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潞江傣族乡中心小学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潞江傣族乡中心小学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1-8题,共30分)
1.正确工整地钞写下列句子。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汉字书写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书写能力。认真钞写题目中的句子,补充完整时,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注意布局合理,行款整齐,书写“欲”“待”,不要写错别字。
故解析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写好汉字是终生学习与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小学生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对我们的成长以及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看拼音,写词语。
shūjípáihuáikǒngjùdānge
zhēngróngchōuyèjiéránnuóyí
书籍;徘徊;恐惧;耽阁;峥嵘;抽咽;截然;挪移
看拼音写汉字
书写时注意,“书籍”的“籍”是上下结构,偏旁是:“”,不要写成“藉”;“徘徊”都是左右结构,偏旁是:“彳”,不要写成“排淮”;“恐惧”的“惧”部首是:忄,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恐俱”;“耽阁”的“耽”偏旁是:耳,是左右结构;“峥嵘”都是左右结构,偏旁都是:山;“抽咽”注意“咽”不要写成“噎”;“截然”不要写成“结然”;“挪移”都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挪遗”。
故解析为:书籍、徘徊、恐惧、耽阁、峥嵘、抽咽、截然、挪移
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3.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涔涔(cén)赤裸(nuǒ)遮挽(zhē)
B.蒸融(róng)秧苗(yāng)锻炼(duàn)
C.优雅(yǎ)萦绕(yíng)肩胛(jiá)
D.歉疚(jiū)鞠躬(jū)一摞碗(luó)
B
字音
A项有误,“赤裸”的“裸”应读“luǒ”,指裸露,赤裸裸,光着身子;
B项正确;
C项有误,“肩胛”的“胛”应读“jiǎ”,指医学指肩膀的后部,人的肩部。
D项有误,“一摞碗”的“摞”应读“luò”,指把碗摆放整齐。
故解析为:B
考查了所学课文生字中易读错字的读音。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确定正确的读音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每个音节的声调。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要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其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万象更新截然不同青面缭牙随心所欲
B.张灯结彩悠哉游哉荒芜人烟春风拂面
C.哄堂大笑行善极德得意扬扬垂头丧气
D.能歌善舞天涯海角无济于事千门万户
D
词形辨析
A.有误,青面獠牙:旧时神怪故事中形容凶神恶鬼的面貌。形容面貌极其凶恶狰狞。故“青面缭牙”的“缭”错误。
B.有误,荒无人烟:形容一个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故“荒芜人烟”的“芜”错误。春风拂面:指像春风—样从脸上轻轻擦过,形容使人感到愉快、舒服。故“眷风拂面”的“眷”错误。
C.有误,行善积德:不再做恶,转做好事。故“行善极德”的“极”错误。
D.正确。
故解析为:D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5.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任尔东西南北风(你)B.阳春布德泽(恩惠)
C.要留清白在人间(干净)D.纤纤擢素手(伸出)
C
字义;词语含义的理解
A、B、D项正确;
C项有误,“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意思是: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该句出自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石灰吟》。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清白”,原意是石灰原本的颜色,后将其引申为高尚的品格。
故解析为:C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古诗中加点字的理解。要想理解字义,就要先理解整俱诗的意思,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B.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
C.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
D.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
B
修辞手法辨析
A选项“泪水如雨,洒了一地”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因为泪水再多,也不会变成雨水,所以是夸张。
B选项,“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围了一圈”,把锅巴拟人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锅内起了一层锅巴。
C选项,“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D选项,“春节眨眼就到了”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故解析为:B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解答此题,首先要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然后对照括号内的修辞方法来判断正误。
7.根据课文内容填上空。
(1)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有致的两句是:,。《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
(2)《北京的春节》的是,本文按顺序介绍了老北京春节的风俗。
(3)学习了《匆匆》这篇课文让我想起《长歌行》中劝告人们珍惜时间的句:,!
