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卷高考历史押题卷(三)_第1页
2023年全国卷高考历史押题卷(三)_第2页
2023年全国卷高考历史押题卷(三)_第3页
2023年全国卷高考历史押题卷(三)_第4页
2023年全国卷高考历史押题卷(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全国卷高考历史押题卷(三)

一、单选题

1.春秋中期以后,晋、鲁、郑等国为了扩张兵力相继打破“国人当兵,野人不

当兵”的传统兵役制度,征召野人当兵。战国以后,这个趋势又进一步发展,

最终使得旧的兵制覆灭。这一现象说明()

A.各诸侯国势力都在壮大B.兵制变革导致了阶层固化

C.传统宗法制度遭到破坏D.贵族之间的界限基本消失

2.汉初西南夷最为特殊,其未对中原王朝形成军事威胁,因此汉王朝对其相对

陌生。汉武帝从唐蒙、张骞处得知西南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后,便大力开拓与

经营。汉武帝经略西南夷的举措()

A.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B.表明“有为”政策开始实行

C.蕴含了民族平等观念D.与新儒学的“大一统”趋同

3.下表反映了唐太宗贞观年间至唐玄宗天宝年间江西各州的户数情况。

户数

649年713年752年

江^屮163602186529025

洪州154565540555530

饶州114001406240899

袁州46362233527091

吉州150403448137752

抚^屮173502498830605

虔州89943283737647

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大量中原人南迁至江西B.江西农业得到很大发展

C.南方社会长期保持稳定D.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南方

4.《清明上河图》流传下来的主要有三个版本:北宋张择端版、明代仇英版、

清院版。宋代只在靠近城门的城内大街边设了一个商税所向进城的货商收税;

明清城墙看起来更为雄伟、坚固,城门外设了大栅栏,城门内有瓮城,还有士

兵把守的城防机关。由此可见,明清时期()

北宋张择端版《清明上河图I》上的城门明代仇英版《清明上河图》上的城门清

院版《清明上河图》上的城门

A.城市治理趋于B.商业出现大幅C.坊市界限严密D.商税成为主要

严格衰退整齐税源

5.1905年京汉铁路通车,再加上湖南等地开辟内河轮船航运,过去出产不多

或难以外运的棉花、芝麻、大豆、花生、桐油、禽蛋等内地土货,在出口贸易

中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过去,汉口以“茶港”闻名中外,出口土货中茶叶一

直居于首位。但到1909年,芝麻的出口值己经超过茶叶。这反映出()

A.自然经济已经转化成了现代经济B.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逐渐解体

C.交通运输发展助推农产品商业化D.民族工业失去了发展的空间

6.1921年4月,李达针对梁启超等发展“实业”的论调发表《讨论社会主义

并质梁任公》驳斥道:“中国是万国的商场……当着产业万分幼稚的时代又伏在

各国政治的经济的重重势力之下的中国,要想发展资本主义和各资本国为经济

战争,恐怕要糟到极点了。”李达的评论()

A.意在说明中国应该走社会主义道路B.有力地抨击了改良主义的改革方案

C.表明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社会共识D.显示出早期共产主义者理论不成熟

7.1941年陕甘宁边区进行了第二次普选,此次普选参选率是80%,某些县则

达到了95%o参与选举的不仅有贫农、中农,还有工人、地主、富农、商人等。

这说明()

A.中国革命借鉴了俄国革命经验B.边区政权建设服务于现实战争需要

C.边区政权性质是工农民主政权D.根据地农民土改后在政治上翻了身

8.1980年11月,财政部印发了《关于1980年在少数工业企业进行利改税试点

的意见》,意见中提出:国营企业由上缴利润改为征税,准备征收3种税、2种

费,即资源税、收入调节税、所得税及流动资金占用费和固定资金占用费。此

举()

A.奠定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B.促成了企业股份制改革

C.有利于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D.表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9.在奉行简单多数票决制的希腊城邦中,有一条公认的原则:人民永远没有错。

人民可能会为某一决定而后悔,但是责任不在民众,而在提议者。即使是拥有

雅典“第一公民”之称的伯利克里也曾因伯罗奔尼撒战争初期雅典的失利被公

民大会罚款和免职。材料意在说明古希腊()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B.官员要对自己的提案负责

C.民主政治的弊端逐渐显现D.法律完全依照人民的意愿

10.18世纪中期以前英国绘画一直以传统宗教为主要题材,但是之后,英国绘

画史上出现了第一个以科学实验为题材的画家——约瑟夫・莱特。他将新时代文

明精神带入绘画领域,打破了以往画家将不可思议的现象都归于宗教的传统。

这一转变说明()

A.传统宗教的束缚被打破B.宗教逐渐脱离了世俗生活

C.艺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D.产业革命助推艺术的革新

11.从1929年到1931年初,苏联接受技术援助的项目增加到了124项,涉及

冶金、飞机、铁路等。在大萧条时期,世界上有近50%的工业设备都被投入到

了苏联的工业建设中。在“一五”计划期间,西方各国共累计向苏联贷款了17

亿美元,为苏联实现工业化立下了汗马功劳。上述现象表明()

