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钟山记
苏轼学习目标1.辨析、积累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把握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3.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一、个人预学:体裁记:古代的一种散文文体,作者可以通过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主张。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游记,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等。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
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此后又贬谪至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作者简介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绘画:善画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背景介绍
石钟山在历史上是儒家的圣地,也是佛家的道场。早在唐代就有高僧在此建寺住持,宋代高僧佛印在石钟山宝钟寺修持多年,直至清朝,香火鼎盛。古代儒学名流陶渊明、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朱熹、文天祥、王守仁等曾登临览胜,或题诗、撰文,以记胜抒怀。背景介绍
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调任至汝州(现河南临汝)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州,游览了石钟山,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进行实地考察,写下了这篇文章,并阐述了自己的思考。
同伴助学: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彭蠡lǐ
郦元lì
钟磬qìng
桴止fú
铿然kēnɡ
硿硿kōng
栖鹘qīhú
磔磔zhé
鹳鹤guàn
噌chēnɡ
吰hónɡ
穴罅
xià
无射yì
窾坎kuǎn
镗鞳tānɡtà
读文正音标注字音,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1.概括全文,用一句话说明本文“记”的是什么?
“记”的是探究石钟山得名的原因。2.每一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他人认为的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第二段:苏轼和儿子苏迈实地考察石钟山,并得出结论
第三段:作者发表议论
疏通文意·第一段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认为名作动,激荡,掀动撞击这把即使使…发出声音才探寻状语后置同“含糊”清脆悠扬鼓槌传播声音更加定语后置表转折名作动,取名靠近大找到,发现1.《水经注》是谁的作品?他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2.李渤认为石钟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3.作者对两人的说法持何种态度?有什么依据?段意:提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的两种说法,并表示了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人物得名由来作者态度作者依据郦道元李渤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kōng)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疏通文意·第二段从名作动,乘船拟声词阴森的样子向人扑去趁机到....去名作状,在旁边
而山上栖鹘(hú),闻人声亦惊起,磔磔(zhé)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guàn)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chēng)吰(hóng)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xià),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宿巢的隼鸟鸣声水鸟内心惊恐形容钟鼓的声音裂缝水波动荡状语后置作者对石钟山月夜绝壁之景有着精彩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何特点?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绝壁之景?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让他惊恐的情景的?有何作用?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鹳鹤: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
运用综合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调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状形、摹声、绘态,描绘绝壁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夜景,渲染阴森的气氛,烘托亲自探访的不易。情感上突出了自己为探寻石钟山奥秘的坚持和执着。为下文批评士大夫埋下伏笔。意象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kuǎn)坎(kǎn)镗(tāng)鞳(tà)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yì)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阻挡江河水流中央中间是空的击物声钟鼓声宾语前置钟名译文·第二段段意: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苏轼通过实地考察后,认为石钟山发声的原因是什么?所以实际上,石钟山发声的原因和前面哪个人说的原因是一致的?郦道元微风鼓浪
微波入焉、与风水相吐水石相搏
山下皆石穴罅......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大石当中流 .......空中而多窍声如洪钟
噌吰如钟鼓不绝、有窾坎镗鞳之声疏通文意·第三段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名作状,亲眼/亲耳主观猜测大概详细…的原因知识浅薄的人敲击认为事实、真相句首发语词因此简略浅陋段意: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后,悟出什么道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点明主旨:强调“目见耳闻”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各持什么态度?
郦道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缺乏对考察结论的具体阐发——缺乏去实地考察的决心勇气——缺乏阐明真相的文化素养——缺乏对表象的深入探究叹笑讽惜
文中有“三笑”意味悠长,请找出来并分析。①“余固笑而不信也”③“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这是因李渤的“击石得声”之说本不可信,而一般人却盲目相信,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是对李渤浅陋的说法和做法的嘲笑。②“因笑谓迈曰……”这是经过惊心动魄的夜探而弄清石钟山命名由来之后轻松愉快、自得兴奋的笑。
三、教师导学:
思考:李渤真的可笑吗?苏轼自己考证的过程和结论是完全科学的、正确的吗?为什么?小组讨论,说说你的理由。
李渤能对郦说指出质疑,并进行考证得出新的结论,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且二山石头声音有差异,可能来自于石中的空腔,说明李渤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所以他不应该被嘲笑。01苏轼选择"暮夜月明”时进行考察,这个时间段不适合全面观察,细致考察,结论未必可靠;02苏轼通过考察,否定了李渤等人的说法,认为凡事都必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才能判断它的有和无,这否定了间接经验在人的认识中的重要性,也是不够准确的。03........后人的“石钟山记”“丙午春余过湖口,临渊上下两山,皆若钟形....东坡舣涯,未目其麓,故犹有遗论。”
——明·罗洪先《石钟山记》“盖全山内空,如钟覆地,而上钟山,亦中多空洞且山势上锐下宽,似宜以形论,不以声论。苏子......乃过其门未入其室也。”
——清·彭玉麟《石钟洞叙》“石钟山者,山中空,形如钟,东坡叹李渤之陋,不知坡亦陋也!”
——清·曾国藩《求阙斋日记》总结学习意义不轻信前人的说法
苏轼的说法也许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
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实践出真知
作者在文中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这是科学的、重调查研究的态度。我们强调实践出真知,就应该像苏轼一样勇于实践。游因——质疑游历——解疑游感——结论:郦说李说——人常疑之——余尤疑之1.访问时间、同伴和机缘2.访问寺僧3.亲访之见闻4.访之所得大石侧立栖鹘惊飞鹳鹤怪叫水声轰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议论为主提出问题叙议结合解决问题集中议论抒发情感1.语言灵活,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2.结构独特,因事说理,叙议结合。作者以“质疑──解疑──说疑”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3.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如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同伴、方式,语气比较舒缓;环境描写,让读者读到这里真有点毛骨悚然,心惊肉跳;“余方心动欲还”,又暂缓紧张气氛;再写“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最后经过“徐而察之”,发现原来是“水石相搏”的声音,读者紧张的心情才渐趋平缓。总结全文,概括主旨
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质疑,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四、训练验学:情境默写训练1.从苏轼的《石钟山记》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班级评比活动的公平与公正计划
- 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计划
- 金融产品投资合同三篇
- 新余学院《英语视听说》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余学院《古代文学文献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医科大学《环境卫生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林业大学《居住区景观设计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打螺丝的方法与技巧培训
- 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图形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交通大学《传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职业技术学院强化课程建设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2024-2026)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考试题库200题(含答案)
- 2024年高考语文天津卷及答案解析
- 昏迷的应急预案
- 小丑电影课件教学课件
- 关于成立健康管理公司策划书
- 网络词汇论文开题报告
- GB/T 44694-2024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安全评估工作指南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三甲级综合医院绩效工资分配与考核实施方案
- 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