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05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_第1页
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05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_第2页
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05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_第3页
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05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_第4页
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05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05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专题目标:1.通过对水的电离、离子积、pH定义等重要知识和方法迁移应用的练习,提高认知能力;2.灵活解答水的电离平稳的相关咨询题;3.把握混合溶液pH运算的方法,并能运用数学工具解决一些有关pH运算的综合咨询题4.培养学习过程中探究、总结的适应。知识点一:水的电离【例1】〔1〕与纯水的电离相似,液氨中也存在着柔弱的电离:2NH3NH4++NH2-据此判定以下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 A.液氨中含有NH3、NH4+、NH2-等微粒B.一定温度下液氨中C(NH4+)·C(NH2-)是一个常数C.液氨的电离达到平稳时C(NH3)=C(NH4+)=C(NH2-)D.只要不加入其他物质,液氨中C(NH4+)=C(NH2-)〔2〕完成以下反应方程式①在液氨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放出气体————————————————————————————②NaNH2溶于水的反应——————————————————————————————————③类似于〝H++OH—=H2O〞的反应————————————————————————————解析:此题要求把握水自偶的实质(水分子电离产生的H+与H2O结合形成H3O+)以及水的电离平稳,并能迁移应用于关于NH3电离的认识:NH3分子电离产生H+和NH2—,H+与NH3结合生成NH4+,液氨电离产生等量的NH2—与NH4+,一定温度下离子浓度乘积为一常数;NH4+类似于H+,NH2—类似于OH—。具备上述知识后,就可顺利完成解题。答案:〔1〕C〔2〕①2Na+2NH3=H2↑+2NaNH2②NaNH2+H2O=NaOH+NH3↑或NH2—+H2O=OH—+NH3↑③NH2—+NH4+=2NH3↑或NH4Cl+NaNH2=2NH3↑+NaCl练习:〔1〕纯硫酸、乙醇中也存在柔弱的电离,写出其电离方程式硫酸————————————————————————————————————————————乙醇—————————————————————————————————————————————〔2〕乙醇钠中加水的反应————————————————————————————————————————————乙醇钠和NH4Cl的反应——————————————————————————————————-知识点二:水的离子积【例2】某温度下纯水中C(H+)=2×10-7mol/L,那么现在溶液中的C(OH-)=___________。假设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10-6mol/L,那么现在溶液中的C(OH-)=___________。解析:由水电离产生的H+与OH-量始终相等,知纯水中C(H+)=C(OH-)。依照纯水中C(H+)与C(OH-)可求出此温度下水的Kw的值,由Kw的性质〔只与温度有关,与离子浓度无关〕,假设温度不变,稀盐酸中Kw仍为此值,利用此值可求出盐酸中的C(OH-)。答案:纯水中C(OH-)=C(H+)=2×10-7mol/L Kw=C(H+)·C(OH-)=2×10-7×2×10-7=4×10-14 稀盐酸中C(OH-)=Kw/C(H+)=(4×10-14)/(5×10-6)=8×10-9mol/L【例3】.难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存在着溶解平稳,例如:

AgCl(s)Ag++Cl—,Ag2CrO4(s)2Ag++CrO42—,在一定温度下,难溶化合物饱和溶液离子浓度的乘积为一常数,那个常数用Ksp表示。

:Ksp(AgCl)=[Ag+][Cl-]=1.8×10-10

Ksp(Ag2CrO4)=[Ag+]2[CrO42-]=1.9×10-12

现有0.001摩/升AgNO3溶液滴定0.001摩/升KCl和0.001摩/升的K2CrO4的混和溶液,试通过运算回答:

(1)Cl-和CrO42-中哪种先沉淀?(2)当CrO42-以Ag2CrO4形式沉淀时,溶液中的Cl-离子浓度是多少?CrO42-与Cl-能否达到有效的分离?(设当一种离子开始沉淀时,另一种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时,那么认为能够达到有效分离)解析:〔1〕当溶液中某物质离子浓度的乘积大于Ksp时,会形成沉淀。几种离子共同沉淀某种离子时,依照各离子积运算出所需的离子浓度越小越容易沉淀。〔2〕由Ag2CrO4沉淀时所需Ag+浓度求出现在溶液中Cl—的浓度可判定是否达到有效分离。解答:〔1〕AgCl饱和所需Ag+浓度[Ag+]1=1.8×10-7摩/升

