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物治理工程筛选与排放计算方法_第1页
颗粒物治理工程筛选与排放计算方法_第2页
颗粒物治理工程筛选与排放计算方法_第3页
颗粒物治理工程筛选与排放计算方法_第4页
颗粒物治理工程筛选与排放计算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内容一、规划总体要求二、颗粒物排放控制措施三、

工程项目筛选原则四、

重点行业现役源烟粉尘减排量测算方法五、分省分行业现役源减排比例要求规划的总体目标◆

到2015年,重点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排

放量大幅下降,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展开;

域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光化学烟雾、灰霾、酸雨污染

有所减轻,大气能见度明显提高,区域内90%以上的城市

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国家二级标准,

PM2.5浓度下降10%,O3超标天数下降10%;初步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

制。◆

到2020年,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区域内所有

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世界卫生组织

(WHO)

第一阶段指导

值的要求。类

别序

号指标北京柔翘上

海江

苏浙

江费辽

宁中

部山东半岛长

株潭成渝(

四川

)成

渝(重庆)海肇陕

西关

中山

西中

北部新乌木疆

齐环境质量指标3PM10年均浓度

下降比例1588898899.48.

888.210810.2810.65PM2.5年均浓度

下降比例888888888888888886降尘强

度2525252025202025252520202010252525放控制指标9工业烟液.量削减比例2020202020202020202020202015202020规划指标体系排主要内容一、规划总体要求二、颗粒物排放控制措施三、工程项目筛选原则四、

重点行业现役源烟粉尘减排量测算方法五、分省分行业现役源减排比例要求主要内容关于重点控制区和一般控制区的划分根据国家大气联防联控规划的初稿,山东半岛城市

群重点控制区为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潍坊市,

其余为一般控制区。控制重点及手段燃煤工业

锅炉控制目标和指标火电

行业水泥

行业钢铁

行业控制

重点结构

调整控制

手段工程

治理监督

管理扬尘电力行业颗粒物污染控制措施结构调整

工程治理

加强管理2014年底前,烟尘排放浓度不能稳定达到30毫克/立方米的现役燃煤机组进行静电或布袋等高效除尘技术改造重点控制区城市建成区内烟尘排放浓度不能稳定达到20毫克/立方米的现役燃煤机组进行袋式除尘技术改造淘汰运行满20年、单机容量10万千瓦级以下的常规火电机组煤堆进行密闭贮存,并加

强管理淘汰服役期满的单机容量

20万千瓦以下的各类机组单机2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装机容量(万千瓦)所占比重(%)除尘效率烟尘排放

浓度mg/m3电除尘器4198996.199%以上50以下袋式除尘

器12532.999.5%-99.99%30以下电袋复合除尘器4481.099.0%-99.99%30以下合计43690机组时

段环评批复时间按现行标

准要求

mg/m3新排放标准mg/m3改造

比例合计11997.

12.31

以前20030(20)全部

改造22003.

12.31

以前5030(20)全部

改造32004.1.1以后5030(20)大部

分改

造96%以

上电力行业96%以上机组现有除尘设施不能满足新标

准要求2时段火电机组均不能满足排放标准,3时段30万千以上火电机组通过加强管理

可以满足新的排放标准。表1电力行业除尘器应用分布状况

表2火电机组执行标准情况2008年年耗原煤约6.4亿吨,占全国煤炭消费量的24.8%,是继火电行业之后的耗煤

大户。其排放的烟尘约为375.2万吨,占全国烟尘排放总量的41.6%,大于火电行业烟尘排放量,且工业锅炉广泛分布于城市及其周边,属低烟囱排放,是影响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燃煤工业锅炉量多面广,单台容量偏低烟尘颗粒组成链条炉(%)抛煤机炉(%)煤粉炉(%)沸腾炉(%)小于10微米的含量7↵1125↵4↵10~20微米的含量。812246大于20~44微米的含量。10193010大于44~74微米的含量13141316大于74~149微米的含量19。176480大于149微米的含量43↵27↵226中位直径(微米)。1206523138燃烧方式与排放具有直接关系,燃煤工业锅炉的燃烧方式以层燃炉为主,室燃炉和抛煤机炉较少,

35t/h

及以上循环流化床锅炉近几年来有较多应用。烟尘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工业锅炉最常用的除尘技术是旋风除尘器。小于10t/h的锅炉基本上

