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化常识选择题专项练习题1
1.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望诊是第一步,
即观察病人气色。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编纂的一部编年体断代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经”,指儒家经典,包括《易》《书》《诗》《礼》《春秋》
等书。
D.文言文中的称谓非常丰富。“卿今当涂掌事”中“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孤常读
书”中“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大兄”是古时对朋友辈的敬称。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等。卿是对朋友辈的敬
称。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大兄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B.《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中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
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C.《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萧红,原名张迺莹,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
河传》等。
D.《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
3.下面有关文化积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孕育出了无数伟大的诗人。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诗人,同时
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想象丰富,语言瑰丽活泼,
风格豪放飘逸,他被称为“诗仙”。
B.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都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体裁。其中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
关历史事件,如《战国策》;纪传体是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如《史记》;国别体
则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如《左传》。
C.“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
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D.《西游记》中孙悟空不满弼马温这个不入流的官职,于是返回花果山,竖起“齐天大
圣”旗帜,后来再入天宫又偷吃了仙桃,扰乱了蟠桃会,吃光了太上老君的金丹。
4.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
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左传》又称《左氏春秋》,道家经典之一,旧传是春秋
时期左丘明所作。《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由东汉经学
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编订。
B∙“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
代称还有很多,如:“汗青”代指史册,“婵娟”代指月亮。
C.苏轼的《定风波》,是作者被贬居黄州时所写,作者写出了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表
现了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D.古代男子十八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晚生,后进的人在前辈面前谦称自己。
足下,是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谦词。
5.下面对文化文学常识表述不F硕的一项是()
A.古人称谓有谦称和敬称的区别。“足下”是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令郎”是
称对方儿子的敬辞,“舍妹”是对别人称自己家的妹妹。
B.李白和杜甫合称“大李杜”,他们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有“诗仙”之
称,又号“谪仙人”。杜甫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C.说、铭、书、表、记都是古代的文体。说,一般叙事兼议论,与现代的杂文相似,如
周敦颐的《爱莲说》。书,多用于记事陈情或写景,如诸葛亮的《诫子书》、陶弘景的《答谢
中书书》。表,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D.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资治通鉴》,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是《史记》,我国最早
的国别体史书是《国语》,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是《三国演义》。被鲁迅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著作是《史记》。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汉代以后
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作品分为“赋”“比”“兴”三部分,常用风、雅、颂手法。
B.社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时所演的戏,在江南尤为盛行。鲁迅的《社
戏》就是记叙了作者少年时期在平桥村外婆家夜航去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
C.“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如
清朝文学家魏学渺的《核舟记》。
D.老生、小旦、小生、老旦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指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年轻女子、年轻
男子、老年女子的人。
7.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
易》《春秋》。
B.开学了,小明兴冲冲拿着作文找老师批改,说:“老师,请您斧正!”
C.甜甜同学见到了许久不见的其其,听说前几天其其母亲感冒了,便问道:”请问令堂
好些了吗?”
D.今日春分,下一个节气是谷雨。这个节气源自“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
境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8.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重阳节,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主要有登高、赏菊、饮酒、
插茱萸等风俗。
C.小华属“虎”,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龙
D.“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9.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如“尊君”“高寿”“惠顾”“令郎”等是常见的敬辞,
“家母”"愚见"''鄙人”“见谅”是常见的谦辞。
B.《济南的冬天》《金色花》《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分别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英国
诗人泰戈尔、美国作家海伦•凯勒。
C.我到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句子中加点词语“怎样”的词性是副
词。)
D.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为“家慈”,请人指点说“请
赐教”。
10.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令尊”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舍弟”是谦辞,是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弟弟。
B.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
C.《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南宋的刘义庆,作品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和逸
事。
D.寓言一般篇幅短小,常用假设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II.下列句子中敬辞或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画的马那是栩栩如生。
B.拙作奉上,深感不安,请不吝赐教。
C.赞人见解说“高见”,言己见解说“拙见”;称人赠予说“惠赠”,请人保存说“惠存”。