(4)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或。”
(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2)老舍;时间
(3)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古诗词运用
(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意思是: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意思是: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2)《北京的春节》的是老舍,本文运用朴实无华而又充满京味儿的语言,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体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化的认同和喜爱。
(3)“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意思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再悲伤也没用了,出自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是: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常用来比喻人生价值的轻重悬殊。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故解析为:(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2)老舍、时间;(3)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4)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本题考查的归纳点有现代诗文默写、名言警句、古诗文默写和课文理解。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二、语文综合运用和口语交际(共20分)
8.按要求写句子
(1)元宵节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改成双重否定句)
(2)紫水晶般的葡萄结满了碧绿枝蔓。(缩句)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4)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修改病句)
(5)妈妈对我说:“今天晚上我有事,你和爸爸先吃饭吧!”(改为转述句)
(1)元宵节这一天大家还不能不吃元宵。
(2)葡萄结满了枝蔓。
(3)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4)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5)妈妈对我说,今天晚上她有事,让我和爸爸先吃饭。
修改病句;句式转换;缩句
(1)双重否定句是使用两个否定副词来表述肯定含义的句子。例如"不……不"、"没有……不"、"非……不"等。双重否定句的肯定语气比一般肯定句强烈或委婉。添加“不能不”;因此,元宵节这一天大家还不能不吃元宵。
(2)缩句,删去修饰词“紫水晶般的”“碧绿”。
(3)考查了改为陈述句,去掉“还”和“呢”,加“没”,问号改为句号。
(4)此句“听到”与“优美的舞蹈”不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5)考查改为转述句。把某人直接说的话改为转述句时,去掉冒号和引号,“说”后加逗号,把“我”改为“她”,“你”改为“我”,删除“吧”。
故解析为:(1)元宵节这一天大家还不能不吃元宵。(2)葡萄结满了枝蔓。(3)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4)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5)妈妈对我说,今天晚上她有事,让我和爸爸先吃饭。
考查了语句的改写、修改病句、缩句。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进行改写。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
9.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上空
不但……而且……只有……才……如果……就……
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只要……就……
(1)他机智,勇敢。
(2)我们团结一心,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3)犯了错误,改正,是好孩子。
(4)我们分别多年了,彼此的心还连在起。
(5)明天下雨,我们的郊游活动暂停。
(1)不但;而且
(2)如果;就
(3)只要;就
(4)虽然;但是
(5)因为;所以
关联词
(1)“机智”与“勇敢”之间是递进故选,故选“不但……而且……”;
(2)“我们不团结”与“不会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之间是假设故选,故选“如果……就……”;
(3)“只要……就……”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只要”是“就”的充分非必要条件,与“犯了错误”“只要改正”“就是好孩子。”相搭配。
(4)前一个句子说的是“分别多年了”,后一个句子又转到说“彼此的心还连在一起”,所以用转折关联词“虽然但是”。
(5)句中“明天下雨”是个必要条件的假设,后面的“郊游活动会暂停”是结果,只有前一个条件成立了,后一个结果才会出现,所以用必要条件关联词“因为……所以……”。
故解析为:(1)不但……而且……;(2)如果……就……;(3)只要……就……;(4)虽然……但是……;(5)因为……所以……
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做此题,能够准确地辨别出一个句子的前半句话与后半句话的关系,什么样的关系,选用什么样的关联词。依据句子的前半句话与后半句话的关系,选择最恰当的关联词。
10.口语交际
向同学推荐一本你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想一想你准备如何进行推荐,请把你的推荐语写一写。
《西游记》。《西游记》的艺术魅力,除了它的奇异想象,就要数它的趣味了。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西游记》可以说是趣味性和娱乐性最强的一部作品。虽然取经路上尽是险山恶水,妖精魔怪层出不穷,充满刀光剑影,孙悟空的胜利也来之不易,但读者的阅读感受总是轻松的,充满愉悦而一点没有紧张感和沉重感。
推荐介绍
注意结合要求,向同学推荐一本你最喜欢的课外书,并说明理由。注意语句通顺。
故解析为:《西游记》。《西游记》的艺术魅力,除了它的奇异想象,就要数它的趣味了。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西游记》可以说是趣味性和娱乐性最强的一部作品。虽然取经路上尽是险山恶水,妖精魔怪层出不穷,充满刀光剑影,孙悟空的胜利也来之不易,但读者的阅读感受总是轻松的,充满愉悦而一点没有紧张感和沉重感。
考查了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三、阅读理解我拿手(共25分)
课内阅读。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一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1.“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在本段中的作用是。
12.本段最后连用“跨、飞、溜、闪”四个动词,形象准确地表述了()。
A.时光不知不觉地流逝B.时间去得快来得快
C.无形的时间就像太阳样D.太阳和时间都是易逝的
13.本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向我们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14.“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这句话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
15.为什么要选取洗手、吃饭、睡觉等生活忠的寻常事来写?
