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唐诗三首》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初中语文】《唐诗三首》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初中语文】《唐诗三首》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初中语文】《唐诗三首》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初中语文】《唐诗三首》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上24《唐诗三首》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并背诵,体会三首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特点。2.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

体会诗人的高尚情怀。3.品味三首诗中的环境及人物描写,体会其对表情达意的作用。第一课时一、猜读对联,走近诗人。根据以下对联谈谈你所了解的,走进杜甫生活的那一段历史: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成都杜甫草堂对联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叙事诗《石壕吏》,看看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诗人为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波澜。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沉郁悲壮,语言瑰丽精确,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杜甫则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历来被誉为“诗史”。二、初读比较,认识诗体。

1.凭借已有知识,大声朗诵诗歌,思考:《石壕吏》与《望岳》《春望》等律诗在体裁和内容上的异同。五言古诗,是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新诗体。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也相当自由,但每句五个字的句式却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它既不同于汉代乐府歌辞,也不同于唐代的律诗和绝句,故称五言古诗。

从结构上来看,这三首诗的共同之处为:五字一句,两句押韵,“二三”节奏。

不同之处为《春望》《望岳》共8句,本诗共24句。从内容上来讲,《望岳》和《春望》的内容都有大量写景,而本诗无景物描写,都在写人记事,是一首叙事诗。三、品读诗歌,感受诗情1.自由诵读,感知内容。边读边勾画,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关键信息。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时间:暮地点:石壕村人物:吏、老妇、作者(旁观者)老翁(次要人物)起因:有吏夜捉人经过: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老妇前致词结果:登前途,与翁别

2.精读诗眼,感受民情。再次读诗,说一说诗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老妇的境遇。

“苦"。请大家围绕“苦”理解分析课文,说说老妇人“苦”在哪里?

(1)“妇啼一何苦”。“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丧子之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困窘之苦“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展炊。”——应征之苦

(2)“吏呼一何怒”——补白石壕吏。

思考:全诗大多数语句都是老妇哭诉其“苦”,为何如此“致词”?请找出与“妇啼一何苦”相对应的“吏呼一何怒”,把“吏呼”的内容充出来。石壕吏: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老妪:室中更无人。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老妪:惟有乳下孙。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汝家有男丁否?还有他人否?其真无人耶!汝家必征一人!孙母现何在!

《石壕吏》的内容看似多写老妇,实际上无一处不写官吏的凶狠野蛮,也就是明写老妇,暗写官吏。这种方法叫

藏问于答”。

3.回扣细节,体察诗人。讨论作者在全诗中仅仅作为旁观者存在的原因。在不同寻常的时间(“暮”),发生了不同寻常的事(“捉”),“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面对如此苦难的老妇,面对残暴的官吏,作者对老妇的同情、对官吏的控诉跃然纸上。但反观他的行为,作者身为朝廷官员,却只做了一件事——“独与老翁别”,在天色将明之时,与失去妻子的老翁告别。

这源于作者内心的复杂矛盾。老妇一家的苦难命运激起了作者的深切同情。同时,尽管老妇应征是被逼无奈,但是作者仍旧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牺牲精神,因为他自己是支持唐王朝进行这场平叛战争的,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然而牺牲的具体方式是战争所迫,差役所胁,这又是他难以接受,甚至想要控诉的。

这种矛盾的内心世界难以表达,所以他耳听幽咽,夜久未眠,却没办法成为故事的主角,为老妇一家解决问题,只能成为一个近距离的旁观者。四、联读拓展,走进诗心。课文背景介绍:请大家阅读“三吏"中的另外两首作品——《新安吏》《潼关吏》,再次感受战争背景下世人的苦难以及作者对此的矛盾情感。《新安吏》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潼关吏》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杜甫在诗中所表现的矛盾,其实源于当时社会本身的矛盾。在当时的背景下,民不聊生。一方面,安史叛军烧杀掳掠,对中原地区生产力和人民生活的破坏是空前的。另一方面,国难当头,唐朝统治者却昏庸无能,把战争造成的灾难全部推向人民,要钱要人,根本不顾人民死活。这两种矛盾,在当时的社会中尖锐地存在着。当时的人民虽然怨恨唐王朝,但终究咬紧牙关,含着眼泪,走上前线支持平叛战争,保卫自己的故土家园。

