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质量守恒定律及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2023中考一轮复习基础知识讲解(全国通用)(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2/3E/wKhkGWYBJruAfeKnAAHUxPnkLX0596.jpg)
![第5讲质量守恒定律及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2023中考一轮复习基础知识讲解(全国通用)(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2/3E/wKhkGWYBJruAfeKnAAHUxPnkLX05962.jpg)
![第5讲质量守恒定律及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2023中考一轮复习基础知识讲解(全国通用)(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2/3E/wKhkGWYBJruAfeKnAAHUxPnkLX05963.jpg)
![第5讲质量守恒定律及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2023中考一轮复习基础知识讲解(全国通用)(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2/3E/wKhkGWYBJruAfeKnAAHUxPnkLX05964.jpg)
![第5讲质量守恒定律及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2023中考一轮复习基础知识讲解(全国通用)(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2/3E/wKhkGWYBJruAfeKnAAHUxPnkLX059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讲物质的性质、变化及反应类型
知识点通关
一、质量守恒定律
1.概念:参加化学反应前后的各物质的质量综合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2.适用范围:化学变化
3.实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新分子聚集形成新物质
4.特点:
(1)6个不变
宏观:①元素的种类不变;②元素的质量不变;③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微观:①原子的种类不变;②原子的数目不变;③原子的质量不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改变
(3)2个可能改变
①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②分子的总数可能改变
5.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通过测定反应前后容器内质量不变来验证。涉及气体或烟的反应必须
在密闭环境进行验证。
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步骤注意事项化学变化(化学反应)
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为X,不带单位例:工业上,高温煨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制得生石灰(Cae))和二氧化碳。请问制取It氧化钙,需
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要碳酸钙多少吨?
带入已知量、未知量的实际质量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高温
列出比例式,求解CaCO3CaO+CO2↑
列10056
XIt
10056
X1t
x=l.8t
答简明地写出答案答:需要碳酸钙1.8to
命题点精讲
命题点1一质量守恒定律
口只适用于化学反应(化学变化),不能用于物理变化。
口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气体之间的反应,其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可
能发生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口质量守恒定律强调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包括在内。
口'质量总和”包括生成的固体、液体、气体的物质质量总和。
命题点2一化学方程式计算
1.计算过程必须规范,步骤可概括为“一设、二写、三列、四解、五答”。
2.设未知数X时•,不能在X后面带上单位。
3.只写出已知条件和未知量相关的物质的质量比。
4.计算过程中已知量一定要带上单位。
5.一定要将化学方程式配平后才能进行化学计算。
6.计算出的结果一定要带上单位。
7.不纯物质的质量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易错点消停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正确请打“小‘,若错误,请打“X”并改正.
1.5g冰融化成等质量的水,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2.纸张燃烧后质量减轻,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5gA和IOgB充分反应,生成物的质量一定等于15g。(×)
4.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种类、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也不变。(X)
5.用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不一定等于红磷和氧气的质量和。(√)
6.化学方程式X+3θ3m^2H2O+2CO2中,X的化学式为CH2。(×)
7.反应2CO+4H2=X+H2O中,X与CO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0。(×)
8.一定质量的A物质在8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了6.6gCCh和3.6gH2θ,则物质A中一定含碳、氢、
氧三种元素。)
9.有化学式分别为X、丫2的两种物质,使62gX和足量的Y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68gXY3,则反应的方
程式为2X+3Y2=2XY3,X与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31:2。(×)
实战演练
L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XYZQ
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68164.43.6
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448.439.6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若X为氧气,则Y与X一定发生氧化反应
C.第二次测量时,Y已完全参加反应D.该反应中Z与Q质量变化之比为11:9
【答案】A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未测的数值为68g+16g+4.4g+3.6g-4g-48.4g-39.6g=0o
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X、Y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反应前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Z、Q质量增加
是生成物。
A、无法确定反应前后的物质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如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也无法判断反应前后是否交换了成分,
所以无法确定是否为复分解反应,错误;
B、该反应是X和Y反应生成Z和Q,X为氧气则Y发生的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正确;
C、未测的数值为0,所以第二次测定时,Y已完全反应,正确;
D、该反应中Z与Q质量变化之比为(48.444)g:(39.6:3.6)g=ll:9,正确;故选A。