11.承上启下
12.A
13.排比;洗手;吃饭;默默
14.时间不等人,与其感叹时间流逝,不如珍惜现在,不要让将来的日子虚度。
15.这些事如此寻常,以致让人不察甚至淡忘,特意写出才更令人恍悟时光流逝的匆匆。将抽象的时光流逝形象化,具体可感,他内心的焦灼与遗憾也跃然纸上,让人产生共鸣。
课内现代文阅读
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文章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地理解。语段选自《匆匆》,这篇文章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11.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可知,这个句子在本段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故解析为:承上启下
12.考查学生对动词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本段最后连用“跨、飞、溜、闪”四个动词,形象准确地表述了时光不知不觉地流逝。
故解析为:A
13.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阅读句子“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可知,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洗手、吃饭、默默,向我们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故解析为:排比、洗手、吃饭、默默
14.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可知,这句话给我的启示是:时间不等人,与其感叹时间流逝,不如珍惜现在,不要让将来的日子虚度。
故解析为:时间不等人,与其感叹时间流逝,不如珍惜现在,不要让将来的日子虚度。
15.根据题干内容,结合短文内容: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文章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发出内心的感叹。
故解析为:这些事如此寻常,以致让人不察甚至淡忘,特意写出才更令人恍悟时光流逝的匆匆。将抽象的时光流逝形象化,具体可感,他内心的焦灼与遗憾也跃然纸上,让人产生共鸣。
课外阅读。
我不知用了多少笨拙的方法去调合陶土,也不知做出了多少奇形怪状的丑陋的家伙;有多少因为陶土太软,吃不住本身的重量,不是凹进去,就是凸出来。根本不合用;又有多少因为晒得太早,太阳热力过猛而晒裂了;也有不少在晒干后一搬动就碎裂了。一句话,我费了很大的力气去找陶土,找到后把土挖出来,调合好,运回家,再做成泥瓮。结果,我工作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才做成两只大瓦罐,样子非常难看,简直无法把它们叫作缸。
最后,太阳终于把这两只大瓦罐晒得非常干燥非常坚硬了。我就把它们轻轻搬起来,放进两只预先特制的大柳条筐里,防备它们破裂。在缸和筐子之间的空隙处,又塞上了稻草和麦秆。现在,这两个大缸就不会受潮,以后我想就可以用来装粮食和粮食磨出来的面粉。
我大缸做得不成功,但那些小器皿却做得还像样,像那些小圆罐啦,盘子啦,水罐啦,小瓦锅啦等等,总之,一切我随手做出来的东西,都还不错,而且,由于阳光强烈,这些瓦罐都晒得特别坚硬。
但我还没有达到我的最终目的。这些容器只能用来装东西,不能用来装流质放在火上烧,而这才是我真正的目的。过了些时候,一次,我偶然生起-大堆火煮东西,煮完后我就去灭火,忽然发现火堆里有一块陶器的碎片,被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像砖一样红。这一发现使我惊喜万分。我对自己说,破陶器能烧,整只陶器当然也能烧了。
于是我开始研究如何控制火力,给自己烧出几只锅子来。
16.这个片段选自小说《》,是的。
17.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美丽——柔软——聪明——
18.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奇形怪状:
19.鲁滨逊是如何发现制陶器的方法的?()
A.在野外发现的。B.在火堆里发现的。C.在书里看到的。
20.这本小说中还有许多小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
21.鲁滨逊制造陶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22.通过不懈的努力,鲁滨逊终于成功了,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16.鲁滨逊漂流记;英国;丹尼尔·笛福
17.丑陋;坚硬;笨拙