已配置了单筒或多管旋风除尘器;大于10t/h锅炉部分配置了多筒、多管旋风除尘器或者湿式(麻石水膜)除尘器。但这些除尘装置一般

除尘效率较低,难以满足日趋严格的排放限值要求。规模

燃烧方式

除尘技术

除尘效率单筒、多管旋风除尘技术35吨以上

层燃、煤粉、沸腾湿法、静电、袋

式多筒、多管、湿法除尘技术10吨以下

层燃、煤粉、沸腾20吨以上

层燃、煤粉、沸腾80-9050-7060-80·燃煤工业锅炉烟尘排放浓度不能稳定达到120毫克/立方米的,重点控制区排放浓度不能稳定达到80毫克/立方米的,进行高效除尘技术改造·所有沸腾炉和煤粉炉应安装袋式除尘装置。·20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工业锅炉安装烟气在线连续监测装置,并与当地环保部门污染源排放监控中心联网。·

重点地区淘汰10吨以下燃煤工业锅炉·

一般地区淘汰6吨以下燃煤锅炉结构调整工程治理工业锅炉烟尘治理要求加强监管水

送桃放环节:破碎、配料、粉磨、煅烧、包装、输送、储存、装卸等环节;其中,水漏窑窑尾排放量占全部排放量的50-70%以上,立窑为50%以上,新型

干法为70%。水泥行业颗粒物排放情况标准年号适用范围生产设备除尘技术应用执行标准mg/m320042006.7.1-

2009.12.31

现有生产线水泥窑及窑磨一体机静电及其他1002010年1月1日

以后现有生产

线水泥窑及窑磨一体机静电及其他502005年1月1日

以后新建生产

线水泥窑及窑磨一体机以袋式为主,

部分仍采用静

电50静电收尘器内的放电,为避免爆炸,对通过的气体中CO

浓度有严格的要求。

水泥窑工况不稳定CO

浓度超过限值时,为保证安全,将关掉电收尘直接排

放。为此,水泥窑尾电收尘每年都有数小时至数十小时的直接排放,其粉

尘浓度有每立方米几克甚至几十克,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行排放标准及除尘技术应用状况水泥行业烟粉尘治理要求。水泥窑及窑磨一体机均采用袋式除尘器,水泥企

业破碎机、磨机、包装机、烘干机、烘干磨、煤

磨机、冷却机、水泥仓及其它通风设备均采用高

效除尘器,将颗粒物排放浓度稳定控制在30毫克/立方米以内。安装烟气在线监测装置,与环保部

门污染源排放监控中心联网。

一般控制区2014

年底前完成所有水泥企业除尘技术改造,重点控

制区2013年年底前完成所有水泥企业除尘技术改

造。加强水泥厂和粉磨站颗粒物排放综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水泥行业颗粒物无组织排放,

所有原材料必须密闭贮存,车船、卸料采取有效有效措施防止起尘。结构调整

工程治理

加强管理窑尾为采用布袋除尘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进行除尘技术改造不能满足排放标准

的特种水泥和资源

化利用水泥生产线

进行除尘技术改造水泥行业控制要求所有原材料进行密

闭贮存,加强管理淘汰全部机立窑等

落后生产线其他

20%烧结40%焦化10炼钢15%炼铁15%钢铁行业颗粒物排放情况烧结环节颗粒物排放量较大,其中以烧结机头排放为主钢铁行业颗粒物排放情况设备现行标准

名称适用范围标准值mg/m3新标准适用范围标准值mg/m3烧结(球团

)工业炉窑

大气污染

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1997年1

月1日之前现有150钢铁行业

大气污染

物排放标

准2012年1

月1日-

2014年

12月31日的现有企业80烧结(球团

)1997年1

月1日之

后新建1002012年1

月1日以

后的新建

企业50烧结(球团

)现有企业2015年1

月1日50烧结机除尘技术应用现状从我国现有的烧结(球团)的环保装备来看,电除尘器占68.3%,布袋除尘器占20.7%,两者合计占总数的89.0%。

从技术角度来说,这部分除尘设施,虽有少数超标现象,

但通过强化除尘器的维护与管理是完全应该满足现源限值

要求的,因此,无需增加投资。其余的11%中,多管除尘器占9.8%,水冲激湿式除尘占1.2%。这部分除尘设施,如果以本标准的现源限值来考核,很难达到要求。钢铁行业颗粒物治理要求,现役烧结(球团)设备烧结机头排放浓度不能稳

定控制在50毫克/立方米以下的。进行高效除尘

技术改造。

一般控制区2014年底前完成改造,重点控制区2013年年底前完成。炼焦工序配备地

面站高效除尘系统,积极推广使用干熄焦技术;炼铁出铁口、撇渣器、铁水沟等位置设置密闭收尘罩,并配置袋式除尘器。结构调整

工程治理

加强管理钢铁行业控制要求淘汰钢铁行业土烧结、90平方米及以下烧结机、以及污染严重的铸造冲天炉化铁炼钢、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与电炉所有原材料进行密闭贮存,加强工艺过程无组织排放管理烧结机头除尘技术改

