该公共政策的优势和劣势
②收集与该公共政策运行相关的重要信息
③基于公共政策理论进行科学分析和客观评估
④要运用正确的公共政策评估方法和可行的技术手段
A.②③①④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④②③①
3.(3分)小明的爸爸想让班主任李老师推迟家访,他给李老师发的短信中有一处语言表达
不得体,请在以下四处画线句中找出并修改。
尊敬的李老师,您好!【甲】听小明说您将在本周内光临寒舍,我们表示热烈欢迎和期
待。【乙】但由于我们家刚刚乔迁新居,家具摆设等都比较凌乱,还需要一段时间整理,【丙】
因此希望您能推迟本次家访,以便我们能在更整洁的环境中接待您。最后,【丁】再次对您
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期待!谢谢!
二、阅读70分
4.(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长期存在着“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的理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经历了大规模的教育扩张,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得到
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高等院校的扩张使得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更不是所有人
都走在了前面。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关于社会分层与教育关系的话题多次冲上热搜
②______在后面的分析中我主要使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布迪厄认为资本可以被
分为三大形态: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其中文化资本是指“以精神的或肉体的持
久的‘性情’形式存在的文化产物。”文化资本集中体现了布迪厄的理论特点:关注知识与
权力的关系。从上述理论出发,我认为社会分层对教育的影响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部分:家庭
教育的继承、学校教育的获取以及未来社会资本的获得。在个体获得教育的阶段,受个体自
身年龄及社会关系网络等的限制
③从家庭教育继承的角度来看,子女通过家庭环境与家庭氛围承继了来自其父母的文化
资本并将其具体化为自身的持久的习性。各个家庭所拥有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明显不同,
因此,因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习性。就拿从小生活在中产阶层和生活在底层的儿童相比较,
中产阶层儿童从家庭获得的文化资本远远高于底层儿童。安妮特•拉鲁在《不平等的童年》
中将上述两种阶层的教育方式称作中产阶层的“协作培养”和贫困家庭的“自然成长”。协
作培养型的家长在孩子放学后会帮他报各种辅导班或者陪同孩子一起学习。自然生长型的家
长则苦于生活压力无法照料陪同孩子,久而久之两种类型孩子的未来发展已经拉开了很长的
距离。同时,这利原始资本的差异性是造成教育起点上不平等的很重要的原因。
④中国的义务教育阶段由国家统一协调安排,相对来说不存在像欧美的公立与私立教育
那样的极端割裂状态,但是义务教育阶段依然存在着教育差距:中产家庭孩子可以接受一双
一辅导,教育机会明显更受社会分层状况的影响,高考是进入高等教育的最主要途径。近年
来国家推行素质教育改革,却又转而拼学生的课外活动、拼课外学习、拼家庭购买力。女今,
素质是有钱人的技能,拥有得天独厚的才育资源,拥有很多通向教育的“捷径”,是农村地
区的孩子无法享受到的。物质白优越,地位的高人一等,使得一些孩子一出生,就出生在了
普通人奋斗自天花板上。教育机会的获取被深深打上了阶层的烙印。
⑤社会分层不仅会直接对教育过程产生影响,更会对未来的社会资本产生更明显的影响
代际优势不仅是家庭资本,也决定学生能遇到怎样的朋友以及朋友的父辈。不仅仅是在生会,
中产阶层的爸妈也经常有意邀请名人到自己家中做客,也经常带着他们的子•去拜访社会上
的“名人”。不难想象,儿童将很容易习“高级语言”,习得“高级品位”,将日渐习得精英
所应具备的自信的行为举止、高贵的外表和优雅的作风以及精英阶层的品味和良好的自我感
觉。而生活贫困的家庭则很难使下一代获得可利用的社会资本,同时未来获取社会资本的能
力也会欠缺。
⑥虽然我们都知道个人能力在阶层跃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现有研究表明,教育机
会的阶层传递模式依然具有极为顽强的惯性,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隐形的区分。
(有删改)
(1)在第②段开头画线处加入一段引文,以下合适的一项是
A.在我们能获得数据而加以分析的所有工业化或正在工业化的国家中,对谁走在最前面
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就是那些获得了教育的人。
B.资本是累计性劳动,当这种劳动在个体性即排他性的基础上被行为者或其集合占有时,
他们能以具体的或活劳动的形式占有社会资源。
C.我们唯一能追求的公平,就是规则公平,但它并不能带来结果公平。
D.真正的出路不在于离开哪里,而是在于我们的内心是否对自身所处的文化有所察觉和
反省,并作出不一样的选择。
(2)根据上下文,在第③段画线处填入合适的内容。
(3)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基础教育的长足发展促进了社会公平,阶层固化的现象并不明显。
B.协作培养型家庭的孩子将会比自然生长型家庭的孩子获得更大的成功。
C.在义务教育阶段,社会环境总体上不利于底层孩子获取好的教育机会。
D.个人能力在阶层跃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改变了教育机会的阶层传递。
(4)本文节选自论文《浅谈中国的社会分层与教育》,第②-⑥段是这篇论文中的一小
部分,以下适合做这一部分小标题的一项是
A.总体关系概述:相互影响
B.隐藏的社会分层:寒门再难出贵子?
C.教育的作用:精英的固化还是再生产?