D.愚兄太客气了,贤弟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12.下列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寒食节是源于我国北方的传统节日,或与古代改火旧习有关。其习俗有寒食、禁火、
祭祖等。
B.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全球昼夜时间相等。民间部分地区有“竖蛋”、
吃春菜、送春牛、粘雀子嘴、放风筝、春祭和拜神祭祀等习俗。
C.《孙权劝学》节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纂的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
D.对他人提及自己的家人时,应用谦辞,如:面对同事的夸奖,老李笑着连连摆手:“哪
里哪里,犬子班门弄斧罢了。还望诸位不吝赐教J
1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
百
B.“汉阳”指位于汉水的南面,“衡阳”则指位于衡山的北面。
C.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作品集有《文山集》。
D.“今虽耄老”,“耄老”指年老,“耄”,指年纪为八九十岁。
14.下列各句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B.老生和老旦,都是戏曲行当之一,分别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和老年女子。
C.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汉族民歌形式。《回延安》采用“信天游”
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D.高尚情操、长江源头、一粒种子、性格和蔼,这四个短语均为偏正短语。
15.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粉墨登场”“科班出身”“笔走龙蛇”“有板有眼”“曲终人散”都是和戏曲有关的词
语。
B.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
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朗读这首诗,我们可以体会出红军的英雄
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长篇革命题材小说《林海雪原》中杨子荣、少剑波、刘勋苍、小白鸽等英雄的形象,
鲜明生动。
16.大运会的举办让成都以开放的胸怀迎接八方之客。孔子也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交友是人生中重要的一环,下列故事中,与“朋友相交”无关的一项是()
A.管鲍之交B.割袍断义C.狼子野心D.伯牙绝弦
17.下列关于明清科举考试的论述,其中划线词语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明清的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级别,最低的一级叫(A)院试,由府、州、县的长官
监考,考试通过后为秀才。然后是(B)包,这是省一级的考试,考中的就成了举人。
再高一级的是(C)廷送,由礼部主持,考取的叫贡士,如果能考过这一关,就有资格参
加最高一级的考试,也就是(D)殿述。殿试由皇上亲自主持。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
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A.AB.BC.CD.D
18.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皆为我国传统节日。
B.在《社戏》中,鲁迅笔下的平桥村是一片理想的“乐土”,这里不仅景色优美,人情
更是淳厚。鲁迅通过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于故乡的无比怀念之情。
C.《安塞腰鼓》的作者是刘成章,这篇文章句式丰富多样,大量运用排比、反复、比喻
等修辞手法,让充满激情的语言相互碰撞、融合,汇成一股排山倒海的气势。
D.《灯笼》选自萧伯纳的散文集,以散文的自由笔法,书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
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19.以下是关于传统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影《流浪地球2》在今年春节感动了无数国人,成为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
它原著的作者刘慈欣,是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被誉为“中国科幻第一人”,我们学过他
的作品《带上她的眼睛》。
B.惊蛰、清明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节气,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雷打惊蛰前,
高山好种田”的谚语。
C.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是相互对应的,2022年是壬寅年,对应的生肖是虎;2023年是
辛卯年,对应的生肖是兔。
D.周敦颐在《爱莲说》中道:“莲,花之君子者也。”常说的“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
竹、菊。
20.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我国有许多和“狼”有关的成语,例如:狼狈不堪、杯盘狼藉、虎狼之心、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等,这些大都是贬义词。
C∙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D.鲁迅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朝花夕拾》《呐喊》《彷徨》
等。
21.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四书五经”中“五经”是指道家的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B.校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石专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教改的建议。(解说:“抛砖引玉”
使用正确)
C.丁细牙痛胶囊的主要成分是由丁香叶、细辛组成的,因此毒副作用比较小。(解说:
该句没有语病)
D.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解说:“辜负”是名词)
22.下列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行公餐为佑世界和平。公祭,政府或公共团体为向英灵、逝者表示致敬、缅怀、
哀悼所举行的祭奠,赞扬亡者在世时所付出的伟大功迹及贡献与后代子孙对亡者的永怀追思。
B.在校已经一年,掌政颇为熟悉的了。掌故,原指旧制、旧例。后指关于历史人物、典
章制度等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里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
C.坐在一旁的是似图。伯爵,欧洲的一种贵族称号,在近代是位于侯爵之下,子爵之上,
在没有侯爵的国家则位于公爵之下。爵位一般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D.长歌怀采班。采薇,采食野菜。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
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代指隐居的官员。
23.八年级一班开展“诚信伴我行”综合实践活动,下适合做本主题演讲稿素材的一项是()
A.闻鸡起舞B.映雪囊萤C.曾子烹彘D.孔融让梨
2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亭午”指正午;“四时”指四季;“乡关”指故乡;“长河”指黄河。
B.《背影》是以写景抒情为主的散文,作者是朱自清,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
者。
C.《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司马迁所作的《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
传体通史,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孟子〉三章》的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
物之一。
25.关关走进官渡的一家书店。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关想买本书给自己弟弟,她对店员说:“您好,我想买本《故事新编》给舍弟J
B.古籍书架上放着一本南宋时期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怪小说集一一《世说新语》。
C.畅销书推荐语:《天上的街市》想象新奇,借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表达了美好的愿
望。
D.关关喜欢印度诗人泰戈尔,她选中了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望诊是第一步,
即观察病人气色。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编纂的一部编年体断代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经”,指儒家经典,包括《易》《书》《诗》《礼》《春秋》
等书。
D.文言文中的称谓非常丰富。“卿今当涂掌事”中“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孤常读
书”中“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大兄”是古时对朋友辈的敬称。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知识的理解辨析能力。结合自己对文学文化常识
