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高考作文素材的多角度运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无米之炊,巧妇难为”。然而,困于课业负担和教育压力,学生无暇也无力广泛阅读、积累广阔素材已是不争的现实。在这样的写作背景下,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素材的使用价值,就格外显得有实用意义。“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实,素材不仅在于多,更在于价值。对每一个好素材,学会思考和品评,并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是素材运用的一种策略性指导。第2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心有灵犀一点通高考作文素材的多角度运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第3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学习目标】1、
让学生懂得一材多用的重要意义,初步掌握该种写作的思路和方法。
2、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学习方法】
通过讲评、讨论、练习,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写作的能力。【学习难点】
如何架建“一材多用”的桥梁,让观点和例子巧妙地结合起来。第4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故事导引
古代有个穷书生娶了一个极聪明伶俐的妻子。某日,朋友来家里做客,可家中只有一只正生蛋的老母鸡和两个鸡蛋,地里只有一畦韭菜。这可急坏了穷书生。鸡是万不能宰的,而书生虽穷,酒是不能不喝的,一碟韭菜炒蛋如何将就得过去?“别慌,”妻说,“看我的!”书生忐忑不安地陪着朋友喝茶。不多会儿,夫人吟唱着“两个黄鹂鸣翠柳”就把第一道菜端上来了:韭菜叶上赫然配着一对鸡蛋黄;就在书生们“好菜好菜”赞不绝口时,“一行白鹭上青天”——堆放有致的清炒韭菜头端上来了;接着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一小堆清炒蛋白;最绝的是在炒完菜的锅里放半瓢水,扔几粒盐巴清煮鸡蛋壳——第四道佳肴“门泊东吴万里船”亮相了!不但物尽其用,连锅都不用洗了,还赢得客人由衷的赞叹呢!巧在:
物尽其用
用诗句画龙点睛第5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材料:2个鸡蛋,一些韭菜“两个黄鹂鸣翠柳”:韭菜叶配一对鸡蛋黄;
“一行白鹭上青天”:清炒韭菜
“窗含西岭千秋雪”:清炒蛋白;“门泊东吴万里船”:在炒完菜的锅里放半瓢水,扔几粒盐巴清煮鸡蛋壳。第6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①从各科教材中。②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找。③从平时的阅读中找。历史典故、名人逸事都可以通过阅读获得。④从语言复习资料中找: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材料等。⑤除此之外,网络、电视,甚至手机短信等都是写作材料的来源之处。高考作文的材料哪里找?我们不是缺乏写作材料,我们缺乏的是发现材料的眼力。第7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哲理故事:指一些寓含了人生哲理的小故事2.历史典型:指我们熟知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3.现实典型:指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件素材分类如龟兔赛跑、坐井观天、和尚挑水等如霸王别姬、苏武牧羊、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文天祥、陆游、谭嗣同、鲁迅、毛泽东、爱迪生、贝多芬、梵高等如马航失联、2013感动中国人物、中央反腐等第8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材料有限,而话题多变。怎么办?对同一个材料,我们可以选取它的不同角度应用于不同的话题之中。怎么把现有的材料转化成高考作文的材料呢?给你真诀:拉一拉,靠一靠。但要拉、靠得自然,不露痕迹。如果“靠”过来别扭,那就是失败了。运用发散性思维第9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课时一、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明白一材多用的重要性(一)、课本上的例子(二)、生活中的例子(三)、高考中的例子第10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一)下面我们来看看《报任安书》的一段: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第11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06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
文王,我想握住你的手,并请你告诉我,你为何能有被囚而推演《周易》的哲思妙悟?孔子,我想握住你的手,并请你告诉我,你为何能有身处困境而作《春秋》的洒脱胸襟?屈原,我想握住你的手,并请你告诉我,你为何能在流放途中赋出《离骚》?你那高洁情操和爱国情怀为何能够矢志不移,不为困境而有所改变?我想握住一双双伟大的手,让这些书写历史的手,牵引我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第12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06浙江卷话题:生有所息,生无所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王被囚,在生命可能随时结束的时刻,他,没有终止,推演周易;屈原放逐,在人生最困窘的处境,他,赋出离骚,没有停息。生命的意义在于动作,死亡才是最后的休息。休息?奋斗者的字典中没有“休息”这个词。努力地工作,不懈地创造,这,才是生命真正的价值!
