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自考0039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押题及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B/0C/wKhkGWYAOcSANI59AAM7MafYaqc431.jpg)
![2024年10月自考0039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押题及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B/0C/wKhkGWYAOcSANI59AAM7MafYaqc4312.jpg)
![2024年10月自考0039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押题及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B/0C/wKhkGWYAOcSANI59AAM7MafYaqc4313.jpg)
![2024年10月自考0039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押题及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B/0C/wKhkGWYAOcSANI59AAM7MafYaqc4314.jpg)
![2024年10月自考0039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押题及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B/0C/wKhkGWYAOcSANI59AAM7MafYaqc43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年龄目标特点的是
A、是对托儿所和幼儿园各年龄班儿童语言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B、是将语言教育目标分化为不同的要求,形成对每一个年龄阶段儿童逐步要求提高的具体目标C、是儿童语言发展指标和学科知识的融合D、是学前阶段语言教育任务要求的综合,是语言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
2.下列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中,以幼儿为主体的目标是
A、从阅读绘本中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B、让幼儿学习阅读绘本C、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D、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
A、直接感知B、学习能力C、间接感知D、认知经验
4.下列幼儿语言教育目标中,由教师自己制定的是
A、教育总目标B、年龄阶段目标C、教育活动目标D、上三项皆是
5.CLASS中的班级组织领域包括的三个维度是()
A、积极氛围;行为管理;课堂效率B、消极氛围;行为管理;教学安排C、行为管理;课堂效率;教师敏感性D、行为管理;课堂效率;教学安排
6.下列属于学前儿童谈话活动中的倾听核心经验的初始阶段的是
A、在谈话中初步对对方做出眼光、面部表情或口头语言上的回应B、能安静倾听教师或其他学前儿童的讲话,眼睛注视谈话对象C、初步自主集中注意力倾听他人的发言或讲话D、能根据不同的语调、语气判断不同的谈话对象
7.说明性讲述与日常用语和叙事性语言最大的区别是
A、在保证句子结构完整的前提下使用较少的词汇B、使用较丰富的词汇描述细节C、选择重点部分着力描述D、按事物的逻辑顺序进行描述
8.下列选项中属于《指南》对4-5岁儿童的“阅读与书写准备”目标要求的是
A、讲述时能使用常见的形容词、同义词等,语言比较生动B、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定的意义C、能随着作品的展开产生喜悦、担忧等相应的情绪反应,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D、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画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
9.辩论的表现形式的是
A、“说”;“写”B、“说”:“辩”C、“辩”;“编”D、“辩”;“写”
10.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选项中,幼儿在运用语言交流时最不可能发展到的能力是()
A、人际交往的能力B、组织思想的能力C、判断交往情境能力D、正确识字书写的能力
11.小班幼儿通过阅读图画书中与幼儿园生活有关的故事,逐渐学会如何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这说明前阅读能够促进幼儿
A、认知发展B、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C、社会性发展D、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12.故事中有高潮,有解决方法,是最完整的叙述结构,这种叙述模式是
A、混乱模式B、以高潮结尾的模式C、古典模式D、跳跃模式
13.语言交往获得成功的前提是
A、有礼貌的语言交往对象B、丰富的词汇能力C、美丽的衣着外貌D、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
14.要求幼儿“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的是
A、《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B、《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C、《幼儿园工作规程》D、《广东省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引》
15.《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3-4岁幼儿倾听的目标要求是()
A、听不懂时能主动提问B、方言地区的幼儿能基本听懂普通话C、在群体中能意识听和自己有关的信息D、别人对自己说话能注意听并回应
16.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有教师参与的日常谈话活动有两个特点:一是谈话带有一定的教育性,二是
A、以幼儿发起的谈话居多B、以教师发起的谈话居多C、师幼谈话无处不在D、谈话任务应该由幼儿来完成
17.辩论活动是培养幼儿哪种能力最好的方式之一
A、倾听能力B、表达能力C、理解能力D、独立性
18.以较为高度抽象的、概括能力为主的思维方式是
A、理解B、倾听C、辩论D、叙事
19.“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该内容见于
A、《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B、《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C、《幼儿园工作规程》D、《儿童权利公约》
20.下列不属于叙事性讲述的核心经验的是
A、解释并坚持自己的观点B、使用较为丰富多样的词句讲述C、有条理地组织叙事性讲述内容D、感知独白语言的语境
21.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幼儿叙事性讲述的核心经验的是
A、使用较为丰富多样的词句讲述B、有条理地组织叙事性讲述的内容C、感知独白语言的语境D、使用规范准确、简洁明了的词句
22.辩论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辩论包括:______和______
A、谈话;讨论B、辩论;讨论C、谈话;阐述D、辩论;阐述
23.关于“辩论”的不正确表述是
A、辩论是有目标、有方向的B、辩论是口语发展的高级形式C、辩论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D、辩论的表现形式是“说”和“辩
24.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幼儿说明性语言的学习与掌握的是
A、教师要求幼儿使用丰富的词汇表达观点和评价B、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话时可以使用儿向语言C、成人和幼儿说话时将“灯”称为“亮亮”,将“汽车”称为“车车”D、教师引导幼儿在讲述苹果时,可以讲述苹果摸起来的触觉感受、吃起来的味觉感受和闻起来的嗅觉感受等
25.在组织讲述内容时,稳定阶段的“说明性讲述”要求幼儿做到
A、讲述直观的事物特征B、根据讲述对象分主次讲述C、根据讲述要求分主次讲述D、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某事物的特征
26.下列文件在语言部分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的是()
A、《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B、《幼儿园工作规程》C、《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D、《儿童权利公约》
27.语言示范策略中的三个具体策略不包括()
A、重新组织和详述B、自我描述和平行描述C、使用形式多样的语言D、开放性描述和封闭性描述
28.有关人类学习母语的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在()
A、胎教阶段B、学前阶段C、小学低年级阶段D、小学高年级阶段
29.《指南》中要求______岁幼儿在掌握“有条理地组织叙事性讲述的内容”的核心经验时能够“能基本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经历的事情”。
A、2—3B、3—4C、4—5D、5—6
30.下列表述中,不属于“说明性讲述活动”的教育组织策略的是
A、说明性讲述需要有一定的认知准备做铺垫B、在科学活动中引入说明性讲述的核心经验C、注重凭借物的选择与使用D、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的形成不仅仅局限于讲述活动
31.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有不同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下列选项中,属于对0-1岁半的婴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的是()
A、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愿望和请求B、能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和性别C、能说出几个常见物品的名称D、能用简短的语句回答别人的问题
32.确保语言教育活动质量的关键是()
A、创造高端的阅读环境B、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C、提高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师幼互动质量D、制定良好的班级秩序
33.儿童学习早期阅读和读写的关键期是
A、3-6岁B、3—7岁C、3—8岁D、3—9岁
34.《指南》中要求5--6岁幼儿“讲述时能使用常见的形容词、同义词等,语言比较生动”,这反映了对儿童叙述性讲述核心经验中的
A、使用较为丰富的多样的词句描述B、有条理地组织叙事性讲述的内容C、感知独白语言的语境D、以独白语言的形式进行说明性讲述
35.下列提问中,属于开放式提问的是
A、“小狗店里有人来买冷饮吗?”B、“小狗的冷饮受欢迎吗?”C、“我们有什么办法让大家来店里吃冷饮?”D、“你的办法有效吗?”
