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五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训练: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_第1页
2024届五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训练: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_第2页
2024届五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训练: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_第3页
2024届五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训练: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_第4页
2024届五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训练: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题组一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统治

限时:19分钟满分:25分用时:—分钟得分:—分答案:151页

一、选择题

1.[2021天津,3分]明初“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时,

“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名诛杀胡惟庸,取消中

书省。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B)

A.丞相个人贪权揽政B.制度导致权力失衡

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D.君主专制逐步强化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丞相胡惟庸权力过大,从而导致中书省被取消,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明初继承元朝丞相制度,致使权力失

衡,君相冲突加剧,故B项正确。丞相个人贪权揽政是次要原因,不是根本原

因,故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是中央集权的削弱,故

C项排除;君主专制强化必然压缩相权,D项与丞相“擅权”不符,排除。

2.[2020全国卷III,4分]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

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

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A)

A.内阁权势强大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时,敢于驳正皇帝的不当言行,而

明神宗不得不接受内阁首辅的劝谏,这说明内阁权势强大,A项符合题意。内

阁权力是皇帝赋予的,“皇权受到严重制约”表述不当,排除B项;社会经济

凋敝与材料内容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明太祖朱元璋时已经废除宰相制

度,排除D项。

3.[2021重庆,3分]清军入关后即封禁东北。顺治十八年(1661年)奉天府尹

张尚贤上奏曰:合河东、河西之边海以观之,黄沙满目,一望荒凉……此外患

之可虑者。……独宁远等三地人民凑集,然仅有佐领一员,不知于地方如何料

理……合河东、河西之腹里观之……有土无人,全无可恃,此内忧之甚者。此

奏意在(B)

A.说明东北自然环境恶劣B.呼吁东北边务亟待充实

C.强调东北地势易攻难守D.弹劾东北官员疏于管理

[解析]此奏说明东北封禁后,人口稀少、土地荒芜,存在着严重的内忧外患,

故其意在呼吁东北边务亟待充实,故B项正确;此奏意在强调加强东北边防的

重要性,而非说明东北自然环境恶劣,故A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东北地势易攻

难守的问题,也未涉及弹劾东北官员的信息,故C、D两项排除。

4.[2022湖南,3分]嘉庆七年(1802),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

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

受贿赂。这反映当时(A)

A.君主的高度集权B.官员俸禄入不敷出

C.南书房地位提高D.中央吏治十分混乱

[解析]南书房是清代内廷机构,南书房行走常侍皇帝左右,在国家事务中扮演

重要角色,周兴岱以南书房行走的身份“擅发告示”,反映出当时君主高度集

权,A项正确。军机处设立以后,南书房地位有所下降,排除C项。仅由材料

中周兴岱收受贿赂得不出B、D两项结论,排除。

二、非选择题

5.[2021全国卷甲,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卫所,明代常备军军事组织。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

队,若干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所。卫所集中分布区域与明代的政治、

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

注:①鞋朝;②土鲁番;雕朝土默特部。

明万历年间疆域示意图(局部)

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的地图中标示出明代卫所集中分布的

区域,并说明集中分布的理由。(要求:只需标示出明代卫所的一个集中分布区

域;在答题卡的地图中用斜线/明确标示,理由准确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卫所集中分布地区:南京地区,在地图上标出。理由:政治、军事上,南京作

为留都,担任着长江防御的重要任务,对于镇守南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有重要

作用。经济上,南京工商业繁荣,转运贸易发达,为京师提供了财力支持。(12分)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首先,需要结合题目所给的信息标示出一处卫所

集中分布区域。所标示区域应该符合题干中要求的“要害地方”“卫所集中分

布区域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然后,就自己所标示的卫

所集中分布区域说明理由。可从以下方面思考作答:长城一带设卫所一一进行

边疆防御;辽东地区设卫所一一强化对辽东地区的控制;东南沿海地区设卫所

——加强海防,防止倭寇侵扰;南京一带设卫所一一南京的政治、经济、军事地

位重要。

题组二明至清中叶经济的发展(上)

限时:5分钟满分:15分用时:一分钟得分:一分答案:152页

1.12022广东,3分]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

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

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A)

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解析]据材料“广州……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

图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故选A项。仅由

材料无法判断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还是民营手工作坊,故排除B项;C

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题干不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D项。

2.[2021河北,3分]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

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

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

知,明朝大运河航运(D)

A.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B.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引发了“海禁”政策出台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解析]据材料“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