Ag2CrO4饱和所需Ag+浓度[Ag+]2==4.36×10-5摩/升

[Ag+]1<[Ag+]2,Cl-先沉淀。

〔2〕Ag2CrO4开始沉淀时[Cl-]==4.13×10-6<10-5,因此能有效地分离。知识点三:水的电离平稳的移动【例4】: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0-12mol/L,那么该溶液中的溶质不可能是〔〕A、HClB、NaOHC、NH4ClD、H2SO4解析:由水电离反应式知:此溶液水电离产生的C(H+)=C(OH—)=10-12mol/L,假设溶液中的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那么此溶液显碱性,是因溶有碱类物质所致,假设溶液中的H+不仅为水电离所产生,那么此溶液显酸性,为酸性物质电离所致。NH4Cl不可能电离产生H+。解答:C以下两题为上题的变式,分析一下变在何处?解题方法、思路与上题是否一样?差异何在?〔1〕室温下,在纯水中加入某物质后,测得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L,那么加入的物质可能是〔假设常温下碳酸、氢硫酸的第一步电离度为0.1%〕〔〕A、通入CO2B、通入H2SC、通入NH3D、加入NaHSO4〔2〕某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10-3mol/L,,该溶液中溶质可能是〔〕①Al2(SO4)3②NaOH③NH4Cl④NaHSO4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例5】能促进水的电离,并使溶液中C(H+)>C(OH—)的操作是〔〕〔1〕将水加热煮沸〔2〕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3〕向水中通CO2〔4〕向水中通NH3〔5〕向水中加入明矾晶体〔6〕向水中加入NaHCO3固体〔7〕向水中加NaHSO4固体A、〔1〕〔3〕〔6〕〔7〕B、〔1〕〔3〕〔6〕C、〔5〕〔7〕D、〔5〕解析:此题要紧考查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稳的阻碍,请按如下思路完成此题的解:此题涉及到哪些条件对水的电离平稳的阻碍?各自对水的电离平稳如何阻碍?结果任何〔C(H+)与C(OH—)相对大小〕?归纳酸、碱、盐对水的电离平稳的阻碍。解答:D规律小结:酸、碱:抑制水的电离1.酸碱盐对水的电离平稳的阻碍电离后显酸性的:抑制水的电离。如:HSO4—〔只电离〕、H2PO4—〔电离强于水解〕盐:电离后水解的:促进水的电离电离后显中性、不水解的:无阻碍2.分析酸碱对水的电离平稳的阻碍结果与溶液性质的关系得溶液性质的实质:溶液性质C(H+)与C(OH—)的关系〔填>、<、=〕中性酸性碱性知识点四:pH的定义方法【例6】、以下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由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酸跟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所形成的溶液B.[H+]=1×10-7mol·L-1的溶液C.pH=14-pOH的溶液D.pH=pOH的溶液〔2000年化学试测题〕解析:此题要求将教材中定义pH方法迁移应用于表示pOH以及pH与pOH的关系,依照pH的定义方法,可定义pOH=―lgC(OH―),将室温下水的离子积的表达式C(H+)×C(OH—)=10―14两边取负对数,―lgC(H+)―lgC(OH―)=―lg10―14,整理得pH+pOH=14。应用所得关系式分析可得答案。解答:D点评:pOH=―lgC(OH―)、pH+pOH=14两个关系式及其应用均不在教学大纲和考纲范畴内,我们不一定要把握,但将教材中的知识、方法加以迁移应用,进行探究发觉是教学大纲和考纲提出的能力要求。此题作为全国高考化学测试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大伙儿认真去领会,在随后的2001年上海高考题以及2002年全国理科综合高考题中又显现了类似的题目。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AG=,那么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中性溶液的AG=0B酸性溶液的AG<0C常温下0.l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AG=12D常温下0.lmol/L盐酸溶液的AG=12(2001年上海)有人曾建议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cidityarede〕,AG的定义为AG=lg〔[H+]/[OH-]〕。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在25℃B在25℃C在25℃D在25℃时,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2(7-pH)(2002理科综合知识点五:溶液pH的运算【例7】室温下将n体积pH=10和m体积pH=13两种NaOH溶液混合得pH=12的NaOH溶液,那么n:m=——————————————解析:此题是关于两种不反应的溶液混合后溶液pH值的运算,依照混合前后溶质(NaOH)量守恒,列式求解解答:pH=10C(H+)=10-10mol/LC(OH—)=10-4mol/LpH=13C(H+)=10-13mol/LC(OH—)=10-1mol/LpH=12C(H+)=10-12mol/LC(OH—)=10-2mol/L10-4·n+10-1·m=(n+m)×10-2n:m=100:11规律:有关混合溶液的pH运算,题设条件可千变万化,正向、逆向思维,数字与字母交替显现,但基此题型只有两种:〔1〕混合后不反应,〔2〕混合后反应。关于溶液的稀释,可将水作为浓度为0的溶液,仍属混合后不反应一类,这一类混合溶液的pH应介于两种溶液的pH之间,因而酸、碱溶液不管加多少水稀释,其最终pH均不可能等于纯水的pH〔即常温不可能为7〕。混合溶液pH的运算方法也专门简单,即设法求出混合溶液的C(H+),假设是溶液显碱性,那么必须先求出溶液的C(OH—),然后再换算为C(H+)或按OH—量守恒列式求解。算一算:此题假设按照H+守恒求解,是什么结果?【例8】25ºC,假设10体积的某强碱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酸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那么混合之前,该碱的pH与强酸的pH之间该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由题意知,此题为酸、碱混合后完全中和,依照中和反应的实质可知,酸中n(H+)与碱中n(OH-)相等,故有C(H+)酸V酸==C(OH-)碱V碱,由此关系列式可求得结果。解答:设酸的pH为a,C(H+)酸=10-a,碱的pH为b,C(OH-)碱=10-14/10-b=10-(14-b)因为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因此C(H+)酸V酸==C(OH-)碱V碱10-a×V=10-(14-b)×10V=10-(13-b)×V10-a=10-(13-b)两边取负对数:-lg10-a=-lg10-(13-b),a=13-b a+b=13即酸的pH与碱的pH之和为13点评:上面解法尽管可顺利地得出此题的解,但题中的酸碱体积比能够任意变换,那么每一变换都得重新求解,这就启发我们能否找出酸、碱pH与两者体积比之间的关系呢?同时假设混合后不显中性其关系又会如何样呢?将上面的解改为:C(H+)酸V酸==C(OH-)碱V碱10-a×V酸=10-(14-b)×V碱10-a·10-b=10-14·〔V碱/V酸〕两边取负对数得:a+b=14―lg〔V碱/V酸〕假设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假设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同学们在学习中要善于总结、积存,把自己积存的体会、成果用于指导自己的学习。例如把握了上述关系后,解以下题目就专门轻松。在20℃时,有PH值为x〔x6〕的盐酸和PH值为y〔y8〕的NaOH溶液,取Vx升该盐酸同该NaOH溶液中和,需Vy升NaOH溶液