D.总结及展望:跨越阶级的机会
(5)一些出身农村或小城镇的贫寒学子,埋头苦读,擅长应试,但缺乏一定视野和社会
资源,他们被称作“小镇做题家”。这个现象能否支持本文的观点?请写一段文字
5.(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酸橙
傅菲
①金华的师傅来我家,带了一麻袋的橙子,作伴手礼。黄黄的皮,个头比柚子小一些,
圆圆润润,好舒服。橙甜,汁液淌嘴角。吃了橙,用舌头舔一遍,把橙汁舔干净。村里没有
人种橙,起先我们还以为是橘子呢。可哪有那么大的橘子啊。过了冬,我父亲对师傅说,比
红肉囊柚子好吃,比常山橘好吃,带两棵橙苗来,我们也种上。
②第二年,我家种上橙子树,种了两棵。又三年。橙子树高过了瓦屋,圆圆的像撑开的
伞一样。橙子花白白的,五片花瓣,绿叶白花披在树上。中元节之后,树上的橙子一个也没
有了,邻村一个种果树的人,来玩,说,第一次的果子,都会谢掉夭折,即使不谢,也要把
果子剪掉,抵抗力强,营养足
③又一年。橙子的皮还没发黄,青蓝青蓝,但个头已经塞满一只手掌心了。我便去摘橙
子吃,掰开肉囊,黄白色,又马上吐出来,眯起眼睛,是不是很酸啊。我说,牙齿都酸痛了,
比醋还酸。母亲说,没熟透的柚子、橘子、橙子、杨梅、葡萄,熟透了,酸变成甜了。
④皮黄了,和油菜花一样黄得澄明纯粹。摘橙子的季节到了。可橙子还是酸得牙齿漂浮。
我对这棵橙子树,完全绝望了一一再也指望不了吃上它。我父亲不死心,说,冬至以后肯定
甜蜜蜜,野柿子也是冬至后甜蜜蜜的。过了冬至,还是酸。橙子吊在树上,再也无人问津了。
⑤金华的师傅又来过冬了,看见树上亮晃晃的橙子,说,橙皮发皱了,还不摘下来吃啊。
我们看着师傅吃,津液翻涌。师傅掰开一瓣,嘴巴立马张得像个山洞,口水四射,说,春秋
的晏子讲,橘生淮南则为橘,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橘甜枳苦,产橘的地方,可以产橙,
原本种下的,就是一棵酸橙子树。师傅带错了苗
⑥橙子树,再也无人关心了。
⑦大哥拿起柴刀,说,把橙子树砍了吧,树冠大,牛圈要阳光干什么,通风就可以了。
大哥把农家肥堆在树下,说,肥会发热,把树烧死。大哥说,橙子又想不到进嘴巴。父亲说,
树还是树,可不能怪树。母亲把一些不及时用的重物,也挂在树上,如待修的水桶、漏水的
锅、猪槽。父亲又说,挂在树上多难看,树上开满了花,花下是猪槽
⑧过了几年,橘子树蓬蓬勃勃,树冠有一个稻草垛那么大。看着满树的花,说,这棵橘
子树,像一个漂亮的女人却生怪胎。我书读不好,教育我:“你看看这棵橙子树,好看,谁
都厌恶。做人也一样,光有外表漂亮,也是没用的。”
⑨有一次,我表哥来,看着树上黄澄澄的橙子,很是惋惜。他是镇里有名的厨师,善于
烧酒席。有人做喜事了,可是莫大的面子。他对母亲说:“二姑,这是好东西,用半个橙子,
放点盐花煮,什么佐料也不用放,做酸汤也好,是做酸汤最好的料了。"母亲说,哪有用酸
橙子烧菜的。表哥掌勺,烧了酸汤。母亲吃了,说,确是好味道,烧出两个好菜。
⑩邻居也知道酸橙可烧鲜鱼,烧酸汤,家里做喜事,向母亲要十几个酸橙。提篮里,还
拎十几个鸡蛋来。母亲怎么也不收,说,现在可以提鲜,算是没白白种了它。
⑪中年以后,父亲患了一种病,就是打嗝。呃,呃,呃,不曾因受力过重而产生内伤。
去市里的几家医院,都没检查出什么病因。中医也看了好几家,没效果。母亲提心吊胆地担
忧,没检查出病因的毛病,像一颗地雷埋在身体里,可地雷在哪儿,多让人害怕。父亲是个
乐观派,打嗝怕什么,喝黄解血治打嗝,他三天两天,去田里照黄鳍,杀黄鳍吃。有人说,
他又各家各户请求,杀鸭子了,把鸭血留下喝。
⑫三年多的时间,打嗝也没停下。停下的时候,是睡着的时候。父亲说,菩萨也上了香,
土地庙也上了猪头请,再也不管打嗝了。一次,一个原来下放在村里的上海知青,来我家吃
饭,见父亲三五分钟打一个嗝,说,是啊,大小医院看了十几家,返城后学了七年的中医,
他说,可以断病根,只是很难找。父亲说,难找也要找。知青说,说难找也好找,喝三个月,
便好了。父亲把他拉到后院,说,甜橙熟后会自然落蒂,酸橙不会,不采摘,四季有鲜果。
酮一年,一个收木料的人,来村里收木料,对父亲说,这棵树要不要卖呢?按老樟木
的价格算。父亲说,又不是酸枝。收木料的人说,酸橙木打木床,蚊子不入屋子。父亲说,
钱再多,树却年年开花,是钱换不来的。
(有删改)
(1)赏析第①段画线部分的表达效果。
(2)赏析第⑧⑨两段中人物语言的特点。
(3)作者对酸橙的认识经历了哪些变化?请加以评析。
(4)《红楼梦》中的探春曾被比作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你认为哪个最合适?
请阐述理由。
6.(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咏草
[宋]俞紫芝
满目芋芋野渡头,不知若个解忘忧?
