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常见题材及其情感_第1页
诗歌常见题材及其情感_第2页
诗歌常见题材及其情感_第3页
诗歌常见题材及其情感_第4页
诗歌常见题材及其情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诗歌常见题材及其情感诗歌常见题材及其情感

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民生疾苦诗、哲理诗及其他。

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第2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诗歌的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昔盛今衰之感伤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蔑视权贵之高洁离别思念之情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之感慨愤世嫉俗之绪第3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别离愁绪诗欢聚离散皆是缘第4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鉴赏要点第5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依依不舍的留念。常见情感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B.情深意长的勉励。C.坦陈心志的告白。第6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常见特征

季节时间地点景物送别

秋季或春季清晨或傍晚

路口、长亭驿站、渡口码头等杨柳、酒等古人送别的习俗

①折柳送别②饮酒饯别③唱歌送别第7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问题: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答:离愁。首先,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借景抒情:“杨柳”、“杨花”、“风笛”、“离亭”。末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例第8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1、“水急流”虽然是写自然景物,但与诗中的送别情景密切相关,呼应了上句中的____

,也开启了下一句中的

。2、诗中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表现手法及作用有什么不同?解行舟

人已远

前者写红叶青山的美景是反面衬托朋友的留恋之情;后者描写满天风雨是正面衬托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第9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羁旅思乡诗何人不起故园情第10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①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仍;久戍边关;宦游不归;山长水阔;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鉴赏要点第11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③表达思乡之情方式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妙喻传情: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第12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旅次寄湖南张郎中戎昱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答:同意。①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②“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触景生情。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例第13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注]①征铎:车行时发声的铃。②杜陵:在长安城南,是诗人的安家之地。

第14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⑴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之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什么特点?⑵“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①还有“月”“板桥霜”,月尚未落,板桥结霜,可见其早。②由名词连缀成句,一字一景,收到了蒙太奇的效果。

“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

第15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思妇闺情诗悔教夫婿觅封侯第16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常见情感有两大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歌颂真挚爱情。另,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嫔妃因其失宠而生怨情的诗歌,表达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的情感。常见情感第17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例这首词以生动的形象、清浅的语言,含蓄委婉、深沉细腻地表现了闺中思妇复杂的内心感受,是闺怨词中传诵千古的名作。词的上片着重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深深庭院中,已宛然见到一颗被禁锢的与世隔绝的心灵。词的下片着重写情,花儿含悲不语,反映了词中女子难言的苦痛;乱红飞过秋千,烘托了女子终鲜同情之侣、怅然若失的神态。而情思之绵邈,意境之深远,尤令人神往。从环境来说,它是由外景到内景,以深邃的居室烘托深邃的感情,以灰暗凄惨的色彩渲染孤独伤感的心情。从时间来说,上片是写浓雾弥漫的早晨,下片是写风狂雨暴的黄昏,由早及晚,逐次打开人物的心扉。‘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两句情感层次如下:第一层写女主人公因花而有泪。见花落泪,对月伤情,是古代女子常有的感触。此刻女子正忆念走马章台(汉长安章台街,后世借以指游冶之处)的丈夫,可是望而不可见,眼中唯有狂风暴雨中横遭摧残的花儿,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不禁伤心泪下。第二层是写因泪而问花。泪因愁苦而致,势必要找个发泄的对象。这个对象此刻已幻化为花,或者说花已幻化为人。于是女主人公向着花儿痴情地发问。第三层是花儿一旁缄默,无言以对。紧接着词人写第四层:花儿不但不语,反而象故意抛舍她似地纷纷飞过秋千而去。人儿走马章台,花儿飞过秋千,有情之人、无情之物对她都报以冷漠,怎能不让人伤心!这种借客观景物的反应来烘托、反衬人物主观感情的写法,正是为了深化感情。词人一层一层深挖感情,并非刻意雕琢,而是象竹笋有苞有节一样,自然生成,逐次展开,自然浑成、浅显易晓的语言中,蕴藏着深挚真切的感情。第18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第19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节妇吟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第20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瑶瑟怨

温庭筠冰簟①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②去,十二楼中月自明①冰簟:凉席之美称。②潇湘:两个水名,在今湖南省。批注说:“通篇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请你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写景来表现思想内容的。答:全诗用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南雁、潇湘,以至于月光笼罩下的玉楼这些景物组成一组凄凉的秋夜图来表现女子的悲怨之情。例第21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山水田园诗煮酒把盏话桑麻第22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农村景物,农家,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情感特征: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以及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向往归隐的情怀。技巧特征:融情于景,白描,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语言特征:清丽洗练,清新自然、质朴。鉴赏要点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第23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08天津山居即事