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推动了长途

贩运贸易发展,故D项正确。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故A项排除。B项

缺乏材料依据,排除。明朝大运河航运与“海禁”政策出台并不构成因果关

系,故C项排除。

3.[2019天津文综,4分]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

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

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鹫,兽而牛羊,食而

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从史料

可知,当时武城县(B)

A.农村集市贸易从无到有B.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

C.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D.乡村城镇化发展比较迅速

[解析]由材料“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

喧声沸腾”可知,集市中既有文化娱乐活动,也有商业交易,说明当时武城县

文化和商业活动紧密结合,故B项正确。武城县在此之前只是“集日寡而旷

多”,材料体现不出农村集市贸易从无到有,故A项错误。材料不仅涉及当地

文化生活,还体现了商业活动繁荣,C项说法不全面。材料并未涉及乡村城镇

化发展的相关内容,故D项错误。

4.[2019江苏,3分]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

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

原因是(B)

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明朝晚期人们对待贫穷的态度由道德上的中立转变为

“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与商品经济发展、人们有机会通过自身

努力获得财富的社会观念盛行有关,B项正确。明代还没有产生资产阶级,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人们对待贫穷态度的变化,并非道德沦丧,C项错误;

反正统思想在有明一代始终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项错误。

5.[2021海南,2分]下表反映了(A)

清代前期主要财政岁入一览表

单位:万两(银)

时间总额地丁银%盐课%关税%杂赋%

1685年(康熙二十四3424282382.438811.31223.6912.7

年)

1724上(雍正二年)3649302883.038710.61353.7992.7

1753年(乾隆十八年)4266296469.570116.445910.81423.3

1766甲(乾隆三4■•一4254299170.357413.554012.71493.5

年)

A.繁荣背后潜藏危机B.近代前夜发展停滞一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土地兼并程度加深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清代前期主要财政岁入总额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主

要来源是地丁银,这体现了当时清朝经济结构仍以小农经济为主,与此同时新

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突飞猛进,清代经济繁荣的背后实则潜藏危

机,A项正确。

题组三明至清中叶经济的发展(下)

限时:25分钟满分:45分用时:一分钟得分:一分答案:152页

一、选择题

1.12020江苏,3分]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

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

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

记可以佐证(D)

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

[解析]根据潘允端的日记记载可知当时农业生产中存在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

田庄产品不局限于自给自足,这说明当时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故D项正

确。潘允端的日记中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说明当时农业生产中

存在雇佣关系,但据此并不能推出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的结论,排除A项。

材料体现的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性,没有涉及地主的剥削程度,排除B

项。材料没有强调地主收入来源,排除C项。

2.[2019全国卷III,4分]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

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

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C)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地主主要在城里居住,田地委托给佃户种植和经营,

这一方面反映了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个体农耕成为主要生

产形式,故C项正确。清朝时,土地所有权仍在地主手里,A项错误;“江南

地主”“郡城之富户”控制大量农村土地,农业生产并非无利可图,B项错

误;材料并未涉及商品化生产的信息,D项错误。

【思维拓展】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镇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城居

地主逐步从农业生产领域退出,减少对农业生产的介入,把自己手中拥有的

“地亩山场”等生产资料交给佃户打理经营,从而出现了材料中租佃关系变动

的现象。这一现象反映了封建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的松弛。

3.[2020全国卷II,4分]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

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

增多。这反映了(D)

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

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中叶后匠户需在市场上出售其生产的产品换取银两以

缴纳匠银,成为事实上的私营手工业者,且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官营手

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故D项正确,C项错误。明中叶后,白银成为普遍流通

的货币,但并不是唯一的货币,没有取代其他货币,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

及雇佣劳动与其他用工方式的比较,无法得出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故

B项错误。

4.[2023新课标卷,4分]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

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

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C)

A.朝贡贸易繁荣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解析]自明朝后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

易大量流入,对外贸易兴盛,促进了东南沿海港口的发展,C项正确;朝贡贸

易是官方行为,材料体现的是东南沿海地区的私人海上贸易,A项排除;材料

体现的是东南沿海某港口对外贸易与商业的发展,这与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无直

接关联,B项排除;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兴起,D项排除。

5.[2022江苏,3分]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耕渔之外,男妇并工……织布、

织席、采石、造器营生”,妇女收入在家庭经济来源中占有很大比重。社会上

追求财富、重视自我的风气颇为兴盛。与这些现象密切相关的是(A)