〔1〕假设x+y=14时,那么=

〔2〕假设x+y=13时,那么=

〔3〕假设x+y>14时,那么=〔表达式〕,且VxVy〔填<、>或=〕

随堂作业一选择题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室温下平均每n个水分子只有一个水分子能电离,那么n是〔〕A.1×10-4 B.55.6×107 C.1×107 D.6.02×102.将1mol·L-1H2SO4溶液100mL与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50g混合平均后,滴入甲基橙指示剂,现在溶液的颜色是〔〕A.浅紫色B.黄色C.红色D.无色3.pH定义为pH=-lg{c(H+)},pOH定义为pOH=-lg{c(OH-)},Kw表示25℃时水的离子积常数,那么弱酸性溶液中的c(H+)可表示为A、Kw/pOHmol/LB、10pOH-14mol/LC、1014-pOHmol/LD、10-pOHmol/L4.能使水的电离平稳正向移动,而且所得溶液呈酸性的是〔〕A.将水加热到100℃时,水的pH=6BC.向水中滴加少量NaHCO3D.向水中加入少量明矾晶体5.常温下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那么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B.该溶液一定呈碱性C.该溶液中一定有C(OH-)=0.1mol/L D.该溶液的pH值为1或136.25℃时,在水电离出的C(H+)=1×10-5摩/升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Al3+、NH4+、SO42-、Cl- B.Mg2+、K+、SO42-、HCO3-