知识的积累解答即可。
【解答】ACD.正确;
B.有误,《资治通鉴》一部编年体通史,不是断代史;
故选:B,
【点评】文学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
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
以及传统节日、敬辞、谦辞等。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
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等。卿是对朋友辈的敬
称。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大兄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B.《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中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
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C.《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萧红,原名张迺莹,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
河传》等。
D.《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
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
惯等知识。
【解答】A.有误,“卿”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卿可以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大兄是对朋
友辈的敬称;
BCD.正确。
故选:Ao
【点评】文学常识顾名思义就是指关于文学方面的一些常识。文学常识的范围:L作家作
品。2.古代文化常识。3.文体知识与类别。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
3.下面有关文化积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孕育出了无数伟大的诗人。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诗人,同时
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想象丰富,语言瑰丽活泼,
风格豪放飘逸,他被称为“诗仙”。
B.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都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体裁。其中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
关历史事件,如《战国策》;纪传体是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如《史记》;国别体
则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如《左传》。
C.“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
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D.《西游记》中孙悟空不满弼马温这个不入流的官职,于是返回花果山,竖起“齐天大
圣”旗帜,后来再入天宫又偷吃了仙桃,扰乱了蟠桃会,吃光了太上老君的金丹。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
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解答】ACD.正确。
B.有误,《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故选:B,
【点评】文学文化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
知识,仔细辨析。
4.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
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左传》又称《左氏春秋》,道家经典之一,旧传是春秋
时期左丘明所作。《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由东汉经学
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编订。
B.“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
代称还有很多,如:“汗青”代指史册,“婵娟”代指月亮。
C.苏轼的《定风波》,是作者被贬居黄州时所写,作者写出了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表
现了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D.古代男子十八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晚生,后进的人在前辈面前谦称自己。
足下,是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谦词。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
派等。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
【解答】A.有误,刘向是西汉人;
B.有误,“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
C.正确;
D.有误,加冠应该是男子二十岁。
故选:Co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
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5.下面对文化文学常识表述下无顾的一项是()
A.古人称谓有谦称和敬称的区别。“足下”是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令郎”是
称对方儿子的敬辞,“舍妹”是对别人称自己家的妹妹。
B.李白和杜甫合称“大李杜”,他们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有“诗仙”之
称,又号“谪仙人”。杜甫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C.说、铭、书、表、记都是古代的文体。说,一般叙事兼议论,与现代的杂文相似,如
周敦颐的《爱莲说》。书,多用于记事陈情或写景,如诸葛亮的《诫子书》、陶弘景的《答谢
中书书》。表,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D.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资治通鉴》,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是《史记》,我国最早
的国别体史书是《国语》,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是《三国演义》。被鲁迅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著作是《史记》。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作
家、朝代、作品、国籍等知识做好积累。
【解答】ACD.正确;
B.有误,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因此B
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o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必须对重要的文学常识进行重点记忆。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汉代以后
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作品分为“赋”“比”“兴”三部分,常用风、雅、颂手法。
B.社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时所演的戏,在江南尤为盛行。鲁迅的《社
戏》就是记叙了作者少年时期在平桥村外婆家夜航去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
C.“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如
清朝文学家魏学洲的《核舟记》。
D.老生、小旦、小生、老旦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指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年轻女子、年轻
男子、老年女子的人。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
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
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解答】A.有误,应该是包括风、雅、颂三部分,“赋”“比”“兴”是表现手法;
B.有误,《社戏》是小说,文章中的“我”不是鲁迅;
C.有误,《核舟记》作者是明朝魏学涉,不是“清朝”;
D.正确。
故选:D。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及传统文化
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7.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
易》《春秋》。
B.开学了,小明兴冲冲拿着作文找老师批改,说:“老师,请您斧正!”
C.甜甜同学见到了许久不见的其其,听说前几天其其母亲感冒了,便问道:”请问令堂
好些了吗?”