18.指不同一般的,奇奇怪怪的形状。
19.B
20.播种粮食
21.鲁滨逊制造陶器的最终目的是做出用来装流质可以放在火上烧的容器。
22.即使在恶劣的条件下,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要相信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一定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课内现代文阅读
阅读题一般作答步骤: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解析。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16.《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
故解析为:鲁滨逊漂流记、英国、丹尼尔·笛福
17.根据题干内容,“美丽”:好看,漂亮;文中找到反义词为:丑陋。“柔软”:柔软之意;性格懦弱之人;文中找到反义词为:坚硬。“聪明”: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力强。文中找到反义词为:笨拙。
故解析为:丑陋、坚硬、笨拙
18.根据题干内容“我不知用了多少笨拙的方法去调合陶土,也不知做出了多少奇形怪状的丑陋的家伙;有多少因为陶土太软,吃不住本身的重量,不是凹进去,就是凸出来。”可知“奇形怪状”:形容物体的外形。指不同一般的,奇奇怪怪的形状。
故解析为:指不同一般的,奇奇怪怪的形状。
19.根据题干内容,结合短文内容“但我还没有达到我的最终目的。这些容器只能用来装东西,不能用来装流质放在火上烧,而这才是我真正的目的。过了些时候,一次,我偶然生起-大堆火煮东西,煮完后我就去灭火,忽然发现火堆里有一块陶器的碎片,被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像砖一样红。这一发现使我惊喜万分。我对自己说,破陶器能烧,整只陶器当然也能烧了”可知解析,故选B。
故解析为:B
20.一次,鲁滨逊无意中发现掉在墙角的谷壳,竟然长出了绿色的茎干。不久,长出了几十个穗头,这真是老天莫大的恩惠。从系,鲁滨逊一到雨季就撒下半数种子来试验,以得到更多的粮食。最糟糕的一次试验,大麦与稻穗的收成仅收获了半豆。但是,经过这次试验,使鲁滨逊成为了种田高手。现在他知道一年四季播种两次,收获两次,鲁滨逊有了生活的口粮。
故解析为:播种粮食
21.根据题干内容,由“一次,我偶然生起-大堆火煮东西,煮完后我就去灭火,忽然发现火堆里有一块陶器的碎片,被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像砖一样红。这一发现使我惊喜万分。我对自己说,破陶器能烧,整只陶器当然也能烧了。于是我开始研究如何控制火力,给自己烧出几只锅子来”可知解析。
故解析为:鲁滨逊制造陶器的最终目的是做出用来装流质可以放在火上烧的容器。
22.《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鲁滨逊流落荒岛后,克服种种困难,建房定居、畜牧种植,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还救了“星期五”,最后回到英国。可见鲁滨逊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顽强生存的优秀品质。明白了:即使在恶劣的条件下,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要相信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一定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道理。
故解析为:即使在恶劣的条件下,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要相信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一定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习作园地我驰骋(25分)
23.按要求完成习作。
题目:那一次,我真
提示:生活的长河,流过岁月的原野,春阳和煦,夏风清凉,秋色绚丽,冬雨凄凉。蓦然回首,总会发现,有许多的人和事,成就了两岸迷人的风景,品味愧疚、愤怒、遗憾、激动、感动……也不失纯真。
要求: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述出来;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少于450字。
那一次,我真的长大了成长,伴随着我们的童年。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走过的路,都是逐渐而大的脚印。这说明了什么?不就是说明我们长大了吗!可是,“长大”是什么意思呢?