第13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06天津卷题目:“留给明天”
时间之失不可逆转,生命难免“终有竟时”。创造人生的,是今天;而今天是否有价值,关键还在于为明天留下什么。文王拘囚,他留给明天的是周易;孔子落难,他留给明天的是春秋;屈原流放,他留给明天的是离骚。圣贤也是人,他们终究也是要死的;然而,他们都为明天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从而让自己永垂不朽。的确,明天尚未到来,但明天终会到来。明天将如何到来,取决于我们今天留给明天一些什么。今天为明天留下一颗美好的种子,明天就不会收割残缺和遗憾。第14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看看平常这则材料
李时珍针对当时药书谬误颇多,延误病情,害人性命的情况,决心重修本草,编一本较为准确、实用的药书。他克服了重重困难,亲自进山采药,亲尝百草,用了19年的时光,终于写成了流传后世的名著《本草纲目》。
持之以恒的精神论述献身精神要勇敢质疑,不迷信已有经验第15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持之以恒的精神
19年的时光,19年的梦想,19年的艰辛,李时珍用19年写出了医学著作《本草纲目》。悬崖峭壁,急湍幽谷,恶草毒花,无数危难困苦在19年中应接不暇。李时珍最终凭着一股持之以恒的坚韧走过了这风雨荆棘的19年,带着《本草纲目》重回人间。李时珍本着一个医师的职业精神和持之以恒的信念,19年辛苦奔波。山崖间,泥泞小路上,留下了他的足迹。一根竹杖,一个背箩,承担了他19年的艰辛,一本《本草纲目》记载了他19年的坚持。第16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持之以恒的精神:
一本《本草纲目》流传后代,恩泽百代;一个熟悉的名字记在心间,启迪心灵。李时珍,用19年暑去冬来的执著,诠释着持之以恒的真谛。一次次迈进大山,一遍遍口尝药材。春夏秋冬,日出日落,都会望见那执著的身影。困难重重,他却坚持了19年,用一份坚毅,一种坚持完成了千秋巨作《本草纲目》,是这份持之以恒为他铸就了辉煌。为了信仰,他持之以恒,奔腾的江河在他面前静止;巍峨的高山在他面前低头。19年如一日,他尝百草,试百药,终成名著《本草纲目》。他用坚毅的精神为生命求得一个新的诠释。第17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论述献身精神:
本可以平淡无奇的度过一生,本可以做个安逸的抓药郎中,但他不忍心看到因药误人的悲惨,宁愿牺牲小我,去完成大我。他选择了远方,那他的心里便只有地平线。他用自己的19年换回了无数用药人的放心。踏青山,也许会身死虎豹;尝百草,也许会命丧奇毒;为了个人生命,他完全有理由退却,但他却无怨无悔,带着为他人、为事业的献身精神,勇敢的穿越生与死的考验和较量。不朽的《本草纲目》成为李时珍献身精神的化身。第18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论述献身精神
李时珍忘记了多日的劳累,忽视了尝药的危险,淡化了家人的忧虑,为了修正药书,为了造福百姓,为了千万个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他放弃了自己的享受,甚至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终于完成了流传千古的《本草纲目》。他亲入深山,亲尝百药,用自己的生命作赌注,不理会山路的险象丛生,不顾及百草的苦涩奇毒,以无畏的献身精神,保证了《本草纲目》的不朽价值。
19年的时光,7000个日日夜夜,无数个不眠之夜在孤灯下奋笔疾书。奉献了人生最宝贵的人生岁月却无怨无悔。为了《本草纲目》,李时珍倾撒执著,无畏献身。第19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要勇敢质疑,不迷信已有经验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是人人皆知之理。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真能够大胆质疑、挑战权威之人寥寥无几,李时珍就是其一。在当时药书的谬误颇多,延误病情,害人性命的情况下,只有李时珍以自己亲身体验改变了这个状况。他本可以安坐中堂,恪守救死扶伤的医道;他本可以照搬古书,履行治病救人的职责。但他没有。踏深山,尝百草,只为修正药书的谬误,只因为他有质疑权威的魄力。李时珍,用勇敢质疑的气概写出《本草纲目》的辉煌。第20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要勇敢质疑,不迷信已有经验
人类之所以不断进步,离不开敢于质疑的精神。倘若李时珍没有对古代医书的怀疑,且不说医学界的损失,仅因延误病情而失去生命的人就将不计其数。质疑是一种途径,会指引我们走向真理的殿堂。
“权威”一词用它耀眼的光环压制过无数闪耀的思维火花。而在封建势力极胜的时代,它更是一种不可质疑的经典。李时珍,这个把百姓生命安危系于心间的良医却大胆的抛弃了前人的谬论。他有选择的借鉴,也大胆的更改,用勇敢的质疑精神,写出了一代经典《本草纲目》。第21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要勇敢质疑,不迷信已有经验成功的脚步总是紧跟在勇敢质疑之后到来。药书谬误,延误病情,世人袭用,唯书是从。是李时珍站了起来,走进深山,攀上危岩,携带着对药书的怀疑他走进了真理的山谷,将谬误的顽石击碎。他不墨守成规,他不抱残守缺,为了真理,更为了生命。他向已有的经典提出质疑,一丝不苟的查询验证。跋山涉水,到处都留下了质疑的精神。没有质疑,哪来真理?哪来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第22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三)、再来赏读下面几个高考优秀作文片段:
以“李白故事和李白名诗名句”为材料多角度使用片断第23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文1】话题——“意气”(2006年湖南高考作文题)“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第24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文2】话题——“忘记与铭记”(2005年四川高考作文题)
人们忘记了你郁郁不得志的过往,传诵着你的名作,铭记着你的功德。因为,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曾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了对权贵之势的无限蔑视。仰望诗仙,一股傲然之气油然而生。人生能够这样走一回,也就无怨无悔了。人们佩服你,铭记你,那是理所当然的!第25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话题——“自己的认知和他人的期望”(2004年重庆高考作文题)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他人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
第26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结:取材都来源于课内。一个材料,变换角度。第27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课堂讨论:多维审视关于李白我们还可提炼出哪些不同的话题?
