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学期3月语文模拟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高三下学期3月语文模拟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高三下学期3月语文模拟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高三下学期3月语文模拟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高三下学期3月语文模拟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考一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楚将子发好求技道之士。楚有善为偷者,往见曰:“闻君求技道之士。臣,偷也,愿以技一卒。”子发闻之,衣不给带,冠不暇正,出见而礼之。左右谏曰:“偷者,天下之盗也。何为之礼?”君曰:“此非左右之所得与。”后无几何,齐兴兵伐楚,子发将师以当之,兵三却。楚贤良大夫皆尽其计而悉其诚,齐师愈强。于是市偷进请曰:“臣有薄技,愿为君行之。”子发曰:“诺。”不问其辞而遣之。偷则夜解齐将军之帱帐而献之。子发因使人归之,曰:“卒有出薪者,得将军之帷,使归之于执事。”明复往,取其枕。子发又使人归之。明日又复往,取其簪。子发又使归之。齐师闻之,大骇。将军与军吏谋曰:“今日不去,楚君恐取吾头。”乃还师而去。(节选自刘安《淮南子·道应训》)材料二子发将西伐蔡,克蔡,获蔡侯,归致命曰:蔡侯奉其社稷而归之楚臣属二三子而治其地楚发其赏子发辞曰:“发诚布令而敌退,是主威也;徙举相攻而敌退,是将威也;合战用力而敌退,是众威也。臣不宜以众威受赏。”荀子讥之曰:子发之致命也恭,其辞赏也固。夫尚贤使能,赏有功,罚有罪,非独一人为之也,彼先王之道也,一人之本也,善善恶恶之应也,治必由之,古今一也。古者明王之举大事,立大功也,大事已博,大功已立,则君享其成,群臣享其功,士大夫益爵,官人益秩,庶人益禄。是以为善者劝,为不善者沮,上下一心,三军同力,是以百事成而功名大也。今子发独不然,反先王之道,乱楚国之法,堕兴功之臣,耻受赏之属,抑卑其后世,独以为私廉,岂不过甚矣哉!(节选自《荀子·强国》)10.文本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标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蔡侯奉其社稷A而归之B楚C臣D属二三子E而治F其地G楚发其赏H子发辞曰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意为抵挡,与《鸿门宴》中“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的“当”意思相同。B.却,意为退却,使动用法,与《六国论》中“李牧连却之”的“却”用法相同。C.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与《大学》“在明明德”中的前一个“明”用法相同。D.劝,意为鼓励倡导,与《兼爱》中的“恶得不禁恶而劝爱”的“劝”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发不顾众人反对,对神偷礼遇有加,表现出他不论出身只重才能的独特用人眼光。B.子发让神偷三次潜入敌营,盗取将军身边之物,吓退齐军,表现出他超凡的军事谋略。C.子发拒绝受赏,将战功归于国君、将领、士卒,表现出他不贪名利、大公无私的的品质。D.荀子不赞同子发的做法,认为他态度虽然谦恭,但却浅陋无知,并且危害深远。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楚贤良大夫皆尽其计而悉其诚,齐师愈强。(2)抑卑其后世,独以为私廉,岂不过甚矣哉!14.材料二中,荀子认为子发的做法有哪些错误?【答案】10.CGH11.B12.C13.(1)楚国军中贤能的谋士将领都毫无保留地献出才智和忠诚,但齐国的军队愈发强大。(2)使他的后代受到压抑,却认为个人清廉,这难道不是大错特错吗?14.①违反先王赏功罚罪之道;②扰乱了楚国法律的权威性;③打击了有功之臣的积极性;④使已经受赏之人蒙羞;⑤使他的后代受到压抑。【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蔡侯把整个国家奉献给了楚国,我已委托几个大臣治理它了。”楚王奖赏他,子发辞谢说。“而”字连接“奉其社稷”和“归之楚”,中间不断开,宾语“楚”后断开;且“臣”是下句主语,其前断开,故C处断开;“臣”是主语,“属”是谓语,“二三子而治其地”是宾语,其后G处断开;“子发”是“辞”的主语,其前H处断开。故选CGH。【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文言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的能力。A.正确。句意:子发率军迎敌。/料想大王的军队足够来抵挡项王的军队吗?B.错误。“意为退却,使动用法”错,应为被动,被打败;“李牧连却之”的“却”,使……退却。句意:楚军三次被打退。/李牧接连击败了他们。C.正确。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奖励;彰明。句意:是奖励良善、惩罚丑恶的表现。/在于彰明美好的品德。D.正确。句意:所以行善的得到勉励。/怎么能不禁止人们互相仇恨而不鼓励彼此相爱呢?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将战功归于国君、将领、士卒”错,原文“臣不宜以众威受赏”表明子发只是将战功归于士卒。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尽”“悉”,竭尽,全部献出;“师”,军队。(2)“抑卑”,使……受到压抑;“私”,个人;“过甚”,大错特错。【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由“反先王之道”可知,违反先王赏功罚罪之道;②由“乱楚国之法”可知,扰乱了楚国法律的权威性;③由“堕兴功之臣”可知,打击了有功之臣的积极性;④由“耻受赏之属”可知,使已经受赏之人蒙羞;⑤由“抑卑其后世”可知,使他的后代受到压抑。参考译文:材料一楚国将领子发喜好谋求有技能的人。楚国有一个擅长偷盗的人,就去见他,说:“听说您谋求有技能的人,我是善于偷盗,愿意以我的技能奉献我个人的力量。”子发听说后,衣服带子没系好,头冠也没戴正,出来以宾客之礼相待。左右的人说:“偷窃之人,是盗取天下之物的,为什么以礼仪相见他呢?”子发说:“这种技能并不是你们都具有的。”没过几天,齐国进犯楚国,子发率军迎敌。一交一战三次,楚军三次被打退。楚国军中贤能的谋士将领都毫无保留地献出才智和忠诚,但齐国的军队愈发强大。这时神偷请战,说:“我有一些微薄的技能,愿意为您效劳。”子发说:“好吧!”没有请示就派遣神偷去了。他在夜幕的掩护下,将齐军主帅的睡帐偷了回来。子发派使者将睡帐送还给齐军主帅,并对他说:“我们出去打柴的士兵捡到您的帷帐,特地赶来奉还。”第二天晚上,神偷又去将齐军主帅的枕头偷来,子发又一次派人送还。第三天晚上,神偷偷得主帅头上的簪子,子发又一次派人送还。齐军上下听说此事,甚为恐惧,主帅惊骇地对幕僚们说:“如果再不撤退,恐怕子发要派人来取我的人头了。”于是,齐军不战而退。材料二:子发率军向西征讨蔡国,攻克了蔡,擒获了蔡侯,回来向楚王回复命令说:“蔡侯把整个国家奉献给了楚国,我已委托几个大臣治理它了。”楚王奖赏他,子发辞谢说:“发布诚令而敌人退却,这是君主的威势;进军攻打而敌人退却,这是将领的威势;众志成城、奋力拼杀而敌人退却,这是士兵的威势。我不能凭借士兵的威势而受赏。”荀子批评他说:“子发回复命令也算恭敬了,他辞谢奖赏却很浅陋。崇尚贤人、任用能人,奖赏功臣,处罚罪人,并不是某一个人要这样做的,这是古代君王的办法,是统一百姓的根本原则,是奖励良善、惩罚丑恶的表现,治国必须遵从它,古今是一样的。古时圣明的君王举行大事,建立大功,大事已经完毕,大功已经建立,那么君主享受它的成果,群臣享受它的功劳,士大夫加官进爵,官吏提高级别,士兵增加军饷。所以行善的得到勉励,为恶的得到制止,上下一条心,三军同努力,因此事事成功而功业显赫。现在子发独独不这样,违反先王的治国法则,扰乱了楚国的法律,打击了有功之臣的积极性,使受赏的人感到羞耻,使他的后代受到压抑,却认为个人清廉,这难道不是大错特错吗?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孔子曰:“古者明王必尽知天下良士之名,既知其名,又知其实,又知其数及其所在焉,然后因天下之爵以尊之,此之谓至礼不让而天下治。因天下之禄以富天下之士,此之谓至赏不费而天下之士悦。如此,则天下之民名誉兴焉,此之谓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故曰:‘所谓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亲也。所谓天下之至知者,能用天下之至和者也。所谓天下之至明者,能举天下之至贤者也。’此三者成通,然后可以征。是故仁者莫大乎爱人,智者莫大乎知贤,贤政者莫大乎官能。有土之君修此三者,则四海之内供命而已矣。夫明王之所征,必道之所废者也。是故诛其君而改其政,吊其民而不夺其财。故明王之政,犹时雨之降,降至则民悦矣。是故行施弥博,得亲弥众,此之谓还师衽席之上。”(节选自《孔子家语·进言解》)材料二:明王之所贵,惟爵其实,爵其实而荣显之。不荣,则民不急列位;不显,则民不事爵;爵易得也,则民不贵上爵;列爵禄赏不道其门,则民不以死争位矣。人生而有好恶,故民可治也。人君不可以不审好恶。好恶者,赏罚之本也。夫人情好爵禄而恶刑罚,人君设二者以御民之志,而立所欲焉。夫民力尽而將随之,功立而赏随之,人君能使其民信于此如明日月,则兵无敌矣。人君有爵行而兵弱者,有禄行而国贫者,有法立而乱者。此三者,国之患也。故人君者先.便请谒而后功力,则爵行而兵弱矣。民不死犯难而利禄可致也,则禄行而国贫矣。法无度数,而事日烦,则法立而治乱矣。是以明君之使其民也,使必尽力以规其功功立而富贵随之无私德也故教流成。如此,则臣忠、君明,治著而兵强矣。故凡明君之治也,任其力不任其德,是以不忧不劳,而功可立也。(节选自《商君书·错法》)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写在答题卡上。(3分)使必尽力A以规其功B功立而富贵C随之D无私E德也E故G教流成。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实,意为他们的实际情况,与《六国论》“其实百倍”中的“其实”用法相同。B.夺,意为抢夺、掠夺,与《陈情表》“行年四岁,舅夺母志”中的“夺”词义相同。C.荣,意为使……荣耀,“会盟而谋弱秦”的“弱”意为使……削弱,两者用法相同。D.致,意为得到、获得,与《屈原列传》“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中的“致”词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认为明君不需耗费大量的钱财去取悦贤士,只需用天下的爵位和俸禄就能使贤士得到尊崇和富贵。B.材料一认为明君征伐道义废弛的国家,诛杀其君,改变其政,安抚其民,会得到更多民众的亲附。C.材料二认为人生来就有喜欢和讨厌的东西,君主也不例外;君主明确自己的好恶是施行赏罚的根本。D.材料二认为如果君主封赏爵位和俸禄时看重私人请托,就会导致军队实力削弱,国家贫穷,社会混乱。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如此,则天下之民名誉兴焉,此之谓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2)夫人情好爵禄而恶刑罚,人君设二者以御民之志,而立所欲焉。14.关于明君治国,两则材料阐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分)【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的是掌握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我们要把字放到句子中加以理解而不能孤立地理解,当然平时要识记重要实词的比较重要的几种意义。

