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8心理战概述第一节心理战定义及特点心理战(psychologicalwarfare)简单的说就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从精神上瓦解敌军的作战。又称心理作战。心理战作为战争的一种实践手段,其目的就是从心理上打击敌方,达到不战而胜或战而胜之或是激励己方士气,达到在战场上的心理优势。原理则是主要利用人在战场对抗环境中的心理变化规律,通过大量的信息传递,瓦解敌方士气,削弱抵抗意志,使其放弃抵抗、逃避战斗乃至缴械投降。从性质上看,心理战是直接针对人的意识领域的作战行动。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而人的行为既受到客观世界的影响和制约,也是受到主观意识控制和作用的。马克思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列宁认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从意识的具体内容来看,意识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知”是指知识,是人类对世界一种真理性的追求,它与认识的内涵是统一的;“情”是指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表现为热爱、仇恨、向往、恐惧、遗憾以及对自身喜、怒、哀、乐等心理的体验活动;“意”是指意志,是人类自身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来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等的精神状态。
心理战正是通过各种有计划的行动,通过作用于对手意识领域,从而影响其在战争中的行为,使之最终做出有利于我的行为。这包括在“知”的领域促使敌方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在“情”的领域使对手产生恐惧、害怕、急躁、慌乱或骄傲等不利于其顺利实施作战的精神状态;在“意”的领域促使对手丧失信心、放弃抵抗,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企图。因此,心理战强调的是对人的思想、理智、情感的打击,而不是针对人的肉体和武器装备,它着眼于思想上、精神上、心理上的征服而不是物质上的毁灭,这是心理战的根本性质。这一根本性质,不仅规定了心理战具有自己独特的斗争武器以及实施的原则和方法,也从根本上规定了心理战所具有的独特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实践催生了心理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心理战得到了长足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西方一些国家相继成立了心理战学校和心理战中心,心理战又有了新的发展。80年代以来,世界不少国家都组建了心理战专业部队和指挥机构,并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广泛实施了心理战。随着高技术战争的发展,心理战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运用范围趋向多元化,手段趋向多样化,器材趋向智能化,实施人员趋向专业化,信息传播越来越依赖大众传媒。心理战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心理战理论和战略观念的更新,心理战已经从单纯的战术活动发展到反映和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战略。西方国家已经把心理战纳入国家战略,不仅为其军事斗争服务,而且作为国家政治斗争的重要手段,在经济、政治、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开展心理战,表现形式为思想战、政治战、外交战、文化战、经济战、情报战等。既可用于军事活动,又可用于非军事活动;既可用于战时,又可用于平时;既可用于敌方首脑人物、决策者、指挥人员,又可用于普通士兵和民众。运用的心理学原理主要有注意律、需要律、错觉律、思维定势律、从众心理律、逆反心理律等。借助的媒介主要有传单、书报、广播、电影、电视、通信、网络等。手段主要有威慑、谋略、佯动、伪装、欺诈、恐吓、诱惑、收买、谣言、宣传、网络运用等。心理战常用的手段有声音、光线、形象、传媒、宣传、恐吓、威慑、欺骗、诱惑、诡诈、怀柔以及利用间谍收买等方面。心理战具有其他作战方式所不具有的独特特点。首先,无论强弱,战争双方任何一方都可以运用心理战。历史上常有弱者战胜强者的事实,如革命阶级往往以少数击败多数,以政治声威和心理优势击溃对方强大的经济、军事优势。但历史事实也充分证明,较强的国家和军队比起较弱的国家和军队,总是能更多地运用心理战,这是它信心充足的一种表现。