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说明-《商用车用摇臂轴式电动助力转向器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_第1页
编制说明-《商用车用摇臂轴式电动助力转向器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_第2页
编制说明-《商用车用摇臂轴式电动助力转向器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_第3页
编制说明-《商用车用摇臂轴式电动助力转向器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_第4页
编制说明-《商用车用摇臂轴式电动助力转向器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商用车用摇臂轴式电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动助力转向器性能要求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试验方

法》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商用车用摇臂轴式电动助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转向器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团体标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是由中国

汽车工程学会批准立项。文件号中汽学函【2021】087号,任务号为2021-19。本标

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转向技术分会提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世宝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南京东华智能转向系统有限公司、上汽依维柯红岩

商用车有限公司、陕西万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湖北恒隆汽车系统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舍弗勒贸易(上海)

有限公司、江苏罡阳转向系统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

1.2编制背景与目标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商用车的发展及EPS的广泛使用,商用车电动助力转向器(EPS)也开始被广泛研究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和应用,已有较多的国内企业参与到商用车EPS研发和生产行列中;而由于行业内

缺乏专门针对商用车EPS的统一标准,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各企业

产品的使用性能、可靠性要求也存在差距,各主机厂对产品的性能要求也无法统一。

作为商用车的重要安全组成部件,制定一个专用的、统一的商用车EPS标准对行业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的规范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该标准的制定,能统一商用车EPS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技术规范,

促进产品质量提升的同时,满足主机厂对智能驾驶的需求。

1.3主要工作过程

本标准于2021年6月立项任务书下达;2021年6月到2021年8月份进行了标

准相关的试验操作工作;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月进行了标准编写工作;在中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间开展了广泛的标准研讨会两次,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工作组内部讨论会多次,2022年7月份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完成标准

征求意见稿。预计2022年12月底之前完成标准的公布工作。

2021年10月14日在长沙召开了《商用车用摇臂轴式电动助力转向器性能要求

与试验方法》团体标准的启动会与第一次研讨会,会议上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

份有限公司对本标准的任务来源、技术内容、编制说明等进行了介绍,并针对第一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版标准讨论稿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各起草人、并包括行业专业人士对本标准的内容

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逐字逐句地进行了积极热烈的讨论,项目组根据现场讨论的意见和建议,修改了标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准讨论稿,并再次返回给参与起草单位人员,确保各种声音得以采纳或回应,其中

大部分意见被予以采纳和接受。

标准的第一次研讨会后,广泛征求立项专家组、学会的意见后,对立项标准的

题目进行了修订。立项任务书确定的题目为《循环球电动助力转向装置性能要求与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试验方法》,由于考虑到循环球转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向器主要用于商用车,另外,市场还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在少量非

循环球式的电动助力转向器用于商用车领域,均以摇臂轴为输出轴的结构形式,也

需要规范或标准加以验证,因此,经学会同意,将立项任务上的标准题目更改为《商

用车用摇臂轴式电动助力转向器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

在经过工作组小范围反复的内部沟通和交流后,于2022年5月27日通过线上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组织了工作组第二次标准研讨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会议上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公司对本

标准的修改内容以及新增内容作了详细介绍和说明。会议中,各参与单位提出了标

准修改意见和建议。会后,牵头起草人员对各方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汇总,并一一确

认和处理,将标准讨论稿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并将完善后的标准文本反馈给起草组

内部各成员,然后再次确认,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2022年7月30日,形成征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起草组根据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馈意见进

行修改后形成标准送审稿。

2022年X月X日,在XX召开标准审查会。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2.1标准制定原则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在充分总结和比较了国内外商用车用电动助力转向器测试方法和标准、调研了

国内外对商用车用电动助力转向器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制订了《商用车用摇臂轴式

电动助力转向器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团体标准。商用车电动助力转向器无论从其

生产技术还是制造工艺各方面来评价,都已经是成熟的汽车零部件产品,特别是电

动汽车的推广和普及,商用车的电动化,也进一步加速了商用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的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发展和应用,而商用车电动助力转向器主要以摇臂轴输出式为主要结构形式,该标

准的制定,能给该技术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基础支持。

2.1.1通用性原则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2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本标准提出的商用车用摇臂轴式电动助力转向器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适用于目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前行业内主流的以摇臂轴输出式为主要结构形式的商用车电动助力转向器,通用性

高。

2.1.2指导性原则

本标准提出的方法能为商用车用摇臂轴式电动助力转向器提供指导作用。目前,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各大主机厂、零部件制造企业提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的针对商用车用电动助力转向器测试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法或标准