(3)本题考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解答】(1)“以规其功”做目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可在两个“功”字中间的B处断开。“富贵随之”是主谓结构,可在后面的D处断开。“故教流成”是表示结论的句子,可在前面的F处断开。句意:使他们一定用尽全力来谋求立功的事,功绩建立了,而富贵便随之而来,除此之外国家没有私下的奖赏,所以国家的政令就能够成功执行。

故选BDF。

(2)A.正确。他们的实际情况,古今异义;那实际上,古今异义。句意:又知道他们的实际才能;那实际上多到百倍。

B.错误。抢夺、掠夺;改变。句意:抚慰这个国家的百姓而不掠夺他们的财物;年纪到了四岁,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原想守节的意志。

C.正确。使……荣耀,使动用法;使……削弱,使动用法。句意:依据实情授予爵位,使他们感觉到荣耀显贵了;集会结盟,来谋求使秦国削弱的方法。

D.正确。得到、获得;表达。句意:民众不拼死作战而利禄爵位就能得到;一篇作品里再三表达这种意愿。

故选B。

(3)A.“只需用天下的爵位和俸禄”错误,根据材料一“因天下之禄以富天下之士,此之谓至赏不费而天下之士悦”可知,这里是用“相应的”俸禄和爵位,所以就不必耗费大量的钱财。

C.“君主也不例外;君主明确自己的好恶是施行赏罚的根本”错误,曲解文意。根据原文“人君不可以不审好恶。好恶者,赏罚之本也”可知:君主不能不了解清楚民众的爱好和厌恶的习性。民众的喜好和厌恶,是使用奖赏和刑罚的根本原因。文章强调君主不应该因自己好恶滥用赏罚。

D.“看重私人请托,就会导致”错误,根据原文“人君者先便请谒而后功力”可知,在先看重宠臣的求情请托而把有功劳的人放在后面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后面三种危害。

故选B。

(4)①“名誉”,赞叹的声音;“兴”,兴起;“至”,最。译文:像这样,那么天下百姓赞叹的声音自然就兴起来了,这就是所说的最美妙的音乐没有声音也能够让百姓和睦。

②“好”,喜欢;“恶”,讨厌;“御”,控制。译文:人之常情是喜欢爵位俸禄而讨厌刑法处罚,所以君主设置这两样来控制民众的意志,从而设立自己想要的(法度)。

(5)材料一谈论明君治国时,多次强调“知”“贤”“能”三个字,具体做法是“智者莫大乎知贤,贤政者莫大乎官能”。“知贤”就是说要知道天下所有贤良士人的名字,既知道他们的名字,又知道他们的实际才能,又知道他们的人数以及他们所住的地方;“官能”,就是任用有才能的人做官。概括讲就是了解、任用贤才,知人善任,因能而授官。

材料二在分析国家祸患的三种情况后,指出明君善用奖赏的效果“民力尽而将随之,功立而赏随之,人君能使其民信于此如明日月,则兵无敌”,提出奖赏的标准“任其力不任其德”。概括讲就是奖赏要公平,要根据民众为国家出力的情况。

答案:

(1)BDF

(2)B

(3)B

(4)①像这样,那么天下百姓赞叹的声音自然就兴起来了,这就是所说的最美妙的音乐没有声音也能够让百姓和睦。

②人之常情是喜欢爵位俸禄而讨厌刑法处罚,所以君主设置这两样来控制民众的意志,从而设立自己想要的(法度)。

(5)材料一认为明王治国应该了解贤能之士,做到知人善任,量才录用。

材料二认为应根据实际情况发放俸禄和奖赏(奖赏有据,做到公正、公平)。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说:“古代圣明的国君必定知道天下所有贤良士人的名字,既知道他们的名字,又知道他们的实际才能,又知道他们的人数以及他们所住的地方,然后利用天下相应的爵位封给他们使他们得到尊崇,这就是所说的最高的礼节不谦让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利用天下相应的爵位俸禄使天下的士人得到富贵,这就是所说的最高的奖赏不耗费财物而使天下的士人高兴。像这样,那么天下百姓赞叹的声音自然就兴起来了,这就是所说的最美妙的音乐没有声音也能够让百姓和睦。所以说,‘所说的天下最仁慈的人,是能亲和天下至亲的人。所说的天下最明智的人,是能任用天下使百姓和睦的人。所说的天下最贤明的人,是能选用天下最贤良的人。’这三种最高的境界都达到了,然后可以向外征伐。因此,仁慈最重要的方面莫过于爱护百姓,智慧最重要的方面莫过于识鉴(识别)、欣赏贤才,善于执政最重要的方面莫过于任用有才能的人做官。如果拥有疆土的国君能做到这三点,那么天下的人都甘愿听他的差遣罢了。圣明君主征伐的国家,必定是礼法废弛的国家。所以要杀掉他们的国君,改变这个国家的混乱政治,抚慰这个国家的百姓而不掠夺他们的财物。因此圣明君主的贤明政治就像降下及时雨,应机而降(圣明君主攻打哪个国家,那里的)百姓就欢愉。所以,他的教化施行的范围越广博,得到亲附的民众就越多,这就叫做得胜回朝,安享太平。”

