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消化液〖答案〗B〖祥解〗细胞外液就是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体内绝大多数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组织液,而血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血浆,淋巴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淋巴。【详析】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B正确。故选B。2.神经纤维某部位受到刺激时,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化情况是()A.①→④ B.②→③ C.④→① D.③→②〖答案〗C〖祥解〗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且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详析】根据分析,当神经元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是外正内负的电位,当受到刺激后,Na+内流,产生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即由④→①。故选C。3.泪腺的活动同时受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但是副交感神经发挥更为核心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副交感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泪腺可构成效应器B.情绪属于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消极情绪积累会产生抑郁C.“伤心流泪”,产生伤心情绪的实际部位是大脑皮层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答案〗B〖祥解〗1、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2、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详析】A、根据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而副交感神经为传出神经,并支配泪腺,A正确;B、情绪不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语言才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错误;C、情绪的产生在大脑皮层,C正确;D、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一般相反,D正确。故选B。4.逃生演练中,某同学做出逃生反应的部分机制如下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感受器X位于人体腿部肌肉内 B.若传入神经受损,听不到警报声C.逃生反应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若传出神经受损,不影响肌肉收缩〖答案〗B〖祥解〗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逃生反应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详析】A、警报声作用于耳朵内的听觉感受器,A错误;B、若传入神经受损,声音传不到神经中枢,则听不到警报声,B正确;C、逃生反应是一种条件反射,有大脑皮层的参与,C错误;D、若传出神经受损,可听到警报声,但肌肉不能收缩,不能做出逃生反应,D错误。故选B。5.小李运动时,不小心摔伤了膝盖,膝盖处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出现“红”的现象是毛细血管破裂,局部红细胞等增多引起的B.由于外力刺激,神经末梢产生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C.出现“肿”的现象是血浆渗透压升高,出现组织水肿引起的D.出现“热”的现象是膝盖处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引起的〖答案〗C〖祥解〗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组成。组织水肿的原因: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毛细淋巴管堵塞,使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加,组织液增加;局部炎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使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加,组织液增加等。【详析】A、出现“红”的现象是毛细血管破裂,血红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局部血红蛋白(呈红色)增多引起的,A正确;B、由于外力刺激,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器)产生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B正确;C、出现“肿”的现象是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流向组织液,导致组织液增多,出现组织水肿引起的,C错误;D、出现“热”的现象是膝盖处细胞代谢加快,物质氧化分解加快,产热量增加引起的,D正确。故选C。6.下列是促胰液素发现过程中的一些实验操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静脉血液→“?”;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A.②中“?”应为“胰腺不分泌胰液”B.①与②对比说明胰腺分泌胰液是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C.①与③形成对照,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减法原理D.斯他林和贝利斯在验证其假设时,设计了“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研磨→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的方案,结果胰腺分泌胰液〖答案〗B〖祥解〗法国学者沃泰默通过实验发现:把稀盐酸注入狗上段小肠肠腔内,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若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则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他进而切除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时,发现这样仍能促进胰液分泌。他对这结果的解释是:这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之所以说它顽固,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详析】A、促胰液素促进胰腺分泌胰液,所以②中“?”