记得我刚上一年级没几天,爸爸有一天神秘地对我说:“你都上了一年级了,是否该考虑自己睡了呢?”这句话像是一道闪电,在我眼前划过,使我手足无措。
那天晚上,爸爸便与妈妈开始“行动”了。我正在卫生间洗漱,听到爸爸妈妈好像在运什么东西。“咚”“啪”“刷……刷……刷”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咦?他们在干什么呢?”好奇心促使我走出卫生间,向发出声音地方走去。顿时,我惊呆了,爸爸妈妈正在另一个卧室铺床。爸爸见到我,笑了起来:“你可别瞎猜,今天这床就是给你铺的哦。”一旁放枕头的妈妈接过爸爸的话茬说道:“对,从今天开始,你就要自己一个人睡了。”“那我还能和您们睡在一起吗?”“能呀!反正等你睡着了,我可以再把你抬回去嘛!”爸爸笑道。听到此话,我便只能答应了。我乖乖地爬上床,把衣服脱掉,钻进了被窝里。
自己睡觉的感觉可真有些可怕。我把身子缩成一团,用小眼睛扫着卧室里的一切:电动车、钢琴、书柜和我的小自行车。他们像怪物似的,张牙舞爪地向我扑来。我不敢再看了,一骨碌躲进被窝里,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可半夜我突然惊醒,怎么都睡不着。夜静静的,路灯的光照在窗帘上,昏暗的光显得很柔和。静下心来,细细倾听,都能听到心脏“扑通扑通”地跳动声。我索性不睡了,跑去将窗帘拉开。哦,一片光芒!又将门打开,啊,多么宽敞!我笑了,笑得很开心。还环视了四周--“啊,这个不错!”我的目光停在了玩具熊身上。我把它抱起,躺在床上,便又进入了梦乡……
“嘿,小伙子,你成功了!”爸爸把我叫醒。我揉一揉眼,脸上绽出了笑容。“你长大了!你长大了!”妈妈不停地夸我。
啊,那一次,我真的长大了!
叙事类作文
本次习作为半命题的叙事作文,要求以“那一次,我真……了”为题,写一个自己难忘的场景。结合题目“那一次,我真……了”可知,所写内容应选择一个难忘的事,这件事给你一种难忘的体验,或高兴,或激动,或愤怒,或后悔,或害怕,或悲伤……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选择一个印象深刻或最想表述的去写。这是一篇写事作文,写作时要将重点放在“那—刻”的叙述上,那一刻发生了什么事,你有什么深刻的体验?你的收获是什么?注意叙事六要素,将事情叙述完整,叙述时要详略得当,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同时要注意用到学到的修辞手法及积累的好词佳句,将作文写得生动具体,让人印象深刻。
本文在结构上首尾呼应,点明主题“我在长大”,中间通过典型的事例说明了自己正在成长,叙事具体、生动,语句通顺,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潞江傣族乡中心小学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1-8题,共30分)
1.正确工整地钞写下列句子。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2.看拼音,写词语。
shūjípáihuáikǒngjùdānge
zhēngróngchōuyèjiéránnuóyí
3.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涔涔(cén)赤裸(nuǒ)遮挽(zhē)
B.蒸融(róng)秧苗(yāng)锻炼(duàn)
C.优雅(yǎ)萦绕(yíng)肩胛(jiá)
D.歉疚(jiū)鞠躬(jū)一摞碗(luó)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万象更新截然不同青面缭牙随心所欲
B.张灯结彩悠哉游哉荒芜人烟春风拂面
C.哄堂大笑行善极德得意扬扬垂头丧气
D.能歌善舞天涯海角无济于事千门万户
5.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任尔东西南北风(你)B.阳春布德泽(恩惠)
C.要留清白在人间(干净)D.纤纤擢素手(伸出)
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B.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
C.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
D.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
7.根据课文内容填上空。
(1)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有致的两句是:,。《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
(2)《北京的春节》的是,本文按顺序介绍了老北京春节的风俗。
(3)学习了《匆匆》这篇课文让我想起《长歌行》中劝告人们珍惜时间的句:,!
(4)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或。”
二、语文综合运用和口语交际(共20分)
8.按要求写句子
(1)元宵节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改成双重否定句)
(2)紫水晶般的葡萄结满了碧绿枝蔓。(缩句)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4)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修改病句)
(5)妈妈对我说:“今天晚上我有事,你和爸爸先吃饭吧!”(改为转述句)
9.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上空
不但……而且……只有……才……如果……就……
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只要……就……
(1)他机智,勇敢。
(2)我们团结一心,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3)犯了错误,改正,是好孩子。
(4)我们分别多年了,彼此的心还连在起。
(5)明天下雨,我们的郊游活动暂停。
10.口语交际
向同学推荐一本你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想一想你准备如何进行推荐,请把你的推荐语写一写。
三、阅读理解我拿手(共25分)
课内阅读。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一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1.“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在本段中的作用是。
12.本段最后连用“跨、飞、溜、闪”四个动词,形象准确地表述了()。
A.时光不知不觉地流逝B.时间去得快来得快
C.无形的时间就像太阳样D.太阳和时间都是易逝的
13.本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向我们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14.“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这句话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
15.为什么要选取洗手、吃饭、睡觉等生活忠的寻常事来写?