36.由传播活动所需要的那些物质条件、有形条件之和构筑而成的环境,被称之为
A、钦环境B、硬环境C、内环境D、外环境
37.在“做人好,还是做动物好”的辩论话题中,幼儿不仅能说出“做人不好”的观点还能说出理由辩驳对方,“做人很辛苦的,要学习很多东西.”这表明幼儿在“解释并坚持自己的观点的经验“方面处于
A、拓展阶段B、初始阶段C、稳定阶段D、深入阶段
38.以下前阅读活动的教师指导策略中,主要用于帮助幼儿准确、深入理解图画书内容,并能帮助幼儿获得阅读核心经验成长的是
A、教师提出阅读指导,儿童自主阅读B、集中阅读,解决关键页C、师幼合作完整阅读D、师幼研讨,评判阅读内容
39.幼儿园前识字环境的三个方面是
A、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区域活动B、生活活动;教学活动;区域活动C、体育活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D、体育活动;教学活动;学习活动
40.幼儿园的辩论可以先从何种形式开始,然后逐步过渡到辩论会
A、讲述互动B、讨论活动C、阅读活动D、书协活动
41.幼儿虽然还不识字,但是对于自己名字的汉字特别敏感,能够从大家的名字中挑出自己的名字来,这说明该幼儿具有
A、符号和文字功能意识B、符号和文字形式意识C、符号和文字规则意识D、符号和文字意义意识
42.在非正式叙事性讲述教育活动中,教师利用午餐前、午睡前、离园前等时段鼓励幼儿给同伴们讲述图画书中的内容。这种做法属于
A、角色游戏中的叙事性讲述B、装扮游戏中的叙事性讲述C、日常交流中的叙事性讲述D、过渡环节中的叙事性讲述
43.不仅是培养学前儿童批判性思维的基石,还是学前儿童语言综合能力的高级形式的
A、谈话B、辩论C、叙事性讲述D、说明性讲述
44.一般来说,研究者通过考察叙事顺序、叙事评价和______来考量儿童叙事能力的发展水平。
A、叙事对象B、叙事结构C、叙事内容D、叙事方式
45.下列项目中,属于优秀幼儿故事“文学性特征”描述的是
A、富有想象和思考的空间B、有一致的段落结构C、有幼儿生活化的词汇D、符合倾听的习惯
46.在“下雨好,还是下雪好”的辩论中,有些幼儿本能地说“下雨没有下雪好”,这用到的辩论方法是
A、陈述B、假设C、对比D、举例
47.幼儿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不包括()
A、在活动中学习B、在游戏中学习C、在创造中学习D、在识字中学习
48.对于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来说,既有本体价值,也有工具价值的是
A、谈话B、叙事性讲述C、辩论D、说明性讲述
49.符合散文的文学体裁特点的描述是
A、句式多样、节凑鲜明B、适合儿童听赏、吟唱C、不讲韵律、不讲排比D、适合夸张、拟人的表达方式
50.《指南》要求______岁的幼儿能够“喜欢与他人一起谈论图书和故事的有关内容”
A、3—4B、4—5C、5—6D、6—7
51.三大高质量的师幼互动不包括()
A、高情感支持的师幼互动B、提高教师参与度的师幼互动C、高教育支持的师幼互动D、提高活动效率的师幼互动
52.学前儿童的阅读材料主要是()
A、童话书B、图画书C、短篇小说D、诗歌
53.《指南》中对早期书写行为的目标要求之一:“在成人的提醒下,写写画画时的姿势正确”,这个目标的对象是______的幼儿。
A、3—4岁B、4—5岁C、5-6岁D、3—6岁
54.下列教育活动目标设计中,关注行为走向的目标是
A、掌握绘本故事的具体内容B、提高讲故事的口语表达能力C、观察故事人物的发展变化过程D、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5.幼儿故事续编的核心经验有三种发展状态或水平,______是起始水平。
A、儿童的回忆B、儿童的想象C、能编构故事的基本情节D、能初步运用文学性语言
56.名称类的标识在幼儿园广泛存在,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下列不属于名称类标识的是
A、物品类B、人名类C、警示类D、地点类
57.Arizona(2009)认为,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标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____;二是____。
A、倾听和理解;表达和交流B、倾听和表达;理解和交流C、回应和理解;表达和交流D、回应和表达;理解和交流
58.下列有关散文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通常一篇散文只有一个中心思想B、通常一篇散文一定会有多个中心思想C、散文可以通过某片断的生活事件来表达一定的所思所感D、散文叙述事物的发展,需要像故事那样有完整的情节,描写人物时需要刻画人物性格
59.倾听的本质是
A、安静地倾听B、耐心地倾听C、要听懂D、要注意听
60.前书写学习主要教育途径是在
A、集体教学活动中B、区域活动中C、家园互动中D、生活环境中
61.教师根据语言教育的活动目标,为幼儿提供各种学习活动,并给快速完成学习任务的幼儿提供其他活动,这属于师幼互动策略中的()
A、行为管理前瞻策略B、学习时间最大化策略C、多形式推进策略D、目标导向策略
62.下列关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阐述。错误的一项是()
A、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是整个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纲领B、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是我们实施语言教育的方向和准则C、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教学内容直接决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D、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制定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具有一定客观依据的
63.下列不属于培养儿童书面语言意识和能力的活动是
A、前阅读活动B、前书写活动C、前识字活动D、文学作品学习活动
6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儿童语言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B、儿童语言的发展具有阶段性C、不同儿童达到某一水平的时间一样D、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阶段是一致的
65.不属于幼儿前识字核心经验范畴的表述是
A、符号和文字功能的意识B、符号和文字形式的意识C、符号和文字规则的经验D、符号和语言交流的意识
66.一名幼儿没有答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对他说:“你再仔细想想,我知道你肯能够说对”,这说明该教师采用了
A、幽默语言的互动策略B、提问策略C、表达积极的情感和期望的互动策略D、及时回应儿童情感需求的互动策略
67.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是否有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检验:一是活动目标是否依据儿童语言学习发展的核心经验进行策划,二是
A、教学材料准备是否可操作B、教学过程是否围绕着核心经验开展提问与互动C、教学重难点是否突出D、课后是否围绕着核心经验展开延伸
68.知道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理解故事的起始和结尾,这属于幼儿故事形式经验的
A、初始阶段B、稳定阶段C、成熟阶段D、拓展阶段
69.在一次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请幼儿先自主阅读,要求是从封面开始看起,看到10页处,教师还特意把10页之后的内容用封口胶封住,这说明幼儿教师在使用
A、学习时间最大化策略B、目标导向策略C、行为管理前瞻策略D、多形式推进策略
70.儿童语言的发展是指哪两种能力成长变化的过程和现象?()
A、识字书写能力;语言理解能力B、识字书写能力;表达能力C、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D、人际交往能力;识字书写能力
71.学前阶段的儿童实际上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语言学习,其中通过与人交往在互动中产生人类基本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的能力,这里的语言是作为学习的
A、工具B、对象C、交流工具D、基础
72.以下各项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年龄阶段目标中,描述正确的是