应为“胰腺不分泌胰液”,A正确;B、实验②中,稀盐酸被注入静脉血液后,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胰腺处,而此时胰腺并不能分泌胰液,这与①对比,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并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B错误;C、①与③形成对照,自变量是是否去除神经,③小肠肠腔去除了神经,由此可知①与③形成对照,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减法原理,C正确;D、斯他林和贝利斯在验证其假设时,他们把狗的一段小肠剪下,刮下黏膜,将黏膜与稀盐酸混合加砂子磨碎,制成提取液。将提取液注射到同条狗的静脉中,即设计了“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研磨→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的方案,结果胰腺分泌胰液,D正确。故选B。7.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进行的。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以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异常会影响机体机能。下表是两位患者医院验血报告单的部分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检测项目甲患者乙患者正常值T34.1ng/dL345.1ng/dL10~200ng/dLT42.8μg/dL15.8μg/dL5.5~12μg/dLTSH22.7μIU/mL0.1μIU/mL0.2~7.0μIU/mL注:T3和T4均反映甲状腺激素水平,TSH反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A.甲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浓度较低会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甲患者可通过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缓解病症C.乙患者可能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D.乙患者可通过注射促甲状腺激素缓解病症〖答案〗C〖祥解〗甲状腺激素调节过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详析】A、由图表可知,甲患者体中T3和T4低于正常值,TSH高于正常值,即甲状腺激素TH水平低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可能为甲减患者,当TH过多能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TSH以及TRH的分泌,当TH少时减弱或解除这种抑制,但不能起到促进TSH和TRH的分泌,A错误;B、甲患者体内TSH水平已经高于正常值而TH水平低,说明是甲状腺出现了问题,注射TRH只会让TSH进一步升高,而对TH没有帮助,应该直接补充TH,B错误;C、乙患者体中T3和T4高于正常值,TSH低于正常值,有可能是甲亢患者,C正确;D、乙患者本身TH已经高于正常值,再注射TSH只会让TH更高,应该减少作为TH原料的碘的摄入,减少合成TH,D错误。故选C。8.人体中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胰岛B细胞,导致体内胰岛素含量过低,从而患糖尿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患者体内细胞毒性T细胞可由骨髓中的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B.患者体内,胰高血糖素的含量较正常值偏低C.该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同属于自身免疫防御功能过强引起的疾病D.患病早期,使用抑制T细胞增殖的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病〖答案〗A〖祥解〗自身免疫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导致患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就是这一类病。【详析】A、患者体内辅助性性T细胞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迁移到胸腺中发育成熟,而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由辅助性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因此细胞毒性T细胞可由胸腺中的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A错误;B、由于胰岛B细胞被攻击,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低,故血糖水平偏高,因此胰高血糖素的含量较正常值偏低,B正确;C、题中显示,人体中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胰岛B细胞,导致体内胰岛素含量过低,从而患糖尿病,可见该病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而引起的病变,该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同属于自身免疫防卫功能过强引起的疾病,C正确;D、患病早期,使用抑制T细胞增殖的药物可减少细胞毒性T细胞的产生,进而减少了胰岛B细胞被攻击的机会,故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病,D正确。故选A。9.从未接触过新冠病毒的人首次注射新冠疫苗,最先进入的内环境以及识别它的细胞分别是()A.血浆辅助性T细胞、树突状细胞B.淋巴浆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组织液B细胞、树突状细胞D.组织液记忆B细胞、记忆T细胞〖答案〗C〖祥解〗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组成,血浆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也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形成血浆,组织液还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详析】注射疫苗时没有直接注射到血管中,而是通过肌肉进入人体,此时细胞所处内环境为组织液,故首次注射的疫苗,最先进入的内环境为组织液,然后疫苗作为抗原可被B细胞、树突状细胞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即能被B细胞、树突状细胞识别,由于首次注射抗原,因而不存在记忆细胞识别抗原的情况,且抗原没有进入细胞,因此不存在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即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白细胞介素-13(IL-13)是由T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细胞因子,可经脑脊液的运输作用于脑部神经细胞。已知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抑制IL-13的分泌,下丘脑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机制与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机制相同。下列关于IL-13的叙述,正确的是()A.IL-13、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B.IL-13经脑脊液定向运输至脑部神经细胞C.