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抗菌药物的 临床合理使用_第1页
常用抗菌药物的 临床合理使用_第2页
常用抗菌药物的 临床合理使用_第3页
常用抗菌药物的 临床合理使用_第4页
常用抗菌药物的 临床合理使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用抗菌药物的

临床合理使用

药剂科--陈智目

录合理用药管理及要求抗菌药物作用特点常见耐药菌的治疗策略常见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治疗原则抗菌药物预防与治疗应用原则一.合理用药管理及要求一、合理用药管理及要求4自2019年开始国家将合理用药考核作为医疗机构考核指标

——国考指标一、合理用药管理及要求2018年2019年2020年自治区卫健委今年出台有关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文件2022年一、合理用药管理及要求无指征或指征不强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选择错误;疗程不合理,过早停药或感染已控制而不及时停药;给药途径或给药间隔时间不当;发生严重毒性或过敏反应时仍继续使用;不适当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过分依赖抗菌药物而忽略必须的外科处理和综合治疗。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现象一、合理用药管理及要求随着耐药菌的不断出现,感染性疾病除了明确诊断和疾病严重程度评价外,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需要我们考虑患者—病原体—抗感染药物三者的因素越来越多。二.抗菌药物作用特点二、抗菌药物作用特点抗感染药物分类糖肽类林可霉素类

利福霉素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类抗菌药物磷霉素类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四环素类ß内酰胺类噁唑烷酮类青霉素类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ß内酰胺酶抑制剂单环类头孢菌素类非典型β内酰胺类耐霉青霉素广谱青霉素青霉素复合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抗生素合成抗菌药合成抗真菌药硝基呋喃类甲氧苄啶类硝基咪唑类抗感染药物非典型病原体病毒原虫、蠕虫二、抗菌药物作用特点二、抗菌药物作用特点1.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分类代表药物主要特点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青霉素青霉素G适用于A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G+球菌感染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G基本相同;肌内注射有效浓度可持续较长时间青霉素V抗菌作用较青霉素G差;对酸稳定,可口服。耐青霉素酶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氟氯西林抗菌谱与青霉素G相仿,抗菌作用较差;对青霉素酶稳定。广谱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对G+球菌作用于青霉素G相仿,对部分G-杆菌具抗菌活性氨苄西林为肠球菌、李斯特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抗假单胞菌青霉素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对G-杆菌的抗菌谱较氨苄西林为广,抗菌作用也较强;对铜绿假单胞菌亦有良好抗菌作用五种青霉素类复合制剂的抗菌作用比较细菌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链球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肠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不动杆菌++--+注:“++++”示很强作用,“+++”示强作用,“++”示较强作用,“+”示有作用,“一”示无作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中国医学杂志.2020;95(48):3887-94.PP-SUL-CHN-0279ExpirationDate:2020-8-28二、抗菌药物作用特点2.头孢类抗菌药物分代代表药物抗铜绿假单胞菌血脑屏障肾毒性过敏性G+菌G-菌抗菌活性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洛林+++++++++++++++++++++++++——————————————++++++++++++++/-过敏反应发生率低,过敏性休克相对罕见。目前对于头孢是否需皮试仍存争议!抗菌作用较强,对MRSA、肠球菌效果差组织分布广,部分可透过血脑屏障(BBB)毒副作用低、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二、抗菌药物作用特点3.氨基糖苷类分类代表药物主要特点对铜绿假单胞菌无作用卡那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对肠杆菌科、葡萄球菌属细菌有良好抗菌作用;链霉素:对肠杆菌科有良好抗菌作用,对葡萄球菌属细菌作用差;链霉素:对结合分枝杆菌有强大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有强大抗菌活性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异帕米星、小诺米星、依替米星对肠杆菌科细菌、葡萄球菌属具强大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具强大抗菌活性;对淋病奈瑟菌有强大抗菌活性大观霉素仅供深部肌肉注射;仅适用于单纯性淋病。毒性较大,仅供口服和局部应用新霉素、巴龙霉素口服新霉素可用于结肠手术前准备,或局部用药;巴龙霉素可用于肠道隐孢子虫病。二、抗菌药物作用特点4.喹诺酮类分类代表药物主要特点第一代吡哌酸对G-菌有相当的活性,主要用于尿路感染,目前已极少使用。第二代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芦氟沙星、氧氟沙星由于氟原子的引入抗菌谱拓展到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菌在内的G-菌和某些G+菌如金葡球菌及非典型性病原体,且半衰期有所延长。第三代左氧氟沙星、帕珠沙星、司帕沙星对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在内的G-菌、G+菌有广谱抗菌活性,且半衰期较长第四代吉米沙星、加替沙星对G+菌尤其是肺炎链球菌和肠杆菌科的活性极高,对非典型性细菌和厌氧菌也有潜在的活性,半衰期长可同时作用于脱氧核糖核酸(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IV,不易产生耐药性二、抗菌药物作用特点5.其他抗菌药物分类代表药物主要特点林可酰胺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对G+菌及厌氧菌具良好抗菌活性,目前肺炎链球菌耐药性高。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主要用于耐药G+菌所致的严重感染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对拟杆菌属、梭杆菌属、普雷沃菌属、梭菌属等厌氧菌具高度抗菌活性;对滴虫、阿米巴和蓝氏贾第鞭毛虫等原虫亦具良好活性。磷霉素磷霉素磷霉素氨丁三醇与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联合时多呈协同抗菌作用。分类代表药物主要特点多黏菌素类多黏菌素B多黏菌素E可用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G-菌唑烷酮类利奈唑胺主要用于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多重耐药G+菌感染利福霉素类利福平利福布汀对分支杆菌属、G+菌、G-菌和不典型病原体有效磺胺类磺胺甲

