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课件_第1页
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课件_第2页
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课件_第3页
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课件_第4页
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课件地球自转的基础知识昼夜变化的原因时差与国际日期变更线地球自转与人类生活探索与发现contents目录01地球自转的基础知识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即一个恒星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天。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地球自转的定义地球自转的方向是由地球的磁场和公转轨道共同决定的。地球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铁、镍等金属元素产生,其磁力线方向与地球自转轴方向大致平行。由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倾斜,地球自转的方向并不是垂直于公转轨道平面,而是与轨道平面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即一个恒星日。这个周期是相对稳定的,但实际上由于地球自转速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月球引力、太阳辐射压等,地球自转周期会有微小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导致日长和闰秒的产生,目前国际上采取闰秒的方式来调整时间计量。地球自转的周期02昼夜变化的原因地球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这个轴线是地球上北极和南极之间的大圆圈,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24小时。地球自转由于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在24小时内会经历从白天到黑夜的交替,这就是日夜交替现象。日夜交替昼夜变化的原理春分和秋分这两天,全球各地的白天和黑夜长度相等,各为12小时。昼夜等长昼长夜短昼短夜长夏至这天,北半球各地的白天比黑夜长,南半球各地的黑夜比白天长。冬至这天,北半球各地的白天比黑夜短,南半球各地的黑夜比白天短。030201昼夜变化的规律昼夜变化对许多生物的生物钟有重要影响,它们会根据日出和日落来调整自己的活动和休息时间。生物钟昼夜变化对人类的生活也有很大影响,例如睡眠、工作、学习等。人类生活昼夜变化还会影响一些自然现象,例如温度、湿度、风速等。自然现象昼夜变化的影响03时差与国际日期变更线

时差的形成地球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面向太阳,从而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时差定义由于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导致不同地区在同一时间点所处昼夜状态不同,这种现象称为时差。计算方法时差通常以小时为单位,计算方法是所在经度与东经120度之间的时间差。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一条人为设定的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用于统一全球日期。定义为了避免日期混乱和便于国际交往,全球日期统一很有必要。目的国际日期变更线并不严格固定,大致位于太平洋中部,经过一些岛屿和南极洲。位置国际日期变更线实例如果北京时间中午12点,某地时间刚好是早晨6点,那么该地位于东六区,比北京时间早6个小时;如果某地时间中午12点,北京时间是晚上10点,则该地位于西四区,比北京时间晚14个小时。原则在计算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即向东跨越时区要加上相应时间,向西跨越时区要减去相应时间。注意点在计算时差和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需要注意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和时区划分的不规则性,以免出现误差。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计算04地球自转与人类生活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影响人类的睡眠和活动。昼夜交替地球自转导致时间的流逝,使人类有了日、月、年的概念。时间感知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温差变化,对气候和气象有一定影响。气候变化地球自转对人类的影响生理功能地球自转影响生物的生理功能,如睡眠、进食等。繁殖周期地球自转对一些生物的繁殖周期有影响,如昆虫和鸟类。生物钟地球自转对生物钟有影响,许多生物体内存在着与地球自转同步的生物钟。地球自转与生物节律03天文摄影地球自转对天文摄影有影响,需要考虑到地球自转对星轨的影响。01天文现象地球自转导致星空背景的旋转,为天文观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02天体位置地球自转影响天体的位置变化,使天文观测更加复杂。地球自转与天文观测05探索与发现天文观测通过观测恒星的位置变化,可以推算地球自转的周期和方向。激光测距利用激光测距技术,可以精确测量地球上不同地点之间的距离变化,进而推算地球自转的转速。卫星轨道测量通过观测卫星轨道的变化,可以精确测量地球自转的转速和方向。地球自转的测量方法地球自转速度在一天之内会有微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表面的地形、气候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日变化地球自转速度在一年的时间里也会有微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内部的物理过程和外部力的作用,如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年变化地球自转速度在长期内会有较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冰川消融和海平面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长期变化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地震会改变地球的质量分布,从而影响地球自转的速度和方向。同时,地球自转的速度和方向变化也可能引发地震。地震与地球自转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