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万宁附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他们互相诘难,批驳的目的是A.寻求治国平天下之道 B.发展私学教育C.挽救奴隶制度 D.研究人和人类社会2.从图1、图2中,能反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痕迹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3.观察汉、唐、元、清疆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汉武帝反击匈奴完全控制了西域地区B.唐蕃和亲使吐蕃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C.元朝在边疆地区均设立了行省加以管理D.清代疆域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4.据美国学者贾志扬以地方志中所载北宋进士统计,现在可考的北宋进士全国有9630人,其中南方诸路达9164人,占95.2%.北方诸路仅466人.占总数的4.8%。这是中国科举史上南北及第比例最为悬殊的时期。此现象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北方人口大规模向南方地区流动 B.北宋与辽、西夏的对峙处于劣势C.全国政治中心伴随经济重心南移 D.南方经济的发展、政局相对稳定5.1885年镇南关大捷后,军机处发寄两广总督张之洞的电报中说:“现桂(军)甫复谅(山),法即据澎(湖),冯(子材)、王(德榜)若不乘胜即收,不惟全局败坏,且孤军深入,战事亦无把握。”据此可知,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是A.清政府以战促和顾全大局 B.英美为维护利益对华施压C.清政府奉行妥协退让政策 D.清政府害怕军队寡不敌众6.北洋政府执政前期,出台了大量的经济法规,民初经济立法呈现出难得的“黄金时期”,以致近代中国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法规几乎都产生于1915年之前。这种现象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建构了完整的近代法律体系C.旨在加强对经济的调控管理 D.巩固了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7.中共中央郑重向全国宣言:“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此宣言发表于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中共土地革命时期D.全面抗日战争时期8.1943年改订新约运动中,废除的英美在华特权有:领事裁判权、一些驻兵权、内河航行权、英籍海关税务司权等,同时废除《辛丑条约》,将天津、广州的英租界及北平使馆区的各种权益归还中国。这表明A.政府致力于摘掉贫弱帽子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巩固C.中国获得平等的国际权益 D.中国反法西斯战争作用巨大9.辛亥革命成功后,南京临时政府规定文官礼节分为两种:最敬礼为脱帽三鞠躬;敬礼为脱帽鞠躬。文官礼节的新规反映出A.平等精神 B.共和原则 C.法治精神 D.自由原则10.下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经济、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A.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企业、外资企业B.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C.自然经济、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D.民族企业、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11.蔡元培说,“国民无完全人格,欲国家之隆盛,非但不可得,且有衰亡之虑焉”。蒋梦麟等认为完全人格者应具备: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强健活泼之体格;优美和乐之感情。据此表明近代教育家A.受西方思想影响 B.反对封建旧教育C.为社会塑造新民 D.力主教育救国论12.毛泽东思想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他大量文献著作和会议报告中,以下按照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②《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③《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④《新民主主义论》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④③②① D.③①②④13.“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每人都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感,与刚刚结束的那个旧时代相比我真切地感到了民主的滋味。”材料反映了什么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人民民主B.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C.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民主精神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得到正式确认14.当某信息传到台湾屏东的一处农地时,十几个正在种菠萝的非“中央军”嫡系部队的老兵们,有的放下锄头,一头就栽到地上,抱头痛哭;有的干脆把工具扔了,用也许是他一生中发出的最高分贝高喊着“可以回家了”。这一“消息”最有可能是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台湾当局开放居民赴大陆探亲C.“九二共识”的达成 D.两岸“三通”的最终实现15.新中国成立第一年,我国同苏联、波兰、印度等17国建交;1971~1978年,援助了37个第三世界国家;十八大以来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反映了A.外交始终超越意识形态 B.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C.重视团结亚非拉国家 D.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16.如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央高层出国考察的形势图。此图反映了我国A.为政策转型做了充分准备 B.实行对外开放政策C.外交原则逐步发生变化 D.开创了外交新局面17.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出现了以修复为主题的绘画。其中,《修复永定河铁桥》(见下图)即为新中国首届全国美展优秀写生作品。这类绘画反映了当时我国A.工业落后局面即将发生改变 B.主要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C.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稳步实施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18.1960年底,毛泽东大力提倡调查研究,并于次年亲自深人农村调查。其目的是A.推动“双百”方针的实行B.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实际成就C.决定是否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体制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倾向19..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研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因此,“中国梦”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②与冷战时的苏联的大国之梦不一致③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④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非选择题(共4道题,每题15分,共60分)21.权力监督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材料一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西汉统治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督皇帝和宫廷的权力。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门负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阅读上述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是什么?(8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变化趋势,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7分)22.