A.社会主义制度对西方有巨大吸引力B.经济大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契机

C.西方国家加紧对苏联进行技术渗透D.斯大林模式已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12.20世纪70年代,美国从越南撤出之后,仍然继续给西贡政府提供“最大

限度的援助”。1978年苏联吸收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加入经互会。美苏的举动

()

A.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B.意在争夺中间地带

C.说明东南亚成为双方争夺重点D.导致了越南的分裂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

而没有在中国文明中产生?这就是学术界所说的“李约瑟难题”。科学技术的

发展离不开人才,其中最直接的就是人才的选拔制度。中国科举制度是最具开

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以儒家的经典作为考试的内容,科举考试

注重什么,学校也重视什么,科举考试支配下的学校培养出来的是记诵经典章

句善于文辞而缺乏实学的人才,士子为科举考试而学,学校为科举考试而教。

——摘编自谢伟岸、肖志坚《从李约瑟难题看科举选才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

的影响》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

些工业需栗大批掌握近代科学技术的人才。19世纪60年代初京师同文馆成立,

接着电报学堂、实学馆、矿务学堂等各类实业学堂纷纷创办。洋务派很重视翻

译西方著作,这些著作涉及数学、化学、物理、天文、地质学、开采、冶炼、

医学等。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在实践中逐渐意识到要掌握西方先进技术,

更有效的办法是将有造诣的学生选送国外留学,在整个洋务运动中,出国留学

生有400余人。

——摘编自商鸣臣《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人才的培养》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各种人才奇缺,科技工作更是如此。

党和政府从思想到行动开始理顺并探索科研工作以及科技人才的管理方法。

1949年11月1日成立中国科学院;1951年通过各种渠道争取海外科学家归国,

并且通过留学苏联、东欧等国家以及建立研究生招考制度培养新中国的科技人

才。1952年中国收到了近5000种苏联免费提供的书籍,其中许多书被列入中

国出版社的翻译出版计划。1952年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之后高校科研机构

发展起来,逐步形成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产业部门等组成的科学研究体系。

至U1955年,我国科研机构达840多个,科技人员增加到42.5万人。

摘编自于飞《建国70年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约中国古代科技人才培养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技

人才培养的相似之处,并分别说明其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今科技人才培养的历史启示。

三、论述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西方体育思想

时期体育思想

人文主义者向基督教神学发起挑战,极

大地撼动了教会的禁欲主义思想,冲击

15世纪

了心灵与肉体处于对立地位的观念,开

启了近代体育思想的先声。

夸美纽斯认为“身体是灵魂的居所,一

16世纪

旦身体坏了,灵魂便不再存在。”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必须遵循

自然和人的本性,而体育则是一切教育

18世纪

的前提,健康的身体是优良品德的基

础。

——摘编自苏香远《三大思想运动对西方近代体育的影响》

根据表中内容,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

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四、材料分析题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清初土地兼并现象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豪绅富户的土地越来

越多,而普通百姓中拥有田地的人数却越来越少,这便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

应,加剧了社会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早在康熙时期,政府就决定永不加赋;

对于农人税收采取“摊丁入亩”策略,但这在广东试行起来并不顺利。雍正登

基之后,将“摊丁入亩”正式作为一项重大的经济变革措施予以强制实施。但

是,这项改革措施的推行一开始也遭到了当时许多富户豪绅的强烈反对。当时

浙江巡抚李卫刚强决断,并不在乎富户的聚众请愿和吵嚷叫嚣,因而“摊丁入

亩”制度在浙江全省得到了顺利的推行。继浙江之后,福建、陕西、湖北、江

苏等省均陆续实行了“摊丁入亩”制度。“摊丁入亩”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是有利于贫民而不是有利于地主的,它是我国赋税史上一项非常重大的变革。

——摘编自于青《清朝“摊丁入亩”制度考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摊丁入亩”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雍正“摊丁入亩”制度改革。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65年印巴战争爆发。美国向印巴两国领导人呼吁停火,尽量防止印

巴之间的冲突扩大到孟加拉和东巴地区。美国表示支持联合国的停火建议,呼

吁巴方予以支持与合作,希望印巴两国寻求解决争端的途径。美国还进一步向

巴基斯坦表明美国的立场:美国不赞成使用武力解决问题,提醒巴基斯坦注意,

美国的军事援助是用来遏制共产主义的,而非用于同邻国的战争。美国对1965

年印巴战争的反应和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巴基斯坦发展同中国关系的

惩罚。美国的政策实际上使其丧失了对印巴两国施加影响的渠道,这不仅使得

苏联在调停印巴关系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而且也导致苏联在1965年印巴战争后

大力援助印度并发展同巴基斯坦的关系以及巴基斯坦发展和密切同苏联及中国

的关系,美国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迅速减退。美国对1965年印巴战争的反应和

政策表明,以对外援助作为实现美国在第三世界的战略目标的主要手段,其作

用和影响力是极其有限的。

摘编自戴超武《1965年印巴战争与美国的反应和政策》

⑴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对1965年印巴战争的反应和政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对19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