垂体受损的个体IL-13分泌量减少D.IL-13发挥作用时与受体直接接触〖答案〗D〖祥解〗由题意可知,白细胞介素-13(IL-13)是由T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细胞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这种调节方式为分级调节。【详析】A、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A错误;B、根据IL-13可经脑脊液的运输作用于脑部神经细胞,可推测其经过体液运输,不是定向运输,B错误;C、根据题意,垂体受损的个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导致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而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抑制IL-13的分泌,故垂体受损的个体IL-13分泌量增多,C错误;D、IL-13是细胞因子,属于生物体内的信号分子发挥作用时与受体直接接触,D正确。故选D。11.在催熟柿子的密封塑料袋中放几个熟苹果,主要原因是苹果能产生()A.脱落酸 B.乙烯 C.赤霉素 D.生长素〖答案〗B〖祥解〗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1)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3)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4)乙烯促进果实成熟;(5)生长素最明显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但对茎、芽、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因浓度而异,即生长素具有两重性。【详析】A、脱落酸的功能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不能促进果实成熟,A错误;B、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B正确;C、赤霉素能促进果实发育,但不能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D、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不能促进果实的成熟,D错误。故选B。12.某实验小组开展了探究吲哚乙酸(IAA)对月季插条生根作用的活动,结果如图。分析正确的是()A.所用插条要带有较多的芽和叶B.实验结果可以证明IAA具有两重性C.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10-8mol/LD.每组中的插条数量越多效果就越好〖答案〗B〖祥解〗由题图可知,该实验的目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IAA)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该实验应遵循对照原则,设置一组空白对照,即用蒸馏水处理月季插条,与之对照来观察一系列浓度梯度IAA的生理作用。【详析】A、插条若带较多的叶会增加蒸腾作用,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A错误;B、IAA浓度在0~10-6mol/L时,促进扦插枝条生根;IAA浓度大于10-6mol/L时,抑制扦插枝条生根,由此也可以说明IA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正确;C、本实验设置的浓度梯度较大,不能说明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佳蔡乙酸浓度一定为10-8mol/L,应该在10-9mol/L~10-7mol/L之间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一步探究,C错误;D、每组中插条的数量属于无关变量,不能低于3个,每组的插条数要相同,但并不是越多越好,D错误;故选B。13.在水稻花期,分别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利(释放乙烯)。成熟期测定单位面积水稻产量和成熟度,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处理浓度每穗粒数(个)千粒重(g)产量(kg)成熟粒率(%)对照11525766180生长素5pp霉素30pp烯利20ppm11026749987A.三种处理中5ppm生长素促进水稻增产的综合效果最好B.20ppm乙烯利处理可以促进水稻籽粒的成熟C.30ppm赤霉素可使水稻籽粒增重,从而提高产量D.此例中生长素与乙烯调节籽粒成熟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答案〗D〖祥解〗分析题干信息和题表,该实验自变量是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因变量是每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和成熟粒率。与对照组相比,三种处理组均能能增加每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和成熟粒率,其中5ppm生长素处理组的每穗粒数、产量和成熟粒率均最大;30ppm赤霉素处理组千粒重最大。【详析】A、表中信息显示,5ppm生长素处理组的每穗粒数、产量和成熟粒率均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实验组,仅千粒重略低于30ppm赤霉素处理组,据此可知5ppm生长素促进水稻增产的综合效果最好,A正确;B、与对照组相比,20ppm乙烯利处理组的成熟粒率较高;20ppm乙烯利可释放乙烯,而乙烯可以促进水稻籽粒的成熟,B正确;C、与对照组相比,30ppm赤霉素处理组的水稻千粒重和产量均较高,且三种处理中30ppm赤霉素处理组的水稻千粒重最高,说明30ppm赤霉素可使水稻籽粒增重,从而提高产量,C正确;D、根据表格的信息无法判断二者调节籽粒成熟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D错误;故选D。14.下列实例最能体现光参与的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是()A.树木一圈一圈规则的年轮B.大田的白菜到次年才开花C.荷花夏天开放,菊花秋天开放D.大树顶芽生长快侧芽生长慢〖答案〗C〖祥解〗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如光、温度、重力等。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详析】A、树木年轮主要是由于不同季节温度不同形成的,A错误;B、大白菜开花是低温春化作用诱导,B错误;C、荷花、菊花在不同季节开花是光周期的诱导,C正确;D、大树的顶端优势是生长素积累在侧芽所致,生长素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是极性运输,D错误。故选C。15.下列种群特征中能够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是()A.性别比例 B.出生率和死亡率C.年龄组成 D.