细随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I。
金谷园①中荒映月,石头城下碧连秋。
行人怅望王孙去,买断金钗十二②愁。
【注】①金谷园:西晋官僚石崇的别墅,园中财产丰积,屋宇宏丽
(1)下列诗歌选集中,可能收录本诗的一项是
A.《乐府诗集》
B.《唐宋近体诗选》
C.《宋人绝句精编》
D.《古诗源》
(2)下列对本诗的写作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以物喻人
B.因事说理
C.咏物抒情
D.借古讽今
(3)本诗前六句从多个角度咏草,请对此加以赏析。
7.(18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荀或字文若,颍川颍阴人,少有才名。南阳何颛见我而异之,举孝廉。董卓之乱,弃
官归乡里。……至冀州,每怀匡佐之义。时曹操在东郡豉闻操有雄略而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
去绍从操。操与语大悦,曰:“吾子房也。”
②兴平元年,操东击陶谦,使我守甄城。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操,而潸迎吕布。邈使
人瑞或曰:“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宜亟供军实。”或知邈有变,即勒兵设备陶谦死,操
欲遂取徐州,还定吕布。或谏日:“昔高祖保关中,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将军本以兖州
首事,此实天下之要地,而将军之关河也。若不先定之,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闻而收熟麦,
约食稿谷,以资一举,未见其便。多留兵则力不胜敌,少留兵则后不足固。布乘虚寇暴,纵
数城或全,其余非复己有,以权一时之势,愿将军虑焉。”操于是大收熟麦,兖州遂平。
③建安元年,献帝自河东还洛阳,操议欲奉迎车驾,未可卒制。或乃劝操曰:“昔晋文
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未遑远赴,虽御难于
外,乃心无不在王室。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大德也。”操从
之。
④十七年,董昭等欲共进操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不宜如此。”
事遂程。操心不能平。会南征孙权,表请或劳军于谯,帝从之。至濡须,操馈之食,发视,
于是饮药而卒。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乐。谥曰敬侯。明年
(节选自《后汉书•荀喉传》)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而潸迎吕布
②乘其网而收熟麦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徒以山东扰乱,未覆远赴
A.安定
B.匆忙
C.闲暇
D.惊慌
②事遂程
A.隐藏
B.变化
C.恶化
D.搁置
(3)第①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时曹操在东郡或闻操有雄略而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去绍从操。
(4)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邈使人谴豉曰:“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宜亟供军实。”或知邈有变,即勒兵设备
(5)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是史传文的艺术特点之一,请以第④段内容为例对此加
以分析。
8.(12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大龙湫记
阮]李孝光
①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
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作人俯势,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又如树大屏风。而其颠
W,犹蟹两螯,行者兀兀,不可入。转缘南山趾,回视如树圭。又折而入东崎,则仰见大
水从天上堕地,或盘桓久不下,忽迸落如震霆。东岩趾有诺说那庵,山风横射,水飞著人。
走入庵避,犹如暴雨至。水下撮大潭,轰然万人鼓也。人相持语,但见张口,不闻作声,未
见如此瀑布也。”
②是后,予一岁或一至。至,常以九月,不能如向所见。今年冬又大旱,客入,渐闻有
水声。乃缘石虹下,出乱石间,渤渤如苍烟,乍小乍大,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石间无秋
毫土气,反碧滑如翠羽凫毛。潭中有斑鱼二十余头,间转石声,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家
僮方置大瓶石旁,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孥,因大呼笑。西
南石壁上,黄猿数十,挽崖端偃木牵连下,窥人而啼。纵观久之,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
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老先生谓南山公也。
(1)赏析第①段画线句中“捣”字的妙处。
(2)下列对本文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作者将大龙湫四周之景与瀑布之景进行了对比。
B.第②段中作者用鱼和猿设喻,形象表现了大龙湫的宁静。
C.作者从动与静、视觉与听觉等多个角度展现大龙湫之景。
D.作者以秋季大龙湫的动态美来衬托冬季大龙湫的静态美。
(3)文中多处描写了游人的举动和感受,请分析其作用。
三、写作70分
9.(70分)作文。
有人说,学会绕行是人生必备的技能,有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24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应用10分
1.(5分)按要求填空。
(1)噫吁哦,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
赋》)
(3)《过秦论》中作者用“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一句总结了秦国迅速崛起又
突然败亡的根本原因。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
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解答】(1)噫吁喊危乎高哉(重点字:喊)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重点字:德)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重点字:攻)
2.(2分)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对一项已经出台的公共政策的社会效果做出准确判断,,,,
从而为决策者进一步制定更有利于实现既定目标的公共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①以确知该公共政策的优势和劣势