课外阅读。
我不知用了多少笨拙的方法去调合陶土,也不知做出了多少奇形怪状的丑陋的家伙;有多少因为陶土太软,吃不住本身的重量,不是凹进去,就是凸出来。根本不合用;又有多少因为晒得太早,太阳热力过猛而晒裂了;也有不少在晒干后一搬动就碎裂了。一句话,我费了很大的力气去找陶土,找到后把土挖出来,调合好,运回家,再做成泥瓮。结果,我工作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才做成两只大瓦罐,样子非常难看,简直无法把它们叫作缸。
最后,太阳终于把这两只大瓦罐晒得非常干燥非常坚硬了。我就把它们轻轻搬起来,放进两只预先特制的大柳条筐里,防备它们破裂。在缸和筐子之间的空隙处,又塞上了稻草和麦秆。现在,这两个大缸就不会受潮,以后我想就可以用来装粮食和粮食磨出来的面粉。
我大缸做得不成功,但那些小器皿却做得还像样,像那些小圆罐啦,盘子啦,水罐啦,小瓦锅啦等等,总之,一切我随手做出来的东西,都还不错,而且,由于阳光强烈,这些瓦罐都晒得特别坚硬。
但我还没有达到我的最终目的。这些容器只能用来装东西,不能用来装流质放在火上烧,而这才是我真正的目的。过了些时候,一次,我偶然生起-大堆火煮东西,煮完后我就去灭火,忽然发现火堆里有一块陶器的碎片,被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像砖一样红。这一发现使我惊喜万分。我对自己说,破陶器能烧,整只陶器当然也能烧了。
于是我开始研究如何控制火力,给自己烧出几只锅子来。
16.这个片段选自小说《》,是的。
17.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美丽——柔软——聪明——
18.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奇形怪状:
19.鲁滨逊是如何发现制陶器的方法的?()
A.在野外发现的。B.在火堆里发现的。C.在书里看到的。
20.这本小说中还有许多小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
21.鲁滨逊制造陶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22.通过不懈的努力,鲁滨逊终于成功了,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四、习作园地我驰骋(25分)
23.按要求完成习作。
题目:那一次,我真
提示:生活的长河,流过岁月的原野,春阳和煦,夏风清凉,秋色绚丽,冬雨凄凉。蓦然回首,总会发现,有许多的人和事,成就了两岸迷人的风景,品味愧疚、愤怒、遗憾、激动、感动……也不失纯真。
要求: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述出来;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少于450字。
解析解答部分
1.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汉字书写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书写能力。认真钞写题目中的句子,补充完整时,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注意布局合理,行款整齐,书写“欲”“待”,不要写错别字。
故解析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写好汉字是终生学习与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小学生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对我们的成长以及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书籍;徘徊;恐惧;耽阁;峥嵘;抽咽;截然;挪移
看拼音写汉字
书写时注意,“书籍”的“籍”是上下结构,偏旁是:“”,不要写成“藉”;“徘徊”都是左右结构,偏旁是:“彳”,不要写成“排淮”;“恐惧”的“惧”部首是:忄,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恐俱”;“耽阁”的“耽”偏旁是:耳,是左右结构;“峥嵘”都是左右结构,偏旁都是:山;“抽咽”注意“咽”不要写成“噎”;“截然”不要写成“结然”;“挪移”都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挪遗”。
故解析为:书籍、徘徊、恐惧、耽阁、峥嵘、抽咽、截然、挪移
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3.B
字音
A项有误,“赤裸”的“裸”应读“luǒ”,指裸露,赤裸裸,光着身子;
B项正确;
C项有误,“肩胛”的“胛”应读“jiǎ”,指医学指肩膀的后部,人的肩部。
D项有误,“一摞碗”的“摞”应读“luò”,指把碗摆放整齐。
故解析为:B
考查了所学课文生字中易读错字的读音。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确定正确的读音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每个音节的声调。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要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其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4.D
词形辨析
A.有误,青面獠牙:旧时神怪故事中形容凶神恶鬼的面貌。形容面貌极其凶恶狰狞。故“青面缭牙”的“缭”错误。
B.有误,荒无人烟:形容一个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故“荒芜人烟”的“芜”错误。春风拂面:指像春风—样从脸上轻轻擦过,形容使人感到愉快、舒服。故“眷风拂面”的“眷”错误。
C.有误,行善积德:不再做恶,转做好事。故“行善极德”的“极”错误。
D.正确。
故解析为:D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5.C
字义;词语含义的理解
A、B、D项正确;
C项有误,“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意思是: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该句出自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石灰吟》。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清白”,原意是石灰原本的颜色,后将其引申为高尚的品格。