唑对G+菌和G-菌均具抗菌作用氯霉素氯霉素易透过血-脑、血-眼屏障环脂肽类达托霉素对葡萄球菌属(包括耐甲氧西林菌株),肠球菌属(包括万古霉素耐药G+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二、抗菌药物作用特点6.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乙酰辅酶A真菌细胞壁药物真菌细胞膜角鲨烯羊毛固醇角鲨烯环氧化物14-去甲基羊毛固醇甲基戊酸麦角固醇14α-脱甲基酶麦角固醇合成途径ERG11基因通过抑制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的羊毛甾醇14a去甲基酶来,阻止麦角甾醇的合成,而麦角甾醇是真菌细胞膜的重要的甾醇成分。二、抗菌药物作用特点7.抗真菌药物抗菌活性部分真菌对药物敏感性(++推荐、+敏感、±不确定、空白为不推荐)二、抗菌药物作用特点8.抗真菌药物部分真菌对药物敏感性(++推荐、+敏感、±不确定、空白为不推荐)++三.抗菌药预防与治疗

应用原则1、不同感染部位的常见感染性病原体口腔皮肤/软组织骨和关节脑膜炎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放线菌金葡菌,化脓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巴斯德氏菌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淋球菌,革兰阴性杆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B组链球菌,大肠埃希杆菌,李司特氏菌尿道上呼吸道下呼吸道(社区获得)下呼吸道(医院获得)大肠埃希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氏杆菌,肠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衣原体,支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化脓链球菌,病毒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嗜肺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不动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雷菌腹腔肠道(社区获得性)肠道(医院获得性)鼻咽腔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氏杆菌,肠球菌,金葡菌,厌氧菌,真菌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真菌,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艰难梭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甲,丙型链菌奈氏菌,类杆菌2、预防用药的基本原则手术切口类别手术创伤程度手术部位细菌污染机会和程度可能的污染细菌种类手术持续时间感染发生机会抗菌药物预防效果的循证医学证据后果严重程度细菌耐药性的影响经济学评估不用用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不能代替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预防措施。3、预防用药的目的手术部位感染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的感染。SSI危险因素患者因素手术因素年龄洗消时间营养状态皮肤消毒/皮肤准备吸烟去毛糖尿病手术持续时间肥胖抗菌药物预防伴发感染手术室通气免疫状态手术器械消毒病原菌定植异物、引流术前住院时间外科技术

止血

组织损伤

死腔残留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并不能代替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也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预防措施!4、外科手术切口分类切口类别定义