各不相同,良莠不齐。所以,制定一个专业的、统一的商用车用电动助力转向器测

试评价标准对行业的规范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1.3协调性原则

本标准提出的方法与目前使用的国家标准中的方法协调统一、互不交叉。仅作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为一种更便捷、精确度更高、更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效的方法对目前使用的方法进行补充。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2.1.4兼容性原则

本标准提出的测试方法充分考虑了行业中产品的结构特性,具有普遍适用性。

2.2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共分为5章,规定了商用车用摇臂轴式电动助力转向器性能要求与试验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方法。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文件、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和试验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法。

2.3关键技术问题说明

本标准主要提出了五类大项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性能试验方法及要求、环

境试验方法及要求、电磁兼容试验方法及要求、可靠性试验方法及要求、强度试验

方法及要求。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主要考虑到了该类产品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所包含的主要运用工况,代表性强,

能够充分的验证商用车用摇臂轴式电动助力转向器的实际水平。

2.4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商用车用摇臂轴式电动助力转向器性能试验,主要包括功能、转向器角传动比、

输入输出特性、空载转动力矩、自由间隙、逆向驱动力矩、机械传动部分正向效率、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机械传动部分正向效率、综合效率、反向冲击、高转速助力不足、故障报警、噪声

共十三个项目,涉及现有转向器在使用过程中所有性能指标,定性指标主要以设计

值作为评价指标,考虑到断电或无助力时的情况,提出效率不能太低,结合产品结

构和行业实际情况,提出效率指标;综合效率一项为本次增加项目,考虑到系统的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整体节能性提出来。另外,性能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验还包含了控制器、电机和传感器三个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子部件的

3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项目,该三个子部件,其不受车型的影响,主要在为电性能和环境项目,则采用的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直接引用的其对应的行业标准。

环境试验包含了高温、低温、高低温交变、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耐腐蚀性、泥

水试验、防尘防水共七个项目,在原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标准QC/T1081《汽车电

动助力转向装置》基础上,根据商用车的工况和使用环境增加了泥水试验和防尘防

水项目。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电磁兼容试验主要是沿用相关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部件产品的电磁兼容项目为主,与QC/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T1081《汽

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大体保持一致。

可靠性试验包含正向驱动磨损、逆向驱动疲劳项目,结合商用车的实际使用工

况提出了正向和逆向疲劳项目,并根据实际使用寿命和使用工况,参考同类标准提

出正向和逆向疲劳的试验总次数。

强度试验包含冲击、静扭、振动项目,冲击和静扭是根据实际工况和使用车型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载荷,进行强度试验,振动试验则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是引用相关振动试验标准,在考察机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强度的同

时,考察电器件在振动试验后的故障情况。

2.5标准工作基础

编写组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具备完整的商用车用摇

臂轴式电动助力转向器检测能力,其检测过程及结果得到了专家和行业的认可。经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过大量的对比试验结果,本标准提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出的测试方法能够很好的评价出相关产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品的水平

等级,本标准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通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

主要项目验证数据见下文。

(1)功能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2)转向器角传动比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4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3)输入输出特性: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4)空载转动力矩: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5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5)自由间隙: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6)正向效率: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6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7)逆向效率: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四、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

五、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的情况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本标准的制定,是为汽车电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化、特别是商用车电动化发展提供技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支撑,为

该类产品的生产、检验提供依据,提升行业的技术水平,规范和促进行业的发展。

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国内外关键

指标对比分析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相关数据对比情况

尚无。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七、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与现行相关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性标准的协

调性

本标准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与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相协调。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尚无。

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本标准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属于团体标准,供学会会员和社会自愿使用。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严格按照本标准提出的试验方法对商用车用摇臂轴式电动助力转向器进行检测,对试验人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员进行理论学习和操作培训,保证检测方法操作的准确性。

7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十一、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无。

十二、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情况说明:标准立项时,将名字确定为《循环球电动助力转向装置性能要求与

试验方法》。在标准的第一次广泛的研讨会后,由于考虑到循环球转向器主要用于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商用车,另外,市面上还存在少量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非循环球式的电动助力转向器用于商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车领域,

均以摇臂轴为输出轴的结构形式,也需要规范或标准加以验证,在广泛征求立项专

家组、学会的意见后,对立项标准的题目进行了修订,将立项任务上的标准题目更

改为《商用车用摇臂轴式电动助力转向器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特此情况说明,

后续将按这个名字开展相关工作。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标准起草工作组

2022年7月28日

(注:具体内容可以结合项目本身撰写,如不涉及的可填写无)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8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商用车用摇臂轴式电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动助力转向器性能要求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试验方