故解析为:C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古诗中加点字的理解。要想理解字义,就要先理解整俱诗的意思,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6.B
修辞手法辨析
A选项“泪水如雨,洒了一地”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因为泪水再多,也不会变成雨水,所以是夸张。
B选项,“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围了一圈”,把锅巴拟人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锅内起了一层锅巴。
C选项,“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D选项,“春节眨眼就到了”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故解析为:B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解答此题,首先要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然后对照括号内的修辞方法来判断正误。
7.(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2)老舍;时间
(3)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古诗词运用
(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意思是: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意思是: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2)《北京的春节》的是老舍,本文运用朴实无华而又充满京味儿的语言,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体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化的认同和喜爱。
(3)“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意思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再悲伤也没用了,出自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是: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常用来比喻人生价值的轻重悬殊。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故解析为:(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2)老舍、时间;(3)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4)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本题考查的归纳点有现代诗文默写、名言警句、古诗文默写和课文理解。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8.(1)元宵节这一天大家还不能不吃元宵。
(2)葡萄结满了枝蔓。
(3)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4)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5)妈妈对我说,今天晚上她有事,让我和爸爸先吃饭。
修改病句;句式转换;缩句
(1)双重否定句是使用两个否定副词来表述肯定含义的句子。例如"不……不"、"没有……不"、"非……不"等。双重否定句的肯定语气比一般肯定句强烈或委婉。添加“不能不”;因此,元宵节这一天大家还不能不吃元宵。
(2)缩句,删去修饰词“紫水晶般的”“碧绿”。
(3)考查了改为陈述句,去掉“还”和“呢”,加“没”,问号改为句号。
(4)此句“听到”与“优美的舞蹈”不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5)考查改为转述句。把某人直接说的话改为转述句时,去掉冒号和引号,“说”后加逗号,把“我”改为“她”,“你”改为“我”,删除“吧”。
故解析为:(1)元宵节这一天大家还不能不吃元宵。(2)葡萄结满了枝蔓。(3)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4)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5)妈妈对我说,今天晚上她有事,让我和爸爸先吃饭。
考查了语句的改写、修改病句、缩句。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进行改写。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
9.(1)不但;而且
(2)如果;就
(3)只要;就
(4)虽然;但是
(5)因为;所以
关联词
(1)“机智”与“勇敢”之间是递进故选,故选“不但……而且……”;
(2)“我们不团结”与“不会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之间是假设故选,故选“如果……就……”;
(3)“只要……就……”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只要”是“就”的充分非必要条件,与“犯了错误”“只要改正”“就是好孩子。”相搭配。
(4)前一个句子说的是“分别多年了”,后一个句子又转到说“彼此的心还连在一起”,所以用转折关联词“虽然但是”。
(5)句中“明天下雨”是个必要条件的假设,后面的“郊游活动会暂停”是结果,只有前一个条件成立了,后一个结果才会出现,所以用必要条件关联词“因为……所以……”。
故解析为:(1)不但……而且……;(2)如果……就……;(3)只要……就……;(4)虽然……但是……;(5)因为……所以……
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做此题,能够准确地辨别出一个句子的前半句话与后半句话的关系,什么样的关系,选用什么样的关联词。依据句子的前半句话与后半句话的关系,选择最恰当的关联词。