A、0-1岁半婴儿要求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年龄和性别B、1岁半-3岁幼儿能说出几样常见物品的名称C、4-5岁幼儿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请求和愿望D、5-6岁幼儿能用适当的音高、音量和音准讲述自己经历的事件
73.故事是儿童最常接触的文学体裁,幼儿故事可分为两类,分别是:_____和_____
A、童话故事;历史故事B、童话故事;生活故事C、民间故事;历史故事D、民间故事;生活故事
74.以下有关“目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学前教育的总目标一般由专门的机构制定B、学前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一般由专门的机构制定C、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活动目标一般由教师自己制定D、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活动目标一般不由教师自己制定
75.在“小鸟旅行记”活动中,某幼儿根据图画内容讲述出小鸟的心理活动和小乌龟的对话,这说明该幼儿
A、在讲述中注意运用一些生活中习得的形象词汇B、在讲述中使用几种不同的句式C、能运用较丰富的词句D、能描述出一些细节让讲述更为生动
76.要求能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与性别,能用简短的语句回答人的问题,这是对哪一个年龄段幼儿的语言发展目标要求
A、4~5岁B、3~4岁C、1.5~3岁D、2~3岁
77.幼儿能够采用解释、补充等方式对自己的表达进行修补,说明该幼儿已经达到了
A、初步运用谈话策略的稳定阶段B、初步运用谈话策略的拓展阶段阶段C、掌握并运用交流和表达规则的稳定阶段D、掌握并运用交流和表达规则的拓展阶段
78.大班幼儿能够通过预期、假设、比较、验证等方法准确理解图画书中的主要内容,说明该幼儿
A、获得了图画书概念B、获得了阅读策略C、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D、采用多种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图画书的理解
79.下列情境中,教师使用幽默语言的互动策略的是()
A、教师让小朋友抱抱蛋宝宝,随后教师表扬了一名幼儿,“哇,她抱蛋宝宝时,非常温柔,让我也来抱抱这个蛋宝宝吧B、在“写信”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说:“接下来,我们请小朋友们帮助小狗起写封信给它的好朋友,邀请它的好朋友周日到小狗家做客谢谢各位小朋友。”C、在“长颈鹿好长喔”活动中,教师提问长颈鹿长长的部分有什么作用后,幼儿回答“可以吃到最高的树叶”,这时教师调皮地说:“听到了吗,中2班的小朋友,长颈鹿能吃到的不是一般的树哦,是两般的树哦。这些树是高高的树哦”。D、教师在活动中发现幼儿不舍情感的流露,于是及时引导,让幼儿的情绪得到宣泄
80.在幼儿园叙事性讲述集体教学活动中,第一个环节应是
A、感知理解讲述对象B、运用已有的核心经验讲述C、引进新的讲述核心经验D、巩固和迁移新讲述核心经验
81.“今天我们要到小班去帮助弟弟妹妹们学习穿衣服,你们有什么打算?请把自己的计划写下来。”教师指导孩子学习创意书写采用的是哪种策略
A、写备忘策略B、写卡片策略C、写日记策略D、写计划策略
82.下列不属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早期书面语言学习与发展提出的目标要求的是()
A、辩论经验与辩论学习活动的目标要求B、阅读兴趣、习惯的目标要求C、初步阅读理解能力的目标要求D、早期书写行为的目标要求
83.幼儿独立性发展的年龄总趋势是:______时发展迅速。
A、2—4岁B、3—5岁C、4-6岁D、5—7岁
84.以幼儿具体的、可观察的行为来表述的,指向在实施教学活动以后幼儿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这一类的目标指的是
A、观察目标B、教学目标C、行为目标D、可视化目标
85.在辩论活动“当女生好,还是当男生好”中某幼儿说:“当女生可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其他幼儿又说出了其他的理由,这说明幼儿在
A、解释并坚持自己的观点B、运用恰当的方法辩论C、理解他人的观点D、尊重别人的观点
86.幼儿前书写最基本的形式结构经验是
A、发现汉字是不同于图画、相似图形符号的方块字B、发现汉字是简单笔画和复杂笔画的方块字组合C、发现汉字“一字一音”的特点D、理解汉字之间的间隔
87.冰波创作的《萤火虫和星星》的文学体裁是
A、儿歌B、故事C、童话D、散文
88.儿童文字习得和文字阅读的基础是获得______的核心经验。
A、文字构成和文字阅读规则B、文字和其他视觉符号存在区别C、理解文字与符号和口头语言之间的关系D、文字和符号书写表现形式独特性
89.幼儿诗歌的形式特征表现在______和______这两方面。
A、节奏韵律;句式结构B、节奏韵律;情节C、节奏韵律;人物角色D、节奏韵律;形散而神不散
90.某教师请幼儿上来讲述一件小事,当某幼儿表示想要讲动画片里奥特曼打战的事情时,若干幼儿也表示想要讲述,但是教师制止了该幼儿,并说明理由:“讲打架是不好的。”当教师再问还要谁想讲时,没有人愿意上来讲,这说明该活动中幼儿教师
A、并未生成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讲述命题B、并未生成符合儿童生活经验的讲述命题C、并未选择吻合儿童感知特点的讲述凭借物D、并未设立符合儿童叙事能力发展水平的核心经验目标
91.属于独白语言的形式是
A、谈话B、辩论C、说明性讲述D、阅读
92.在谈话中,儿童表现为____和____两方面的能力。
A、倾听;表达B、倾听;理解C、回应;表达D、回应;理解
93.能够为幼儿在进小学之后正式读写学习提供经验准备的是
A、口语调汇的积累B、前阅读力的发展C、识经验的积累D、口语表达力的发展
94.教师面对幼儿时应当尽量避免把“喝水”称为“喝水水”,这是为幼儿能够
A、使用事物的规范名称,而非口语化的、不规范的名称B、用准确恰当的词汇讲述直观的事物特征或现象C、用简单句概括事物的特征D、准确运用名词讲述事物的特征
95.设计和组织集体谈话的第一个步骤是
A、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B、创设情境以引出话题C、引导幼儿逐步拓展谈话范围D、放手让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96.设计活动目标时应首先考虑()
A、行为目标B、教育目标C、儿童发展目标D、观察目标
97.属于美国课堂互动评估系统的“教学支持”领域维度的内容是
A、行为管理B、课堂效率C、语言示范D、教学安排
98.幼儿语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B、促进幼儿身心发展C、提高学前儿童语言运用能力D、提高幼儿语言积累能力
99.下列选项中,属于中班幼儿谈话能力表现的是
A、还不是很善于有意识听别人讲话B、开始能围绕谈话主题进行谈话C、逐渐掌握谈话规则,知道轮流谈话D、能完整理解谈话对象的意思
100.“将课程的各个部分、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课程”,这被称之为
A、合课程B、聚合课程C、整合课程D、活动课程
101.幼儿在辩论中不随意插话抢话,说明该幼儿
A、解释并坚持自己的观点B、理解和尊重别人C、运用恰当的方式辩论D、理解和尊重别人的观点
102.儿童语言获得的发展顺序是
A、语音、语义、语法的理解和表达,同时还包括言语运用能力的成长B、语义、语音、语法的理解和表达,同时还包括言语运用能力的成长C、语法、语音、语义的理解和表达,同时还包括言语运用能力的成长D、语义、语法、语音的理解和表达,同时还包括言语运用能力的成长
103.皮亚杰曾说过语言有双重意义,它们是()
A、凝缩的符号;社会的调节B、美丽的符号;交往的纽带C、美丽的符号;社会的调节D、凝缩的符号;交往的纽带
104.关于“师幼互动”表述不正确的是:高质量的师幼互动
A、给幼儿提供积极心理支持B、对处境不利儿童不具备补偿作用C、有效促进幼儿认知发展D、有效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105.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三个层次的是()
A、课堂目标B、活动目标C、年龄阶段目标D、语言教育目标
106.《指南》中的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目标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是______;二是________。
A、逻辑语言;非逻辑语言B、抽象语言;具体形象语言C、书面语言;口头语言D、叙事语言;说明语言
107.在使用较为丰富多样的词句讲述时,“稳定阶段”要求幼儿做到
A、能说出相关人、事、物的名称B、能使用常见动词讲述人、事、物关系C、描述一些细节,让讲述更生动D、在讲述中使用几种不同的句式
108.下列选项中,最难掌握的语言类型是
A、口头语言B、叙事性讲述语言C、谈话D、说明性讲述语言
109.幼儿在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对故事情节进行推测、假设、验证,对故事内容和主旨的判断,说明前阅读活动能够促进幼儿