心理战作为一种斗争形式,每个国家、阶级、民族都可以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然,由于使用者代表的根本利益和要达到的根本目的不同,其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也不尽相同,而心理战的效果最终要受到使用者的进步和反动、正义和非正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次,心理战的作用方式一般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在时间方面,从宏观上讲,自从人类社会出现战争起,直至现代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心理战都已存在并将继续存在;从微观上讲,心理战在战争中无论何时都可以使用。在空间方面,只要心理战实施者所发送的信息能被心理战目标所接受,心理战就能够进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送者与信息接收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信息传递的方式和速度均大大增加,一个人接收外来的信息越多,信息的内容越集中,同种类型的信息重复的次数越多,这个人对这些信息的反应就越深刻,外来信息改变这个人心理状态的可能性就越大。各种高技术武器威力大、精度高,作用的空间已涉及陆、海、空和外层空间,也无形之中扩大了心理战的空间。再次,心理战往往融合于其他作战样式,具有极大的渗透性。战争中有许多作战样式,而每一种作战样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运用方式,但是心理战作为一种特殊的战争,始终存在于各种形态的战争中,也会自始至终存在于一场战争的全过程。第二节心理战分类及介绍从规模上可将心理战分为战略心理战和战役战术心理战;从性质上可分为进攻性心理战和防御性心理战。由于心理战斗争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最初战场的斗争逐步发展到战略领域,直至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均在战争中互相运用心理战。在国家战略领域,心理战是指带有全局性的,以利于实现大范围的或长远的目的的心理战。战略性心理战,既可在平时进行,也可在战时进行,是国家大战略和军事战略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心理战,通常由国家统帅当局负责指导实施,其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作战对象国的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社会上、心理上的弱点,对其军队和居民以及整个社会舆论施加积极影响,以从总体上瓦解敌国军民的士气和精神斗志,激化其内部矛盾,制造不和或不满,煽动和激化敌对情绪,争取对己方的同情和支持,以及改变其思想观点和对战争的态度,阻退其发动战争或投入目前的战斗等等。战略性心理战的目的是广泛的和长久的,因而不能只顾局部不顾全局,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在策略上要有持久作战的思想准备。体现在大方向和运用方式上,即是采取进攻为主,还是采取防御为主;是采用心理攻势宣传渗透为主还是采用武力打击占领为主。如西方强国为了始终谋求维持其在全球或地区的霸主地位,其国家战略本质上具有强烈的扩张性。在扩张性的国家战略影响下,他们主张实施进攻性的心理战战略,在西方心理战战略运用中几乎根本看不到防御的“影子”。他们往往擅长把心理战渗透于人权问题、经济援助、贸易往来、最惠国待遇等方面。在运用方式上,虽然中西方基本都认为心理战与武力战应做到结合运用,相互配合,但两者的地位、运用思想和方式上仍有差异。西方军事理论大多崇尚武力,尽管他们已把心理战纳入大战略的范畴,但其心理战的根基仍然是建立在物质技术优势之上的,推崇的策略仍是强大的军事实力威慑下的“先发制人”。从1991年的海湾战争到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无论是“沙漠风暴行动”,还是“斩首行动”、“震慑行动”,实质上打的都是以武力唱主角的战争,体现的都是绝对武器装备优势下的武力摧毁,心理战虽是独立作战样式,但仍是辅助行动。西方强大的经济、技术和军事实力,确实为其心理战的运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想象空间。战役战术的心理战,一般是指为达成局部或当前目的而实施的心理战。其主要目标是针对具体的敌军军队或一定战区内的居民。战役战术心理战主要由战区内的战役、战术指挥官员负责指导实施。主要任务是采取战术或技术的方法破坏敌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使其产生惊慌、混乱、怀疑、动摇等各种不良的心理现象,从而导致其行为随心理战实施者的意愿而改变。战役战术心理战是古今中外的军队在作战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心理战方式。其本质就是根据敌人当时的心理状况,采取最恰当、最有效的心理方法和手段,化敌之长处为短处,化敌之多数为少数,化敌之有用为无用,化敌之力量为我之力量,从而获取最大的战斗效益,达到不战而胜或小战而大胜的目的。
