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台阶 第1课时(读懂父亲)大单元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2课 台阶 第1课时(读懂父亲)大单元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12课 台阶 第1课时(读懂父亲)大单元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12课 台阶 第1课时(读懂父亲)大单元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第12课 台阶 第1课时(读懂父亲)大单元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台阶第1课时(读懂父亲)大单元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平凡中见伟大,细节中显真情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设计人学校

年级/册七年级下册单元第三单元

【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表达与交流”中要求学生“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把握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诵、概括、讲解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通过对阅读过程的梳理、反思,总结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和方法,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优秀文学作品时,应关注人物描写、关键语句和人物精神三个方面的内容。

【学情研判】

1.诊断测试

请从所学过的叙事性作品中选取一篇,班级开展“我为你讲‘小’故事"的活动,要求讲出小人物的事迹、小人物的形象、小人物的精神。

2.数据分析(测试样本为两个教学班,共计91位学生)

(1)人物描写:84%的学生对所讲作品不仅仅停留在故事叙述层面,开始关注细节描写,但对细节的解读不够深入,不能从中体会人物精神。

(2)关键语句:72%的学生已经有意识去关注关键语句,但对关键语句的解读还不到位,无法从中感悟人物精神。

(3)人物精神:90%的学生由于无法细致深入地分析细节描写和关键语句,因此,缺少与时代背景和人物身份的关联以及对小人物的典型性与时代性的理性分析。

3.前测分析

根据前测试题完成情况的统计,可以发现学生在写人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学生已经有意识地关注到人物描写和关键语句,但在深入细致地分析方面还有所欠缺,无法从中理性辩证地分析人物精神。具体情况如下:76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84%)能够关注到细节描写,但解读不够深入;66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72%)有意识去关注关键语句,但解读还不太到位;82位同学(约占测试人数的90%)由于无法细致深入地分析细节描写和关键语句,因此,不能立体多元化地看人物。

【学习内容确定】

依据前测反馈的情况可知:学生在写人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已经有了关注文章细部的意识,能够尝试分析细节描写和关键语句,但往往停留在表层,无法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立体多元地分析人物精神。因此,细节描写、关键语句和理性辩证地分析人物精神是本专题设计的学习内容。

【设计背景】

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选编了一组回忆性散文及小说,其人文主题是“凡人小事”,展现平凡人物身上闪现的优秀品格,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单元学习要求熟读精思,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还要从开头、结尾、文中的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加强文本细读,关注细节描写以及前后内容的内在联系,从关键语句入手,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体会平凡人物身上的闪光品格,加深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其中,《阿长与》与《老王》是两篇回忆性散文,围绕中心人物,记叙了多件琐事或多个生活片段,以细腻生动的细节和匠心独运的语言表现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真挚情感。《阿长与》典型地体现了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感受两种视角彼此交错转换的特点,《老王》将复杂而深刻的感喟隐藏于平和含蓄的语言之中,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深入品析,提升学生运用言语思维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自读课文《台阶》是一篇小说,讲述“父亲"建新屋修台阶的故事,以丰满的细节塑造“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引发读者对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错位现象的多元思考。《卖油翁》是一则古代笔记小说,语言简洁,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细节的精要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体现了小故事中的大道理、大智慧。

单元核心任务是: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以“我身边的普通人"为题,写一篇写人的记叙文。《阿长与》《老王》《台阶》和《卖油翁》均是叙事性文体,首先,学生可以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的选材和内容架构,择取表现人物性格、触动自己情感与思考的典型事件,详略得宜地完成作文;其次,学生细读课文重点段落,通过精彩的细节描写发掘文章的意蕴,同时学习如何在回忆中发现触发感动的细节,并用恰当的技法描写出来。四篇课文在写法与风格上各有特点,《阿长与》欲扬先抑的手法、幽默调侃的笔调,《老王》平淡中寓有深意的语言,《台阶》以“修台阶”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写法,《卖油翁》对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细节的精要描写,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资源。

单元整体设计以课文为样例,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总结叙事散文素材选取、详略安排、细节表现、情感抒发的基本规律,并转化为对学生写叙事散文的指导。

核心任务:以“我身边的普通人"为题,写一篇写人的记叙文。

【学习目标】

一、语言目标

1.能区分不同叙事文体的基本特征,能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定位文章重点,提高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层次的能力,能用逻辑图示梳理文章内容与结构。

2.能关注细节描写,结合前后内容的内在联系,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并能用准确的语言做出分析与简评。

3.能在阅读中通过分析细节描写与主旨的关系,学会如何捕捉生活的细节,并能用文字记录下生活与记忆中的感动瞬间,在写作中用丰满鲜活的细节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4.以“我身边的普通人”为题,写一篇写人的记叙文。

二、思维目标

1.能抓住关键细节把握文本中的中心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能通过比较总结出同类文体相通的阅读经验和方法,形成比较意识,发展比较思维能力。

三、价值目标

1.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能体会到平凡人物身上的善良人性,学会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2.通过完成“我身边的普通人"这一核心任务,能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观察、善于发现的习惯,能更加热爱生活和成长为更好地自己。

【课段安排】

【第一课段】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温情笔调勾画出的苦难与希冀)(2课时)

【第二课段】第11课老王(小人物,大情怀)(2课时)

【第三课段】第12课台阶(读懂父亲)(2课时)

【第四课段】第13课卖油翁(闪耀的路人甲,可敬的平凡人)(2课时)

【单元任务单】

(一)默读课文,梳理内容,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单一”