2.用“8”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模拟模型如下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8”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D.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答案】C
【解析】A、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是不同的,选项错误;
B、该反应后只有一种新分子生成,即生成物只有一种,选项错误;
C、由图知,反应中两种分子参加反应生成了一种新分子,即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选项正确;
D、由图知,原子种类、数目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选项错误。故选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能生成2L水
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C.只有固体、液体间的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加反应,就不遵守了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答案】D
【解析】A、质量守恒定律探究的化学反应质量变化规律,不是体积的变化规律,所以IL氢气和IL氧气
反应不能生成2L水,不符合题意;
B、蜡烛完全燃烧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质的总质量,符合质量守恒定
律,不符合题意;
C、质量守恒定律探究的化学反应质量变化规律与反应物的状态无关,固、液、气体参与反应均遵守质量守
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参与的铁丝和氧气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物四氧化铁的质量,符合题意。
故选D
4.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运动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
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o.g
32L0------7.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32
28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20
16
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J---------:一ɑ-*
0Us时间%
【答案】D
【解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后乙的质量增加了32g-4g=28g,
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减少了24g-4g=20g,是反应物;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
应物还少8克,甲减少的质量为16g-8g=8g,所以甲是反应物,反应物是甲和丁,生成物是乙。
A、该反应物是甲和丁,生成物是乙,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丙的质量在化学
反应前后不变,可能做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故A正确;
B、由图可知,h至t2时,容器中各物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故B正确;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28g:20g=7:5,故C正确;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8g:28g=2:1,故D错误;故选D
5.一定条件下,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物质的构成微粒M
在ee9°0~表示氢原子
♦表示氯原子
反应前的质量/g68320I•■表示喳原子
I时刻的质量/g8X
反应后的质量/g00y37
A.x=0.75y
B.物质M中一定不含氧元素
C.此反应中,•与••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D.若将表中••增加到96g,则会生成步和污染性气体
【答案】C
【解析】A、由微观示意图知道:参加反应的是H?S和O2,生成物M和HQ,表达式可表示为:
Y32—8
H2s+O2→M+H2O,在t时刻时,消耗氧气的质量=32g-8=24g,X、ʃ的关系可表示为:]=三一,
说法正确;
B、根据反应前氟元素来自于氧气,总共32g,反应后生成37g-lg=36g水,含有的氧元素质量=
36g×^×IOO%=32g,所以M中一定不含氧元素,说法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y=68g+32g-36g=64g,结合选项B,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H2S+bO2=cS+dH2O,
34a:32b=68:32,a:b=2:1,说法错误;
D、若将表中氧气增加到96g,则会生成水和污染性气体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占燃
2H2S+3O2-2H2O+2SO,,其中硫化氢和氧气质量比是68:96,说法正确。故选C
6.由元素X、Y组成的两种物质经化合生成Z,化学方程式为:3X2+2XY=2Z,则Z的化学式是()
A.X3Y2B.XYC.X4YD.XY4
【答案】D
【解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反应物中X原子8个、Y原子2个,则2Z中有X原子8个、
Y原子2个,故推测Z中有X原子4个、Y原子1个,又因为反应物中有一化学式为“YX”,说明Y为正
化合价,故其化学式为YX4。故选D
7.关于二氧化氮(NO2)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氮由二氧化氮分子构成
B.二氧化氮由1个氮元素和2个氧元素组成
C.每个二氧化氮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二氧化氮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I个氧分子构成
【答案】AC
【解析】A.二氧化氮由分子构成,故A正确;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B错误;C.每个二氧化氮分子
由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C正确;D.分子由原子构成,故D错误。故选AC
8.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B.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C.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D.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答案】D
【解析】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错误;
B、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不是纯净物,例如空气中含有分子、原子属于混合物,错误;
C、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D、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正确。故选D。
9.在A+B=C+2D的反应中,9.8gA和8gB完全反应生成14.2gC,同时得到D的质量是()
A.1.8gB.3.6gC.7.2gD.14.4g
【答案】B
【解析】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生成物的质量之和。所以D的质量为9.8g+8g-14.2g=3.6g°
故选Bo
10.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个数②元素种类③分子个数④物质种类⑤物质的总质量⑥原子的核电荷数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①②⑤D.②③⑤
