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供热热水蓄热系统技术规程_第1页
区域供热热水蓄热系统技术规程_第2页
区域供热热水蓄热系统技术规程_第3页
区域供热热水蓄热系统技术规程_第4页
区域供热热水蓄热系统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62术语2.0.1热水蓄热系统hot-wate2.0.2热水蓄热设备hot-waterthermalstoragec2.0.3常压热水蓄热设备atmosphericpressurehot-waterth顶部设计压力小于0.1MPa,设计温度低于当地大气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的热水蓄2.0.4开式常压热水蓄热设备open-typeatmosphericpressurehot-wat2.0.5闭式常压热水蓄热设备closed-ty2.0.6承压热水蓄热设备atmosphericpressurehot-waterthermalstoragec2.0.10终止蓄热状态stateatcomplet2.0.11终止放热状态stateatcom72.0.12有效蓄热量effectivet2.0.13有效放热量effectivethermaldischarge2.0.15静置热损失量sta2.0.16静置热损失率stationaryheat2.0.17设计蓄热量designtherm2.0.18设计蓄热-放热周期designperiodofchargeanddischarge在设计条件下,热水蓄热系统完成一个蓄热、放热2.0.19稳压系统pressurestabiliza采用氮气或蒸汽等介质为热水蓄热设备内热水稳定压2.0.20斜温层the83基本规定3.0.1供热系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设置热水2热电机组发电与供热相互制约,电力调3热负荷周期波动较大,峰值热负荷显著高于平4可再生能源供热不连续、不稳定,或热量供给与需求的波动3.0.5热水蓄热系统的标识应采用与区域供热或热源统一的94设计4.1.1热水蓄热系统的选址与站房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热工程项目规范》GB2应根据供热管网布置和热负荷分布,按有利于热量输配、经济合4.2.2采用常压热水蓄热设备时,可采用图4.2.2-1所示的系统形式;利用常压热水蓄热且热水蓄热系统设置在热源内时,可采用图4.2.2-3所示的系统形式;热水蓄热系统独35857674供水2接定压4补水供水3供水123 供水接定压 接定压2345供水2接定压4.2.3热水蓄热系统与热源、供热管网的连接宜采用1系统运行和静止时,设备和管道任一点的压力不应低于设计供2系统运行和静止时,任一点的压力不应超过设备和管3系统运行时,水泵吸入侧的压力不应低于设计供水温度对应的汽化压力,并附加4系统静止时,设备和管道任一点的压力不低4.2.7热水蓄热系统的设计蓄热流量和设计放热流量应按););Δt——热水蓄热设备的设计蓄热温差(℃););4.3.3设计蓄热-放热周期应按热水蓄热系统设计目标选择的呈现周期性波动规律的对象4.3.4热水蓄热系统的热负荷应计算设计蓄热-放热周期4.3.6当设计蓄热-放热周期内热水蓄热系统和热源运行模式明确时,热水蓄热系统的蓄Qf=);););WWf,k=Qf,i);WWf,k-Wu,k(4.3.6-4)2确定蓄热-放热周期内热电机组在蓄热期和放WQfmax,i-Qu,i)););Ws,du,i-Qfmin,i);));(nd)Qp(nd)ηv——热水蓄热设备的容积利用率,可取90%~95%。4.3.9热水蓄热设备的设计蓄热功率和设计放热功率应););-Qf,i(4.3.9-3),i-13热水蓄热设备的设计蓄热功率和设计放热功率应分别取逐时蓄热功率和放热功率化通用规范》GB5502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和《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1供电线路、信号线路由室外进入站房内3当露天布置的热水蓄热设备顶板厚度等于或大于4mm时,热水蓄热设备可不设4所有设备与管道金属外壳、金属导管与槽盒、线缆屏蔽层4.4.8站房内和热水蓄热设备顶部照明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4.4.9在可能危及航行安全的站房或室外设置的热水蓄热设备上,应根据现行行业标准4.5.4监测与控制系统中的仪表、设备、元件,应选用2对于自然分层式热水蓄热设备,垂直方向的温度测点间距不应大于设备高度的3监测设备高温水接口、低温水接口、底部和5对于设置稳压系统的常压热水蓄热设备,监测蒸汽或氮气稳压系统管道内蒸汽或4监测具有调节功能的电动阀门的开度,以及其它电动或电磁阀4.5.7热水蓄热系统站房内和室外热水蓄热设备宜设置视3运行参数偏离正常范围报警,保护动作及主要辅助设备故障报警,监控系统故障4热水蓄热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与供热系统隔离,不影响5.1.1热水蓄热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有关标准1热水蓄热设备容积较小时,宜布置在站房内。当站房内布置受布置在室外,且热水蓄热设备与站房的净距应符合2热水蓄热设备可布置在地上、地下或半地下。