②收集与该公共政策运行相关的重要信息
③基于公共政策理论进行科学分析和客观评估
④要运用正确的公共政策评估方法和可行的技术手段
A.②③①④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④②③①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
后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解答】根据“要运用正确的公共政策评估方法和可行的技术手段”“收集与该公共政策
运行相关的重要信息”“基于公共政策理论进行科学分析和客观评估”“以确知该公共政
策的优势和劣势”可知,这四个句子是按照逻辑顺序排列的,然后是“收集与该公共政
策运行相关的重要信息”,最后是“以确知该公共政策的优势和劣势”。
故选:Do
3.(3分)小明的爸爸想让班主任李老师推迟家访,他给李老师发的短信中有一处语言表达
不得体,请在以下四处画线句中找出并修改。
尊敬的李老师,您好!【甲】听小明说您将在本周内光临寒舍,我们表示热烈欢迎和期
待。【乙】但由于我们家刚刚乔迁新居,家具摆设等都比较凌乱,还需要一段时间整理,【丙】
因此希望您能推迟本次家访,以便我们能在更整洁的环境中接待您。最后,【丁】再次对您
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期待!谢谢!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
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
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
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
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
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解答】乙处,“乔迁”是祝贺用语。句中说的是“我们”搬入新家,可将“乔迁”改为
“搬入”。
答案:
乙处:将“乔迁”改为“搬入"。
二、阅读70分
4.(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长期存在着“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的理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经历了大规模的教育扩张,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得到
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高等院校的扩张使得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更不是所有人
都走在了前面。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关于社会分层与教育关系的话题多次冲上热搜
②______在后面的分析中我主要使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布迪厄认为资本可以被
分为三大形态: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其中文化资本是指“以精神的或肉体的持
久的‘性情'形式存在的文化产物。”文化资本集中体现了布迪厄的理论特点:关注知识与
权力的关系。从上述理论出发,我认为社会分层对教育的影响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部分:家庭
教育的继承、学校教育的获取以及未来社会资本的获得。在个体获得教育的阶段,受个体自
身年龄及社会关系网络等的限制
③从家庭教育继承的角度来看,子女通过家庭环境与家庭氛围承继了来自其父母的文化
资本并将其具体化为自身的持久的习性。各个家庭所拥有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明显不同,
因此,因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习性。就拿从小生活在中产阶层和生活在底层的儿童相比较,
中产阶层儿童从家庭获得的文化资本远远高于底层儿童。安妮特•拉鲁在《不平等的童年》
中将上述两种阶层的教育方式称作中产阶层的“协作培养”和贫困家庭的“自然成长”。协
作培养型的家长在孩子放学后会帮他报各种辅导班或者陪同孩子一起学习。自然生长型的家
长则苦于生活压力无法照料陪同孩子,久而久之两种类型孩子的未来发展已经拉开了很长的
距离。同时,这利原始资本的差异性是造成教育起点上不平等的很重要的原因。
④中国的义务教育阶段由国家统一协调安排,相对来说不存在像欧美的公立与私立教育
那样的极端割裂状态,但是义务教育阶段依然存在着教育差距:中产家庭孩子可以接受一双
一辅导,教育机会明显更受社会分层状况的影响,高考是进入高等教育的最主要途径。近年
来国家推行素质教育改革,却又转而拼学生的课外活动、拼课外学习、拼家庭购买力。女今,
素质是有钱人的技能,拥有得天独厚的才育资源,拥有很多通向教育的“捷径”,是农村地
区的孩子无法享受到的。物质白优越,地位的高人一等,使得一些孩子一出生,就出生在了
普通人奋斗自天花板上。教育机会的获取被深深打上了阶层的烙印。
⑤社会分层不仅会直接对教育过程产生影响,更会对未来的社会资本产生更明显的影响
代际优势不仅是家庭资本,也决定学生能遇到怎样的朋友以及朋友的父辈。不仅仅是在生会,
中产阶层的爸妈也经常有意邀请名人到自己家中做客,也经常带着他们的子•去拜访社会上
的“名人”。不难想象,儿童将很容易习“高级语言”,习得“高级品位”,将日渐习得精英
所应具备的自信的行为举止、高贵的外表和优雅的作风以及精英阶层的品味和良好的自我感
觉。而生活贫困的家庭则很难使下一代获得可利用的社会资本,同时未来获取社会资本的能
力也会欠缺。
⑥虽然我们都知道个人能力在阶层跃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现有研究表明,教育机
会的阶层传递模式依然具有极为顽强的惯性,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隐形的区分。
(有删改)
(1)在第②段开头画线处加入一段引文,以下合适的一项是B
A.在我们能获得数据而加以分析的所有工业化或正在工业化的国家中,对谁走在最前面
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就是那些获得了教育的人。
B.资本是累计性劳动,当这种劳动在个体性即排他性的基础上被行为者或其集合占有时,
他们能以具体的或活劳动的形式占有社会资源。
C.我们唯一能追求的公平,就是规则公平,但它并不能带来结果公平。
D.真正的出路不在于离开哪里,而是在于我们的内心是否对自身所处的文化有所察觉和
反省,并作出不一样的选择。
(2)根据上下文,在第③段画线处填入合适的内容。
(3)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A.我国基础教育的长足发展促进了社会公平,阶层固化的现象并不明显。
B.协作培养型家庭的孩子将会比自然生长型家庭的孩子获得更大的成功。
C.在义务教育阶段,社会环境总体上不利于底层孩子获取好的教育机会。
D.个人能力在阶层跃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改变了教育机会的阶层传递。
(4)本文节选自论文《浅谈中国的社会分层与教育》,第②-⑥段是这篇论文中的一小
部分,以下适合做这一部分小标题的一项是B
A.总体关系概述:相互影响
B.隐藏的社会分层:寒门再难出贵子?
C.教育的作用:精英的固化还是再生产?