材料二:

英明的君主所重视的,只是按照实际情况授予官爵,依据实情授予爵位,使他们感觉到荣耀显贵了。假如不荣耀,那么民众就不急于得到爵位;假如觉得不显贵,那民众就不会追求爵位;爵位容易获得,那么民众就不认为君主赐给的爵位尊贵;颁发爵位、给予俸禄奖赏不遵循正常的门路,民众就不会拼死争夺爵位了。人天生就有喜欢和讨厌的东西,所以君主能利用它治理好民众。因此君主不能不了解清楚民众的爱好和厌恶的习性。民众的喜好和厌恶,是使用奖赏和刑罚的根本原因。人之常情是喜欢爵位俸禄而讨厌刑罚,所以君主设置这两样来控制民众的意志,从而设立自己想要的(法度)。民众用尽了力,那爵位也随着得到,建立了功绩,那奖赏也跟着得到了。君主假如能让他的民众相信这一点像想念明亮的太阳和月亮一样,那军队就会天下无敌了。

君主有爵位颁发,军队的实力反而弱,有俸禄发放可国家依然贫穷,有的国家法度确立了,而社会政治还是乱了。这三种情况是国家的祸患。所以如果君主先看重宠臣的求情请托,而把有功劳的人放在后面,那爵禄颁发了,而军队就实力就削弱了。民众不拼死作战而利禄爵位就能得到,那俸禄发放了而国家却贫穷了。法令没有标准,而国家的事务一天天增多,结果是确立了而社会政治混乱了。所以英明的君主役使他的民众,使他们一定用尽全力来谋求立功的事,功绩建立了,而富贵便随之而来,除此之外国家没有私下的奖赏,所以国家的政令就能够成功执行。