A.经济社会多元发展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朝廷放松社会控制D.宋明理学强化家庭伦理

[解析]由“耕渔之外,男妇并工”“妇女收入……占有很大比重”“追求财

富、重视自我的风气颇为兴盛”可知,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从而影响

了社会风气,这些现象与经济社会多元发展密切相关,A项正确。明朝中后期

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松弛,B项错误;材料中的现象与朝廷放松社会控制关系不

大,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现象属于经济生活,与“宋明理学”“家庭伦理”

并非密切相关,D项错误。

【归纳总结】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

(1)货币经济活跃:随着商品流通领域的扩大,社会上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

本日趋活跃。

(2)农产品商品化: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3)工商业市镇兴起:在运河沿岸和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

(4)长途贩运贸易兴盛: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大商帮。

(5)商人地位提高:商人第一次被作为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

6.[2019全国卷I,4分]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

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

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D)

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

[解析]由材料可知,明朝中后期,山东是江南的原料产地和棉布销售市场,而

江南主要生产成品(棉布)。这是由商品经济发展使南北区域经济不同导致

的,故D项正确。运河运输是隋唐以后重要的常规航运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出

现变革,故A项错误。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经济特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非土地制度调整的产物,与货币制度改变没有关系,故B、C两项错误。

7.[2022全国卷乙,4分]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

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

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D)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解析]明后期,随着江南地区市镇经济的繁荣,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好名喜夸”之风盛行,D项正确;“颠覆”表述绝对,排除A项;宋代已经

出现世俗化审美趣味,排除B项;明后期仍然是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排除C

项。

8.[2021山东,3分]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

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说明当时(D)

A.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B.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

C.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D.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

[解析]从材料中“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

刻”等信息来看,明中叶以后,书籍出版的商业化程度不断加深,特别是一些

知名画家受雇于坊刻更能反映出商业化特点,故D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

实,排除;B、C两项结论由材料不能得出。

9.[2019全国卷II,4分]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

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

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C)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解析]以白银作为统一计量单位,清代中期的大商人资本大体十倍于明代大商

人资本,联系所学江南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商帮的形成、清朝疆域的扩大

等知识,可以得出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的结论,故C项正确。商人的地

位发生根本性改变缺乏史实支撑,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

政策明显松弛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D项错在“开始”,排除。

10.[2021江苏,3分]乾隆年间,淮扬文风达到鼎盛,“邢上时花二月中,商翁

大半学诗翁”,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以

至有“扬州遍地是诗人”之说。这种情况表明(A)

A.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B.八股取士扩大诗人群体

C.重学风气提升文人素养D.财富增加助长奢侈之风

[解析]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大运河沟通南北,淮扬地区经济繁荣;材料“商

翁大半学诗翁”“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扬州遍地是诗人”反映了经济的发

展带动了文化的活跃,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2020北京,9分]“十三行”

材料一1685年,清廷始开海禁。次年,仿明末“牙行”(向政府申请外贸

特许经营权的贸易组织),开设“洋货行”,与洋商进行贸易。此后洋货行数

目不断变化,但在广州俗称“十三行”。十三行的行商须为洋商提供住所,交

易完成后,洋商限期离境。1757年,清廷将广州定为唯一的外贸商埠。“豪商

大贾,各以其土所宜(当地特产)相贸,得利不费,故曰金山珠海、天子南

库”。

材料二1759年,清廷颁布《防范外夷规条》,规定洋商到广州后,应在指

定寓所居住,由行商管束稽查。“凡非开洋行之家,概不许寓歇。其买卖货

物,必令行商经手方许交易。”清廷还规定,外国商船到广州后,“进口货物

应纳税银,督令受货洋行商人,于夷船回帆时输纳(纳税)。至外洋夷船出口

货物应纳税银,洋行保商为夷商代置货物时,随货扣清,先行完纳。”《南京

条约》签订后,十三行逐渐衰落。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十三行的兴衰。

[答案]示例:清朝前期曾实行“海禁”政策,限制对外贸易。1685年清政府放

开海禁,次年广州开始设立十三行。一口通商后,十三行获得对外贸易的垄断

权,依靠这一特权赚取了大量财富,十三行因此走向兴盛。十三行是中西沟通

的重要窗口,也是一种新型的半官方组织,兼有对外贸易、监管外国商人、监

督缴纳关税等职能。然而,此时清政府对西方人仍抱有疑惧心理,采取一系列

措施加强对洋商的管控,限制其在华进行自由贸易。由于一口通商和十三行的

垄断,西方国家对华贸易难以扩大,引起它们的不满。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

败,签订《南京条约》,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中外贸易范围扩大,外商可

以与中国商人自由贸易。十三行由此丧失了贸易垄断权,因此开始衰落。近代

中国面临着如何与世界接轨的难题,十三行的兴衰就是这一问题的缩影。因为

不能适时应变,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9分)