【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元素种类,物质总质量,核电荷数不变。故选B
11.在化学反应:A+B==C+D中,已知15gA和20gB能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若实际反应时生
成了6g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A.6gB.IgC.4gD.3g
【答案】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5gA和20gB能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则D的质量=l5g+20g-5g=30g,即
A:B:C:D的质量比为15:20:5:30=3:4:1:6,故若实际反应时生成了6g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4g,
故选C
12.氯酸钾和二氧化镭的混合物15g,加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2g,则原混合物中二氧
化锅的质量为()
A.10.2gB.2.75gC.4.8gD.12.25g
【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可知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15g-10.2g=4.8g,由化
MnO,
学方程式:2KCIO3^=2KCI+3O2T中02与KClo3的质量关系为96:249,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Δ
为X,则黑=型,解得x=12.25g,故选D。
249X
13.完全电解ag水,得到氧气IOmL,同时可得到氢气的质量和体积分别是()
A.ag,IOmLB.9/8ag,IOmLC.l∕9ag,20mLD.2/9ag,20ιτιL
【答案】C
【解析】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若生成氧气的体积是IOmL;则生成械气的体积是20mL;
通电
根据化学方程式2比02H2f+θ2↑可知,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则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是:
ag×^-=∣ag0故选C。
14.某种化合物R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由此推断R中()
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一定含有碳元素,也可能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也可能含有氧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可能含氧元素
【答案】C
【解析】由题意“某种化合物R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生成物中含有的元素种类为:
碳元素、氧元素、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则可推测该化合物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为
碳、氢元素,因有氧气参加反应,因此该化合物中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C。
15.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4.8g氧气,同时只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该化合物中()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生成物可以初步确定该物质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由生成的二氧化碳和
水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和与该物质的质量进行对比,从而确定该物质的组成元素。
12
4.4gCθ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00%=1.2g,2.7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
44
2∙7g×2-×100%=0.3g,生成物4.4g二氧化碳和2.7g水中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为L2g+0.3g=1.5g,
18
某化合物的质量为4.4g+2.7g-4.8g=2.3g,1.5g<2.3g,该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2.3g-1.5g=0.8g,
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综上分析可知A选项正确。故选A
16.现将A、B两种物质各IOg混合加热,A完全反应,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
质量比是()
A.1:1B.2:1C.4:1D.5:1
【答案】D
【解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IOgA完全反应
后生成8gC和4g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g,故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10g:2g=5:l;
故选Do
17.实验室将8g高锌酸钾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7.2g,则剩余物是(〉
A.Mnθ2sK2MnO4B.KMnO-ιC.MnO2D.KMnCh、MnO2,K2MnO4
【答案】D
【详解】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减少的质量为产生气体的质量,高锌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镒酸钾、二
氧化锌和氧气,则产生氧气的质量为8g-7.2g=0.8gi
设参加反应的高锯酸钾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
31632
X0.8g
316_X
^3Γ^O8g
x=7.9g
所以剩余的固体物质是钵酸钾、二氧化镐和高镭酸钾;
18.加热分解X能生成CO2、H20、NEh,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一定是化合物B.X中一定含碳、氢、氧、氮四种元素
C.X的分子中碳与氧的原子个数比一定不是1:2D.X的分子中氮与氢的原子个数比可能是1:3
【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守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X分解说明X一定是化合物,根据产物
CO2、H9、NH3,可知X一定含碳、氢、氧、氮四种元素,故选D
19.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I)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化学式为。
(2)空气中含有的少量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填“活泼”或“稳定”)。
(3)已知甲烷和氢气的化学性质相似,在点燃CH4之前应先。8gCEU完全燃烧消耗32gθ2,生成
agCCh和l8gH2O,则a='
(4)写出NH3合成尿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低温加压z.
2NH3+CO,L――CO(NH、),+H,O
【答案】(l)N2(2)稳定(3)验纯22(4)
【解析】(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为氮气,化学式为N2。
(2)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
(3)甲烷为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会发生爆炸,则在点燃甲烷之前应先验纯;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8g+32g-18g=22g..