10.《西游记》。《西游记》的艺术魅力,除了它的奇异想象,就要数它的趣味了。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西游记》可以说是趣味性和娱乐性最强的一部作品。虽然取经路上尽是险山恶水,妖精魔怪层出不穷,充满刀光剑影,孙悟空的胜利也来之不易,但读者的阅读感受总是轻松的,充满愉悦而一点没有紧张感和沉重感。
推荐介绍
注意结合要求,向同学推荐一本你最喜欢的课外书,并说明理由。注意语句通顺。
故解析为:《西游记》。《西游记》的艺术魅力,除了它的奇异想象,就要数它的趣味了。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西游记》可以说是趣味性和娱乐性最强的一部作品。虽然取经路上尽是险山恶水,妖精魔怪层出不穷,充满刀光剑影,孙悟空的胜利也来之不易,但读者的阅读感受总是轻松的,充满愉悦而一点没有紧张感和沉重感。
考查了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11.承上启下
12.A
13.排比;洗手;吃饭;默默
14.时间不等人,与其感叹时间流逝,不如珍惜现在,不要让将来的日子虚度。
15.这些事如此寻常,以致让人不察甚至淡忘,特意写出才更令人恍悟时光流逝的匆匆。将抽象的时光流逝形象化,具体可感,他内心的焦灼与遗憾也跃然纸上,让人产生共鸣。
课内现代文阅读
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文章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地理解。语段选自《匆匆》,这篇文章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11.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可知,这个句子在本段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故解析为:承上启下
12.考查学生对动词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本段最后连用“跨、飞、溜、闪”四个动词,形象准确地表述了时光不知不觉地流逝。
故解析为:A
13.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阅读句子“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可知,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洗手、吃饭、默默,向我们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故解析为:排比、洗手、吃饭、默默
14.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可知,这句话给我的启示是:时间不等人,与其感叹时间流逝,不如珍惜现在,不要让将来的日子虚度。
故解析为:时间不等人,与其感叹时间流逝,不如珍惜现在,不要让将来的日子虚度。
15.根据题干内容,结合短文内容: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文章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发出内心的感叹。
故解析为:这些事如此寻常,以致让人不察甚至淡忘,特意写出才更令人恍悟时光流逝的匆匆。将抽象的时光流逝形象化,具体可感,他内心的焦灼与遗憾也跃然纸上,让人产生共鸣。
16.鲁滨逊漂流记;英国;丹尼尔·笛福
17.丑陋;坚硬;笨拙
18.指不同一般的,奇奇怪怪的形状。
19.B
20.播种粮食
21.鲁滨逊制造陶器的最终目的是做出用来装流质可以放在火上烧的容器。
22.即使在恶劣的条件下,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要相信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一定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课内现代文阅读
阅读题一般作答步骤: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解析。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16.《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
故解析为:鲁滨逊漂流记、英国、丹尼尔·笛福
17.根据题干内容,“美丽”:好看,漂亮;文中找到反义词为:丑陋。“柔软”:柔软之意;性格懦弱之人;文中找到反义词为:坚硬。“聪明”: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力强。文中找到反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个人委托新能源储能技术投资合同3篇
- 商铺售后返租合同中的履约保障与争议解决(2025年版)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玻璃幕墙工程劳务分包及安全评估协议3篇
- 2025年度气体灭火系统研发与生产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绿化带植物病虫害防治合同3篇
- 2025版压路机设备翻新改造与租赁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商用机动车买卖合同范本3篇
-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合同(二零二五版)3篇
- 专卖店销售业绩奖励协议(2024年度)2篇
- 2025版新型外墙保温及真石漆技术应用分包合同2篇
- 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策略、设计要素与评价方式(附案例)
- 场地委托授权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中考数学二诊试卷(含答案)
- 项目工地春节放假安排及安全措施
- 印染厂安全培训课件
- 红色主题研学课程设计
- 胸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处理
- 装置自动控制的先进性说明
- 《企业管理课件:团队管理知识点详解PPT》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二 软文的写作
- 英语词汇教学中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