A、人格的形成与发展B、社会性发展C、认知发展D、情绪管理能力发展
110.大班幼儿与中班幼儿相比,在叙事性讲述某一主题下的若干事件时,除了能使用时间顺序的词汇说明事件发生顺序,还会
A、围绕一个主题讲述一些相关内容B、围绕一个主题讲述几个相关的行动事件C、讲述中注意运用不同的句式D、描述因果关系
111.幼儿在书写“因为”的“因”时不会写这个字,于是就画了一只老鹰代替,这说明该幼儿
A、能够模仿成人的书写,借助图画来表达想法B、使用图画、符号、文字等多种形式,创意地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C、通过观察发现汉字字形之间的相似之处D、利用汉字“同音”“相似”等特点进行书写,从而表达更复杂的内容
112.3—6岁儿童语言交往获得成功的前提是
A、清晰的发音B、准确的用词C、完整的表述D、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
113.“采用简洁明了、规范准确的独白语言,说明与解释事物的形状、特征、功用或操作过程的讲述形式,被称为
A、叙事性讲述B、描述性讲述C、说明性讲述D、议论性讲述
114.儿童前书写发展的较高阶段是
A、激发书写的兴趣B、建立书写的行为习惯C、感知理解汉字的结构D、创意地使用纸笔表达自己的意思
115.“班级名称、保健室、活动室等门上的标牌”属前识字环境的一类书写语言
A、名称类B、进程类C、警示类D、图形类
116.教师给幼儿提供几个不同位置的部首,幼儿能够拼成一个符合汉字正字法规则的汉字形式,这说明该幼儿具有
A、符号和文字形式意识B、符号和文字功能意识C、符号和文字规则意识D、符号和文字意义意识
117.“游戏能提供幼儿想象、创造经验的机会。”存在于英国的
A、《儿童权利公约》B、《早期儿童发展适宜性教育指南》C、《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指南》D、《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118.下列属于学前儿童谈话能力中首要核心经验的是
A、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B、掌握并运用交流和表达的规则C、在谈话中能运用初步的谈话策略D、积极参与谈话中来
119.下列关于幼儿叙事性讲述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叙事性讲述活动是一种个人参与的活动B、叙事性讲述可分为正式性和非正式性的C、叙事性讲述是一种脱离语境的语言能力D、叙事性讲述从语言应用上来说具有命题的特点
1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3-4岁幼儿的文明语言习惯的目标要求的是()
A、与别人说话时知道眼睛要看着对方B、说话自然,声音大小适中C、能在成人提醒下使用礼貌用语D、在别人讲话时能够积极主动回应
121.一般来说,研究者在考量儿童叙事能力的发展水平时,除了考察叙事结构、叙事顺序外,还会考虑
A、叙事对象B、叙事内容C、叙事评价D、叙事方式
122.在讨论高质量教育支持的师幼互动时,作为教师,可采取的策略不包括()
A、提问方式B、反馈方式C、语言示范D、维持纪律
123.幼儿能够专注的阅读图书,并喜欢与他人一起谈论图书和故事的有关内容,是哪个年龄阶段的学习与发展日标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
124.下列属于对5-6岁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目标要求的是
A、连贯地讲述一件事,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故事并表演故事B、能用完整的句子较连贯地讲述一件事,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故事C、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事D、能用简短的语句回答别人的问题
125.在CLASS评估系统中,用来评估教师意识和回应儿童学业和情感需要能力的维度是()
A、教师敏感性B、尊重儿童C、积极氛围D、消极氛围
126.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教育活动,应该“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在理解故事之后编构自己的故事内容”。这体现的基本特征是
A、在游戏中学习阅读B、在活动学习阅读C、在操作中学习阅读D、在创造中学习阅读
127.透过语言和概念去认识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一定的社会生活内容,实际上是借助于语言文学作品来认识周围的世界,这属于儿童学习文学作品中的
A、第一层次的学习B、第二层次的学习C、第三层次的学习D、第四层次的学习
128.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外显形式,而大脑最为直接的外显形式是
A、肢体动作B、手语C、书面语言D、口头语言
129.幼儿经常谈论的话题是他们刚刚经历过的事情,说明
A、幼儿的谈话具有一个有趣的中心话题B、幼儿的谈话有着多方的信息交流C、幼儿的谈话经常是自说自话D、幼儿的谈话具有轻松自由的氛围
130.幼儿的谈话通常不太会受到权威的影响,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这说明
A、幼儿的谈话具有一个有趣的中心话题B、幼儿的谈话有着多方的信息交流C、幼儿的谈话具有轻松自由的氛围D、幼儿的谈话能促进理解和认知发展
131.幼儿园一日生活流程图中包含着一些步骤的文字说明,这些文字属于哪一类幼儿前识字环境
A、警示类B、名称类C、进程类D、解释类
132.一名幼儿拿着笔在纸上涂画,然后一本正经的告诉成人:“我在写字。”当成人问及所写内容为何时,他每次回答的说法都不同,这说明该幼儿
A、具有了纸笔互动经验B、处于“假装”书写阶段C、感知和理解了汉字的结构D、对环境中文字信息的关注程度加深
133.教育目标要考虑未来社会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未来社会对建设人才素质的要求,这说明了教育目标具有
A、进步性B、超前性C、空想性D、滞后性
134.下列属于学前儿童辩论活动中的“解释并坚持自己观点”核心经验的初始阶段的是
A、理解讨论的话题并对此有自己的判断B、用比较清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C、有坚持自己观点的态度倾向D、找出不同的理由来解释自己的观点
135.与幼儿之间的谈话活动相比,教师参与的谈话活动最大区别在于
A、随意性强B、教育性强C、针对性强D、概括性强
136.幼儿在别人对自己讲话时能回应,能根据场合调节自己说话声音的大小,并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粗话,这针对幼儿的年龄段是
A、3-4岁B、4-5岁C、5-6岁D、6-7岁
137.在“大卫不可以”的语言活动中,教师问幼儿为什么妈妈最后抱了大卫,幼儿回答:“大卫承认了错误,妈妈就抱他”,教师回应:“哦,因为大卫承认了错误,所以妈妈就抱他。”该教师运用的语言示范策略是
A、通过自我描述给予幼儿语言示范B、通过平行描述给予幼儿语言示范C、通过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完整叙述给予幼儿语言示范D、通过使用丰富的词汇、形式多样的语言给予幼儿语言示范
138.从语言形式上说,叙事可分为______叙事和______叙事。
A、口语;书面语言B、逻辑语言;非逻辑语言C、抽象语言;形象语言D、简单语言;复杂语言
139.对学前儿童开展前阅读活动,其活动目标不应该定位在()
A、能够将阅读材料背诵下来B、建立热爱阅读的行为习惯C、逐渐学习观察、理解图画书的内容D、感知图画和文字的关系
140.下列不属于家庭说明性环境创设的是
A、与儿童一起为某个活动做手工准备时B、入园时C、餐桌谈话时D、亲子游戏时
141.随着阅读经验的丰富,儿童会逐渐从对图画的关注转移到对图画书中文字的关注,甚至会假装阅读文字一样来朗读图画书,这说明该幼儿具有
A、符号和文字功能意识B、符号和文字形式意识C、符号和文字规则意识D、符号和文字表达意识
142.幼儿积累并能够书写一些简单的汉字字形,如“口”字形,“三”字形,表明幼儿处于书写行为习惯建立的个阶段
A、拓展阶段B、提升阶段C、初始阶段D、稳定阶段
143.影响幼儿终身阅读的关键因素是
A、对阅读内容的理解B、阅读策略的形成C、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行为D、阅读内容的表达与评判
144.教师创设高质量情感支持学习环境的前提是
A、激发儿童学习兴趣B、尊重儿童C、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D、及时回应儿童的情感需求
145.CLASS系统建立了一个师生互动质量的评估框架,该系统的领域组成是
A、情感支持、班级组织、教学支持B、情感支持、时间管理、有效提问C、尊重儿童、班级组织、有效提问D、尊重儿童、时间管理、教学支持
146.下列属于说明性讲述中的理解说明性讲述的内容组织方式核心经验的稳定阶段的是
