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语(选读)》练习七:求诸己_第1页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练习七:求诸己_第2页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练习七:求诸己_第3页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练习七:求诸己_第4页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练习七:求诸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求诸己

内容感知:

本课节选的几章语录,主要写《论语》中对个人修养的论述。论述主要围绕个人“进德”

“修业”两方面内容,从严格要求自己、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确立目标、脚踏实地、珍惜

时间、言行一致、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孔子认为,人要有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能力。他非常强调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作用,重

视内因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在他建构思想体系和实施文化传播与文化教化时,是把个体自

我作为重要因子进行考虑的,将“修己”看成是成“仁”行“礼”遵“道”的关键。孔子特

别强调个体的自律,主张并施行自律教化。其内容包括对普通民众和统治者的自律教化。对

统治者来说,欲想治理好国家,处理好君臣、君民等关系,实现社会稳定,就必须首先自我

修炼。对广大民众来说,个体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仁”行“礼”遵“道”最有效、

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闻义不能徒徙:迁移,移向

B.逝者如斯夫!不畲昼夜舍:停止。

C.四十、五十而无用焉闻:听到,听说。

D.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过:超过。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A.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B.吾得其事之

C.左右欲刃相如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修己以安人

A.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B.皆以美于徐公

C.?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4、下列句子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可使与宾客言也,(宾客)不知其仁也

B.巫马期以告(昭公)

C.(君子)过也,人皆见之

D.孔子退,(孔子)揖巫马期而进之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8题。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

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日:“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

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5.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可使治其师也赋:赋税。

B.百乘之枣家:大夫的封地。

C.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说:称赞。

D.君子亦算乎党:结党。

6.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臣用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B.不知塞仁也

而予亦悔甚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可使与宾客言也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D.君顶知礼,孰不知礼

夫诸侯W骄人则失其国

7.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名望,有没有官职,都是无关紧要的,关键是要有学识,有修养,

有才能,能够胜任各种工作。这说明孔子在人生追求中重真才实学而淡泊名利。

B.孔子对自己的三个学生进行评价时,认为他们有的可以管理军事,有的可以管理内政,有

的可以办理外交。他们虽然各有自己的专长,但所有这些专长都必须服务于礼制、德治的政

治需要,必须以具备仁德情操为前提。

C.冉求对于学习孔子所讲授的理论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感

到非常吃力。但孔子认为,冉求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难情绪作怪,所以对他

提出批评。

D.鲁昭公娶同姓女为夫人,违反了礼的规定,而孔子却说他懂礼。这是孔子在“为尊者讳”。

孔子以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为最高原则,所以他自身出现了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他又

不得不自嘲似地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事实上,他已经承认偏袒鲁昭公是自己

的过错,只是无法解决这个矛盾而已.

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2)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燕喜亭记

韩愈

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间,

上高而望,得异处焉。斩茅而嘉树列,发石而清泉激,辇粪壤,燔翳®,却立而视之。出

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建者为池,而缺者为洞,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自是弘中

与二人者,晨往而夕归焉,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既成,愈请名之。其丘曰“俟德之丘”,

蔽于古而显于今,有俟之道也。其石谷曰“谦受之谷”,瀑曰"振鹭②之瀑”,谷言德,瀑言

容也。其土谷曰"黄金之谷”,瀑日"秩秩③之瀑”,谷言容,瀑言德也。洞曰"寒居之洞”,

志其入时也。池曰“君子之池”,虚以钟其美,盈以出其恶也。泉之源曰“天泽之泉”,出高

而施下也。合而名之以屋,曰"燕喜之亭”,取《诗》所谓“鲁侯燕喜④”者颂也。于是州民

之老,闻而相与观焉,曰:"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然而无与燕喜者比。经营于其侧者,相接

也,而莫值其地。凡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乎?”

弘中自吏部贬秩而来,次其道途所经:自蓝田入商洛,涉浙湍,临汉水,升叽首,以

望方城,出荆门,下泯江,过洞庭,上湘水,行衡山之下,由郴逾岭。猿犹所家,鱼龙所宫,

极幽遐瑰诡之观,宜其于山水饮闻矽而厌见也。今其意乃若不足。传曰:“智者乐水,仁者乐

山。”弘中之德,与其所好,可谓协矣。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⑥于天朝也

不远矣。遂刻石以记。

【注】①翳:遮挡阳光的枯树。,枯死的树。②振鹭:白鹭展翅飞翔。③秩秩:

