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解析)_第1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解析)_第2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解析)_第3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解析)_第4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新疆乌鲁木齐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解析)乌鲁木齐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

语文问卷

(测试时间:150分钟卷面分值:150分)

(命题范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媒介变迁的角度看,人类的传播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四个阶段。其中,在手写传播和印刷传播两个时代,文字都是承载信息的主要媒介,其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文字复制的效率及成本上。从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到20世纪初电子媒介诞生的数千年漫长岁月中,文字一直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而存在。文字不仅使信息的传播跨越了时空的限制,更使人类的知识(经验)积累成为可能,正是在跨越时空的信息交流与传承中,人类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文字亦成为凝结人类文明的精粹所在。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子媒介正在日渐取代文字在大众传播中的主导地位,文字阅读也日渐被视听化的观看行为挤占甚至替代。20世纪80年代,以波兹曼为代表的学者担心电视让“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化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相比至少要经过数年学习才能具备读写能力的文字媒介来说,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显然更符合人们的感观需求。信息娱乐化已经成为大众传播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为了提升电视节目的文化素养和底蕴,我国的电视文艺工一直主动地从文字媒介中汲取养分:电视文学曾令人眼前一亮,但只是昙花一现;电视读书节目在与娱乐节目、综艺节目争夺观众注意力的竞争中几无还手之力。然而,近年来,文字再次成为电视文艺深入开掘的对象,涌现了诸如《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朗读者》《典籍里的中国》《书简阅中国》等优秀电视作品,让一度边缘化的文字及其承载的文化记忆随着电视节目的破圈再次走入大众视野。

(摘编自但午剑《媒介变迁视野下电视文艺的创新与思考》)

材料二:

对于现代受众来说,中国古文典籍因其书写文本的缘故,阅读起来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和知识水平,这也造成了现代受众与古文典籍渐行渐远。而《典籍里的中国》将内容锁定中华文化的优秀典籍,以现代戏剧表演的方式建构仪式现场,活化典籍,打破现代受众与古代文献之间的阅读壁垒。

传统文化类综艺的文化互通在形式上吸引年轻人注意,表述上建立现代文本编码,呈现上古今碰撞逐步实现观众对典籍文化的认知。如今,青年群体作为媒介参与和意义建构的主要群体,具有敏锐的文化洞察力和话语表述意愿,于是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利用社交媒体形成的青年亚文化群体常将某一议题推向社会进程深处。面对青年文化现象,《典籍里的中国》使用现代化表述方式建立具有引导力的文本编码,其现代日常话语呈现依托于舞台场景营造冲突感和趣味性。古今碰撞的节目表现以读书人撒贝宁为代表,撒贝宁个人风格搞怪有趣,受到具有反叛精神青年喜欢。他的现代人物形象将现代化思潮审美品味带到古代,古今碰撞产生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击。现代化表述、穿越符号搭载在现代性文化上,代表着主流文化向青年群体靠拢,实现了主流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引导。《楚辞》篇中,撒贝宁将现代橘子带给屈原,求问楚辞何以灿烂不朽,一颗橘子贯穿屈原少年玩乐、青年得志、楚秦交好、国家灭亡全过程,橘子代表屈原对土地上人民情感的隐喻,是爱国家爱人民上下一心的象征。这种现代文学意向表述以穿越元素的搭载为包裹,以情动人,实现观众戏剧情绪共振,家国一体的认知得以建立,使节目获得广泛传播。尤其是在年轻受众中确立有效传播的印象管理路径,用现代化意向、青年文化文本以及更新的传播想象力激活观照人本的文化向心力。

《典籍里的中国》每一期节目选择特定的典籍并从中选择句子进行演绎,节目开始由读书人撒贝宁打开书籍引入,在节目呈现上由访谈间、典读会、戏剧演绎依次向观众展示认知优先级,观众经过节目次序的排列由浅入深逐步了解典籍及背后的故事,使节目和观众建立共识。另外,典籍人物的选择从司马迁到李时珍,再到屈原、孔子、徐霞客、老子,这些经议程设置的典籍承载着中国人共有的精神品质。如老子集天下大道传递世人智慧,袁隆平为家国粮食储备奋斗在科研一线,屈原为国投汨罗江明志,这些典籍文本其映射的家国情怀在传播中得以凝聚观众共识。《典籍里的中国》将中国人的共同信仰寓于节目中,进行文化改造、重塑和凝聚,使历史产生个人情感共鸣,更能够使观众在共通的意义空间中,不断构建并强化自己的精神文化世界。