迁入率和迁出率〖答案〗C〖祥解〗种群特征包括空间特征和数量特征,空间特征有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均匀分布;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大小,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详析】A、性别比例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不能作为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指标,A错误;BD、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大小,不能作为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指标,BD错误;C、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可以作为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指标,C错误。故选C。16.在某农田中,第一次捕获田鼠52只,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田鼠35只,其中无标记的21只。估算该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是()A.31只 B.14只 C.130只 D.87只〖答案〗C〖祥解〗标记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记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为m,则N:M=n:m。【详析】标记重捕法计算种群密度的公式为:种群中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标记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中标记数,种群中个体数=(52×35)÷(35-21)=130只,ABD错误,C正确。故选C。17.将小球藻在光照下培养,以探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振荡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增大培养液中的溶氧量B.取等量藻液滴加到血细胞计数板上,盖好盖玻片,稍待片刻后再计数C.若一个小格内小球藻过多,应稀释到每小格1~2个再计数D.为了分析小球藻种群数量变化总趋势,需连续统计多天的数据〖答案〗D〖祥解〗小球藻可进行光合作用,振荡培养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培养液中的溶二氧化碳量。操作过程中,应先盖上盖玻片,将藻液滴加到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计数室。【详析】A、振荡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加速二氧化碳溶解于培养液中,增大培养液中的溶二氧化碳量,A错误;B、在血细胞计数板上,盖好盖玻片,取等量藻液滴加到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稍待片刻后再计数,B错误;C、若一个小格内小球藻过多,应进行稀释,一般稀释到每小格4~5个左右较为合适,C错误;D、为了分析小球藻种群数量变化总趋势,需连续统计多天的数据,D正确。故选D。18.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种群的数量保持稳定不变B.天敌对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起作用C.食物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之一D.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相等〖答案〗A〖祥解〗1、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形增长曲线。2、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详析】A、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BC、K值的大小变化与资源如食物、空间和其他生物如天敌制约有关,B、C正确;D、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几乎为0,所以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D正确。故选A。19.在种群“S”型增长的数学模型中,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下列条件中种群的K值增加的是()A.地面进行硬化后的家鼠 B.气候变干旱后的东亚飞蝗C.寒冷季节到来时的蚊类昆虫 D.干旱环境中的大熊猫〖答案〗B〖祥解〗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环境恶化时,K值会减小。【详析】A、地面硬化后,家鼠栖息地减少,其环境容纳量减少,A错误;B、东亚飞蝗会在干旱环境中大量产卵繁殖,其环境容纳量增加,B正确;C、寒冷季节到来时,气温降低,蚊类昆虫一般会全部死亡,环境容纳量减少,C错误;D、干旱会导致竹子大量死亡,造成大熊猫的食物短缺,所以干旱环境中的大熊猫环境容纳量减少,D错误。故选B。20.帝企鹅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及周边岛屿,以鱼虾为食。南极海冰融化将给帝企鹅幼鸟带来“灭顶之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南极所有帝企鹅幼鸟构成一个种群 B.帝企鹅与鱼虾之间的营养关系为捕食C.种群密度是帝企鹅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D.南极海冰融化可导致帝企鹅年龄结构变为衰退型〖答案〗A〖祥解〗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的。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结构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详析】A、南极所有帝企鹅幼鸟不是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不能构成一个种群,A错误;B、帝企鹅以鱼虾为食,二者之间的营养关系为捕食,B正确;C、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帝企鹅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正确;D、南极海冰融化将给帝企鹅幼鸟带来“灭顶之灾”,南极海冰融化可导致帝企鹅年龄结构变为衰退型,D正确。故选A。21.某生物群落中的植物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还生长着少量的灌木,没有乔木。其中有两种植食性动物A、B及肉食性动物C,C以A为食,它们的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准确的是()A.该群落属于草原生物群落类型 B.群落中没有乔木,可能原因是乔木不耐旱C.植食性动物A、B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 D.A种群数量产生波动是因为C的捕食作用〖答案〗D〖祥解〗某生物群落中的植物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还生长着少量的灌木,没有乔木,说明该生物群落为草原生物群落。【详析】A、该群落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还生长着少量的灌木,没有乔木,属于草原生物群落类型,A正确;B、群落中没有乔木,可能原因是草原生物群落缺水,乔木不耐旱,不能在该生物群落生存,B正确;C、A、B属于植食性动物,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C正确;D、A种群数量产生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C的捕食作用、B数量增多引起的竞争压力等,D错误。