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生物下册鲁科版】_第1页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生物下册鲁科版】_第2页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生物下册鲁科版】_第3页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生物下册鲁科版】_第4页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生物下册鲁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9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2.归纳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光合作用的概念。2.光合作用的反应式。难点:1.光合作用的概念。2.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光合作用的相关视频、图片等,PPT。学生课前预习。四、相关资源《【情境素材】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视频资源、《【教学实验】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视频资源、《【知识解析】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视频资源、《【生物世界】光合作用》知识卡片资源。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温故知新:回顾前一章内容。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对照部位遮光部位见光部位脱色后叶片颜色黄白色黄白色滴碘液后是否变蓝不变蓝变蓝结果分析遮光部分没有产生淀粉见光部分产生淀粉实验结论绿叶(叶绿体)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等有机物。(场所)(条件)(产物)2.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细胞水平细胞水平细胞壁——纤维素(糖类)细胞膜——蛋白质和脂质细胞核——遗传物质(核酸)器官水平苹果、梨等果实——糖类黄豆、花生的种子——蛋白质和脂肪芝麻、向日葵的种子——脂肪小麦种子、甘薯的根、莲藕的茎——淀粉植物体3.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它们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空气总氧气所占的比例仅为21%左右,而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都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到缺氧呢?要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还要进一步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新知讲解】(一)光合作用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V.Helmont,1579-1644)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用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不到100克。海尔蒙特认为这是因为柳树除吸收了土壤中少量无机盐外,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想一想,水是对实验产生作用的唯一因素吗?海尔蒙特是否忽略了什么呢?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J.Priestley,1733-1804)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1.他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到密闭的玻璃罩里,蜡烛不久就熄灭了。2.他把一只小白鼠放到密闭的玻璃罩里,小白鼠很快也死去了。3.他把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玻璃罩里。结果蜡烛没有熄灭。4.他又把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他发现小白鼠也能够正常地活着。思考:1.在实验中,密闭装置中蜡烛熄灭和小鼠死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放入植物后,蜡烛可以继续燃烧,小鼠可以存活呢?2.如果你是普利斯特利的话,观察实验现象后,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普利斯特利根据实验得出了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由于受到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当时人们并不清楚气体的成分。直到多年后,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才证实了使空气污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排出二氧化碳,消耗氧气,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除水以外,二氧化碳也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提问:二氧化碳真的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吗?下节课我们将通过实验来共同研究。既然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都会消耗大量氧气,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到缺氧呢?下面的实验能够让你更真切地看到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演示实验:观看视频,注意观察实验装置里的金鱼藻,看它在阳光下是否放出了气泡。讨论:光合作用产生了什么气体?讲解: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遇到金鱼藻在光下释放的气体,立刻燃烧起来。这是氧气助燃的特性。由此可以推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这个实验如果在黑暗中进行,则看不到这一现象。说明金鱼藻只有在光下才能够产生氧气。可见,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有机物外,还有氧气。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用下列式子表示:技能训练:分析实验结果只有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这样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106020253010405请分析:1.金鱼藻和光源的距离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之间有什么关系?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讲解: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植物和光源的距离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成反比,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越多。因为气泡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泡越多,说明光合作用越强,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光照越强,光合作用也就越强。2.如果将这个试管放在黑暗中,你能预测出实验结果吗?讲解:如果将这个试管放在黑暗中,试管中将没有气泡冒出。因为金鱼藻在黑暗中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试管中将没有气泡冒出。(二)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上,要保证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例如,要想让作物茁壮成长,就必须让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如果种植过稀,会因作物没有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而造成浪费;如果种植过密,植株叶片互相遮挡,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产量。因此,种植农作物时,既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合理密植。如果你生活在农村,你知道农业上还采取哪些措施来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吗?典型例题例1.“低碳生活”已成为时髦的话题,保护植被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其原因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A.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B.制造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C.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D.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所以保护植被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其原因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例2.下列叙述不属于光合作用对自然界意义的是()A.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能量B.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平衡C.是生物圈中生物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D.加重温室效应答案:D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意义有:一是完成了物质转化,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植物生长的需要,还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同时释放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二是完成了能量转化,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是自然界中的能量源泉。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促进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因此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人类所用能源的主要来源,保证了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的来源。例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人和动物的食物来源B.光合作用转化的光能是动植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C.光合作用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D.光合作用促进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答案:D解析:光合作用能够制造有机物,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的来源,A正确;光合作用能够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是动植物和人的生活所必需的能量来源,B正确;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人类所用能源的主要来源,保证了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C正确;植物的蒸腾作用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促进了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D错误。例4.农业生产中,种植作物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目的是使植物更好地进行()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吸收作用D.蒸腾作用答案:A解析:在农业生产上,要想让作物茁壮成长,就必须让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因此,种植农作物时,既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合理密植。例5.一般来说,光照增强,植物光合作用增强,但在夏天光照最强的中午,光合作用反而下降了,分析其原因是()A.强烈的蒸腾作用抑制了光合作用B.光照太强影响了酶的活性C.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D.气孔关闭,氧气不能排放答案:C解析: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而二氧化碳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入的,水是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因此夏日中午由于阳光过强,使气孔关闭,就会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从而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造成光合作用的速率下降。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下面我们来整体回顾一下。1.光合作用:绿色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