法》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商用车用摇臂轴式电动助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转向器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团体标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是由中国

汽车工程学会批准立项。文件号中汽学函【2021】087号,任务号为2021-19。本标

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转向技术分会提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世宝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南京东华智能转向系统有限公司、上汽依维柯红岩

商用车有限公司、陕西万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湖北恒隆汽车系统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舍弗勒贸易(上海)

有限公司、江苏罡阳转向系统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

1.2编制背景与目标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商用车的发展及EPS的广泛使用,商用车电动助力转向器(EPS)也开始被广泛研究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和应用,已有较多的国内企业参与到商用车EPS研发和生产行列中;而由于行业内

缺乏专门针对商用车EPS的统一标准,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各企业

产品的使用性能、可靠性要求也存在差距,各主机厂对产品的性能要求也无法统一。

作为商用车的重要安全组成部件,制定一个专用的、统一的商用车EPS标准对行业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的规范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该标准的制定,能统一商用车EPS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技术规范,

促进产品质量提升的同时,满足主机厂对智能驾驶的需求。

1.3主要工作过程

本标准于2021年6月立项任务书下达;2021年6月到2021年8月份进行了标

准相关的试验操作工作;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月进行了标准编写工作;在中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间开展了广泛的标准研讨会两次,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工作组内部讨论会多次,2022年7月份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完成标准

征求意见稿。预计2022年12月底之前完成标准的公布工作。

2021年10月14日在长沙召开了《商用车用摇臂轴式电动助力转向器性能要求

与试验方法》团体标准的启动会与第一次研讨会,会议上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

份有限公司对本标准的任务来源、技术内容、编制说明等进行了介绍,并针对第一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版标准讨论稿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各起草人、并包括行业专业人士对本标准的内容

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341

DB13/T2983—2019

DD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春尺蠖和美国白蛾防治历

表D.1春尺蠖防治历

虫态时间防治措施

蛹结冻前,一般7月~12月人工挖蛹,集中处理。

2月下旬前完成树干缠塑料胶带、粘虫胶等阻隔法及灯光诱杀设备布设。

成虫

3月上旬~3月下旬及时处理阻隔带下的成虫、卵、幼虫。

4月上旬~4月中旬无公害药剂地面喷雾或飞机防治。

幼虫

4月中旬~5月下旬适时处置突发灾害。

表D.2美国白蛾防治历

代数虫态时间防控措施

越冬代成虫4月下旬~5月下旬性诱剂

卵4月下旬~5月中旬摘卵块

低龄幼虫5月上旬~5月中、下旬人工剪除网幕、药剂防治

第一代老熟幼虫6月上、中旬涂毒环、绑草把、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

蛹6月下旬人工挖蛹、解草把并集中销毁

成虫6月上旬~7月下旬性诱剂

卵7月上、中旬摘卵块

低龄幼虫7月中、下旬人工剪除网幕、药剂防治

第二代老熟幼虫8月上、中旬涂毒环、绑草把、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

蛹8月中旬~8月下旬人工挖蛹、解草把并集中销毁

成虫8月下旬~9月下旬性诱剂

卵9月上旬摘卵块

低龄幼虫9月上、中旬人工剪除网幕、药剂防治

第三代

老熟幼虫9月下旬~10月中旬涂毒环、绑草把、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

蛹10月下旬~翌年4月人工挖蛹、解草把并集中销毁

8

DB13/T2977—2019

BB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醉蝶花的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名称发病部位及症状防治方法

主要危害叶、花梗、茎。叶片染病初期为1.选用抗病品种。

圆形斑点,边缘呈褐色环,略凸起渐向外2.种植密度合理,使植物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扩展,有时病斑相互融合成片,使叶干枯,3.加强田间卫生管理,控制土壤及空气湿度,清除种植区内

叶斑病

而在茎部发病则形成长条斑,在花梗发病的病叶等侵染源。

则导致花朵黄化萎凋。有时病斑出现黑色4.发病初期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

霉层。灵500~800倍液全株喷施。

1.选用抗病品种。

2.种植密度合理,使植物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叶片感病初期,叶片变黄,感病严重时,3.加强田间卫生管理,控制土壤及空气湿度,清除种植区内

锈病

叶片甚至茎杆会变得锈迹斑斑的病叶等侵染源。

4.发病期间,可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雾

防治。

1.选用优质种子。育苗前种子消毒。在播种前可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