主要形式包括恐吓战术、欺骗战术、诱导战术、胁迫战术、消耗战术、情感战术等。心理战装备简介心理战是根据战略意图和作战任务,运用特定信息和媒介,通过理性宣传、意志威慑和情感引导,对目标对象的心理及行动施加影响,促进政治、军事斗争目标实现的作战行动。实施心理战,不仅需要专业的作战队伍,还需要特定的装备。在心理战中所使用的装备是心理战装备,是心理战专业力量用于实施和保障战斗行动的武器、武器系统以及与之配套的其他军事技术装备的统称。它包括用以影响目标对象的心理及行动的各种战斗装备和实施技术与后期保障的各种保障装备。心理战装备是心理战所依托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是形成战斗力、发挥政治工作作战功能的基础所在,其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在信息化时代的军事威力、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按作战过程,心理战装备可分为信息制作装备、信息投送装备、信息影响装备和效果评估装备。一个完整的心理战过程首先包括信息制作,即将情报部门采集的信息加工处理,制作遂行心理作战任务所需信息,即“心理战弹药”;而后运用信息传输设备投送到目标对象;“心理战弹药”到达目标对象后,利用现代传播手段使信息在目标人群中传播并对人的心理实施攻击;攻击效果如何,还必须采取数据统计和专家经验估计进行综合集成式评估。这就形成了相应的信息制作装备、信息投送装备、信息影响装备和效果评估装备。从毁伤形态看,心理战主战装备有认知杀伤、情感挫伤和意志毁伤三个方面。心理战装备指向的是目标对象即人的心理。人的心理现象是一种活动、或过程。依据心理活动的人的心理过程可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认识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人获得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不仅反映事物的基本属性及其相互关系,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满意或不满意、喜欢或厌恶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感。人不仅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感体验,还能有目的的改造世界,这种自觉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是意志过程。针对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时候表现出的三种不同的心理过程,分别展开心理攻击。就形成基于认知过程的认知杀伤式心理战装备、基于情感过程的情感挫伤式心理战装备和基于意志过程的意志毁伤式心理战装备。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基于哪个心理过程,都会导致整个心理状态的变化,从而旁及其余两个方面,对目标对象的整个心理过程发生影响。按作用的感官,心理战装备有视觉性、听觉性、嗅觉性、味觉性、触觉性、和运动觉性、平衡觉型性、内脏感觉性。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起源于感知,它是一切复杂的高级心理现象的基础。一般认为,人有五官。事实上,远不止五种。除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的外部感觉,还有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利用这些感觉进行感知破坏,迷惑心理,就形成针对人的外部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的心理战装备,和针对人的内部感觉如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等的心理战装备。按作用机理,心理战装备可分为侧重注意一印象的心理战装备、侧重反应的心理战装备。心理战是依据心理学原理,运用多种手段展开的心理攻防对抗。作战对象是特定个体的精神心理系统,实现途径是人的感知和认知。最终。信息只有通过人的感知和认知,“人眼”、“入耳”、“人心”才能形成作战攻效。通过外界信息刺激引起对象的心理反应,进而引发其采取预期的行为,是心理战所要达成的最终效应。心理战效应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如图3所示,首先引起目标对象注意,造成人的心理对攻击信息的指向和集中,使其处于目标对象的心理或意识的中心,这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引起注意后即在目标对象头脑中形成第一印象,留下记忆痕迹。一般最先接受的信息会形成的原始印象,构成主要的记忆图式,后继的信息不断被同化、整合到这个记忆图式中,后继信息的理解取决于第一印象所获得的信息。最后,强化反应,加深印象。由于人对信息的感知、理解、形成稳定的印象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一个不断重复、增强记忆的过程,就需要多次对目标对象反复进行信息投送,多种刺激加以强化,使“心理战弹药”引起人的心理产生预期的变化。