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1)“遍”字表现松树多,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第24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⑴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⑵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第25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怀古咏史诗主要是凭吊历史遗迹,或为历史人物,或为历史事件,作者的胸襟怀抱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评价表现出来,这类作品多用典故,风格与感怀类似,如辛弃疾的《登京口北固亭怀古》。或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古今变化的感慨。如刘禹锡的《石头城》《乌衣巷》姜夔《扬州慢》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第26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怀古咏史诗古今多少兴亡事第27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怀古诗是中国古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第28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后代作家临古迹、思古人、叹古事,因现实的原因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或感慨今昔。常见感情:

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感悟昔盛今衰,感慨个人遭遇,抨击统治者昏庸和社会时弊,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技法上:或借古讽今,有古今对比的,有用典的。第29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①弄清史实,要体会意图;

②分析写法,领悟感情。鉴赏要点1诗人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2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3这段往事,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第30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怀古用典借古讽今第31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用典借景抒情借古讽今第32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扬州慢——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归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古今对比寓情于景用典第33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汴河曲

李益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汴河怀古

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阅读上面两首诗,说说两诗在内容和表达技法上的异同。

答:两首诗都是咏史诗。《汴河曲》借咏史来抒发昔盛今衰之情,通过古今对比的景物描写,曾经“无限春”,而今“已成尘”,满堤的杨柳让回顾昔日繁盛的行人满腹愁绪。《汴河怀古》借咏史直抒胸臆地表达自己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与众不同的见解。诗歌以议论起笔,从通常所说“隋亡为此河”说开,认为如果排除隋炀帝南巡的奢华行为,单就开通大运河而言,他的功劳不次于治水的大禹。表达方式在诗歌中的应用。注意它的作用。第34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1.请从两个方面谈谈这两首诗共同的特点。

要点:两首诗都是怀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相似;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要点:《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

《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2.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第35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3.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写一段文字,做简要分析。要点: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

这种比较鉴赏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包括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比较鉴赏,也包括不同作家同一题材的鉴赏,在比较中考查鉴赏能力、评判鉴赏水平,是重要的考查方式。第36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咏物言志诗任尔东西南北风第37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或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①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③从表现手法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的手法。鉴赏要点“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第38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常见感情

(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3)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4)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常见意象如松、竹、梅、荷、芳草、精卫等。第39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2、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神似)

3、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鉴赏方法第40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08安徽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问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第41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咏柳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第42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画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此诗写于南宋被元所灭之际。)⑴联系背景,这首诗通过咏菊花,以菊花象征了怎样的品格?答:

⑵诗中的下列意象分别比喻什么?请简要作答。百花:

疏篱:

抱香:

北风:坚明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丧失民族气节、依附新朝的人们

恶劣的政治环境坚持民族气节元朝统治者

第43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边塞征战诗古来征战几人回第44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边塞诗的概念:

边塞诗词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开始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宋年间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词流派。第45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边塞诗的意象一是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二是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芦管,《折杨柳》、《梅花落》、《关山月》-思乡等。第46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鉴赏方法

第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如盛唐边塞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中晚唐国势微弱,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到了南宋,统治者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边塞诗大多抒发悲愤,哀痛之情。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第二、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在大量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的不同艺术风格。第47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主要特点

(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

(

穷兵黩武)、将士

(生活艰苦)。(2)情感:表达的是出征远戍的英勇豪迈,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或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哀痛,或是长年征战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惨烈和对家人思念、对帝王黩武开边和对边将恃宠贪功的讽刺。(3)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4)常用词语: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胡、羌、羯、夷、夜郎、长云秋月、雪山、孤城

、雁飞、鹰扬、箭飞马走。(5)语言特点:豪迈奔放[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第48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举边塞诗的思想感情1、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第49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第50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杜甫·兵车行]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第51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有反映对帝王开边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杜甫·兵车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第52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王维·少年行四首]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注意:不同时代的边塞诗有不同的思想感情,同一时代的边塞诗也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应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

第53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晚唐国势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卢纶·逢病军人]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李益·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吹遍《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第54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南宋沦亡半壁江山,外临强敌内政颓糜,诗坛和词苑交织着救亡的悲怆呼号![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范仲淹·渔家傲]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第55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出关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怀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

(2)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第56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塞外曲

王昌龄饮马度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兆。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塞外战场的描写对表现诗歌的主题有什么作用?答:

2.后四句表达对战争的态度,先言“意气高”后说“白骨乱蓬篙”,这样表述是否矛盾?为什么?答:

通过描绘战场的荒凉景象,反映战争的残酷。

不矛盾。这是先扬后抑的写法。血战中将士们士气高涨,结果他们的代价就是白骨抛弃于荒野中。这里表达了诗人强烈的反战情绪。第57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人生感慨诗念天地之悠悠第58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古人写诗,常因事而起,触景生情,抒发心中的感慨。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这些诗选作高考鉴赏材料的可能性不小,尤其值得我们注意。读懂这类诗,要结合生活,注意名物风俗,注意典故,切忌主观臆测,不得义蕴。第59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怀才不遇,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2、爱国情怀不得重用,如陆游《书愤》3、时光流逝、沧海桑田的伤感: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4、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5、告慰平生的喜悦,追求豁达人生境界:杜甫《春夜喜雨》

6、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伤春悲秋。如宋代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常见感情第60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意象特征:“风雨”、“阴晴”、“夕阳”、“落花”、“流水”、“闲居”、“衰鬓”等;

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虚实结合,或是对比衬托。鉴赏要点第61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无限风光在险峰哲理诗第62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称引。两种情况:一是诗人在创作时,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如朱熹《观书有感》。二是有不少诗,其哲理内涵是读者赋予的,是人们在欣赏诗歌过程中领悟到的。如杨万里的《小池》。第63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

答:风雨总是暂时的,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不可遏止。例第64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枝一叶总关情忧国忧民诗第65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2、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林升《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陆游《示儿》常见情感第66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

南柯子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作者通过对农民辛劳生活的感叹,抒发了怜悯农民的思想感情。第67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本专题结束,

下一专题:诗歌意象意境第68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69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70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71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借助积累的文化文学常识和题中注释“知人论世”:“教材中常见的文化常识文学典故”:二、明了诗歌鉴赏的主要内容

①语言分析②形象分析③评价写作技巧和风格。④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三、理清“读懂”内容感情的思路①据类类推,由己推人②读题目,读尾句③把握情感、心志关键字④知人论世解题基本思路第72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先“懂”后“答”——古诗词鉴赏规律第73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该考点1而言,实际上是“写什么”(形象)“为了什么”(思想内容)“怎么写”(语言、表达技巧)考点精解第74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第75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除了认真研读诗歌主体外——还需6看如何把握诗歌思想情感1、看标题2、看作者3、看注解4、看意象5、看末句6、看题干第76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诗歌内容鉴赏“六看”

1.看题目认识对象2.看作者了解背景

3.看意象把握情感4.看尾句参透主旨

5.看注释破解难点6.看题干得到启示

第77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酬朱庆馀张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典菱歌敌万金。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近试上张水部朱庆余干谒诗科举考试之前,向张籍征求意见,表现自己忐忑不安的心理一、看标题第78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朱熹池塘要不断注入活水,才能清澈。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才能进步读书的积累与贯通的关系。长期的读书积累,对问题一朝领悟。第79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从题目入手一能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二能感知作者的喜怒哀乐《近试上张水部》《观书有感》李白《哭晁卿衡》杜甫的《春夜喜雨》王昌龄《闺怨》陆游《书愤》第80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结合全词思考,这首词下阙的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交代晚年处境

答:作者一生为了国事奔波南北,回来后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并且晚年处境艰辛,居住在萧瑟破败的庙宇中,尽管如此,但作者半夜醒来,关心的仍不是自己的处境,突现在眼前的却是祖国的“万里江山”。全文表现了作者在失意中仍不忘抗金,报效祖国恢复中原故土的情怀。抗金杀敌,收复失地二:看作者第81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金陵晚望高蟾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金陵图韦庄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⑴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⑵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⑴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⑵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诗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画不出来的。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势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画得成的。三:看序注第82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看典型意象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

一、由精心选取的九个能代表萧瑟秋天的典型意象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

二、抒写天涯游子独行寒秋的内心深处无尽的伤痛。第83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寒秋流水春草登高杨柳赠别诗常见意象一乐曲二植物三地点边塞诗三乐曲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第84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看末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江阴浮远堂戴复古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心裁,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第85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04年广东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六:看题干“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第86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步作答:1.字句的内涵(理解、翻译)2.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3.说出这种手法的妙处及感情。

作为表达题,答题语言要准确、简洁、明晰、流畅作为表达题,语言的好坏肯定会影响到考生的得分的。第87页,共9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鉴赏诗歌要有文本意识。文本指的是诗歌作品本身。在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时,同学们最容易出的问题是只会孤零零地答出一个“思乡”、“离别”或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