像这样,就会臣子忠诚,君主英明,政绩显著而军队强大。所以凡是英明的君主治理国家,根据民众为国家出力的情况加以任用,而不是根据私人恩德使用。因此,不担忧不劳累,便将功绩建立了起来。【点评】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山东省济南市2024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伍员①亡,荆急求之,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圭,禄万石,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伍员适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文人!天地至大矣,至众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为矣,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为宝,我以不受为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②,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如弥粗,其所取弥粗。(节选自《吕氏春秋·孟冬季·异宝》,有删改)【注】①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人。父奢、兄尚均被楚平王杀害,后奔吴,佐吴王阖闾伐楚。②儿子:小孩儿,材料二:萧何,沛人也,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汉五年,即皇帝位,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何买田宅必居穷辟处,为家不治垣屋。曰:“今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节选自《汉书·萧何传》,有删改)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今后A世B贤C师D吾俭E不贤F毋为G势家所夺。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封,意为封赏,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既东封郑”的“封”意义不相同。B.绝,意为渡过,与《劝学》中“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绝”意义相同。C.石,表单位,文中表示俸禄的多少,与《五石之瓠》中的“石”意义相同。D.适,意为到、往,与《孔雀东南飞》中“始适还家门”的“适”意义不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人对宝物的认知与世俗之人不同,孙叔敖临终告诫儿子不要接受大王赏赐的肥沃富饶的土地。B.伍员在逃亡中得到一位撑着船正在打鱼的老人的帮助,寻而不得后每次吃饭前都要祝祷那位老人。C.智慧越精深,追求的东西越精细,就像小孩、贤者;智慧越低下,追求的东西越粗陋,就像鄙人。D.汉五年,刘邦登皇帝位,萧何因功劳最大,被封酂侯,却选择在穷苦偏僻的地方置办田宅。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4分)(2)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4分)14.材料中提到“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孙叔敖的“道”体现在“以不利为利”,因而能够长久占有土地。那么“丈人”“子罕”和“箫何”的“道”分别是什么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分)10.C/E/F11.C12.C13.(1)从前伍子胥从这里经过,我尚且不捉他去领赏,如今我为什么接受你的价值千金的宝剑呢?(昔:先前,从前;犹:尚且,还;何以:为什么。每个要点1分,句意1分。)(2)沛公能详细地了解到天下险恶的要塞、人民的困难痛苦等事情,就是因为萧何收藏了这些图书。(具:详细,厄:险要的地方,以:因为。每个要点1分,句意1分。)14.(1)丈人:施恩不望报。助人于危难之中,却隐姓埋名,不图回报。(2)子罕:不受惠赠,爱惜羽毛。有权位,却不接受别人送给自己的宝物,从而保全了自己的名声。(3)萧何:目光长远。不着眼于眼前的物质利益,却收取律令图书,为后来刘邦争夺天下提供了详备的资料。(或者持家有道,为家族长远考虑,选择偏僻之处安家。)评分标准:一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 材料一:古代的人不是没有宝物,只是他们看作宝物的东西与今人不同。孙叔敖病了,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是因为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很不好听。楚人畏惧鬼魅,而越人迷信神灵。因此,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道之人和世俗之人不同的原因。伍员逃亡,楚国紧急追捕他,于是他往吴国进发。路过楚国,到了长江岸边,想要渡江。他看到一位老人,撑着小船,正要打鱼,于是走过去请求老人送他过江。老人把他送过江去。伍员问老人的姓名,老人却不肯告诉他。伍员解下自己的宝剑送给老人,说:“这是价值千金的宝剑,我愿意把它送给您。”老人不肯接受,说:“按照楚国的法令,捉到伍员的,授予执主爵位。享受万石俸禄,赐给黄金千镒。从前伍子胥从这里经过,我尚且不捉他去领赏,如今我接受你的价值千金的宝剑做什么呢?”伍员到了吴国,派人到江边去寻找老人,却无法找到了。此后伍员每次吃饭一定要祭祀那位老人,祝告说:“江上的老人!天地之德大到极点了,养育万物多到极点了,天地何所不为?却毫无所求。做了有利于别人的事,却毫无所求,名字无法得知,身影无法得见,达到这种境界的恐怕只有江边的老人吧!”宋国的一位农夫在耕田时得到了一块玉,献给司城子罕,子罕不接受。农夫请求说:“这是我这个乡下人的宝贝,希望相国赏我个脸,收下它吧。”子罕说:“您把玉当成宝,我把不接受它作为宝。○所以宋国有德行的人说:“子罕不是没有宝,而是他认为的宝与众不同啊。”假如现在把百金和黄米饭团摆在小孩的面前,小孩一定去抓黄米饭团了;把和氏之璧和百金摆在鄙陋无知的人面前,鄙陋无知的人一定拿走百金;把和氏之璧和关于道德的至理名言摆在贤人面前,贤人一定听取至理名言了。他们的智慧越精深,追求的东西就越珍贵;他们的智慧越低下,追求的东西就越粗陋。材料二:萧何,沛地人。等到高祖起事做了沛公,萧何曾经任丞督事。沛公到了咸阳,诸位将领都争相跑到储存金帛财物的府库去瓜分。只有萧何先进去收藏起秦丞相御史的律令图书。沛公之所以能详细地了解到天下险恶的要塞、人民的困难痛苦等事情,就是因为萧何收藏了这些图书。汉五年,沛公登基,认为萧何功劳最大,第一个封他为酂侯。萧何买田宅一定在穷苦偏僻的地方,治家不修有院墙的房屋,他说:“假使后代贤能,要学习我的俭朴;没有贤德的话,也不会被权势之家所侵夺。”