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鹰城一中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承德市鹰城一中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承德市鹰城一中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承德市鹰城一中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承德市鹰城一中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承德市鹰城一中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定时所采用的试剂、实验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材料花生种子切片淀粉溶液蔗糖溶液豆浆溶液试剂苏丹Ⅲ溶液碘液本尼迪特试剂双缩脲试剂水浴加热不加热不加热加热加热观察显微镜观察显微镜观察肉眼观察肉眼观察现象橙黄色溶液变蓝色红黄色沉淀紫色溶液A.A B.B C.C D.D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是在生物膜上完成反应 B.都能生成三磷酸腺苷C.都需要多种酶的催化 D.都能产生丙酮酸和[H]3.研究发现,与正常女性相比,Turner综合征患者(女性)易患血友病(伴Ⅹ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此可推测Turner综合征患者体内可能()A.多一条X染色体B.少一条X染色体C.血小板凝集成团D.红细胞凝集成团4.下列关于细胞内核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内DNA和RNA的合成都在细胞核内完成B.mRNA和tRNA均为单链不含氢键C.DNA聚合酶可以与RNA结合并催化转录过程D.核酸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5.如图表示一些外界因素或化学物质因素对某植株茎长度的影响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赤霉素通过直接参加细胞代谢活动来影响植株茎秆长度B.该实验第2组的条件为自然界中的光照(8h/d)+赤霉素C.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该植株可能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D.在有抑制剂的条件下影响植株长度增大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赤霉素6.科学家研究发现,TATAbox是多数真核生物基因的一段DNA序列,位于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其碱基序列为TATAATAAT,RNA聚合酶与TATAbox牢固结合之后才能开始转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TATAbox被彻底水解后共得到4种小分子B.mRNA逆转录可获得含TATAbox的DNA片段C.RNA聚合酶与TATAbox结合后才催化核苷酸链的形成D.该研究为人们主动“关闭”某个异常基因提供了思路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杭州西溪湿地是我国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有“天堂绿肺”的美誉,已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其动、植物种类丰富。请分析回答:(1)西溪湿地能美化环境,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等生态功能(列举两方面即可),这些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价值。(2)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之所以能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湿地中处于某食物链同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属于一个______________。(3)湿地公园的植物除垂柳、柿树等物种外,湖滨处有荻、蒲和芦苇等梃水植物,浅水处有荇菜、莲和芡实等浮水植物,深水处有苦菜、眼子菜和黑藻等沉水植物;湖中水产主要有鲤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等。植物的垂直分层主要是由____________决定的,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是由植物创造的多种多样的__________决定的。8.(10分)如下图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1)阶段Ⅰ和Ⅲ小麦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Ⅲ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2)从细胞膜组成和结构的角度来推测,水分可经过细胞膜中的______、______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3)在阶段Ⅱ,种子吸水速率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Ⅰ,呼吸速率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Ⅰ。(4)据测定小麦种子萌发初期以无氧呼吸为主,欲测定无氧呼吸产物是否含有酒精,所用的试剂是______。(5)有研究表明,某种小麦在轻度干旱胁迫下,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了38%。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分别测定小麦叶片在轻度干旱胁迫和供水充足两种条件下的气孔张开程度(气孔导度)与叶肉细胞胞间CO2浓度。结果发现,轻度干旱胁迫组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小于供水充足组的,由此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9.(10分)某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以水稻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表明,高浓度的NaCl溶液会影响生物膜的形成,直接抑制光合作用_______________阶段,同时也会使植物叶片气孔开放度下降,导致___________,从而降低光合速率。(2)图中CO2吸收量代表净光合速率,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3)据图分析,更适合在NaCl溶液浓度较高环境下生长的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异丙草胺是一种除草剂,可被杂草幼芽吸收。为研究适合玉米田除草所需的异丙草胺最适浓度,取生理状况相同的玉米幼苗的种植地,随机分组,在适宜的条件下,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异丙草胺。一段时间后,测得玉米叶片中叶绿素a、b含量及去除杂草百分率,如表所示。曲线图是在适宜条件下,使用不同浓度的异丙草胺培养24h后,测定的玉米氧气生成速率和氧气消耗速率。请分析回答问题:异丙草胺浓度/(mg•L-1)叶绿素b/(mg•L-1)叶绿素a/(mg•L-1)去除杂草百分率(%)01.567.55051.637.5030151.667.4590250.351.7892350.341.7595(1)玉米叶绿素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内的_____上;若要提取叶绿素,常用_____作为提取液。(2)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玉米田中适宜的异丙草胺使用浓度为_____mg•L-1。虽然过高浓度的异丙草胺具有更好的除草效果,但它会影响玉米光合作用的_________阶段而使其光合速率显著下降。(3)曲线图中,氧气生成速率和氧气消耗速率这两个指标可直接通过实验测出的是_____。(4)曲线图中,异丙草胺浓度为50mg•L-1时,玉米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11.(15分)研究人员为探究亮红眼果蝇突变型的形成机制,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1)亮红眼突变型果蝇与野生型果蝇进行杂交实验,F1均为野生型,F2野生型与亮红眼的比为3:1,亮红眼果蝇雌雄个体数相当,说明亮红眼是一种位于____染色体上的____突变,属于____(可遗传/不可遗传)的变异。(2)红眼突变型果蝇还有朱红眼、朱砂眼和猩红眼等类型,朱红眼(a)、朱砂眼(b)和猩红眼(d)三个基因分别位于Ⅱ号、X和Ⅲ号染色体上,为探究亮红眼突变基因(用字母E或e表示)与上述三种基因的关系,以4种突变型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杂交后代亮红眼♂×朱红眼♀亮红眼♂×朱砂眼♀亮红眼♂×猩红眼♀野生型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F157♂∶66♀07763♂0114♂∶110♀F2116♂∶118♀90♂∶92♀75♂∶79♀110♂∶109♀0227♂∶272♀请回答问题:①根据亮红眼与朱红眼果蝇杂交,F2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的比接近于9:7,可知控制果蝇亮红眼与朱红眼的基因位于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____定律。②亮红眼与朱砂眼果蝇杂交,F1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③亮红眼与猩红眼果蝇杂交,F1、F2中没有出现野生型,则可以推测亮红眼基因与猩红眼基因是____(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3)果蝇的眼色与其色素合成细胞产生的眼黄素有关,眼黄素由色氨酸经过酶促反应合成。研究发现亮红眼果蝇的眼黄素显著偏低,但色氨酸酶促反应正常运行。由此推测,亮红眼基因可能与___有关。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