(4)由流程可知,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低温加压条件下生成Co(NH2)2和水。
20.蜡烛是常见的生活用品,利用蜡烛可进行多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固定装置已省略)
(1)实验一:实验中观察到A处附近有大量液滴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写出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二:实验中观察到电子秤的示数不断变小,其原因是。
(3)实验三:将白瓷板置于蜡烛火焰上方,白瓷板上会出现炭黑,该变化是(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
化”)。
(4)实验四:过氧化氢溶液接触二氧化镒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中发现倒入浓度较大的
过氧化氢溶液时,产生大量白雾,蜡烛熄灭。己知石蜡的着火点约为1901根据灭火的原理,实验中蜡烛
熄灭的原因是o
【答案】(1)CO2和H2OCO2+C4(C归入=CaCaJ+国。(2)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使得质
量减小(3)化学变化(4)2H,O2^^2H2O+O,T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解析】(1)实验中观察到A处附近有大量液滴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J+H2Oi
(2)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使得质量减小;
(3)将白瓷板置于蜡烛火焰上方,白瓷板上会出现炭黑,是因为蜡烛不完全燃烧生成的新物质,属于化学
变化;
(4)过氧化氢溶液接触二氧化锌时,会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产生氧气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MnO,
2H2O2-2H2O+O,f:实验中发现倒入浓度较大的过氧化氢溶液时,产生大量白雾,是因为气体中夹杂
较多水雾,水雾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使周围温度降低,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蜡烛熄灭
21.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现将40g高镒酸钾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分解一段时间后,称量冷却后
的固体质量为36.8g,计算:
(1)生成的氧气质量为多少克?
(2)高镒酸钾是否分解完全?(请用计算说明)
【答案】⑴3.2g
(2)解:设样品中高镭酸钾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T
31632
X3.2g
316_X
^3Γ^λ⅛
x=31.6g
答:样品中高钛酸钾的质量为31.6g。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氧气的质量=40g-36.8g=3∙2g,为减少的质量;
(2)由氧气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可求得,过程见答案。
22.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工业制法的反应原理是:
Cl2+2NaOH=NaClO+NaCl+H2θ.某同学将Ch通入185.8gNaOH溶液中(NaOH过量),充分反应后得到混合
溶液200g。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参加反应的氯气质量是go
(2)混合溶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1)14.2
(2)解:设混合溶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
Cl2+2NaOH=NaClO+NaCl+H2O
7174.5
14.2g200g×x
答:混合溶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为7.45%。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得参加反应的氯气的质量是:
200g-185.8g=14.2g:
(2)见答案。
强化训练;
L氯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也可用在玻璃仪器上标注刻度及文字,
氢氟酸与玻璃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2”41^=*1'+2凡0,物质乂的化学式应是()
A.SiF4B.O2C.H2D.F,
【答案】A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与种类不变,在该反应中,反应前有4个氢原子、4
个氟原子、[个硅原子、2个氧原子;反应后已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因此X中有4个氟原子和1个
硅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SiF4。故选A。
2.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
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氢原子
・绛蟠剂r殄一氯原子
•—碳原子
A.参加反应的Y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Z的质量
B.该反应中使用催化剂增大产物质量
C.Y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该反应中生成的Z和W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A
【解析】由微观示意图知,该反应是碳与氨气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甲烷,反应的化学方
催化剂
程式为3C+4NH∖=2N,+3CH4。
而温
A、由化学方程式知,氨气中氮元素反应后转化成氮气,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参加反
应的Y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Z(氮气)的质量,故A符合题意;
B、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微观示意图知,Y是由氢、氮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知,该反应中生成的Z和W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
量如下:
物质ABCD
反应前的质量/g6.43.24.02.5
反应后的质量/g3.8待测7.22.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质D可能是催化剂B.表中待测数据的值为2.6
C.物质A是反应物D.化学反应中B、C的质量变化之比是
【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表中数据可知:A的质量臧少了6.4g-3.8g=2.6g,可确定A是反应物,C的
质量增加了7.2g-4.0g=3.2g,可确定C是生成物;D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
A、D的质量不变,DUj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2.6g,生成的C的质量是3.2g,由质量守恒定律,B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
的B的质量为3.2g-2.6g=0.6g,因此待测=3.2g-0.6g=2.6g,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应是反应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参加反应的B与C的质量比是0.6g:3.2g=3:16,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4.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各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值为20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口表示反应前的质量
D.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7:8口表示反应后的质量
【答案】D
【解析】A、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T⅛x=26+14+10+50-40-30-10=20,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甲、乙质量下降,是反应物,丁质量增加,是生成
物,反应是甲和乙反应生成丁,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丙反应前后物质质量不变,可能是反应的生成物,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反应中甲消耗了14g,对应消耗了16g乙,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7:8,不知道甲和乙的化学计量数,无
法确定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5.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
满成功。火箭发射时,其燃料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氢原子
++QɔC)氧原子
甲乙丙T•氮原子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B.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6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2:1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NzCU和NzFU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占燃
a
N2O4+2N2H4^3N2+4H2O„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B、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4×6):(18×4)=7:6,符合题意;
C、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不符合题意。故选B。
6.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
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O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44
40
27
容器中甲和丁的质量之和等于乙和丙的质量之和
A.20
0
0
B.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甲乙"ŋτri
-20
C.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23
-40
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60-R
【答案】B
【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的甲质量增加了44g,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44g;同理可以
确定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3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7g。戊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
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44g+27g-23g=48g.
