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分中医与西医,
世界医学分:印度医学
西医分临床与预防医学
中医含壮医苗医藏医蒙医瑶医等病因病机1.重点掌握“六淫”各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2.掌握七情的致病特点。3.了解疫疠、饮食、劳逸、痰饮、瘀血的致病特点。4.理解正邪相争、阴阳失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关系。本章学习要求: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主要是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对症状、体征的分析来推求病因。“审证求因”“天人相应”第一节病因破坏人体自身相对平衡状态而引发疾病的原因。气候因素情志饮食劳逸外伤病因六淫疫疠痰饮瘀血结石生活因素病理产物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
这六种自然界正常的气候变化一、六淫
(淫:淫乱和侵淫。)寒暑湿火燥风六淫:六气变化与体质差异所形成的一类外感性致病因素。六气太过不及急骤变化导致人体发病六淫六淫致病共同特点:1.外感性:
多从肌表、口鼻侵入人体。2.季节性:
例夏多暑病,秋多燥病等。3.地区性:
西北高原地区多寒病、燥病,
东南沿海地区多湿病、温热病。4.相兼性:六淫邪气可单独致病,又可兼狭致病。风热感冒,湿热泄泻。风邪具有轻扬、升散、向上、向外的特点风邪易侵犯人体上部,使腠理疏泄开张
出现头痛、鼻塞咽痒、项背疼痛、汗出恶风
风为外邪致病先导,其它病邪常依附其致病、风湿痹痛、风火牙痛
4.风为百病之长,易兼诸邪
3.风性主动一、风善行:病变部位不固定(游走性关节疼痛)数变:致病急、变化快(中风)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抽搐、震颤、2.风善行而数变。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A.夏季多雨,暑热升散,蒸腾水湿,弥漫空间
B.乘凉露宿,恣饮生冷,伤脾生湿。二:暑邪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病发生在夏至之后,立秋之前,暑无内生。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3.暑多挟湿。暑病多见:高热烦渴,汗出、胸闷恶心,头重身倦,便溏不爽。(中暑)暑病多见高热、面红目赤、大汗、脉洪数口渴多饮、气短乏力,气随津脱则昏迷火火、热升腾上炎胃火上攻—牙龈肿痛风热上壅—头痛、咽喉肿痛心火上炎—口舌生疮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生风:热灼肝经,筋脉失养,四肢抽搐、两目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动血:热迫血妄行,导致各种出血病症3.火易生风动血2.火易扰心神三:
(热、温)邪
1.为火阳邪,其性炎上4.火易耗气伤津5.火易致肿疡热入血分,遏阻营血:化腐成脓1、程度来分:渐进、渐强。2、病气来分:温、热属外淫。火则内生。3、以正气而言:火是人体正气之一,藏于脏腑,具有温煦、生化功能。温、热、火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四:燥邪
温燥(初秋,燥与热结)凉燥(深秋,寒与燥结)2.燥易伤肺肺喜濡润而清肃。肺与大气相通,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犯肺—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3.寒主收引(收缩、牵引)阴胜则寒:1、全身或局部寒冷征象。2、寒邪不伤津,阳不化阴液的分泌物、排泄物清稀。寒凝经脉气血:(不通则痛)头项强痛、筋骨疼痛、脘腹冷痛
2.寒性凝滞(凝结、阻滞)指寒邪能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肌肉收缩而挛急的致病特点寒邪:伤寒—寒邪伤肌表中寒—寒邪直中脏腑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五、4.寒性清澈重:沉重—-肢体沉重、头坠重、乏力、致病关节疼痛重着。浊: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六、湿邪长夏主气(大暑~白露)3.湿性粘滞(粘腻、停滞)1.湿为阴邪,易阻气机、伤阳气
A:病程——难愈易起伏B:病症——粘滞性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2.湿性重浊与阳位相对而言,机体的下部或较低的部位气机升降失常,常见胸闷、脘腹痞胀、小便短涩、大便不爽。津亏阴虚而成.例肺燥、肠燥内生“五邪”内风内火内湿内燥内寒(暑无内生)阳气亢逆变动而成.例:肝阳化风
阳盛、邪郁化火而成例:五志化火,阴虚生热脾失健运而成.例:痰饮内停.水肿
阳虚温煦不足而成.例:心阳虚、肾阳虚衰二、疫疠
致病特点:急、强、似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温疫`戾气)疫:“民皆疾也”传染的意思疠:天地间一种不正常之气
3.