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在经济上经历了从为全国的抗日战争做准备向建立战时经济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材料二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的历史背景。(7分)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政府为抗战所采取的新的经济举措。并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举措所带来的影响。(8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骆驼祥子》是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讲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骆驼祥子》通过人力车夫“祥子”一生几起几落、最终沉沦的故事,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祥子的遭遇,证明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里的劳动人民想通过自己的勤劳和个人奋斗来改变处境,是根本不可能的。小说刻画了许多像祥子一样的小人物形象。那些小人物中有的因战乱导致家人离散而不得不相依为命,有的不堪家庭重负,有的为养活兄弟而出卖肉体。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悲剧是整整一个时代的悲剧,身处其中的每一份子到头来都逃脱不了祥子一样的命运,除非他们认清楚自己的现状,联合起来推翻那吃人的社会与制度。——摘抄于百度百科词条《骆驼祥子》在中国近代史进程中,各阶层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改变“那吃人的社会与制度”提出了各自的思想主张并做出了努力与尝试,请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自拟论题,评述某一阶层所做的救国探索。(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5分)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林巧稚(1901~1983),中国妇产科学开拓者、奠基人。出生在福建鼓浪屿教员家庭,父亲自幼教导她刻苦学习,做一个不受欺辱的中国强者,1929年获得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学位。后在英国伦敦妇产科医院等世界先进医学院学习,对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等疑难疾病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北京妇产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等职务的同时还培养了大批出类拔萃的妇产科专家,她一切以病人为重、精益求精的行医精神成为学生的榜样。在她带领医务人员深入城乡考察解决疾病过程中对于世界难题新生儿溶血症做出了突破性贡献,主编的《妇科肿瘤学》、《家庭卫生顾问》、《家庭育儿大全》等专著都是中国以往妇产科医学史所未涉及的领城,她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称为“中国医学圣母”。——据孟红《林巧稚:卓越的人民医学家》根据材料,概括林巧稚所做出的贡献。(6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林巧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9分)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答案选择题15AADDC610ADBAC1115CBCBD1620ABDAD1.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崛起,各诸侯国为了增强自身实力,纷纷笼络人才,士阶层由此崛起,出现了各种学派和思想流派,围绕社会治理等问题展开争论,出现百家争鸣,故A正确;发展私学教育是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故B排除;挽救奴隶制度不是所有流派的目的,故C排除;研究人和人类社会是西方智者学派的主张,故D排除。2.A【详解】祭祖、祠堂等体现了宗法观念,这与古代宗法制相关,A正确;分封制、世袭制、禅让制与宗法观念无关,排除B、C、D。3.D【详解】从图中的信息可知,清代疆域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故D项正确;A项太绝对,汉代并没有完全控制西域,排除A;吐蕃并没有纳入唐朝的版图,排除B;元朝在边疆地区设立宣政院,排除C。4.D【详解】北宋时期北方诸路与辽、西夏相接,战争频繁,教育环境不够稳定,而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推动其文化的发展,故选D项;北方人口大规模向南方流动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北宋与辽、西夏的对峙中处于劣势表述不科学,且与南北进士及第比例悬殊无关,故B项错;北宋时期政治中心在开封,依然在北方,故C项错。5.C【详解】从材料“不惟全局败坏,且孤军深入,战事亦无把握”可得出清政府在战争中奉行妥协退让政策,C正确;英美为维护利益对华施压在材料中无法体现,B排除;“清政府以战促和顾全大局”、“清政府害怕军队寡不敌众”均在材料中无法体现,AD排除。故选C。6.A【详解】虽然北洋政府的大量立法出发点有待商榷,但是其立法行为对于规范经济发展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A正确;近代中国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法律体系,B项表述错误;北洋政府的立法目的在于强化统治,C项错误;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反封建的阶级力量,反而不利于北洋军阀统治,D项错误。7.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中央宣布取消“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苏维埃政府”“红军”番号,人民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等,体现了以民族大义为重,合作抗日的诚意,这一宣言发表于(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时期,D项正确;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即1924到1927年,红军和苏维埃政府还未建立,A项错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与中共中央宣布“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等不符,B项错误;中共土地革命时期即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中央并未主动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C项错误。8.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列强同中国废除部分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B正确;A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9.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文官礼节的相关规定废除了封建王朝的跪拜之礼,彰显了平等精神,故A项正确;共和原则主要涉及国家元首是由选举产生的而不是世袭的,材料没有涉及这一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南京临时政府为推行文官礼节而制定法律法规,与法治精神无关,故排除C项;材料只是对文官礼节做出了相关要求,没有体现自由原则,故排除D项。10.C【详解】观察图片之间的相互关系,3和4企业类型之间只有一条线相连,且3中企业类型对4中企业类型起到压制和诱导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只有洋务企业和民族企业存在这种关系,所以3为洋务企业,4为民族企业。再从1企业类型受到其他三种企业的瓦解,可以得知1是自然经济,推知2为外资企业,故本题选择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1.C【详解】材料“国民无完全人格,欲国家之隆盛,非但不可得,且有衰亡之虑焉”“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体现的是二者主张为国家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新公民,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B【详解】结合所学内容而可知,《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是在井冈山时期,《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在1927年初,《新民主主义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所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应该是③①④②,故选B,排除ACD。