因此,杜甫的“三吏”既揭示战争背景下百姓的苦难,统治集团不顾人民死活,如《新安吏》中的“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白水幕东流,青山犹哭声”;《潼关吏》中的“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等,又旗帜鲜明地肯定平叛战争,甚至对应征者加以劝慰和鼓励,如《新安吏》中的“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潼关吏》中的“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等。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知人论世,引入课题。杜甫一生经过很多城市,但唯有在成都,他的生命与这座城市紧紧相连,这从他的某些名号中可窥一斑:西川杜工部、草堂先生、浣花老翁等。杜甫刚到成都几个月后便在《赠蜀僧闾丘师兄)一诗中写道:“我住锦官城。”诗中透露出的是一种归宿感。他快离开成都时,仍为草堂茅屋吟咏作诗,将其比作桃花源一般的去处:“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春日江村五首》)

杜甫在成都生活期间更是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耳熟能详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此心安处是吾乡”,成都给了漂泊的杜甫一个安稳的家,自然成为杜甫创作的一个丰收之地。他在成都居住了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是诗人寓居成都草堂期间所作,展示了诗人生活的一个典型片段,表达了诗人内心一种独特的愿望和情怀。二、熟读诗歌,体会古体。

1.诵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⑴秋高:秋深。怒号(háo):大声吼叫。⑵三重(chóng)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⑶挂罥(juàn):挂着,挂住。罥,挂。长(cháng):高。⑷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边低地。译文: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⑸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面。为,做。⑹入竹去:进入竹林。⑺呼不得:喝止不住。译文: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⑻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⑼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⑽布衾(qīn):布质的被子。衾,被子。⑾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坏了。恶卧,睡相不好。裂,使动用法,使……裂。⑿床头屋漏无干处:意思是,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根据《辞源》释义,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⒀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⒁丧(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⒂沾湿:潮湿不干。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彻晓。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译文: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⒃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shà):宽敞的大屋。⒄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俱:都。欢颜:喜笑颜开。⒅呜呼:书面感叹词,表示叹息,相当于“唉”。⒆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见(xiàn):通“现”,出现。⒇庐: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译文: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2.介绍诗体,体会音韵。(1)介绍本诗的体式——歌行体。歌行体为古代诗歌体裁之一,是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为南朝朱鲍照所创。鲍照模拟和学习乐府,经过消化吸收和熔铸创造,不仅得其风神气骨,自创格调,而且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2)大家根据刚刚的划分节奏以及歌行体特点,梳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音韵节律上的特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要为七言,但字数、句数没有明确限制。用韵自由灵活,可以换韵。对平仄、对仗也没什么要求,语言自由、可俗可雅。以七言为主,整齐而押韵,多用“二二一二"的节奏。3.勾画标注,齐读体会。

再次诵读全诗,边读边标出韵脚和句中停顿,体会歌行体的风格特点。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韵脚:ɑo)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韵脚:i)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韵脚:e、ie)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韵脚:ɑn、u)三、分节品读,渐入诗境1.体味秋风,感受悲凉。诗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现了这首诗的叙事色彩,因此我们可以从叙事的关键因素“秋风”人手,感受作者笔下的生活环境。

提示:可以从秋风的声势、威势、动作、等多角度分析秋风的特点及其写作的方法。秋风:1.秋风之盛:怒号(正面描写)2.秋风之威:卷(正面描写)3.秋风之效:飞、渡、洒、挂罥、飘转(侧面描写)全班齐读第一诗节,体会秋风破茅、茅洒江郊的悲凉景象。注意诵读的语速、重音、停连和情感基调,诵读时注意“八,三”“怒、号”“卷、飞”“高、下、挂、沉”等词表情达意的效果。2.还原破屋,体验凄冷。进一步挖掘秋风之下的故事推进:如果“秋”是肇事者,那么,“茅屋”就是受害者。在“怒号”的秋风中,“茅屋”又有怎样的经历?“破”成了什么样呢?表现作者什么情感?