A、参加反应的乙和丙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甲和丁质量之和,而不是容器中甲和丁的质量之和等于乙和丙
的质量之和,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g:23g=48:23,故选项说法正确;
C、戊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于无法确定化学计量数之比,无法确定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o
7.某物质4.6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答案】C
12
【解析】A、8.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8gx▼二=2.4g,5.4g水中氢元素质量为
712τ+16×2
1x2
5.4g×---=0.6g,根据元素守恒,可知该物质中含有2.4g碳元素和0.6g氢元素,则还含有
1x2+16
4.6g-2.4g-0.6g=1.6g氧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前面分析可知,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g:0.6g=4: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警:竿=1: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
8.2022年11月29日,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火箭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点火发射。助推器使用偏二甲朋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碳原子氮原子•氧原子。氢原子
A.从微观构成看: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
B.从符号表征看:四氧化二氮的化学式是N2O4
C.从宏观物质看:燃烧产物中含有单质与化合物两类物质
D.从量的角度看: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
【答案】D
【解析】A、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故A说法正确;
B、1个四氧化二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其化学式是N2O4.故B说法正确:
C、由图可知,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氮气,二氧化碳、水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
物,氮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即燃烧产物中含有单质与化合物两类物质,故C说法正
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9.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钳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I中的反应物有三种B.反应II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II中参加反应的NOz与CO的分子个数比为1:2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A、删去反应I中两边相同的分子,则反应物只有∙°和”,共有两种,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有两种分子,则该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图可知,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为NCh和CO,反应物为N2和CC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Λfa+4CO≡^N2+4CO2,则参加反应的NCh与Co的分子个数比为2:4=1:2,该选项说法正确;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口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
10.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选项中,后面说法与前面化学基本观念不对应的是()
A.物质组成的元素观一空气中的氧元素是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成分分子中氧原子的总称
B.物质构成的微粒观一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
C.物质转化的变化观一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D.物质转化的守恒观一Ig氢气和I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2g水
【答案】D
【解析】A、空气中的氧元素是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成分分子中氧原子的总称,符合物质组
成的元素观,该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所以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气在空气中与氧气结合燃烧生成水,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符合物质转化的变化观,该选项说法
正确;
点燃
2H,+O2=2H,O
D、根据43236,由此可知氢气和氧气和水的质量比是I:8%Ig氢气和Ig氧气不能恰好完全
反应,因此生成水的质量小于2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
11.二氧化镒因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而各受关注。某研究性小组用废锂电池正极材料(锦酸锂LiMin2。4、
碳粉等涂覆在铝箔上)制各纳米Mno2,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人1+2用0^!+2凡0=2脂人102+3*1\X的化学式为。
(2)若过滤后得到的LiMn2。4质量为18.1g,理论上最多可以制得纳米MnO2的质量为(假设铸元
素不流失)。
(3)已知步骤口是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c+o,^=co,
【答案】(I)H2(2)8.7g(3)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物有2个AI、2个Na、6个H、
4个O,生成物有2个Ak2个Na、4个0,所以3X中含有6个H,则1个X中含有2个H,故X的化
学式为H2;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且已知条件锌元素不流失,设理论上最多可以
制得纳米Mno2的质量为X,
LiMn2O4MnO2
18187
18.1gX
方181=18管.1g’解aλz得,.Z∙O7rg
故理论上最多可以制得纳米MnC)2的质量为8.7g;
(3)步骤是碳粉在空气中灼烧,是碳粉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C+O2=CO20
12.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础。