学习任务单一:化繁为简,人物构建

课文篇目小人物身份代表事件形象特点

《阿长与山海经》

《老王》

《台阶》

《卖油翁》

【学习提示:教师要求学生课前进行自主预习,预习后要做到以下几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小人物的主要故事;勾画出文章中较难理解的句子;根据初步阅读的理解,简要谈谈你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二)结合“学习任务单一",找出小人物的共性特点,完成“学习任务单二”。

学习任务单二:求同存异,概念明确

小人物共性提取1.身份低微2.……

明确概念“小人物"通常指:

文学作品中小人物举例

【材料补充:《现代汉语词典》与《中文字典》关于“小人物”一词的解释——1.《现代汉语词典》:在社会中没有地位,不出名,没有影响的人。2.《中文字典》:地位不高,没有名望的普通人。】

(三)搜集资料,按照以下步骤,把握课文创作背景,完成“学习任务单三"。

学习步骤:

1.课前自主搜集相关资料,并做好文字纪录;

2.小组合作交流,结合时代背景,探究小人物塑造的时代意义,分类整合小组结论(教师课前准备好与课文有关的影音资料作为背景补充,拓展学生思维);

3.小组派代表阐述观点,其他小组轮流进行补充,完成“学习任务单三”。

学习任务单三:知人论世,时代书写

【课时安排】

第12课台阶第1课时

——读懂父亲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文章的内容。

2.学习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分析父亲的形象特点。

3.感受父亲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体会“台阶"的含义,把握小说的主题。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人生是一节一节的台阶,许多人渴望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高度,父亲正是如此,可是,父亲的愿望实现了么?

【作者简介】

李森祥,1956年生,浙江衢州人,当代作家。他是电视剧《天下粮仓》的策划,历史剧《卧薪尝胆》的编剧。

代表作有小说《小学老师》、《抒情年代》《传世之鼓》等。

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充满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艺术特色是文字简洁善抓细节。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小说集《台阶》(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有删节。李森祥远离故乡、从戎军营,时空的距离,使他对故乡产生了一种极其亲切、真实的回忆。这种回忆成为李森祥小说创作的契机与灵感。作者根据当时中国农村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许多农民以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立志改变现状这一现实写了这篇小说。

【字音字形】

多音字

形近字

【理解词语】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文,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探究研读时解决。

1.划分文章层次。

2.画出文中描写父亲的句子。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开端)(1-9):

老实厚道、一贫如洗的父亲为了自己和家人不低人一等,立下宏愿,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第二部分(发展)(10-16):

写父亲为造新屋所做的漫长的准备。经过多年的辛苦劳作,终于开始造屋了。

第三部分(高潮)(17-25):

终于建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全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

第四部分(结局)(26-32):

新屋落成,但父亲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老了,身体也垮了,精神支柱也没有了。

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用一句话概说“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句中要用上一个四字短语。(小组合作讨论展示)

一位体壮如牛、吃苦耐劳、要自立于受人尊重行列的父亲。

一位在漫长的准备之中积铢累寸,终于如愿以偿的父亲。

一位老实厚道、低眉顺眼、含辛茹苦一辈子的父亲。

一位俭朴谦卑、沉默寡言、不怕千辛万苦的父亲。

一位不甘低人一等、在坚韧不拔的奋斗中老去的父亲。

【新课讲解】

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1.起笔引人思考,父亲为什么“总"有这样的感觉?

直接交代父亲对“我”家台阶的看法,设置悬念,为下文写父亲盖新屋、造台阶埋下伏笔。

在当地,台阶的高低象征着地位的高低,所以父亲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就是地位低,表现了父亲不甘落后、要强的心理,实际上表达了他想改变生活境遇的念想。

2.开篇第1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在内容上,表明父亲不甘于低人一等,渴望受人尊敬;在结构上,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同时又设置了悬念,为下文写父亲盖新屋造台阶埋下伏笔。

3.文中“我"的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呢?

提示:从开端(1-9段)快速找一下

“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

——可见,当地地势低洼,造高台阶能够改善居住环境。

在当地,台阶的高低象征房屋主人地位,父亲想以这种方式来获得地位与尊重

4.在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我跳石阶这个细节?

作者写跳石阶,是为了体现出一个时间的发展过程:我由一个小孩已经长大成人了。作者以此来体现父亲在我从少年到成年的过程中一直都在为造高台阶的屋作准备。时间漫长,而父亲的理想却从没有改变,表现出父亲朴素的人生理想。

5.第5自然段详写父亲洗脚,是要表现什么?

这里运用细节描写,“泥土的颜色"“一盆泥浆”“一层沙"这些细节刻画了父亲勤劳朴实的农民形象,表现了父亲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品质。

6.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来跳去,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之低。写父亲在台阶的坐姿,又是写台阶之低。

第四,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贫困。

7.为了造一栋高台阶的房子,父亲做了哪些准备

8.第13段写到“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揣摩父亲此时的心理。

以父亲的神情来写他的心理活动,他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里面有羡慕,也有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9.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

文章的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

10.第29段中(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父亲为什么会“若有所失”?

①父亲渴望得到尊重的追求并没有真正实现。新建的九级台阶虽高,但仅仅是表面现象,是一种形式上的提高,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父亲的“地位",他的精神并未得到满足。

②台阶建成后,“我们”与邻里之间似乎有了些距离,过去的无拘无束、坦诚融洽已经不那么自然,和过去的生活相比,现在的生活有点儿陌生。

③父亲辛苦忙碌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