D.总结及展望:跨越阶级的机会
(5)一些出身农村或小城镇的贫寒学子,埋头苦读,擅长应试,但缺乏一定视野和社会
资源,他们被称作“小镇做题家”。这个现象能否支持本文的观点?请写一段文字
【分析】(1)本题考查给文段填补语句的能力。采用客观题的形式考查,结合具体内容
分析选择。
(2)本题考查给文段填补语句的能力。采用主观题的形式考查,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概括。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
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
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4)本题考查为部分内容添加小标题的能力。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概括。
(5)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
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
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用准确简明的语言
加以概括归纳。
【解答】(1)B.结合“在后面的分析中我主要使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文化资本和
社会资本”可知,只有本项符合。
故选B。
(2)结合“从家庭教育继承的角度来看,子女通过家庭环境与家庭氛围承继了来自其父
母的文化资本并将其具体化为自身的持久的习性,不同家庭的子女从家庭中所继承和积
累的资本也是有差异的
(3)A.理解错误,相对来说不存在像欧美的公立与私立教育那样的极端割裂状态,更
会对未来的社会资本产生更明显的影响代际优势不仅是家庭资本。B.“获得更大的成功”
错误。结合“协作培养型的家长在孩子放学后会帮他报各种辅导班或者陪同孩子一起学
习,孩子在放学后只能自娱自乐,久而久之两种类型孩子的未来发展已经拉开了很长的
距离”可知。D,无中生有,教育机会的阶层传递模式依然具有极为顽强的惯性、经济资
本和社会资本贯穿于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微观运行策略之中”可知。
故选Co
(4)B.结合“特别是在最近几年,本文接下来希望就中国的社会分层与教育之间的关
系提出自己的理解”可知,符合做这一部分小标题。
故选B。
(5)本题是开放性题,没有唯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①能够支持本文的观点。结合”而生活贫困的家庭则很难使下一代获得可利用的社会资
本,但是现有研究表明,其所带来的文化资本。上文提到的两类孩子从教育机会的获得
到最后社会资本的获取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那些依靠题海战术进入高等学府的小镇做
题家。高等教育已经走向大众化,只能代表有了阶层跃升的可能,还要受到很多因素的
制约。
②不能支持本文的观点。结合社会实际可知,高考是进入高等教育的最主要途径,事实
上已经实现了相对的阶层跃升、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创造了条件。
答案:
(1)B
(2)不同家庭的子女从家庭中所继承和积累的资本也是有差异的。(或:不同家庭的子
女感受到的家庭环境与家庭氛围也是不同的)
(3)C
(4)B
(5)①能够支持本文的观点。那些依靠题海战术进入高等学府的小镇做题家。高等教育
已经走向大众化,只能代表有了阶层跃升的可能,还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②不能支持本文的观点。自古以来中国人都相信教育能够改变命运,小镇做题家上名校
能够得到的资源倾斜和机会红利是非常可观的,也为将来打开视野。
5.(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酸橙
傅菲
①金华的师傅来我家,带了一麻袋的橙子,作伴手礼。黄黄的皮,个头比柚子小一些,
圆圆润润,好舒服。橙甜,汁液淌嘴角。吃了橙,用舌头舔一遍,把橙汁舔干净。村里没有
人种橙,起先我们还以为是橘子呢。可哪有那么大的橘子啊。过了冬,我父亲对师傅说,比
红肉囊柚子好吃,比常山橘好吃,带两棵橙苗来,我们也种上。
②第二年,我家种上橙子树,种了两棵。又三年。橙子树高过了瓦屋,圆圆的像撑开的
伞一样。橙子花白白的,五片花瓣,绿叶白花披在树上。中元节之后,树上的橙子一个也没
有了,邻村一个种果树的人,来玩,说,第一次的果子,都会谢掉夭折,即使不谢,也要把
果子剪掉,抵抗力强,营养足
③又一年。橙子的皮还没发黄,青蓝青蓝,但个头已经塞满一只手掌心了。我便去摘橙
子吃,掰开肉囊,黄白色,又马上吐出来,眯起眼睛,是不是很酸啊。我说,牙齿都酸痛了,
比醋还酸。母亲说,没熟透的柚子、橘子、橙子、杨梅、葡萄,熟透了,酸变成甜了。
④皮黄了,和油菜花一样黄得澄明纯粹。摘橙子的季节到了。可橙子还是酸得牙齿漂浮。
我对这棵橙子树,完全绝望了一一再也指望不了吃上它。我父亲不死心,说,冬至以后肯定
甜蜜蜜,野柿子也是冬至后甜蜜蜜的。过了冬至,还是酸。橙子吊在树上,再也无人问津了。
⑤金华的师傅又来过冬了,看见树上亮晃晃的橙子,说,橙皮发皱了,还不摘下来吃啊。
我们看着师傅吃,津液翻涌。师傅掰开一瓣,嘴巴立马张得像个山洞,口水四射,说,春秋
的晏子讲,橘生淮南则为橘,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橘甜枳苦,产橘的地方,可以产橙,
原本种下的,就是一棵酸橙子树。师傅带错了苗
⑥橙子树,再也无人关心了。
⑦大哥拿起柴刀,说,把橙子树砍了吧,树冠大,牛圈要阳光干什么,通风就可以了。
大哥把农家肥堆在树下,说,肥会发热,把树烧死。大哥说,橙子又想不到进嘴巴。父亲说,
树还是树,可不能怪树。母亲把一些不及时用的重物,也挂在树上,如待修的水桶、漏水的
锅、猪槽。父亲又说,挂在树上多难看,树上开满了花,花下是猪槽
⑧过了几年,橘子树蓬蓬勃勃,树冠有一个稻草垛那么大。看着满树的花,说,这棵橘
子树,像一个漂亮的女人却生怪胎。我书读不好,教育我:“你看看这棵橙子树,好看,谁
都厌恶。做人也一样,光有外表漂亮,也是没用的。”
⑨有一次,我表哥来,看着树上黄澄澄的橙子,很是惋惜。他是镇里有名的厨师,善于
烧酒席。有人做喜事了,可是莫大的面子。他对母亲说:“二姑,这是好东西,用半个橙子,
放点盐花煮,什么佐料也不用放,做酸汤也好,是做酸汤最好的料了。"母亲说,哪有用酸
橙子烧菜的。表哥掌勺,烧了酸汤。母亲吃了,说,确是好味道,烧出两个好菜。
⑩邻居也知道酸橙可烧鲜鱼,烧酸汤,家里做喜事,向母亲要十几个酸橙。提篮里,还
拎十几个鸡蛋来。母亲怎么也不收,说,现在可以提鲜,算是没白白种了它。
⑪中年以后,父亲患了一种病,就是打嗝。呃,呃,呃,不曾因受力过重而产生内伤。
去市里的几家医院,都没检查出什么病因。中医也看了好几家,没效果。母亲提心吊胆地担
忧,没检查出病因的毛病,像一颗地雷埋在身体里,可地雷在哪儿,多让人害怕。父亲是个
乐观派,打嗝怕什么,喝黄鳍血治打嗝,他三天两天,去田里照黄鳍,杀黄鳍吃。有人说,
他又各家各户请求,杀鸭子了,把鸭血留下喝。
⑫三年多的时间,打嗝也没停下。停下的时候,是睡着的时候。父亲说,菩萨也上了香,
土地庙也上了猪头请,再也不管打嗝了。一次,一个原来下放在村里的上海知青,来我家吃
饭,见父亲三五分钟打一个嗝,说,是啊,大小医院看了十几家,返城后学了七年的中医,
他说,可以断病根,只是很难找。父亲说,难找也要找。知青说,说难找也好找,喝三个月,
便好了。父亲把他拉到后院,说,甜橙熟后会自然落蒂,酸橙不会,不采摘,四季有鲜果。
丽一年,一个收木料的人,来村里收木料,对父亲说,这棵树要不要卖呢?按老樟木
的价格算。父亲说,又不是酸枝。收木料的人说,酸橙木打木床,蚊子不入屋子。父亲说,
钱再多,树却年年开花,是钱换不来的。
(有删改)
(1)赏析第①段画线部分的表达效果。
(2)赏析第⑧⑨两段中人物语言的特点。
(3)作者对酸橙的认识经历了哪些变化?请加以评析。
(4)《红楼梦》中的探春曾被比作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你认为哪个最合适?
