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烟台莱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
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
1.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积极贡献。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积极植树造林
B.填埋废旧电池,减少环境污染
C.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D.生产生活废水达标处理后再排放
2.在化学发展的长河中,凝结了许多人的辛勤劳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卢瑟福发现电子B.门捷列夫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C.拉瓦锡发现酸碱指示剂D.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获诺贝尔奖
3.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然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需节约
B.天然水中加入明矶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沉降
C.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既含有化学变化又含有物理变化
D.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
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D.读液体体积冬-一
5.冬季是感冒的周发季节。速效感冒冲剂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对乙酰氨基酚(C8H9NO2),
有关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乙酰氨基酚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B.一个对乙酰氨基酚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C.对乙酰氨基酚分子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是8:9:1:2
D.对乙酰氨基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6.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有关下列几种化学符号说法正确的是
①2cCh②K2c。3③N④SO;⑤
A.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①②B.③表示一个氮分子
C.⑤表示的是一种离子D.④表示每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
电荷
7.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该溶液的过程
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B.②中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0g
C.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8.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图I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
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氧
气
体
积
分
数
熄火
/%
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B.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试卷第2页,共10页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84%
9.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对下列家务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项II化学知识
A将霉变的大米多次淘洗后熬粥煮粥时黄曲霉素被破坏失去毒性
B用洗洁精清洗碗筷洗洁精能使油脂乳化为小液滴
C洗净的衣服放到太阳下晾晒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用白醋清洗暖瓶内胆水垢水垢成分能和白醋反应
A.AB.BC.CD.D
.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0溶
解
度
总
A.0℃时,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NH4cl中含有少量NaCl,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H4cl
C.20℃时:NaHCCh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NH4cl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
D.20℃时,将9.6gNaHCO3加入到90.4g水中,可得到100g饱和溶液
二、多选题
11.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健康B.化学与安全C.化学与生活D.化学与环境
①食用蔬菜、水果可①小苏打是发酵粉的①大量使用化石
①可燃性气体点
以补充维生素主要成分之一燃料可能导致酸
燃前要验纯
②蛋白质是人体生命②酒精、高温能使细菌雨
②室内发生火灾
活动的主要供能物病毒的蛋白质结构破②升级油品品质
时,迅速打开门窗
质。坏减少有害气体排
放
A.AB.BC.CD.D
三、单选题
1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酸雨的pH<7,则pH<7的降雨一定是酸雨
B.阴离子带负电荷,则带负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C.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则食物的腐烂过程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D.活泼金属能和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和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四、多选题
13.我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反应微
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O氢原子
•碳原子
O氧原子
A.反应后碳元素化合价降低B.反应前后共有三种氧化物
C.丙物质由8个原子构成D.反应中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2:1
五、单选题
14.合理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方法是化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除去KC1溶液中的K2c。3加入适量的Ca(NO3)2溶液,过滤
B除去CO2气体中的水蒸气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鉴别羊毛纤维和涤纶分别点燃,闻气味
D检验土豆中含有淀粉滴加碘酒,观察颜色变化
A.AB.BC.CD.D
1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试卷第4页,共10页
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
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D.向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六、填空题
16.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3年新年前夕,习近平主席发表的新年贺词中指出,“面
对全球粮食危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
⑴富硒小麦、富硒大米等深受人们喜爱,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填“常量”或“微量”)
元素
(2)守住良田沃土,保障粮食安全。
①土壤酸化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要改良酸化土壤,可选用的物质为。
A.KNO3B.熟石灰C.稀硫酸
②化肥和农药对农业增产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镂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用
B.磷酸二氢铉(NH4H2Po。属于复合肥料
C.为增加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③碳酸氮铉(NH4HCO3)需密封保存于阴凉处,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3)科技创新,开辟产粮新路径。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
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醇(CHQH)和水,再经过较复杂的变化将甲醇转化为淀粉。
该过程中生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17.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顺利入驻中国空间站,形成目前“三舱三船
组合体”最大构型。6名航天员在轨生活需依靠空间站的电解制氧、二氧化碳去除、尿
处理等再生生保功能。如图为核心舱环控生保半封闭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请分析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冷凝水收集系统和尿处理系统使呼出的气体和尿液中的水分得到重新利用。从微观上
看,水蒸气和液态水的区别是不同。
A.分子排列方式B.分子间隔C.分子大小D.分子运动速率
(2)水电解系统制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水净化系统得到的饮用水为软水。生活中常用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4)二氧化碳收集系统分子筛表面布满孔穴,结构类似于活性炭,具有作用。
(5)二氧化碳去除系统在温度570-580K和钉作催化剂的作用下便可生成水和M(M是最
简单的有机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6)九阳太空厨房磨制的一杯杯热豆浆让300公里的穹宇之上有了烟火的味道,热豆浆可
以为宇航员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水和。
18.金属材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古代冶金技术彰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
智慧。
(1)战国《韩非子。内储说上》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金在自然界中主要
以(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湿法炼铜'’的方法:"熬胆矶铁金,久之亦化
为铜”。即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则可得到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
试卷第6页,共10页
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介绍了“火法炼锌”的方法:把炉甘石(ZnCCh)
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如下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馔红”,”冷定毁罐取出
①炉甘石(ZnCCh)加入锌罐之前,先将其粉碎的目的是.