提示:不仅要分析第三诗节写的茅屋内的“破”,还要分析第二诗节内容——茅屋外的破败和人为损失。茅屋破——屋外:茅屋破败,群童欺我

——愤怒、无奈;屋内:布衾冷裂,雨脚如麻长夜沾湿,丧乱无眠

——凄冷哀伤。3.深解愿望,感悟襟怀。成都的这间茅屋是诗人多年漂泊后难得的安居之所,一朝被秋风无情吹破,茅草还被群童抱走,此时诗人会有怎样的感受?

大家可设身处地地想象自已遭遇这样的情形会有怎样的心理感受和愿望。在此基础上,请大家从最后一个诗节中找出表达诗人愿望的句子,将这一愿望与普通人的愿望作比较,说说自己的感受。

在这样一个充满愤怒与无奈、凄冷与哀伤的长夜,诗人却能超越自我,从一般人对不幸的感受中超脱出来,推已及人,由个人思及社会,由自己的一屋之破念及天下寒士的苦难,并表达了愿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作为条件,为天下寒士换来"万间"的强烈愿望。这是何等博大的襟怀!四、多方比照,诵诗升华。阅读杜甫表现盛世不再、生灵涂炭,百姓饱受乱世、兵役之苦的《春望》《忆昔》《兵车行》等诗作,感受杜甫的多种“忧愁幽思”,体会其关注民生,“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忧国忧民情怀。

还可以阅读白居易《新制布裘》,将其中自已穿暖后的思索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也要换来“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境界作比较阅读,领悟杜甫诗歌所体现出的伟大情怀,理解“诗圣"得名的由来。新制布裘【作者】白居易【朝代】唐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馀温。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在此基础上,请大家背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再次体悟诗中所描述的唐代社会现实,感受诗人广济天下苍生的赤诚情怀与博大胸襟。作业:以《卖炭翁》为基础,发挥想象,将诗歌改写成一则400——600字的小故事,要求基本上完整,准确地再现白居易诗歌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第三课时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

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强调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据说“老妪能解”。一、课前初读,改写故事。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以《卖炭翁》为基础,发挥想象,将诗歌改写成一则400——600字的小故事,要求基本上完整,准确地再现白居易诗歌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二、订正字词,梳理故事。1.学生齐读全诗,注意下列字音。薪xῑn鬓bìn辗niǎn辙zhé敕chì叱chì将jiāng系xì绫líng。2.学生代表展示自己课前改写的故事。根据《卖炭翁》诗歌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看看有无人物不同、情节差异。3.梳理诗歌中出现的人物和记叙的主要故事。人物——主人公:卖炭翁;次要人物:黄衣使者白衫儿;情节——伐薪烧炭、长安卖炭、被迫卖炭三、细读诗歌,感受民苦。1.比读故事,感受差异。将自己写的故事与课文相对照,体会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与小组同学交流,归纳诗歌中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的主要特点。学生自主活动,小组交流。《卖炭翁》虽短,却细腻刻画了卖炭老人的肖像、心理、动作,描写了当时的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展示了宫中太监及其爪牙的骄横和无情。这样的叙写才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2.品读细节,体会民苦。(1)梳理、分析《卖炭翁》对人物、环境的具体描写,从中体会作者表现的民生疾苦,以及“苦宫市”(见课文注释①)的社会揭露价值。

卖炭翁劳作辛苦,面容惨淡,生活艰难,命运悲惨。“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虽身穿单衣,却祈愿天寒,这一矛盾心理反映出老翁的悲惨境遇。“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身穿单衣,周围环境却是天寒地冻。“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天寒人饿,卖炭翁悲苦至极。“牛困人饥日已高。”

宫使蛮横霸道,无端掠夺,更见老翁之悲惨。“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2)熟读《卖炭翁》,体会人物形象及其遭遇,想象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和经过,背诵全诗。四、了解新乐府运动,感受为时为事诗风。1.介绍新乐府运动,理解白诗的为时为事。(1)在理解《卖炭翁》主要叙写内容和思想情感的基础上,思考:作为唐代现实主义诗歌代表诗人的白居易、杜甫,他们的诗歌在创作上有什么相似之处?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要是从自己作为一个读书人、一个知识分子的经历出发,推己及人,表达对天下读书人命运的关注;而白居易《卖炭翁》则直接将目光投向了底层的劳动人民,写他们的苦难,为他们鸣不平。

小结:

白居易的诗,充分体现了其作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创作主张。(2)了解新乐府运动,深化对《卖炭翁》主题的理解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