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花生种子中富含有脂肪,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不需加热,用显微镜观察,A正确;淀粉遇碘液变蓝,不需要显微镜观察,B错误;本尼迪特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蔗糖不是还原性糖,C错误;蛋白质需要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实验时,先加入A液,后加入B液,溶液呈紫色,不需加热,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解题的关键是牢记每种化合物鉴定时使用的试剂,反应的颜色,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是否需要加热。2、A【解析】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项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区别进行部位第一步在细胞质中,然后在线粒体始终在细胞质中是否需O2需氧不需氧最终产物CO2+H2O不彻底氧化物酒精、CO2或乳酸可利用能量1167kJ61.08KJ联系将C6H12O6分解成丙酮酸这一阶段相同,都在细胞质中进行【详解】A、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A错误;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ATP,B正确;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是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所以需要多种酶的催化,C正确;D、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都是丙酮酸和[H],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场所、产物等基础知识,能对两者进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3、B【解析】

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基本类型:(1)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如21三体综合征,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2)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增加或减少。【详解】血友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正常情况下,女性患者需要满足两条X染色体上都是隐性基因时才患病,而Turner综合征的女性患者更容易患血友病,说明很有可能是少一条X染色体,B正确,故选B。4、D【解析】

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2、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有关。【详解】A、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环状的DNA,都可以进行复制和转录,所以DNA和RNA的合成不一定都在细胞核里进行,A错误;B、tRNA为三叶草形状,部分区域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双链结构,含有氢键,B错误;C、DNA聚合酶与DNA结合并催化DNA的复制过程,RNA聚合酶与DNA结合并催化转录过程,C错误;D、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结果,其多样性取决于核酸的多样性,D正确。故选D。5、D【解析】

对生物实验结果的分析要从实验遵循的原则进行分析,即实验要遵循: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本题应该从条形图的分析入手,利用对照原则获取有效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详解】A、赤霉素起调节作用,不能直接通过参加细胞代谢活动影响植株茎秆长度,A错误;B、根据实验目的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时间、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与1、3组形成对照,第2组茎长度较大,那么第2组实验的条件为光照(8h/d)+赤霉素,光照强度不能改变,自然界中的光照强度会随时间推移发生改变,B错误;C、对比4组和5组的茎长,同样光照时间情况下,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的小组茎长较短,说明该植物体自身的赤霉素合成受阻导致茎长伸长受阻,该植物不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C错误;D、根据3、5、6三组分析可知,3组和6组的长度差异体现了光照时间延长的作用效果,5组和6组的长度差异体现了赤霉素的作用效果,所以在有抑制剂的条件下,影响植株长度增大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赤霉素,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以条形图为信息载体,综合考查了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植物茎伸长的影响,同时考查了考生识图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6、B【解析】