第28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李白至少还可以给我们这些启示:提示:○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乐观与悲观○位置与价值○淡泊第29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论点一:正确处理他人期望与自我认识关系
是荒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认定自己不能折腰摧眉事权贵,认识到只有自由的灵魂才能让自己快乐,于是你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你享受孤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傲然高歌:“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而当我们回望唐朝,我们看见的不是至高无上的帝王,而是卓然站立的你。李白,我们感谢你,是你清醒的自我认识为中华文学史成就了一座后人无法超越的高峰。第30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论点二:正确对待挫折和痛苦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面对挫折,他傲然一笑,面对痛苦,他潇洒挥袖,遍访名山,歌咏自然,是他对挫折和痛苦的正确态度最终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第31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论点三:找准人生位置
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大唐的江山史册上才多了几分厚重,中华的文明史册才更光辉灿烂。第32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论点四:人生需会辨
人生需会辨,会辨才能让人在纷扰的人世中认清方向,在纵横的歧路中找对自己的路。诗仙李白,在歌吟着“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同时,始终保有一双明辨的眼睛,在歌舞升平的宴饮中,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上,他清楚地辨出了皇帝的昏聩,朝政的污浊,也辨清了自己不能折腰摧眉事权贵的皓皓心志,因而他正确地选择了一条“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人生路,潇洒地走向自然,走向山水,也走向了自己诗歌创作的辉煌之路。假如李白没有一双会辨的眼睛,没有选准自己的人生路,他就会在官场上虚度一生,无法成就自己诗仙的美名。第33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窍门:1、关注课内,积累材料;2、理解话题含义,选准角度;3、为我所用,证明观点。第34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运用材料的传统主题(2)反其意而用之(3)从不同角度分析或生发材料与话题的契合点注意:第35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课堂小结【运用技巧】(一)、多角度深思
一则好的材料多是立体型的,具有多元的属性,不同的人对材料的理解不同,立意的角度有异,同一则材料,往往可以从中挖掘出几个不同的观点。第36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如:邓亚萍,
1米5的身高,除了体操教练举重教练,没人会看得上。也正是这个原因,打球出色的邓亚萍曾多次被省队国家队拒绝,直到1989年国家队才给她机会。邓亚萍不相信命运,她的逻辑是:胜利,胜利,不断的胜利。1989年首次参加世乒赛便夺得冠军,从此邓亚萍称霸乒坛,连续8年世界第一,4枚奥运金牌,14个世界冠军头衔。赛场上的邓亚萍是一个传奇,退役后的邓亚萍更是让人惊诧,她先后获得清华大学学士、英国诺丁汉大学硕士、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从不被人看好,到成为一代乒坛女皇,再到成为北京申奥形象大使,一路走来,邓亚萍永不言败。邓亚萍说:我不比别人聪明,但我一旦设定了目标,绝不轻易放弃,因为我没有输的理由。第37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观点:①信念
②先天条件与后天努力
③永不言败
④拼搏
⑤不轻易放弃甚至国家荣誉等。第38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依照论点使用素材
议论文中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鱼因水而彰显生命活力,水因鱼而具有生机色彩。一篇好的议论文,议论文论点与论据要一致统一,论点统帅论据,论据要为论点服务。首先,在证明论点时,引用材料时可针对不同论点有意识的选择材料中有用的部分,适当渲染扩充,其他部分可忽略不计。第39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其次,事例转述的侧重点也要因论点而异。根据论点的需要,对转述的事例作定向限制,着重转述符合论证需要的内容,巧妙地转换叙述重心,突出某个侧面。能证明中心、围绕话题的部分要详写,和中心、话题无关的,要略写或不写。最后,要对事例进行引申与拓展。紧扣道理写好事例以后,要不失时机地对事例进行分析引申强调
,使事例与所要证明的道理紧密关联,让阅卷者更明确的知道事例恰当、有力地证明了道理。【注意】“一材多用”,要注意:准确选取材料和作文立意的“契合点”,不能生拉硬扯、牵强附会。第40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第二课时导入新课
一美女下夜班,被一色狼跟踪,美女很害怕。路过一片坟地,色狼正要下手,美女走到一座坟墓前说:“爸爸,开门吧,我回来了。”吓得色狼狂奔而去。
美女为自己的聪明得意的笑了起来,哪知笑声未落,从坟墓里传出一个阴森森的声音说:“闺女,你咋又忘记带钥匙了呢?”吓得美女尖叫着跑了。
第41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这时,一个盗墓者从坟墓里爬了出来,说:“影响我工作,吓死你!”突然发现墓碑前有一老者,手拿凿子在刻墓碑,就好奇地问:“你在干嘛?”老者生气地说:“这些不肖子孙把我的名字都刻错了,只好自己改啦!”盗墓者一听,吓得撒腿就跑了。
看着盗墓者的背影,老者冷笑道:“跟老子抢生意,吓死你!”一不小心,凿子掉地上了,老者正要弯腰去拾,却看见草丛里伸出一只手,同时响起一个冷冰冰的声音:“啊,你敢乱改我家的门牌号?”吓得老者连滚带爬地跑了。
一个拾荒者从草丛中爬出来,捡起地上的凿子,感叹道:“这年头,捡块废铁还得费这么大神!”第42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讨论议论文“一材多用”之材料与观点的契合,初步掌握该种写作的思路和方法。第43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材料的叙述思路手中的材料怎样才能多个角度地活用呢?我们知道,素材如同未经加工的玉璞,需要雕琢、改造。“雕琢”、“改造”本身就有表达与叙述的问题。如:《三国演义》中有名的“失街亭”故事适用主题1:理智战胜情感
叙述的角度:
街亭之役前,马谡夸下海口,说自己如何胸有成竹,结果关键一役由于他的粗心大意,使街亭这一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隘口痛失。面对蜀国将领缺乏的现状,群臣的竭力劝阻,诸葛武侯深知军令如山,不能凭私人感情行事,于是挥泪斩马谡,这是理智战胜情感的义举,千百年来,广为传诵。诸葛亮的角度第44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适用主题2:偏信自己
叙述的角度:
带着几分侥幸的心理,他(马谡)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料敌军却轻易打败了他。是因为他不懂兵法吗?不,是因为他偏信自己,认为自己才华盖过军中上下,不能让别人牵着鼻子走。马谡的角度第45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适用主题3: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
叙述的角度:
马谡自告奋勇,愿守街亭,并立下军命状,可见得胜券在握,然而面对魏军却不堪一击,痛失要塞,这实在出人意料;可是只要看一看马谡纸上谈兵、骄傲轻敌、一意孤行的所作所为,其失败自在情理之中了。
马谡的角度第46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结:一材多用材料与观点的结合思路:
变换叙述角度第47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材料的分析方法例如:材料:《贞观政要》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
“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一则“太宗吃蝗虫”的材料,可以生发出多少个角度,又可以论证多少个话题与观点呢?请看:第48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角度1一一“忘记和铭记”]《贞观政要》中有记载,唐太宗视察庄稼的长势,却看到蝗虫带来的灾害。太宗遂向上苍祈求,希望将百姓面临的灾难转移到自己身上,要用自己的生命安全换取百姓的安居乐业。太宗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一心铭记着百姓的哀乐。在这种“忘记和铭记”之间,唐朝日益兴盛,太宗终成一代明君。思考:太宗忘记的是什么?铭记的是什么?
他的忘记和铭记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第49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角度2———“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贞观政要》中记载:“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杖而咒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遂吞之。”李世民乃是一代封建君王,肯于吞食蝗虫确是出人意料,似乎令人不可思议。但这看似出人意料的举动细细想来却又在情理之中。作为一国之君,李世民不但非常清楚粮食与百姓、人民与国家的密切联系,更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而这样贤明的君主成就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更在情理之中。只此一事便可看出,大唐之兴亦实属必然。思考:太宗的什么举动出人意料?什么举动又在情理之中?太宗为什么吃蝗虫?太宗吃蝗虫怎么样(作用和意义)?第50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角度3-——“说‘安’”]《贞观政要》中记载,唐太宗视察农田时,见蝗虫蚀苗,不顾自身安全吞食蝗虫,让其蚀己心而不危害百姓。太宗的祷告和希冀令人感动。岁乃民之根本,民乃国之根本,唐太宗舍一己之“安”,求万家之“安”,可敬可佩。农业乃国之根本,安泰之源泉,抓住了根本,方有杜稷之安稳,方可享百年之盛世、万代之荣光。“贞观之治”,得民心者得天下。思考:唐太宗心中的“安”是什么?为什么要求这样的“安”?追求这样的“安”有何意义和作用?第51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结材料一材多用的具体分析方法:
1、是什么?2、为什么?3、怎么样?4、意义和作用?第52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以苏轼的事迹为材料多角度使用片断第53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范例展示
[苏轼解读]
苏轼——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罕见的多面手,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巨子。他长于散文创作,他的诗,代表了宋诗最高水平。他的词,开创了豪放词风。他的书法、绘画,也都达到了很高水平。除此之外,在哲学、茶道、烹饪、养生、园林艺术方面,他都有独到的造诣。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四个三”来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素为敬重又有矛第54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盾的王安石、司马光;不忘三地——黄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与苏辙的手足情、与王弗的生死情、与朝云的不了情。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儋州授馆,兴修水利,架桥凿井,赈灾施药,都于史有征;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第55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评讲北海市四模的诗歌鉴赏题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①,苦雨终风也解晴②。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③。空余鲁叟乘桴意④,粗识轩辕奏乐声⑤。九死南荒吾不恨⑥,兹游⑦奇绝冠平生。第56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2、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景色?“苦雨终风也解晴”“天容海色本澄清”两句有什么深层含义?(1)诗的前四句写出了星移斗转,风停雨住,云散月明,海天澄清(主谓句)的景色;(2分)“苦雨终风也解晴”的深层含义:诗人受到的各种打击和排斥终于结束。“天容海色本澄清”的深层含义:加于诗人身上的诬蔑一扫而空,恢复了诗人清白的本来面目。(深层含义每句各1分)第57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空余鲁叟乘桴意”“九死南荒吾不恨”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空余”句写出了诗人虽被贬海南,仍想施展抱负,但作为“罪人”,并无治理实绩,只不过空有孔子济世的情怀罢了,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无奈和愁苦;(2分,意思对即可)
“九死”句写出了诗人虽然经历了九死一生的磨难,但就个人而言,却已饱览奇景,虽九死而无憾,表达了诗人乐观旷达的襟怀。(2分,意思对即可)第58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论点1:走出圈子
经历了乌台诗案,继而被流放到黄州,一个偏僻荒凉之处,苏轼陷入了痛苦的圈子,不能自拔。此时,庄子弃相不做的选择提醒了苏轼,他开始换个眼光看世界。于是,一切豁然开朗。
(为什么)
“不经历风雨,怎见得彩虹”,面对人生的风雨,苏子吟诵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笑看人生风云,因着乐观,因这豁达,
(怎么样?)苏轼潇洒地走出了个人痛苦的圈子,走出了官场黑暗的圈子。
(是什么)如果苏轼只是沉浸在贬谪的痛苦之中,不能走出痛苦的圈子,那么,他还能够潜心于诗文的创作,还能写下“两赋一词”等千古佳作,成为中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吗?