故选D。22.关于弃耕农田和裸岩上的演替,说法正确的是()A.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B.裸岩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C.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D.这两种演替过程完全相同〖答案〗C〖祥解〗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析】AC、弃耕农田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在这种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A错误,C正确;B、裸岩上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在这样的地方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B错误;D、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裸岩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这两种演替过程不完全相同,D错误。故选C2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水库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构成一个群落B.区别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C.群落中各种生物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D.捕食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答案〗A〖祥解〗群落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生物;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种群在空间上分布具有垂直分层的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不同地段上由于土壤湿度、盐碱度不同、光照强度的差异及其他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的生物不同,即使是同一生物,不同地段的种群密度也不同。【详析】A、群落包括一个地方的全部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A错误;B、区别两个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丰富度即物种组成,B正确;C、群落中不同种群间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在种群数量上相互抑制,C正确;D、捕食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进行的研究,研究不同的物种之间的关系,D正确。故选A24.在群落演替中,木本植物能代替草本植物是由于什么主要因素影响()A.水 B.光照 C.温度 D.无机盐〖答案〗B〖祥解〗裸岩上群落演替过程中先驱物种是地衣,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有机物,这为其他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岩石分解,土层加厚;草本阶段各种昆虫和小动物开始进入到这个地区,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有机物越来越丰富,土壤的透气性越来越好;灌木阶段和森林阶段使得群落结构变得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详析】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由于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高,所以在竞争阳光中处于优势,最终能取代草本植物成为优势种。B正确。故选B。25.某弃耕农田中的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年份14152540乔木0001423灌木0341219草本植物2827263034总计2830305676A.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改变B.某种乔木的生态位包括其与其他物种的关系C.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D.物种丰富度呈“S”形增长〖答案〗D〖祥解〗分析题中弃耕农田中不同年份不同植物的种类变化情况可知,乔木和灌木都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但灌木比乔木先出现;草本植物种类从少到多;这说明该弃耕农田中生物群落在不断演替,其演替顺序是草本阶段到灌木阶段,再到乔木阶段。物种丰富度由少到多,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和功能相应由简单变为复杂。【详析】A、群落在不断演替的过程中其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发生改变,A正确;B、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某种乔木的生态位包括其与其他物种的关系,B正确;C、由于弃耕农田中保留了基本土壤,甚至部分种子或繁殖体,所以在此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C正确;D、从表格中统计年份分析,其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不呈“S”形增长,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道题,共50分)26.回答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特征的问题。(1)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__________某同学在对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得到该植物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在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_________个。(2)下图为一种生物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示意图,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图中的A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性别比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样方法②.8(2)人口密度越来越大(3)降低出生率,减小害虫的种群密度〖祥解〗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常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图中A为增长型,B为稳定型,C为衰退型。(1)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样方法。在计数时,应对样方内的个体和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上的个体进行计数,所以记录图中的数据为8个。