真核生物的基因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在编码区上游,存在一个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即本题TATAbox,RNA聚合酶与TATAbox牢固结合之后才能开始转录。【详解】A、TATAbox被彻底水解后得到脱氧核糖、磷酸、A、T共4种小分子,A正确;B、TATAbox属于基因启动子的一部分,mRNA逆转录获得的DNA片段不含TATAbox,B错误;C、RNA聚合酶与TATAbox结合后催化氢键的解开,形成单链开始转录形成核糖核苷酸链,C正确;D、某基因的TATAbox经诱变缺失后,RNA聚合酶没有了结合位点,不能启动基因转录,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基因中的TATAbox,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直接和间接负反馈调节种群(或答“营养级”)光照强度(和光质)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解析】

1、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①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②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③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详解】(1)西溪湿地生态系统能美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此外还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这些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2)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湿地中处于某食物链同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属于一个营养级。(3)植物的垂直分层主要是由光照强度决定的,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是由植物创造的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决定的。【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群落的结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8、自由水磷脂(或脂质)双分子层水通道小于大于酸性的重铬酸钾在轻度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气孔关闭导致CO2供应不足,使暗反应受阻,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解析】

1、水分是种子萌发的条件之一,干种子萌发时吸收水分,细胞内自由水含量增加,细胞代谢旺盛。形成幼苗之前,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增加的重量是水分,有机物总量下降。2、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以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检测,溶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3、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详解】(1)阶段Ⅰ和阶段Ⅲ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增加的物质主要是种子吸收的水分。阶段Ⅲ中,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由于该阶段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高,因此细胞代谢旺盛。(2)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从细胞膜组成和结构的角度来推测,水分可经过细胞膜中的磷脂双分子层、水通道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3)据图示可知,在阶段II,种子含水量没有多大变化,故种子吸水速率小于阶段I;而随着自由水含量的增加,代谢强度大大增加,故呼吸速率大于阶段I。(4)无氧呼吸中如果产生酒精,可以用酸性的重铬酸钾试剂检测,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5)研究显示,干旱胁迫下植物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轻度干旱胁迫组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小于供水充足组,这种相关性说明在轻度干旱条件下该植物净光合作用速率降低的原因是气孔关闭,导致气孔导度下降,引起胞间CO2供应不足,暗反应中CO2还原受阻,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浇水可解除干旱胁迫。【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水的存在形式和功能、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并学会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获取结论。.9、光反应CO2吸收量降低总光合速率消耗的CO2量包括植物从外界吸收的CO2和植物线粒体提供的CO2,单位时间内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可代表呼吸速率,所以单位时间从外界吸收的CO2量代表净光合速率乙受NaCl溶液的影响,乙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含量始终高于甲,则乙的净光合速率大于甲【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甲、乙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都降低至一定水平保持稳定,且甲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更多,即在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更大,积累有机物更多。【详解】(1)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是水光解产生[H]和氧气,同时合成ATP,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暗反应包括二氧化碳固定和三碳化合物还原两个过程,三碳化合物还原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若高浓度的NaCl溶液会影响生物膜的形成,则直接抑制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同时也会使植物叶片气孔开放度下降,导致CO2吸收量降低降低,从而降低光合速率。(2)因为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总光合消耗的CO2量包括植物从外界吸收的CO2和植物通过呼吸在线粒体内产生的CO2,所以光照条件下植物从外界吸收的CO2量表示净光合速率。(3)据图分析,更适合在NaCl溶液浓度较高环境下生长的植物是乙,因为受NaCl溶液的影响,乙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含量始终高于甲,即乙的净光合速率大于甲,更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10、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无水乙醇(或丙酮或95%酒精加无水碳酸钠)15光反应氧气消耗速率线粒体和叶绿体【解析】

据图分析:随着异丙草胺浓度的增加,整体上看玉米中叶绿素的含量会下降,去除杂草百分率上升;分析曲线图可知,异丙草胺浓度为0时,氧气消耗速率大于氧气生成速率,随着异丙草胺浓度的增加,氧气消耗速率先略有升高再略有下降最后保持稳定,氧气生成速率先略有升高再逐渐下降。【详解】(1)玉米叶绿素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