!(意义、作用)第59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论点2:安于位置,创造价值
上天给苏轼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昔日的朝廷重臣,转眼便成了阶下囚,之后又流放到了黄州这穷乡僻壤,苏轼的人生位置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面对造化的弄人,乐观的苏子坦然相对。他认为;“既来之,则安之”,与其悲苦万分,以泪洗脸,不如安于现在的位置,创造出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什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东方不亮西方亮”。心中怀着这样坚定的信念,(为什么)苏轼忘记了贬谪之痛,潜心于诗文的创作,“两赋一词”等横空出世,轰动了当时的北宋文坛,苏轼也因此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意义、作用)第60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论点3:不敢忘记
东坡不敢忘记肩上的责任,因为投身报国,为民请命是他一生的理想和追求。(是什么)因此,即使是流放到黄州,他也能忘却贬谪之痛,心系百姓,造福于民。为此,他成立了救儿会,捐出节衣缩食的钱物,帮助贫穷的百姓脱离困境。(怎么样)人民因此感激他,纪念他,铭记他的大恩大德。如果东坡的眼中没有百姓的温饱,心中只有他的前途命运,那么,他就可能只会沉浸于个人的伤痛之中,也就不可能胸怀天下,得到人民的拥护了。正是因为东坡不敢忘记肩上的责任,牢记要为百姓造福,才赢得了后人的尊重和爱戴,美名扬天下。(作用、意义)第61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文1:全国甲卷《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雨渐渐地小了一些,他看看脚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这一霎那,他忽然觉得它们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贵。白天过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风雨。无论你怎样左躲右闪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它们相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吧?既然如此,扬起脸,面对着风雨,叹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吧!那么,黑夜过去是白天,风雨之后见阳光,也就是另一种人生的必然了。缓缓的走着,心情渐渐的轻松而愉快,小曲儿也不觉间哼唱了起来。晚风习习,不觉间云已经散了,夕阳在西山的头上又露出了艳红的脸。他回过头去,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阳的余晖中另有一种超然之美。意料之外的一场风雨,情理之中的一份收获。第62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文2、全国乙卷《位置和价值》
在这里,再次被迫远离政治核心的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看到的是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第63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文3、全国乙卷《位置和价值》
这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有了无数绝美的诗文,再筑一道实在的长堤。人生有如此成就,夫复何求?站在西子湖畔,成就人生之巅。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左右人生的顺逆,如不系的小舟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但是只要有一颗不屈的心,一颗爱人的心,那么,何必在乎站在哪里呢?站在哪里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第64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文4、广东卷《纪念》“乌台诗案”被陷之后,苏轼被抛到这荒凉凋敝的黄州。在这里,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时运不济,命途多舛,都不能让他那高傲的头颅低下。历史的纪念碑上,镌刻着两个字:不屈。
第65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文5、全国丙卷《忘记与铭记》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所以,我们应该忘记别人的嘲讽,如忘掉五年前的一次感冒一样;原谅别人对我们的伤害,如原谅天有晴有阴一样。我们要记住初生婴儿的第一次笑容,我们要记住八旬老人没牙的掩笑……那阵风吹过,吹走了,吹走了失败痛苦;那阵风吹过,吹过后,铭记住,铭记住了美好快乐!第66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文6、重庆卷《自嘲》
苏轼被贬官黄州之后,妻子生了一个儿子,在众人的凑趣中,苏轼欣然题诗一首,他嘻戏道:“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惟愿孩儿愚且鲁”,那么东坡居士自己呢?他真的欣赏这种能保人“无灾无难到公卿”的“愚且鲁”么?他甘心做么?他做得到么?虽然明知“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是他愿意就此归于尘芥,闭上眼睛堵住嘴巴么?是的,这只是苏轼的一种自嘲,一种泄愤似的自嘲,一种无奈中的达观。如果说“愚且鲁”可以“到公卿”,那么,现实中的公卿有都是些什么货色呢?苏轼的人生当然不是以成为这样的“公卿”为目的的。在戏谑玩笑中,东坡在自嘲,在呼喊,在释然而笑。自嘲,是一片无奈的叶子,心中的风暴成就了它的舞动,恣意,随后化作豁达乐观的润土,滋润着生命的大树,让你摘到心中的太阳。第67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袁隆平——毕生梦想消除饥饿
【主要事迹】2004年,世界粮食奖、以色列沃夫奖、泰国金镰刀奖先后授予了中国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是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这位有着古铜色皮肤的科学家,就像一位普通的农民,经常两腿沾满了泥点子,穿梭在田间地头。如今,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在中国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一半以上。有人算过一笔帐,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袁隆平研究的三系法杂交水稻成为世界上首例成功的杂交水稻品种,据统计从1976到1987十年间,中国的杂交水稻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这对于七八十年代还在为温饱努力的中国农民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粮。