通过对节目的总结发现,意义赋予以反复性、强化性重复解释片段来完成意义的搭建。每一期节目选择典籍中具有主题意义的名句进行反复解读,“专家讲解+识读典籍+演员演绎”三重叠加的媒介仪式重复解释,不断积累受众认知和情感上的认同,使节目在生产和传播中被赋予崇高意义和价值。《尚书》篇传递自古华夏一体的想象性主题,《天工开物》传递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中心思想,《史记》篇讲述家国一体、天下一家的主题,《本草纲目》传递家国天下、大医精诚的价值信仰,《论语》讲述修己、安人、安百姓的中华民族智慧,《孙子兵法》传递兵者是国之大事的家国之重,《楚辞》传递了为国为民的大国情怀。三重叠加的传播方式使观众接受、认同节目意义。节目不仅通过反复策略建立集体认同,更将价值观融入节目主题中以维系社会意义的生产,达到社会整合的目的。

(摘编自马欣《媒介文化认同对综艺节目的深度影响——以为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字是人类文明的精粹,其一直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这使得信息传播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

B.青年群体常活跃在社交媒体上,因其敏锐的文化洞察力和话语表述意愿,从而具有强大的舆论影响力。

C.电视文学和电视读书节目不能吸引观众注意力,这跟电视文艺工试图从文字媒介中汲取养分有关。

D.《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化综艺类节目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其实现了主流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引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将文字媒介和电子媒介进行对比,突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给大众传播带来影响。

B.材料一列举《中国诗词大会》等优秀电视作品,表明文字媒介随之再次走入大众视野。

C.材料二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阐明综艺节目在传播过程中都体现出媒介文化认同。

D.材料二对《尚书》等典籍的主题进行分析,表现出优秀文化综艺节目具有的传播价值。

3.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通过大众传媒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节目在生产和传播中被赋予崇高意义和价值”的一项是()(3分)

A.“天宫课堂”以太空授课的方式,把航天梦、中国梦播撒到青少年心里,激发了很多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逐渐成为我国太空科普的国家品牌。

B.电视剧《觉醒年代》塑造了众多历史人物,清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共

产党创建的全过程,唤醒了青年群体的红色记忆。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倒计时采用了短视频的形式,从“雨水”到“立春”,从24倒数至1,

将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展示在世界面前。

自第一季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带来的诵读文学经典的热潮经久不息,

成了一道醒目的文化风景,一种引人沉思的文化现象。

4.当代中国电视文艺发展迅速,我们应如何看待波兹曼等学者的“担心”?请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4分)

某卫视将打造一档传统文化综艺类节目,现面向社会征集建议。请根据材料二,列举出你的建议要点。(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失楼台

王鼎钧

每当我看到平面上高耸的影像,就想起外祖母家的堡楼,黑色的砖,青色的石板,层层堆起,屋脊高出一切,露出四面锯齿形的避弹墙,像戴了皇冠一般。是外祖父的祖父建造了他的家园。他造好一座高楼,买下枪支,然后建造周围的房屋。所有的强盗土匪,都从这座建筑物得到警告,他们在外边脚步加快,不敢停留。

到外祖父的时候,土匪攻进这个镇,要他投降。他把家人迁到楼上,带领枪手在楼顶支撑,四天四夜。土匪的枪打得堡楼的上半部尽是密密麻麻的弹痕,但没一个土匪能进院子。舅舅就是在那次枪声中出生的。枪战的最后一夜,洪亮的男婴的啼声由楼内传到楼外。土匪听到生命的呐喊,头目对手下说:“这家人添了壮丁,有后了。我们已抢到不少的金银财宝,何必再和这家结下子孙的仇恨呢”土匪撤退,舅舅也停止哭泣。

等到我走进这个没落的家庭,外祖父已去世,家丁已失散,楼上的弹痕已模糊不清。二十几年来外祖母没再到楼上去过,让许多鸽子在楼上繁殖。楼顶不见人影,垛口上经常堆满了这种灰色的鸟,在金黄色的夕阳照射之下,闪闪发光,好像是皇冠上镶满了宝石。

外祖母经常在楼下抚摸黑色的墙砖,担忧这座建筑能支持多久。砖已风化,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处石灰多半裂开,楼上的梁木被虫蛀坏,夜间隐隐有像是破裂又像摩擦的咀嚼之声。每天傍晚,她搬一把椅子,对着楼抽她的水烟袋。水烟呼噜呼噜地响,楼顶鸽子也咕噜咕噜地叫,好像她老人家跟这座高楼在亲密地交谈。

一天,里长来了,指着砖上的蜂窝对她说:“这座楼到了它的大限,随时倒塌,为什么还不把它拆掉呢”里长又说:“这座楼很高,连一里外都看得见。要是日本鬼子老远先看见你家的楼,一定要开炮往你家打。他怎么会知道楼上没有中央军或游击队呢”

外祖母抽着她的水烟袋,没说话。这时,天空响起一阵呼噜呼噜的声音,把水烟袋的声音吞没,把鸽子的叫声压倒。里长往天上看,我也看,我们都没看见什么。只有外祖母不看天,看她的楼。