适应心理战效应的三阶段,形成相应的侧重引起注意的、侧重形成印象的和侧重强化反应的心理战装备。但是,因为心理战效应的三个阶段不能截然分开,目标对象也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而存在,所以无论心理战装备侧重哪个阶段,都会映射到其余两个阶段,从而对整个目标对象的心理产生作用。此外,按所要解决的战斗任务的范围,心理战装备可为战略级心理战装备、战役级理战装备和战术级心理战装备。按人员操作可分为有人式心理战装备和无人式心理战装备,或操作型心理战装备和自动型式心理战装备。按使用的专门性可分为专用的心理战装备、非专用的心理战装备。20世纪90年代中期,体系及其体系对抗的概念被提出来。未来的对抗不再是局部的,而是体系的。这种体系之间的对抗是未来战争的基本特点。为完成某一特定的战斗任务,功能上相互关联的数种装备必须结合成一个装备体系。心理战装备体系是为了配合武力战,满足一定的战略需求或作战任务需要,由功能上相互联系又互相补充的若干个心理战装备,根据作战规律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的规律综合集成的有机整体。心理战装备体系一般由主战装备、指挥控制装备和综合保障装备三大部分组成。主战装备是指在心理战中用于直接影响目标对象的心理、影响其战斗意志的非电类装备。它包括战略级心理战装备和常规心理战装备,分布于陆、海、空、天、电磁多维空间,用于心理进攻和心理防护等。主战装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不断具有高机动性、隐身性和精确性的特点。指挥控制装备是指在心理战中为主战装备和综合保障系统提供信息支持和信息作战能力的装备。它是心理战中的指挥中心,也是力量倍增器。指挥控制装备主要依靠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在整个心理战装备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其中某些信息支援装备与主战装备的差别越来越小,将逐渐具有主战装备的属性。综合保障系统是为主战装备和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提供作战保障和装备技术保障的系统。它是不可或缺的支援保障装备,依托高技术,其保障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高。在心理战中,主战装备、指挥控制装备和综合保障系统三大部分分工明确,其中,主战装备好似钢铁骨骼,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是神经中枢,心理战综合保障系统则是血肉之躯,三者相辅相成,构成有机整体,使心理战装备成为现代装备中的奇葩。心理战队伍的编配现代战争中,心理战的专业化已成为国际潮流,是世界各国心理战力量建设的必然选择。目前,许多国家已相继建立了心理战专业部队。这些部队从体制编制、器材装备、专业训练、人才质量到心理战战略战术运用和技术手段的开发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可以说,现代条件下,有无心理战的专业部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心理战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美军心理战部队达7万多人,在编制上设有专门的心理战指挥机构,战略心理战由国防部、外交部统管,参谋长联席会议负责组织实施,并有独立的作战纲要。各部队心理战由各级司令部门具体组织实施,编制有专业心理战部队,主要负责实施战场喊话宣传,信息的收集、处理、印制各种传单。随着苏联的解体,俄军教育内容发生根本转变,心理学被正式运用于俄军教育工作,称为“心理工作”。俄军不仅继承了原苏军的编制,在各级设立了“特别宣传部”,还在新组建的教育工作机关内设置了心理工作机构,在团一级设立了心理军官编制。俄军教育工作总局编有社会心理工作处,武装力量军种和军区、舰队教育工作局编有社会心理工作科,集团军、军、师也有分管心理工作的编制机构和人员。教育工作总局心理工作处编心理工作组织室、心理工作协调室。随着我军《心理战实施纲要》颁布以来,我军心理战队伍建设也是突出猛进,除了总部常设相关心理战指挥部门外,各军区也相继成了心理战作战大队,并各自下辖一定数量的心理战分队,即可配属集团军参加战役行动,也可以聚合力量参加联合战役战争。总之,无论以美军为首的西方国家,还是俄罗斯,抑或是我国的心理战专业部队,都基本遵照心理战总队——心理战大队——心理战连(分队)的模式构成,且都有各自遵照的《心理战纲要》。在进行不同规模、层次的战争中,相应的战区指挥部和联合司令部等指挥机构均会设立相应的都设有心战部门,将心战纳入到常规作战中。心理战的进攻与防御心理战进攻,是指对敌方军民的心理实施攻击。它以敌方的心理为攻击目标,以信息媒介为武器,依据心理学原理,运用多种手段对敌方的心理施加刺激和影响,动摇敌决心,破坏敌内部团结和联盟,造成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心理战态势,达到分化瓦解敌人,征服其精神、意志和士气的目标,从而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或不战而胜。心理战防御,就是针对敌的心理进攻而采取的防御和反击措施,它贯穿于平时与战时,包括平时通过对军人进行心理训练,强化军人的心理素质等构筑军人心理防线,战时通过激励战斗士气、识别与反敌心战等巩固己方阵线。