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初一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资料_第1页
(川教版)历史初一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资料_第2页
(川教版)历史初一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资料_第3页
(川教版)历史初一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资料_第4页
(川教版)历史初一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战国时期的特点乱变

乱中生变,变中有乱。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

一、商鞅变法(一)商鞅变法的背景(为什么要“变”?)战国时期的铁农具铁犁铧铁镰铁锄青铜牛尊1.生产力: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变法的根本原因我是一个奴隶主,受封300亩。役使奴隶500个,纳贡上千斗。剩余不够我挥霍,日子长悠悠。铁器牛耕初推广,正是好时候。大家帮我想一想,如何更享受。一个奴隶主的烦恼问题一:原来500人耕种的土地现在只需300人就够了,剩下的200人我该让他们做什么呢?我可不想让他们白吃饭不干活。一个奴隶主的烦恼问题二:我现在是越来越富有了,私田面积越来越大,奴隶们劳动强度更大了。他们怠工、逃跑、破坏工具。这可大大影响了我的收成,我该怎么办呢?一个奴隶主的烦恼战国时期,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2.秦国散失土地,遭到他国鄙视,落后就要挨打。3.秦孝公支持变法。秦孝公上台,决心改革内政,变法图强。一、商鞅变法(一)商鞅变法的背景(为什么要“变”?)1.生产力: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变法的根本原因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赏十金徙木立信一、商鞅变法(一)商鞅变法的背景(二)变法内容(怎么变)商鞅个人简介.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卫国人;.又称卫鞅、公孙鞅。.战国时期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典故:徙木立信、商鞅变法、作法自毙、五马分尸。1.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3.主要内容:2.国君:3.主要内容: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③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贵族无军工不得授爵④迁都咸阳,推行县制。⑤严明法令:

法律、户口、连坐法①改革土地制度:废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富)(富)经济军事(强)政治法律军队战斗力提高,打击旧贵族,打破世袭制加强中央集权,影响深远推行县治对当代行政制度有重要影响加强了对社会的控制

1.哪一措施沉重地打击了旧贵族的利益?

2.哪一措施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3.哪一措施对后世中国影响深远,沿用至今?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三)商鞅变法的影响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最全面、最彻底的一次改革)性质:①政治上:旧制度废除,新制度建立,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②经济上:国家富裕③军事上:军力增强最重要的是,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十八年,秦国面貌为之大变。可是秦孝公去世后,商鞅惨遭“车裂”而死,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

商鞅虽死,秦法未败。畅所欲言畅所欲言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了,它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什么启示?根本原因其他原因变法顺应时代潮流统治者(秦孝公)的支持指导思想正确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启示: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不怕困难,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取信于民二、都江堰的修建(一)秦灭巴国和蜀国,设置巴郡和蜀郡。(二)都江堰的修建修建者:蜀郡守李冰地点:成都附近的岷江时间:战国后期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工省效宏。特点:作用:灌溉、防洪、运输,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秦国实力进一步增强。壮丽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工程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截止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美丽的都江堰分水鱼嘴“鱼嘴”伸入岷江中,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岷江主流)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宝瓶口宝瓶口在“鱼嘴”的下游,人们凿开玉垒山,打开内江通路。即是人们所称的“宝瓶口”。宽20米、长80米。内江之水通过宝瓶口引入支流、渠道,用来灌溉广阔的川西平原。都江堰这一大型水利工程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工省效宏。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jǐn]”的天府之国。现代的都江堰灌区都江堰浇灌的农田4、都江堰修建的意义1、防洪、灌溉、运输并举,至今发挥着重要作用。2、工程重在疏导,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环境。是一座生态型综合性水利枢纽。3、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三、秦国的强大(一)商鞅变法的积极效应商鞅变法使秦国崛起,战国后期,秦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政治相对稳定,官员办事效率较高,粮食充足,军事实力强大。(二)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廉颇[pō]长平之战形势图

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廉颇为赵军主将,初战失利,鉴于秦军势盛,但远离国土,不能久战,即固垒坚守,阻止了秦军进攻。后赵孝成王中秦反间计,以赵括[纸上谈兵]代廉颇为主将,改变廉颇战法,终致赵军惨败。P47,想想:长平之战对战国形势发展的影响?

这场战争,秦军取得了巨大胜利。赵国经此一役元气大伤。战后,各国无力与秦国对抗。大大地加速了秦统一中国的进程。P48,战国后期秦军战无不胜的原因有哪些?①秦国的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②秦国的军力、军备的强大。③重用人才是秦国的一贯策略,一大批人才投奔秦国而去,成为秦国一统天下的重要人才支柱。④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兴修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秦军粮草充足。⑤统一是大势所趋,统一符合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民心所向。1.商鞅变法的背景2.商鞅变法的内容3.商鞅变法的影响商鞅变法1.秦灭巴蜀,设郡县管理2.都江堰的主持修建者、特点、作用3.都江堰修建的意义都江堰的修建1.商鞅变法对秦国的深远影响2.长平之战对战国形势发展的影响秦国的强大课堂小结学习测评1.商鞅变法发生在()。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2.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有重要影响的是()。

A.允许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

C.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3.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