D.今日春分,下一个节气是谷雨。这个节气源自“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
境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
年代、作品知识等,结合选项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
【解答】ABC.正确;
D.有误,“下一个节气是谷雨”错误,应为:下一个节气是清明。
故选:D。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
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8.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重阳节,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主要有登高、赏菊、饮酒、
插茱萸等风俗。
C.小华属“虎”,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龙
D.“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
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解答】ABD.正确。
C.有误,生肖“虎”的下一年是“兔”,小明应该属“兔”。
故选:C»
【点评】文学文化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
知识,仔细辨析。
9.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如“尊君”“高寿”“惠顾”“令郎”等是常见的敬辞,
“家母”"愚见"''鄙人”“见谅”是常见的谦辞。
B.《济南的冬天》《金色花》《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分别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英国
诗人泰戈尔、美国作家海伦•凯勒。
C.我到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句子中加点词语“怎样”的词性是副
词。)
D.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为“家慈”,请人指点说“请
赐教”。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
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解答】A.正确。
B.有误,泰戈尔是印度诗人。
C.有误,“怎样”的词性的疑问代词。
D.有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应该是“家父”,“家慈”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母亲的称呼。
故选:Ao
【点评】文学文化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
知识,仔细辨析。
10.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令尊”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舍弟”是谦辞,是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弟弟。
B.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
C.《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南宋的刘义庆,作品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和逸
事。
D.寓言一般篇幅短小,常用假设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
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解答】ABD.正确。
C有误,《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
故选:Co
【点评】文学文化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
知识,仔细辨析。
11.下列句子中敬辞或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画的马那是栩栩如生。
B.拙作奉上,深感不安,请不吝赐教。
C.赞人见解说“高见”,言己见解说“拙见”;称人赠予说“惠赠”,请人保存说“惠存”。
D.愚兄太客气了,贤弟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作家、朝代、
作品、国籍等知识做好积累。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愚兄: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不能称呼他人。贤弟:敬称自己的弟
弟。不能称呼自己。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必须对重要的文学常识进行重点记忆。
12.下列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寒食节是源于我国北方的传统节日,或与古代改火旧习有关。其习俗有寒食、禁火、
祭祖等。
B.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全球昼夜时间相等。民间部分地区有''竖蛋”、
吃春菜、送春牛、粘雀子嘴、放风筝、春祭和拜神祭祀等习俗。
C.《孙权劝学》节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纂的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
D.对他人提及自己的家人时,应用谦辞,如:面对同事的夸奖,老李笑着连连摆手:“哪
里哪里,犬子班门弄斧罢了。还望诸位不吝赐教J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文化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
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
析。
【解答】ABD.正确;
C有误,《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
故选:Co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
熟记于心。
1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
百”。
B.“汉阳”指位于汉水的南面,“衡阳”则指位于衡山的北面。
C.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作品集有《文山集》。
D.“今虽耄老”,“耄老”指年老,“耄”,指年纪为八九十岁。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积累。
【解答】ACD.正确。
B.有误,“汉阳”指位于汉水的北面,“衡阳”则指位于衡山的南面。
故选:B,
【点评】文学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
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
以及传统节日、敬辞、谦辞等。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
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
14.下列各句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B.老生和老旦,都是戏曲行当之一,分别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和老年女子。
C.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汉族民歌形式。《回延安》采用“信天游”
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D.高尚情操、长江源头、一粒种子、性格和蔼,这四个短语均为偏正短语。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短语类型。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
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
析。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性格和蔼”是主谓短语。
故选:D。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
熟记于心。
15.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粉墨登场”“科班出身”“笔走龙蛇”“有板有眼”“曲终人散”都是和戏曲有关的词
语。
B.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
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朗读这首诗,我们可以体会出红军的英雄
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长篇革命题材小说《林海雪原》中杨子荣、少剑波、刘勋苍、小白鸽等英雄的形象,
鲜明生动。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标点符号、文章内容。解答时认真阅读题干,回顾所学完
成选择。
【解答】A.有误,“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
泼。该词语和戏曲无关。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文学常识浩如烟海,考生不应茫然无措,而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考:
1、粗读原著,加深记忆。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在备考时考生往往只凭一些简单的复习
资料来识记,其结果往往是基础薄弱,识记模糊,答题时会关公战秦琼,张冠李戴。正
