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两宋理学政治思想_第1页
§08两宋理学政治思想_第2页
§08两宋理学政治思想_第3页
§08两宋理学政治思想_第4页
§08两宋理学政治思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程兄弟关于天理

人欲的一般看法二程兄弟提出“性即理”,认为人性之本即为天理;同时又把人欲看作是恶的根源,而与天理对立起来。程颢说:“人心莫不有知,惟蔽于人欲,那么亡天德也。”〔《二程遗书》卷十一〕程颐说:“人之不为善,欲诱之也。诱之而弗知,那么至于天理灭而不知反。”〔《二程遗书》卷二十五〕又说:“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是理也。不是天理,便是私欲。”〔《二程遗书》卷十五〕二程兄弟还通过诠释《古文尚书·大禹谟》所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来阐发其天理与人欲对立的观点。程颢说:

“人心惟危”,人欲也。“道心惟微”,天理也。“惟精惟一”,所以至之。“允执厥中”,所以行之。〔《二程遗书》卷十一〕程颐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说:

“人心”,私欲也;“道心”,正心也。“危”言不安,“微”言精微。惟其如此,所以要精一。“惟精惟一”者,专要精一之也。精之一之,始能“允执厥中”。中是极至处。〔《二程遗书》卷十九〕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那么天理明矣。〔《二程遗书》卷二十四〕当然,二程兄弟所谓“灭私欲”,并非“绝民之欲而强人以不能也”〔《二程遗书》卷二十五〕,而是要人的“视听言动,非理不为”〔《二程遗书》卷十五〕,就是要合“礼”。问:“孀妇于理似不可取〔娶〕,如何?”曰:“然。凡取,以配身也。假设取失节者以配身,是己失节也。”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二程遗书》卷二十二下〕朱熹对先儒

“天理人欲”命题的新解释自二程以来,“明天理、灭人欲”一直是理学家非常重要的命题,朱熹在这个问题上给予极大的关注。朱熹研讨儒家传统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书都贯穿着这个问题的思考。他在与弟子的一次谈话中反映了这种情况:

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语类》卷十二〕朱熹的“明天理、灭人欲”思想主要是对二程兄弟理学的继承和发挥。与二程兄弟一样,朱熹也讲“天理人欲常相对”〔《语类》卷十三〕。朱熹说:

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语类》卷四十〕朱熹把天理与人欲当作是非的标准,其核心所在是一个“礼”字,这个说法与程颢兄弟所说“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是理”的精神一致。朱熹还说:

人之一心,天理存,那么人欲亡;人欲胜,那么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语类》卷十三〕人只有个天理人欲,此胜那么彼退,彼胜那么此退,无中立不进退之理。〔同上〕

不过,从诸多材料可以看出,朱熹也讲天理与人欲的相互联系,讲二者的统一。他说:

有个天理,便有个人欲。盖缘这个天理须有个安排处,才安排得不恰好,便有个人欲出来。〔同上〕

天理人欲分数有多少。天理本多,人欲便也是天理里面做出来。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同上〕天理人欲,无硬定底界,此是两界分上功夫。这边功夫多。那边不到占过来。假设这边功夫少,那边必侵过来。〔同上〕在《朱子语类》里,朱熹对天理与人欲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两者关系有比较具体的讨论:

舜功问:“人多要去人欲,不假设于天理上理会。理会得天理,人欲自退。”曰:“尧舜说不如此。天理人欲是交界处,不是两个。人心不成都流,只是占得多;道心不成十全,亦是占得多。须是在天理那么存天理,在人欲那么去人欲。尝爱五峰云‘天理人欲,同行而异情’,此语甚好。”〔《语类》卷七十八〕

朱熹把天理与人欲的关系说成是“交界处”,也就是说彼此可以互相交错。他说:

如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臭,四肢之于安佚,圣人与常人皆如此,是同行也。然圣人之情不溺于此,所以与常人异耳。〔《语类》卷一0一〕

尤为重要的是,朱熹所说的“人欲”与人的欲望并非同一概念。在言及周敦颐所谓“寡欲以至于无”时,朱熹说:

此寡欲,那么是合不当如此者,如私欲之类。假设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那么此欲亦岂能无?〔《语类》卷九十四〕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语类》卷十三〕一言一语,一动一作,一坐一立,一饮一食,都有是非。是底便是天理,非底便是人欲。如孔子“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多食”,无非天理。如口腹之人,不时也食,不正也食,失饪也食,便都是人欲,便都是逆天理。〔《语类》卷三十八〕可见,他所说的“人欲”是违背“天理”的“私欲”,而不是人的所有欲望。所以,朱熹并不一概否认人的欲望。《朱子语类》记述:

问:“‘人心惟危’,程子曰:‘人心,人欲也。’恐未便是人欲。”曰:“人欲也未便是不好。”〔《语类》卷七十八〕陆九渊〔1139—1192〕字子静,号存斋。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因曾在江西贵溪象山聚徒讲学,学者称象山先生。陆九渊的著述由其子编成《象山先生全集》。

陆九渊提出“心即理”而形成心学,并以朱熹理学批评者的面目出现。明代朱子学名家吴与弼的弟子陈献章提出“君子一心,万理完具。事物虽多,莫非在我”〔《论前辈言铢视轩冕尘视金玉》,《白沙子全集》〕,建立了以“心”为出发点的心学体系,开明代心学之先河。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余姚〔今属浙江〕人。曾筑室故土阳明洞,学者称阳明先生。弘治十二年〔1500〕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兵部主事。后被谪为贵州龙场驿丞。又任南京刑部主事、南京太卜寺少卿等,官至兵部尚书。在学术上,王守仁早年潜心于朱熹理学。他后来回忆说:

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缺乏,某因自去穷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传习录下》,《王守仁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王守仁在被谪为贵州龙场驿丞期间,生活环境极其恶劣,又与当地人语言不通。据《年谱》记载,他37岁时,“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假设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经忆说》。”〔《年谱》,《王守仁全集》〕这就是所谓的龙场悟道。王守仁在晚年曾提出著名的“四句教”。其每弟子钱德洪王畿对理解此四句教有意见分歧。为此,王守仁与钱德洪、王畿会于天泉桥。王守仁说:

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根源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起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那么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已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的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难遇,本体功夫,一悟尽透,此颜子、明道所不敢承担,岂可轻易望人!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此个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破。〔同上〕二、陆九渊“心即理”的思想内容南宋之明代的“陆王心学”是由陆九渊奠定根底的。陆九渊学说的最大特点是他提出了以“心”为其哲学的核心概念。由此形成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命题,这就是“心即理”。〔一〕陆九渊“心即理”

命题的根本内涵

在《陆九渊集》里,我们可以看到陆九渊对这个命题多层次展开的论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言论有:

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与曾宅之》,《陆九渊集》,以下仅注篇名〕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与李宰》〕

从这样的思路出发,陆九渊进一步推衍出“道外无事,事外无道”〔《语录上》〕的论题。按照此等逻辑,那么宇宙之间万事万物都具于“心”;同理,宇宙万物也都可以看作是由“心”发出来的。他说: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语录上》〕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杂说》〕

陆九渊常常将“心”,称为“本心”,它可以追溯于孟子的“四端”之说:

恻隐,仁之端也,羞恶,义之端也,辞让,礼之端也,是非,智之端也。此即是本心。〔《年谱》〕四端者,即此心也;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与李宰》〕

陆九渊将孟子的有关术语,变为道德哲学本根论的根底:

道塞宇宙,非有所隐遁,在天曰阴阳,在地曰刚柔,在人曰仁义。故仁义者,人之本心也。孟子曰:“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又曰:“我固有之,非由外铄我也。”〔《与赵监》〕

陆九渊认为,人虽然固有“本心”,但会因“蔽”而失。他说:

愚不肖者不及焉,那么蔽于物欲而失其本心;贤者智者过之,那么蔽于意见而失其本心。〔《与赵监》〕人孰无心,道不外索,患在戕贼之耳,放失之耳。古人教人,不过存心、养心、求放心。〔《与舒西美》〕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杂说》〕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如此。〔《语录下》〕〔二〕陆九渊“心即理”说与

朱熹“性即理”的区别

陆九渊的“心即理”与朱熹的“性即理”是有差异的。朱熹说:

心以性为体,心将性做馅子模样。盖心之所以具是理者,以有性故也。〔《朱子语类》卷五〕道心是义理上发出来底,人心是人身上发出来底。〔《朱子语类》卷七十八〕心统摄性情,非笼统与性情为一物而不分别也。〔同上〕陆九渊说:

情、性、心、才,都是一般物事”,“假设必欲说时,那么在天者为性,在人者为心,……其实不须如此”〔《语录下》〕。

陆九渊不同意朱熹对“格物致知”所作的诠释,主张“先立乎其大者”〔《语录上》〕,“先创造人之本心”〔《年谱》〕,因而强调“尊德性”在先。陆九渊说:

既不知尊德性,焉有所谓道问学?〔《语录上》〕学者须是打叠田地净洁,然后令他发奋植立。假设田地不净洁,那么发奋植立不得。……然田地不净洁,亦读书不得。假设读书,那么是假寇兵,资盗粮。〔《语录下》〕

与此同时,陆九渊十分强调自我的作用。他认为,“本心”是“天之所以与我者”,“我固有之,非由外铄我也”。因此,他说:

人之于耳,要听即听,不要听那么否。于目亦然。何独于心而不由我乎?〔同上〕请尊兄即今自立,正坐拱手,收拾精神,

自作主宰。万物皆备于我,有何欠阙。当恻隐时自然恻隐,当羞恶时自然羞恶,当宽裕温柔时自然宽裕温柔,当发强刚毅时自然发强刚毅。〔同上〕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语录上》〕三、王守仁“心外无

物、心外无理”说

在陆九渊之后,王守仁是一个在心学上有特殊奉献的人物。他的思想是陆九渊“心即理”的继承与发扬。关于此,从其门人徐爱所记的一段语录里可略见一斑: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又不能尽。”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爱问:“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先生曰:“……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传习录上》〕

为什么说“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呢?王阳明有他的解释: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同上〕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传习录下》〕关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传习录下》的一段对话可得到进一步的佐证: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那么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同上〕

对花树之类客体的感受是这样,而社会的伦理品性之认知与也不例外:

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邪?〔《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四、王守仁的“致良知”

与“知行合一”论

按照心学的根本立场,“心之本体即是天理”。〔《传习录上》〕所以,从本心所发出来的道德信息及所形成的行为应该都是“善”的;可是,就具体的人而言,他们的行为举止在事实上却并非都是如此。原因在哪里呢?王守仁与其弟子讨论了这个问题。〔一〕良知是心之本体

什么是心之本体呢?王守仁认为是“良知”。他说: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良知者,心之本体。〔《传习录中·答陆原静书》〕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传习录中·答欧阳崇一》〕对于“良知”问题,王守仁还有许多阐述:

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大学问》〕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上》〕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传习录中·答陆原静书》〕。〔二〕四句教与致良知

关于“四句教”,《传习录下》谓: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在王守仁那里,所谓“格物致知”就是“致良知”。王守仁说:

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那么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

基于“合一”之说,王守仁反对朱熹解“格物致知”为“即物穷理”的法度。他说:

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而为二矣。夫求理于事事物物者,如求孝之理于其亲之谓也。〔《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传习录下》〕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夫外心以求物理,是以有闇而不达之处。〔《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在解释《大学》所谓“致知在格物”时,王守仁把他的观点作了深入的阐发:

致知必在于格物,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大学问》〕

王守仁把“格物致知”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因而把“良知”视作区分是非的标准。他说: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传习录中·答罗整庵少宰书》〕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那么。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传习录下》〕

关于这一点,王守仁自己已有比较明确的表示,他在论及圣人之知时说:

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圣人本体明白,故事事知个天理所在,便去尽个天理。不是本体明后,却于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来也。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数、草木鸟兽之类,不胜其烦。圣人须是本体明了,亦何缘能尽知得?〔《传习录下》〕不过,王守仁并没有否认感官见闻的作用。他说: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今云专求之见闻之末,那么是失却头脑,而已落在第二义矣。〔《传习录中·答欧阳崇一》〕〔三〕知行合一论

王守仁从“致良知”的目的出发,把知与行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