②反应区中,炉甘石(ZnCCh)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锌和另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
学式是
③反应区中,煤炭中的碳与氧化锌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④必须“冷定”(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毁罐”取锌,请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19.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我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的目标。如图是“碳中和'’部分过程示意图。
燃烧生物固碳
化石燃料co碳
2中
和化学固碳
氢能源HO
2物理固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CO2含量的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效应增强,使全球气候变暖。
(2)生物固碳: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C6Hl2。6)和氧气。反应的化学
反方程式为。
(3)化学固碳:以CO2和NH3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是实现“碳中和”范例之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4)减少CO?排放:我国科学家研究的一种储氢、释纸材料为A1%,其中释放氢能原理
是利用Al%与H20发生反应生成A1(OH)3和H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为了控制大气中CO2的含量相对稳定,下列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是。
A.积极开展绿化国土的行动,建立绿色家园
B.提高煤炭产量,增加火力发电在电力生产中的比例
C.鼓励使用电动汽车,加快充电桩的配套设施建设
D.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
七、实验题
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若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
择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3)比较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用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方法,两者的共同点是(填数字
序号)。
①发生装置相同D②都可用二氧化铳做催化剂③完全反应后剩余的固体成分相同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若要控制液体滴加速率,应选择的发生
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5)利用G装置可以进行许多实验,若气体从m管通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
数字序号)。
①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②G中盛浓硫酸,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
八、科学探究题
21.学习复分解反应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稀盐酸、
CaCCh粉末、Na2s04溶液、BaCL溶液之间的反应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试卷第8页,共10页
稀盐酸稀盐酸Bad2溶液
-:_NaSOg_CaCO
2423<:_Na2SO4
:r溶液;粉末:r溶液
①②③
(1)大家一致认为试管①中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理由是
(2)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将试管③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Na2so4;猜想三: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BaC12猜想_________不成
无明显现象
.立.
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
步骤二: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猜想三成立
成
【拓展】依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步骤二中除可用稀硫酸外,还可选用
(填字母序号)也能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
a.碳酸钠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稀盐酸
22.以聚乳酸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一种餐具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
化碳和水。学习小组对这种餐具组成元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种餐具的组成元素是什么?
【提出猜想】
(1)猜想1:这种餐具由碳、氢元素组成,猜想2:这种餐具由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硫酸铜粉末吸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实验验证】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7.2g餐具碎片,按图连接各仪器(夹持装置已略
去),开始实验(假设每个装置里的反应都能充分进行)。
会双氧气餐具碎片
氮气一T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然土块销售合同范本
- 营养餐合同范本
- MAY0132-生命科学试剂-MCE
- FGFR1-inhibitor-13-生命科学试剂-MCE
- DIM-C-pPhtBu-生命科学试剂-MCE
- 2-3-4-Tri-O-acetyl-β-D-glucuronide-methyl-ester-β-D-Glucopyranuronic-acid-methyl-ester-2-3-4-triacetate-生命科学试剂-MCE
- 科技引领下的绿色建筑材料在停车场的创新应用
- 社交媒体中的信息甄别方法
- 科技型企业管理的创新路径与实践
- 电子商务平台客户服务优化策略
- 年产60万吨掺混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立项
- 2025年江苏省中职《英语》学业水平考试高频必练考试题库400题(含答案)
- 2025年济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高三一模“生存与强弱关系思辨”审题立意及范文
- 2025年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茂名市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测试(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
-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电子商务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3)》解读课件
- 全套教学课件《工程伦理学》
- 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4)电子表格版
- 清华大学考生自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