请阐述理由。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看如何写的,达到什么效果。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人物语言特点的能力。语言表达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题
时应当抓住最为鲜明、最具有表现力的语言加以品味,体会其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及其艺
术效果。语言品味还离不开上下文,应当在文本语境中体会其独特的意义。
(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变化的分析能力。可以依据文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神态
表情和行为动作的刻画、环境描写来分析。
(4)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
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
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用准确简明的语言
加以概括归纳。
【解答】(1)①结合“黄黄的皮,个头比柚子小■些,画线部分先从视觉角度描写甜橙
的色彩、形态,好舒服”可知,突出甜橙给人可爱的感觉,汁液淌嘴角”可知,突出其
甜而多汁的特点,手也舍不得马上洗,把橙汁舔干净”可知,侧面表现甜橙的滋味让人
迷醉,结合“过了冬,这个橙好吃,比常山橘好吃,带两棵橙苗来,与后文作者对酸橙
的期待和失望形成强烈的反差。
(2)①结合“这棵橘子树,像一个漂亮的女人却生怪胎”等可知、母亲,多用口语,语
言质朴,具有乡土气息,这是好东西,用半个橙子,比什么都鲜,做酸汤也好,是做酸
汤最好的料了”等可知,富有生活气息,好看,谁都厌恶,光有外表漂亮,也是没用的”
等可知、母亲的话就近取譬,生动活泼,读来自然亲切。
(3)①结合“过了冬,我父亲对师傅说,比红肉囊柚子好吃,你下次来,我们也种上”
可知,②结合“皮黄了。摘橙子的季节到了。我对这棵橙子树,但希望越大。酸橙的味
道令人不堪忍受,作者不免觉得惋惜。③结合“邻居也知道酸橙可烧鲜鱼,家里做喜事,
向母亲要十几个酸橙,还拎十几个鸡蛋来”等可知,逐渐发现酸橙可调味,可做家具,
终于认识到酸橙的价值,酸橙木打木床,蚊子不入屋子”等可知,无用于此者或有用于
彼、评判任何事物都要全面。(或:事物的真正价值往往要经过时间的洗礼才能得以展现。)
(4)本题是开放性题,没有唯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酸橙比喻宝玉合适。结合“第二年,种了两棵。橙子树高过了瓦屋。树冠伞形。橙子花
白白的,中间一支黄色的花芯,绿叶白花披在树上”可知,虽然外表清秀、社会的期待,
剥橙子吃。橙子吊在树上,个性独特;结合“知青说,酸橙不会,不采摘,看似百无一
用却葆有自然天真。
答案:
(1)①画线部分先从视觉角度描写甜橙的色彩、大小,②再从触觉角度形容其手感,③
接着直接描写其味道,④最后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⑤这部分极写甜橙之美。
(2)①第⑧⑨两段写大哥、母亲,多用口语,语言质朴,具有乡土气息,富有生活气息、
母亲的话就近取譬,生动活泼,读来自然亲切。
(3)①作者先是对酸橙充满了热烈的期待,②但希望越大。酸橙的味道令人不堪忍受,
作者不免觉得惋惜。③后来,可入药,有许多用途。④它启示我们,看待、客观。或:
世间值得珍惜的往往是那些无用之用o)
(4)酸橙比喻宝玉合适。他和酸橙一样,却不合家族;个性独特;看似百无一用却葆有
自然天真。
6.(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咏草
[宋]俞紫芝
满目芋芋野渡头,不知若个解忘忧?