A、能够讲述直观的事物特征,如某事物的外形特征。B、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某事的特征,讲述的顺序根据讲述对象的不同有所差异C、能够根据讲述要求或讲述对象的特点分主次讲述D、在讲述中能够使用事物的规范名称
147.前识字活动的主要内容
A、图画书中的符号和文字B、生活中的符号和文字C、识字练习册中的符号和文字D、文字类书籍中的符号和文字
148.CLASS评估系统中的情感领域包括4个维度,分别是:积极氛围、消极氛围、教师敏感性和
A、课堂效率B、尊重儿童C、语言示范D、反馈质量
149.幼儿园前识字活动的目的是
A、培养良好的识字习惯B、储备大量文字,为小学学业成功做准备C、为能够自主阅读书籍做准备D、激发对符号和文字的兴趣,发展文字意识
150.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分为个层次:语言教育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及
A、认知目标B、情感目标C、态度目标D、活动目标
151.《指南》中指出,幼儿语言学习的发展目标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它们分
A、对话语言与独白语言学习与发展目标B、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学习与发展目标C、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学习与发展目标D、前阅读与前书写学习与发展目标
152.文学作品的基础和灵魂是
A、形式B、词汇C、创作D、想象
153.幼儿早期阅读的三大成分是指
A、识字、书写和阅读B、前识字、前书写和前阅读C、阅读图画书、文字书和故事书D、阅读故事书、杂志和报刊
154.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家庭环境对幼儿的不利影响,但学前教育发挥教育补偿功能的关键是
A、高质量的师幼互动B、高质量的园本课程C、高质量的环境创设D、高质量的同伴关系
15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幼儿园语言教育需要关注的新问题的是()
A、如何关注幼儿语言运用的不同情境B、如何帮助幼儿理解不同的语言运用情境C、如何帮助幼儿认识汉字的书写结构D、如何帮助幼儿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和交往情境的特点,采用恰当的语音语调
156.下列表述属于说明性讲述的语言的是
A、小蝌蚪不明白为什么他的妈妈跟他长得一点也不像呢?B、我为什么跟妈妈长得不像呢?C、蝌蚪是青蛙妈妈的小宝宝,不过他们长得很不一样D、蝌蚪是青蛙的幼虫,不过他们的外形差别很大
157.能够“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图书”的幼儿的年龄段是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
158.在谈话活动中教师提问幼儿“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种提问属于
A、发散性提问B、评价性提问C、解释性提问D、观察性提问
159.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主要互动形式是()
A、游戏B、语言C、上课D、活动
160.说明性讲述的难点在于
A、合理的组织讲述内容B、选择使用规范的词汇C、愿意独立讲述D、选择简单明了的表达方式
161.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的实质,是使幼儿
A、学习在不同语中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来与人交往B、集中注意领听他人C、学习运用语言来向人表达自己的需要和要求D、运用语言指导观察和操作,并思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162.CLASS评估系统主要聚焦于评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A、师幼互动质量B、教师教学质量C、幼儿游戏质量D、同伴交往质量
163.叙事性讲述更强调在较为正式场合中的独白,因此不属于儿童发展叙事性讲述能力必不可少的经验的是
A、独立构思讲述内容B、对语境敏感C、口语表达能力D、对听众敏感
164.学前儿童谈话能力中的首要核心经验是
A、在谈话中能运用初步的谈话策略B、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C、掌握并运用交流和表达的规则D、能够坚持并表达自己的个人想法
165.在集体谈话教育活动中,当幼儿进入围绕话题的自由交谈时,教师的正确做法是
A、教师可以不在场B、教师可以鼓松一下C、教师参与谈话D、教师观察但不参与谈话
166.下列不属于生活环境中的前书写学习是
A、写计划和备忘录B、写各种卡片C、写个人或班级日记D、写老师布置的识字作业
167."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就某一主题进行的交谈"指的是()
A、说明性讲述B、谈话C、叙事讲述D、说服
168.儿童学习叙事性讲述的基础是
A、词汇能力B、叙述能力C、理解能力D、感知能力
169.幼儿围绕整合的经验,从一个事件跳跃到另一个事件,中间遗漏了一些重要事件,这种叙述模式属于
A、混乱模式B、混杂模式C、古典模式D、跳跃模式
170.幼儿对看过的图书、听过的故事能说出自己的看法,这体了学前儿童前阅读发展特点是
A、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行为B、阅读内容的表达与评判C、阅读内容的理解D、阅读策略的形成
171.开始能集中注意倾听成人和同伴的谈话,但持续性难以持久。这属于____阶段幼儿的谈话能力发展水平。
A、小小班B、小班C、中班D、大班
172.“说话双方轮流说话““采用礼貌用语““发言时进行示意”,这呈现了哪一种幼儿谈话学习核心经验的发展
A、初步运用谈话策略B、理解交流规则和表达规则C、掌握并运用交流和表达规则D、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
173.下列不属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口头语言的学习和发展目标条件的是()
A、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B、愿意讲话并能清楚表达C、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D、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174.辩论需要学前儿童对事物有判断和评价,还要质疑和反驳别人的观点,说明这主要培养幼儿的
A、口头语言能力B、观察力和想象力C、书面语言能力D、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7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高质量师幼互动表现的是()
A、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是热情、敏感的B、教师能够引导幼儿表现出良好的行为C、教师能够促进幼儿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D、教师能够介入到儿童的游戏当中
176.3-6岁儿童语言学习和发展的重点是
A、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能力发展B、词汇和句型的积累C、口头语言能力发展和表述能力发展D、前阅读理解能力发展和前书写能力发展
177.在讲述植物结构时,教师引导幼儿按照空间位置的顺序,先讲根部,再到枝干,最后讲花果叶等,这说明教师企图引导幼儿
A、讲述直观的事物特征B、按照一定顺序讲述事物特征C、根据要求分主次地进行讲述D、根据讲述对象特点分主次地进行讲述
178.狭义的“辩论”指的是
A、论证和辩驳B、讨论和辩论C、讨论和辩驳D、论据和辩驳
179.简述谈话情境创设的主要方式。
180.试述如何设计和组织幼儿园前书写学习活动。
181.简述《指南》中的“阅读与书写准备”目标。
182.举例说明如何在幼儿园日常生活和自由游戏中开展语言教育。
183.前书写
184.简述教师在一日活动中促进幼儿获得文学语言经验的途径。
185.儿童诗
186.简述幼儿园日常谈话活动的特点。
187.目标导向策略
188.生活故事
189.简述说明性讲述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过程。
190.试述幼儿园教师在班级阅读区域活动中应具体开展哪些方面的指导。
191.软环境
192.简述说明性讲述活动的教育组织策略。
193.前识字的核心经验
194.纸笔互动经验
195.叙事顺序
196.简述专门性前识字活动的组织实施要点。
197.简述创设一个阅读区角需要考虑的问题。
198.简述图画书阅读中幼儿前识字能力的教学活动组织实施过程。
199.辩论
200.看图讲述活动
201.