劳逸
过劳:劳力、劳神、房劳。过逸: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1.七情
伤及脏腑影响气机影响病情变化2.饮食不节不洁偏嗜二、内伤致病因素一、七情: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情志活动。二、内伤致病因素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脏腑
2、影响脏腑气机
3、影响病情心喜则气缓
1、气机涣散不能收持2、神气涣散而不藏怒则气上
1、疏泄失常上逆2、肝不藏血而出血
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悲则气消忧则气郁外伤、烧烫伤、冻伤、虫兽伤1.痰饮: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2.瘀血:体内有血液停滞3.结石:体内形成的沙石样物三、其它致病因素四、可致病的病理产物痰饮肺脾肾三焦气化失调导致水津停滞的产物。质地稀为“饮”,稠为“痰”。无形之痰:表现有痰饮的特殊症状和体征但又看不到排出实质性痰浊或饮液一类病证。一、形成与分布“积水成饮,饮凝成痰”“百病多因痰作祟”痰饮二、致病特点1、阻滞经脉气血运行2、阻遏脏腑气机升降3、影响机体水液代谢4、易于上扰蒙蔽神明三、诊断临床病证结合舌苔滑腻,脉滑或弦,形体胖瘦等综合分析,作出诊断。已经失去其本身生理功能的血液凝聚在机体某部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瘀血一、形成与分布1、气虚、气滞、寒邪导致血的运行不畅。“血行失度”2、外伤、气虚、血热迫血导致血离经脉。“离经之血”瘀血二、致病特点
1、疼痛2、肿块3、出血4、瘀斑
5、紫绀三、诊断要点致病特点+舌质紫暗、脉细涩、沉弦或结代。一、正邪相争1.正邪相争与发病(发生)2.正邪盛衰与病势(发展)3.正邪盛衰与虚实变化(变化)第二节病机A、正不胜邪,表邪入里,病势恶化B、邪不胜正,里邪出表,病势好转4.正邪盛衰与疾病转归(结果)实证与虚证既可以互相转化又可以相兼为病正气:指人体内部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包括人体禀赋充盛,体质健壮,脏腑组织器官、经络及气、血、津液、精等功能活动的健全,是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总称。
人体的禀赋强弱,体质类型不同,其正气盛衰的情况就不同,发病情况有所差异,病理及转归也不一样。虚:是以人体正气不足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病理反应。有先天、后天之分。虚的病理特点表现为正气对于邪气的斗争无力,病症反应不足,不论其邪气盛衰如何,概属于虚。实: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病理反应。虽然邪气亢盛但正气并未虚衰。“邪正俱盛”所形成斗争激烈,病症有余的病理特点。
病入里、病重病愈、邪有出路正胜邪负邪胜正负病势变化、疾病转归:
表邪入里—正虚邪盛、失治、误治、直中等原因里邪出表—正复邪衰驱邪外出二、阴阳失调
疾病过程中阴阳失去相对的协调与平衡的病理状态。(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等机能与物质相互关系的失调,以及表里、出入、升降等气机的失常)
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必须通过机体内部阴阳失调才能形成疾病。因此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依据1、阴阳失调与发病第二节病机疾病过程中,寒热属性随病体阴阳消长盛衰变化而变化。2、阴阳盛衰与寒热变化第二节病机二、阴阳失调
阴阳偏胜:阴或阳单方面的量绝对超过正常限度(胜出),从而引起寒热壅盛反映的一种病理概括。阴胜则寒、阳胜则热。
阴阳偏衰:阴或阳单方面的量绝对低于正常水平,所引起寒热虚损的反映的一种病理概括。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物质功能物质物质功能功能阳胜则热阴虚则热物质功能功能功能物质物质阴胜则寒阳虚则寒
阴阳消长盛衰变化是疾病好转、痊愈或恶化、死亡的根本机制。3、阴阳盛衰与疾病转归二、阴阳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
—气机郁滞而流通不畅
—气机当降不降反升
—气的上升不及、升举无力
—气出入障碍,闭郁于内不能外达
—气不内守而大量外散脱失三、气机失常第六章病因Ⅰ课程内容一、病因的概念和内容所谓病因,就是破坏人体生理动态平衡,导致疾病发生的各种原因和条件。它包括有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外伤、寄生虫、药邪、医过以及先天因素等。病因学说主要研究病因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二、病因的分类病因的分类:《内经》以阴阳分类,汉代张仲景,宋代陈无择以"三因"分类,现代将病因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性病因、其他病因四类。三、中医病因学的特点:中医病因学的特点,主要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求因,以及病因与病理性产物互为因果等。