秩序井然的样子。④鲁侯燕喜:出自《诗经•鲁颂•宫》,原为赞美鲁僖公家庭和美、国家强

盛、健康长寿。在此也取祝福的意思。⑤饮闻:听到很多了。铁,饱足。⑥羽:出自《易经

•渐卦》,意思是身处高位却不被官职所累。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源游:交游

B.发:石而清泉激发:发现

C.次其道途所经次:依次罗列

D.智者乐水乐:喜欢,喜好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却立加视之②晨往顶夕忘归焉

B.①愈请名书②俟德之丘

C.①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②虚以钟其美

D.①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②今其意乃若不足

11.对韩愈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描绘燕喜亭及其周围山水景物之美,借以抒发对大好河山的热爱。

B.描绘燕喜亭及其周围山水景物之美,称赞了开发这一景区的王仲舒。

C.表面看来是在描绘山水,实质上是在宣扬儒家主张的道德观点。

D.借此赞美王仲舒的行为品德,表示对他的前程怀有希望和信心。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

(2)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建者为池,而缺者为洞,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

(3)经营于其侧者,相接也,而莫值其地。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孔子思想与文化全球化

①孔子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不可否认孔子的思想和实践对他以后的中国

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是构成“文化全球化”的重要因子。继

承和弘扬孔子的思想文化,有利于促进文化全球化实质性发展。

②文化的全球化问题始终伴随着文化的民族性与全球化的矛盾,对人们的有关认识加以

反思,说明了均质化的文化全球化是个文化乌托邦的地球村,是世界文化的灾难。沟通和对

话,“和而不同”才应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事实证明,无论是被列为文化均质化例证的大

众文化,还是文化民族性的坚固“堡垒”语言,都在全球化与民族化两方面此长彼进。孔子思

想文化的辐射效应就是此方面的典型。

③有一个现象令人关注。孔子学院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平台和汉语国际推广的载体,在

短短的几年间便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令人欣慰的同时,也的确令人深思。自19世纪西方

文化逐渐成为主导全球的文化以来,“西学东渐''以压倒性优势历经两个世纪而不衰。21世

纪以来,非常有趣的是,在以西方文化为主流语境的全球化时代,竟然出现了遍布全球的孔

子学院,而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其原因何在?

④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具

有普适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仁、和”,这种思想,在儒、释、道、医、易各家的诸

多典籍中随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在追求“和''的同时,也讲究“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夫和言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

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这即是认为“和而不同”是万物生长、发

育的法则和规律。

⑤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即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而不同''对人类社会而言,倡导的正

是承认差异、多元共处和相互依存。这种价值观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而且也愈发为人类

社会所接纳,成为世界性的价值标准。联合国已将孔子定为人类十大思想家之首,其“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成为当今世界人权的基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孔子思想、中国

情怀,需要把中国核心文化介绍给世界。

⑥毋庸讳言,文化全球化意味着文化的同质化或趋同化。同时,文化全球化也意味着文

化的殖民化,必须予以谨慎对待与警惕。但文化全球化更意味着文化的高度互动、相关化。

不同文化在全球范围的展观、碰撞,强调文化表现领域的全球性,在审视和探究的意义上,

文化全球化应是一种兼具同质化和民间质性的过程与现象。

⑦人类文明是多元化的文明,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同体。就文化层面而言,全球化显然

不是单一价值体系的西方文化,而是世界不民民族的文明互动融合呈现出来的一种态势。因

此,“孔子全球化”的根本意义就在于:认识文化传统,坚守民族本位,不断反思质疑,发展

开放交流,在主动参与世界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中与其他文化共建人类文化。(本文有删改)

13.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孔子全球化”原因的一项是........()

A.孔子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代表了中国文化

的精髓,具有普适价值。

B.孔子“和而不同”的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而且也愈发为人类社会所接纳,成为世界

性的价值标准。

C.文化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孔子思想、中国情怀,同时也需要把代表着中国核心文化的儒家

思想介绍给世界。

D.“孔子全球化”能使国人认识文化传统,坚守民族本位,不断反思质疑,发展开放交流,

与其他文化共建人类文化。

14.以下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均质化的文化全球化是不能实现的,也不应提倡的,沟通和对话,“和而不同''才应是世

界文化发展的方向。

B.孔子学院在短短的几年间便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遍布全球,这说明以西方文化为主流语

境的全球化时代已经结束了。

C.“和而不同”表明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对人类社会而言,倡导的正是承认差异,多元共

处和相互依存。

D.孔子思想文化的辐射效应是文化全球化的典型,体现文化表现领域的全球性,也说文化

全球化是一种兼具同质化和异质性的过程与现象。

15.根据文段信息,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A.“西学东渐”以压倒性优势历经两个世纪而不衰,这说明在很长的时间里,西方文化在人