呼噜呼噜的声音消失了,不久又从天上压下来,坠落非常之快。一架日本侦察机忽然到了楼顶上,那刺耳的声音,好像是对准我们的天井直轰。满楼的鸽子惊起四散,就好像整座楼已经炸开。老黄狗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围着楼汪汪狂吠。外祖母把平时不离手的水烟袋丢在地上,把我搂在怀里……

里长的脸比纸还白,他的语气里充满了警告:“危险呀!要是飞机丢个炸弹下来,一定瞄准你这座楼。”

这天晚上,舅舅用很低的声音和外祖母说话。我梦中听来,也是一片咕噜。

“不行!”偶然,我听清楚了两个字。

我在咕噜咕噜声中睡去,又在咕噜咕噜声中醒来。睁开眼睛,天已经亮了,一大群鸽子在院子里叫个不停。

唉呀!云层下面已经没有那巍峨的高楼,楼变成了院子里的一堆碎砖,几百只鸽子站在砖块堆成的小丘上咕咕地叫。昨晚没有地震,没有风雨,但是这座高楼塌了。不!它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地蹲下来,坐在地上,半坐半卧,得到彻底的休息。它没有打碎屋顶上的一片瓦也没有弄脏院子——只是非常果断而又自爱地改变了自己的姿势,不妨碍任何人。

外祖母在这座大楼的遗骸前点起香,喃喃祷告。然后她对舅舅说:“你年轻,我不留下你牢守家园。男儿志在四方,你既然要到大后方去,也好!”舅舅听了,给外祖母磕了一个头。外祖母任他跪在地上,居高临下,把责任和教训倾在他身上:“你记住,在外边处处要争气,有一天你要回来,在这地方重新盖一座楼……”

舅舅走得很秘密,他就像平时在街上闲逛一样,摇摇摆摆。外祖母依着门框,目送他远去,表面上就像饭后到门口消化胃里的鱼肉一样。但等舅舅消失以后,她回屋里哭了一天,我陪着她哭,院子里的鸽子也发出哭声。

以后,我没有舅舅的消息,外祖母也没有我的消息,我们像蛋糕一样被切开了。但是我们不是蛋糕,我们有意志。我们相信抗战会胜利,就像相信太阳会从地平线上升起来。从那时起,我爱平面上高高拔起的意象,爱登楼远望,看长长的地平线,想自己的楼阁。

(有删改)

文本二:

脚印

王鼎钧

万籁无声,忽然满耳都是还乡、还乡、还乡——还记得吗?乡间父老讲故事,两人在旅店里认识,讲起自己家乡有高楼。一个说,我们家乡有座高楼,楼顶上有个麻雀窝,窝里有几个麻雀蛋。有一天窝破了,这些蛋在半空中孵化,新生的麻雀就翅膀硬了,可以飞了。所以那些麻雀一个也没摔死,都贴地飞,然后一飞冲天。你想那座楼有多高?另一个旅客笑笑,不愠不火:我们家乡也有一座高楼,有一次,有个小女孩从楼顶上掉下来了,到了地面上,她已长成一个老太太。我们这座楼比你们那一座,怎么样?

当年悠然神往,一心想奔过去看那样的高楼,千山万水不辞远。现在呢,我想高楼不在远方,它就是故乡。我一旦回到故乡,会恍然觉得当年从楼顶跳下来,落地变成了老翁。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以外祖母家高楼兴败为线索,从威严坚固,到衰朽落寞,再到一夜倒塌,其境遇是与外祖母家族命运紧紧关联的。

B.本文善用比喻,如将舅舅离开时外祖母的状态喻为“到门口消化胃里的鱼肉一样”,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她无奈的克制。

C.本文没有具体的年代地点,但读者可由土匪抢劫、日军飞机和游击队等联想其背景,这反而使文章拥有了历史场景感。

D.文章结尾写到“从那时起,我爱平面上高高拔起的意象”,这句话结构上呼应了首段内容,也深化了本文的情感主旨。

7.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中土匪听到婴孩的哭声后商量离去,并不是因为不愿结下“子孙的仇恨”,而是由于堡楼坚固,一时难以将其攻克。

B.文本一中堡楼轰然倒塌极富戏剧性,实则已早作铺垫,如多年废弃、砖石梁木间的裂坏、外祖母的忧心、里长的警告等。

C.文本二中旅人互讲故乡高楼,闲谈之间有比较之意味,两人对故乡高楼的讲述都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读来使人忍俊不禁。

D.文本二中乡间父老的故事是“我”当年所闻,这个故事既引发了我的好奇,也让我从其中感悟到了独特且深刻的人生哲理。

8.文本一中多次写到“呼噜呼噜”和“咕噜咕噜”两种声音,请分析其作用。(6分)