13.C【详解】根据材料“共商建国大计”并结合所学可知,此会议指的是1949年9月召开的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结合材料“与刚刚结束的那个旧时代相比我真切地感到了民主的滋味”可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充分发扬了民主精神,参会人员深有体会,故C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此时并未建立,故排除A;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与题干不符,故排除B;题干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故排除D。14.B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胞赴大陆探亲,受到大陆方面的欢迎,打破了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同胞隔绝状态,是造成材料现象的原因,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是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政策文件,不能体现台湾当局的态度,排除;C、D选项分别是在1992年和2008年,在此之前台胞已经可以赴大陆探亲,排除。故选B。15.D【详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材料反映的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取得的成就,故选D;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没有超越意识形态的束缚,排除A;我国同苏联等17国建交、援助37个第三世界国家无法体现新型区域外交合作,排除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6.A材料体现的是从1976年到1979年中共高层对外考查的次数较高,这主要是为改革开放做准备,A正确;20世纪70年代中国同相继同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开创了外交的新局面,D排除;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B排除;中国外交仍然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C排除。故选A。17.B【详解】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及绘画中的修复对象及其修复特征看,绘画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工业基本设施的“修复”。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修复”的应主要是自解放战争以来破坏的工业及相关基础设施,并以此为依托大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故选B项;A项是“一五”计划完成的结果,排除;国民经济调整工作是在196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D项应发生在国内经济恢复工作完成之后,排除18..D【详解】1960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目的是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倾向。D正确。19.A【详解】我国在1979年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作为首批出口特区,对外开放,此后在1988年将海南作为经济特区,题干时间是1984年,因此邓小平肯定的特区经验是指深圳的发展经验,A正确;北海不是经济特区,排除B;海南1988年才成为经济特区,排除C;上海浦东开发开放是在1990年,排除D。20.D【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与冷战时的苏联的大国之梦不一致,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①②③④说法均正确,故选D,排除ABC。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21.(1)特点:权力监督制度建立时间早,延续时间长;制定了相关的监察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的发展完善;在其他行政制度上也有相应的举措;受限于皇权,实际效能有限。(8分)(2)变化趋势:由监察王室宫廷到监察政府,从监察皇帝到监察宰相;监察权由不独立到独立;(4分)本质问题:专制皇权不断加强。(3分)【详解】(1)从材料中“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等信息,可概括出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特点:权力监督制度建立时间早,延续时间长、制定了相关的监察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的发展完善、以约束、监督官员权力为主要目的,同时根据所学,监察制度其实是服务并受制于皇权,实际效能有限。(2)依据材料二“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可以得出趋势是由监察政府和皇帝至只监察政府、从监察皇帝到监察宰相、监察权由不独立至独立行使。依据上述的趋势可以看出本质是皇权不断强化。22.(1)准备: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改善交通;增加国防建设费用。背景: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2)举措: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内迁。影响:提供了长期抗战的经济支持;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改变了全国工业的布局;造成了官僚资本的膨胀;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信息“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可知,其准备主要有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改善交通、增加国防建设费用等。第二小问,依据材料的时间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从日本侵华、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等角度分析。第(2)问,依据材料二信息“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可以得出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内迁等举措。第(3)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对抗日战争、区域开发、工业布局以及民族经济等的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点睛】本题以国民政府抗战的经济举措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国民政府抗战的全面把握。抗日战争是全国卷和各地方高考试卷命题的高频考点,该考点彰显了家国情怀,因此也是高考命题的长效热点,这启示我们复习备考时,一定注意高考的高频考点和长效热点,高考考查从不回避高频考点。从能力上说,本题主要是全面考查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从素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12课时 练习三(1)|苏教版
- 2025年企业员工体检协议先例文本
- 2025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大单元教学名师备课系列(统编版)
- 二零二五年度物联网渠道框架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房屋租赁合同房东责任保险附加版
- 2025年度返点合作协议版:新零售场景下的返利机制约定
- 2025年度全款购车汽车用品赠送合同范本
- 2025年贵州城市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度烟酒店区域市场拓展与渠道建设合作协议合同
- 2024年汇算清缴培训
- 幼儿园监控项目技术方案
- 《智能家居系统》课件
- 班主任工作培训内容
- 钢筋工安全操作规程
- 搬迁项目验收报告模板
- 煤矿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库与答案(G卷)
- 2024年海南省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2023年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全册教案
- 山东省济南市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附真题答案】
- 综合应用能力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管理类A类)试卷及解答参考(2025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