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珍惜时间的原则下,粗略读读原著,或读读作品梗概,对作品中的人
物关系及主要内容稍作了解。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
2、以课本为着力点,向课外拓展。文学常识一般会以课本内容为主。因此,考生要重视
梳理课本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对课本后的附录绝不能等闲视之。在熟悉课本
上的文学常识的基础上,适当向课外拓展。
3、构建文学常识知识网络。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大文学体裁方面入手,从
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构建自
己的文学常识网络。
16.大运会的举办让成都以开放的胸怀迎接八方之客。孔子也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交友是人生中重要的一环,下列故事中,与“朋友相交”无关的一项是()
A.管鲍之交B.割袍断义C.狼子野心D.伯牙绝弦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
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解答】ABD.故事都与“朋友相交”有关。
C.“狼子野心”讲的是斗越椒刚出生时,就被人看出有“狼子野心”,天生具有“狼子野
心”的斗越椒长大后,果然因贪图官位而杀害同僚、反叛君主,一步一步走向不归路,
和“朋友相交”无关。
故选:Co
【点评】文学文化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
知识,仔细辨析。
17.下列关于明清科举考试的论述,其中划线词语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明清的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级别,最低的一级叫(A)院试,由府、州、县的长官
监考,考试通过后为秀才。然后是(B)乡试,这是省一级的考试,考中的就成了举人。
再高一级的是(C)廷送,由礼部主持,考取的叫贡士,如果能考过这一关,就有资格参
加最高一级的考试,也就是(D)殿读。殿试由皇上亲自主持。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
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A.AB.BC.CD.D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
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解答】比乡试高一级的考试是会试。
故选:Co
【点评】文学文化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
知识,仔细辨析。
18.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皆为我国传统节日。
B.在《社戏》中,鲁迅笔下的平桥村是一片理想的“乐土”,这里不仅景色优美,人情
更是淳厚。鲁迅通过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于故乡的无比怀念之情。
C.《安塞腰鼓》的作者是刘成章,这篇文章句式丰富多样,大量运用排比、反复、比喻
等修辞手法,让充满激情的语言相互碰撞、融合,汇成一股排山倒海的气势。
D.《灯笼》选自萧伯纳的散文集,以散文的自由笔法,书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
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
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
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有误,国庆节不是我国传统节日:
B.有误,《社戏》是小说,“我”不是鲁迅;
C.正确;
D.有误,《灯笼》的作者是吴伯萧。
故选:Co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广博的积累,平时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习惯,这样才
能厚积薄发,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19.以下是关于传统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影《流浪地球2》在今年春节感动了无数国人,成为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
它原著的作者刘慈欣,是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被誉为“中国科幻第一人”,我们学过他
的作品《带上她的眼睛》。
B.惊蛰、清明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节气,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雷打惊蛰前,
高山好种田”的谚语。
C.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是相互对应的,2022年是壬寅年,对应的生肖是虎;2023年是
辛卯年,对应的生肖是兔。
D.周敦颐在《爱莲说》中道:“莲,花之君子者也。”常说的‘‘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
竹、菊。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
作家、年代、作品知识等,结合选项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
【解答】ABD.正确;
C.有误,2023年是癸卯年。
故选:Co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
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
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20.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我国有许多和“狼”有关的成语,例如:狼狈不堪、杯盘狼藉、虎狼之心、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等,这些大都是贬义词。
C.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D.鲁迅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朝花夕拾》《呐喊》《彷徨》
等。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
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朝花夕拾》是散文集。
故选:D。
【点评】文学文化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
知识,仔细辨析。
21.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四书五经”中“五经”是指道家的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B.校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教改的建议。(解说:“抛砖引玉”
使用正确)
C.丁细牙痛胶囊的主要成分是由丁香叶、细辛组成的,因此毒副作用比较小。(解说:
该句没有语病)
D.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解说:“辜负”是名词)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病句辨析、词性辨析。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
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
题,认真辨析。
【解答】A.有误,“五经”是儒家经典。
B.有误,“抛砖引玉”是谦辞,比喻用自己先发表的粗浅、不成熟的观点或文章去引出别
人高明的意见或佳作,用在这里不合适。
C.有误,该句病句类型是句式杂糅,应删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小企业聘用人员劳动合同书
- 购销合同纸箱购销合同
- 股份制企业合同样本集
- 汽车修理厂场地租赁合同
- 健身器材租赁合同
- Unit 4 Sharing Using Language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四册
-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生活中的管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药事管理法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城市学院《作物生物信息学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兽医流行病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
- 2025-2030年中国青海省旅游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 人力资源部门2023年度招聘效果分析
-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章 单元综合测试卷(北师版 2025年春)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1第1课时Startup
- 2025广东珠海高新区科技产业局招聘专员1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数学-福建省泉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二)试卷和答案(泉州二模)
- 员工行为守则及职业道德规范
- 3学会反思 第一课时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4年国土个人工作总结样本(3篇)
- 无人机法律法规与安全飞行 第2版民用航空人员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