山东省烟台市2024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礼》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唯在少欲知足,为立涯限尔。先祖靖侯戒子侄曰:“汝家书生门户,世无富贵;自今仕宦不可过二千石,婚姻勿贪势家。”吾终身服膺,以为名言也。天地鬼神之道,皆恶满盈。谦虚冲损,可以免害。人生衣趣以覆寒露,食趣以塞饥乏耳。形骸之内,尚不得奢靡,己身之外,而欲穷骄泰邪?秦始皇、汉武帝,富有四海,贵为天子,不知纪极,犹自败累,况士庶乎?常以二十口家,奴婢盛多,不可出二十人。良田十顷,堂室才蔽风雨,车马仅代杖策。蓄财数万,以拟吉凶急速,不啻此者,以义散之。不至此者,勿非道求之。仕宦称泰,不过处在中品,前望五十人,后顾五十人,足以免耻辱,无倾危也。高此者,便当罢谢,偃仰私庭。(选自《颜氏家训》)材料二: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孥享受则当谦退。凡国之强,必须多得贤臣工;家之强,必须多出贤子弟。至一身之强,则不外乎北宫黝、孟施舍、曾子三种,孟子之集义而慊,即曾子之自反而缩也①。惟曾、孟与孔子告仲由之强,略为可久可常。此外斗智斗力之强,则有因强而大兴,亦有因强而大败。古来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其智力皆横绝一世,而其祸败亦迥异寻常。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福益外家若专在胜人处求强其能强到底与否尚未可知。即使终身强横安稳,亦君子所不屑道也。(选自《曾国藩家书》)【注】①《孟子·公孙丑上》载,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缩(理直),虽千万人,吾往矣。”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福益外A家B若专C在胜人处D求强E其能强F到底G与否H尚I未可知。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恶,厌恶,与“力恶其不出于身也”(《礼运·大道之行也》)中的“恶”意思相同。B.趣,意旨、目的,与“园日涉以成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趣”意思不同。C.偃仰,安居、休息,与“偃仰啸歌,冥然兀坐”(《项脊轩志》)中“偃仰”意思不同。D.智力,智慧和力量,与“可谓智力孤危”(苏洵《六国论》)中的“智力”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做官、积财都要有限度,官位太高、财富太多容易招致祸患,少欲勿贪方可安身立命、保全门户。B.材料二以天地之道切入,阐释做人应刚柔并济的道理,指明成事关键在于适时做到强矫与谦退,富有思辨性。C.材料二认为人生应当自强不息,赞成在开创家业、自修处求强,而对成功后一味寻求安稳的行为则表示不屑。D.两则材料都引入古代典型事例、通过对比来加强说理,劝导家人当修养心性,观点中肯有力,堪称家训宝典。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形骸之内,尚不得奢靡,己身之外,而欲穷骄泰邪?(2)蓄财数万,以拟吉凶急速,不啻此者,以义散之。14.曾国藩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一身之强”?10.BEH11.C12.C13.(1)自己的身体,尚且不能追求奢侈浪费,自己身体之外,又何必想要极尽骄奢放纵呢?(2)积累钱财几万,来为福祸紧急之事作打算,超过这个数量,要按照道义分散家财。14.①善于进行自我反省;②努力提升自我修养;③做事追求合乎道义。【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福气和利益实乃外物,如果专门在胜过别人的地方求强,他是否能强到底,还不可知。“福益外家”是主谓结构,“若”表假设,一般放在句首,其前B处断开;“专在胜人处求强”是假设的内容,中间不断开,“其”是下句主语,其前E处断开;“其能强到底与否”做“尚未可知”的主语,主语较长,其后H处断开。故选BEH。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句意:天地鬼神之道,都厌恶骄傲自满。/力气,人们厌恶它不出于自己。B.正确。意旨、目的;乐趣。句意:穿衣服只是为了御寒。/天天到园里行走,自成一种乐趣。C.错误。都是“安居、休息”。句意:留在家中悠悠自得。/我在这里生活悠然自得,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坐着。D.正确。句意:他们的智慧力量都横行独秀于一世。/可以说是智谋力量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对成功后一味寻求安稳的行为则表示不屑”错。原文“即使终身强横安稳,亦君子所不屑道也”,意思是即使终身强横安稳,也是君子所不屑一提的。选项曲解文意。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形骸”,身体;“奢靡”,奢侈浪费;“穷”极尽;“骄泰”,骄奢放纵。(2)“蓄”,积累;“拟”,打算;“不啻”,不止;“散”,分散。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一身之强”的内容在材料二。①由“孟子之集义而慊,即曾子之自反而缩也”可知,善于进行自我反省;②由“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可知,努力提升自我修养;③由“至一身之强,则不外乎北宫黝、孟施舍、曾子三种”“惟曾、孟与孔子告仲由之强,略为可久可常”可知,做事追求合乎道义。参考译文:材料一:《礼记·曲礼》说:“不可放纵欲望,不可志得意满”宇宙之大,尚有边际,人本能的欲望却是无穷无尽的;只是在使自己减少欲望,知道满足的基础尚加以限制。我们的祖先靖侯,告诫子侄说:“咱们家是书香门第,世世代代不求富贵,从现在起当官不可当道俸禄二千石以上的大官,婚姻嫁娶不要攀附权势显赫的家族。”这番话,我终身牢记在心,把它当作座右铭。天地鬼神之道,都厌恶骄傲自满;谦虚淡泊,可以免除祸害。人活在世上,穿衣服只是为了御寒,吃东西只是为了充饥。自己的身体,尚且不能追求奢侈浪费,自己身体之外,又何必想要极尽骄奢放纵呢?秦始皇、汉武帝拥有天下的财富,显贵地成为天子,却不知足,毫无节制,尚且给自己带来伤败的结果,何况一般的人呢?我常认为,二十口的家庭,奴婢再多也不超过二十人,良田不超过十顷,房屋只以遮挡风雨,牛马足够驾驭;积累钱财几万,来为福祸紧急之事作打算,超过这个数量,要按照道义分散家财。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不可昧着良心去寻求。做官较为稳妥,不要超过中级以上,前面可以看见五十人,后面可以望见五十人,这样就足以避免耻辱,没有什么风险。高于这个级别,就应当谢绝,留在家中悠悠自得。材料二:近年来体会到天地之道,要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就导至萎靡不振,太刚则容易招至折断。刚并不是说要暴虐,只是矫正使弱变强。柔也并不是卑弱,而是在强的方面谦让而已。