9.请分别概括出文本一和文本二中“高楼”的象征意义。(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楚昭王之时,有云如飞鸟夹日而飞三日昭王患之使人乘驲东而问诸太史州黎州黎曰将虐于王身以令尹司马说焉则可令尹、司马闻之,宿斋沐浴,将自以身祷之焉。王曰“止,楚国之有不穀也,由身之有匈胁也;其有令尹、司马也,由身之有股肱也。匈胁有疾,转之股肱,庸为去是人也。”邾文公①卜徒于绎②,史曰:“利于民,不利于君。”君曰:“苟利于民,寡人之利也。天生烝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侍者曰:“命可长也,君胡不为?”君曰:“命在牧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吉孰大焉”遂徙于绎。楚文王有疾,告大夫曰:“管饶犯我以义,违我以礼,与处不安,不见不思;然吾有得焉,必以吾时爵之。申侯伯,吾所欲者劝我为之,吾所乐者先我行之。与处则安,不见则思;然吾有丧焉,必以吾时遣之。”大夫许诺,乃爵管饶以大夫,赠申侯伯而行之。赵简子③与栾激游,将沉于河,曰:“吾尝好声色矣,而栾激致之;吾尝好宫室台榭矣,而栾激为之;吾尝好良马善御矣,而栾激求之。今吾好士六年矣,而栾激未尝进一人,是进晋过而黜吾善也。”师经鼓琴,魏文侯起舞,赋曰:“使我言而无见违。”师经援琴而撞文侯,不中,中旒④,溃之。文侯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左右曰:“罪当烹。”提师经下堂一等。师经曰:“臣可一言而死乎?”文侯曰:“可。”师经曰:“昔尧、舜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不违;桀、纣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违之。臣撞桀、纣,非撞吾君也。”文侯曰:“释之,是寡人之过也。悬琴于城,以为寡人符,不补旒,以为寡人戒。”(选自《说苑君道》,有删改)

①邾文公,邾国国君。②绎,同“峄”,指峄山。③赵简子,原为晋国大夫,是赵国开国君王。④旒,国君王冠前后悬垂的玉珠串。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云如飞鸟夹日/而飞三日/昭王患之/使人乘驷/东而问诸太史州黎/州黎曰/将虐于王身/以令尹/司马说焉/则可/

B.有云如飞鸟夹日而飞/三日/昭王患之/使人乘驷/东而问诸太史州黎/州黎曰/将虐于王/身以令尹/司马说焉/则可/

C.有云如飞鸟夹日/而飞三日/昭王患之/使人乘驷/东而问诸太史州黎/州黎曰/将虐于王/身以令尹/司马说焉/则可/

D.有云如飞鸟夹日而飞/三日/昭王患之/使人乘驷/东而问诸太史州黎/州黎曰/将虐于王身/以令尹/司马说焉/则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去,离开,与“则有去国怀乡”(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去”字含义相同。

B.卜,用龟板占卜,与“尔卜尔筮”(《诗经·氓》)中的“卜”字含义相同。

C.大夫,职官等级名。三代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D.“吾尝好声色矣”与“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两句中的“尝”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国的令尹、司马向上天祈祷要代替楚昭王受祸,楚昭王阻止了他们,并认为这就像疾病由一个人的胸脯转移到大腿和胳膊而没离开这个人的身体一样。

B.邹文公占卜要迁都到绎山,太史说“这虽对人民有利,但对君主不利”,邹文公认为:上天生下众民并为他们立了国君,是为了有利于他们。

C.管饶用礼义来规范、约束楚文王,楚文王与他相处时感到不安,没见到他也不想他,但楚文王认为自己从管饶那里得到了益处,因此要求即时封他爵位。

D.在师经为魏文侯奏琴时,魏文侯吟诵并让师经弹奏时不要违背自己的要求,师经用琴撞击魏文侯,师经说自己撞击的是像桀、纣一样的暴君,犯下死罪的师经被宽恕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命在牧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吉孰大焉?

