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德惠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德惠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德惠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德惠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德惠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吉林省德惠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B.纸张燃烧C.粮食酿醋D.矿石粉碎

2.“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从微观角度分

析,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

①分子的质量很小②分子之间有间隔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④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

A.硫酸钾:K2sCh

B.2个铁离子:2Fe2+

C.3个氧分子:302

D.氧化铝:AhO3

4.下列示意图为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色的小球代表二种不同元素子),发生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

子个数比为

&心

©9

cP名

A.6:5

B.3:2

C.2:1

D.5:1

5.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再称量

C.实验室用CO与Fe2O3反应制取铁时,先通CO,再点燃酒精灯

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水,再缓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

6.下列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C

B.Fe

C.N

D.H

7.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有大量的白烟生成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点燃

8.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CO2+2H2O,则X的化学式是

A.C2H4B.CH4C.C2H2D.C2H5OH

9.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10.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一一红磷燃烧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管只具有导气作用

B.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所称量药品可以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

D.在锥形瓶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防止锥形瓶底部局部受热炸裂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了2个兴趣实验.每次实验时,打开止水夹,均可见C瓶

内的水流入D中,B中有气泡逸出.请完成下列空白.

(1)在A处放置燃烧的蜡烛,B中无色溶液变浑浊,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

被吸入B中的原因是

(2)在A处放置燃烧的蜡烛,若B中盛有紫色石蕊溶液,则变红色,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⑴写出仪器a、b的名称:a;b。

⑵实验室用高铳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的收集装置是E或(填字母序号,

下同).

⑶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的发生装置是o收

集二氧化碳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说明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

(4)已知氨气(NHA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加热氯化镀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

如果实验室加热氯化核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

(5)下图是一同学设计的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备H2,并用排水法收集的装置图,但不够完整,请你帮忙把图补画完

整.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氢氧化钠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化学药品。

(1)制取少量氢氧化钠可以用下面的流程:

菽笄吗生石灰|步骤②熟石灰I舞邑常氢氧化钠

①写出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o

②氢氧化钠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不小心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填序号)。

A硼酸溶液

B3-5%的碳酸氢钠溶液

C稀硫酸

D石灰水

(2)室温下,小雪同学将10%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100g硫酸铜溶液中。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80g时,恰好

完全反应。

①滴加过程中产生的明显现象»

②加氢氧化钠溶液至40g时,溶液里含有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③求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

14.种学家发出警钟称,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温度可能比工业革命之前上升4C以上,要防止这个局面的出现,必

须降低未来几十年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2015年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也达成了这一全球性协议,旨在实现碳中和

——让地球排放的温室气体与其吸纳能力相当。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D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大量增加,以下建议中行之有效

的措施是(填序号)。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c.大量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禁止乱砍乱伐

(2)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输送到水冷的深海中贮藏可以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但科学家担心这样做会增加海水的

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现取含碳酸钙的石灰石25g于烧杯中缓慢加入稀盐酸

(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加入稀盐酸的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于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

要求回答问题:

稀盐酸的质蚩,g

①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一条即可)

②当加入稀盐酸240g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③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小萌将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投入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质

量为108.1g试求:

(1)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g;

(2)石灰石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6.工业上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冶炼生铁。现有4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

求:(1)该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

(2)该矿石能冶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D

【解析】A、食物腐烂有二氧化碳、水等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灰烬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粮食酿醋,有醋酸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矿石粉碎,块状变成粉末状,只有形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

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B

【详解】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选B.

3、B

【详解】A、硫酸钾:K2s04;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2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2Fe3+;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C、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3个氧分子:302;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氧化铝(即三氧化二铝):AUO3;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4、B

【详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2个?与1个,反应产生2个欠,有3个&未参加反应,则反应物质的分子

数=2+1=3,生成物的分子数为2,反应物与生成分子数之比为3:2;

故选:B»

5、A

【详解】A、制取气体时,为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效果,都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品,故A错误;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再称量,否则称量不准确,故B正确;

C、实验室用CO与FezCh反应制取铁时,先通CO,再点燃酒精灯,否则可能引起爆炸,故C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水,再缓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否则浓硫酸溅出伤人,故D正确。故选A。