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心理战攻防即征服与反征服人心的战争。我们试对这一概念做如下理解:首先,心理战攻防以人的心理为目标。心理进攻的终极目标不是摧毁敌方的肉体和武器装备,而是对敌方进行心理杀伤,造成敌方精神心理上的失败。同样,心理防护也必须立足于人的心理,通过心理素质教育、心理行为训练打牢心理防线,其防护目标是人的心理。其次,心理战以信息媒介为武器。心理战使用的信息及其媒介,是由实施者经过精心制造,旨在对心理战对象的心理发生影响的攻击性信息。如:传单、电台、电视、网络、收音机、报纸等媒体,都可作心理战的信息平台。还有通过这些平台传出的信息,如传单的内容、电台播出的内容、报纸载出的标语或文章等,这就是心理战所使用的“武器”。第三,心理战攻防以心理学原理为依据。要想达到己方的心理战进攻目标,实施有效的心理战,就必须运用科学的心理学原理,包括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果。同样,进行心理防御也需要以心理学原理为依据。第四,心理战攻防强者弱者均可使用。敌对双方总体力量的综合对比,总有强的一方和弱的一方,但无论强与弱,都可以使用心理战的手段来达到战胜对方的目的。弱的一方可以采用心理攻势来迷惑麻痹对方,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心理战攻防特点同军事攻防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特点。下面就介绍心理战攻防的一般特点。1、本质的非强制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之一就是自主性,外界刺激的因素必须通过主体内部的条件才能发生作用。向敌人实施心理攻击,能不能引起心理上的变化、引起什么样的变化以及变化到何种程度,取决于敌人的心理特点,取决于他的素质、精神、政治和心理训练水平。心理战实践证明,同一种心理攻击信息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可能产生不同或完全相反的结果。心理战的非强制性特点说明,实施心理战必须针对敌方的心理特点,寻找其心理弱点,重点攻击其心理误区和盲点,才能收到效果。2、手段的多样性。既可心平气和地诱导,也可赤裸裸地威胁和恐吓;如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大肆宣传对萨达姆“斩首”;既可以是带有倾向性的语言、文字、漫画等方式的宣传,也可以是一首为对方所熟悉、无须加任何解释的情歌或思乡曲;如四面楚歌中“楚歌”的使用。既可以用战斗行动或火力打击进行破坏和袭扰,也可以用"友好"姿态进行安抚;如二战前日本虽然准备对美国进攻,但外交上不断向美示好,大打心理战,美国终于上当,使日本偷袭珍珠港大获成功;既可以通过正面暴力行动使敌方心理发生震憾,又可通过战术上的欺诈诱惑使对方上当受骗,产生错误判断。3、时空的非限制性。就时间来讲,既可以在战时使用,也可以在平时进行;对于一场战争或一次战役、战斗,心理战贯穿战前、战中、战后全过程。就空间来讲,既可以在前线进行,也可以在敌人后方实施。就运用范围来讲,几乎包括人类社会的全部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宗教等。4、对象的多元性。心理战既可以对敌国军队进行,也可以对敌国民众实施;既可以瓦解敌国的同盟国,也可以争取中立国和世界民众的支持;既可以针对某一个体,也可以针对某一群体。心理战攻防的原则心理战作为一门独立的斗争艺术,其攻防行动有它自己固有的一般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是建立在心理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是依据人类心理活动的特点、规律提出来的。1、主动性原则。主动性原则,也叫进攻性原则,就是在对敌进行心理战进攻行动时要主动出击,先发制人,牢牢掌握心理作战的主动权;在心理防御上,也要积极主动,防护在前,从战前就需要加强对军人的心理教育训练,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和心理作战能力。在军事上,主动权是通过有意识地争取而得来的军队作战行动的自由权,它是和主观指导的正确及战斗力、地理环境、民情社情等条件的有利分不开的。从心理战进攻的角度来说,谁能主动进攻,谁就能造成"先入为主"的心理优势,谁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给对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从防御角度讲,谁能坚持主动防护,加强部队心理品质的锻炼,谁就能在战时心理素质过硬,具备较强的抗心理进攻能力和反心战能力,从而赢得没有硝烟的战争。2、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也叫针对性原则,它是指心理战攻防应针对作战对象心理特点和不断变化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发送进攻信息,以使心理战对象接受我方的信息,使其情感、意志、态度、行为按我方预期的目标发生变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同的阶级、民族、社会团体和个人,其心理都存在着差异,所以心理战只有适应各种不同的心理特点,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产生更大的心理效应。