悬琴于城,以为寡人符,不补旒,以为寡人戒。

14.赵简子为什么要把栾激沉入黄河?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留别南昌诸友

翁卷

衰颜怕被青铜见,病骨堪同瘦鹤群。

出久并荒幽径菊,未归长忆满山云。

春风岂识吟人恨,夜雨频于客舍闻。

万柳百花好时节,别君愁绪乱纷纷。

翁卷,乐清(今属浙江)人,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此时作客南昌。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此诗当为诗人客居南昌所作,其时他正欲返回家乡,故以此诗寄寓离别之情。

B.颔联对眼前“幽径菊荒”“家乡山云”等景物描写,表明诗人离家已久。

C.颈联以“春风”“夜雨”点明时令,意在渲染凄凉氛围,表现伤感心境。

D.尾联以乐景写哀情,用万柳百花之乐景衬凌乱愁绪之哀情,有倍增其哀之效。

16.末句说“别君愁绪乱纷纷”,请结合全诗,说说写了哪些“愁”?(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贾谊《过秦论》通过“,”两句,写出秦始皇统治期间边防武器精良完备,忠贞将士严守关隘。

(2)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两句,表明唐庄宗不负所望,完成了父亲托付的灭燕、灭梁的遗愿。

(3)李贺《李凭箜篌引》“,”两句,与《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盘”手法相同,都是用摹声法再现了乐曲的美妙。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关系到中医药的前途和命运。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必须秉持“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中医古籍①,这些丰富的资料里有历代中医大家的临床实践,也有疗效显著的民间奇方,这些精华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命脉。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离开传承谈创新,对中医药发展来说就是无源之水、②。传承不足,让多种中医技艺濒临失传,让中医发展之道艰难延续。而如果想要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则必须培养大批出类拔萃的中医“专才”,这样才能使“国宝”代代相传。院校教育是中医药人才的主阵地。师带徒,出名医,中医独具特色的技艺需要活态传承。虽然当下出版印刷已十分便利,但中医临床功夫、中药炮制工艺,仍然主要通过师徒间③,才能得其精要。师承教育能为“草根”中医打开一扇门,让岐黄之术薪火相传。我们应将“个性化”为特征的师承教育与以“标准化”为特征的院校教育相结合,为中医药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之基,构建适应新时代的中医教育体系。中医药也需要④,紧跟新时代当下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不断注入创新的“源头活水”,在更多领域取得新突破。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3分)

A.秉持“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

B.这样才能使“国宝”代代相传

C.师承教育能为“草根”中医打开一扇门

D.不断注入创新的“源头活水”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吃宵夜会导致肥胖,引发胃病,增加胆固醇,降低睡眠质量。但是,偶尔的、不可避免的需要熬夜时,即晚饭4个小时后需要继续数小时工作或学习时,①。问题是怎么吃?吃什么?适宜当宵夜的食物,应该符合下面这几个条件:低脂肪,能量少,营养价值高;易消化,不给肠胃增加负担;有一定的饱腹感;食用后不影响入睡,并有助于提高第二天的体力和精力。综合这些因素,比较推荐奶类、粥类、汤类等食物。

②,但不建议只吃水果。因为非常饿的时候再去吃水果,会发现越吃越有食欲。不过搭配着其他食物一起食用倒是不错,或是在不怎么饿的时候进食水果,可以让饥饿感晚点到来。虽然建议吃的宵夜是易消化的,③,这样会有害肠胃健康,也不利于入眠。最好睡前1~2小时吃宵夜,如果临睡前突然饿了,可以吃少量的食物。这样不至于饿得睡不着,也不至于让胃加班太辛苦。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下列选项中,和文中“让胃加班”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C.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D.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2022年11月在卡尔塔举办的第二十二届国际足联世界杯,自开赛起就频频“爆冷”:沙特战胜阿根廷,日本战胜德国,摩洛哥战胜比利时非热门球队却战胜了夺冠热门球队或者老牌强队,这样的“黑马”逆袭场面,在世界杯的赛场上并不罕见,这种意料之外的精彩场面,也是竞技体育富有恒久魅力的原因之一。非但是体育运动,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行业或领域,也时有类似的“爆冷”场景。这些“爆冷”逆袭的故事,让人们大呼精彩,也让人们产生了无尽的遐思。

对于“爆冷”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或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得抄袭与套作。乌鲁木齐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

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1.B2.C3.C

1.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观点态度的能力。

A.“文字是人类文明的精粹,其一直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这使得信息传播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错误。选项因果倒置,从原文“文字不仅使信息的传播跨越了时空的限制,更使人类的知识(经验)积累成为可能,正是在跨越时空的信息交流与传承中,人类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文字亦成为凝结人类文明的精粹所在”来看,“正是在跨越时空的信息交流与传承中,人类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是因,“文字亦成为凝结人类文明的精粹所在”是果。

C.“电视文学和电视读书节目不能吸引观众注意力,这跟电视文艺工试图从文字媒介中汲取养分有关”错误。从原文“为了提升电视节目的文化素养和底蕴,我国的电视文艺工一直主动地从文字媒介中汲取养分:电视文学曾令人眼前一亮,但只是昙花一现;电视读书节目在与娱乐节目、综艺节目争夺观众注意力的竞争中几无还手之力”可知,“电视文学”和“电视读书节目”是电视文艺工试图从文字媒介中汲取养分所采用的措施,并不能说是“电视文学和电视读书节目不能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原因。