办公办事,就应勉力争取,争名逐利,就应当谦退。开创家业,应当奋发进取,守成安乐,则应当谦逊平和。出外与人接触应答,应该努力表现;回家与妻儿享受,就要悠闲舒缓。大凡国家强盛,必须有许多贤臣;大凡家庭强盛,必须有许多贤良子弟。至于一个人的强盛,不外乎北宫黝的勇敢、孟施舍的仁厚、曾子的义理三种,把孟子的仁义集于一身而又不满足,就是曾子的反躬自问。只有曾子、孟子和孔子告诉仲由的强,才略微可以长久。此外,斗勇斗智的强,有的因此大兴盛,也有的因此大失败。古来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他们的智慧力量都横行独秀于一世,他们的祸败也与寻常人大不一样。所以我们在自修方面求强是可以的,在与人争胜负时求强就不可以了。福气和利益实乃外物,如果专门在胜过别人的地方求强,是否能强到底,还不可知,即使终身强横安稳,也是君子所不屑一提的。2024年山东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综合检测(一)(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材料一: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注】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材料二:开元三年,左拾遗张九龄上书曰:夫元元之众,莫不悬命于县令,宅生于刺史,此其尤亲于人者也。是以亲人之任,宜得贤才;用人之道,宜重其选。又古之选用贤良,取其称职,或遥闻而辟召,或一见而任之。是以士修素行,不图侥幸。今天下未必理于上古,而事务日倍于前,诚为不正其本而设巧于末。所谓末者,吏部条章,动盈千万,刀笔之吏,辨析毫厘,节制抢攘,溺于文墨。胥徒之猾,又缘隙而起。臣以为始造簿书,以备人之遗忘耳,今反求精于案牍,不急于人才,亦何异遗剑中流,而刻舟以记?去之弥远,可为伤心。又天下虽广朝廷虽众而士之名贤诚可知也。若使毁称相乱,听受不明,事将已矣,无复可说。如知其贤能,各有品第,每一官阙,而不以次用之,则是知而不为,焉用彼相?借如诸司清要之职,当用第一之人,及其要官阙时,或以下等叨进,以故时议无高无下,唯论得与不得,自然清议不立,名节不修,上善则守志而后时,中人则躁求而易操。其故何哉?朝廷若以令名进人,士子亦以修名获利,而利之所出,众则趋焉。已而名利不出于清修,所趋多归于人事。其小者苟求取得,一变而至阿私;其大者许以分义,再变而成朋党;斯并教化渐溃,使之必然。故于用人之际,不可不第其高下;若高下有次,不可谬干。夫士必刻意修饰,思齐日众,刑政自清。此皆兴衰之大端,安可不察也?(节选自《通典·卷十七·选举五》)【注】廋:隐藏。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又天下A虽广B朝廷C虽众D而士之E名贤F诚可知G也。【答案】BDF【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再说天下虽然广阔,朝廷的官员虽然众多,但是士人中品德高尚的人,也的确是可以察知的。“广”是“天下”的谓语,故在B处断开;“朝廷虽众”与前一句的句式一致,是主谓结构,故在D处断开;剩下的句子分为主语和谓语两部分,主语“士之名贤”是一个名词性短语,“诚可知也”为后半句的谓语,故在F处断开。故在BDF三处断句。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刀笔之吏,指主管文书的官吏,后特指主管诉讼的官吏。使用时有时会带有贬义。B.案牍,公事文书。该词与刘禹锡《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的“案牍”意思相同。C.知,知道,懂得,与荀子《劝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知”意思不同。D.“朝廷若以令名进人”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便言多令才”的“令”字意思不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B.正确。句意:现在却反过来追求各种公文的精辟。/没有繁忙的公务催劳伤神。C.正确。知道,懂得。/通“智”,智慧。句意:但是如果知道了被选拔的人的品德、才华。/那么他就会变得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D.错误。均是美好的意思。句意:朝廷如果按照美好的名声来进用人才。/口才很好,又多才能。故选D。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论语·为政》篇讲述了选拔人才的方法,那就是观察这个人的言行、由来经历,了解他的安心情况。B.张九龄认为古代选拔人才的标准,主要是看他是否和他的职位相称,而且贤士非常重视自己的品行,不会只求一时的侥幸。C.张九龄认为官府创作簿书的初衷,是为了防止官员在使用时忘记其中的内容,而不是舍本逐末,只追求公文精辟。D.张九龄认为选拔人才一定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如果社会上形成了凭借人情关系获得官位的邪气,那么就会引发叛乱。【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那么就会引发叛乱”错误,结合原文“其小者苟求取得,一变而至阿私;其大者许以分义,再变而成朋党;斯并教化渐溃,使之必然”可知,这从小的方面说是无原则地求取官职,这一变动会导致偏私不公;从大的方面说是允许选用官员时可以讲究情分,第二次变动导致朋党产生;这些变动连同教化一起在社会上传播,使不正风气出现就成为一种必然。“就会引发叛乱”于文无据。故选D。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是以亲人之任,宜得贤才;用人之道,宜重其选。(2)亦何异遗剑中流,而刻舟以记?【答案】(1)因此,那些亲近百姓的官员的任用,应该选择品德高尚的人;任用人才的方法,应该重视它的选拔环节。(2)这和不小心把剑丢在了河中央,却把记号刻在船上有什么区别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亲人”,亲近百姓的官员;“宜”,应该;“道”,方法。(2)“何异”,和……有什么区别;“中流”,河中央;“记”,记号。14.材料一《论语·泰伯》与材料二最后一段都提到了选拔人才的标准,它们有哪些异同?请简要概括。(3分)【答案】相同点:品德高,有才能。不同点:《论语》强调不能有骄傲心态,不能心胸狭窄。材料二最后一段强调根据品德、才能分出等级,严格按照次序任用。(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原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又天下虽广,朝廷虽众,而士之名贤诚,可知也”可知,相同点是品德高,有才能。结合原文“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可知,《论语》强调不能有骄傲心态,不能心胸狭窄。结合原文“故于用人之际,不可不第其高下;若高下有次,不可谬干。夫士必刻意修饰,思齐日众,刑政自清”可知,材料二最后一段强调根据品德、才能分出等级,严格按照次序任用。参考译文:材料一:

孔子说:“(一个在上位的君主)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和品德,如果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么他的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孔子说:“(了解一个人),要观察他的所作所为,观察他的由来经历,观察他的安心情况,(人的真面目)难道还能隐藏吗?难道还能隐藏吗?”材料二:

开元三年,左拾遗张九龄上书说:

天下众多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是把自己的生命寄托于县令、刺史的,这是需要官员特别关心爱护百姓的缘故。因此,那些亲近百姓的官员的任用,应该选择品德高尚的人;任用人才的方法,应该重视它的选拔环节。

再说古代选拔品德高尚的人的标准,主要是看他是否和他的职位相称,有的人远远地听说了他的名声,就征召过来;有的人只见过一面,就会授予他官职。这是因为士人重视自己平时的品德修养,并没有想着靠侥幸取巧获得官职。当今天下并没有像上古时代那样治理得井井有条,但是各种各样的事情和公务与以前相比是日益倍增,的确是因为没有端正它的根本,而只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巧设名目。那些细枝末节指的就是吏部的各种规章制度,动不动就成千上万,那些代笔的小吏,从中辨析毫厘的差别,控制着制造纷乱的分寸,沉溺于文墨之中。奸猾的胥吏,又会趁着制度的缝隙为非作歹。我认为最开始创作簿书,是为了防止人们遗忘罢了,现在却反过来追求各种公文的精辟,而不是把寻求人才当作最紧要的事,这和不小心把剑丢在了河中央,却把记号刻在船上有什么区别呢?这与创作簿书的初衷相距太远了,真是让人为此感到心痛。