第一节外感病因
外感病因,是指来自于自然界,多从肌表、口鼻侵入人体而发病的病因。包括六淫、疠气等。六淫(一)六淫与六气的区别: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变化;六淫,是风、寒、署、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也可理解为是自然界气候的异常变化(包含人体正气不足六气便成为六淫)。(二)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1)多与季节、居处、环境有关。2)可单独致病,亦可杂合致病。3)六淫在发病过程中可以互相转化。4)受邪途径为肌表或口鼻。(三)六淫的性质及致病特点1.风:(1)风邪的概念:(2)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具有向上、向外、开泄的特性,故侵袭人体常从头面部、肌表、阳经开始,且易出现出汗、恶风、头痛等症状。②风善行而数变: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这是善行的特点;数变则是指发病迅速、症状变幻无常的特点。③风性主动: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如眩晕、震颤、四肢抽搐等。④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感病的先导;其他五邪往往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古人常把风邪当作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2.寒(1)寒邪的概念:(2)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邪袭表,卫阳被遏;寒侵脾胃,脾胃阳气受损;寒邪直中少阴可致心肾阳气虚损。②寒性凝滞:凝结阻滞经络气血的运行,不通则痛,故寒性主痛。③寒主收引:收缩牵引之谓。寒邪犯人可收缩气机、腠理、经络、筋脉而闭塞、挛急,出现恶寒发热、无汗、肢体屈伸不利等。3.暑(1)署邪的概念:暑邪致病有明显季节性;暑邪纯属外邪而无内暑之说。(2)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暑邪伤人多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②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邪犯人可开泄腠理而多汗,以致津伤而气耗。③暑多挟湿:夏日多雨,故暑邪常挟湿邪侵犯人体兼见湿的症状。4.湿(1)湿邪的概念:(2)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①湿性重浊:湿邪犯人具有临床症状表现沉重的特性,如头重身困、"着痹"等。湿邪致病还
第二节内伤病因所谓内伤病因,是指因人的情志或行为不循常度,直接伤及脏腑而发病的致病因素。内伤病因是与外感病因相对而言的。包括七情内伤、劳逸失度、饮食失宜等。
一、七情内伤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变化。七情内伤,则是指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为基础,而五脏又靠气血濡养,故七情与气血密切相关。七情又分属五脏。(二)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首先伤及相应的内脏,如过喜伤心等;其次以伤心、肝、脾为多;再则五志过极化火与导致"六郁"。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3.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二、劳逸失度:(一)过劳:是指劳力过度伤气;劳神过度伤心脾;房劳过度耗伤肾精。(二)过度安逸:久不活动则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功能减弱,气的化生不足。
三、饮食失宜(一)饥饱失常:过饥则气血生化乏源,抵抗力降低易产生各种病证;过饱则可致饮食阻滞损伤脾胃;过食肥甘厚味生内热,甚至引起痈疽疮毒等病证。(二)饮食不洁:进食不洁可致肠道疾病或寄生虫病或食物中毒。(三)饮食偏嗜:偏寒可损伤脾胃阳气,寒湿内生;偏辛辣燥热之品可致胃肠积热;偏嗜辛、酸、甘、苦、咸,会使五味所亲和的内脏机能偏盛,久之可损伤内脏。