D.“关键在于其实现了主流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引导”错误。《典籍里的中国》获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材料没有说“主流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引导”是其主因。

故选B。

2.C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C.“阐明综艺节目在传播过程中都体现出媒介文化认同”错误。材料二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剖析了媒介文化认同对综艺节目的深度影响。故选C。

3.C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天宫课堂”是科普节目,不属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B.《觉醒年代》不属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C.“采用了短视频的形式”“将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展示在世界面前”符合通过大众传媒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D.“《朗读者》带来的诵读文学经典的热潮经久不息”不属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故选C。

4.①电视文艺过度娱乐化会妨碍公共话语的表述;

②电子媒介日渐在大众传播中占主导地位,文艺工应主动适应信息娱乐化的趋势;

③电视文艺能帮助大众拆除文字阅读的藩篱,更好地获取信息;

④积极有益的娱乐化,同样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化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可知,电视文艺过度娱乐化会妨碍公共话语的表述;

由“然而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子媒介正在日渐取代文字在大众传播中的主导地位”“为了提升电视节目的文化素养和底蕴,我国的电视文艺工一直主动地从文字媒介中汲取养分”可知,电子媒介日渐在大众传播中占主导地位,文艺工应主动适应信息娱乐化的趋势;

由“相比至少要经过数年学习才能具备读写能力的文字媒介来说,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显然更符合人们的感观需求”可知,电视文艺能帮助大众拆除文字阅读的藩篱,更好地获取信息;

由“近年来,文字再次成为电视文艺深入开掘的对象,涌现了诸如《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朗读者》《典籍里的中国》《书简阅中国》等优秀电视作品,让一度边缘化的文字及其承载的文化记忆随着电视节目的破圈再次走入大众视野”可知,积极有益的娱乐化,同样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5.①精选优秀传统文化经典;

②提炼主题,搭建意义;

③讲究文化传播策略,活化经典,打破壁垒;

④凝聚价值观,影响精神世界。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

由“《典籍里的中国》将内容锁定中华文化的优秀典籍,以现代戏剧表演的方式建构仪式现场,活化典籍,打破现代受众与古代文献之间的阅读壁垒”可知,精选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讲究文化传播策略,活化经典,打破壁垒;

由“通过对节目的总结发现,意义赋予以反复性、强化性重复解释片段来完成意义的搭建。每一期节目选择典籍中具有主题意义的名句进行反复解读”可知,提炼主题,搭建意义;

由“《典籍里的中国》将中国人的共同信仰寓于节目中,进行文化改造、重塑和凝聚,使历史产生个人情感共鸣,更能够使观众在共通的意义空间中,不断构建并强化自己的精神文化世界”“节目不仅通过反复策略建立集体认同,更将价值观融入节目主题中以维系社会意义的生产,达到社会整合的目的”可知,凝聚价值观,影响精神世界。

6.B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B将舅舅离开时外祖母的状态写为“到门口消化胃里的鱼肉一样”,不是比喻。

故选B。

7.A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A.文本一中土匪听到婴孩的哭声后商量离去,既有不愿结下“子孙的仇恨”的原因,也因为堡楼坚固,一时难以将其攻克。直接否定原文是错误的。

故选A。

8.①两种类似的声音代表不同的事物,反复出现,强调童年记忆的独特深刻;②飞机声与祖母的水烟声相似,使人不易察觉其到来,有助于制造飞机靠近的突然性;③“我在咕噜咕噜声中睡去,又在咕噜咕噜声中醒来”为下文做铺垫,暗示鸽子已提前感知楼体的坍塌,同时,这种声音掩盖了外祖母和舅舅的商量,后文揭露舅舅的“秘密”也就显得自然。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水烟呼噜呼噜地响”是外祖母水烟袋的声音,“楼顶鸽子也咕噜咕噜地叫”是鸽子的叫声,这两种声音是同年记忆里两种类似的声音,反复出现,强调童年记忆的独特深刻。

“天空响起一阵呼噜呼噜的声音”“呼噜呼噜的声音消失了”用“呼噜呼噜”形容飞机的声音,让我们联想祖母的水烟声,可见二者声音相似,使人不易察觉其到来,有助于制造飞机靠近的突然性。

“我在咕噜咕噜声中睡去,又在咕噜咕噜声中醒来”中“咕噜咕噜声”,这是外祖母与舅舅在夜里说话的声音,这种声音让我们联想到鸽子的叫声,可见其不清晰,从小孩子来看,他们在秘密商量着重要的事情。“我在咕噜咕噜声中睡去,又在咕噜咕噜声中醒来”,结构上,下文写“一大群鸽子在院子里叫个不停”“云层下面已经没有那巍峨的高楼,楼变成了院子里的一堆碎砖,几百只鸽子站在砖块堆成的小丘上咕咕地叫”,为下文做铺垫,暗示鸽子已提前感知楼体的坍塌。内容上,这种声音掩盖了外祖母和舅舅的商量,后文“舅舅走得很秘密”,揭露舅舅的“秘密”也就显得自然。