0类切口指体表无切口或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操作以及经皮腔镜操作。Ⅰ类切口(清洁手术)

手术不涉及炎症区,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Ⅱ类切口(清洁-污染手术)

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手术、胆道手术、子宫全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等Ⅲ类切口(污染手术)

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包括:手术涉及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污染;新鲜开放性创伤但未经及时扩创;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Ⅳ类切口(污秽-感染手术)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5、Ⅰ类切口预防用药原则

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严重异物植入手术有感染高危因素(高龄、糖尿病、免疫力低下)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

清洁手术(Ⅰ类切口)需要预防用药①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②仅在下列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But6、II、III类切口预防用药原则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污染手术(Ⅲ类切口)污秽-感染手术(Ⅳ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致感染。已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在手术前即已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术后继续需要需

要治

疗7、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给药时机

1.大部分为静脉输注,仅有少数为口服给药。

2.静脉输注,在皮肤切开前0.5~1小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

3.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庆大霉素注射液应在手术前1~2小时开始给药。4.手术时间<2小时的I类切口手术,术前给药一次即可。5.术中追加一次原则:①如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②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③成人出血量超过1500ml。8、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疗程1.I类切口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心脏手术可视情况延长至48小时;2.II类切口手术和III类切口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为24小时内;III类切口手术必要时可延长至48小时(注:该切口是根据《指导原则》分类,相当于病历中的II类切口,因此,病程中要描述切口的污染情况)9、各科室手术预防用药选择--普外科手术名称切口可能的污染菌抗菌药物选择头颈部手术(恶性肿瘤,不经口咽部黏膜)Ⅰ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乳腺手术(乳腺癌、乳房成形术,有植入物如乳房重建术)Ⅰ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肝胆系统及胰腺手术

ⅡⅢ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如脆弱类杆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3]±[5]甲硝唑,

或头霉素类

胃、十二指肠、小肠手术

ⅡⅢ革兰阴性杆菌,链球菌属,口咽部厌氧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或头霉素类结肠、直肠、阑尾手术

ⅡⅢ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如脆弱类杆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3]

±[5]甲硝唑,

或头霉素类,头孢曲松±[5]甲硝唑9、各科室手术预防用药选择--骨科手术名称切口可能的污染菌抗菌药物选择皮瓣转移术(游离或带蒂)或植皮术

Ⅱ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革兰阴性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关节置换成形术、截骨、骨内固定术、腔隙植骨术、脊柱术(应用或不用植入物、内固定物)Ⅰ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MRSA感染高发医疗机构的高危患者可用(去甲)万古霉素外固定架植入术Ⅱ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截肢术ⅠⅡ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5]甲硝唑开放骨折内固定术Ⅱ9、各科室手术预防用药选择--眼、耳鼻喉、口腔科手术名称切口可能的污染菌抗菌药物选择眼科手术(如白内障、青光眼或角膜移植、泪囊手术、眼穿通伤)ⅠⅡ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局部应用妥布霉素或左氧氟沙星等头颈部手术(经口咽部黏膜)Ⅱ金葡菌,链球菌属,口咽部厌氧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5]甲硝唑,或克林霉素+庆大霉素颌面外科(下颌骨折切开复位或内固定,面部整形术有移植物手术,正颌手术)Ⅰ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耳鼻喉科(复杂性鼻中隔鼻成形术,包括移植)Ⅱ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9、各科室手术预防用药选择--泌尿外科手术名称切口可能的污染菌抗菌药物选择经直肠前列腺活检Ⅱ革兰阴性杆菌氟喹诺酮类[4]

泌尿外科手术:进入泌尿道或经阴道的手术(经尿道膀胱肿瘤或前列腺切除术、异体植入及取出,切开造口、支架的植入及取出)及经皮肾镜手术Ⅱ革兰阴性杆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或氟喹诺酮类[4]

泌尿外科手术:涉及肠道的手术Ⅱ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有假体植入的泌尿系统手术Ⅱ葡萄球菌属,革兰阴性杆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氨基糖苷类,或万古霉素9、各科室手术预防用药选择--妇产科手术名称

