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章末复习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3/2A/wKhkGWX_b96AagFOAAB4l3mayGo307.jpg)
![《声现象》章末复习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3/2A/wKhkGWX_b96AagFOAAB4l3mayGo3072.jpg)
![《声现象》章末复习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3/2A/wKhkGWX_b96AagFOAAB4l3mayGo3073.jpg)
![《声现象》章末复习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3/2A/wKhkGWX_b96AagFOAAB4l3mayGo3074.jpg)
![《声现象》章末复习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3/2A/wKhkGWX_b96AagFOAAB4l3mayGo30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声现象声现象知识结构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产生条件:物体振动传播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特性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和人耳距发声体远近有关。音色:与发声体本身有关。声的利用声现象声能传递信息和能量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含义物理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其波形杂乱无章。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知识结构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产生条件: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停止,发声也停止。但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________传播。________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传来的。2、研究方法:转换法:将不易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其他物体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考点梳理振动振动介质真空空气例如:把发声体的振动转换成碎纸屑、泡沫、乒乓球的跳动或溅起的水花。3.声音是一种————,我们把它叫做————。4.声波能使物体振动,表明声具有————。5、声速(1)大小:与介质的————和————有关。
15℃时空气的声速为340m/s。(2)声速的比较:一般情况下,v气体
<v液体
<v固体6、回声:(1)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声音。波声波能量种类温度考点梳理
0.1加强1.音调是指声音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低高考点梳理2.响度是指声音的————,影响因素:①与————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②与离发声体的————有关: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3.音色是由声音的————和————决定;靠音色来————声音。4.音调与响度毫无关系,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性。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大小振幅大距离小特色品质区分三、声的利用1、声的分类: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Hz到————Hz;频率低于20Hz的称为——————;频率高于20000Hz的称为——————。2000020次声波超声波考点梳理2、传递信息:如,B超,回声定位(声呐),预报地震、海啸、台风,倒车雷达等。3、传递能量:如,声波清洗、去污、碎石等。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概念:(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发出的声音,其波形杂乱无章。(2)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无规则振动正常休息学习考点梳理2、等级:声音的等级单位是____________。3、几个特殊值:(1)声音的听觉下限为_________。(2)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3)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4)为保证睡眠和休息,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4、噪声的控制方法:(1)防止噪声的产生:在________减弱。(2)阻断噪声的传播:在声音___________中减弱(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________减弱分贝(dB)0dB90dB70dB50dB声源处传播过程人耳处考点梳理类型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典例探究声音需要介质进行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例1:(北京)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 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A典例探究【解答】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当把空气全部抽空后听不到声音,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大。说明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故选:A。【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传播条件进行解答。典例探究跟踪训练1:(山西)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AA.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 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典例探究【解答】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的交谈也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故选:A。典例探究跟踪训练2:(自贡)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振动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空气柱大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典例探究【解答】(1)悠扬的笛声是由于笛子中的空气柱振动产生;(2)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3)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故答案为:(1)空气柱;(2)大于;(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典例探究类型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响度是人耳处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品质和特色;典例探究例2:(桂林)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 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C典例探究【解答】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A错误;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C、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C正确;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故选:C。典例探究跟踪训练3:(东营)如图所示,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C典例探究【解答】在声音的三要素中,音调和响度都可以模仿到相同的程度,只有音色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声纹锁在门禁系统中主要依靠辨别声音的音色来辨别声音,故AB错误,C正确。而频率是用来描述音调的,所以D也错误。故选:C。典例探究跟踪训练4:(攀枝花)魔术师在某次演岀中表演了“狮吼功”:把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将红酒杯震碎。其奥秘为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魔术师表演中调节的是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A典例探究【解答】魔术师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因为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所以,魔术师表演中调节的是声音的音调,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典例探究类型三:声的利用1、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是指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传递了信息,如教师讲课,告诉我们知识;2、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是指可以改变什么,也就是传递了能量,如超声波洁牙,使我们的牙齿上的牙垢去掉,使我们的牙齿更洁净。3、要想分辨两种声音,它们到达人耳时间间隔至少要0.1s,如果小于这个时间差,我们就分不出声音的到达先后。典例探究例3:(大连期末)渔用声呐是一种水声探测仪器,专供渔船对鱼群进行搜索、跟踪、识别、定位和测距,实现瞄准捕捞之用,如图所示。某渔船在某次寻找鱼群时,声呐发出超声波后1.2s接到回波,若已知此时声音在水中的传播为1500m/s,则鱼群距离声呐的距离大约为多少?典例探究
典例探究跟踪训练5:(黑龙江)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A.烛焰晃动 B.钢尺振动 C.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D.倒车雷达A典例探究【解答】A、图中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正确;B、钢尺振动可以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错误;C、蝙蝠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昆虫反射发现目标的,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D、倒车雷达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发现车后物体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A。典例探究跟踪训练6:(威海一模)下列不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有()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雨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判定螺栓是否松动 C.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结石 D.有经验的人选瓷碗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D、有经验的人选瓷碗总是敲一敲,是通过声音的音色判断瓷碗是否有裂缝,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C典例探究【解答】A、隆隆的雷声反馈给人们一个信息,即将要下雨了,不符合题意;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是利用声音的音色判定螺丝是否松动,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C、医生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符合题意。典例探究类型四:噪声的危害及控制1、从物理学角度说,噪声是由于物体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2、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3、防治噪声的途径,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典例探究例4:(潍坊)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室内同学听到的室外噪声减弱。对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室外噪声不再产生 B.噪声音调大幅降低 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 D.噪声在室内的传播速度大幅减小C典例探究【解答】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室外噪声照样产生,噪声音调没有大幅降低,噪声在室内的传播速度也没有减小,故只有C正确,ABD错误。故选:C。典例探究跟踪训练7:(宜昌)2019年5月,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船“东方红3号”即将交付使用。该船多项指标国际领先,特别是低噪音控制指标达全球最高级别,“当船行驶时,水下20米以外的鱼群都感觉不到”。根据以上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噪声不能在水中传播 C.噪声会干扰声呐探测系统 D.声呐探测是向海底发射电磁波C典例探究【解答】A、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噪声是由于物体做杂乱无章无规则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噪声也是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故B错误;C、由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所以噪声会干扰声呐探测系统。故C正确;D、声呐探测是向海底发射超声波。故D错误。故选:C。典例探究跟踪训练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铝塑板挑檐板施工方案
- 盐城新型压花地坪施工方案
- 2025年度人工智能企业股权合作与技术研发合同
- 2025年度花卉种植基地环境监测与保护合同二零二五年度花卉行业数据分析与报告合同
- 2025年度进修人员学术会议资助合同
- 2025年度装配式建筑项目劳务分包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婚礼现场礼品赠送与回礼策划合同
- 电力设施日常维护安全操作流程
- 用数据驱动决策职场汇报的秘诀
- 2025年度绿色建筑项目工程劳务分包合同范本简易版
- 2025版茅台酒出口业务代理及销售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N1叉车司机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医院财务分析报告》课件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 2024安全事故案例
- 2024年考研政治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卷(含答案)
- 2025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复工复产安全培训考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