3、隐蔽性原则。隐蔽性原则是心理战的一条重要原则,尤其是对宣传心理战、诡诈心理战而言。隐蔽性原则就是在进行心理战时,要尽量隐蔽实施者的真实意图,巧妙地设置“心理圈套”,充分尊重对方的心理选择,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理影响。由于人们天生对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存在着本能的戒备心理和排拒心理,所以要想实施有效的心理战,最重要的就是善于对心理战进行巧妙伪装,使心理战成为“糖衣药丸”、“棉里藏针”,使对方乐于接受,保证它的隐蔽性。4、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也叫真实性原则。就是指在进行心理战时,要尊重客观现实,尊重事实,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既不能捏造事实,也不能对事实进行任意扩大或不着边际的主观随意性解释。比如,在进行心理战宣传时,如果是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宣传,对方在接受宣传时才会产生认同感,相反,如果一眼就让人家看出宣传的事实是虚假的,便会产生排拒心理,从心里筑起一道防线,使任何心理战宣传都因受阻而失去作用。5、强化性原则。所谓强化性原则,就是以各种手段对作战对象的心理不断反复刺激,以加强对其心理影响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外界客观因素的重复刺激能够改变人的态度和行为。而且重复刺激越多,效果越明显。所以心理战必须坚持强化性的原则,通过不断强化刺激使敌方加深印象,增强真实感和可信度,使其从内心接受影响,改变或矫正原来的态度。第六节心理战发展趋势20世纪的最后十年发生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人们关注这些战争,是因为它有了不同以往战争的全新特点,更预示了未来战争发展的基本方向。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观察这些战争,不难看出心理战的影子始终追随战争,并呈现了新的特点。作为对心理战未来发展趋势的预见性认识,我们有必要认识和分析心理战所表现出的新动向和新趋势,这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心理战的发展动态,从而研究未来战争中心理战的攻防策略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对军事斗争准备中我军心理战教育训练具有重要的启示。心理战的对象指向军人和全体民众在传统观念中,心理战主要是针对军人的。《美军心理作战条令》规定:“心理作战的全部目的在于,在国外团体中鼓动情绪,影响其态度或行为,以此支援美国的目标。为此,心理作战旨在影响外国政策的制定、决定的做出、控制的能力、指挥的能力、战斗的意志、服从的意志和支援的决心。”可以看出,高技术条件下心理战,已成为不仅针对敌方的军人,而且针对敌方民众,还针对友方军人、民众和已方军人、民众的总体性战略行动。当前,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的广播、文化宣传,几乎涵盖了工人、农民、军人、干部、学生、知识分子、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等各个层面,达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因此,进行全方位的心理战防御教育,已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课题。心战和兵战将更加趋向一体化首先是军事目标和政治心理目标的高度结合。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完全可以一举占领伊拉克。但他们没有这样做,其深层目的在于,一方面,基本摧毁伊拉克的军事力量,消除其心理抵抗能力并遏制其地区霸权主义的野心;另一方面,防止引起阿拉伯世界的反感;同时适度保留伊拉克同其宿敌伊朗的对抗能力,以遏制伊朗地区霸权主义心理的膨胀。其次是把军事实力作为心理战的物质基础。近年来,美国在几次局部冲突中,都依靠其绝对空中优势,把空袭作为军事行动的基本样式,同时积极利用空袭来达成预期的心理效果。这充分说明,军事实力是实现心理战目标的重要物质基础。然后是心理战和军事打击有机的结合。海湾战争是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心战和兵战紧密结合的一个范例。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的每一个军事行动,都既考虑到其军事价值,又考虑其心理影响;而心理战活动,又紧密配合军事行动的进行。战争初期,其战略决策者就把军事目标和政治心理目标纳入统一的战略思维之中。美国一方面大量集结兵力,炫耀武力,向全世界展示其决心,向伊拉克施加巨大的军事压力。