第68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袁隆平说搞科学研究的,我说首先一个不要怕失败,第二一个,搞科研你就不要怕辛苦,书本上是种不出小麦,种不出水稻出来的。
1981年,袁隆平和他的研究小组获得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2001年他又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一项无形资产评估中,袁隆平三个字的品牌价值被估价超过1000亿元,从此人们说袁隆平身价过亿。在荣誉和财富的簇拥下,袁隆平魂牵梦绕的却只有粮食问题。虽然已经74岁,但他依然在忘我的工作。袁隆平95年又搞成了两系法杂交稻,大概又比三系法增产百分之五到十,但是还是感到不满足,现在正在搞超级稻。第69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超级稻就是超高产优质水稻,袁隆平提出利用杂交优势和野生稻的增产基因,实现超级配套。2004年9月,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取得重大突破,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第70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1、人生如同一条跑道,在奔向终点的途中,每个人都会奋力奔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生命的辉煌,甚至是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
奔跑正是奋斗的过程,终点就是预设的目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个响彻世界的名字。为了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为了让所有的人不再挨饿,年入古稀的他,依然奔走在实验室和试验田间。为了杂交水稻,他几乎奉献了自己美好年华中的一切——
知识、汗水、灵感、心血。尽管他已经作出了足以让世界震惊的成绩,但袁隆平还是给自己制定了新的计划,并向这个新的目标前进。七十多岁的袁隆平依旧在自己的跑道上迈着矫健而执著的步伐。对于他来说跑道没有终点,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话题“跑的体验”,题目《在生命的历程中奔跑》]
第71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观点:在生命的历程中奔跑
1.材料:袁隆平
3.奔跑对袁隆平而言,指的是什么?袁隆平为什么要奔跑?他的奔跑有什么意义和作用?他怎么样去奔跑?思路第72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袁隆平选择了贫穷落后的农村,安于自己一个普通科技工作者的位置的,创造出令人羡慕的价值。他选择了那片土地,经过12年的苦心研究,第一代杂交水稻终于研制成功了。一夜间,袁隆平的名字被所有中国人所熟知,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袁隆平,一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名字,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他在平凡的位置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价值,站在成功的位置上,胜利的花环挂在他的胸前,多少艳羡的目光投向他来。名誉和金钱潮水般向他涌来,当有的人在估算袁隆平个人持股的市值时,当有的人在盘算着二级市场“隆平高科”的价值几何,当有人说爆出
“袁隆平”名字品牌价值1008.9亿元的特大新闻时,袁隆平却心静如水,身价千亿元的他悄悄地戴上草帽来到在实验田。他安于那片土地,安于自己的事业,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时,已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专注于田畴。探索研究科学心,淡泊名利袁隆平!
安于位置,宠辱不惊,让袁隆平不断地超越自己,推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杂交水稻。[题目《安于位置,创造价值》]
第73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3、心之患在躁,心之贵在安。心躁者事败,心安者业成。袁隆平安心杂交水稻的研究,头顶烈日,脚踩烂泥,几千次试验,默默地潜心研究终于开发出被誉为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第五大发明的杂交水稻。这一项惠泽世界人民的发明使人类远离了饥饿,给世界带来福音。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翱翔;风云市场上,以他名字上市的股票亮丽登场。当有的人在估算袁隆平个人持股的市值时,当有的人在盘算着二级市场“隆平高科”的价值几何,当有人说爆出“袁隆平”名字品牌价值1008.9亿元的特大新闻时,袁隆平却心静如水,身价千亿元的他悄悄地戴上草帽来到在实验田。
如果幼苗不安于土壤,怎么会长成参天古木?如果石砾化不安于河底,怎能化为玲珑卵石?如果智者不安心治学,不安于平凡艰苦的工作,哪有世界震惊的发明?人心贵安,安能成业。(北京《说“安”》)第74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4、自嘲是对自我优秀人格、明智行为的确认。2004年感动了中国的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国际同行称他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有人说爆出“袁隆平”名字品牌价值1008.9亿元的特大新闻时,袁隆平却心静如水,身价千亿元悄悄地戴上草帽来到在实验田。当有人问起他对财富的态度时,他说:“我这么个糟老头子,才1.69米高,六十公斤重,连骨头卖了都值不了几个钱。我把这事看得很淡。我们家里从来不谈钱,我一个月工资1600多元,外加院士补助、其它津贴、顾问讲学费,掐指一算,也有三四千元,够了!人的身上,最值钱的东西,是脑袋里的知识!”这自嘲的话语中饱含着这位七十四岁老人的人生智慧:执著真理,淡泊名利。
自嘲属于特殊的幽默,这幽默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需要高贵的人品。当你身处尴尬,当你身陷窘境,不妨幽自己一默,你会发现人生之路豁然开朗。(《自嘲》)第75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5、我的目光停留在那金黄的水稻,我看到了74岁的高龄袁隆平的身影,此刻我诧异了——多少人见阴而悲?多少人见日暮而伤感?多少人在沉溺在金钱与地位的旋涡中不能自拔?多少人在生命还在延续时停止了前进的脚步?袁隆平他已功成名就,但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这时我耳边响起袁隆平深沉而宏亮的声音;“我还有两个誓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彻底解决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二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志不已”。他的火热的精神正映红西边一片绚丽的彩霞,他用自己的工作表明生命恰如豹尾坚挺有力。一个晚霞出现必然带来美好的一天,一个豹尾的结束应当伴随着一个凤头的出现,不,应该是一群。强者的生命色彩如日如霞,生命之歌执著高亢,解读强者,给人至深的心灵冲击。我们的心灵感动了,我们的责任感被唤醒了,我们将托起明天的太阳,感动中国!