从整个活动过程来看,教师在活动中基本实现了活动目标,儿童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关键经验的机会和联系,所以设置合理。(1)选择一个合适的谈话主题。(2)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引导性提问。(3)充分给予儿童讨论的机会。注意:结合案例分析可酌情加2分。
202.设计一个中班故事学习活动,活动设计要求至少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主要内容,并附上故事内容大意。
203.简述前阅读对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1.答案D
解析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年龄目标特点的是对托儿所和幼儿园各年龄班儿童语言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将语言教育目标分化为不同的要求,形成对每一个年龄阶段儿童逐步要求提高的具体目标、是儿童语言发展指标和学科知识的融合P45
2.答案A
解析教师最初的教育目标设计为:“①让幼儿学习阅读绘本;②让幼儿创编日记,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许多教师在写教案时,目标都会写成“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和丰富性”等,这些目标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笼统、抽象、无法具体操作的教育目标,活动结束后教师也无从了解自己的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是否适合幼儿,也无法评价活动是否科学合理。那么,我们可以在考虑大班幼儿年龄特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将“蚯蚓日记”的教案目标进行细化,从幼儿的发展目标需求出发,重新设计为:“①能运用观察、猜测、讨论等方法阅读绘本,理解绘本中蚯蚓在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②从阅读绘本中了解日记的基本表现形式,尝试运用绘画形式来续写日记,并能大胆而连贯地讲述所续写日记的内容;③体验阅读和续写日记的乐趣。”P53
3.答案A
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P25
4.答案C
解析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目标一般由教师自己制定。P46
5.答案D
解析CLASS中的班级组织领域包括的三个维度:行为管理;课堂效率;教学安排。P217
6.答案B
解析初始阶段:能安静倾听教师或其他学前儿童的讲话,眼睛注视谈话对象,P59
7.答案C
解析说明性讲述虽然是口头语言,但它比书面语言更需要在讲述前打好腹稿,也就是需要思考如何能够有条理、有顺序、有重点地进行讲述,因此这就成为说明性讲述学习的核心经验之一。P109
8.答案C
解析4-5岁:1.能大题讲出所听故事的主要内容2.能根据连续的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3.能随着作品的展开产生喜悦、担忧等相应的情绪反应,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P50
9.答案B
解析无
10.答案D
解析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P25
11.答案B
解析在图画书阅读后,学前儿童逐渐学会辨别何种行为是受欢迎的亲社会性行为,何种行为是不被接受的不恰当的社会行为。P152
12.答案C
解析古典模式:故事中有高潮、有解决方法,是最完整的叙述结构,常见于6岁及以上儿童的叙事。P90
13.答案D
解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是语言交往获得成功的前提。P29
14.答案A
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3-4岁要求幼儿“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P48
15.答案D
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3-4岁幼儿倾听的目标要求:1.别人对自己说话能注意听并回应;2.能听懂日常会话。P47
16.答案B
解析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有教师参与的日常谈话活动有两个特点:一是谈话带有一定的教育性,二是以教师发起的谈话居多。P63
17.答案D
解析辩论是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最好方式之一。P74
18.答案C
解析以较为高度抽象的、概括能力为主的思维方式是辩论
19.答案C
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20.答案A
解析1.便用较为丰富多样的词句讲述;2.有条理地组织叙事性讲述的内容。3.感知独白语言的语境。P91-94
21.答案D
解析无
22.答案B
解析无
23.答案C
解析辩论的表现形式是“说”和“辩”,即一种口头语言。从口头语言的发展水平来看,辩论无疑是一种高级形式,更是学前儿童语言综合能力的体现。辩论,先要说清楚自己的观点是什么,还要说明白你持这种观点的理由是什么。仅仅是单方面的说还不行,还需要和别人“辩”。“辩”是要根据别人的语言,针对别人的观点来进行反驳,不是随便乱说,而是有方向、有目标的:既要指出别人的错误在哪里,又要说出反驳别人观点的合理理由。p73-p74
24.答案D
解析无
25.答案D
解析在学前儿童说明性讲述学习过程中,随着儿童认知水平的提高,可以逐渐做到从有内容地讲述到有顺序地讲述,最后发展到有重点地讲述。在稳定阶段,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某事物的特征,讲述的顺序根据讲述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P110
26.答案C
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语言部分开宗明义的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P25
27.答案D
解析在语言示范策略中,包括重新组织和详述、自我描述和平行描述、使用高级语言这三个具体策略。P230
28.答案B
解析有关人类学习母语的研究表明:学前阶段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P25
29.答案C
解析无
30.答案B
解析说明性讲述需要有一定的认知准备做铺垫;注重凭借物的选择与使用;说明性讲述核心经验的形成不仅仅局限于讲述活动。P116
31.答案C
解析对0一1岁半的婴幼儿要求是能说出几个常见物品的名称;对1岁半一3岁的幼儿则要求能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与性别,能用简短的语句回答别人的问题;3一4岁儿童应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请求和愿望,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事;4一5岁儿童要能用完整的句子较连贯地讲述自己经历的事件,讲述图片、表演活动及影视剧的内容,会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和讲述故事,能大胆、清楚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等;5一6岁儿童则应能用适当的音高、音量和准确的语音说话,在适当的场合主动与人交谈,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思,连贯讲述一件事或图片,讲述观看过的影视话剧的主要剧情,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故事并表演故事等。P45
32.答案C
解析提高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师幼互动质量是确保语言教育活动质量的关键。P216
33.答案C
解析无
34.答案A
解析指南》中要求5--6岁幼儿“讲述时能使用常见的形容词、同义词等,语言比较生动”,这反映了对儿童叙述性讲述核心经验中的使用较为丰富的多样的词句描述.P91
35.答案C
解析开放式提问,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C项属于开放式提问。
36.答案B
解析与之相对应,所谓“硬环境”是指由传播活动所需要的那些物质条件、有形条件之和构筑而成的环境。P79
37.答案A
解析在“做人好,途是做动物好”的辩论中,一方小朋友说:“做人好!”另一方小朋友不但说出了“做人不好”的观点,还说出简单的理由进行反驳:“做人很辛苦的,需要学很多东西。”在初始阶段,尝试着运用个别方法解释自己的观点或反驳别人的观点。在稳定阶段,开始比较熟练地运用多种辩论方法。在拓展阶段:有意识地运用和积累一些辩论方法,产生敏锐辩说的效果。A项符合题意。
38.答案B
解析在这个阶段,教师就要开展集中阅读,通过对关键页的阅读,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帮助幼儿准确、深入理解图画书内容;二是帮助幼儿获得阅读核心经验的成长。P170
39.答案B
解析无
40.答案B
解析幼儿园的辩论可以先从讨论会开始,然后逐步过渡到辩论会。P78
41.答案B
解析符号和文字形式的意识:即如果儿童了解自己的名字在家里是何种形状,也会知道在幼儿园中的名字也是同样的形状,并开始知道表示物体的文字不会因为物体大小的变化而有大小变化。P179
42.答案D