C.K+、Na+、Cl-、SO42- D.Ba2+、Cl-、Na+、PO47.有①、②、③三瓶体积相等,浓度差不多上1mol/L的HCl溶液,将①加热蒸发至体积减小一半,在②中加入CH3COONa固体(加入后溶液仍呈酸性),③不作改变,然后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溶液滴定上述三种溶液,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是()A、①=③>②B、③>②>①C、①=②=③D、①<②=③8.NH4Cl溶于重水(D2O)生成一水合氨和水合离子的化学式为〔〕A、NH3·D2O和HD2O+B、NH3·HDO和D3O+C、NH2D·D2O和DH2O+D、NH2D·HDO和D3O+9.室温时,pH=10的氨水和Na2CO3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前者与后者之比〔〕A.1∶1B.10¯10∶10¯4C.10¯4∶10¯10D10¯10∶10¯10.25℃,向VmLpH=a的NaOH溶液中滴加pH=b的盐酸10VmL时,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恰好等于加入Na+的物质的量,那么现在〔a+b〕的值为A、13B、14C、15D、无法判定11.在医院中,为酸中毒病人输液不应采纳〔〕A0.9%氯化钠溶液B0.9%氯化铵溶液C1.25%碳酸氢钠溶液D5%葡萄糖溶液 12.假设室温时PH=a的氨水与PH=b的盐酸等体积混和,恰好完全反应,那么该氨水的电离度可表示为()A.10(a+b-12)% B.10(a+b-14)% C.10(12-a-b)% D.10(14-a-b)%13.把40毫升Ba(OH)2溶液加入到120毫升盐酸中,所得的溶液的PH值为2。假如混和前Ba(OH)2和盐酸两种溶液PH值之和为14,那么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接近于()A.0.015摩/升B.0.02摩/升C.0.03摩/升D.0.04摩/升14.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pH为2,关于该溶液,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该温度高于25B、水电离出来的c(H+)=1.0×10-10mol/LC、c(H+)=c(OH—)+C(SO42—)D、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值为12的NaOH溶液可使反应后的溶液恰好呈中性15.能表示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的pH变化的是 〔〕pHpHpHpH 77770V(H2O)0V(H2O)0V(H2O)0V(H2O)ABCD16.4体积pH=9的Ca(OH)2溶液跟1体积pH=13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 〔〕 A.5×10-13mol/L B.2×10-12mol/LC.1/5〔4×10-9+1×10-13〕mol/L D.1/5〔4×10-5+1×10-1〕mol/L17.a、b、c、d四种溶液PH值都小于7,四种溶液中[H+]和[OH-]之和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d>c,那么这四种溶液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c>d>a>b B.b>a>d>c C.a>b>c>d D.无法确定18.有以下四种溶液:(1)HCl(2)AlCl3(3)NaOH(4)Na2CO3,此四种溶液中水的电离度分不为1、2、3、41=3,2=4且=106,那么四种溶液的PH值不可能是〔〕A、551010 B、441010C、35119 D、5391119.NaH是—种离子化合物,它跟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aH+H2O→NaOH+H2↑,它也能跟液氨、乙醇等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产生氢气。以下有关NaH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跟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BNaH中H-半径比Li+半径小C跟液氨反应时,有NaNH2生成D跟乙醇反应时,NaH被氧化20、常温下某溶液,水电离出的c(OH-)=1.0×10-4mol/L,该溶液中溶质可能是()①Al2(SO4)3②NaOH③NH4Cl④NaHSO4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二填空题21.测得某溶液的pH=6.5,且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相等,此溶液呈_____性。测定温度______室温〔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其理由是。将此温度下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H2SO4溶液bL混合。〔1〕假设所得混合液为中性,那么a︰b。〔2〕假设所得混合液的pH=2,那么a︰b。ABAB10-610-710-710-6c(H+c(OH-)mol/L假设以A点表示25℃时水的电离平稳的离子浓度,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的电离平稳状态移动到B点,那么现在水的离子积从________变化到_________。将pH=8的Ba(OH)2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并保持100℃的恒温,致使混合溶液的pH=7,那么Ba(OH)2和盐酸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_。AnBm的离子积为[c(Am+)]n[c(Bn-)]m,假设某温度下Ca(OH)2的溶解度为0.74g,设饱和溶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