(江苏话题《凤头猪肚豹尾》,题目《生命的豹尾》)第76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6、人人渴望自己“今年花胜去年红”,但真正实现的并不多。滚滚红尘,纷繁世界,金钱、权力、名利……都是实实在在的诱惑;还有,人自身的弱点,如骄傲、惰性、贪图享受,等等。触目所及,纷纷攘攘,全是考验。有的人按捺住了躁动的心,不满足于既有成就,积极进取。“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60年代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历经坎坷,矢志不渝。经过12年的努力,成功培育出了“三系杂交稻”。这时,他已经功成名就,却依然奋斗不止,又研制出一批比现有三系杂交水稻增产5%—10%的两系品种间杂交组合。一时间,荣誉如潮水般涌来。以色列授予他“沃尔夫奖”、美国授予他“世界粮食奖”、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他金质奖章和“杰出的发明家”荣誉称号。国际同行称他为“杂交水稻之父”。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4年他当选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今天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翱翔;风云市场上,以他名字上市的股票亮丽登场。当有的人在估算袁隆平个人持股的市值时,当有的人在盘算着二级市场“隆平高科”的价值几何,当有人爆出“袁隆平”名字品牌价值1008.9亿元的特大新闻时,身价千亿元的袁和隆平却心静如水,悄悄地戴上草帽来到实验田。幼苗长成参天古木,是因为它安于土壤;石砾化为玲珑卵石,是因为它安于河底。袁隆平的成果为世界震惊,是因为他安于那份平凡艰苦的工作矢志不渝,因为他在科学研究上不迷信不盲从不断探究求实的精神。踏着岁月的沧桑,袁隆平已在古稀之年守望,但他的科学田地里却是“今年花胜去年红”。(辽宁卷《今年花胜去年红》)第77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1:“著名科学家袁隆平成为我国杂交水稻之父”他能这样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其中不也含着“坚韧”的精神吗?为什么非要和大家一样一窝蜂去移植爱因斯坦的记忆呢?我们就不能移植袁隆平的记忆吗?在他记忆中有什么呢?一定有奋斗的艰辛和成功的欢乐吧?而且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同一个材料可以从中看出不同的内涵,提炼出不同的论题,这不就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吗?在别人都去花天酒地的时候,他能默默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不正是“心灵选择”的结果吗?(98卷——以“坚韧”为话题)(99卷——“假如记忆能移植”)(00卷——“答案是丰富多彩”)(02卷——“心灵选择”)
(03卷——情感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袁隆平为什么能攻克这样的科学难题呢?与他对杂交水稻的特殊感情有关。从特定的角度看,这不正是对杂交水稻的深厚感情,加深了对事物的理解吗?第78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材多用”的技巧
1、把已知材料尽量往话题上“拉一拉、靠一靠,甚至扭一扭”(但不是强扭!!)尽量找出材料与话题的联系第79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针对不同论题,有目的地,重点地突出已知材料中的某个方面!每个材料,事实论据牵涉到方方面面,可以同时证明各种不同的论点。我们在引用的时候针对不同的论点可以有意识地选取材料中有用部分,适当地加以渲染扩充,其它部分就可忽略不计。这样同样可以达到一材多用的目的。第80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注意:需说明的是,同一材料的多用,是指在不同的作文中运用——不是同样照搬,而是要据不同的话题要求而作出相应的变化的。第81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叙例的方法能侧重善取舍巧点题二、文段的写法段首扣题,提出观点中间点题,重现中心结句强调,回扣观点总结第82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课堂练习:读下面全国近年各地的高考考场作文题。1)、《良心》
(02年高考湖南)
2)、《面对选择》(02年高考广东)
3)、《留给明天》
(05年高考天津)思考:这几道题话题相同吗?角度呢?假如只有一个材料,该如何来写?如屈原事例。第83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一]
披发行吟、形容枯槁的三闾大夫一声悲叹“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后便投身汨罗。那“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的无奈,“燕雀乌鹊,巢堂坛兮”的愤懑,令他只有选择以死亡来树立良知的威严与人性的雍容气度。(2002年高考湖南满分作文《良心》)[点拨]作者采用人物自己的诗文,使“屈原投江”这一材料表现出新鲜独特的一面,表述上变换人称,采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自然。第84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二]