类发展进程中起了主导作用。

B.中国传统文化在追求“和”的同时,也讲究“和而不同”,这说明中国先贤对世界的统一性

和多样性有一定的认识。

C.文化全球化意味着文化的同质化或趋同化,也意味着文化的殖民化,因此必须提防西方

文化的发展和扩张。

D.人类文明是多元化的文明,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同体,因而各民族的先进文化应该在全

球范围展现、碰撞和交流。

三、语言运用

16.阅读下面的材料,请分别概括中国人民银行本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几种做法及其原因。

为把钱用到刀刃上,保证实体经济不受金融风暴的严重影响,中国政府另辟蹊径,采取

新的高效率资金循环方式。这种方式是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在当前流动性恐慌

的阶段,为银行体系释放出更多可供操作的资金,还充分考虑到中小金融机构抵御风险能力

弱的特点,以及他们服务的客户一一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受危机冲击的程度较大,需要资金

的迫切感较大,所以,才有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的下降;同时,对大型商业银行作较低幅

度的调整,除了考虑到他们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强外,也考虑到他们的放贷能力强,可能引起

将来更大的通胀风险。

做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法(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一段文字,有重复啰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五处,请找出其

中的四处。

我们学校今年全校有85%的学生自己自行订了各种报刊杂志,这是一种十分可喜的现

象,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由于目前社会上的出版物良莠不齐,不少学生缺乏鉴

别力,因此,学校的老师应对学生加强指导。

①;

②;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七、求诸己

一、I.C解析:C项,闻:名声,名望。

2.A解析:A项,耻:意动用法,以……为耻。用法和意义同例句。B项,兄:名词作状语,

像对待兄长那样。C、D两项均为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3.A解析:A项与例句相同,均为连词,表目的,来。B项,动词,认为;C项,连词,表

原因,因为。D项,连词,表并列。

4.C解析:A项,省略的应为“吾”。B项,省略的应为‘‘孔子”。D项,省略的应为“陈司

败”。

二、(-)5.B解析:A项,赋:兵赋,这里指军政。C项,说:通“悦”,喜欢。D项,党:

偏私。

6.D解析:D项,而:连词,表假设,如果。A项,所以:用来……的;……的原因。B项,

其:代词,他;代词,我。C项,与,介词,和;动词,交好,结交。

7.A解析:A项,“孔子……淡泊名利”错。

8.参考答案:(1)力量不够的人,会在半路上因为走不动而停下来。现在你却画地自限,原

地不动。

(2)我真幸运,一旦有了过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二)9.B解析:开挖

10.C解析:“以”在句中都是介词,“用来”的意思。A项中分别为表“修饰”的连词、“却”。

B项中分别为代词“它”、助词“的”。D项中分别为“就”、“却

11.D解析:不仅从山水命名,而且从文中议论可以确定作者写作意图。

12.(1)有一天,(他)跟随着这二人走到他的居所的确后面,在山丘荒地之间,登到高处

远望,发现一处景色异常的地方。

(2)高出的地方突起成为小丘,低陷的地方裂开成了山谷,低洼的地方变成了池塘,缺

陷的地方变成了山洞,就好像是有鬼神异物在暗地里帮助(变成如此美景)。

(3)在附近生活劳作的人,他们的土地与这里连接,却没有人认识到这块地方的价值。

三、13.D解析:此选项体现的是孔子全球化的意义,答非所问。

14.B解析:“以西方文化为主流语境的全球化时代已经结束了”,文中未有体现。

15.C解析:根据文意,“同质化、趋同化、殖民化”是作者对文化全球化的担忧,但没有

表现出对某种文化的抑制,“全球化显然不是单一价值体系的西方文化,而是世界不同民族

的文明互动融合呈现山来的一种态势“强调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化。

四、16.做法(1):对中小金融机构做较大下调(“中小型金融机构”,“较大调整”)。原因:

中小金融机构抵御风险能力弱,他们服务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迫切需要资金做法。

(2):对大型商业银行做较小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较小下调”)。原因:大型商业银行

抵御风险能力强,且其放贷能力强可能引起更大的通胀风险。

17.1、校;2、自行;3、和杂志;4、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5、学校的。

参考译文:

太原人王弘中在连州任职,与僧人景常、元慧两人交游密切。有一天,他跟着这两人走

到他居所的后边,在山丘荒地之间,登到高处无望,发现一处景色异常的地方。他令人砍去

杂乱的茅草,一片树木就显露出来;开挖山石,一股清澈的泉水就喷涌而出;搬掉污浊的泥

土,烧掉枯死的杂树,然后退到较远的地方站着观看。高出的地方突起成为山丘,低陷的地

方裂开成了山谷,低洼的地方变成了池塘,缺陷的地方变成了山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