细随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
金谷园①中荒映月,石头城下碧连秋。
行人怅望王孙去,买断金钗十二②愁。
【注】①金谷园:西晋官僚石崇的别墅,园中财产丰积,屋宇宏丽
(1)下列诗歌选集中,可能收录本诗的一项是B
A.《乐府诗集》
B.《唐宋近体诗选》
C.《宋人绝句精编》
D.《古诗源》
(2)下列对本诗的写作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C
A.以物喻人
B.因事说理
C.咏物抒情
D.借古讽今
(3)本诗前六句从多个角度咏草,请对此加以赏析。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体裁的把握能力。解答时,要了解诗歌的体裁特点,
再判断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写作特点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明确诗歌的写作特点,再判
断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
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
【解答】(1)本诗全诗共8句,且押韵。故可以收录在《唐宋近体诗选》中。
故选B。
(2)此诗首联、颔联,写远近之草、今昔之草,说明富贵只是一时,争逐名利之场。借
草来抒情对比而显意。故诗歌写作特点为咏物抒情。
故选C。
(3)首联从渡头草写到忘忧草。“满目芋芋野渡头”起句铺之以实景:满眼都是茸茸碧
草,既精警峭拔。野渡头,也是诗人立足之地,为下文“绿水”“别洲”的叙写立了基。
继野草实景之后,或就此直接发一通议论?”句意为不知道那个懂得忘忧,只有这个草
能使人懂得忘忧,为下文叙写开拓了境地。
颔联从离馆草写到别洲草。近处看;远处看。视线慢慢移动,将草不分贵贱的四处蔓延
的景象表现出来,使草成为主动者。这两句说草到处蔓延,也能达荒远之洲。
颈联从金谷园中草写到石头城下草。这两句写的是秋草,反衬了荣华已逝,花奇草异。
月是当年月,离馆的豪华已付流水,只有草还在那里一岁一枯荣,这六朝建都之地,过
去也是金粉膏泽,如今徒剩秋草迎风。这一联由金谷园写到石头城,仍然以草为行文线
索,而且对比的反差极为强烈,同时隐含着草枯还可荣,意蕴丰足。
故前三联由实到虚,从首联眼前渡口之碧草写到颈联的金谷园石头城之荒草,抒发人世
沧桑的感慨。
答案:
(1)B
(2)C
(3)①首联铺写眼前满目的渡头之草,由此生发“忘忧”之想,由离馆之草写到别洲之
草;③颈联拓展了时空,渲染了凄清荒凉的意境,从首联眼前渡口之碧草写到颈联的金
谷园石头城之荒草,抒发人世沧桑的感慨。
译文:
那绿茸茸的野草布满了野外渡头,也不知哪棵草真能让人忘记忧愁?
芳草沿着细流一直铺到豪门别墅,它追随着落日延展到遥远的沙洲。
金谷园中一片荒芜对着凄凉月色;石头城下孤清冷漠接待萧瑟深秋。
过往行人依稀记得石崇身亡势败,招致坠楼香殒金钗折毁抱恨悠悠。
赏析:
此诗首联、颔联,写远近之草、今昔之草,说明富贵只是一时,争逐名利之场。借草来
抒情对比而显意。此诗借草抒情、远近,意蕴婉曲,使诗歌显得别具一格。
首联从渡头草写到忘忧草。“满目芋芋野渡头”起句铺之以实景:满眼都是茸茸碧草,
既精警峭拔。野渡头,也是诗人立足之地,为下文“绿水”“别洲”的叙写立了基。继野草
实景之后,或就此直接发一通议论?”句意为不知道那个懂得忘忧,只有这个草能使人懂得
忘忧,《诗•卫风•伯兮》:"焉得谖(同萱)草?”《毛传》:“谖草令人忘优。诗的开头统领全
篇。
颔联从离馆草写到别洲草。近处看;远处看。视线慢慢移动,将草不分贵贱的四处蔓延
的景象表现出来,使草成为主动者。下句的“带”“过”也很生动,可到富贵之宅。
颈联从金谷园中草写到石头城下草。这两句写的是秋草,反衬了荣华已逝,室宇宏丽,
皆曳纨绣,丝竹尽当时之选。庾信《枯树赋》:“若非金谷满园树。”金谷园中过去铺锦列绣,
如今成了“荒映月”的凄凉景象,园非昔日园,石崇的奢富已成陈迹。石头城,虎踞龙盘,
豪华相继,败叶委地,以今日之败象暗衬往日的盛况,可是概入了广阔的空间和悠久的时间。
这两句以草的枯凋衬托豪富的衰败,人败不再盛的意思,委婉曲折。
尾联从送王孙愁写到金钗愁。诗的前面部分都围绕着草来写。此联意为行人想着石崇离
去。诗的结尾点明石崇人亡财空,昙花一现。诗到收煞处才回应发端时提出的“不知若个解
忘忧”的问题,到头来只落得烟消云散。
7.(18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荀或字文若,颍川颍阴人,少有才名。南阳何颛见或而异之,举孝廉。董卓之乱,弃
官归乡里。•…”至冀州,每怀匡佐之义。时曹操在东郡或闻操有雄略而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
去绍从操。操与语大悦,曰:“吾子房也。”
②兴平元年,操东击陶谦,使残守甄城。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操,而潸迎吕布。邈使
人谪或曰:“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宜亟供军实。”或知邈有变,即勒兵设备陶谦死,操
欲遂取徐州,还定吕布。或谏曰:“昔高祖保关中,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将军本以兖州
首事,此实天下之要地,而将军之关河也。若不先定之,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
约食稿谷,以资一举,未见其便。多留兵则力不胜敌,少留兵则后不足固。布乘虚寇暴,纵
数城或全,其余非复己有,以权一时之势,愿将军虑焉。”操于是大收熟麦,兖州遂平。
③建安元年,献帝自河东还洛阳,操议欲奉迎车驾,未可卒制。或乃劝操曰:“昔晋文
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未覆远赴,虽御难于
外,乃心无不在王室。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大德也。”操从
之。
④十七年,董昭等欲共进操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不宜如此。”
事遂獴。操心不能平。会南征孙权,表请我劳军于谯,帝从之。至濡须,操馈之食,发视,
于是饮药而卒。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乐。谥曰敬侯。明年
(节选自《后汉书•荀喉传》)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而潸迎吕布暗中
②乘其闻而收熟麦机会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徒以山东扰乱,未隼远赴C
A.安定
B.匆忙
C.闲暇
D.惊慌
②事遂号D
A.隐藏
B.变化
C.恶化
D.搁置
(3)第①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时曹操在东郡或闻操有雄略而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去绍从操。