切口可能的污染菌抗菌药物选择经阴道或经腹腔子宫切除术Ⅱ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B组链球菌,厌氧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经阴道加用甲硝唑),或头霉素类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使用举宫器) Ⅱ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B组链球菌,厌氧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5]甲硝唑,或头霉素类羊膜早破或剖宫产术Ⅱ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B组链球菌,厌氧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5]甲硝唑人工流产-刮宫术引产术Ⅱ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链球菌,厌氧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5]甲硝唑,或多西环素

会阴撕裂修补术

ⅡⅢ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链球菌,厌氧菌第一、二代头孢菌[3]

±[5]甲硝唑10、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基本原则治疗性应用BECDA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抗菌治疗方案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PK/PD)10、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基本原则抗菌药物给药剂量品种选择给药途径给药次数联合用药疗程四.常见感染性疾病

的抗菌药物治疗宜宾市工人医院细菌流行病学现状1、医院感染病原学特点

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2、感染分布科室特点

以呼吸内科、外科为主3.细菌耐药情况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不高在10%以内;

大肠埃希菌对三代头孢、喹诺酮类、青霉素类酶抑制剂耐药率较高达到45%以上;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耐药率均在30%左右4.致病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情况肺炎克雷伯菌:喹诺酮类、碳青霉烯、头孢三代及加酶抑制剂、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加酶抑制剂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氨基糖类、头孢三代加酶抑制剂金葡菌:糖肽类、喹诺酮类、利奈唑胺

四、常见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治疗

感染存在

是社区?还是院内?

感染部位呼吸道皮肤循环中枢泌尿道消化道腹腔院内感染住院48小时后出院48小时内细菌为主致病力弱耐药性强社区(院外感染)细菌/病毒/支原体致病力强通常不耐药正确的感染评价思路1、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急性细菌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急起的耳部疼痛、听力下降、发热、鼓膜进行性充血和膨隆,或已有鼓膜穿孔伴流液急性细菌性中耳炎诊断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少数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治疗原则抗菌治疗应覆盖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疗程7-10天,以减少复发。中耳有渗液时需采取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病原治疗初治宜口服阿莫西林,也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口服。其他可选药物有复方磺胺甲噁唑和第一代、第二代口服头孢菌素。青霉素过敏患者除有过敏性休克史者外,确有指征时可慎用头孢菌素类2、CAP的抗菌药物治疗对于特殊人群(高龄或有基础疾病患者):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杆菌、大肠埃希菌等G-菌更加常见主要致病菌其他常见病原体少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克雷伯菌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衣原体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MRSA《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6年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4):1-27中国成人CAP病原体3、CAP常见的感染致病菌病原菌分析人群特点和感染严重程度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6年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4):1-27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1:9-154、CAP的抗菌药物治疗CAP经验性治疗《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6年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4):1-27不同人群常见病原体初始治疗抗菌药的选择青壮年有基础病或老年人(≥65岁)有耐药危险因素G+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G-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非典型菌:肺炎支原体G-杆菌:流感嗜血杆菌G+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非典型菌:肺炎支原体G-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肠杆菌科菌、铜绿假单胞菌G+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青霉素类、青霉素类/酶抑制剂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呼吸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酶抑制剂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呼吸氟喹诺酮类联用:二、三代头孢菌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或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呼吸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上述三药单用或联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5、掌握KP/PD理论优化品种用法用量《抗菌药物PK/PD理论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版6、COPD疾病严重程度评估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COPD急性发作轻度发作(I级)极重度发作(IV级)中度发作(Ⅱ级)重度发作(Ⅲ级)FEV1/FVC<70%,FEVl占预计值百分比≥80%轻度气流受限,可伴有或不伴有咳嗽、咳痰FEV1/FVC<70%,50%≤FEVl占预计值百分比<80%气流受限进一步恶化,症状进展和气短,运动后气短更为明显FEV1/FVC<70%,30%≤FEVl占预计值百分比<50%气流受限进一步恶化,气短加剧,并且反复出现急性加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FEV1/FVC<70%,FEVl占预计值百分比<30%或FEVl占预计值百分比<50