第三节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成为新的病证发生的病因,称为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也称继发性病因。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可分为"痰饮"、"瘀血"、"结石"三大类。一、痰饮(一)痰饮的基本概念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者称为饮。另外,还有通过临床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者,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二)痰饮的形成: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失宜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三)痰饮的致病特点1.阻碍经脉气血运行:痰饮随气而流行,全身无处不至。若痰饮流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等;若结聚局部则形成瘰疠痰核或阴疽流注。2.阻滞气机升降出入:痰饮为水湿所聚,停滞于中,易阻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3.影响水液代谢:痰饮一旦形成,进一步影响肺、脾、肾的水液代谢功能。4.易于蒙蔽神明:痰浊上扰,蒙蔽清阳,扰乱心神,出现痰迷心窍、痰火扰心等。5.症状复杂、变幻多端:痰饮停留于体内可产生许多病证,故"百病多由痰作祟",又有"怪病多痰"之说。
(四)常见的痰饮症(见下表)a.肺-咳喘,痰多b
心-心悸,神昏,失眠,癫狂c
肝-面青,眩晕,动风d
脾-腹胀,身重,肢倦e
肾-腰膝痹痛,足冷痰a.胃-脘痞,呕恶头-眩晕,昏不知人.b咽喉-喉中梗阻(梅核气)c胸胁-胸胁胀满疼痛痰饮的病证特点a四肢-麻木,疼痛b经脉筋骨-瘰疠、痰核、阴疽、流注、瘫痪等c肌肤(溢饮)-肢体水肿,身重无汗d胸胁(悬饮)-咳嗽引胁疼痛,胸胁胀满饮-四饮a胸隔(支饮)-胸闷,咳喘不得平卧,其形如肿b肠间(痰饮)-肠鸣,腹满,口干,食少二、瘀血(一)瘀血的概念:瘀血:是指停滞于体内的血液,包括离经之血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二)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因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二是:由于内外伤或内出血等因素而形成。(三)瘀血的致病特点: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夜间较剧;肿块,出现于体表或内脏,固定不移;出血,血色紫暗挟有瘀块;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暗紫、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多细涩、沉弦或结代。另外,瘀血停滞不同部位便可出现不同症状。三、结石(一)结石的概念:凡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或久经煎熬,形成砂石佯的病理产物,称为结石。常见的结石有胃结石、胆结石和肾结石等。(二)结石的形成:1.饮食不节:偏嗜肥甘厚味、偏嗜酒酪、以及饮食不当均可形成结石。2.七情内伤:肝失条达,胆汁排泄不利、日久而成结石。3.药物服用不当:长期服用钙、镁、铋等药物或长期服用碱住药物均可形成结石。(三)结石的致病特点:结石致病,多发于六腑等脏器;病程较长症状不定;易阻滞气机,损伤脉络;甚则发生绞痛。
第四节其他病因
一、外伤外伤包括枪弹、金刃伤、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烧烫伤、冻伤、溺水、虫兽伤和雷击伤等。
二、寄生虫寄生虫有蛔虫、钩虫、蛲虫、绦虫、血吸虫等。三、药邪药邪,是指用药不当造成疾病的一种致病因素。药邪的形成:多因用药过量、炮制不当、配伍不当、用法不当等形成。药邪的致病特点多表现为中毒症状,发病急,病势易趋危重,易加重病情,变生它疾等。四、医过医过,是指医生的过失造成病情加重或滋生它疾的一种致病因素。医过主要是由医生语言不当、文字不规范、误治、操作不当等而形成。医过的致病,多因不同的医过方式形成不同的病证。五、先天因素所谓先天因素,是指人未出生前因父母体质或胎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病因。亦即先天性致病因素,如胎弱、胎毒等。Ⅱ考核目标-、教学要求1.熟悉中医病因学的特点。2.了解中医病因分类方法。3.掌握病因的概念。4.掌握各种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以及常见的临床表现:5.自学时数:18~24学时面授时数:10~12学时。二、自学要求概说中,病因的概念是重点,须明确病因是破坏人体生理动态平衡或阴阳平衡,导致疾病发生的各种原因和条件。外感病因,六淫的概念、六淫致病共同特点,以及六淫中每一种病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是重点内容。六淫的概念,是建立在自然气候与人体体质的基础上的,所以不能单纯片面地把六淫理解为六种气候变化,更不能把它理解为仅仅是异常的气候变化。因为异常的气候变化并非使所有的人都病,反之,异常的气候变化也可使抵抗力低下的人患病。不论是异常气候变化还是正常气候变化。只有当它能引起疾病的时候,才成为致病的因素。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各自有不同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作用于机体之后所引起的病理变化亦分别与其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有关。