(2)由题图可知,图A类型生殖后期个体较少,生殖前期个体较多,70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图中的A相似是增长型,增长型种群的种群密度会逐渐增大,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人口密度越来越大。(3)农业生产中,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可干扰害虫交尾,降低出生率,减小害虫的种群密度。27.人乳头瘤病毒(HPV)为DNA病毒,已知的亚型有100多种,分低危型和高危型。子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持续感染所致,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图1是HPV入侵机体后,机体作出的部分免疫应答示意图,据图回答:(1)HPV在免疫学上被称作__________(2)图1中甲是__________细胞,图1所示过程称为___免疫,不能清除HPV。(3)若要完全清除HPV,还需要体液免疫参与,过程如图2。即大多数抗原经过[A]抗原呈递细胞的摄取、加工处理,将其内部隐蔽的抗原暴露出来,然后呈递给[B]_________,抗原还可直接刺激[C]___________,[C]受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E]__________,浆细胞能产生物质[F]__________。〖答案〗(1)抗原(2)①.细胞毒性T②.细胞(3)①.辅助性T细胞②.B细胞③.记忆B细胞④.抗体〖祥解〗人体免疫系统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主要依靠B淋巴细胞,细胞免疫主要依靠T淋巴细胞。(1)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免疫学上作为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2)图1中甲是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不能清除抗原(HPV)属于细胞免疫。(3)结合图2和体液免疫过程分析:大多数抗原经过A抗原呈递细胞的摄取、处理,将其内部隐藏的抗原暴露出来,呈递给B辅助性T细胞,少数抗原还可以直接刺激CB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E记忆B细胞,其中浆细胞能合成分泌F抗体,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达到消灭病原体的目的。28.一般来说,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两种,下图是正在传递信号的突触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细胞X在发生兴奋后,兴奋沿着轴突传导至轴突末梢时,轴突末梢对Ca2+的通透性增大,__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向结构①靠近,并由①处释放,①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图中结构①释放的物质可以促进Cl-进入细胞,则会引起下一个神经细胞产生___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3)神经递质作用完的去路是被②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中的神经递质降解酶降解,二是被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蛋白回收。多巴胺是一种能传递愉悦感的神经递质,可卡因会使多巴胺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功能。吸食可卡因后,②中的多巴胺含量_________,长期的刺激会使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_________,机体神经活动受到影响,必须服用可卡因来维持,造成“上瘾”。〖答案〗(1)①.突触小泡②.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2)抑制(3)①.突触间隙②.增多③.减少〖祥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1)传导至轴突末梢时,轴突末梢对Ca2+的通透性增大,Ca2+内流,引发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与它融合,同时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前膜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2)若引起突触后膜发生Cl-(阴离子)内流,则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3)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功能,于是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含量增多,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29.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调节网络调控的。图1表示三种植物激素及2,4-D的相互作用模型,其中①②③表示植物激素。回答下列问题。(1)激素①________和细胞分裂素能够协调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2)激素②、③表示赤霉素和脱落酸,其中表示脱落酸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3)植物体一些新生的嫩叶经常会遇到被其他叶片部分遮挡的情况。研究发现光照会引起植物细胞内生长素含量减少,一个叶片左、右两部分的叶肉细胞输出的生长素会分别沿着该侧的叶柄细胞向下运输(如图2所示)。据此推测,图中被遮挡嫩叶叶柄生长状态发生的变化是向____________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过程能否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_______________。〖答案〗(1)生长素(2)③(3)①.右侧弯曲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4851-2024建筑材料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 2025版互联网平台开发合同中知识产权许可与保密条款规定3篇
- 2025版xxx知识产权转让合同补充协议3篇
- 幼儿园放学接送须知
- 污水处理厂防水防腐施工合同
- 学校化粪池设施安装合同
- 超市实习生招聘协议书
- 房地产开发招投标资格预审政策
- 2025年篮球场体育器材专业维护与升级施工合同3篇
- 2025版机械设备购销居间服务合同范本正规范本3篇
- 电厂应急物资培训
- 2025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陕西版)
- 2024年国家基本药物考核试题及答案
- 吊装起重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 行政人员的培训
- 整式 课件教学课件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24修订)解读
- GB/T 30819-2024机器人用谐波齿轮减速器
- 儿童涂色画空白填色图(100张文本打印版)
- 2024版合同及信息管理方案
- 中医基础理论之八纲辨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