解析过渡环节中的叙事性讲述。教师可以将幼儿与家长合作自制的图画书投放在语言活动区域,在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如餐前、午睡前、离园前等时段,鼓励幼儿给同伴们讲述自己图画书中的内容。这些非正式的教学活动不仅为儿童创造了叙事的机会,还为儿童提供了在同伴或集体面前表现的机会,让儿童逐渐得到锻炼,学会在较为正式的场合中放松心情、大胆表达。
43.答案B
解析无
44.答案B
解析无
45.答案A
解析BCD选项属于语言特征。P162
46.答案C
解析儿童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到一些辩论的方法,如陈述、假设、对比、反问、举例等这些方法的运用不仅提高了他们口头语言的能力。P76
47.答案D
解析符合学前儿童学习规律的三个基本特征:(一)在活动中学习语言;(二)在游戏中学习语言;(三)在创造中学习。P29
48.答案A
解析无
49.答案C
解析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议论等方式表达。幼儿散文是散文的一个分支,它以优美的文笔抒写作者的见闻感受和真情实感,是那些适合于儿童阅读的,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或写景的作品。p122
50.答案C
解析无
51.答案B
解析三大高质量的师幼互动:1.高质量情感支持的师幼互动;2.提高活动效率的师幼互动;3.高质量教育支持的师幼互动。P215-230
52.答案B
解析在整个学前阶段,图画书是幼儿阅读的主要材料。P49
53.答案B
解析无
54.答案B
解析该行为应该是预期幼儿通过活动能形成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如“复述”“讲出”“理解”“说出”“表达”“倾听”等。P53
55.答案B
解析无
56.答案C
解析名称类例如:物品、地点、人名.P182
57.答案A
解析无
58.答案C
解析无
59.答案C
解析倾听的本质是认真听并能听懂
60.答案D
解析前书写学习大部分是在生活环境中进行的,应当比较少地使用集体教学的时间。P204
61.答案B
解析在学习时间最大化策略中,教师根据语言教育的活动目标,为幼儿提供了各类学习活动,并给快速完成学习任务的幼儿提供其他活动,而不是一味地让幼儿等待,尽量不浪费每位幼儿的学习时间。P224
62.答案C
解析P43
63.答案D
解析展儿童书面语言意识和能力三个范畴(前阅读、前书写、前识字)。P176
64.答案C
解析不同儿童达到某一水平的时间有早有晚,但发展的基本阶段和先后顺序是一致的。P25
65.答案D
解析幼儿前识字核心经验范畴:符号和文字功能的意识;符号和文字形式的意识;有关符号和文字规则的经验。P178-P180
66.答案C
解析表达积极情感和期望的互动策略是指教师在语言教育中经常运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表达对幼儿的喜爱、认可和期待。P220
67.答案B
解析首先,依据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策划有效的语言教育活动目标;其次,围绕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开展提问与互动。p40-41
68.答案A
解析第一阶段(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幼儿能够知道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知道故事的主要人物,理解故事主要内容,知道故事的开始和结尾,发生了什么事.P91
69.答案C
解析行为管理前瞻策略不仅包括行为规则上的前瞻,也包括活动设计中的前瞻。P224
70.答案C
解析儿童对语言的获得包括语音、语义、语法的理解和表达,同时还包括语言运用能力的成长,P25
71.答案B
解析以语言为对象的学习,因为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需要通过学习活得语言,即通过与人交往再互动中产生人类基本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的能力。P40
72.答案D
解析0一1岁半的婴幼儿要求是能说出几个常见物品的名称;对1岁半一3岁的幼儿则要求能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与性别;3-4岁儿童应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请求和愿望,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事,4一5岁儿童要能用完整的句子较连贯地讲述自己经历的事件,5一6岁儿童则应能用适当的音高、音量和准确的语音说话。P45
73.答案B
解析无
74.答案D
解析无
75.答案D
解析如在“小鸟旅行记”这一活动中,教师除了给出看图讲述的四要素以外,还通过出示对话框,并提问“小鸟在无边无际的湖面上飞时是怎么想的?”“小鸟看到自己在乌龟的背上会说什么?小乌龟又会说什么?”等等,引导幼儿讲述小鸟的心理活动和乌龟的对话,丰富幼儿的想象。P92
76.答案C
解析对1岁半一3岁的幼儿则要求能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与性别,能用简短的语句回答别人的问题。P45
77.答案B
解析初步运用谈话策略的拓展阶段阶段:在这个阶段,学前儿童主要表现为会主动发起谈话,在谈话过程中初步采用解释、补充等方式对自己的表达进行修补。P59
78.答案B
解析通过正确的翻书,仔细观察图画书中的形象,运用各种阅读策略理解图画书的内容,通过组织自己的语言将所理解的图画书内容表达出来。P159
79.答案C
解析幽默的语言,能为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带来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幼儿在欢声笑语中掌握知识。P221
80.答案A
解析一是感知理解讲述的对象。P102
81.答案D
解析“写计划”。在每天幼儿园生活开始或者进行之中,教师经常要跟幼儿一起谈谈一日活动的计划,或者是重点活动的规划。P33
82.答案A
解析幼儿书面语言学习与发展的要求:1.阅读兴趣、习惯的目标要求;2.初步阅读理解能力的目标要求;3.早期书写行为的目标要求。P49-50
83.答案B
解析无
84.答案C
解析行为目标,以幼儿具体的可观察的行为来表述,它指向在实施教学活动以后幼儿身上所发生的变化。
85.答案B
解析运用恰当方法辩论的经验:在辩论中,儿童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到一些辩论的方法,如陈述、假设、对比、反问、举例等这些方法的运用不仅提高了他们口头语言的能力还会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P76
86.答案A
解析将方块字与图画、相似的图形符号区分开,即获得了汉字前书写最基本的形式结构经验。P200
87.答案D
解析冰波创作的《萤火虫和星星》的文学体裁是散文。P122
88.答案A
解析无
89.答案A
解析无
90.答案A
解析讲述的命题是讲述内容范围的划分,一般而言可由教师自行选择或依据儿童在活动时的热点和焦点话题进行相应的生成。P100
91.答案C
解析学前阶段儿童说明性讲述学习的核心经验,主要包括以独白语言的形式进行说明性讲述。P52
92.答案A
解析无
93.答案B
解析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需要在帮助幼儿获得高质量的口语词汇、口语表达和倾听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提供机会让幼儿获得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的经验,从而为进入小学之后的正式读写学习做好经验准备。P31
94.答案A
解析因此,让儿童了解在说明性讲述中应使用事物的规范名称,避免使用这些口语化的、非正规的名称,就是儿童开始学习说明性语言特点需要获得的核心经验。P108
95.答案B
解析从教育活动研究的角度看,幼儿园集体谈话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有其特别的规律。这类语言学习活动的目的、对象、活动方式的独特性在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以及组织要求上可得到充分反映。集体谈话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由以下三个步骤组成,依据这一结构去设计和组织活动,可以取得良好的语言教育效果。(一)创设情境,引出话题;(二)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三)教师引导幼儿逐步拓展谈话范围。p77-p79
96.答案C
解析设计活动目标时应首先考虑儿童发展。P50-51
97.答案C
解析教学支持领域包括三个维度,即概念发展反馈质量和语言示范。P217
98.答案B
解析无
99.答案B
解析中班儿童的谈话开始能围绕谈话的主题进行,但是表现为对主题的横向展开。P56
100.答案C
解析整合课程是一种将课程的各个部分、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课程。P35
101.答案B
解析(尊重别人。在别人发言的时候,能安静地听别人发言,做到不随便插嘴,不打断别人的话;在讨论和辩论的时候,做到使用文明语言,不能指责、谩骂别人;发言时,要有风度,态度不可蛮横不讲理。P77
102.答案A
解析儿童对语言的获得包括对语音、语义、语法的理解和表达,同时还包括语言运用能力的成长。P25
103.答案A
解析皮亚杰曾说过语言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一种凝缩的符号,又是一种社会的调节。P26
104.答案B
解析高质量的师幼互动在提供幼儿心理支持、促进幼儿认知和语言发展、为处境不利幼儿提供补偿教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首先,高质量的师幼互动给幼儿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2)其次,高质量的师幼互动能有效促进幼儿认知和语言发展。(3)最后,高质量的师幼互动对处境不利儿童发展具有补偿作用。