就发病季节而言,虽然六淫分别与春、夏、长夏、秋、冬相应,但除暑邪具有明显季节性外,余者四季均可发病。就其性质而言,风易合邪为害,以轻扬开泄,善行数变,风胜则动为特征。暑与火相类,其致病均为热象显著,耗气伤津。但暑多挟湿,而火性炎上,易生风动血,内扰心神,发为肿疡。风邪和火邪均可导致肝风内动,但火邪动风属于热极生风,而风胜则动,除热极生风之外,还包括肝阳化风,血虚生风等。寒与湿皆为阴邪,易于损伤阳气,但以寒邪为甚,且湿邪多伤脾阳,寒邪多伤卫阳及心肾之阳。故寒邪为病,全身或局部有明显的寒象,且易于引起气机收敛而筋脉拘急,常以疼痛为其特征。而湿邪,其性重浊粘滞并有趋下之势,其病多水湿停聚为害。燥邪最重要的性质是燥胜则干,以津液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必须指出,六淫各自性质不同,对人体伤害亦不相同,致病特点及临床表现亦不相同。这是临床审证求因的认识基础。疫疠,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具有发病急、传染性强、症状相似的致病特点。内伤病因,包括七情内伤、劳逸失度、饮食失宜三个方面,其中七情内伤为重点和难点。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对精神刺激的情绪反应。而七情内伤,则是指突然,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导致疾病发生。这是必须分辨清楚的概念。七情分属五脏,与气血密切相关。七情内伤,主要通过直接伤及相应内脏,影响脏腑气机,使脏腑气血阴阳、气机升降出入失常而致病,故过喜伤心,喜则气缓;过怒伤肝,怒则气上;过忧过悲伤肺,悲则气消;过思伤脾,思则气结;过惊过恐伤肾,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总之七情内伤是内伤疾病中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只有深刻地理解情志活动与脏腑之间的关系,才能全面地理解七情内伤的致病作用。饮食劳逸的失宜作为内伤疾病的因素是通过影响脾胃功能及其他脏腑的关系而起的作用。如饮食所伤引起的病变,其部位多伤及脾、胃、肠等具有消化功能的脏器。病理产物性病因,包括痰饮、瘀血、结石等。痰饮和瘀血是中医病因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尤其以痰饮为最。痰饮和瘀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病因素。
它们的形成与脏腑功能失常和气血津夜代谢障碍有关,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它们各自均有双重性。痰饮的含义十分广泛,就病因学而言,它是由人体水液代谢障碍而形成的一种致病因素,可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就症状学而言,痰饮又是一种症状的表现,如从呼吸道咳出之痰液,根据其性状而有寒、热、湿、燥之分。就疾病而言,则痰饮又是一个疾病的名称,其广义有为四饮之总称,其狭义者仅指四饮中之一种。因此,痰饮的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的新兴产业-碳达峰、碳中和专题
- 【教案】部编语文三上13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国家级】一
- 医疗平台课件
- 大学生新生培训计划
- 员工培训礼仪方案
- 小学四年级数学几百几十数乘以一位数质量自测题带答案
- 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 福建省南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 社区发展方案策划与实施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案例宝典
- 医疗服务营销
- 新型脚手架材料研究
- 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试题
-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喂猫咪》
- 工程量自动计算结果表格(新增文字注释上标功能)
- 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
- 幼儿园保教工作管理
- 产后乳房肿胀的护理课件
- 基本不等式说课-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 物理学(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人工智能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
- 学校食堂会议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