[解析]本题要求“评析十三行的兴衰”,可从“兴”和“衰”两个方面分别进

行评析,如下表所示:

材料信息评析

兴“1685年,清廷始开海禁”清朝前期曾实行“海禁”政策,限

制对外贸易

“仿明末'牙行'……俗称'十三十三行既是中西沟通的重要窗口,

行'”也是一种新型的半官方组织

“清廷将广州定为唯一的外贸商埠”十三行获得对外贸易的垄断权,依

“豪商大贾故曰金山珠海、天子靠这一特权赚取了大量财富,走向

南库”等兴盛

“十三行的行商须为洋商提供住所”十三行兼有对外贸易、监管外国商

“洋商到广州后,应在指定寓所居人、监督缴纳关税等职能

住,由行商管束稽查”“进口货物应

纳税银……随货扣清,先行完纳”等

衰“清廷将广州定为唯一的外贸商埠”使西方国家对华贸易难以扩大,引

起它们的不满

“《南京条约》签订后,十三行逐渐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

衰落”岸,外商可与中国商人自由贸易,

十三行丧失贸易垄断权,开始衰落

结合上表内容并联系所学知识,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

强对洋商的管控,限制其在华进行自由贸易,可谓逆世界潮流而行,使得中国

在世界竞争中逐渐落伍,十三行的兴衰即为其缩影。

题组四明至清中叶的文化

限时:15分钟满分:43分用时:一分钟得分:—■分答案:153页

1.12023全国卷甲,4分]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

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与这种社会

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A)

A.“百姓日用即道"B.“心外无物”

C.“存天理,灭人欲”D.“工商皆本”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达,而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

严重制约了人们的经商致富行为,“百姓日用即道”是由王阳明弟子王艮提出

的,他认为圣人之道,就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与材料中“实践‘圣人

之学'”的观点契合,A项正确。“心外无物”是王阳明用来批判程朱理学

“先有理,后有物”的观点的,与材料主张不符,B项错误;“存天理,灭人

欲”是程朱理学的主张,明显与题意不符,C项错误;“工商皆本”是明末清

初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的主张,意在提高工商业阶层的社会地位,D项错误。

2.[2021广东,3分]在明代,庶民袖小衣短,“去地五寸”;生员袖大衣长,

“去地一寸”,体现斯文之气,且其服饰颜色和制式内含“比德于玉”“规言

矩行”等意。这反映了当时(A)

A.儒家思想规范社会生活B.科举制度限制社会流动

C.社会等级结构日益固化D.市民文化突破礼制限定

[解析]材料表明明代社会生活中,庶民与生员在服饰规制方面存在等级界限,

阶层服饰差异凸显儒家思想规范,故A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并未提及社会

流动情况,B项错误。材料仅提及庶民与生员在服饰规制方面存在等级界限,C

项与题意不符。

3.[2021辽宁,3分]黄宗羲曾言:“明初以来,宗风(指佛教禅宗各派)寥

落。万历间,儒者讲席遍天下,释氏亦遂有紫柏、憨山(禅宗高僧),因缘而

起……而儒、释几如肉受串,处处同其义味矣。”这反映了明朝(D)

A.灭亡原因在于学风空疏B.儒学地位受到佛教冲击

C.经世致用成为主流思想D.儒学的禅学化趋势加强

[解析]佛教、儒学有相同之处,二者相互影响,这反映了明朝儒学的禅学化趋

势加强,D项正确。A、B两项缺乏材料依据,排除。明朝社会主流思想是程朱

理学,并不是经世致用,排除C项。

4.[2020海南,2分]《明夷待访录》载:“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

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

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这一论述表明该书作者(C)

A.主张废除宰相制B.倡导无为而治C.倾向于限制君权D.反对王位世袭

[解析]《明夷待访录》的作者是黄宗羲,他认为皇权专制下,如果天子的继任

者不贤德,贤者为相,可以纠正君主不贤的弊端,制约君主的不贤行为,即宰

相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表明其主张限制君权,C项正确。黄宗羲主张恢复

宰相制,排除A项;道家倡导无为而治,黄宗羲是儒家学者,排除B项;材料

反映的是黄宗羲主张限制君权,并非反对王位世袭,排除D项。

5.[2020山东,3分]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

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

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B)