在众人皆醉的麻木空气中,你选择了清醒;在众人皆浊的恶浊世道上,你选择了清白;褪去了华服,你选择了荷叶制成的衣裳;逐出了京城,你选择了汨罗河的波涛。于是你用生命代价作出了自己心灵的选择,而且从未有过悔意。你披散的长发和放声的狂吟,就已经全无遮掩地宣泄出你的任性和倔强。你不管别人诧异的眼光,你只一心一意地构筑那个神秘的美丽幻境。其实你很天真,惟其如此,你做出的选择,才是最接近生命本质的。(02满分作文《面对选择》)[点拨]上例运用材料的办法是:采用人物事迹的铺陈加上合理的推测使材料表现出新意;表述上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如临其境。第85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三]
一位“芰荷为衣,芙蓉为裳”的诗人披发行吟于江畔,我见他形容枯槁,却不为己哀,大声吟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当我问他何不自伤身世时,他答道:“亦余心之所善,虽九死而犹未悔!”这是正道直行的忠臣,这是志洁行廉的诗人,这是至死不悔的屈原!他为明天留下了什么?是一颗关怀天下的赤子之心,是一颗挚爱祖国的拳拳之心!(2005年高考天津优秀作文《留给明天》)[点拨]作者从屈原“忠心耿耿”的角度,写出屈原的赤子之心,这正是他留给后代的精神财富。采用场景对话和设问.第86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结:
“材不在多,会用则灵”。同一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不仅能使枯燥的材料变得多姿多彩,富有生气,同时也可以摆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注意
(1).要根据话题迅速找出材料与文题的内在联系,生发材料与话题的契合点
(2).在行文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向话题靠拢。(3).结论要紧扣话题,落到话题或论点(分论点)上。
一则材料希望运用到什么话题中
第87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材多用要注意的事项
1.选好使用角度
对同一个材料,我们可以选取它的不同角度应用于不同的话题之中。2.注意使用技巧怎样把现有的材料转化成作文的材料呢?给你真诀:拉一拉,靠一靠。但要拉、靠得自然,不露痕迹。如果“靠”过来别扭,那就是失败了。叙例:
1.要有所侧重,指向明确2.善取舍析例1、体现特定的观点倾向,紧扣叙例展开议论。2、关键词重复点题法(观点、话题中的关键词反复出现)3、例后分析一般字数尽量比叙例的多,可综合运用因果法、假设法、对比法等。第88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你应该静下心来,对自己已经占有的材料进行一番打理,尤其是发掘每一个材料的多方面的意义。第89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阅读项羽的相关材料,从不同角度分析材料,任选下面一个话题,找准切入点并请每组同学各针对一个话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四、反馈练习:第90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项羽事略
1.学万人敌,胸怀大志2.巨鹿奏捷,歼灭敌军3.鸿门之宴,刘邦脱险4.楚汉交兵,垓下之战5.被困垓下,众叛亲离6.人心背楚,天下归刘7.冲出重围,乌江自刎第91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话题:意气忘记与铭记自己的认知与他人的期望示弱思维的关键:通过联想和创意,找到素材与主题之间的契合点。第92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奇文共赏第93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参考例文:
(1)“意气”在棋盘拼杀,楚河汉界分明,我会一如既往想起楚王项羽汉王刘邦。虞姬的自刎,乌骓的投江让更多的人倒向项羽,鸿门宴上的刘邦似乎只是小人,听听汉家小儿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便热血沸腾,可历史的车轮证明了刘邦比项羽更能成就一番大业。是他主张张骞扶着驼铃走向了大漠,是他让卫青挥动旌旗舞向了大漠的飞沙。他们都是英雄,皆有意气,是意气二字所有义项不同,楚王的意气用事,与汉王的意气风发。第94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参考例文:(2)“忘记与铭记”看着站在乌江边上的你,雄姿英发,豪情万丈。相信人们忘记了的是你四面楚歌的窘迫,铭记下来的是你的豪情、你的大度与你的痴情。江边自尽,是你的宽怀所致,所以人们只会记得你的宽厚,“鬼雄”之称无愧。人们铭记着你,难怪李清照要说“至今思项羽”了。第95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参考例文:
(3)“自己的认知和他人的期望”“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面对滔滔并江水,面对彼岸的乡亲的乡亲父老,一代霸王也不由泪湿衣襟,江山已随他人姓,美人自刎在怀,是乘船逃走,重整旗鼓,还是投身乌江,“死亦为鬼雄”?如果你正在项王身边,是否会劝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呢?正如江东父老们也期望着项王忍辱负重,说不定历史就会为此改写,然而项王最终选择投江而死,他认为应该死得有尊严,他认为那才是他的英雄本色,一支菊花的生命形态枯萎了,但花香永世留香。
第96页,共10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参考例文:
(4)“示弱”
示弱不是低头屈膝的代名词,而是迂回前进的智慧。生命为我们留下一个绝妙的谜语,只有参透了屈服与示弱的本质区别,才能领会到隐藏在背后的深深哲思。力能扛鼎、悍勇善战的西楚霸王项羽便骄傲地回绝了一切示弱的可能,当在漳河面对数倍于自己兵力的秦军时,他选择了破釜沉舟绝不示弱,终于凭借士气与斗心侥幸获胜。但正是这种有勇无谋注定了项羽悲剧性的结局,让他感受到兵败垓下的悔恨,乌江自刎的悲凉。厚重的历史书页上泯去的本已注定的辉煌,空留遗憾千古的叹息。可怜曾经高呼“彼可取而代之”的一代霸者,因为参不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