(1)实验A,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B,目的是探究铁生锈与有关。
(3)实验C,反应结束后,观察到天平的指针(填“不变”、偏左"或“偏右”)。
(4)实验D,用酒精灯在铜片中间位置加热一段时间。
口白磷先燃烧,a处红磷后燃烧,原因是。
□b处红磷拨开细沙后才燃烧,证明了燃烧的一个条件为。
【答案】(1)品红在热水中变红的速率更快(2)水(3)偏右(4)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的着火点可燃物要与
氧气接触
【解析】(1)把等质量的品红分别放在热水和冷水中,根据分子的性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实验A,观察到的现象是品红在热水中变红的速率更快,故填:品红在热水中变红的速率更快。
(2)实验B中两支试管中都有空气,一支试管中加有蒸储水,一支中没有,说明实验B,目的是探究铁生
锈与水有关,故填:水。
(3)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实验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
行,二氧化碳逸散到大气中,反应后质量减小,实验C,反应结束后,观察到天平的指针偏右,故填:偏
右。
(4)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的着火点,加热后铜片上的白磷先燃烧,a处红磷府燃烧,故填:白磷的着
火点低于红磷的着火点。
b处红磷被细沙覆盖住,不能和氧气接触,没有燃烧,所以拨开细沙后才燃烧,证明J'燃烧的一个条件为:
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故填: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13.对比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请完成下列实验中的问题。
图1
(1)如图1所示的A、B两个实验,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填字母),实验B中燃
烧消耗的蜡烛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总质量。
(2)用图2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口实验1中铁丝生锈,当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打开止水夹后,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o
□对比实验(填序号),可以得出结论:铁生锈需要水。
【答案】(1)A小于(2)右侧液面下降,左侧液面上升至刻度1处L□
【解析】(I)A中红磷燃烧是化学变化,目是密闭装置,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中蜡烛在空气
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会扩散到空气中,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A。蜡烛和氧气燃烧
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燃烧消耗的蜡烛质量小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总质量。
(2)□实验□中铁丝生锈,消耗氧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当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打开
止水夹后,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右边液面下降,左边液面上升至刻度1。
I实验中铁与氧气、水接触生锈;:中铁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可以得出铁生锈需要水
14.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H2C2O4)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受热分解后得到三种
氧化物,某兴趣小组对草酸的有关性质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草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猜想二:三种氧化物可能是Co2、CO和(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L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遇水变成蓝色。
H.向氯化把溶液中通入C0,会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为验证猜想二,将草酸受热后得到的气体,依次通过如图的A、B、C装置。
【实验结论】当观察到装置A中变蓝、B中变浑浊、C中的实验现象时,证明猜想二是正确的。
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实验反思】: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中还有一个缺陷,处理方法是。
口草酸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拓展提升】某实验小组同学从碳酸钙、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中提取氯化钠,实验操作的一部分
流程如下图。请根据图中所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口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o
口本实验最终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透明防火涂料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宝石矿物的稳定性与耐久性研究考核试卷
- 外汇交易员的职业发展规划与实施考核试卷
- 休闲观光活动自行车道考核试卷
- 公交站台设计与无障碍设施考核试卷
- 广播电视接收设备在智能建筑中的通信网络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地方小吃文化节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地域风味调味品系列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口腔3D成像系统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商业智能温控烘焙设备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
- 邢台市桥西区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 太原头脑外卖营销方案
- 2023年宁夏中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 JBT 7041.1-2023 液压泵 第1部分:叶片泵 (正式版)
- 2024年浙江首考英语听力原文解惑课件
-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更新要点解读-1074177503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 农村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申请表
- 社会保险职工增减表
- (完整版)袱子的书写格式和称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