同时通过政治上的谴责、经济上的封锁,外交上的孤立,对伊拉克和国际社会以及美国公众开展了全方位的心理战。通过宣传,在国际社会中赢得了比较广泛的支持,也增强了国内的心理凝聚力。最后是心理战的手段将更加现代化。现代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使心理战的作战方式和方法不断更新。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心理战的方法手段将日趋现代化。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心理战的方法手段将向更高层次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心理战手段的拓展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如已研制出智能化的心理战无人驾驶飞机。这种飞机有灵敏的操纵、传感系统,会识别目标,能进行广播宣传,能散发传单。再如,心理战传单将集视、听、说于一身,人们不仅可从传单上看到文字,还可看到图画和听到声音。如看到家乡的风光和听到民族的音乐歌曲等,这将会大大增强传单的效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心理战还可以演化出更加神奇的手段。第七节心理战防护心理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性格、意识倾向等心理现象的总称。人的心理的产生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而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为一种具有多水平、多层次、多功能的反映活动系统。它既有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不同水平,有从稍纵即逝的心理过程到稳固的个性倾向与个性特点的不同发展层次,又有知、情、意等不同心理活动对环境和个体本身进行认识、预测、调节和控制的不同功能,使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保持平衡。心理可以概略地分为相对静态的心理状态和动态的心理过程。鉴于此,可将军人心理防护定义为是指根据军事任务需要,在一定的思想体系指导下,有意识、有计划地预先采取相应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使军人心理达成预期的状态,并使预期状态根据军事活动需要在一定时间段内得以相对稳定地保持,同时采取措施避免不利于完成军事任务的干扰心理状态出现或减弱其影响。在这一定义中,突出强调了两点:一是心理防护首先必须要明确一个预期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心理防护所要达到的目标。这就为心理防护工作提供了目标和方向,所有的心理防护工作都要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同时也为评价心理防护工作的质量提供了评价标准和依据;二是强调心理防护工作必须在一定的思想体系指导下来进行。心理防护工作不能象人们在日常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加工厂技术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分散剂行业供应规模预测及投资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冷饮机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冰酒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隔离信号调节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车辆智能系统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自动驾驶汽车技术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物理仁爱版期中考卷(含答案解析)
- 车间员工安全培训试题加解析答案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提纲
- ACS早期识别课件
- 企业经营决策模拟指南课件
- 智能电网-课件
- 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修改的内容完整课件
- 酒店总值班工作内容表
- 2023考研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1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古文)理解性默写(20篇)
- 重症肺炎的概念和发病机制
-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服务流程
- 计量事故报告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