造单段煤气发生炉的生产工艺及设备配备地面除尘站等区玻璃、陶瓷、砖瓦等工业窑炉颗粒物治理、平板玻璃制造业玻璃熔炉颗粒物排放浓度不能稳定在50

毫克/立方米以内,在线镀膜尾气处理系统、配料、碎玻

璃等其他通风设备颗粒物排放浓度不能稳定控制在30毫

克/立方米以内的,进行除尘技术改造。到2013年底前现

有玻璃生产企业必须完成除尘技术升级改造。现有企业以

水煤浆为燃料的辊道窑、隧道窑和梭式窑颗粒物排放浓度

不能稳定达到50毫克/立方米以内,以油、气为燃料的辊

道窑、隧道窑和梭式窑颗粒物排放浓度不能稳定达到30

毫克/立方米以内,必须完成除尘技术升级改造。加大玻

璃、陶瓷、砖瓦等行业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控制力度,做好

生产过程中的密闭和管理工作。主要内容一、规划总体要求二、颗粒物排放控制措施三、工程项目筛选原则四、

重点行业现役源烟粉尘减排量测算方法五、分省分行业现役源减排比例要求水泥行业·未采用袋式除尘器的新型干法水

泥生产线进行除

尘技术改造·不能达到排放标

准要求的特种水

泥和资源化利用

水泥生产线进行除尘技术改造燃煤工业锅炉·所有煤粉炉和沸

腾炉全部进行除

尘技术改造,除

尘效率达到99%

以上·重点地区:20吨

以上层燃炉除尘

效率达不到95%

以上的进行除尘

技术改造·一般地区:35吨

以上层燃炉未采

用电或袋式除尘

技术的进行改造,

除尘效率达到95%以上电力行业·2005年12月31

日之前投产的火电机组全部进行

除尘技术改造·

2006年1月1日之后投产的30万千瓦以下的火电

机组全部进行除

尘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筛选原则(基于2010年污普动态更新数据库)钢铁行业·烧结机头未采用

静电除尘器或袋

式除尘器的钢铁

企业进行除尘技

术改造。主要内容一、规划总体要求二、颗粒物排放控制措施三、工程项目筛选原则四、

重点行业现役源烟粉尘减排量测算方法五

、分省分行业现役源减排比例要求电力行业烟尘减排量测算--

(排放绩效法),电力的烟尘减排量使用排放绩效方法进行核算,计算公式如下:

△E=A*B*(GPSo-GPS₁

),

其中

:。E

为烟尘减排量,单位:万t

;。A为装机规模,单位:万kW;,B

为发电小时,单位:

h;,GPS₀为改造前平均排放绩效,GPS₁

为改造后平均排放绩效,单位:

g/kWh。不同时段发电机组的排放绩效时段平均排放绩效GPS₀(g/kWh)达到新标准后的排放绩效GPS₁(g/kWh)11.410.072和30.590.07水泥行业烟粉尘减排量测算--(排放系数法),实施除尘设备改造工程后,单台水泥窑的颗粒物减排量计算公式为:△E=A*(EF₀-EF₁

),其中:,E为颗粒物减排量,单位:万t;,A

为熟料产量,单位:万t;,EF₀

为改造前排放系数,EF₁

为改造后排放系数,单位:kg/t熟料不同窑炉熟料排放系数窑炉类型改造前除尘设施排放系数(kg/t熟料)改造前

EF₀改造后EF₁新型干法静电除尘器0.2520.126其他窑静电除尘器0.450.15其他窑其他除尘器0.750.15钢铁行业烟粉尘减排量测算,烧结机的颗粒物排放量计算公式如下:△E

=A*V*(C₀-C₁

),其中:,E

为颗粒物减排量,单位:万t;,A

为烧结矿产量,单位:万t;,V

为烟气量,单位:

m³/t烧结矿,C₀为改造前排放浓度,

C₁为改造后排放浓度,单位:

mg/m³不同窑炉熟料排放系数烟气量(m³/t)平均排放浓度(mg/m³)改造前C。改造后C₁350015050燃煤工业锅炉烟尘减排量测算--(排放系数法)。实施除尘技术改造后燃煤工业锅炉的烟尘减排量计算公式如下:△E=M*A*(EF₀-EF₁

),

:。E为颗粒物减排量,单位:万吨;,M

为煤炭消耗量,单位:万吨;,A

为原煤灰分,单位:%,EF₀

为改造前排放系数,EF₁为改造后排放系数,单位:kg/t煤,不同除尘设施燃煤锅炉平均排放系数除尘设施类型排放因子(kg/t煤)改造前单筒、多管及其他除尘0.47湿法除尘0.15改造后电/布袋除尘0.013主要内容一、规划总体要求二、颗粒物排放控制措施三、工程项目筛选原则四、

重点行业现役源烟粉尘减排量测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