9.文本一:高楼是家国兴衰的见证,既象征着外祖母家庭的兴衰,也象征着国家的兴衰。

文本二:高楼象征着对故乡的怀念,也暗示着世事的变迁与命运的离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文本一:结合“他造好一座高楼,买下枪支,然后建造周围的房屋。所有的强盗土匪,都从这座建筑物得到警告,他们在外边脚步加快,不敢停留”“到外祖父的时候,土匪攻进这个镇,要他投降。他把家人迁到楼上,带领枪手在楼顶支撑,四天四夜”“等到我走进这个没落的家庭,外祖父已去世,家丁已失散,楼上的弹痕已模糊不清”“云层下面已经没有那巍峨的高楼,楼变成了院子里的一堆碎砖”可知,文章写外祖母家的堡楼从兴建、保护家人安全到最后坍塌,象征着外祖母家庭的兴衰;同时外祖母家的兴衰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关联,也象征着国家的兴衰。可见,“高楼”是家国兴衰的见证。

文本二:结合“忽然满耳都是还乡、还乡、还乡——还记得吗?乡间父老讲故事,两人在旅店里认识,讲起自己家乡有高楼”“想高楼不在远方,它就是故乡”可知,高楼是故乡的象征,象征着对故乡的怀念;“我一旦回到故乡,会恍然觉得当年从楼顶跳下来,落地变成了老翁”我从乡间父老的故事中感悟到了独特且深刻的人生哲理,也暗示着世事的变迁与命运的离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10.D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天上有云像飞鸟一样夹着太阳飞,三天都是这样,楚昭王为此而担忧,命人乘驿马,去东方向太史州黎询问这件事,州黎说:“这是上天将降灾祸在大王身上,如果让令尹、司马二人替您解脱这个灾祸,就可以避免。”

“夹日”作“飞”的状语,由表修饰关系的“而”连接,不可断开,排除AC。

“王身”是偏正结构的短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

故选D。

11.D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思及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A.“则有去国怀乡”(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去”,离开。句意:就有离开国都,思念家乡(的感觉)。“庸为去是人也”的“去”,离开。句意:难道能说疾病就离开了这个人的身体吗?两句中的“去”的含义相同。

B.“邾文公卜徒于绎”的“卜”,用龟板占卜。句意:邾文公占卜要迁都到峄山。

“尔卜尔筮”(《诗经·氓》)中的“卜”,用龟板占卜。句意:你用龟板占卜,用蓍草占卦。

C.正确。

D.“吾尝好声色矣”中的“尝”,曾经。句意:我曾经喜好音乐美色。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中的“尝”,曾经。句意: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含义相同

故选D。

12.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并让师经弹奏时不要违背自己的要求”说法错误,依据原文“使我言而无见违”可知,魏文侯是说“让我的言语不要被人违背吧”。

故选D。

13.(1)我活着就是为了治理好百姓,寿命的长短,那是有一定时间的,百姓如果得到利益了,哪一种好处比这个更大呢?

(1)“牧”,治理,管理;“苟”,如果;“利”,得到利益;“孰”,哪一个。

(2)把这张琴悬挂在城门上,把它作为我有过错而被撞击的凭证,不用补那王冠的玉珠串了,把它作为我言行的鉴戒。

(2)“悬琴于城”,状语后置句;“以为”,把……作为;“符”,凭证;“戒”,鉴戒。

14.①栾激的作为增加了赵简子的罪过,摒弃了赵简子的优点。②赵简子有玩乐方面的需求,栾激极力满足。③赵简子有美好的追求,栾激不予协助。赵简子喜好贤士,栾激不曾推荐一人。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从文中“吾尝好声色矣,而栾激致之;吾尝好宫室台榭矣,而栾激为之;吾尝好良马善御矣,而栾激求之。今吾好士六年矣,而来激未尝进一人,是进晋过而黜吾善也。”可知,“是进晋过而黜吾善也”表明栾激的作为增加了赵简子的罪过,摒弃了赵简子的优点。

“吾尝好声色矣,而栾激致之;吾尝好宫室台榭矣,而栾激为之;吾尝好良马善御矣,而栾激求之”表明赵简子有玩乐方面的需求,栾激极力满足。

“今吾好士六年矣,而来激未尝进一人”表明赵简子有美好的追求,栾激不予协助。赵简子喜好贤士,栾激不曾推荐一人。

参考译文:

楚昭王的时候,天上有云像飞鸟一样夹着太阳飞,三天都是这样,楚昭王为此而担忧,命人乘驿马,去东方向太史州黎询问这件事,州黎说:“这是上天将降灾祸在大王身上,如果让令尹、司马二人替您解脱这个灾祸,就可以避免。”令尹、司马二人知道此事后,便守斋吃素,沐浴净身,向上天祈祷以自身代昭王受祸。昭王说:“别这样,楚国有我,如同人身有胸胁一样;楚国有令尹、司马,如同人身有大腿和胳膊一样。胸胁有病,如果转移到大腿和胳膊,难道能说疾病就离开了这个人的身体吗?”邾文公占卜要迁都到绎山,太史说:“这虽对人民有利,但对君主不利。”邾文公说:“假若对人民有利,也就是对我有利。上天生下众民并为他们立了国君,是为了有利于他们。老百姓既然得到了利益,那我的利益也必然在其中。”邾文公身边的侍从说:“不迁都可以延长寿命,君王您为何不这样做呢?”邾文公说:“我活着就是为了治理好百姓,寿命的长短,那是有一定时间的,百姓如果得到利益了,哪一种好处比这个更大呢?”于是便迁都到绎山。楚文王有病,告诉大夫说:“管饶用礼义来规范我,约束我,与他相处时感到不安,没见到他也不会想他;但是从他那里我得到益处,一定要替我即时封他爵位。申侯伯这个人,凡是我有什么欲望,他都鼓励我去做,凡是我所喜欢的事,他都先为我安排好了,与他相处感到安逸,见不到他就会想他;但是我因此有了过失,一定要替我即时打发他离开。”大夫答应照办,于是就封给管饶大夫的爵位,赠送财物给申侯伯而打发他离开楚国。赵简子曾与栾激一起游乐,后来要将他沉入黄河,并说:“我曾经喜好音乐美色,栾激就为我采办;我曾经喜好宫室与亭台楼阁,栾激就替我修造;我曾经喜好好马和好车夫,栾激就为我寻求。如今我喜好贤士已六年了,可是栾激没有引荐过一个人,这是增加我的过错而摈弃我的长处啊。”乐工师经为魏文侯奏琴,魏文侯(欣然)起舞,吟诵道:“让我的言语不要被人违背吧。”师经(听到此话后)便操起琴去撞击魏文侯,没击中,撞在文侯冠冕的玉串上,把玉串给撞散了。魏文侯回顾左右臣僚说:“做臣子的竟敢撞击他的君王,那该当何罪?”左右的臣僚说:“罪当受烹刑。”(侍卫)将师经挟持带下朝堂,才下了一级台阶,师经说:“我可以说一句话然后受死吗?”魏文侯说:“可以。”师经说:“从前尧、舜做君王,唯恐自己的言语没人违抗;桀、纣做君王,唯恐自己的言语被人违抗;我撞击的是桀、纣这样的暴君,并没有撞我们的君王。”魏文侯说:“放开他吧,这是我的过错。把这张琴悬挂在城门上,把它作为我有过错而被撞击的凭证,不用补那王冠的玉珠串了,把它作为我言行的鉴戒。”

15.B本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思想内容的理解与艺术特色的赏析能力。

“颈联……对眼前’幽径菊荒’’家乡山云’等景物的描写”错,曲解诗意,该联对幽径菊荒的想象及对家乡山云的回忆,表明诗人离开家乡已久。

16.①容颜衰老,病重体弱之愁;

②离家日久,思乡盼归之愁;

③告别良友,依依不舍之愁;

④离留两难,无从排解之愁。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思想感情的能力。

首联“衰颜怕被青铜见,病骨堪同瘦鹤群”,写诗人不敢照镜子,怕看到自己衰弱憔悴老迈的模样以及因为身体有病备受苦痛折磨而消瘦不堪的外形。得出解析①。

颔联“出久并荒幽径菊,未归长忆满山云”写久别家乡,借助自然风物抒发思乡念亲的伤感。对幽径菊荒的想象及对家乡山云的回忆,表明诗人离开家乡已久。得出解析②。

颈联“春风岂识吟人恨,夜雨频于客舍闻”,使用拟人修辞,借助春风、夜雨两个意象,意在渲染凄凉氛围,表现孤独寂寞彻夜难眠的伤感心境。得出解析②③④。

尾联“万柳百花好时节,别君愁绪乱纷纷”,以乐景写哀情,用万柳百花之美好乐景反衬诗人内心深处思念亲朋股友的杂乱情绪;再结合题目“留别南昌诸友”得出解析③④。

17.(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3)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18.浩如烟海无本之木口传心授与时俱进

19.我们应将以“个性化”为特征的师承教育与以“标准化”为特征的院校教育相结合,构建适应新时代的中医教育体系,为中医药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之基。

20.A(A表示强调,其他三项表示特殊含义)

21.吃点宵夜也未尝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