再说天下虽然广阔,朝廷的官员虽然众多,但是士人中品德高尚的人,也的确是可以察知的。假如道德败坏的人与品德高尚的人互相杂乱,选拔的标准又不能分明,事情又快要结束了,也就不用再说什么了。但是如果知道了被选拔的人的品德、才华,而且还评出了他们各自的等级,每有一个官职空缺,却又不能按照次序任用他们,那么就是知道可用而不用了,那还要宰相做什么用呢?假若各个部门位高禄厚的官职,应当任用第一等的人,等到这个职位有了空缺时,或许会用一个下等的人来忝居此位,因此当时的议论就无法对人的品德才能评出高低了,只会去议论是获得官职还是没有获得官职了,由此自然而然公正的社会舆论就不会成立,名声气节人们就不会再去遵循,品德特别高尚的人就会坚守自己的志向等待后来的机会,而一般人就会因急于求取官职而改变自己的节操。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朝廷如果按照美好的名声来进用人才,士子们也会凭借美好的名声来获得好处,利益出自哪里,众人就会奔向哪里。不久名利的获得不是出自于清廉的名声和美好的品德,而是大都趋向于依靠说情请托。这从小的方面说是无原则地求取官职,这一变动会导致偏私不公;从大的方面说是允许选用官员时可以讲究情分,第二次变动导致朋党产生;这些变动连同教化一起在社会上传播,使不正风气出现就成为一种必然。因此,在用人的这一关键点上,不可以不排出士人的品德才能高下顺序;如果已经排出了他们高下的次序,就不能再弄错顺序来任用。如果真的这样做了,那么士人就会用尽心思地去提升自己的修养,向拥有清廉名声和美好品德的人看齐的人就会一天天地增多,刑罚和政治自然会变得清明。这些都是关乎国家兴旺和衰败的最紧要的事情,怎么能够不知晓呢?2024年山东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综合检测(二)(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材料一: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洁,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善灌夫、郑当时及宗正刘弃。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上方向儒术,尊公孙弘。及事益多,吏民巧弄。上分别文法,汤等数奏决谳以幸,而黯常毁儒。上愈益贵弘、汤,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弘为丞相,乃言上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右内史。”为右内史数岁,官事不废。天子既数征匈奴有功,黯之言益不用。始黯列为九卿,而公孙弘、张汤为小吏。及弘、汤稍益贵,与黯同位,黯又非毁弘、汤等。已而弘至丞相,封为侯;汤至御史大夫;故黯时丞相史皆与黯同列,或尊用过之。黯褊心,不能无少望,见上,前言曰;“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上默然。有间黯罢,上曰:“人果不可以无学,观黯之言也日益甚。”(司马迁《史记·汲黯传》)材料二:汲黯进积薪之言,武帝为之默然,是必有所中矣。已而曰:“人果不可以无学。观黯之言也日益甚。”太史氏推原其故,谓黯褊心,不能无少望,果足以知黯之心乎?天子招文学儒者,告廷臣以所欲为,则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平?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谓公孙弘徒怀诈饰智以阿人主取容,谓张汤深又巧诋,陷人于罪,使不得反其真,以胜为功。谁实为知黯者?必信褊心之言,此与儿童之见何异?淮南谋反,独惮黯好直谏,仗节死义,难惑以非卒以不敢。若黯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帝自为太子时固已惮其严矣。即位既久大将军青侍中。帝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或时不冠。至黯见不冠不见也。尝坐武帐不冠黯奏事避而使人可之。为中大夫,固以切谏不得久留,出守东海。大治。帝闻而召之,列于九卿。(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杂著》)10.材料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尝坐A武B帐C不D冠E黯F奏G事H避I而J使K人L可之【答案】CEH【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汉武帝曾经正坐在陈列兵器的帐中,当时没戴帽子,汲黯前来奏事,武帝躲入后帐,派人传话,批准汲黯所奏之事。“尝坐武帐”,是“尝坐(于)武帐”的省略,“武帐”是“坐”的后置状语,故其后断开,即C处;“不冠”,主语省略,指汉武帝没戴帽子,其后应断开,即E处;“黯奏事”,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前后断开,即H处。“而”字连接“避免”和“使人可之”,中间不必断开。故在CEH三处断开。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附,指亲附、结交,与“齐人勿附于秦”的“附”意思相同。B.原,指原因。与“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意思不同。C.望,指怨恨、责怪,与“源不深而望流之远”的“望”意思不同。D.取容,指曲从、迎合他人,与“宁令从谀承意”的“从谀”意思相近。【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句意:士人也因此不愿依附他。/齐国不依附秦国。B.错误。均为推究之意。句意:司马迁推究其中的原因。/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C.正确。怨恨、责怪;希望。句意:不可能没有一点儿怨言。/源头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D.正确。句意:认为公孙弘等人内怀诡诈而外逞智巧,以此阿谀主上取得欢心。/难道是让他们一味屈从取容,阿谀奉迎吗?故选B。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汲黯不太讲究礼数,常当面顶撞人,朝堂之上也直言进谏,招来其他臣子忌恨,其实他对自身修养不懈怠,品行正直高洁。B.对汲黯的积薪之喻引发汉武帝不满一事,司马迁认为汲黯心胸狭窄语含抱怨,陆九渊则认为汲黯仗义执言,说中武帝短处。C.在汉武帝大怒罢朝。群臣指责汲黯的情况下,汲黯始终坚守臣子的辅弼之责并慷慨陈词,陆九渊为他不被人理解感到遗憾。D.因为汲黯总是耿直上言坚守气节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