严重气流受限,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出现急性加重则可能有生命危险COPD急性加重病情严重者需住院治疗,到医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指征:(1)症状显著加剧,如突然出现的静息状况下呼吸困难;(2)出现新的体征或原有体征加重(如发绀、外周水肿);(3)新近发生的心律失常;(4)有严重的伴随疾病(5)初始治疗方案失败(6)高龄COPD患者的急性加重(7)诊断不明确(8)院外治疗条件欠佳或治疗不力COPD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在院外治疗,但需注意病情变化,及时决定送医院治疗的时机7、AECOPD常见的致病菌

AECOPD患者病原菌分布以G-菌为主,非发酵菌和肠杆菌常见8、AECOPD危险因素分层与经验性抗菌药物使用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专家组.国际呼吸杂志.2017;(37)14:1041-1057.2.Globalstrategyforthediagnosis,management,andpreventionof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2020版)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抗感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国际呼吸杂志2019年9月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包括:(1)近1年住院史;(2)经常(>4次/年)或近期(近3个月内)抗菌药物应用史;(3)极重度慢阻肺(FEV1%pred<30%);(4)应用口服糖皮质激素(近2周服用泼尼松>10mg/d);(5)既往分离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如出现上述危险因素中任何1项,则考虑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能。8、AECOPD危险因素分层与经验性抗菌药物使用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专家组.国际呼吸杂志.2017;(37)14:1041-1057.2.Globalstrategyforthediagnosis,management,andpreventionof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2020版)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抗感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国际呼吸杂志2019年9月8、AECOPD危险因素分层与经验性抗菌药物使用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专家组.国际呼吸杂志.2017;(37)14:1041-1057.2.Globalstrategyforthediagnosis,management,andpreventionof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2020版)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抗感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国际呼吸杂志2019年9月9、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致病菌支扩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同样以铜绿为主10、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抗菌药物的选择支扩患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危险因素,临床抗感染时应格外注意1.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编写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7:485-492.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抗感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国际呼吸杂志.2019;(39)17:1281-129612、中枢神经系统中抗菌药物的分布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抗菌药物在脑脊液中的浓度分布与药物选择

.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理论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8,41(6):409-442抗感染药物在CNS的分布不仅取决于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电荷、亲脂性、血浆蛋白结合率、血-脑屏障等,也与宿主自身因素有关。可选择脑脊液浓度较高的抗菌药物,如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甲硝唑等药物的血-脑屏障穿透性较高,脑脊液中浓度较高。13、腹腔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

13、腹腔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13、腹腔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经验性抗菌药物选择SIS2019腹腔感染指南•1、以氨基糖苷类为基础•2、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3、以头孢菌素为基础/头孢菌素-酶抑制剂复合物•4、以喹诺酮类为基础•5、以氨曲南为基础•6、碳青霉烯类•7、替加环素•8、抗厌氧菌•9、抗葡萄球菌及肠球菌•10、抗真菌主要覆盖:肠杆菌科、肠球菌、厌氧菌14、尿路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尿路感染: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年轻人及绝经后妇女常见,主要致病菌为G-杆菌。男性尿路感染前5位G-杆菌:大肠埃希菌(30.1%)、肺炎克雷伯菌(8.6%)、铜绿假单胞菌(8.3%)、鲍曼不动杆菌(3.7%)、奇异变形杆菌(3.4%);女性尿路感染前5位G-杆菌:大肠埃希菌(58.8%)、肺炎克雷伯菌(6.8%)、奇异变形杆菌(3.7%)、铜绿假单胞菌(2.3%)、阴沟肠杆菌(1.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临床药物治疗学-感染性疾病14、尿路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经验性治疗实用抗感染治疗学(第二版)五.常见耐药菌的

治疗策略治疗策略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粪肠球菌

屎肠球菌VREG+球菌产ESBLs克雷白菌属大肠杆菌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

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G-杆菌MRSAMRSE草绿色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真菌白色念珠菌曲霉菌治疗策略1、产ESBLs肠杆菌感染治疗方案《中国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专家共识》中华医学杂志2014,Vol.94,No.24治疗策略2、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原则(1)选择有抗PA活性的抗菌药物,通常需要联合治疗;抗假单胞菌青霉素类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抗假单胞菌头孢菌素类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