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解析]从黄宗羲的论断中可以看出,他认为“崇本抑末”中的“末”不是全部

的工商业活动,而是“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其论断意在强调不能抑制有利

于民生的工商业的发展,即朝廷需要变革经济政策,故B项正确。A项是这一

论断的出发点,不是主旨;黄宗羲的论断是其经世致用思想的具体表现,其主

旨并不止步于此,故C项错误;黄宗羲提倡发展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并非为

了推动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D项错误。

6.[2022年1月浙江选考,2分]中国古代有位思想家在论及君臣关系时说,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该

思想家还提出(D)

A.“愚夫愚妇与圣人同”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C.“天地之化日新”D.“天下为主,君为客”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这位思想家是黄宗羲,黄宗羲还提出“天下为主,

君为客”,故选D项。提出“愚夫愚妇与圣人同”的是王守仁,故排除A项。

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是顾炎武,故排除B项。强调“天地之

化日新”的是王夫之,故排除C项。

7.[2021年6月浙江选考,2分]清初思想巨人王夫之在“气一元论”唯物论思

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他强调(D)

A.“心外无理”B.“宇宙便是吾心”

C.“人是万物的尺度”D.“天地之化日新”

[解析]“天地之化日新”是王夫之的唯物论观点,故选D项。“心外无理”是

王守仁的心学观,故排除A项。“宇宙便是吾心”是陆九渊的心学观,故排除

B项。“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观点,故排除C项。

8.[2021江苏,3分]明代中叶,很多文学家大力推崇抒情写景的盛唐诗风,认

为诗当“畅达情丝、感发志气”,概评“宋人主理作理语,于是薄风云月露,

一切铲去不为”,使人不复知诗,这说明当时(D)

A.文人创作重心转向诗歌B.程朱正统地位受到质疑

C.不同诗歌风格相互交融D.诗歌力图突破理学束缚

[解析]材料反映了明代文学家对唐宋诗风的认识、比较、取舍,推崇抒情写景

的盛唐诗风,反对说理浓郁的宋代诗风,即当时诗歌创作力图突破理学束缚,

D项正确。诗歌创作只是明代文人创作的其中一方面,材料反映的是当时诗风

的变化,而不是文人创作重心转向诗歌,排除A项。B项偷换概念,将诗风变

化与程朱理学正统地位直接牵连,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不同诗歌风格相互交

融,排除C项。

9.[2022北京,3分]下图的封面形式常见于明代刻本书籍,图中读书的人物为

该书编刻者。该图可以佐证明代(C)

更有汇集诗词歌赋、诸家小说甚多,难以

全录于票匕海内士子买者.一展而知之,

小说和诗词曲赋丛编《万锦情林》封面(局部)

A.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技术B.戏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

C.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D.士人思想摆脱了专制束缚

[解析]明代刻本书籍的作者将自己刊刻于书中,带有广告效应,说明当时的文化

产品商业化程度加深,C项正确;唐代就出现了雕版印刷,A项错误;材料内容

与戏曲艺术无关,而且元杂剧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走向成熟,B项错

误;通过材料无法判断当时士人的思想状况,D项错误。

10.[2022年1月浙江选考,2分]乾隆帝营建的畅音阁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康

熙至嘉庆年间,宫廷专门命人编撰大量宫廷大戏,如根据目连救母故事撰《劝

善金科》,根据《西游记》撰《昇平宝筏》,根据《三国演义》撰《鼎峙春

秋》,根据《水浒传》撰《忠义璇图》。下列项中,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

①民间故事和古典小说影响戏曲的创作

②统治者的喜爱是戏曲发展的重要推手

③畅音阁坐落于颐和园内的政治活动区

④这些剧本的编撰标志着京剧正式形成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依据材料中目连救母故事、《西游记》等可知,民间故事和古典小说影

响戏曲的创作,①正确。由“宫廷专门命人”等可得出统治者的喜爱是戏曲发

展的重要推手,②正确。畅音阁在故宫中,故排除③。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

故排除④。综上所述选A项。

11.[2021重庆,3分]有学者认为,明瓷中已看不到宋瓷中那种理智的、严肃的

造型之追求。明瓷姿态自然,少见做作痕迹。其中的蓝釉瓷器和红釉瓷器浓墨

丰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