当布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应设置5.1.4热水蓄热设备应包括箱体或罐体、布水器、仪5.1.5开式常压热水蓄热设备应在顶部设置通气孔。通气孔的直径不应小于DN200,且2稳压系统的压力应高于常压热水蓄热设备内3稳压系统的压力应保证常压热水蓄热设备内最高点热水处5.1.13布水器应根据热水蓄热设备中高温水和低温水的隔离形式布置。对于自然分层式5.1.14对于自然分层式热水蓄热设备,设计蓄热和放热条件下斜温层厚度应符合以下规式中:Δt——热水蓄热设备的设计蓄热温差(℃)。5.1.15对于自然分层式热水蓄热设备,立式圆筒形的高径比和方5.1.17热水蓄热设备的基础上应预留沉降观测点。基础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热水蓄热设备的基础设计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制储罐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2扬程不应小于设计流量下热水在管道与设备中的流动总阻力与水泵进、出口管道5.3.1钢制热水蓄热设备外表面和内表面应进行防腐处理2外表面涂装前应根据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底层涂料种类选择钢材3开式常压热水蓄热设备内表面应进行防腐处理,保证在设计水质条件下内表面不5设备内的液相空间和气相空间中宜分别设置腐蚀检测片,腐蚀检测片应能定期取1钢制热水蓄热设备外表面应设置保温层,保温层外侧应设置保2混凝土热水蓄热水箱底部内表面应设置保温层,保温层两侧应设置防水层;地上3与建筑基础相邻的热水蓄热设备,外表面与建筑基础之间应设5.3.3热水蓄热设备的保温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6施工安装业标准《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3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应完成现场勘察,施工现场应具有用水、用电,储存和放置设5进场材料、设备的技术文件应齐全,产品合格证、各种标志应清晰,外观检查应6.2.1重大设备运输及吊装时,应制定安装方案并做好防护2设备到场后,组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设备供应商联合进行设备开3室外安装时应采取符合安装工艺的安全措施,防止大风等恶劣条件对设备造成破5立式圆筒形热水蓄热罐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7调试与验收7.1.2热水蓄热系统的调试与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热工程项目规范》GB55010和行业标准《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7.1.3电气系统的调试与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2环境和工业卫生条件(温度、防静电、电磁干扰等)符合设备4试运行结束后,应进行热水蓄热设备蓄热1系统在至少一个蓄热和放热周期内运行正常、平稳,水泵压力无大幅度波动,系2压力、温度、流量、蓄热功率、放热功率、有效蓄热量、有效放热量、蓄热效率3蓄热和放热工况下系统运行应正常、平稳,运行参数符合5常压热水蓄热设备的满水试验记录;承压热水蓄热8运行与维护经技术经济分析后,制定热水蓄热系统运行模8.2.3热水蓄热系统运行时的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有附录A热水蓄热性能试验记录表表A.0.1热水蓄热性能试验记录表工程名称起止日期序号测试项目测试结果备注1蓄热测试//蓄热时间蓄热期室外平均温度高温水温度低温水温度蓄热工况流量蓄热功率有效蓄热量2放热测试//2.1放热时间2.2放热期室外平均温度2.3高温水温度2.4低温水温度2.5放热工况流量2.6放热功率2.7有效放热量2.8蓄热效率3静置热损失测试//静置时间3.2静置期室外平均温度3.3静置后放热量3.4静置热损失量3.5静置热损失率……附录B热水蓄热系统竣工验收记录表表B.0.1热水蓄热系统竣工验收记录表工程名称验收单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分包单位分包项目经理专业工长(施工员)施工班组长序号项目施工单位评定检查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1热力系统设备及基础的验收2配套设备、管材及配件验收3热水蓄热设备安装4补热设备安装5水泵安装6管道与支吊架安装7阀门安装8其他管路附件安装9系统冲洗水压试验热水蓄热设备保温其他设备与管道保温…统电气设备及材料验证电源质量测试配电箱(柜)等电气装置安装与接线配电线路安装、敷设与接线剩余电流动作的保护装置测试电气绝缘电阻测试20防雷与接地检验21安全防护措施检验22电磁环境检验23低压电器交接试验和电气设备负载运行记录24…(续表B.0.1)序号项目施工单位评定检查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25监测与控制系统传感器和控制器等验证与安装26自控线路安装、敷设与接线27电气绝缘电阻测试28通信与信号传输检测29传感器信号精度测试30控制功能完整性测试31上位/本地系统调试32…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款时区别对待,对要求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电磁兼容环境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低频传导骚扰及信号传输的兼容水平》GB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区域供热热水蓄热系统技术规程T/CECSXXX-202X条文说明制定说明本规程编制原则为1)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2)实事求是、技术先进; 