(4)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邈使人谪成曰:“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宜亟供军实。”或知邈有变,即勒兵设备
(5)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是史传文的艺术特点之一,请以第④段内容为例对此加
以分析。
【分析】(1)本题考查掌握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是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除了在平时
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
(2)本题考查掌握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是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
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
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
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塑造人物形象方法以及表达效果的能力。要根据题干
提示,找到并理解相关内容,然后再分析写了怎样的矛盾,对塑造人物形象有怎样的作
用。
【解答】(1)①译文:而暗地迎接吕布。潜:暗中。
②译文:乘机收割成熟的麦子。间:机会。
(2)①译文:只是因为山东纷扰混乱,没有顾得上接驾。
故选:Co
②译文:事情就这么搁置下来。寝:搁置。
故选:D。
(3)“或"为后句主语,其前断开,是说“荀或听说曹操又雄才大略”;“乃”表承接。
综上断句为:时曹操在东郡/或闻操有雄略/而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去绍从操,荀或听说
曹操又雄才大略,就离开袁绍投奔曹操。
(4)谴:欺骗;亟:赶快,军粮;不行:没有成功,(您)应该赶快为他提供军粮,当
即整治军队,所以张邈的计策没有成功。
(5)这段话揭示了荀或与曹操之间有关曹操是否应该晋封国公的矛盾。文中写到董昭等
人要联名推戴曹操晋封国公。后来南征孙权,故意给他送去没有任何食物的空盒。这之
后第二年,晋封魏公,从荀成所说“曹公本兴义兵,虽勋庸崇著。君子爱人以德,他忠
于汉室,也可以看出曹操野心勃勃、排除异己的形象。
答案:
(1)①暗中;②机会
(2)①C;②D
(3)时曹操在东郡/或闻操有雄略/而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去绍从操。
(4)张邈派人欺骗荀或说:“吕将军来帮助曹使君攻打陶谦,(您)应该赶快为他提供军
粮,当即整治军队,所以张邈的计策没有成功。
(5)示例:第④段叙写了曹操和荀喉之间的矛盾:荀或坚决反对曹操晋爵为国公,引起
了曹操内心的不满。从双方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了荀豉忠于汉室,也塑造了曹操野心勃勃。
参考译文:
荀或宇文若,青少年就凭才识出名,说:“这是帝王的辅佐之才啊,被推举为孝廉,弃
官回到家乡,袁绍用贵宾的礼遇对待荀或。当时曹操在东郡,而估计袁绍最终不能成就大事,
曹操和他交谈后大喜说:“你是我的张良啊。”
兴平元年,派荀或守甄城、陈宫据兖州反曹操。张邈派人欺骗荀或说:“吕将军来帮助
曹使君打陶谦。”荀或知道张邈有变,因此张邈的计谋不能得逞,曹操想马上攻取徐州。荀
或劝谏说:“以前高祖占据关中,都是先巩固根本。将军本以兖州为根本,这实在是天下的
要地啊,使敌寇不能西顾,节食蓄粮,则吕布不难击败,不见得有什么好处,少留兵则后方
不能巩固,震动人心,其余的已不再为自己所有?虽然本来就有弃彼取此的事例,希望将军
考虑,又和吕布交战。
建安元年,曹操打算迎接车驾。众人大多认为山东尚未平定。荀或于是鼓动曹操说:“晋
文公曾接纳周襄王,汉高祖为义帝戴孝而使得天下人心尽归,将军首举义兵,没有顾得上接
驾,但心里却无时不在挂念着王室,执最大的公正来使天下信服。”曹操听从了他的意见,
虽然得胜但军粮就要吃完,荀或回信说:“您以仅及敌之十分之一的兵力,扼住敌人咽喉使
其不能前进。敌人的底细已经清楚,局面必将有所变化,不可错失良机啊。终于用奇兵打败
袁绍。
建安十七年,赐予九锡仪仗器物。荀或说:“曹公本是发动义兵,虽然功勋卓著。君子
爱人要合于道德。”事情就这么搁置下来。等到南征孙权,皇帝答应了他,荀或因病留在寿
春,打开一看,于是荀成服毒而死,祭奠之日因此而不奏乐。第二年。
8.(12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大龙湫记
[元]李孝光
①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
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作人俯势,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又如树大屏风。而其颠
给粉,犹蟹两螯,行者兀兀,不可入。转缘南山趾,回视如树圭。又折而入东崎,则仰见大
水从天上堕地,或盘桓久不下,忽迸落如震霆。东岩趾有诺诅那庵,山风横射,水飞著人。
走入庵避,犹如暴雨至。水下因大潭,轰然万人鼓也。人相持语,但见张口,不闻作声,未
见如此瀑布也。”
②是后,予一岁或一至。至,常以九月,不能如向所见。今年冬又大旱,客入,渐闻有
水声。乃缘石虹下,出乱石间,渤渤如苍烟,乍小乍大,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石间无秋
毫土气,反碧滑如翠羽凫毛。潭中有斑鱼二十余头,间转石声,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家
僮方置大瓶石旁,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孥,因大呼笑。西
南石壁上,黄猿数十,挽崖端偃木牵连下,窥人而啼。纵观久之,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
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老先生谓南山公也。
(1)赏析第①段画线句中“捣”字的妙处。
(2)下列对本文分析恰当的一项是C
A.第①段中作者将大龙湫四周之景与瀑布之景进行了对比。
B.第②段中作者用鱼和猿设喻,形象表现了大龙湫的宁静。
C.作者从动与静、视觉与听觉等多个角度展现大龙湫之景。
D.作者以秋季大龙湫的动态美来衬托冬季大龙湫的静态美。
(3)文中多处描写了游人的举动和感受,请分析其作用。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好处的赏析能力。解答时,要明确相关句子的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