105.答案A
解析教育目标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即语言教育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P45
106.答案C
解析无
107.答案D
解析①在讲述中注意运用一些生活中习得的形象的词句。在讲述中使用几种不同的句式。P92
108.答案D
解析无
109.答案C
解析图画书阅读既能为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提供机会,同时也能通过丰富的阅读材料、参与式的阅读过程促进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P152
110.答案D
解析无
111.答案B
解析他们能够通过十分丰富的形式来表达,包括画图(画出某个字的意思,或画出某个字的读音,如“因为”的“因”字就画一只老鹰代替),画较为抽象、简略的图,写相近的字等替代方式。P202
112.答案D
解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是语言交往获得成功的前提。在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过程中。P48
113.答案C
解析说明性讲述是独立讲述的其中一种类型,是用简洁明了、规范准确的独白语言,说明与解释事物的形状、特征、功用或操作过程的讲述形式。P105
114.答案D
解析有的儿童会将某些固定的“替代”方式记下来,重复使用,形成自己独特的表达策略。创意地使用纸笔表达自己的意思,是儿童前书写发展的较高阶段。P201
115.答案A
解析这种前识字环境主要通过图画或图加文的形式将某一事物(物品、地点、人名)的名称呈现出来。例如班级名称、保健室、活动室等门上的标牌等。P182
116.答案A
解析符号和文字形式的意识:符号和文字在书写表现形式上有着独特性,获得这种形式上独特性意识的是儿童辨析、识认汉字的基础。因此这个范畴的经验主要指儿童获得有关符号和文字,尤其是母语文字独特性的认识。具体表现为:①知道文字与图画和其他视觉符号是有区别的;②知道汉字是方块字,由部件构成。儿童在三个阶段上主要有如下表现: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表现为能将文字与线描画、图画等区分开来,虽然说不出原因,但儿童知道类似方块字的文字才有意义和发音。稳定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明确地能将汉字与图形、图画区分开来,当面对不同字的时候,知道符合汉字形式的才是成人能够认识的汉字。拓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儿童在图画书阅读中更多地关注文字,并且意识到同一个汉字有多种表现形式(横排和竖排,印刷体和手写体);同时给予儿童几个不同位置的部件,儿童会拼成一个符合汉字正字法规则的汉字形式。P180
117.答案C
解析2000年,英国颁布了《基础阶段教育(3一5岁)课程指南》
118.答案A
解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是学前儿童谈话能力中首要核心经验。P57
119.答案A
解析叙事性讲述活动是一种集体参与的活动。P94
120.答案D
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3-4岁幼儿的文明语言习惯的目标:1.与别人讲话时知道眼睛要看着对方;2.说话自然,声音大小适中;3.能在成人提醒下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P28、P48
121.答案C
解析一般来说,研究者通过考察叙事结构,叙事顺序和叙事评价来考量儿童叙事能力的发展水平
122.答案D
解析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策略、反馈策略和语言策略来提高教育支持质量。P227
123.答案D
解析,逐步发展到5-6岁“喜欢与他人一起谈论图书和故事的有关内容”。P153
124.答案A
解析5-6岁儿童应能用适当的音高、音量和准确的语音说话,再适当的场合主动与人交谈,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思,连贯讲诉一件事或图片,讲述观看过的影视话剧的主要剧情,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故事并表演故事。P45
125.答案A
解析情感支持领域包括四个维度,即积极氛围、消极氛围、教师敏感性和尊重儿童。“积极氛围”维度评估师幼和幼幼间互动(包括语言与非语言互动)中呈现的各种积极情感。“消极氛围”维度评估师幼和幼幼问呈现的各种消极情感。“教师敏感性”维度评估教师意识和回应儿童的学业和情感需要的能力。“尊重儿童“维度评估教师尊重儿童的观点、鼓励儿童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行为。P217
126.答案D
解析在创造中学习阅读,意味着给幼儿机会大胆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幼儿大胆想象。P211
127.答案B
解析透过语言和概念去认识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一定的社会生活内容,实际上是借助于语言文学作品来认识周围的世界,这属于儿童学习文学作品中的第二层次的学习。P123
128.答案D
解析无
129.答案A
解析学前儿童的谈话具有一个有趣的中心话题:有趣的中心话题主要表现为所谈论的话题主要是儿童刚刚经历的事情,如暑假回来说旅游,春节回来说压岁钱等;还表现为所谈论的话题是儿童共同关注的,如上映的《西游记》,大家一起看过的图画书等。
130.答案C
解析学前儿童的谈话,无论是儿童与父母、教师等成人的谈话,还是儿童之间的讨论辩论等都不太会受权威的影响,也一般没有“统一”的标准。P56
131.答案C
解析进程类:这种前识字环境主要通过图画图示或图加文的形式呈现一个事件或一个操作过程或规则要求,幼儿通过对这些有意义的符号和文字的阅读获得意义理解从而按照环境中进程类的符号和文字所要求的进行操作,开展活动。P182
132.答案B
解析许多儿童已经有意识地将这种行为和“画画”分开,他们会一本正经地告诉成人:“我在写字。”然而,这种随意的涂鸦和儿童发展后期以固定的图形或符号指代文字是不同的,当成人询问儿童“写”的是什么时,儿童往往无法回答,或每次回答的说法都不同。这是因为儿童在“写”时,并未有意识地进行“表达”,只是以一些随意的线条来模仿成人的书写。我们将这种表现称之为“假装”的书写。P198
133.答案B
解析教育目标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因此教育目标要考虑未来社会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未来社会对建设人才素质的要求。P44
134.答案A
解析“解释并坚持自己观点”核心经验的初始阶段:理解讨论的话题并对此有自己的判断。P75
135.答案B
解析谈话带有一定的教育性。P63
136.答案B
解析4-5岁:1.别人对自己讲话时能回应2.能根据场合调节自己说话声音的大小3.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粗话。P48
137.答案C
解析首先,教师通过重新组织幼儿的回答,或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完整叙述,达到语言示范的目的。P230
138.答案A
解析无
139.答案A
解析对学前儿童开展前阅读活动,其活动目标不应该定位在能够将阅读材料背诵下来。P155-156。
140.答案B
解析家庭说明性环境创设包括餐桌谈话时;与儿童一起为某个活动做手工准备时;亲子游戏时。P114
141.答案A
解析在这个阶段,儿童会表现为对符号和文字功能的进一步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然气供应链风险管理与信息安全考核试卷
- 家居用品批发商网络营销新趋势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拉曼光谱仪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手术隐私保护方案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文具维修店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手机支付安全解决方案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塑料口风琴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控糖饮食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地质钻探设备升级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商用空气净化器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度数据备份与恢复合法委托服务合同
- 《证券法培训》课件
- 2024年铁岭卫生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大班美术活动:传统的节日
- 鞋类代理合作协议
- 2025理论学习计划2025年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
- 2025年医美医院公司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
- 防滑防摔倒安全教育
- 乳腺癌课件教学课件
-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抗菌药物剂量调整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 山西省2024年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