37 38 39 404.1选址 404.2热水蓄热系统 404.3蓄热计算 414.4电气系统 434.5监测与控制系统 44 455.1热水蓄热设备 455.2水泵 475.3防腐与保温 47 486.1一般规定 486.2设备与管道的安装 48 497.2调试 497.3验收 49热设备,其容器从3600m3到75000m3不等,多为常压热水蓄热设备。位于哥本哈根的荷兰鹿特丹热电联产供热系统中,热电厂设置了2个8000m3的热水蓄热罐,在供热管较多的应用。此外,一些分布式能源系统建设了供热供冷兼差异与运行中相互冲突,为蓄热技术发挥动1.0.2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标准》GB50495-2019第2.0.5条,2术语2.0.21对于自然分层式热水蓄热设备,布水器是控制斜温层厚度的重要结构,一般分为3基本规定1供热热源以电力为能源时,如热泵和电锅炉,在电价低谷时段2我国北方地区热电联产是集中供热的主要热源,但是热电机组的发电和供热能力3热负荷周期波动较大,可利用热水蓄热技术迁移不同时段的热负荷,实现热量的4可再生能源供热,如太阳能供热受制于气象条件,污水源热泵供热受制于污水流5利用热水蓄热系统迁移热负荷,提高热源满负荷运行时长,减少或避免非满负荷6利用热水蓄热系统在热源出力富裕时储存热量,可作为备用热源使用。热水蓄热考虑在区域供热中设置热水蓄热系统的方案,通过技术4设计2~3可考虑集中式和分布式的布局形式,技术经济分析时根据水4~6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要利于自然通风、完善的供电、给排水、通信和交通运输条件,便于8“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减小4.2.1与承压热水蓄热设备相比,常压热水蓄热设备的投资低图4.2.2-2利用常压热水蓄热设备为供热系统定压,常压热水蓄热设备内的液位高热系统的压力分布、热水蓄热设备与供热系统连接点来合理设置。如图4.2.2-1所示的混水管路将供热系统的回水与供水混合将供水温度降低至常压热水蓄热设备的设计温度;在放热工况下,在常压热水蓄热设备后设置如图4.2.2-1中的补热设备8来提高供新能源供热的小型系统,如污水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设计供水温度一般为的设计蓄热量。但是,按设计蓄热-放热周期规定的最不利工况计算可很大程度降低计4.3.4设计蓄热-放热周期内的逐时热负荷一般按设计热负荷的稳态方法计算。首先根据););n——供暖室内设计温度(℃);w——供暖室外计算温度(℃)。4.3.5对既有供热系统,热负荷数据2在与设计气象数据相近的条件下进行测4.3.6当在设计蓄热-放热周期内,可以根据设计目标要求或者经验规定热水蓄热系统和运行模式常分为谷电运行和谷平电运行。根据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第4.2.2条规定,当以电锅炉作为公共建筑供暖热源时,仅可采用谷电运行1运行模式是蓄热量和热源供热能力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利4一般以蓄热时段的起始时刻作为设计蓄热、放热周期1热电解耦是提升热电机组灵活性,参与电力深度调峰的重要手设计目标的热水蓄热系统应以电网对热电机组的调度1蓄热时,第i小时向热水蓄热设备内储存的热量不超过设计蓄热量2放热时,第i小时从热水蓄热设备放出的热量不超过热水蓄热设备上一时刻的蓄的热水蓄热系统,停止运行导致的经济损失较GB/T16895.21的有关规定,电击防护的基本原则是对于危险带电部分必须是3考虑热水蓄热设备材质宜为碳钢,常压热水蓄热设备内液面上的气体非可燃和易爆气体,参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的有关规定,对顶板厚度不小于4mm的热水蓄热设备不必另外设置避雷针或避雷线,而是利用顶部本体金属结构作为接闪器。由于热水蓄热设备顶部可能布置仪表、传感4.4.6为保证电气系统和设备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其他设备构成1热水蓄热设备内高温水和低温水的隔离方法不同,因此规定监4液位是热水蓄热设备安全判断的重要参数,为保障液位监测的准确性以及相应的接管路,以保障热水蓄热设备的压力不受到供热系统5.1.5参考国家标准《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GB50341-2014第9.7.2条的5.1.13热水蓄热设备内高温水和低温水的隔离形式一般采用自然分层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