6、B

【详解】A、是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B、是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符合题意;

C、是氮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D、是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A

【详解】A、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故选项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大量的热,同时有大量的白烟生成;故选项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选项错误;

故选:A»

8、B

占燃

【详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ZOtjCOz+ZH?。,反应

前氧原子个数为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

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H4。故选B。

9、A

【详解】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故A正确;

B、胶头滴管加液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要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滴加,故B不正确;

C、给试管中物质加热时,试管应与水平面成45。角,不能朝向有人的地方,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故C不正确;

D、取用液体时,试管倾斜,试剂瓶瓶口紧挨试管口,瓶塞倒放桌面上,故D不正确。故选A。

10、D

【详解】A.玻璃管具有导气和引燃红磷的作用,故错误;

B.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故错误;

C.被称量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盘,干燥的药品可放在纸片上称量,易潮解的药品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错误;

D.在锥形瓶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防止锥形瓶底部局部受热不均而炸裂,故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CO2+Ca(OH)2===CaCO31+H2OC瓶内的水流入D中,使C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A处气体被吸入B中

CO2+H2O===H2CO3

【解析】A中的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C02+Ca(0H)2==CaCO3I+H20;当打开止水夹时,C瓶内的水流入D中,使C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A处气体就被

吸入B中;

二氧化碳溶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反应方程式为:CO2+H2O===H2CO3O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A,人

12、试管长颈漏斗2KMnO4=K2MnO4+MnO2+O21CCaCO3+2HCl=CaCl2+H2O+CO2T

木条熄灭AD

.=.,UIJ

【详解】(1)仪器名称a试管;b长颈漏斗。

A

(2高镒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镒酸钾、二氧化镒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021;氧气密度

大于空气、难溶于水,收集装置选E或C。

(3)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CaCO,+2HCl=CaCl2+H2O+CO2T.该反应是固液不加

热发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收集二氧化碳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

木条熄灭,说明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

(4)实验室加热氯化核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该反应是固体加热反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氨气(NH*

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收集装置选向下排空气法D。

(5)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备H2时长颈漏斗应该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漏气;排水法收集氢气用图中装置应该短

进长出。装置补充如图。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CaO+H2O=Ca(OH)2A产生蓝色沉淀CuSO4>Na2s。416%。

【详解】(D①步骤②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

②氢氧化钠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不小心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酸性物质,将残留的氢氧化钠

中和掉:

A、硼酸溶液能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且硼酸没有腐蚀性,将残留氢氧化钠反应掉;

B、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且溶液也呈碱性,会加重腐蚀性;

C、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但硫酸本身也有较强的腐蚀性;

D、石灰水不与氢氧化钠反应,且本身也有较强的腐蚀性;故选A;

(2)①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滴加过程中产生的明显现象产生蓝色沉淀;

②加氢氧化钠溶液至40g时,溶液里含有的溶质硫酸铜有剩余,溶液中的溶质为剩余的硫酸铜和生成的硫酸钠;

③设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X

2NaOH+CuSO4=Na2SO4+2H2O

80160

80g?0%lx

80_160

80gxl0%-x

x=16g

]6。

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T*X100%=16%。

【点睛】

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计算,

易错点是,由方程式求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14、(1)AC(2)CO2+H2O=H2CO3(3)产生大量的气泡或固体减少;CaCL和HC1;200g

【详解】(1)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符合题意;

B以人类现有的科学水平还不能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应合理使用矿物燃料,不符合题意;

C大量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禁止乱砍乱伐,可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符合题意。故选AC: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是CO2+H2O=H2CO3;

(3)①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

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产生大量的气泡或固体减少;

②根据关系图可知,加入稀盐酸240g时,盐酸过量,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是CaCL和HC1;

③根据关系图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25g-5g=20g,稀盐酸的质量=188.8g;

设:20g碳酸钙与完全188.8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CO3+2HC1=CaCl2+H2O+CO,T

10044

20gx

10020g、、

-----------x=8.8g;

44x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20g+l88.8g-8.8g=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